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初步方案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初步方案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初步方案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初步方案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初步方案

内部控制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内部控制建立阶段、内部控制执行阶段和内部控制信息化阶段,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内部控制建设由“人机”向“机控”转变是必然选择。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内部控制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初步方案。

一、内控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每一年的内控报告编报中,都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而且要求越来越明确,越来越详细。特别是在2018年的内部控制报告编制要求中,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规模、信息系统覆盖情况及改造升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大数据平台建立情况等方面做出评价。

随着内控执行的不断深入,单位应该树立信息化、大数据的思维,把握机遇,积极接纳和转变,从而推动内控建设的创新发展。进行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是下一步我单位在重内控执行的同时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任务。

二、目前单位内控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单位的信息系统包括财务软件、资产软件等软

件,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业务建立只具有报表编报或信息记录功能的系统,这些系统难以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还缺少对内控信息化的认识,对内控信息化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理解,没有树立内控信息化的思维,内控信息化的知识欠缺。

三、单位内控信息化的目标

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就是要实现对内部控制环境的信息化管理、对发展运营的风险评估信息化管理、对日常经济业务活动信息化管理和对内部监督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管理中,建立内控大数据,搜集整合内部控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为单位自身的经营活动保驾护航,保证其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遏制贪污腐败的发生,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法行政。

四、内控信息化建设初步计划

(一)单位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领导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工作小组负责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方案的编制并负责具体实施。

(二)抓培训,促认识。要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可以邀请内控信息化服务公司对我单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大家认识内控信息化,树立信息化的思维。

(三)各部门、各岗位应结合单位实际管理和经济业务活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优化业务流程,为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和依据。

(四)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信息建设方案,明确建设规模、建设预算资金等,方案需考虑后期的互联互通、大数据情况等,并报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批准。争取早日完成单位的内控信息化建设。

2019年12月28日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企业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企业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专业:会计学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国外安然公司、施乐公司、世界通讯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丑闻的发生,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后果;在国内,财务舞弊案件同样令人触目惊心,中航油、银广厦、红光实业等一系列造假案件无不折射出内部控制存在的种种问题,人们渐渐的从惨痛的教训中开始反思健全的内部控制对有效防范财务造假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特别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会计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想深层次发展,传统的内部控制所依赖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决定了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必然是信息化。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可谓是颠覆性的,它不仅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流程,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理念,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增强了内部控制的效果,但同时也增强了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这给传统内部控制的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因而在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时,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模式和内部控制观念,从信息技术下内部控制产生的新的特点出发,发现企业会计信息化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目的。所以,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是完善现代企业监督和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关于信息化下内部控制的研究 最早提及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01)的专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联邦储备委员会(FRB)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Verific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在上述基础上再次修订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s)。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综述【最新版】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综述 摘要: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各形各类的信息资源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原子弹爆炸般的巨大信息量推使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逐渐衍生出各自的一套集决策、处理并管理数据信息为一体的高效服务系统,这极大地提高了其处理事物的能力与效率,并走向信息资源链的顶端,改变了过去事务复杂烦琐、公用资金挪用的状况。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大有裨益。因此,本文就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路线的主题,从四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路线 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信息、数据、情报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信息机器和信息系统更是参与了人类的一切活动,经济、政治、社会资源的管理优化等也都以新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政治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也应紧随大势,加强内部控制,充分高效地运用各类资源,开辟一条有组织,有计划,可自我调整优化的最优路线,实现内部与外部更好的对接和效益的合理最大化,保证国有资产和财税信息的真实完整,维护良好的公共服务秩序,防止个别人员借正常履职之名,以权谋私,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 一、确立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内部控制对象及其主要流程。由于其性质与一般的企业单位不同,我国分块管理的行政体制使得内部不能完全控制事权,且仅限于财权方面。对此,财政部门近日发布了内部控制的集中对象,主要有预算、收支、采购业务,项目建设、合同签订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因此,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在于加强业务层面的控制,进行风险评估,注重对内部控制人员的评价和监督,加强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综上,这些目标,应该具有以下这些性质:(一)要具有合法性保证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规章原则,这里可以借鉴先进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使其更规范化,合法化。(二)要具有安全性由于近年来私自挪用公款的起诉案件不断发生,我国出台了八项规定、三项禁令等政策,对国有资金的安全管理尤其重视,而信息化的建设,正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但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含有的大量数据涉及着国家或者单位的机密。对于信息资源的收集和传输,要提高警惕,以防黑客侵入导致信息泄露或被不法人员利用的事件发生。(三)要注重效率性行政事业单位的初衷是服务社会,便利民众。高效的业务流程可以优化单位的职能。为此,信息化建设要满足内部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传递相关信息,并且对内对外都要做好沟通工作,及时更新数据,及时优化系统;(四)要警惕风险性这是最为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对风险的防范,重点关注重要事务和高风险领域,制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和战略。对于不同的领域所产生的不同风险,要深入进行研究和分析,

谈会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

谈会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当前普遍的趋势,但是这会对企业内部控 制体系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所以,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不仅要考虑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应 该确保内部控制的稳定与持续运行。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可以认识到 两者间的关系,并可以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优化和改进内部控制, 促使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 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化的作用 (一)内部控制是会计信息化发挥作用的基础会计信息化的作用要想得到全面发挥,就必须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内部控制的反馈机制可以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效果。企业对当前经营情况的了解都是通过财务管理信息来实现,并通过实际的情况来选取针对性的控制对策,以此来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这种反馈机制,内部控制制度也能够过滤和整合财务管理信息,为财务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要想发挥其价值,就需要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不然就会失去本身工作的意义。 (二)内部控制可以为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提供保障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设计,是企业根据内部的职务进而明确不同部门的责权,以此来构建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机制。另外,会计人员职能的充分发挥主要是利用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来实现。在会计信息化的运行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及时防范与识别各种风险,促使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进而实现财务预期目标。 二、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使得内部环境更加复杂相较于传统会计管理工作,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管理要从单纯的对人管理延伸到对操作系统、人员以 及计算机等项目的管理。同时,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促使了办公的 无纸化,会计资料的保存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和快速,但也变得更加 复朵,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和财务记录,还需要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来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比如,为其 他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参与解决,为其他部门做好预算等。 这时会计部门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距离更加紧密,但是也为徇私舞 弊提供了条件,使内部环境变得比较复杂,如果不能处理好就会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二)提升了内部控制的要求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不仅改变了会计的基本结构,也影响了企业内部的控制,无论是管理的 水平或者形式,都需要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进行完善与改进。比如,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使得原本的会计信息记录与保存形式发生 了变化,电子数据虽然能够为记录和保存提供一定的方便,但是也 使得对其更改变得更加容易,如果内部控制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巨 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会计信息的分享平台越来越大,相关管 理人员也需要在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上进行规范,并重视信息的走向,企业内部必须能够及时了解到各部门之间的情况。 (三)增加了内部控制的内容由于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企业的所有财务凭证都是电子版,这就必须要对电子凭证进行加密管理, 但是由于这份工作的性质,企业还需要专门的人力来进行这项工作, 这就使得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增加了。 三、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不够明确在会计工作中,所涉及的

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18.1信息系统管理授权审批制度

18.2信息系统开发、变更与维护管理制度

18.3信息系统访问安全管理制度

4.重要级,部门主管级别可以阅读、使用。 5.普通级,普通员工可以阅读、使用。 第5条信息部根据员工的职级与权限编发账号,员工每人对应着唯一的账号,只允许使用自己的账号,禁止使用他人账号,否则造成的后果由使用者和账号泄露者共同承担。 第6条企业员工越级使用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经过上级领导授权,以授权书为准,否则视为非法使用,按企业的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第7条账号申请程序。 1.使用部门提出使用企业信息系统申请。 2.信息部门出具申请分析报告。 3.运营总监审核。 4.总裁审批。 5.信息部编发账号。 第8条信息系统中的超级账户,必须有总裁签名的授权书,否则不得编发账户。 第9条企业人员离职、调动时,信息部人员要及时对其账号进行撤销或修改。 第3章操作人员规范 第10条未经培训的操作人员禁止使用信息系统。 第11条企业信息系统中的软件升级、杀毒、安装等由信息部统一操作,禁止用户部门的操作人员擅自进行系统软件的删除、升级、杀毒、改变或卸载系统软件版本等。 第12条信息部工作人员在信息系统中设置的安全参数与软件系统环境配置等,禁止用户部门的操作人员修改。 第13条操作人员离开工作现场时,要锁定或退出已经运行的程序,防止他人利用自身账号操作,否则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第14条更换操作人员或密码泄露后,用户必须及时修改密码。 第15条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为企业资产,禁止未经授权的操作人员使用存储介质存储。 第4章信息部人员确保安全的规范 第16条信息部指定人员定期审阅信息系统中的账号,避免授权不当或存在非授权账号。 第17条信息部指定人员监测各账号使用信息系统的情况,发现异常上报信息部经理。 第18条信息系统管理员加强对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防范外网对信息系统造成损害。

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对信息技术的考虑 【内容导航】: (一)在计算机产生以前 (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大众化 (三)会计信息技术化的大规模普及 (四)伴随着会计信息技术化的成熟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审计》科目第五章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第一节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的内容。 【知识点】:对信息技术的考虑 (一)在计算机产生以前 1.在计算机产生以前,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最初是以手工处理的方式进行的。 2.一个企业的会计部门,通过不同岗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将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财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企业内部和外部需要的各种纸质会计信息。这种情况下的审计方式毫无疑问是手工的形式。

(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大众化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大众化,一些企业开始用计算机来处理部分会计资料。 例如,工资管理程序、存货管理程序等,逐步用机器替代了部分人工劳动。但由于计算机处理 的范围还比较小,注册会计师可以忽略计算机的存在,直接对打印出来的纸质文档进行审计。 (三)会计信息技术化的大规模普及 1.由于会计信息技术化的大规模普及,大部分企业的会计处理已经实现信息化。 2.注册会计师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审计的重要性,但这时人们对信息技术审计的认识还停留在 对财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阶段,注册会计师仍然可以绕过信息系统,对财务数据和报表进行核 实,以获取审计证据。 (四)伴随着会计信息技术化的成熟 1.伴随着会计信息技术化的成熟,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逐渐开始兴起。 2.这时的企业信息系统已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集财务、人事、供销、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财务信息只是这个系统所处理信息的一部分,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在规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对企业信息技术进行全面考虑。 信息技术与财务报告的关系

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带来的影响今年以来,财务机器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德勤、安永等一批在国际上享有高度美誉的知名事务所和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财务机器人。据悉,在简单录入原始凭证后,机器人就能帮我们后续的各类凭证,并帮助完成各项报表的编制工作。 这对传统的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很多会计工作中重复性较强的工作、相关的财务流程监控等完全可以由财务机器人来替代。再加上机器人有投资回收期短,可以7*24小时无间断工作等人类无法替代的优势,传统会计的工作被机器人替代已经成了大势所趋。而财务核算筹划、税收筹划、战略管理和上市债券发行等工作的地位还未被机器人撼动。 所以会计信息化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有我们在这一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不会在这个信息化的浪潮中被淘汰。 很多底层的老会计感觉这些机器人是在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其实不然,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计的信息化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1954年开始,国外的通用电器公司就开始采用计算机来计算工资,减少错误,减轻工作的繁琐程度。而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规模采用信息系统的开始。在1981年,在财政部的支持下,我国正式引入“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改进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会计软件逐渐由非商品化向着商业化发展,企业管理软件也经历了物料需求计划到制造资源计划,再发展到目前的企业资源计划的过程。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普及,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进程进一步得到推进。数据的计算和处理能力实现跨越式的突破。会计软件也由核算功能向管理理念转型。财务信息共享,管理预算分析将是这些软件的发展方向。 这些种种迹象表明会计信息系统正在不断完善,那么手工会计和计算机会计有什么区别呢?手工会计在记账方面有复杂性,有序性,规范性,分散性和单一性这几个特点;而计算机会计依据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集中性,自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因为人工记账过程中需要考虑职责分离,循序渐进,遵守会计准则规范等要求,所以手工记账的各项性质既是特点,又是对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而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只要一般层面和应用层面程序的内部控制设置得当,操作人员在操作软件过程中得到应有的权限控制,那么计算机会计可以加快会计循环的这一个流动过程。 当然并不能简单地说,计算机会计仅仅是因为其快速的运算能力而使其能够加快人们会计的业务流程速度。计算机会计和手工会计也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机会计和手工会计一样,目标相同,都是为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编制报表过程中都必须遵守会计法规及财经制度。在会计档案保存方面,不要认为有了计算机就不需要保存纸质的会计档案了,企业每一年至少要打印一次相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1) 2014-08-02 11:11:28 作者: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大】【中】【小】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内部控制无法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信息化日渐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我国现阶段企业的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化进行讨论是很重要的。企业内部控 ... 定制论文发表论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内部控制无法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信息化日渐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我国现阶段企业的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化进行讨论是很重要的。企业内部控制在很多方面受到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尤其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时候,可以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强化监督检查等方面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从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中衍生而来。当今社会对会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不但是建立新型的会计信息系统,还要健全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一个企业的所有员工和管理层为了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可靠,而在企业内部建立的调整、约束和控制的相关方法以及措施的概括,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影响是必然,因此要妥善应对才能在享受信息化的同时避免其带来的风险。 1.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是保护企业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在过去传统的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由人工完成,在计算机条件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媒介对会计信息进行输出和处理,改变内部控制的方法、范围、内容等,这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1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有利影响 会计信息化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及时性,可以在财会业务处理过程中和处理后进行控制,不必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控制,大大增加了内部控制的时效性。其次,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方式多元化使得内部控制可以采用实时监控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来进行,这些新手段的应用使得内部控制不需要要到现场检查和账簿查询的方式来进行,使控制方式和手段多元化,另外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不必通过手工进行计算,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和人工成本,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成本。 1.2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挑战 信息化使内部控制从单一的对人的控制变为对人和计算机的控制,控制对象的变化增加内部控制的风险。其次,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除了通过对账、核查凭证等方式来进行,还必须对财务软件中数据的输入和安全性等进行控制,另外内部控制不再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拓展到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得控制环境变得复杂。过去企业内部控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财务、审计部门等职能部门来做,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很难起到比较大

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1.引言 信息化环境主要是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一种环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发展,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构筑起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活动环境。企业信息化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被广泛采用,在技术层面的高度发展,在知识层面资源化。企业在生产、经营及其管理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辅以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化通讯系统等手段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和安全的改造,信息资源的深人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 信息化改变了企业数据存取、保存、传递的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了业务运转与管理的效率、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以及信息的价值化。这也给在人类漫长历史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内部控制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重点和模式随之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何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图从信息化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着手,分析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构建和实施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2.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内部控制效率,增强了内部控制效果 信息流程和业务流程的有效整合,给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增强内部控制效果,带来了新的机会。信息系统下的内部控制与手工系统下的内部控制相比较,是范围扩大、控制程序灵活多样的综合性控制;是控制的重点职能部门和计算数据处理部门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多方位控制。 2.1.1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是基于一种人机结合的控制模式,许多控制程序,控制指标、控制方法被设置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大量的人工控制被信息系统的自动控制所取代,原先由多人分工协作的工作被信息技术重组后,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种变化导致企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岗位更加精简,责任更加明确,效率更加提高。 2.1.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关经营决策的信息可以实现对经营决策过程及其影响的实时、充分、同步的反映,大大降低企业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与沟通已不再成为内部控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传统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可能依然存在但有所减少。 实施同步的信息反映,决定了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对经营决策过程的控制活动必然是一个实施同步的过程,这种同步控制活动在经营决策活动发生时就能有效地发现并纠正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控制角度看,事后定期的监督过程已经与控制活动融为一体,内部控制由单一控制变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控制系统,从单纯的控制活动到控制的诸多要素(活动、环境、程序、风险、制度)的综合控制,从控制财务到企业整个资源的控制,从单纯硬性控制到硬性控制与软控制相结合,从控制现在到全过程控制。 2.2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将面临许多新的特殊风险,诸如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的治理风险即IT治理风险、软件

信息化对于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的作用

信息化对于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的作用 企业的日常运行是基于由一套套制度和流程所构成的管理体系展开的。因此,内控和风险管理所要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但是,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离开IT技术的支持,要真正搞清楚自已的管理体系却并不容易。 IT 技术对于企业有效进行“管理体系梳理”的价值 设想一下,如果在某企业内随便找一个员工,问他是否知道在其职责范围内的某件事应该如何操作,他可能随口就可以说出个一、二、三来。但是,如果我们再追问一句,“你是否确认这样做一定满足了企业的各种管理要求,包括ISO9001、六西格玛、精益化管理、平衡计分卡、HSE、风险控制以及公司有史以来颁发的所有规章制度?”,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员工是不敢确认的。 类似上述情况还可以举出很多事例,我们将此称为“管理体系孤岛”的现象。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不断地引入并应用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的引进一般都以项目实施的形式展开,并随着项目的结束给企业留下一套套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由于这些制度和流程之间并没有进行过有效的整合,从而造成各体系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冲突的情况,这种现象给企业造成的直接问题就是各种管理要求不能被真正全面地执行。

总之,不管引入并建立了多少种管理理念,企业都必须将他们整合成一套制度和流程,而企业的员工只要严格按照这套制度和流程中所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即可以满足所有管理体系的要求。本来,企业制定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流程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南就是为了明确和规范做事的方法,但纷繁复杂的“管理体系孤岛”最后却反而让具体的执行者搞不清方向了。如果连应该怎样做都讲不清楚又怎么能指望员工认真全面地执行呢?如果连被执行的管理体系究竟是什么都搞不清楚,那就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内控和风险管理了。 解决之道是企业可以供助于IT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的制度和流程管理平台。所有的制度和流程都必须在此平台上进行建立、修改和发布。企业所有的制度文件、流程手册、岗位职责也必须通过这个平台自动生成。这样可以借助IT技术有效地避免不同管理体系之间的不协调和冲突,并实现管理体系的整合。事实上,没有信息化管理平台加以支撑,全凭人工管理来实现上述所谓的管理理念是非常困难的。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功能、权限和工作流的设置来固化流程管理本身的各种制度和流程,并且可以大大提高管理体系整合的效率和精确程度。另外,信息化技术还能使相关人员方便高效地进行流程的设计、更改和查询。西门子、中石油等公司就建立了这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过去几年,众多企业都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

信息化内部控制的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发展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信息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内部控制的传统职能、范围以及方法,甚至重新定义了内部控制。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指出企业应当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重视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这无疑对我国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发展又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然而,现有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大多从属于会计审计的理论范畴;而且实务中对于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的发展也较多停留在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浅层次的发展中。因此,我们还没有真正的站在整个企业组织管理的角度去看待内部控制,也没有真正走出“信息化就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以及纸张”的理论误区。 本文旨在总结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理论研究成果,探讨现有研究存在的缺憾之处,分析内控信息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构建应当着眼于组织整体治理,从宏观理论的角度逐渐转变到重视具体的控制点上。 一、信息化进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信息化的全面性、多元性、开放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内部控制的方方面面;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平台下,企业内部控制层次明显的减少、管理方式趋于扁平化(许永斌、俞淑仙,2004;刘志远、刘洁,2001;骆良彬、张白,2008),这些都对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较大影响。 对此前人也已做出了较为深刻、全面的研究,总结起来主要有对内部控制环境、形式、范围、内容、风险等方面的影响。 1、控制环境动态化、集中化、复杂化。在信息化条件下,无论是企业内部的人员都可以容易的获得想要的信息,并且信息还处在不停的更新中。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可以及时的整合信息并将优化过的信息反馈,因此企业内部的交流沟通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许永斌、俞淑仙,2004);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企业可以将大量的信息进行集中化处理(赵青华,2007);信息化背景下,各个部门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高度沟通的复杂的整体,“信息孤岛”现象逐渐减少,内部控制因此需要满足日益复杂的环境。 2、控制形式多元化。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针对员工和职务的牵制;在信息化条件下,事件的处理都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因此,内部控制形式开始转变为计算机程序控制和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48607179.html,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兰飞飞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8年第06期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将会计信息化应用到企业内 部控制中去,在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内控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建立合理的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是很重要的一项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从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不足,针对内部控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影响现状对策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合理展开内部控制,企业可以稳定运行,提升经济效益,相反,便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内部控制本身是一项主要的管理职能,它和市场经济相互联系,本身随着企业发展而产生变化。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以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为主要的研究目的 内部控制环境决定了会计信息整体质量,加大会计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力度,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要想提升控制水平,必须制定有效的方法。因此,当前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便是怎样建立和会计信息化环境相符合的内部控制,以此提升企业会计整体质量,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二)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展开有效的经营和管理,针对企业发展现状,制定出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具备监督、制约性,会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也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而出现的。最近几年,大部分企业都加大了对会计信息化的关注度,引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够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理念。然而,有的企业不注重制度的完善,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加剧了企业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在网络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企业开展内部控制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改进企业现状,保证会计信息化质量,从而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二、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信息化建设期间缺少复合型人才 会计信息化发展较快,它主要包含会计管理和网络技术两种,对会计专业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必须全面掌握计算机、会计、防范意识等专业知识。当前,现有

应用文-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调查与分析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调查与分析 '内部控制是以一定的内部控制 为条件发生作用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正如COSO 对界定内部控制概念时所说,内部控制环境是构建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如果基础存在极大的缺陷,其他要素即便是构建得再完美,内部控制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信息技术广泛深入的 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问题也因此被提出。企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内部控制程序、增强内部控制手段,将信息技术有效地集成到业务和信息处理过程中,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完善内部控制措施,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防范与控制经营风险,将使企业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反之,企业如果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问题处理不当,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隐患。许多专家和学者已经就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江苏南通、苏州、徐州、扬州等地区不同行业的57家上市公司或大中型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状况。 一、会计信息化基本情况分析 会计信息化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财务部门所使用软件的品牌、取得方式、应用范围、售后服务以及人机并行时间、其他业务信息化的程度、ERP应用状况等。调查结果表明:(一)会计软件取得方式。会计软件是一种特殊商品,《会计电算化 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商品化会计软件必须通过省以上 部门的评审。之所以这样要求,其目的之一就是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 ,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基本保障。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企业在这方面执行得较好,接受调查的57家企业所使用的会计软件全部是以购入方式取得的经过省以上财政部门评审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其中,90%选用的是国产软件,尤以用友、金碟软件居多;除了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外,较少企业选用国外会计软件。 (二)会计软件使用范围。目前,企业对会计软件应用最多的模块是会计核算、报表生成模块,应用较少的是成本核算、纳税申报等模块。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笔者分析,是因为前者规范性强,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能够大大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后者在业务处理上不是很规范,企业应用的难度较大。 (三)会计软件使用时间。受调查的57家企业使用会计软件的时间普遍不长,说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整体起步较晚。企业使用会计软件后,需人机并行时间三个月以上时间,并且取得相一致的结果,才能考虑以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否则会给企业内部控制埋下隐患。 (四)对会计软件的总体评价。企业对会计软件的总体评价较好,对会计软件中设计的有关内部控制措施基本满意,但部分企业对软件经销单位的售后服务不太满意。笔者通过对扬州地区用友、金蝶两家软件经销单位的实地调查发现,扬州地区的用友软件用户有1000多家,金蝶软件用户有500多家,而专职售后服务人员较少,基本上都是兼职,因而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五)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笔者所调查的企业虽然都是大中型企业,但其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基本上还处于会计核算信息化阶段。其他业务部门很少采用信息化管理,与会计部门之间几乎没有数据传递。只有少数企业在由核算型会计软件向管理型软件或ERP系统方面转变,但使用效果不是很好。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企业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还处于初级的人机共同控制阶段。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现状调查内容

内部控制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内部控制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内部控制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强和改进内控体系是企业在信息化下的必然选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或制度应当随着企业信息 化的进程不断改进和完善,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能真正适应企 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风险防范能 力的内在要求。 一、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而言,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决策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 伍的培养等。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理念的信息化 当今社会,信息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与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已逐渐成为衡量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不是资金,也不在于技术,而是企业管理思 想与理念的更新。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紧密结合起来。 2.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计算机网络。企业的管理多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现代信息基础设施来收集和处理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智能信息工具等技术手 段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组织流程再造以及对客户的 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等。 3.组织管理的信息化

组织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企业通过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法规与制度,并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高效率。同时,企业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可以将管理的重心拓展到对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一体化管理,另一方面使企业管理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本企业的价值链与供应链,而是延伸到和其他企业的供应链、价值链的竞争。 4.企业决策的信息化 企业决策信息化实现的前提是在企业信息系统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保证信息处理与传输的动态化和实时化。从企业决策信息化的角度讲,“拥有信息就等于拥有货币”。企业只有在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以及相关的竞争情报的基础上,才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促进本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内控环境更加复杂 (1)组织控制的复杂化。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时代组织模式逐渐成为当前众多企业进行组织创新和转型的趋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传统组织结构下的高规范性、集权型相比,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降低了企业的规范性与集权性,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弊端:权利和义务的边界模糊,管理责任较难界定;组织结构不稳定,企业管理易失控等。 (2)道德准则控制的复杂化。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不断处于躁动不安的变革之中,加之互联网的影响,由此滋生出各种道德观念,现行道德规范和准则的约束力不断下降,使得企业不断加强对管理、决策以及业务流程的控制。然而,网络的匿名性与无形性往往会使人产生犯罪的侥幸心理和行为,如窃取企业重要信息资源以及利用信息系统舞弊等。 2.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⒈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组织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 ⒉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史: 我国企业开始把电子计算机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大体上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国产会计软件市场,普及了会计信息系统知识,造就了一大批既懂计算机又熟悉会计的维护和开发人才,一大批企业告别了手工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运用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现使会计信息处理快捷、准确,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⒊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 利用高新计算机技术,结合会计语言,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交易事项进行记录,确认预计量。会计信息系统不仅那具备会计本身作为管理活动的监督.评价等特征,同时还整合了计算机这一热门高新技术的特点,是传统的会计与新型的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所以还具备以下特征: (1)数据来源广泛,数据量大。 (2)数据的结构和数据处理的流程较复杂。 (3)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要求高。 (4)数据处理的环节多,很多处理步骤具有周期性。 (5)数据的加工处理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并要求留有明确的审计线索。 (6)信息输出种类多、数量大、格式上有严格的要求。 (7)数据处理过程的安全、保密性有严格的要求。 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意义: 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有效防止造假作弊现象,有助于加强管理,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分析;提高企业的竞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2.6 82 中国内部审计我国近年来频繁发生企业重大危机或损失、失败事件,如三九集团、华源股份、中航油、国储铜、中信泰富、三鹿集团等。整体来看,企业在资金链管理、生产运营、下属公司管控、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存在较大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因此,提升管理水平、加强风险控制纷纷提上大型国有企业的日程,建立健全内部 控制体系已经被很多企业所接受,但内部控制体系成果的使用、固化和持续优化成为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而且目前市场上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成型软件不多,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系统迫在眉睫。 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成果在企业得到应用。审计署总审计师孙宝厚说过,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甚至还比较健全完善,但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的花架子。这说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成果在很多企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通过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将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则嵌入系统程序,达到手工环境下难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谢茂生 以实现的控制功能,解决内部控制的职责不明晰、流程不系统、标准不统一、风险未量化、制度不执行等问题,固化建设成果,提升内部控制执 行力,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应有作用。2.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持续优化得以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是一次性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外 部环境的变化等,需要进行持续优化。而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成果是通过Word、Excel、Visio等工具进行描述,通过印刷形成手册。当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同时修改各个文档,修改量极大。据内部控制咨询人士介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修改相关文档所花费的时间比重新建设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花费的时间还要多。通过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可以方便修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持续优化成果,并得到很好的实施。3.确保内部控制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互通互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的主要成果有梳理流程并进行优化、风险控制矩阵、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等。通过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将流程绘制在系统中,将岗位职责、业务风险、规范标准、管理制度、业绩考核等与流程进行关联,并且将流程与业务系统实现互通,保证将 优化的流程与业务系统进行关联,并进行互通互动,实现流程落地,提 升企业的执行力。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 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1.自动实现流程可视化。很多企业使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及方法,如ERP,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与内部 控制等应用都离不开“流程”这一核心载体,流程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以内部控制为契机,全面梳理公司重要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纽带,整合相关信息,实现集中存储、统一维护,将梳理优化的流程固化到信息化系统,可以方便修改和浏览,实现图形化、分层级的直观信息展示,并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解决业务流程及其关联要素没有统一共享、沟通平台的问题,实现可视化。将岗位职责、风险评估、规范标准、管理制度、业绩考核与流程进行关联,解决业务流程及其相关要素分散存储,描述定义不一致,难以达到标准化的问题。自动生成岗位说 明书、 流程操作手册、制度评析报告等,给员工提供一份翔实的业务清 单。将业务流程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逐级展示,同时实现各个流程之间的交互关系,形成企业流程网络。通过完善流程和制度,监控流程执行指标和基于执行结果的制度评析 及流程优化报告, 形成事前有监控、

会计信息化与公司内部控制的毕业.doc

会计信息化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毕业 电子数据处理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企业会计演变成为会计信息系统,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也使会计工作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同时,信息化和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对会计信息的安全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会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 自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软件第一次在电子计算机上处理工资,使电子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以后,电子计算机开始普遍应用于会计核算。会计数据的处理因采用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被称为电子数据处理会计,这一阶段的电子计算机仅被用于个别的或少数孤立的单项业务模块。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电子数据处理的软件不断完善。在1965年以后,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即从原始凭证输入、编制记账凭证、审核、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核算系统。包括了工资核算、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一般账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编制等模块。 20世纪70年开始出现了决策支持系统,如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这种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预测、决策、计划和预算,事中的管理和控制,以及事后的核算和分析。 管理型软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物料需求计划软件 MRP软件是围绕物料需求计划,将生产作业计划和采购计划及其执行过程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利用其信息做出

计划,具备使生产过程形成一个统一系统的功能软件。它以生产计划为基础,对物料需求做出合理规划,解决了何时订货和订货数量的问题。MRP系统不仅解决了订货问题,也如实地反映了生产计划,成为控制生产的工具。 (二)制造资源计划 MRP系统的出现仅仅解决了生产方面的物流问题,而伴随物流的往往还有资金流,为了使资金流与物流得到统一管理,人们将财务系统与生产系统结合起来,产生了制造资源计划。它将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流与资金流的过程相统一,实现了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体化。通过MRPⅡ可以有效地控制与利用各种资源,加速资金周转,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虽然MRPⅡ解决了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问题,但它还是局限于生产系统,只能进行事中和事后核算与管理。 (三)企业资源计划 20世纪90年代,全球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竞争趋于激烈,人们开始追求竞争优势;全球的经济联系也更紧密,企业的竞争空间发展到全球化。为了适应企业多元化的经营及跨国一体化的运作,产生了ERP系统。它将企业的营运流程当作是一条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集成一体化系统,实施有效管理,并可以实现跨地区运营。ERP系统具备动态控制与实时分析和企业的各种资源集成与优化的功能,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多是基于ERP 的思想设计的,在很大程度上简便了企业的管理。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才有了单项业务的处理。8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出现了会计核算软件。90年代,随着国际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