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云南原生态音乐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云南的歌会教案及答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文章的意境和浓郁的乡土情调。
2、掌握文章的结构,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作品的风格。
3、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过程:导入: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喜欢聚在一起,即兴唱歌,游戏传情。
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今天,我们就走进文章,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
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酬和()熹微()譬喻()忌讳()即物起兴()凤哕()迤西()2、根据解释写词语。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忌怕而隐避。
():形容直往上升。
():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快活的样子。
():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3、作者简介及文章背景。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土司书。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升学围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
出版《月下小景》、《虎雏》、《石子船》、《八骏图》等二十多部小说集,成为当时新文学领域中多产作家之一。
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
风景优美的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热情善良的人们、淳朴的民风,使云南更具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和韵味。
每逢各种集会,更是人们尽情歌唱、一展风采的时机。
作者的云南之行对此有很深的体会。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感知歌会: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
(用四字短语回答)2、文中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这三个场合在描写手法上有何不同?五、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刻画方法。
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六、本文小结:文章通过对云南歌会场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的赞美之情。
昆明小学音乐试题及答案试题一: 音乐基础知识1. 请简要解释以下音乐术语:a) 调性b) 节奏c) 音高d) 音色答案:a) 调性是音乐作品所基于的调音系统,包括主音、它的音程关系和调内各个音的作用;b) 节奏是音乐中音符的排列和强弱的分布方式,能够给音乐作品带来有序的节奏感;c) 音高指音乐中音符的高低,用乐谱上的音符位置表示;d) 音色是乐器发声的质感,描述不同乐器之间声音的区别。
试题二: 乐曲分析请听以下乐曲,然后回答问题:(播放乐曲)1. 这首乐曲的速度是什么?2. 乐曲采用了哪些乐器?3. 乐曲的调性是什么?4. 乐曲的情感表达是什么?答案:1. 这首乐曲的速度是中等速度,轻快而明快。
2. 乐曲采用了小提琴、钢琴和鼓的演奏。
3. 乐曲的调性是大调。
4. 乐曲的情感表达是欢快、愉悦、充满活力。
试题三: 乐理知识1. 请解释以下乐理符号的含义:a) 4/4b) ppc) staccatod) crescendo答案:a) 4/4是常见的拍子记号,每小节有四拍;b) pp是柔弱的音量标记,表示需要以极低的音量演奏;c) staccato是一种演奏技巧,指以短促、分离的方式演奏音符;d) crescendo是逐渐增强音量的标记,表示需要逐渐提高音量演奏。
试题四: 音乐历史请回答以下问题:1. 巴赫是哪个时期的作曲家?2. 莫扎特是哪个时期的作曲家?3. 贝多芬是哪个时期的作曲家?4. 肖邦是哪个时期的作曲家?答案:1.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
2. 莫扎特是古典时期的作曲家。
3. 贝多芬是古典时期的作曲家。
4. 肖邦是浪漫时期的作曲家。
试题五: 乐器知识请解释以下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1. 小提琴2. 钢琴3. 长笛4. 尤克里里答案:1. 小提琴是弦乐器,擅长演奏旋律和和声,演奏时放在肩上,使用琴弓拉弦发声。
2. 钢琴是键盘乐器,可以同时演奏和弦和旋律,演奏时用手指弹奏键盘上的琴键。
3. 长笛是管乐器,通常由金属制成,通过吹气和控制指孔的方式演奏。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音乐测试题班级:姓名:一. 选择题。
1.用来记录音长短的符号叫()。
A. 高音谱号B. 低音谱号C. 音符D.休止符2.《欢乐颂》是贝多芬()中的第四乐章的主题。
A.《第四交响曲》B.《第五交响曲》C.《第六交响曲》D.《第九交响曲》3.《土耳其进行曲》是下面哪位大师的作品。
()A.舒伯特B.贝多芬C.柴可夫斯基D.施特劳斯4.《胡桃夹子组曲》是哪位大师的作品()A.舒伯特B.贝多芬C.柴可夫斯基D.施特劳斯5.《蓝色的多瑙河》属于下面哪种合唱?()A.童声合唱B.混声四部合唱C.男生合唱D.女生合唱6.长笛属于下面哪种乐器()。
A.木管乐器B.铜管乐器C.打击乐器D.拉弦乐器7.唢呐属于民族乐器中的()A.吹管乐器B.拉弦乐器C.弹拨乐器D.打击乐器8. 在音乐中标有“▼”的记号,叫()A.连音记号B.顿音记号C.反复记号D.换气记号9. 在音乐中标有“⌒”记号,叫()A.连音记号B.顿音记号C.反复记号D.换气记号10.在歌曲进行中,歌声暂时停顿,由器乐演奏的音乐片段称为()A.前奏B.间奏C.尾奏11. ()是由乐队在歌剧开演前,大幕未启时演奏的音乐,它一般起到暗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
A. 进行曲B. 序曲C. 合唱曲D.独唱曲12. 《糖果仙子舞曲》是选自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曲()。
A. 《胡桃夹子组曲》B. 《进行曲》C.《俄罗斯舞曲》D.《花之圆舞曲》13. 用于伴随群体进行的歌(乐)曲是()。
这类音乐具有鲜明的步伐节奏,旋律激昂有力。
A. 合唱曲B. 鼓乐曲C. 进行曲D.交响曲14.《拥军秧歌》是()的民歌。
A.湖南民歌B. 陕北民歌C. 四川民歌D.河北民歌15.在歌曲中,一般来说,大调式比较(),小调式比较()。
A.明亮、喜悦B. 柔和、忧伤二、趣味问答。
人们总会用“五音不全”来形容一个人唱歌难听或走调,请问,这个“五音”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宫、商、角、徵、羽”,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三、独唱歌曲。
41、等于四分音符的三连音是(B )42、bB和声大调的第Ⅲ级音是(A )A、DB、bEC、#FD、bC43、F大调的关系小调是(B )A、a小调B、d大调C、b小调D、c小调44、可以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四个音所构成的和弦叫做(C )A、大三和弦B、小三和弦C、七和弦D、大七和弦45.调式音级以主音为中心,主音下方纯四度的音叫做(A )A、属音B、导音C、下中音D、下属音46.我们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复合音,其中包括基音和许多泛音,将其依次排列起来叫做“分音列”,或叫“泛音列”E为基音的泛音列中,第五分音是(无)A、小字组的F音B、小字1组的升G音C、小字1组的升E音D、小字2组的升G音47、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代替旋律型的特别几号tr是(B )A、倚音B、颤音C、波音D、回音48、音乐语lento的中文含义是(A )A、慢板B、中板C、快板D、急板49.自然大调式的属音上构成的七和弦是(A)A.大小七和弦B.小七和弦C.半减七和弦D.减七和弦50.谱号是用来确定五线谱上音的准确高度,中音谱号也叫做(B)A.下谱号B.C三线谱号C.G谱号D.C四谱号51.﹟c音是G宫调式雅乐音阶的(B)A.变宫B.变徽C.清角D.闰52.所谓全音和半音,是指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下列属于变化半音的两个音级是(D)。
A.B—CB.﹟F--﹟GC.E—FD.A--﹟A53.在五线谱中,高音谱号又叫做G谱号,中音谱号又叫做C三线谱号,低音谱号又叫做(D)。
A.C谱号B.D谱号C.C四线谱号D.F谱号54.相同时间片段的强与弱,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是(B)。
A.节奏B.拍子C.变换拍子D.节奏型55.bB和声大调的第vI级音是(D)。
A.EB. bEC.﹟FD.bG56.﹟f小调的关系大调是(D)。
A.﹟A大调B.D大调C.bD大调D.A大调57.可以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音构成的,叫(A)。
第二部分主观题(共4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2分)1. 自然音答:自然调式音阶中的各音,叫做自然音。
2.“交响曲之父”答: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1809年),奥地利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之一.奠定了现代交响乐,创建了四个乐章的基本形式、变奏曲和现代管弦乐队的基础。
代表作品有《创世纪》《四季》《惊愕交响曲》《伦敦交响曲》《告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小夜曲》等。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请写出在《课标》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部分对音乐基本技能的表述答:(1)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才常见的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学习演唱和演奏的初步技能。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方面,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
(4)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
2.节奏与节拍的关系答:(1)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慢弱(2)节拍(又称拍子),是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3)节奏与节拍具有同一性且在音乐中具有互动作用,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
三、教案设计(任选一节音乐课进行设计)(共16分)格式为:(一)课题名称(二)教案设计(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难点(五)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2. 教学方法3. 讲授新课4. 教学总结5. 作业设计6. 板书设计《茉莉花》教案(一)课题名称:《茉莉花》(二)教案设计:本节课为一课时,是一节新授课,我将主要采用音乐欣赏发,比较法,探究法。
通过新课的讲授,歌曲版本之间的对比,以及拓展延伸的欣赏,力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歌曲《茉莉花》,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复习题答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全国12亿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8%(1990年统计);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目前已识别并确认的少数民族共有55个。
2.就中国少数民族现今的居住特点看,可分为定居民族与游牧民族两大部分。
3.藏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五种。
4.《蝴蝶泉边》是反映少数民族人民爱情生活的喜剧故事片《五朵金花》中的插曲。
5.纳西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丽江,其较为著名的音乐有白沙细乐等。
6.《摆时》是傈僳族民间歌曲中较为著名的歌种之一,也有人将其称做“摆时摆”或“摆时摆哦”。
7.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其中大多聚居在大、小凉山一带。
人口约657万。
8.彝族的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可分为歌舞音乐与乐舞音乐两大类别。
呐、小闷笛、毕鲁、直笛、横笛、箫、三弦(大中小)、四弦等30余种。
9.傣族的戏曲音乐,被称为傣剧或傣戏,主要撒布在云南省的德宏、西双版纳、保山和缅甸北部的傣族聚居区一带。
10.象脚鼓因其外形体酷似象腿、象脚而得名。
它是傣族的传统民族乐器。
111.《有一个艳丽的地方》是词曲作家杨非根据傣族传统民间音乐素材改变的。
12.侗族民间歌曲一般可分为劳动歌、宗教歌和习俗歌三类。
13.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其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木卡姆(古典套曲)、赛乃姆音乐三大类别。
14.赛乃姆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民间自娱性舞蹈。
依其地域风格可分为伊犁赛乃姆、喀什赛乃姆和刀郎塞乃姆等。
15.十二木卡姆中最为著名的有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伊犁木卡姆。
16.西北回族民歌中最为著名的是花儿,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白牡丹令等。
17.塔吉克族最为著名的边棱气鸣乐器为鹰笛。
18.高山族是中国大陆对生活在台湾的少数民族的统称。
高山族较为著名的民间乐器有杵等。
19.壮族“八音”的传统曲目为:《走马街》、《采花》等八个。
2014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音乐考试真题1参考解答一、单选题1、【育萃专家解析】B。
2、【育萃专家解析】B。
3、【育萃专家解析】B。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故教育要有针对性。
4、【育萃专家解析】B。
5、【育萃专家解析】A。
6、【育萃专家解析】ABD。
7、【育萃专家解析】D。
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8、【育萃专家解析】ABCE。
二、填空题1、答案:基本结构2、答案:夸美纽斯大教学论3、答案: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4、答案:有意识的教育影响教师5、【育萃专家解析】授受6、【育萃专家解析】课程评价。
当编制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材,或提出某种教学手段时,马上就应该进行评价,以发现在早先的实验中,是否有表明这个想法的有效证据。
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出生的第一年青春期(14、5岁)8、奖励惩罚操行评定三、简单题1、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学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基本教学设施;2、又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3、有按规定标准配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2、【育萃专家解析】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
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三者中最低层次的概念,它更为具体,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3、【育萃专家解析】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教师资格考试_高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下半年_2014(33题)***************************************************************************************教师资格考试_高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下半年_20141.[单选题]梁代丘明传谱的《碣石调·幽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琴谱,它的记谱方式是( )。
A)文字谱B)律吕字谱C)减字谱D)工尺谱答案:A解析:《碣石调·幽兰》是汉族古琴名曲,该曲琴谱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它的记谱方式是文字谱记法。
2.[单选题]由马思聪创作,部分主题源自《墙头上跑马》等民歌的小提琴曲是( )。
A)《摇篮曲》B)《绥远组曲》C)《西藏音诗》D)《牧歌》答案:B解析:《绥远组曲》又名《内蒙组曲》(小提琴组曲),这是马思聪创作的一部小提琴组曲。
全曲共分3个乐章,分别为“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
其中,《史诗》中快板音乐主题源于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而《思乡曲》主题源自《城墙上跑马》,《塞外舞曲》主题源自绥远民歌《叫大娘,你过来》。
这部作品的创作开启了作曲家以中国民歌音调作为自己音乐创作基础的新阶段,其中的第二乐章“思乡曲”是影响最大的代表作。
3.[单选题]下列哪首影视歌曲是由赵季平创作的( )A)《绿叶对根的情意》B)《牧羊曲》C)《信天游》D)《黄土地》答案:D解析: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
代表作品有《黄土地》《大阅兵》《红高梁》《菊豆》《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烈火金刚(上下)》《心香》《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孔繁森》等。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主要传承方式是( )A)学校制B)社团制C)师徒制D)官学制2.[单选题]下列戏曲剧目中,属于现代京剧的是( )A)《十五贯》B)《四郎探母》C)《智取威虎山》D)《牡丹亭》3.[单选题]下面谱例的调式是( )A)AB)BC)CD)D4.[单选题]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并应用已学的音乐基础知识来分析乐曲,这样的教学形式体现了哪一种音乐美学理论( )A)形式主义B)所指主义C)表现主义D)自然主义5.[单选题]下面谱例中句幅依次递减的手法在我国民间音乐中被称为( )A)鱼咬尾B)金橄榄C)鱼合八D)螺蛳结顶6.[单选题]学堂乐歌《体操一兵操》的曲作者是( )A)黄自B)曾志态C)沈心工D)冼星海7.[单选题]下图中乐器演奏的组合形式是( )A)竖笛五重奏B)弦乐五重奏C)木管五重奏D)铜管五重奏8.[单选题]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出自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A)门德尔松B)瓦格纳C)舒曼D)威尔第9.[单选题]下列曲式结构图中,哪个是对比方整性结构( )A)AB)BC)CD)D10.[单选题]下列对初中男生的歌唱教学方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A)选择的歌曲音域不要太宽,最好不超过九度,且避免大跳音程B)可采取比记谱音高低一个八度进行演唱C)从学生合适的、容易发声的自然音区开始练唱D)练唱时尽可能大声唱,扩大音域和增大音量11.[单选题]阅读《牧童短笛》教学实例片段:? 师:(播放钢琴独奏《牧童短笛》全曲后)同学们对乐曲有何感想??生甲:我觉得乐曲表达的是“蓝天白云下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吹笛,远方山青水秀,男耕女织,一副令人神往的田园景色”。
? 生乙:……?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
大家知道作曲家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牧童“吹笛”的景象吗?? 上述师生对话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哪个领域( )A)表现B)创造C)音乐与相关文化D)感受与欣赏12.[单选题]法国作曲家奥涅格的管弦乐曲《太平洋231》描绘的音乐形象是( )A)大海B)军舰C)飞机D)火车第2部分:问答题,共3题,请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上半年_2013(36题)***************************************************************************************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上半年_20131.[单选题]T-V,-T和弦序列进行属于( )A)正格进行B)变格进行C)补充进行D)阻碍进行答案:A解析:T-V2-T和弦序列进行属于正格进行。
2.[单选题]下列乐器中,( )是民族管弦乐队中的高音乐器。
A)琵琶B)中阮C)扬琴D)柳琴答案:D解析:柳琴是民族乐队中的高音乐器。
3.[单选题]下列属于木管组的乐器是( )A)圆号B)小号C)长号D)巴松答案:D解析:圆号、长号和小号属于铜管乐器,巴松(大管)属于木管乐器。
4.[单选题]《故乡的亲人》的指挥图示是( )A)AB)BC)CD)D答案:C解析:《故乡的亲人》是一首四分之四拍子的歌曲。
5.[单选题]《舍赫拉查达》是俄罗斯音乐家( )的作品。
A)柴可夫斯基B)穆索尔斯基C)鲍罗丁D)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答案:D解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是以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为题材写成的。
6.[单选题]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表达歌唱状态的词语是( )A)头腔共鸣B)明亮清晰C)声音统一D)声情并茂答案:A解析:7.[单选题]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怀来”辙的是( )A)家、巴、蛙、花、瓜B)刀、飘、高、条C)爹、爷、歇、铁、月D)该、哀、灾、歪、柴答案:D解析:怀来辙是指韵母是ai和uai的字。
8.[单选题]收集并分析每位学生音乐表演和作品集锦的评价方式是( )A)测验评价B)档案评价C)表演评价D)观察评价答案:B解析:9.[单选题]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 )A)秦晋音乐文化B)齐鲁音乐文化C)荆楚音乐文化D)燕赵音乐文化答案:C解析: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荆楚音乐文化。
云南省音乐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曲家是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A. 巴赫B. 贝多芬C. 莫扎特D. 肖邦答案:C2. 音乐术语“Adagio”表示的速度是?A. 快速B. 中速C. 慢速D. 非常慢答案:C3. 以下哪种乐器不属于弦乐器?A. 小提琴B. 长笛C. 大提琴D. 中提琴答案:B4. 五线谱中,G谱号的音高位置是?A. 第一线B. 第二线C. 第三线D. 第四线5. 音乐中“C大调”的主音是?A. CB. DC. ED. F答案:A6. 以下哪位音乐家不是印象派作曲家?A. 德彪西B. 拉威尔C. 斯特拉文斯基D. 萨蒂答案:C7. 音乐术语“Legato”表示的演奏方式是?A. 断奏B. 连奏C. 强奏D. 弱奏答案:B8. 以下哪个音程是小二度?A. C-DB. D-EC. E-FD. F-G答案:C9. 音乐术语“Crescendo”表示的是?B. 渐弱C. 保持D. 突强答案:A10. 以下哪个和弦是大三和弦?A. C-E-GB. C-E♭-GC. C-E-G♭D. C-E♭-G♭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音乐术语“______”表示渐弱。
答案:Decrescendo2. 音乐中的基本音级包括C、D、E、F、G、A、______。
答案:B3. 五线谱中,一个全音符的时值是______拍。
答案:44. 音乐术语“______”表示强奏。
答案:Forte5. 音乐术语“______”表示弱奏。
答案:Piano6. 五线谱中,一个二分音符的时值是______拍。
答案:27. 音乐术语“______”表示渐强。
答案:Crescendo8. 音乐中的基本音级包括C、D、E、F、G、A、B和______。
答案:C9. 五线谱中,一个四分音符的时值是______拍。
答案:110. 音乐术语“______”表示断奏。
答案:Staccato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音乐中调式与调性的区别。
2014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音乐考试真题一、单选题1、【育萃专家解析】D。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时间最长,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2、【育萃专家解析】C。
3、【育萃专家解析】D。
因为形式训练说是关于官能(即能力)方面的迁移,它是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迁移。
4、【育萃专家解析】D。
5、【育萃专家解析】B。
6、【育萃专家解析】D。
习惯化。
学生能下意识一、有效率地各部分协调一致地操作。
7、【育萃专家解析】A。
常模参照。
用在团体所在的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8、【育萃专家解析】C。
二、填空题1、【育萃专家解析】发展、成熟。
教育心理学发展共经历四个阶段。
2、【育萃专家解析】相互作用。
3、【育萃专家解析】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4、【育萃专家解析】客观性、外显性;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5、【育萃专家解析】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6、【育萃专家解析】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7、【育萃专家解析】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8、【育萃专家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
三、简单题1、【育萃专家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结构要符合四个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教育意义: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因此,教师首先应明确学生所要构建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最好能画出各组成要素关系的图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2、【育萃专家解析】(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四、论述题1、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的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没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怕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五、案例分析题1、[参考答案]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下列属于日本传统乐器的是( )A)三味线B)伽倻琴C)甘美兰D)马林巴2.[单选题]长度相等的a、b两乐句构成的结构形式是( )A)平行方整性结构B)对比方整性结构C)对比非方整性结构D)平行非方整性结构3.[单选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 )A)感受与欣赏、唱歌、乐器、创造B)感受与欣赏、识谱、表现、创造C)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D)歌唱、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4.[单选题]在歌曲《鳟鱼》的欣赏教学中,最能增进学生音乐审美思维的过程是( )A)讲述背景,学生谈感受B)识读乐谱,学生谈感受C)描写主题,学生谈感受D)聆听作品,学生谈感受5.[单选题]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以描摹思维学习音乐是哪个学习发展阶段的特点( )A)形式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感知阶段6.[单选题]中国最早的古笛有9000年的历史,它出土在黄河流域的哪个省( )A)甘肃B)陕西C)河南D)山东7.[单选题]1978年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了全世界,它出土于( )A)山西B)河北C)湖北D)湖南8.[单选题]《海青拿天鹅》是产生于元代的一首著名乐曲,当时演奏的乐器是( )A)古琴B)古筝C)琵琶D)笛子9.[单选题]创作第一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作曲家是( )A)贝多芬B)韦伯C)门德尔松D)瓦格纳10.[单选题]与J.S.巴赫同属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是( )A)莫扎特B)亨德尔C)杜费D)蒙特威尔第11.[单选题]术语Allegro的意思是( )A)中板B)快板C)行板D)主板12.[单选题]下列谱例选自( )A)莫扎特《唐璜》B)舒伯特《小夜曲》C)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D)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1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组是正三和弦( )A)I、Ⅱ、Ⅲ级和弦B)I、Ⅳ、V级和弦C)I、Ⅲ、V级和弦D)I、Ⅳ、Ⅵ级和弦14.[单选题]下列属于民族微调式旋律的是( )A)AB)BC)CD)D15.[单选题]班级合唱排练时,能始终保持全体学生动力的是( )A)学生的音准B)学生的节奏C)学生的兴趣D)学生的音色16.[单选题]构成交响乐团的基本乐器组是( )A)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B)弦乐组、管乐组、弹拨组、打击乐组C)弦乐组、木管组、弹拨组、打击乐组D)弦乐组、铜管组、弹拨组、打击乐组17.[单选题]《同一首歌》的基本指挥图示是( )A)AB)BC)CD)D18.[单选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第一项内容是( )A)识读乐谱B)演唱C)即兴编创D)音乐表现要素19.[单选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创造部分内容具体包括( )A)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B)即兴编创、创作实践、综合性艺术表演C)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D)探索音响与音乐、创作实践、综合性20.[单选题]学校教育中,合奏、重奏等音乐活动最主要的价值是( )A)个性发展B)合作交流C)创造性培养D)技能训练第2部分:问答题,共3题,请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
2012-2013音乐鉴赏考试及答案一、音乐常识题:(30分)1、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1、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
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
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2、旋律: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的、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
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
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
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以3度关系往上递进。
4、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2、我国民歌的题材有哪三种:第一种划分,即按民歌所属的民族进行划分:其中包括汉族民歌、藏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蒙古族民歌、回族民歌、苗族民歌、壮族民歌、朝鲜族民歌、土家族民歌、高山族民歌等。
一般说来,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民族的民歌。
第二种划分,即按民歌产生的地区进行划分:这一划分通常表现为三个层次,即:(1)按传统省区进行民歌划分,如:江苏民歌、河北民歌、云南民歌、广西民歌、湖北民歌、湖南民歌、广东民歌、贵州民歌、甘肃民歌、青海民歌、四川民歌、山西民歌、福建民歌、安徽民歌、台湾民歌等;(2)按传统省区的某一方位进行民歌划分,如:陕北民歌、闽南民歌、鄂东民歌、豫北民歌、赣南民歌、南疆民歌等;(3)按传统市、县政区进行民歌划分,如:嘉兴民歌、无锡民歌、潜江民歌、巴东民歌、襄阳民歌等。
第三种划分,即按民歌产生的年代进行划分:如汉代民歌、唐代民歌、明清民歌、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等。
第四种划分,即按民歌的题材(亦即歌词内容)进行划分:其中包括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爱情歌、叙事歌等。
(或“劳动生活类”民歌、“生活类”民歌、“爱情类”民歌、“世情风物类”民歌、“传说故事类”民歌、“新词”民歌、“杂类”民歌等)。
云南中考真题音乐答案解析在云南中考音乐考试中,除了考察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涉及到对音乐欣赏、分析和创作等方面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云南中考音乐真题的答案进行解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答案背后的音乐原理和知识点。
通过这样的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在音乐考试中的表现。
第一题是一道音乐欣赏题,要求学生听一段音乐,并回答一些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音乐欣赏的题目中,学生需要通过听觉判断和表述来完成答题任务。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听辨经典民间音乐《彝族舞曲》,并回答乐器使用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答案是竹笛、二胡和唢呐。
学生可以通过聆听不同音色和演奏技法的变化来判断乐器的种类。
例如,竹笛的音色清澈悦耳,二胡的音色悠扬婉转,而唢呐则具有特殊的音色色彩。
因此,在听音乐时,学生需要仔细聆听乐器的演奏特点,通过对音色的观察和分析,来判断乐器的使用。
第二题是一道音乐分析题,要求学生分析一首流行音乐的结构和风格。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先听一段流行音乐,然后回答一些关于音乐结构和风格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这首流行音乐的结构是ABAC,属于摇滚风格。
通过仔细聆听音乐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的变化,学生可以判断出音乐的结构是ABAC,即由两个A段、一个B段和一个C段组成。
而摇滚风格通常以电吉他为主导乐器,以强烈的节奏和高亢的情绪为特点。
因此,在分析这道题时,学生需要依靠对音乐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的分析,来确定音乐的结构和风格。
第三题是一道音乐创作题,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片段。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根据提示中的旋律和节奏要求,来进行音乐的创作。
正确答案是:学生需要用C大调编写一段单声部乐曲,旋律应为八小节,可自由选择节奏。
在创作这道题时,学生需要先确定所使用的调性,然后根据提示中的旋律和节奏要求进行创作。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C大调,然后根据自己的创作灵感,编写一段旋律为八小节的单声部乐曲。
对于创作过程中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喜好来进行选择。
[云南的歌会原文]《云南的歌会》课后练习
答案(二)
- 云南的歌会是什么?
云南的歌会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通常在春节期间举行。
在歌
会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歌唱来传递信息。
- 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点?
1. 多样性:云南的歌会具有多种形式和类型,如滇剧、歌仙、花灯戏等。
2. 民间性:云南的歌会是一种民间艺术活动,不受官方干预,自由发展。
3. 交流性:云南的歌会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歌唱
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融合性:云南的歌会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如汉族、彝族、白族等
民族文化。
- 云南的歌会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云南的歌会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云南的歌会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众,
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 如何参与云南的歌会?
参与云南的歌会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通常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
但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可以通过观看歌会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云南的歌会原文]《云南的歌会》课后练习答案-V1云南的歌会,是云南地区非常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活动之一。
许多学校为了弘扬这一传统文化,将《云南的歌会》作为课本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云南的歌会》课后练习的答案。
一、选择题1. 《云南的歌会》中描写的是哪种文化活动?A. 冠军争霸赛B. 舞狮表演C. 歌唱比赛D. 阅读比赛答案:C2. 什么是“大合唱”?A. 一首由许多人一起唱的歌曲B. 由精选出的好声音演唱的歌曲C. 仅由一名唱者演唱的歌曲D. 由乐器演奏完毕后,再唱的歌曲答案:A3. 《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A. 余光中B. 龙应台C. 史铁生D. 韩少功答案:D4.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有多少个?A. 10个B. 20个C. 30个D. 40个答案:C5. 云南省境内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A. 苗族、侗族B. 壮族、雷族C. 彝族、哈尼族D. 瑶族、水族答案:C二、简答题1. 你能说说云南的歌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何帮助?答案:云南的歌会是云南地区一种非常古老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它不仅充分展现了云南省的多元文化,而且也积极地促进了云南省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云南的歌会,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云南省的凝聚力。
2. 你认为云南的歌会如今还受到青少年的重视吗?答案:云南的歌会是一项极具特色和民间气息的文化活动,虽然如今受到许多新时代的影响,但是相信在广大青少年的身上,仍然有不少人在切身体验和传承这项民间文化。
在未来,云南的歌会如果能够更好地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更好地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倾向,相信它会持续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和关注。
三、编程题(选做)1. 设计一个网页,用于展示云南的歌会,通过页面设计,向参与的青少年传递云南的歌会的文化特色。
答案:略。
云南原生态的概念:
杨奶奶原生态音乐的内容主要针对中国境内,云南省特有或云南为主的:彝、哈尼、傈僳、纳西、拉祜、基诺、景颇、阿昌、白族、普米、独龙、怒、傣、佤、德昂、布朗等16个民族的原生态音乐。
侧重于这些民族一下几个方面的音乐对象研究。
1.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业余的农牧民音乐。
2.初始(天然)的、口传的、未加工的、未异常演变的民俗音乐。
3.自娱性、自发性(随意)的实况民俗活动音乐。
云南傣族音乐特征:
1.两个流传的方言区形成的音乐的两个色彩区。
2.较多的三度进行及同音乐反复的旋律,环绕式、顶针读麻式的方法,铰链式连环相扣的曲韵,运用频繁而柔美的滑音,特别是虚颤音、喉颤音,演唱中的闭口音、鼻腔音的使用。
3.词曲结合多为一字一音,曲调受语言音调起伏的制约。
4.几种风格的环绕终止式终止,两种起句法,“喊颂”、“喊燕”风格性衬词的运用。
5.节奏规整、有板、节拍多为2/4、3/4或者二者交替变化,向下的调性转换。
6.本民族语的曲式结构,如“喊哈扔”、“喊双哈”等。
云南彝族音乐特征:
音阶调式
(1)“三度式”三音框架及加音遍体式。
(2)“四、五度”式的音框架及加音变体式。
(3)不带半音的五声调式骨干音列及加音变体式。
(4)带半音的五声(中立)调式骨干音列及加音变体式。
节奏常作前短后长节奏型。
2/4、3/4、5/4、6/8、9/8及散板。
(5)主导乐汇变化重复结构的段落。
(6)连曲(组曲)和套曲结构。
白族传统曲艺“大本曲”:
(1)基本腔调:即“九板”包括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小哭板、提水板、阴阳板等九种腔调。
(2)辅助唱腔:即十八调(南腔)或十三腔(北腔),如:螃蟹歌、麻雀调、花谱调、家谱调、琵琶调、放羊调、钓鱼调、道情调、神调等十八种或十三种小调的统称。
(3)传统曲牌:《大摆三台》、《小摆三台》等。
(4)伴奏:传统大本曲的伴奏乐器为龙头三弦,伴奏方法有跟腔,加花或对比烘托等几种。
(5)演唱特点:通常以不同音乐区和音色来区分老年、中年、青年。
讲究“字正腔圆”,多用倚音、滑音以解决旋律与字调的矛盾。
白族音乐特征:
1.音调高亢明亮,旋律起伏较大、较多运用四一八度的大跳或连续跳进的方法增强旋律张力,多数曲调高起高落先张后弛。
2.演唱特点:多数山歌男女用同一音区或相近的音区演唱,真假嗓相结合的演唱方法,连续的颤音唱法,润腔法多见滑音、倚音。
3.衬词、衬腔的广泛运用。
4.词曲关系多为一字一音。
5.调式以五声宫、徵调式为主。
6.节奏、节拍富于变化。
7.乐曲结构多为四句体乐段结构的变化重复。
景颇族歌舞音乐“目瑙纵歌”:
云南景颇族的歌舞盛会。
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简为聚会跳舞之意。
传统的目瑙纵歌既是宗教性祭祀活动,也是大型集团歌舞聚会。
参加者可达数千人,舞蹈着身着节日盛装,妇女手舞扇子或手帕,男子手舞长刀,在乐器伴奏下边舞边唱,情绪热烈。
伴奏乐器有吹走的洞巴、竹笛,击奏的有增疆、铓锣等。
佤族音乐特征:
1.两个地方风格各具色彩,西盟地区音乐保持其原始、淳朴、粗犷的风格特征,调式运用丰富。
沧源地区因其社会经济较为发展,与其他民族接触较多、音乐比较丰富、活跃、流畅和委婉。
2.佤族民间音乐曲调多由三音、四个音构成,以羽调式、徵调式为多。
3.变音的运用——调式变音、和声变音,曲式结构剪短。
4.音乐织体多为单声部。
5.佤族的民间音乐节奏较为规整有板,多舞蹈性。
6.演唱形式多为群体性,一领众和。
7.演唱(奏)法中,喉头波音颤音、滑音的运用、尤其是较慢、较长的波颤音或滑音的运用,具有独特的风格。
8.唱歌时一般无乐器伴奏,较少情况下自唱自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