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特人体解剖图谱-腹部
- 格式:pdf
- 大小:17.14 MB
- 文档页数:84
护理、助产专业《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南一、课程简介(一)课程目标《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
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护理、助产高等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人体解剖学》课程紧扣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现高职高专"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强。
通过系统解剖学和与临床护理操作密切相关的护理应用解剖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相关的基础课、桥梁课和临床课,以及今后的临床医疗、护理、助产工作奠定必要的医学基础。
以满足乡镇、社区卫生医疗临床一线工作的需求。
课程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课程,使学生掌握人体的组成、系统的划分,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构造和毗邻关系,理解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影响,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组成,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标本和解剖操作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的学习医学课程的方法和能力。
并通过理论测试、标本测试、解剖操作考核等来验证学生的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以身作责、师德师风,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人民服务、为医疗事业献身的精神,不怕脏、不怕苦、不怕味、不怕鬼,为以后步入临床医疗岗位形成优良的医德医风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1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三)学习参考资料1、参考书(1)《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柏树令,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系统解剖学》柏树令,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格氏解剖学》(第38版)杨琳(主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4)《人体解剖学》(第二版)张朝佑,人民出版社,1998(5)《神经解剖学》朱长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人体形态科学》(规划教材)吕永利, 科学出版社,2003(7)《新编人体解剖图谱》(第二版)于频,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9)《人体解剖学习题集》吕永利,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系统解剖学习题集》吕永利、柏树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形态学部分)(12)王怀经主译. 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人民卫生彩色图谱, 2005年.2、学习网站(1)邵阳医专《人体解剖学》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网站/lesson_detail.asp?id=426(2)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网站/jpkc.asp?id=185 (3)中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网站/anatomy2008/home1/index.asp(4)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网站/2005/renjie/(5)湖南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222.240.131.47/ec/C63/zcr-1.htm(6)怀化医专《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218.77.12.142:86/(7)河北沧州医专《护用解剖学》精品课程网站/huyongjiepou/index.html (8)中国解剖网/、、二、学习指南绪论和运动系统学习要求:绪论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和目的,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人体解剖学心得体会(多篇)篇:人体解剖学学习心得人体解剖学学习心得人体解剖学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护理学基础课程,解剖学知识不仅是学习生理学,内外科护理学等课程的基础,同时坚实的解剖学知识是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的可靠基础;作为一个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虽然不用过深的对人体解剖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平时多掌握一些医学常识,了解一些基本的人体构造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所以在大二第二次选修课程的时候,我选择了人体解剖学这一科,当然学习过程中也收获颇多,在钱国强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对人体自身的结构,内脏等各个部位都有了很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生活中的小常识,让我对人体解剖和生活医学小常识方面事实而非的东西变得逐渐清晰。
课堂上老师先给我们讲一些解剖的术语和人体结构的名称,有的我们都知道,但是大多数我们不知道的,人体解剖学的名称和术语繁多,所以学习它就需要记住他们,我们只是要求了解,我们中学学的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但是解剖学却是研究他们的方法。
我们通过看解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了解了解剖的一些方法和过程,看起来时有些害怕,但想想那些在解剖的工作人员,我想他们肯定是有着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让我想到了那些拿手术刀的医生,他们动手术也应该是一个解剖的过程,手术就是解剖学的应用之一吧,还有那些破案的法医也是通过解剖尸体获取相应的破案证据。
只有正确认识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才能充分认识其生理,生化过程以及病理变化,进而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与诊治,预防原则。
我们学习解剖学主要讲的是人体的几大系统和结构,运动系统主要学习与运动相关的骨骼,有骨的分布,骨的连接,骨的构造和骨骼相关的骨骼肌等,然后是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讲是与消化相关的器官,即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接下来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都是学习相关的器官和功能。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去参观解剖室里的实验标本,其中有塑料的和真实的尸体标本,虽然经过处理过,但我还是觉得刺激的,但看到同学用手去抓和老师的讲解,非常吃惊。
小针刀结合西药治疗青春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西药治疗青春痘的疗效。
方法:回访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68例青春痘患者,其中134例患者给予小针刀治疗配合多西环素、维生素E、维生素B6等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多西环素,皮损部位外搽氯霉素滴眼液。
结果:3个月后随访患者,小针刀治疗组134例中113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6.2%。
对照组134例患者中,77例治疗结果为显效,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针刀治疗配合口服多西环素治疗青春痘,疗效显著,针刀美容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刀;青春痘;痤疮;多西环素;针刀美容青春痘是一种多发于青春发育期男女,以面部出现粉刺、丘疹、脓疱、疤痕结节、囊肿等多形性皮损为主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称之为粉刺,相当于西医的痤疮。
当前有研究表明:雄性激素在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
青春痘本身或痘疤、痘印会影响颜面部的美观,直接影响着青春期男女的恋爱、婚姻、就业。
治疗青春痘的方法很多,中医的治疗有:内治法、外治法(洗剂、面敷、霜剂)、针灸治疗、内外合治等[2]。
近几年又兴起了针刀美容,针刀治痘是新式疗法。
2018年6月—2019年11月,我科采用小针刀配合西药治疗青春痘,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治疗的68例青春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年龄13~34岁,平均年龄27.2岁,发病时间为3个月~8年,平均发病时间为1.6年。
愿意接受小针刀治疗的为针刀治疗组,不愿意小针刀治疗的,用西药治疗,为对照组。
两组均为134例。
两组患者在发病时间、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小针刀治疗组;针刀分次松解茎突后缘(面神经出口)、颈1横突尖、颈2至颈4的横突后结节、胸1至胸4的棘间韧带和神经根外口、肺俞、肾俞、胸10至胸12神经根外口、八髎、及面部皮损处。
·376·脊髓圆锥和终丝结构与T C S相关研究孙克明综述刘福云审校脊髓圆锥为脊髓末端大体结构如圆锥的部分,其末端在发育过程中与脊柱之间有一个向I-_移行的过程。
终丝是脊髓圆锥末端与尾骨的连接物,由内终丝和外终丝组成,正常终丝20em长,内终丝15em长,终止于骶锥(S:),脊髓中央管深入终丝5—6m m。
脊髓栓系综合征(T et her ed c ord s yndr om e,TC S)是脊髓网锥受膨出脊膜、增粗变短终丝、骨性纵裂的同定牵拉,脂肪瘤、皮样囊肿等粘连压迫而致缺血缺氧,导致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畸形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其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圆锥末端位置以及终丝直径方面,对人类脊髓圆锥及终丝的组织成分和超微结构的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
现就脊髓圆锥和终丝结构与TC S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脊髓圆锥与终丝发育脊髓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尾部,其末端部分即脊髓圆锥。
在胚胎前3个月,脊髓与脊柱几乎等长,其末端延伸到发育中的尾骨,此时所有的脊神经发出点和它们相对应的椎间孔均处于同一平面…。
3个月后,由于脊柱增长比脊髓快,并逐渐超越脊髓向尾端延伸,因而脊髓的位置相对上移到较高的平面。
由于节段分布的脊神经均在胚胎早期形成,并从相应节段的椎问孔穿出,在脊髓位置相对上移后,脊髓颈段以下的脊神经根便越来越斜向尾侧。
在相对回缩的过程中,脊髓末端保持与椎管末端的连接,这就形成了终丝。
由于脊髓末端与尾椎相连,因此随着脊柱的迅速生长,脊髓末端的终丝被拉得更长旧J。
过去30年的胚胎学的研究揭示第二阶段神经胚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特别是原始脊髓末梢神经上皮细胞的聚集、调亡,替代最后形成终丝的纤维前体的过程。
同时其他组织成分在终丝中得以保留也得到认可∞]。
脊髓圆锥在胎龄3个月时占脊髓全长的6.02%,至出生前占脊髓全长的8.3l%,增加了约4do i:10.3969/j.i ss n.1671—6353.2010.05.022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骨科(郑州市,450052),E-m ai l:l i uf uyunl l l@126.eom ·综述·倍,而脊髓全长只增加了约3倍,表明脊髓圆锥的发育要快些。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知识概述《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①基本定义: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的科学,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神经和血管等各个部分。
重要程度:在医学、生物学、运动科学等领域,解剖学是基础学科,是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前置知识:对人体生理机制有一定的了解,熟悉一些基础的生物学和医学术语。
应用价值:帮助我们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从而提高健康管理水平,这也是为什么医生、生物学者、健身教练等职业需要掌握解剖学知识的原因。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解剖学属于基础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有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建全面的医学知识体系。
关联知识:比如,生理学研究生命活动的过程与机理,而解剖学则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药理学研究药物作用原理,也依赖于人体解剖结构。
重难点分析:解剖学的难点在于复杂的人体结构和精密的功能实现,涉及到的名词多且专业性强,需要反复学习和记忆。
关键点在于人体系统的划分和各部位名称、功能的识别。
考点分析:在医学考试中,解剖学是必考内容,通常会考察结构认知、功能理解以及病例分析等能力。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概念辨析:解剖学是对人体结构的详细研究,从头到脚,由表及里,每一个器官、组织和细胞都被细致划分和描述。
特征分析:每个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例如心脏负责泵血,肺负责气体交换,这些特征使得人体能够正常运行和维持生命。
分类说明:可以将人体分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主要系统,每个系统下又有许多次级分类,如消化系统又分为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应用范围:不仅限于医学研究,还广泛应用于健身指导、运动康复训练等方面,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身体状况,制定更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
四、典型例题例题一:《识别骨骼结构》题目内容:指出人体中主要负责支撑身体的骨骼群是哪些?解题思路:首先回忆脊柱与四肢骨骼的作用。
详细解析:人体中负责支撑身体的主要骨骼群是脊柱和四肢骨骼。
天地天地““相同论相同论” ” ” = = = 相同宇宙相同宇宙相同宇宙,,相同规律 释义释义::同一个宇宙同一个宇宙,,规律处处相同规律处处相同;;具体讲具体讲,,地球上所有规律适用于宇宙中其它任何地方地球上所有规律适用于宇宙中其它任何地方,,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宇宙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宇宙。
导读: (1) 要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通常存在两大障碍。
首先爱因斯坦错误地解释惯性系下时间膨胀(静止一方时间 t 长于运动一方时间 t’)的真正含义(他认为运动一方时间走的慢)。
其次,通常需要先学习洛伦茨变换。
但不幸的是,洛伦茨变换也比较难。
(2) 本论文将介绍关于如下三对关系(惯性系下)的迄今最简单的方法:t 0 和 t 、L 0 和 L 、u 和 u ’。
图1、2、3分别图解在两个不同坐标系之间(如果一方为静止,另一方则为运动),时间(t 0 和 t )、长度(L 0 和 L )和速度(u 和 u ’)之间的换算关系,且只需知道“速度=距离/时间”就能看懂(即小学生都能看懂)。
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原来如此简单。
是的,大道至简。
(3) “相对论”名称由来:普朗克(普朗克常量你可能听说过,就是此人提出的)在1906年称爱因斯坦的理论为“相对论”(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狭义论)。
爱因斯坦对此名称的看法,引用普林斯顿大学2005年出版的《The New Quotable Einstein 》原文“Now to the term relativity theory, I admit that it is unfortunate, and has given occasion to philosophical misunderstandings.”(大意:现在对于相对论这个名称,我承认这个名称是令人遗憾的,而且它已经引起了哲学上的误解。
)即爱因斯坦对“相对论”这个名称是不满意的。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理论都在说“相同”,狭义论指一切物理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具有相同形式,广义论指一切物理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形式。
吃耳屎,会变哑巴吗?“吃耳屎,会变成哑巴!”小时候你有没有被这么吓唬过?传言到底是真是假?今天,为了探索科学真相,小编先吃为敬……不不不,今天小编用的是更为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这条古老传言的真伪性(笑)奇葩问|第10辑吃耳屎,会变哑巴吗?吃耳屎会变成哑巴,这个恐怖的警告对中国的孩纸来说,可谓耳熟能详,最起码对80后的孩纸来说,简直是童年金句之一,那么,吃了耳屎真的会哑巴吗?小编小时候,同班同学有几个孩纸很勇敢,打赌看谁敢吃耳屎,结果班长自告奋勇,咬咬牙真吃了……几十年后,班级聚会上,小编又见到了这位仁兄。
他耳不聋,眼不花,口齿伶俐,和诸位已成了阿姨的女同学谈笑风生!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说说耳屎,哎,其实这是人家的昵称。
人家还是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耵聍。
耵聍是人类外耳道腺体正常分泌的物质,刚分泌出来的时候是黏黏的,遇到空气就干燥了。
它可是有正经工作的,为了保护外耳道而出生。
耵聍一般分干性与湿性,并有遗传倾向。
(详见:翁自力金锋杜若甫 .《中国九个人群耵聍的遗传多态性》.人类学学报[J].1990.3)耵聍的主要成分,是由耳道腺体分泌的脂类。
一般来说,这些分泌物,遇到空气就会变硬,但也有例外(比如刚才说的湿性耵聍,也就是俗话说的“油耳朵”)。
不过无论变不变硬,当你吃下耵聍的时候,这小小的脂类分泌物,在胃里接受胃酸的洗礼,基本上已经尸骨无存。
如果它们有幸撑过胃部的历险,抵达肠道,那么在肠道,脂类一般就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当然,目前尚未有任何一起被记载的“脂肪酸和甘油让人耳聋”的报道。
耵聍唯一对人体产生疾病影响的情况是……当你长年不料理你的耳朵时,你的耳屎可能会多到阻塞外耳道。
从医学角度说,这就叫做外耳道阻塞,耳屎过多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听力降低;要是发生感染的话,就会疼痛;如果压迫了骨膜就头晕目眩、走路不稳了……来,放张图体会下外耳道的位置……外耳道的位置示意图,图片来自《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王怀经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话说,既然吃了耳屎不会变哑巴,更不会死,那到底这传言是怎么来的?小编试想了一下,最早的“耳屎让人变哑巴”的传言,很可能是以讹传讹。
系统解剖学学习方法系统解剖学学习方法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剖学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名词多,记忆量大是其特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实验,珍惜每次实验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
同时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充分利用其直观的印象促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形态与功能相结合人体各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一定的形态、构造表现一定的功能,但功能的变化也能作用于结构、形态并引起其相应的变化。
如:上下肢分工不同,其形态、结构也因此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在解剖学的学习中,理解双方这种关系,对于掌握人体器官结构的形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三、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众多系统和器官组成。
器官与整体,器官与器官之间在形态、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而系统解剖学将一系列形态,功能相似的器官归为一个系统,就系统内部各器官而言,首先掌握其形态,功能上的相似性,把握其共同特征,然后根据各器官自身形态、功能上的特点,加以区分。
理解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更有利于记忆,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系统解剖学概述系解是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而且还是一门形态学。
大家可能会学到心态爆炸吧。
什么鬼?怎么这么多要记的。
但是请不要担心,毕竟我们是学医的,不是学解剖的,所以不需要把所有东西都弄懂记住,记住重点的和医学紧密联系的就好。
像骨学中很多骨头,每根骨头都有一大堆结构名称,大家不用强求自己把所有名字都记住,记住重点的就好,比如尺骨大家记住最特征的鹰嘴就差不多了。
然后这里想和大家说一下,解剖教研室出版的作业本千万不要买,千万千万不要买,你可以去问下买过的学长学姐,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把解剖作业本做完的,我算他厉害。
这本作业本就是专门学解剖的做也太难,所以真的不要浪费钱,有钱还是去买人卫版的作业本吧,那个可能会好一点。
系解是形态学,那么学习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图谱,系解图谱大家可以去图书馆借,图书馆的解剖学图谱还是很多的(图书馆的图谱基本是第一版,是棕黄色封面,封面写着黑色字体的人体解剖学图谱)下面这幅图是现在网上可以买的第二版图谱。
中文版电子书索引(不断更新)点击进入中文版电子书分版1.【精华】米勒麻醉学6中文版2.麻醉求生指南电子书3.临床麻醉手册第四版电子书4.麻醉和重症监护新进展5.简明眼科麻醉学:英汉对照6.最新麻醉技术操作规范与新技术应用实用手册7.麻醉意外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实用手册8.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9.麻醉科主治医师500问电子书10.麦克明彩色人体解剖图谱第四版11.产科麻醉袖珍手册12.麻醉新概念(汉英对照)/医学专业双语读物13.美国名医诊疗手册(麻醉学)14.麻醉苏醒病人的管理chesis子午麻醉资源共享16.临床疼痛治疗学(修订版)17.麻醉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方法18.现代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测治疗手册19.麻醉解剖学20.疼痛治疗麻醉医师培训手册21.机械通气与临床 (第二版)22.麻醉恢复室学习班讲义23.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麻醉学24.骨科麻醉学25.困难气管插管技术26.起死回生一百例:危重急症抢救经验集27.临床麻醉实施程序28.婴幼儿麻醉学29.心脑血管急症急救程序30.围手术期心血管药物的应用31.神经阻滞学:100种神经阻滞术图解32.体外循环手册(手机版)33.麻醉信息学34.实用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学(第二版)35.美国麻省总医院危重监测治疗手册(第三版中文)36.老年麻醉学与疼痛治疗学37.临床疼痛治疗学(修订版)38.实用解剖摄影图谱39.急救原则与应用40.麻醉生理学(第1版本科教材)41.麻醉复苏室42.麻省总院临床麻醉手册第五版(中文)43.麻醉技术全书44.现代麻醉学(第三版.word版)45.斯坦福临床麻醉全书第3版46.烧伤麻醉学47.杨拔贤教授麻醉基础理论48.当代麻醉手册49.上海医院麻醉手册50.麻醉与复苏新论51.全麻原理及研究新进展52.麻醉求生指南:How to Survive in Anaesthesia(中文版)53.危重病和心脏医学2006版(中文版)54.临床麻醉与镇痛彩色图谱55.临床疼痛鉴别诊断学56.呼吸系统-影像鉴别诊断指南57.图解血气分析58.现代麻醉学第三版手机版59.临床麻醉监测教程60.临床决策分析(哈佛版)61.低流量新鲜气体吸入麻醉技术62.麻醉药理学63.心电图速成宝典64.临床麻醉学65.麻醉相关并发症处理学66.最新临床头痛治疗学67.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68.麻醉解剖实物图谱69.现代口腔颌面外科麻醉70.新编麻醉工作指南71.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72.局部麻醉图谱(第2版) David L Brown著73.本科教材:疼痛诊疗学74.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麻醉学75.周围神经阻滞原理与实践76.神经阻滞技术解剖学彩色图解77.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重症监护78.心血管手术麻醉学79.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80.机械通气(第二版)81.牛津临床麻醉手册82.喉罩麻醉原理与实践83.区域麻醉图解操作指南(第三版)84.麻醉与恶性疾病 (英)菲尔谢(Filshie,J.),罗比(Robbie,D.S.)著85.现代临床医学外科进展-麻醉分册86.麻醉学临床疑难解答87.《癌症疼痛治疗:原理与实践》88.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疼痛治疗89.摩根临床麻醉学(第4版)90.小儿心脏麻醉学91.循证临床麻醉学92.《癌症疼痛治疗:原理与实践》93.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疼痛治疗94.临床软组织疼痛诊疗指南95.缓解疼痛有妙招(英)96.肿瘤外科麻醉97.人体疾病与麻醉98.实用疼痛治疗处方手册99.八年制临床诊断学100.老年麻醉学101.妇产科麻醉学102.现代麻醉学技术103.当代麻醉学104.小儿麻醉手册105.麻醉中疑难问题处理及处理方法106.21世纪临床心电图教学图谱107.奈特人体生理学彩色图谱108.麻醉学相关指南汇总(手机版) 109.本科教材:麻醉设备学110.脊柱外科麻醉学111.临床局部麻醉技术112.临床麻醉管理规范与技术常规113.疼痛诊断治疗图解114.麻醉治疗学115.麻醉失误与防范116.《触诊解剖学图谱》117.肝脏移植麻醉学118.缘分(一位美国麻醉界华人领袖的经历) 119.临床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学120.麻醉手术前评估与决策121.简明病历书写手册(英汉对照)122.麻醉后恢复期病人的评估与治疗123.实用小儿麻醉学124.急症麻醉学125.麻醉科药物速查手册126.呼吸病学PDB手机版127.《外科学》第七版128.《内科学》第七版129.实用临床输血指南130.现代麻醉学多选题131.《生理学》第七版132.心脑缺血患者麻醉管理133.麻醉与抢救中气管插管学134.临床麻醉学135.现代麻醉学3版(txt版)136.经典简洁的麻醉手册(手机版)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137.病理生理学协和听课笔记138.病理生理学(吴和平)139.实用ICU临床应用技术140.病理生理学(第六版)141.《病理学》第七版142.病理生理学(七年制)143.麻醉干预无痛技术144.小儿麻醉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及麻醉相关注意事项145.麻醉意外146.麻醉危象急救和并发症治疗147.《诊断学》第七版148.《生物化学》第七版149.实用老年麻醉学150.精美高清心电图图谱151.成分输血指南英文版电子书索引(不断更新)点击进入英文版电子书分版1.cardiac arrest duing anesthesia2.A Guide to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EKG3.anatomy for anaesthetists4.Kaplan Anatomy Coloring Book5.麻理省总医院疼痛治疗手册(英文)6.Barash—Clinical Anesthesia 4th edition7.Hurford - Clinical Anesthesia Procedures8.How to Survive in Anaesthesia(英文版)9.呼吸机波形口袋书10.外周神经阻滞概要(英文)11.区域阻滞麻醉图解(手机电子书)12.麻醉学口试书(The Anaesthesia Science Viva Book )13.McGraw-Hill Professiona出版的《Anesthesiology》(2007)14.Textbook Of Anaesthesia15.Physics,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for Anaesthetists16.Clinical Anesthesia: Near Misses and Lessons Learned17.麻省总院临床麻醉手册第6版18.麻醉药物指南(英文手机版)19.麻省总院临床麻醉手册第6版(手机电子书)20.外周区域阻滞教程21.[医学术语表].Medical.Terminology.An.Illustrated.Guide22.Modern Anesthetics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23.Obstetrics for Anaesthetists(08新书)24.Stanford Anesthesiology Regional Anesthesia Syllabus25.Management of Cardiac Arrhythmias26.ANAESTHESIA FOR THE HIGH RISK PATIENT27.Anaesthesia, Pain, Intensive Care and Emergency28.ADVANCES IN ANESTHESIA29.ABC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30.emergency medicine Dr. D. Cass31.Safe Anaesthesia (3rd edition)32.麻省总院临床麻醉手册第7版33.摩根麻醉学第四版(彩图原版)34.(PDF)2007年Springer出版的Geriatric Anesthesiology(第二版)35.Handbook of Regionalanaesthesia ESRA 200736.Handbook of Neuroanaesthesia 4th Edition37.Anasthasia for Cardiac Surgeryler's Anesthesia: 2-Volume Set 6th ed39.2008新书:A Practical Approach to Pediatric Anesthesia40.Turning up the Heat on Pain: TRPV1 Receptors in Pain and Inflammation41.The 5-Minute Pain Management Consult 200742.牛津临床麻醉手册(第2版)43.Anatomy and Physiology: The Unity of Form and Function44.牛津突发事件与急症手册(第2版)45.Local Anaesthesia for Minor Surgery Procedures46.Basic Science for Anaesthetists(剑桥大学出版社)47.Developing Anaesthesia Textbook 200748.输血输液指南:Practice Guidelines for Blood Transfusion49.精美的在线解剖图谱50.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疼痛诊疗手册51.紧急气道管理手册52.Mayo Clinic Analgesic Pathway53.Lecture Notes on Clinical Anesthesia54.Legal and Ethical Aspects of Anaesthesia55.Handbook of Regional Anesthesia - ESRA 200756.Anesthesia in Cosmetic Surgery57.Gastrointestinal and Colorectal Anesthesiaplications of Regional Anesthesia59.The Complete Textbook of 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on CD-ROM60.A Concise Guide to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61.Anesthesia and pain ebooks(不断更新)62.Clinical Anatomy by Systems63.Cardiac Anesthesia:Today and Tomorrow, An Issue of Anesthesiology Clinics64.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in Dermatologic Surgery65.Clinical Manual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and Facial Pain66.Practical Ultrasound In Anesthesia For Critical Care and Pain Management67.Central Pain Syndrome: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68.Pain Management: Evidence-Based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Nursing Professionals69.Pain Management: A Practical Guide for Clinicians, 6th edition70.Trauma Anesthesia71.Manual of Emergency Airway Management72.ASA refresher course in Anesthesiology 2008 - Vol 3673.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ritical Care, 3rd edition74.Cardiopulmonary Anatomy & Physiology :Essentials for Respiratory Care75.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TRAUMA ANESTHESIA(2008版)76.ANALGESIA,ANESTHESIA and PREGNANCY:A PRACTICAL GUIDE(第二版)。
人体内脏结构分布,主要包括人体胸腹部内脏器官的分布:肝脏、胆囊、胃、肾、小肠、脾、直肠、十二指肠、胰、输尿管、膀胱、子宫等重要器官的位置示意图。
01[医学普及]人体内脏结构分布图(学术模拟图片).02[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3[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4[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消化系统概述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
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这段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包括口腔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和肠腺等,它们都开口于消化管。
05[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6[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7[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8[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09[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10[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11[医学普及](学术模拟图片).12人体生理器官内脏解剖图13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4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5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6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7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18人体內脏结构图(医学图谱)医学图谱(解剖学,骨学,人体结构学,生殖器学,性病学)人体内脏结构男女人体-心窒-内腔-静脉-淋巴管-淋巴结-绝妙彩色图谱71心窒内腔及空间隔.72心肌的走行.73心窒底.74心脏传导系.75心包.76心脏辫膜的体表投影.77头劲部静脉.78板障静脉.79椎静脉丛.80门静脉及其属支.81门腔静脉吻合模式图.82胎儿血液循环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