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 格式:pdf
  • 大小:266.7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杨发喜

内容提要 新安全观是中国对国际安全理论的重大贡献。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安全理论,必须从挖掘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入手。新安全观的精神实质是天下为公思想,它的逻辑前提是相互尊重,它的价值追求是中国人外交的最高理想———和谐世界。

关键词 新安全观 天下为公 相互尊重 和谐世界

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是冷战后中国人所发明和倡导,并在中国的外交实践中加以贯彻且已取得重大成就的安全观。它是与冷战思维相对立的一种安全观,是中国对国际安全理论的重大贡献。现在,它已被中国政府明确宣布为中国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中国领导人利用一切机会向国际社会大力推荐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观。为什么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世界许多国家的人,与中国人同样面对冷战后国际政治的现实,没有提出这样一个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安全观,而被中国人发现并提出了呢?这需要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里去寻找答案。换句话说,新安全观里所体现的指导思想、价值追求乃至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追求。因此,认真挖掘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资源,对于理解和把握新安全观的实

质,进而思考人类未来和平与安全的前途与命运是大有裨益的。

一、天下为公———新安全观的实质

众所周知,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孙中山先生为使中国摆脱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而提出的伟大目标。他还针对当时中国人民普遍存在的重文轻武的思想,响亮地提出“尚武”的口号,目的是救亡图存。但是中国的传统理想却是“天下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所以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①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②后人如顾炎武、王夫子特别区分“国”与“天下”的差别,置天下于国之上,以为国不过是指政权,而天下是指文化。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③。可见,民族国家是一部

①②③《礼记・礼运》《论语・颜渊》

顾炎武:《日知录》

太平洋学报

分人的,而天下则是全人类的。中国的天下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强调人类的文明开化,它并不重视异族的肤色容貌,而只重视它的政教礼乐,所谓“进于夷狄则夷狄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汤因比教授曾说过,中国自汉以后,就形成了天下主义文化。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天下主义的内涵呢?这与中国独特的历史道路和社会结构有关。在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对峙,天下主义显然还不可能被接受。当时通行的是“民族主义”:你是楚国人,我是齐国人。哪个国家越抱团,越会合谋使用暴力,哪个国家就越占优势。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建立了帝国,但仍实行战国时代的“民族主义”策略,结果二世灭亡。在秦统一基础上建立的汉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吸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包含有天下主义的文化,并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过渡期,最终消除了“国”的概念。从此不再有齐国人、楚国人,天下主义诞生了。对于这段历史,汤因比给予了高度评价:“战国时代和古代希腊以及近代欧洲一样,也有过分裂与抗争。然而到汉朝以后,就放弃了战国时代的好战精神。”①为什么只占世界一部分的中国实现的是天下主义的文化呢?因为在当时的交通通讯技术条件下,中国与其他高级文明,如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是相对隔绝的,没有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明显的对峙。所以当时中国人念念不忘追求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富国强兵”或者“国家利益”。

欧洲则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只有在罗

马帝国时期,欧洲才有过短暂的统一。在这之前和以后,欧洲一直处于分裂状态。换句话说,欧洲一直到今天也没有结束战国时代,欧洲人在近代以来对世界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战国规则带到了全世界。正如陈独秀所言:“自古宗教之战、政治之战、商业之战,欧罗巴文明史无一字非鲜血所书。英吉利人以鲜血取得世界之霸权,德意志人以鲜血造成今日之荣誉。”②因此,欧洲的外交政策必然以民族主义为主导。正如汤因比所指出的那样,“罗马帝国解体后,西方政治传统是民族主义的,而不是世界主义的”③。

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到今天,民族主义已经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应该承认,中国人是在近代以来抛弃了天下主义,转而采用民族主义的,但是中国的民族主义却是天下主义的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它的第一个特点是,中国的民族主义是防御的或“解放的”的民族主义,不是扩张的民族主义,它是唤起中国民众免遭亡国灭种厄运的民族主义。它在世界上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同时声明自己“永远不称霸”。它的第二个特点是,中国的民族主义仍是包含了天下主义的民族主义。例如,中国政府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明确宣布“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作为战胜国,中国对曾经残酷屠杀和蹂躏她的人民的日本表示了过度的宽容。在这些事实背后,贯穿着中国人独特的天下主义逻辑,即民族主义可以救中国,却不能

①②③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288页。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288页。

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救世界;如果不能救世界,也就不能最终救中国。因此,中国政府多次声明:“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今天中国的新安全观其核心是强调共同安全,它要摒弃的是以武力或军事同盟为基础的片面安全观。它是一种无敌国的安全观,强调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日渐突出的非传统安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在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会议上谈到新安全观时强调:“当今世界不存在安全两难悖论。在国与国的安全关系中,不应该存在一国要获得安全就必须牺牲他国安全利益的‘零和’关系。国际社会的实践证明,和则共赢,合则同安,没有别的选择。基于这种认识,中国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并主张以此为国际安全合作的方向和基础。”①这种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强调的共同安全观念无疑是新时代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精神的新体现。

二、相互尊重———新安全观的前提

以天下为公为背景,以四海之内皆兄弟为理念,必然要求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尊重为交往原则。新安全观实际上是中国五十年代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和具体化。五项原则首先强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新安全观首先强调的是互信,即超越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分歧,相互尊重。二者含义和精神实质完全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中国人在国与国之间交往一再强调相互尊重这一原则呢?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以伦理本位而非个人本位有关的。换句话说,不能理解中国文化中人生价值追求是以伦理本位为基础这个大背景,便不能理解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中倡导国与国交往原则中强调相互尊重的深刻含义。

中国人认为,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之人(父母、兄弟),人生则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开社会),如此则知,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此种种关系,即是种种伦理。伦者,伦偶,正是指人们彼此之关系。家人父子,是人类天然基本关系,故伦理首重家庭。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也就是相互间的义务关系。伦理之理,必须于此情与义上见之。从社会角度看,有“师父”之说,有“徒子徒孙”之说。于官员经常称“父母官”,而公民却有“子民”之说;于乡邻朋友,则互以伯叔兄弟相呼。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中国人这种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以伦理组织的社会,与西方民族国家团体组织是差异很大的。它没有边界,不形成对抗。自古相传的是“天下一家”“四海兄弟”。

中国人对家庭的热爱,对家族的荣辱兴衰非常重视,以至于一往情深。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传统遵循的人生五条原则。请看孟子是如何说的:“仁之实,事亲是也。意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以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②对于孟子这段话,老百姓通俗的解释就是“居家自

①②

崔天凯:《中国在地区安全中的作用》,载《求是》,2005年第15期,第57、58页。《孟子・离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