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9.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课件(苏教版九年级)
- 格式:ppt
- 大小:727.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9课 发展人民民主复习案灌云初级中学 王红梅一.备课时间 二.上课时间(一)知识结构(二)知识点梳理1、我国国家性质是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上是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3、 是我国的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1、我国的国家性质2、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我国人民代表的特点2、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3、各级人民代表产生的方式4、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路径1、 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2、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第九课 发 展人 民 民 主体现了。
4、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它拥有等职权。
5、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具有。
他们为人民服务,对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6、我国县以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的选举,实行选举。
县以下(含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实行选举。
7、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其中,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
9、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方略。
10、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公民还享有哪些政治权利11、公民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政治权利?我们每个公民应该树立,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齐心协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团结奋斗。
12、公民应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为什么?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B、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格遵守遵守,严格依照,不得超越的规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知道人民是如何行使权力的。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
2. 我国的政治制度。
三、教学难点1. 人民如何行使权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探讨,提高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的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让学生了解人民是如何行使权力的。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谈谈自己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认识。
5. 情境教学:设置情境,让学生模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如模拟选举、提案等,体会人民当家作主的乐趣。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7.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谈谈自己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看法,以及如何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案例分析和情境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作业中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和如何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思考。
3. 学生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思考问题的深度、观点的独到性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程度如何。
3. 学生的反馈如何,是否需要对教学内容或方式进行调整。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课外活动,如参观议会或政府机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9.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我国的国家性质,增强公民意识,珍惜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知识与能力】1、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学会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二、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地方。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的国家性质。
3、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它代表人民行使权力.4、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1、找准关系:◆人民、人民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在联系提示:人民选举→组成→依法行使→权力,维护→地位。
◆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民主专政。
2、知识链接:◆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3、小组探究:◆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职权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②职权:⑵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活动展示:◆假如你是所在地方人大代表,结合所在地方地方实际拟定一个议案。
(小组活动展开)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请你说出:◆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①地位:②国情:③意义:6、在线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
7、回归社会:◆走访所在城镇、社区了解有关民主政治建设状况,设计一份问卷调查。
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1.2008年3月5日,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A.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⑤2.下列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 )A.盐都区人大代表B.盐城市人大代表C.江苏省人大代表D.全国人大代表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B.党领导广大人民依法治国C.尊重和保障人权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本经济制度二、体验探究·关注生活“7·5”事件过去十天了,乌鲁木齐日益恢复安宁稳定,市民们也开始继续着幸福平安的生活。
9.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我国的国家性质,增强公民意识,珍惜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知识与能力】1、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学会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二、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地方。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的国家性质。
3、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它代表人民行使权力.4、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1、找准关系:◆人民、人民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在联系提示:人民选举→组成→依法行使→权力,维护→地位。
◆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民主专政。
2、知识链接:◆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3、小组探究:◆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职权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②职权:⑵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活动展示:◆假如你是所在地方人大代表,结合所在地方地方实际拟定一个议案。
(小组活动展开)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请你说出:◆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①地位:②国情:③意义:6、在线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
7、回归社会:◆走访所在城镇、社区了解有关民主政治建设状况,设计一份问卷调查。
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1.2008年3月5日,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A.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⑤2.下列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 )A.盐都区人大代表B.盐城市人大代表C.江苏省人大代表D.全国人大代表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B.党领导广大人民依法治国C.尊重和保障人权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本经济制度二、体验探究·关注生活“7·5”事件过去十天了,乌鲁木齐日益恢复安宁稳定,市民们也开始继续着幸福平安的生活。
9.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我国的国家性质,增强公民意识,珍惜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知识与能力】1、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学会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二、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地方。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的国家性质。
3、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它代表人民行使权力.4、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1、找准关系:◆人民、人民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在联系提示:人民选举→组成→依法行使→权力,维护→地位。
◆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民主专政。
2、知识链接:◆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3、小组探究:◆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职权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②职权:⑵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活动展示:◆假如你是所在地方人大代表,结合所在地方地方实际拟定一个议案。
(小组活动展开)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请你说出:◆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①地位:②国情:③意义:6、在线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
7、回归社会:◆走访所在城镇、社区了解有关民主政治建设状况,设计一份问卷调查。
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1.2008年3月5日,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A.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⑤2.下列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 ( )A.盐都区人大代表 B.盐城市人大代表 C.江苏省人大代表 D.全国人大代表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党领导广大人民依法治国C.尊重和保障人权 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本经济制度二、体验探究·关注生活“7·5”事件过去十天了,乌鲁木齐日益恢复安宁稳定,市民们也开始继续着幸福平安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知道人民是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管理的。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度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及其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
2.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人民当家作主不仅仅是选举代表,还包括参与国家管理、监督等方面。
2. 让学生明白人民当家作主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我国的政治制度等基本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性。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1.1 讲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定义1.2 讲解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2. 第二节:我国的政治制度2.1 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 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3 讲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 第三节: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3.1 讲解选举代表3.2 讲解参与国家管理3.3 讲解监督权4. 第四节: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4.1 讲解人民当家作主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4.2 讲解人民当家作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5. 第五节: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当家作主5.1 分析现实生活中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5.2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性六、教学内容6. 第六节:人民当家作主与法治国家6.1 讲解人民当家作主与法治国家的关系6.2 讲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6.3 分析法治国家中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7. 第七节:公民权利与义务7.1 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2 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7.3 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8. 第八节:青少年如何参与人民当家作主8.1 讲解青少年参与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8.2 分析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8.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行使公民权利9. 第九节:人民当家作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1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9.2 分析人民当家作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9.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 第十节:总结与反思10.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0.2 分析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认识和体会10.3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七、教学策略1. 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内容。
9.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我国的国家性质,增强公民意识,珍惜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知识与能力】1、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学会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二、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地方。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的国家性质。
3、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它代表人民行使权力.4、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1、找准关系:◆人民、人民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在联系提示:人民选举→组成→依法行使→权力,维护→地位。
◆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民主专政。
2、知识链接:◆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3、小组探究:◆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职权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②职权:⑵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活动展示:◆假如你是所在地方人大代表,结合所在地方地方实际拟定一个议案。
(小组活动展开)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请你说出:◆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①地位:②国情:③意义:6、在线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
7、回归社会:◆走访所在城镇、社区了解有关民主政治建设状况,设计一份问卷调查。
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1.2008年3月5日,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A.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⑤2.下列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 ( )A.盐都区人大代表 B.盐城市人大代表 C.江苏省人大代表 D.全国人大代表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党领导广大人民依法治国C.尊重和保障人权 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本经济制度二、体验探究·关注生活“7·5”事件过去十天了,乌鲁木齐日益恢复安宁稳定,市民们也开始继续着幸福平安的生活。
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民当家作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 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4.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5. 青少年如何履行公民责任: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和体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2. 难点: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青少年如何履行公民责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和意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当家作主的实际体现。
3. 采用讨论交流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讨论。
4. 利用小组合作法,探究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5. 采用情景模拟法,培养学生履行公民责任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人民当家作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和体现,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 讲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4. 讲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让学生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
5. 结合青少年的实际,讲解青少年如何履行公民责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履行公民责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人民当家作主实际体现时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