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云顶学校中考生物总复习 神经和激素的调节考点跟踪训练7
- 格式:doc
- 大小:302.50 KB
- 文档页数:5
人体和其它生物的新陈代谢考点跟踪训练6B.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植物D.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解析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停止,生命即告终结。
答案 B2.(2011湖州)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的“青筋”隆起。
这些“青筋”是( )A.动脉 B.静脉C.毛细血管 D.动脉与静脉解析静脉血管在人体内分布较浅,人体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颜色并不是鲜红色的,因此呈青色。
答案 B3.(2011金华、丽水)正常的人体血液成分中不含有的是( )A.红细胞 B.卵细胞C.血小板 D.白细胞解析卵细胞由卵巢产生,在输卵管中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在子宫中发育,因此正常的人体血液成分中不含有卵细胞。
答案 B4.(2010巢湖)右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
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收缩、缩小、下降B.舒张、扩大、下降C.舒张、扩大、升高D.收缩、扩大、下降解析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比肺内气压大,空气进入肺内。
答案 D5.下列器官中,不属于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①② B.③④C.⑤⑥ D.①⑦解析口腔属于消化系统,肺属于呼吸器官,不是呼吸道。
答案 D6.(2009泉港)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
下述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左心室→右心房→主动脉B.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C.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D.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答案 C7.(2010巢湖)某同学不小心划破手指并少量出血,在伤口自动止血中起主要作用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C.血小板 D.吞噬细胞解析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
答案 C8.(2009义乌)某伤者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在血型检测中发现他的红细胞中只含有A凝集原,那么原则上应给他输( )A.A型血 B.B型血C.AB型血 D.O型血解析输血原则上输同型血为原则。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 图l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对图中④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可以分泌胆汁 D.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2.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呼气过程,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是()A.容积缩小、气压升高 B.容积缩小、气压下降C.容积增大、气压升高 D.容积增大、气压下降3.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D.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为了促进其伤口愈合,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一些()A、蔬菜B、水果C、粗粮D、奶、蛋、鱼、肉5.如右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6. 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
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A.Ⅰ→Ⅲ→Ⅱ→Ⅳ B.Ⅳ→Ⅱ→Ⅲ→ⅠC.Ⅰ→Ⅲ→Ⅳ→Ⅱ D.Ⅳ→Ⅱ→Ⅰ→Ⅲ7.一株生理功能正常的绿色植物,在下图所示的五种不同条件下都能持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光台作用 B.呼吸作用 C.根毛吸水 D.蒸腾作用8. 我们行进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
这是因为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其中的科学道理是()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9.地球上的生物生生不息,必须不断地分解有机物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CO2,必要的实验条件是()A.将种子淹没在水中 B.在黑暗处进行实验C.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D.严格控制无氧条件10.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
第四节激素调节,知识架构,核心知识1.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神经系统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激素调节__的影响。
2.幼年时期__生长激素__分泌不足,患__侏儒症__;幼年时期__生长激素__分泌过多,患__巨人症__。
3.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当人体内__胰岛素分泌不足__时,易患__糖尿病__,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4.食物中__缺碘__,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__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__。
,命题方向激素调节主要考查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时引起的各种病症,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存在。
,跟踪训练1.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内分泌系统,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B )A.肾上腺B.唾液腺C.卵巢D.胸腺2.下列器官中内分泌腺和激素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C )A.甲状腺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胰腺可分泌胰岛素C.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D.卵巢可分泌生长激素3.下列各腺体中,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的是( D )A.肾上腺 B.甲状腺 C.肝脏 D.胰腺4.在一段时间内,给小鼠进行甲状腺激素的静脉注射,小鼠可能会出现的症状是( B )A.发育停止 B.生长发育迅速C.食欲不振,行动迟缓 D.食欲旺盛,身体消瘦5.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将引起 ( B )A.肢端肥大症 B.巨人症C.呆小症 D.侏儒症6.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 C )A.促进糖原分解,抑制血糖利用B.促进糖原分解,加速血糖利用C.促进糖原合成,加速血糖利用D.抑制糖原合成,抑制血糖利用7.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是( D )A.甲状腺素中缺碘B.甲状腺中缺碘C.因缺碘甲状腺不能合成D.因缺碘甲状腺素不能合成8.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C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C.生长激素 D.性激素9.能够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的激素是( C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C.性激素 D.生长激素10.内分泌腺是人体内没有__导管__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__激素__,直接进入腺体内的__毛细血管__,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人体起调节作用。
深圳考试说明:内容纲目具体内容备注生命活动的调节1.知道植物的感应性现象,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2.了解若干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3.知道人体的主要感官和感受器的结构及功能,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功能,列举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5.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2007年-2010年深圳市中考科学试题双向细目表:年份题型小题分值2007选择题填空题24—激素的缺乏症42—神经系统的调节1.542008选择题填空题23—反射活动26—人体的内分泌腺及功能39—向光性探究实验1.51.532009选择题填空题6—动物的行为10—环境对动物的行为44(2)—体温调节1.51.52【知识梳理】1.植物的感应现象⑴向光性:单侧光引起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分布不均,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一侧分布的多,所以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得快。
生长素的发现史实验一(1880年英国达尔文)如图1所示。
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对胚芽的生长会产生影响;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弯曲生长。
实验二证实向光性弯曲可能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如图2所示。
实验三说明胚芽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弯曲生长。
实验四(1928年荷兰温特)如图4所示。
为了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应设置一对照实验(用未放置过尖端的琼脂块……)实验。
温特实验说明:胚芽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并且这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
荷兰科学家郭葛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能够控制胚芽生长的物质,并给它取名为生长素。
⑵根的向地性:由于重力作用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根尖背地一侧比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低,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根向地一侧的生长,所以根尖背地一侧比向地一侧生长得快。
⑶向水性: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于潮湿地方的生长运动。
蹲苗能使苗株跟群向纵深发展,与根具有向水性有关。
第一讲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考纲要求】 内容纲目具体内容 备注1.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
2.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测量工具。
3.观察常见生物,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列举动物的运动方式。
知道脊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骨骼和肌肉。
5.观察和描述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6.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知识梳理】1.生物的基本特征⑴生物都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它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内核,有的病毒结构更简单) ⑵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最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和异化作用(分解代谢)⑶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
⑷生物都有生长现象。
⑸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⑹生物都有应激性。
生物对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的刺激发生反应。
如动物反射和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形式,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反射现象。
⑺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影响环境。
生物同时具有以上七个基本特征,它是区别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
2. 3.显微镜的使用⑴取镜与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置在试验台左侧,距实验台边缘7cm 处。
⑵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较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显 微 镜 的 结 构 镜 头反光镜:凹面镜聚光,光线较暗时用;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镜 座 镜 柱 镜 臂 镜 筒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中有通光孔 转换器:安装物镜,转动可更换物镜 遮光器:其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可调节光线强弱 目镜:越长倍数越低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升降,使用高倍镜时调节清晰度时不.要用 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小幅升降,调整物像清晰度 物体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⑶观察:放置标本——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降低物镜——眼从显微镜侧面观察物镜(避免物镜撞到玻璃片),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2021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圈中的人考点强化(7)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1.2019年4月,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的封面论文里,科学家们利用脑复苏技术动摇了生与死的界线,引起了法律专家和伦理学家们的激烈讨论……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大脑、小脑、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C.脊髓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道前行”会改变行走路线,而流浪狗却照样前行。
这与人类大脑皮层功能区中特有的哪一中枢有关( )A.语言中枢B.听觉中枢C.感觉中枢D.视觉中枢3.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见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B.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D.神经元的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4.人在睡眠时,也能拍打蚊子或瘙痒,这说明()A.人在睡眠时仍存在着与清醒时一样的各种感觉B.脊髓也能形成某种感觉C.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也能完成一些简单反射D.脊髓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5.人被针扎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反射弧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③是中枢神经,起控制作用C.该反射的完成,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D.刺激⑤,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为:⑤→④→③→②→①6.在5月12日逃生演习中,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B.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7.济宁市开展“创文明城市”活动,市民们积极参与,共建文明、和谐城市环境。
在十字路口处,交警和志愿者严查交通违规行为,发现仍有人存在侥幸心理酒后驾车,这样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驾时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是因为酒精影响了大脑、小脑的功能B.某事故中有人伤到了脊髓,脊髓既有反射功能,又有传导功能C.红灯光线进入眼球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D.完成“红灯停车”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8.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帮助驾驶者在行车时做出一系列判断,甚至可以自己做决定来控制汽车的行驶,与人类神经系统工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脑皮层上形成的。
答案 D2.(2011湘潭)小明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他在运动锻炼时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解析人体内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故运动锻炼时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神经系统。
答案 C3.(2011威海)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是人体内分泌腺的分泌物B.激素直接进入血液,运往全身C.人体内激素种类多、含量大,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D.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解析人体内激素种类多、含量少。
答案 C4.(2011烟台)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功能是( )A.能够收缩舒张产生运动B.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C.能够通过细胞体上的许多突起与其他组织细胞联系D.能够对生物体起到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的作用答案 B5.(2010巢湖)饭后血糖浓度暂时高,不久就恢复正常水平,这是下列哪种激素的作用(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C.甲状腺素 D.生长激素解析调节血糖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
答案 A6.(2009临沂)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导致人体患呆小症和侏儒症的内分泌腺分别是( )A.垂体、甲状腺 B.胰岛、甲状腺C.甲状腺、垂体 D.垂体、肾上腺解析患呆小症是因为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侏儒症是因为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分泌的。
答案 C7.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 B.神经纤维C.突起 D.反射弧答案 A8.丁丁同学养了一条小狗,取名叫东东,丁丁为了让小狗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它进行了训练:每次给小狗喂食前都先叫几声“东东”,小狗就会跑过来。
小狗能“听懂”人们的召唤,这种现象属于(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C.条件刺激 D.本能解析狗没有语言,完成该项反射,是丁丁长期训练“东东”的结果,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条件反射。
答案 B9.(2009锦州)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
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C.听觉中枢 D.身体感觉中枢解析人类有语言中枢,能看懂语言文字表示的意义。
答案 B10.(2010宁波)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
下列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解析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因此瞳孔反射也属于非条件反射。
答案 A(B组)11.(2011威海)当你用拇指和食指快速夹住垂直落下的尺子时,尺子刻度值的大小可反映你的反应速度。
右图为测定反应速度开始和结束手的位置,请你准确读取尺子上能够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单位:cm)( )A.1 cm B.3 cmC.4 cm D.5 cm解析应该比较手指上相同位置移动的距离,如拇指移动的距离,这样就能准确读取尺子上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是4厘米。
答案 C1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控制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观察一周,则会看到哪号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最快?( )A.1号 B.2号C.3号 D.一样快解析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发育的作用,因此1号蝌蚪发育最快。
答案 A13.美国航天飞机在天空中所做的关于种子萌发的实验表明,在太空中根的生长没有方向性,原因是( )A.缺氧 B.失重C.缺少阳光 D.产生变异解析植物的根具有向性是因为它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在太空中没有重力,因此根的生长没有方向性。
答案 B14.某人的甲状腺因病变被切除后,如果不补充相应的激素,将会出现的症状之一是( )A.体温升高 B.耗氧量下降C.心跳加快 D.食量大增解析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因此甲状腺因病变被切除后,新陈代谢缓慢,耗氧量下降。
答案 B15.(2011宁波)做“观察鱼的血液微循环”实验时:(1)当鱼初接触湿棉花时马上跳动,这一反应属于(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2)实验中由于小鱼时常跳动导致观察困难。
小鱼跳动是否与湿棉花的温度有关?为此,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先用20℃水浸泡后的棉花覆盖在一组小鱼上,然后计算小鱼在5min内的平均跳动次数。
过一段时间后,再先后用15℃和10℃水浸泡后的棉温度20℃15℃10℃平均跳动次数15 12 7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非条件(2)小鱼的跳动与温度有关等16.(2011衢州)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
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生长素浓度(g/L)2×10-12×10-22×10-32×10-42×10-5清水根数量实验日期5月26日0 0 0 1 6 05月31日0 0 0 2 11 06月5日0 1 1 5 13 16月10日0 2 5 6 16 1(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起对照作用(2)2×10-5g/L (3)不利于(4)不正确因为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17.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以研究甲状腺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
步骤1:将一定数量的性别、数目、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和B。
步骤2:A组小鼠饲喂适量的甲状腺素制剂,B组小鼠不饲喂。
步骤3:两组小鼠饲喂等量的饲料一段时间。
步骤4:两组小鼠分别放入甲、乙两装置(如图)中,待小鼠安静后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记录两装置中液滴移动情况。
注: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装置放在适宜的恒温环境中。
(1)实验方案中对装置的设计有不妥之处,请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选用性别、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并随机均分为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则甲装置中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填“大于”或“小于”)乙装置。
(4)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动物呼吸作用吸收,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被NaOH 溶液吸收,导致广口瓶内气压下降。
答案(1)将乙装置中的清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2)控制变量,减少误差(3)大于(4)氧气18.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器官产热量(%)安静劳动或运动时脑16 1内脏56 8肌肉18 90其他10 1(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下丘脑中的控制。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肌肉组织会处于暂时性缺氧状态,此时肌肉细胞会进行并产生乳酸,导致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疼现象。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但这也造成了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此时人体如何通过自身调节来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1)内脏(2)体温调节中枢(3)无氧呼吸(4)血液流经肾脏时只产生少量的尿液,以尽量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5)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人体体温过高,出现“中暑”现象19.(2010济南)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假如此反射弧控制的是排尿反射,如果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结果此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无法进行有意识排尿,说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的控制。
(2)若此图表示某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1]表示眼睛的;此人“看到酸梅”这一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在大脑皮层上的。
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神经活动方式是。
答案(1)大脑(2)视网膜视觉中枢条件反射20.(2009台州)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方式是否在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作处理;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1)明显减少(或变化较大) (2)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应选用同一小鼠作前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