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基本考试试题及答案

1 下面哪种因数可提高冷冲作模具钢的抗疲劳性能(A)晶粒细小

2 常见的调质钢大都属于(D)中碳低合金钢

3 下列合金中,铬含量最少的是(D)GCr15

4 W18Cr4V型钢属于莱氏体钢,金属态组织中有大量的(B)鱼骨状组织

5 在冷态下完成对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的模具称为(D)冷作模具

6 下列诸材料中淬透性最好的是(B)20CrMnTi

7 下列合金中,属低淬透性冷作模具钢的是(B)T8A

8 能够造成二次硬化,显著提高钢的热硬性的元素是(C)钨

10 以下哪种方法是属于改变表面化学成份的方法是(C)离子渗入11表征材料变形抗力和断裂抗力的性能指标是(C)强度

12模具表面强化处理工艺中,不改变表面化学成份的方法是(A)激光相变硬化

13下列合金中,属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的是(B)25CrNi3MoAl 14下列合金中,属于耐蚀型塑料模具钢的是(B)3Cr13

15用T10钢制冲模时,其预先热处理工艺为(A)球化退火

16用T10钢制冲模时,其最多的热处理工艺为(D)淬火+低温回火17高速钢淬火后进行三次回火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残奥氏体,使碳化物充分析出

18以下钢中淬透性最好的是哪种钢(A)Cr12

19下列合金中,属耐腐蚀型塑料模具钢的是(B)OCr16Ni4Cu3Nb 20适合于制作摩擦压力机锻模镶块的材料是(C)4Cr5W2VSi

21马氏体硬度主要取决于(C)合碳量

22向工件表面同时渗入氮硼碳,并以渗氮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为(C)氮碳共渗或者是软氮化

23适合于制作热模锻压力机锻模中锻件顶杆的材料是(D)4Cr5W2VSi

24T10钢在以下哪种状态下硬度较低,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A)退火

25重载冷冲模主要失效形式是崩刃,折断,因此重点保证模具获得(B)高强韧性

26适合于制造受力较轻的中小型吹锻的材料是(C)5CrMnMo

27反映模具的脆断抗力常用的指标是(C)韧性

28反映冷作模具材料的断裂抗力常用指标是(D)抗拉强度

29 下列合金中,属于渗碳型塑材摸具钢的是(D)20CrNiMo

30以下钢号不属于热锻模用钢(B)8Cr3

31钢的硬度主要决定于化学成份和组织,下列组织中硬度最大的是(C)渗碳体

32热锻模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A)调质(淬火+高温回火)

33下列诸材料中热硬件最好的是(C)W18Cr4V

34下列合金中,属于硬型塑料摸具钢的是(B)3Cr2Mo

35下列合金中,属于锻模用钢的是(B)5CrMnMo

36下列诸材料中被称为低变形钢,适合冷作模的是(B)CrWMn 37常见的渗碳钢大都属于(A)低碳低合金钢

38钢的淬透性主要决定于其(C)合金元素含量

1冷作模具:包括冷冲压模、(冷挤压模)、(冷镦模)、拉丝模等

2热作模具包括(热锻模)、热精锻模、热挤压模、(压铸模)、热冲载模等

3钢的硬度和硬性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 以及钢的表面处理工艺。

4在模具中常遇到的磨损形式:磨料磨损、(粘料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

5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断裂)、过量变形、(表面损伤)和冷热疲劳。

6模具材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是模具材料种类、(化学成分)、组织结构、(硬度)和冶金质、

14量等

7常用的冷作模具材料有冷作模具钢、(硬质合金)、(陶瓷材料)、铸铁等。

8冷作模具材料还必须具备适应的工艺性能,主要包括:可锻性、(可加工性)、可磨削性、热处理工艺性等。

9对于高承载的高速冷作模具采用低温淬火,(低温回火)可以防止崩刃和折断。

10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提高,塑性、韧性变差。

11冷做模具钢的合金化主要特点是: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获得足够数量的合金碳化物,增加钢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已达到耐磨性和强韧性的要求。

12 CrWMn钢的淬透性、淬硬性、强韧性、耐磨性及热处理变形倾向均优于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要求变形小形状复杂的轻载冲载模,轻载拉伸、弯曲、翻边模等。

13 65Nb钢始于制作形状复杂的非铁金属挤压模、冷冲模、冷剪模14拉伸模常见的正常失效形式是粘附

15为了防粘符,在拉深铝、铜合金和碳素钢时,可对凸模和凹模材料进行渗氮和镀

16拉丝模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和崩刃等。

17高合金冷作模钢因淬透性好,可用较缓的淬火介质淬火,如:气冷、油冷、盐浴分级淬火等。

18冷作模具钢的强韧性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低淬低回、高淬高回、微细化处理、等温和分级淬火等。

19根据工作条件,热作模具可以分为热锻、压铸模和热冲载模等几类。

20 根据被压铸材料的性质,压铸模可以分为锌合金压铸模、铝合金压铸模,铜合金压铸模。

21热疲劳开裂、热磨损和热溶蚀是压铸模常见的失效形式。

22热冲载凹模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和崩刃,凸模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断裂及磨损。

23高温合金的种类很多,有铁基、钴基、镍基合金等。

24 5CrNiMo和5CrMnMo钢按照常规工艺加热淬火后,获得片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

25 为提高压铸模的耐蚀性、耐磨性、抗热疲劳性和抗粘附性能,可采用离子渗氮的方法。

26 塑料模常见的失效形式(磨损及腐蚀)(塑性变形)断裂。

27 SM1CrNi3钢模具零件成形后,应进行渗过饱和碳淬、回火处理或(碳氮共渗)及淬回火处理。

28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用钢共同特点是含(碳量底),合金度较高,经高温淬火(固溶处理)后,钢处于软化状态,组织为单一的过饱和固溶体。

29. 18Ni类低碳马氏体时效钢主要用于制造高精度、(超镜面)、型腔复杂、大截面、(大批量)生产的塑料模具和压铸模零件,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30.06Ni钢热处理工艺简便,适宜制造高精度的(塑料)模具和轻金属(压铸)模等。

31.马氏体类耐腐蚀塑料模具钢主要用于(高负荷)并在腐蚀介质作用下工作的塑料模具和(透明塑料)制品模具。

32.渗碳钢塑料模要选用渗碳钢制造,并进行渗碳、(淬火)和(低温)回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33.为了提高塑料模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等,常对其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

34.渗铬具有优良的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和耐磨损性能,适用于碳钢、(合金钢)和镍基或钴基合金工件。

35.刷镀技术主要用于模具工作表面的(修复)、强化和(改性)。

36.激光表面热处理可改善模具表面硬度、(耐磨性)、热稳定性、(抗疲劳性)和临界断裂韧度等力学性能,是提高模具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

1.韧性:是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产生裂纹的一个特性,反映

了模具的脆断抗力,常用冲击韧度来评定。

2.疲劳抗力:是反映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抵抗疲劳破坏的性能指

标。

3.模具失效:是指模具工作部分发生严重磨损或损坏而不能用一般

修复方法(刃磨、抛磨)使其重新服役的现象。

4.冷作模具:是指在冷态下完成对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的

模具。

5.低变形冷作模具钢:是在碳素工具钢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而

发展起来的,通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Cr、Mn、Si、W、V等。

6.基体钢:就是具有高速钢正常淬火基体成分的钢,这类钢过剩碳

化物少,细小均匀,工艺性能好,强韧性有明显改善。

7.热锻模:是在高温下通过冲击力或压力使炽热的金属坯料成形的

模具,包括锤锻模、压力机锻模、热镦模、精锻模和高速锻模等。

8.复合强韧化处理(双重淬火法):是将模具的锻热淬火与最终热处

理淬火回火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它是在模具毛坯停锻后用高温淬火及高温回火取代原来的球化退火(预备热处理),所以又称双重淬火法。

9.预硬钢:就是供应时已预先进行了热处理,并使之达到了模具使

用态硬度,该硬度变化范围较大,较低硬度为25~35HRC,较高硬度为40~50HRC.在这些硬度条件下把模具加工成形不再进行热处理而直接使用,从而保证了模具的制造精度。

10.化学热处理:是指将金属或合金工件置于一定的活性介质中保温,

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11.喷丸强化:是利用大量的珠丸(直径一般为∮0.4~∮2mm)以高

速打击已加工完毕的工件表面,使表面产生冷硬层和残留压应力,可以显著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12.电火花表面强化:是利用工具电极与工件间在气体中产生的火花

放电作用,把作为电极的导电材料溶渗进工件表层形成合金化的表面强化层。

简答题

1.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他们在冷,热作模具上出现么?

答: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断裂、过量变形、表面损伤和冷热疲劳。

2.对冷作摸具材料使用性能的基本要求是?

答①良好的耐磨性;②高强度;③足够的韧性;④良好的抗疲劳性能;⑤良好的抗咬合能力。

3.模具热处理工艺性主要包括哪些?

答:热处理工艺性能主要包括:淬透性、回火稳定性、脱碳倾向、过热敏感性、淬火变形与开裂倾向等。

4.简述锰、硅、铬、钼在模具中最要的作用?

答A;锰会强烈地增加钢的淬透性,具体利用脱落;B:硅会增加钢的淬透性和合火稳定性,C:铬会显著地增加钢的淬透性,有效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D:钼可提高淬透性和高温蠕变强度。

5简述Gr12MoV钢采用不同的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后底色为力学性能的变化?

答A:Gr12MoV钢采用低温淬火及低温回火,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及韧性,但抗压强度较低;B高温淬火及高温回火可获得高耐磨性、热硬性及较高抗压强度,但韧性较差;C:中温淬火及中温回火可获得最好的韧性,较高的断裂韧度。

6.某模具公司采用未经锻造的Gr12MoV钢生产模具,发现在热处理时开裂以及在生产过程出现崩刃等现象,试从原始组织出发分析其原因?

答:Gr12型钢属于莱氏体钢,铸态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共晶碳化物,经轧制后,在较大规格的钢材中,仍残留明显的带状和网状碳化物,对模具的淬火变形、开裂、力学性能、使用寿命影响极大,所以必须对较大截面钢胚进行改锻,以改善碳化物的不均匀性,使其热加工流线分布合理。由于Cr12型钢属于高碳高合金钢,其导热性差,属性低,变形抗力大,锻造温度范围窄,组织缺陷严重,所以,锻造性能差。

7.试比较6W6Mn5Cr4V与W6Mn5Cr4V2成分有何不同,并分析基淬火状态抗弯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淬火硬度的高低?

答:6W6Mn5Cr4V的碳和钒的质量分数低于W6Mn5Cr4V2;6W6Mn5Cr4V淬火状态抗弯强度和塑性高于W6Mn5Cr4V2;6W6Mn5Cr4V冲击韧度高于W6Mn5Cr4V2;但6W6Mn5Cr4V淬火硬度低于W6Mn5Cr4V2。

8.什么叫钢结硬质合金?有哪些特点?

答:A:钢结硬质合金是以难熔金属碳化物为硬质相,以合金钢

为粘结剂,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的一种新型模具材料;B:它既具有金属陶瓷硬质合金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抗压性,又具有钢的可加工性和热处理性。

9.选择冷作模具材料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答:A:满足模具的使用性能要求;B:考虑模具材料的工艺性能;C:经济性;D:应综合考虑模具的工作条件、结构尺寸和生产批量等。

10.简述锤锻模的工作条件与性能要求?

答:A锤锻模在工作中受到高温、高压、高冲击负荷的作用。B:锤锻模和大型机锻模应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韧性、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疲劳性。C:大型机锻模更易发生由于心部韧性不足而造成断裂失效,所以必须保证模具心部的高韧性;D:锤锻模和大型机锤锻模的尺寸比较大,还应具有高的淬透性。

11(综合应用题).试比较5CrNiMo与45Cr2NiMoVSi钢的性能特点,应用范围有什么区别?

答:45Cr2NiMoVSi是新型热作模具钢,成分与5CrNiMo相比,碳含量稍低,提高了Cr和Mo的含量,并加入了适量的V和Si,回火时析出M<2>C、MC型碳化物,使钢具有二次硬化效应;该钢与5CrNiMo相比,有如下优点:①淬透性明显提高;②热稳定性比5CrNiMo钢高150℃;③具有高的强韧性;④抗热疲劳和热磨损性能提高;⑤冷加工时较5CrNiMo钢切屑略困难些。⑥钢热适用于制造提高强韧性大截面锤锻模和机锻模用钢。

13.简述铬系热作模具钢的共同特点?

答:①因含铬量较多,具有较高的淬透性;②耐热疲劳性较好,是因为铬、硅提高了钢的抗氧化性;③回火稳定性较高;④钨系列热作模具钢相比,有较高的韧性,但高温强度不足;⑤这类钢所含碳化物种类及数量大致相同,因而过热敏感性大致相同;⑥铬系热作模具钢热塑性较高,变形抗力小,锻造开裂倾向性较小,但锻造温度范围稍窄,必须严格控制锻打温度。

14(综合应用)试简述热挤压模具的制造工艺路线及加工工序的作用?

答:这类模具的制造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预先热处理→机械加工成形→淬、回火→精加工。①锻造是为改善碳化物的均匀性;

②预先热处理包括退火,锻后正火,退火是为消除应力,并得到圆而细小的碳化物锻后正火。③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如硬度、冲击韧度等。

15.压铸模常见的失效形式以及性能要求是什么?

答热疲劳开裂、热磨损和热熔蚀是压铸模常见的失效形式。性能要求:①较高的耐热性和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②优良的耐热疲劳性;③高的导热性;④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蚀性;⑤高的淬透性。

16.选择压铸模材料的主要依据有哪些?试按压铸温度由低到高排

列铝或镁合金、锌合金、钢铁和铸合金的顺序?

答:在选择压铸模材料时,首先就要根据压铸金属的种类及压铸温度的高低来决定;其次还要考虑生产批量大小和压铸件的形状、

重量以及精度要求的。由低到高为:锌合金、铝或镁合金、铜合金、钢铁。

17.压铸模为什么要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并简述常用表面处理的方法?

答:为了防止熔融金属黏膜、侵蚀,提高压铸模成形部分的抗蚀性和耐磨性,压铸模常用表面强化处理,常用工艺方法有渗氮、氮碳共渗、渗铬、渗硼等。

18.简述低合金20CrMnTi制作塑料模具的制造工艺路线?

下料→锻成模坯→退火→机械粗加工→冷挤压成形→再结晶退火→机械半精加工→渗碳→淬火、回火→机械精加工→抛光→镀铬→装配。

19.塑料钢热处理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A:适合的工作硬度和足够的任性;B:确保淬火微小变形;C:表面无缺陷易于抛光;D:有足够的变形抗力。

20.时效硬化钢塑料模的热处理工艺基本工序是什么?

答:A:首先进行固溶处理;B:时效处理。

21.化学气相沉积与物理气相沉积有什么区别?

答:A化学气相沉积(CVD)是将低温下气化的金属化合物与加热到高温的工件接触,在工件表面与碳氢化合物和氢气或氮气进行气相反应而生成金属或化合物沉积层的过程。B:将金属、合金或化合物放在真空室中蒸发(或称溅射),使这些相原子或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在工件表面上的工艺称为物理气相沉积(简称PVD).

22.什么是渗碳?适应的材料有何特点,最后的热处理是什么?

答:在渗碳介质中加热,使钢的表层渗入碳的热处理过程称为渗碳。主要适用于低碳钢,最后的热处理为淬火加低温回火。

23.简述模具工具钢的渗硼有何优异特性?

答:渗硼具有优异的特性:1)硬度高:FeB层硬度为1700~2000HV,Fe<2>层为1200~1500HV。合金钢渗硼层硬度可达3000HV以上。

2)耐磨性高:超过渗碳层、渗氮层的耐磨性。3)耐热性高:在600℃

不氧化,800℃氧化极微。4)热硬性高:加热到600~800℃硬度仍不降低。5)耐蚀性高:在酸、碱、盐中耐蚀性都很高,只是不耐硝酸腐蚀。

24.(综合应用题)试叙述如何根据塑料制品种类和质量要求选用塑料?

答:(1)对型腔表面要求耐磨性好、心部韧性好但形状并不复杂的塑料注塑模,可选用SM45~SM55系列钢。对于型腔复杂的、采用冷挤压成形方式制造的模具,可选用LJ钢和SM1CrNi3钢。这类钢经渗碳、淬火、回火处理后,型腔表面有很好的耐磨性,模体又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2)对聚氯乙烯或氟塑料及阻燃的ABS塑料制品,所用模具钢必须有较好的耐磨性,如SM2Cr13.(3)对生产以玻璃纤维作添加剂的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注射模热固性塑料制品的压缩模,要求模具具有较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的抗压强度和较高的韧性,以防止把模具型腔面早磨毛。(4)制造透明塑料的模具,要求模具钢材有良好的镜面抛光性能和高耐磨性。所以要采用预硬化型钢制造,如

SM2CrNi3MoAlS、18Ni类、PMS、PCR以及P20系列及8Cr2S、5NiSCa 等。

模具制造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金属切削机床上切削工件时,_刀具_与_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2.主运动是指消耗功率最大,速度最高切削运动。 3.工件上的加工表面包括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 4.切削用量指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5.切削加工时,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是刀具的_前刀面____。 6.横向进给车削工件时,实际工作前角γoe增大。 7.铣削时,铣刀旋转是_主__运动,工件沿进给方向相对于铣刀的运动是进给运动。 8.外圆车削时,如刀具安装高度高于工件轴线,则工作前角_增大_,工作后角_减小_。 9.已知切削参数?、a sp、和主偏角κr则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 D= A D=?*a sp _;切削层公称厚度h D= h D=?/sinκr。 10.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作切削刃切线,此切线与该点的切削速度向量组成的平面称为_切削平面。 11.麻花钻刀柄的作用是_装夹钻头和传递动力。 12.对于多齿刀具,当刀具每转过一个齿,工件和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就称为_每齿进给量。 13.对于旋转类刀具,基面就是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包含刀具旋转轴线通过切削平面的平面。 14.麻花钻由刀体、颈部、刀柄三部分组成。 15.刀具角度的作用是确定切削刃和刀具前后面的空间位置。 16.以外圆车刀为例,确定车刀主切削刃空间位置的角度有_主偏角和刃倾角。确定车刀前面与后面空间位置的角度有___前角___和___后角___。 17.斜角切削是指刀具主切削刃的刃倾角λs≠0的切削。 18.在外圆纵车中,当κr<90o,λs=0o时,切削层的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当κr=90o时,切削层的截面形状为_矩形_。 19.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正交平面垂直于_主切削刃或其_切线_在基面上的投影。 20.外圆车削中,当刀尖在主切削刃上为最低点时,刃倾角λs为_负_值,当刀尖在主切削刃上为最高点时,刃倾角λs为_正_值。

模具制造技术试卷A及答案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A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套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 0.05-0.10 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的加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A)。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B )。 A电火花成形B线切割C普通铣削D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刨削B磨削C铣削D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C机械加工工序卡 6、加工半圆AB,切割方向从A到B,起点坐标A(-5,0),终点坐标B(5,0),其加工程序为( B ) A 、B5000BB10000GxSR2 B、B5000BB10000GySR2 C、B5BB010000GySR2 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B ) A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8、关于ISO代码中G92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绝对坐标指令 B 增量坐标指令C定加工起点坐标指令 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B)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可用刨削作粗加工B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轴类零件通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做坯料。(√) 2、铰孔通常是自为基准,对纠正孔位置精度很差。(√)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当负极的蚀除量大于正极时,工件应接正极,工具电极应接负极,形成“正极性”加工。(╳) 5、仿形销的形状与靠模的形状相适应,因此其形状、尺寸与铣刀完全相同。(╳) 四、简答题(共36分) 1、试叙述工艺规程制订的步骤?(10分) 答:编制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2分)

模具制造技术试卷附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学科期末试卷后附答案 (适用班级) 系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机械加工方法是制造模具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即将 按图样要求加工的模具零件。 2、模架由与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把模具的其他零件连接起来,并保证模具的工作部分在工作时有正确的相对位置。 3、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和的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一般应遵循的加工原则,即先加工,后加工。 4、研磨导套常出现的缺陷是。 5、为了去除模具型腔(型芯)表面切削加工痕迹的加工方法称为。 6、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利用和之间脉冲放电的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常用的电极丝是或。 7、导柱外圆常用加工方法有、和研磨加工等。 8、铰孔适用于的孔精加工,而镗孔适用的孔的加工。 9、目前在模具型腔电火加工中应用最多的电极材料是和。 10、电规准分为、、三种,从一个规准调整到另一个规准称为电规准的转换。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电火花加工———— 2.超声加工———— 3.成型砂轮磨削法————

4.模具————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A、电火花成形 B、线切割 C、普通铣削 D、数控铣削 2、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 3、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0.8μm则加工方案可选()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4、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A、只需工作台平动 B、只需一个电极 C、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5、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A、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6、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A、可用刨削作粗加工 B、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7、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8、关于要使脉冲放电能够用于尺寸加工时,必须满足的条件。() A、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放电间隙尽可能的小 B、要持续放电 C、脉冲放电在一定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中进行 四、简答题(共18分) 1、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及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6分)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 (桂瑞峰2009003G105 工程硕士) 一、概述 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从2007年开始,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也超过了机床工业产值。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鉴于模具工业的重要性,在1999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把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生产和基本建设序列的第二位。2007年以来,又相继把模具及其加工技术和设备列入了《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到2010年,对180多家国有专业模具厂实行增值税返还70%的优惠政策,以扶植模具工业的发展。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发展模具工业的重视和支持。 二、模具工业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封闭式、“大而全”的企业特征,我国大部分企业均设有模具车间,处于本厂的配套地位,自70年代末才有了模具工业化和生产专业化这个概念。模具工业主要生产能力分散在各部门主要产品厂内的工模具车间,所生产的模具基本自产自用。据粗略估计,产品厂的模具生产能力占全国模具生产能力的75%,他们的装备水平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生产潜力较大,但主要为本厂产品服务,与市场联系较少,经营机制不灵活,不能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模具专业厂全国只有二百家左右,商品模具只占总数的20%左右,模具标准件的商品率也不到20%。由于受旧管理体制的影响较深,缺乏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存在着“中而全”,“小而全”的结构缺陷,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较差。 1、模具工业产品结构的现状 按照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划分,我国模具基本分为10大类,其中,冲压模和塑料成型模两大类占主要部分。按产值计算,目前我国冲压模占50%左右,塑料成形模约占20%,拉丝模(工具)约占10%,而世界上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塑料成形模比例一般占全部模具产值的40%以上。 2、模具工业技术结构现状 我国模具工业目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悬殊较大。从总体上来讲,与发达工业国家及港台地区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在采用CAD/CAM/CAE/CAPP等技术设计与制造模具方面,无论是应用的广泛性,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应用CAD技术设计模具方面,仅有约10%的模具在设计中采用了CAD,距抛开绘图板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应用CAE

模具材料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模具是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装备,它的使用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具加工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力学性能好、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 2、作为模具设计和制造者,既懂得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又懂得材料成型加工及模具选材技术,才能制造出高质量、长寿命、高精度的模具。 3、根据工作条件及服役形式,模具材料分为冷作模具材料、热作模具材料和塑料模具材料三大类。 4、模具主要应用在压力加工之中,与模具有关的工艺,主要分为普通模锻、挤压、拉拔、冲压、压铸、塑料成型等。 5、韧性不是单一的性能指标,而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 6、热处理工艺性主要包括:淬透性、回火稳定性、脱碳倾向性、过热敏感性,淬火变形与开裂倾向等。 二、判断题 1?无磁模具钢制的模具主要用于磁性材料的成形,以及无磁轴和其他在强磁场中不产生磁感应的结构零件的成形。V 2?抗冲击冷作模具钢成分接近合金调质钢,基体钢属于高强韧性冷作模具钢。V 3. 基体钢,一般是指其成分相当于高速钢正常淬火组织中基体成分相同的钢,与高速钢相比,基体钢的过剩碳化物少, 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强韧性好,同时还保持较高的耐磨性的热硬性,不仅适用于冷作模具,也可用于热作模具。V 4?硬质合金是将一些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碳化物粉末(如C、TiC等)和粘结剂(Co、Ni等)混合后,加压成型, 再经烧结而成的一种粉末冶金材料。钨钴类硬质合金和钨钴钛类硬质合金。冷冲模用硬质合金一般是钨钴类。V 5?金属陶瓷硬质合金的共性是:具有高的硬度、高的抗压强度和高的耐磨性,可以进行锻造及热处理。主要用来制作多 工位级进模、大直径拉深凹模的镶块。x 三、为下列模具选择合适的材料。 光学镜片的注射模(D)热挤压滚动轴承环凸模(E) ①40棒料下料剪刃(A)铜合金压铸模(B )塑钢门窗成型模(C) A、6W6MoCr4V B、3Cr2W8V C、0Cr16Ni4Cu3Nb (PCR) D、10Ni3MnCuAI (PMS) E、4Cr3Mo2NiVNbB (HD)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钢结硬质合金?有何特点? 答:钢结硬质合金是以钢为粘结相,以碳化物(主要是碳化钛、碳化钨)做硬质相,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的复合材料。其微观组织是细小的硬质相,弥散均匀分布于钢的基体中(用于模具的钢结硬质合金,基体主要采用含铬、钼、钒的中高碳合金工具钢或高速钢)。钢结硬质合金是介于钢和硬质合金之间的一种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工艺性能好具有可加工性和可热处理性,在退火状态下,可以采用普通切削加工设备和刀具进行车、铳、刨、磨、钻等机械加工。还可以锻造、焊接。与硬质合金相比,成本低,适用范围更广。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钢结硬质合金在淬硬状态具有很高的硬度。由于含有大量弥散分布的高硬度硬质相,其耐磨性可以与高钴硬质合金接近。与高合金模具钢相比,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耐磨性、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与硬质合金相比,具有较好的韧性。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较低的摩擦系数、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2?简述冷冲模材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答:①模具承受冲击负荷大时,应以韧性为主。②模具迫使金属沿型腔塑性流动的作用力大(即坯料变形抗力大)时,应 以硬度和耐磨性为主;作用力小时,应以强度为主,并适当考虑韧性和耐磨性。③模具型腔复杂时,应以韧性和尺寸精度为主。 ④模具尺寸大时,应以整体强度、刚度和尺寸精度为主。⑤模具加工批量大时,应以硬度和耐磨性为主。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A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一 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 0.05-0.10 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_大尺寸的孔 的加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V )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X )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圭寸闭环。(V )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V )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V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A )。 A 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A 电火花成形 B 线切割 C 普通铣削 D 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D ) A 刨削 B 磨削 C 铣削 D 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 选( A ) A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B 粗车—半精车—精车 C 粗车—半精车—粗磨 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A ) A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 C 机械加工工序卡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C )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 D 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B ) A 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关于ISO代码中G00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C ) A 是直线插补指令 B 是快速移动且加工指令 C 是快速移动但不加工指令 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B )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B ) A 可用刨削作粗加工 B 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四、简答题(共20分) 1、拉深模试模时出现制件起皱的缺陷,找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法。(5 分)答:产生的原因:(1)压边力太小或不均。(2)凸、凹模间隙太大。(3)凹模圆角半径太大。(4)板料太薄或塑性差。 调整方法:(1)增加压边力或调整顶件杆长度、弹簧位置。(2)减小拉深间隙。 3)减小凹模圆角半径。(4)更换材料。

模具制造技术试卷及答案6套

《模具制造技术》模拟试题一 一、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和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和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和的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后加工 。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用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型面 mm,复位杆端面应分型面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和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常用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的孔的加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A电火花成形B线切割C普通铣削D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A刨削B磨削C铣削D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C机械加工工序卡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D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A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8、关于ISO代码中G00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A是直线插补指令B 是快速移动且加工指令C是快速移动但不加工指令 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A可用刨削作粗加工B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四、简答题(共20分) 1、拉深模试模时出现制件起皱的缺陷,找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法。(5分)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A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 0.05-0.10 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 的加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 A )。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B )

A电火花成形B线切割C普通铣削D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刨削B磨削C铣削D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C机械加工工序卡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C )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D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B ) A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8、关于ISO代码中G00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C ) A是直线插补指令B 是快速移动且加工指令C是快速移动但不加工指令 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B)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可用刨削作粗加工B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四、简答题(共20分) 1、拉深模试模时出现制件起皱的缺陷,找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法。(5分)答:产生的原因:(1)压边力太小或不均。(2)凸、凹模间隙太大。(3)凹模圆角半径太大。(4)板料太薄或塑性差。 调整方法:(1)增加压边力或调整顶件杆长度、弹簧位置。(2)减小拉深间隙。(3)减小凹模圆角半径。(4)更换材料。

模具制造工艺题库(问答和编程)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试题库 课程代码:1310210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模具 学分:4 负责人:曾欣 参与人:刘咸超、郭蓉 二00九年四月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理论教学考试大纲 (适于高职模具专业) 一、考试的目的和性质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也是制造类其它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它是一门将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冲压成形工艺、注塑成形工艺与模具装配工艺等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考核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现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对教与学均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本门课程的考核中,应着重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作为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的考试要求学生掌握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掌握冲压模具与注塑模具典型零件的常规和特种加工方法、典型模具装配工艺,具备简单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路线设计与工艺文件编制的能力。 1、理论目标: (1)掌握典型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技术的基本工艺知识。 (2)掌握典型模具零件特种加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 (3)了解模具装配的方法和装配工艺路线。 (4)掌握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文件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2、技能目标: (1)初步具备典型模具零件机械加工能力。 (2)初步具典型模具零件特种加工能力。 (3)简单具备模具装配能力和模具装配工艺路线拟订能力。 (4)具备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编制的能力。

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551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模具制造一般要满足如下几个基本要求:制造精度______,制造周期______,模具成本______,并确保模具产品使用寿命长。 A.低长低B.高长低 C.高短低D.低短低 2.塑料注射模的凸、凹模型面的表面粗糙度值R a要求为 A.0.16~0.32μm B.0.001~0.01μm C.16~32μm D.32~64μm 3.在模具光整加工中,工具与工件不通过接触方式来加工的加工方法是 A.超声波抛光B.用砂纸抛光 C.电解修磨抛光D.挤压珩磨 4.压印锉修时,使用的压印基准件必须是______凸模或者凹模。 A.未经淬火的B.已经淬火的 ═══════════════════════════════════════════════════════════════════════════════ 环球网校——中国职业教育领导者品牌 1

C.已经渗碳的D.未经渗碳的 5.凹模上销孔的常用加工方法是 A.钻-扩-拉B.钻-镗 C.钻-铰D.钻-拉 6.下列不能用成形磨削加工工作面的是 A.凸模B.凹模 C.凹模镶块D.电火花加工用电极 7.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中,常用的工作液为 A.乳化液B.机油 C.去离子水D.柴油 8.电火花线切割可以加工的材料为 A.陶瓷B.塑料 C.大理石D.硬质合金 9.在超声波抛光加工中,磨料的粒度大,抛光的效率高,所获得的表面粗糙度值 A.小B.大 C.一般D.不变 10.若工件批量大,为保证孔的位置精度,钻孔时常用______方法保证。 A.打样冲眼B.划线 C.钻模D.以上方法皆可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1.导套研磨加工时,研磨工具安装在车床上,由主轴带动旋转,手握套在研具上的导套,作轴线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 12.对于形状复杂的冲裁件,适于用凸、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加工。 13.磨削硬材料时,应选用硬度高的砂轮。 14.从研磨效率上比较,干研磨加工效率优于湿研磨加工。 15.超声波加工中,由于工具无须对工件施加压力,故加工精度高。 16.在研磨过程中,只要选择最细的磨料,就能研磨出最理想的表面粗糙度来。 17.在型号为DK7632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中,D表示电加工机床。 18.低碳钢的硬度比较低,所以用线切割加工低碳钢的速度比较快。 19.注射模适用于所有热塑性塑料,也可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形。 ═══════════════════════════════════════════════════════════════════════════════ 环球网校——中国职业教育领导者品牌 2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定稿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 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A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 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 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 0.05-0.10?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用,对工件 进行加工。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的加 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A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B ) A电火花成形 B线切割 C普通铣削 D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 A )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与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 A 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为了使加工 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 0.5-0.10 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 用,对工件进行加工。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 的加工。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10 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 A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B )

A 电火花成形 B 线切割 C 普通铣削 D 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 刨削 B 磨削 C 铣削 D 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 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 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 A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B 粗车—半精车—精车 C 粗车—半精车—粗磨 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 A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 C 机械加工工序卡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 C )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 D 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B ) A 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8、关于ISO 代码中G00 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是直线插补指令 B 是快速移动且加工指令 C 是快速移动但不加工指令 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 可用刨削作粗加工 B 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四、简答题(共20分) 1、拉深模试模时出现制件起皱的缺陷,找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法。(5 分)答:产生的原因:(1)压边力太小或不均。(2)凸、凹模间隙太大。(3)凹模圆角半径太大。(4)板料太薄或塑性差。 调整方法:(1)增加压边力或调整顶件杆长度、弹簧位置。(2)减小拉深间隙。(3)减小凹模圆角半径。(4)更换材料。

模具制造工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典型的刀具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阶段。2.精加工基准的选择原则应遵循如下原则:统一基准、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原则。 3.在切削加工中,用于描述切削机理的指标是切削层及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参数包括切削层公称厚度 hD 、切削层公称宽度bD 和切削面积,其中切削面积=hD × bD。 4.积屑瘤很不稳定,时生时灭,在粗加工时产生积屑瘤有一定好处,在精加工时必须避免积屑瘤的产生。 5、工件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是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穿插进行、先基面后其它、先面后孔。 6、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的总和,称为作业时间。 7、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__ 切削速度 _、___背吃刀量和_ 进给量 __。 8、根据力的三要素,工件夹紧力的确定就是确定夹紧力的大小、_方向_ ______和作用点。 9、刀具的正常磨损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10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称为安装。 11、工件通常采用的三种定位方法是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和夹具定位的方法。 12、主偏角是指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_ 主切削刃和假定进给方向的夹角。 13、砂轮的的特性由磨粒、结合剂、粒度、硬度、组织五方面要素决定。 14、所谓基准就是工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的那些__点___、__线___、____面__, 一般用中心线、对称线或平面来做基准。 15.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种,其中主运动运动是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 16.最常用的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是高速钢、硬质合金,其中硬度高的是硬质合金,制造工艺性好的是高速钢。 17.工件定位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能满足工件加工技术要求的定位形式称为不完全定位。 18. 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时,常采用一个支承板,一个圆柱销和一个削边销作为定位元件限制工件的自由度,该定位方式共限制了工件的 6 个自由度,其中削边销限制了工件一个自由度。 19.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模具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

综合习题一 (一)填空题 1.铣床在中、小型模具零件的加工中应用广泛,常用的铣床有、、和。 2.模具零件加工中最常用的平面磨削方法是。 3.外圆磨削时的运动有、、。 4.铰刀的种类很多,从铰刀形状来分有、。 5.研磨余量一般为。 6.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成型磨削的基本方法有、。7.目前在模具生产中应用的特种加工有、、、等几种方法。 8.在电火花加工中,选择宽脉冲加工可得到、、、、 、、等效果。 9.电火花加工的电规准有三个主要的电参数,其分别是、、。 10.在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材料的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电极材料有和两种。 11.采用手工进行电火花线切割编程时,一般可选择作为坐标轴。1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工件的装夹一般采用、、和方法,切割前电极丝的坐标位置常用法和法进行调整。 (二) 判断题 1.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工件应接脉冲电源正极。 ( ) 2.采用粗规准对工件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件应接脉冲电源正极。 ( ) 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在模具工作零件(如凸模、凹模)淬火前进行的。 ( ) 4.电火花加工机床中的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工作台稳定进给。 ( ) 5.电火花加工就是利用电弧放电产生的热量加工工件。 ( ) 6.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的角损耗一般要大于边损耗,而边损耗要大于端面损耗。 ( )

7.电火花加工时,若工具电极的材料热学常数数值大,则其损耗也大。 ( ) 8.数控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控制工作台进给的脉冲当量是0.001 mm脉冲。 ( ) 9.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精度高的模具时,工件材料应选用合金工具钢。 ( ) 10.在电火花加工时,所用的脉冲电源应为单向、直流脉冲电源。 ( ) 11.在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材料的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加工模具型腔的电极材料有 钢和石墨。 ( ) 12.在电火花加工中,粗加工时工具电极的相对损耗小于精加工时工具电极的相对损 耗。 ( ) 13.电火花加工机床中位于主轴头下方的平动头可用于调节工件的圆周平动量。( ) 14.电火花加工所使用的工作液仅用于冷却和排屑。 ( ) 15.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能加工的最大的圆弧半径是不受到工作台行程限制的。 ( ) 16.采用工件做轨迹运动磨削法对异形凸模进行成型磨削,被磨削表面的尺寸是通过 比较测量法进行测量的。 ( ) 17.坐标镗床和坐标磨床属于高精度的切削加工机床。 ( ) 18.电铸成型时,母模接直流电源正极。 ( ) (三) 单项选择题 1.电火花加工模具型腔时常用的电极材料是( )。 A.钢 B.铸铁 C.石墨 D.钼 2.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常用的电极材料是( )。 A.钨 B.铜钨合金 C.石墨 D.钼 3.电火花加工常用的工作液是( )。 A.自来水 B.柴油 C.煤油 D.机油 4.适合电铸的材料是( ) 。 A.钢 B.镍 C.铬 D.铝 5.模具制造中应用最广的特种加工方法是( ) 。 A.电火花线切割 B.电火花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机械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先粗后精;2)基面先 行;3)先主后次;4)先主后次。 2、基准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3、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的加工。 4、电化学加工应用于模具制造,按其作用原理分三类:电解加工法;电铸成 型法和电解磨削法。 二、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 1、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 A )。 A、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 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D、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2、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统一”是指( D )。 A、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 B、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C、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D、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3、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位置称为( C )。 A、工步 B、工序 C、工位 D、装夹 4、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B )。 A、电火花成形 B、线切割 C、普通铣削 D、数控铣削 5、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D、以上都不是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 C )。 A、大尺寸孔 B、盲孔、深孔 C、中小尺寸未淬硬孔 D、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可用刨削作粗加工 B、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D、以上都不是 8、不是模具电火花穿孔加工的工艺方法是( D )。 A、直接加工法 B、混合加工法 C、间接加工法 D、单电极平动加工法 9、不是模具电火花穿孔加工常用的电极结构形式有( B )。 A、整体式 B、多电极式 C、镶拼式 D、组合式 10、下列(A)可以选作为超声波加工的的工具材料。 A、低碳钢 B、铸铁 C、陶瓷 D、硬质合金11、工序是指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对( C )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A、一个(或同时几个) B、一个 C、一个(或一组) D、连续 12、工艺规程具有指导生产和( C )的作用。 A、加工零件的数量统计 B、生产工艺 C、组织工艺准备 D、零件寿命的计算 13、在制定工艺规程时,一般比特别考虑额的要求是:( D )。 A、技术上的先进性 B、经济上的合理性 C、顺序上的条理性 D、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E、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14、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 A )。 A、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 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D、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15、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统一”是指( D )。 A、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 B、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C、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D、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16、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位置称为( C )。 A、工步 B、工序 C、工位 D、装夹 17、工件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其中直接找正法运用于( A );夹具安装运用于成批或大量生产中。 A、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加工中 B、批量较小的毛坯粗加工中 C、模具生产中 D、成批或大量生产的粗加工中 18、( A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可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A、减少 B、提高 C、增加 D、强化 19、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对零件疲劳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当表面层为残余( A )应力时,能延缓疲劳裂纹的扩展,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当表面层为残余压应力时,容易使零件表面产生裂纹而降低其疲劳强度。 A、拉 B、强化 C、交变 D、硬度 20、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对零件的耐腐蚀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当表面层为残余压应力时,可( B )零件的耐腐蚀性能;当表面层为残余拉应力则降低零件耐腐蚀性能。 A、供给 B、增强 C、减小 D、参与 21、模具零件采用锻件锻造的目的可能是:( A )。 A、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和使用寿命 B、不能节约原材料和减少机械加工工作量 C、保证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 D、合理使用加工设备 22、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A )。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

1,模具制造的特点 答:1、制造质量要求高 2、形状复杂 3、材料硬度高4、单件生产 2、模具制造适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制造精度高2、使用寿命长3、制造周期短4、模具成本低 3、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模具的方法主要有 答:1、机械加工2、特种加工3、塑性加工4、铸造和焊接 4、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如何 答:1、开发、发展精密,复杂、大型、长寿命模具 2、加速模具标准化和商业化,以提高质量缩短制造周期 3、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CAD/CAM以提高模具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4、开发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 5、发展模具加工成型设备 5、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路线是什么 答:1、估算分析2、模具设计3、模具制图4、零件加工5、装备调整 6、试模 6、特种加工相对于传统机械加工有何优异性 答:1、加工情况与工件硬度无关2、工具与工件一般不接触 3、可加工多种复杂形状的零件 1、牛头刨床主要用于平面和斜面的表面加工。 2、仿形加工中,机械式仿形机床仿形加工的方法仿形精度较低,不适合加工精度要求高的模具。 3、对坐标孔进行加工,使孔距精度高的机床是坐标镗床,坐标镗床主要用于加工有精确孔距要求的孔。 4、用来指定圆弧插补的平面和刀具补偿平面为XY是G18,XZ是G19 ,YZ是G17。 5、成型磨削时根据工艺要求,不一定要计算的工艺尺寸是各圆弧中心之间的坐标尺寸。 6、用正弦分中夹具进行成型磨削时主要适用于磨削具有同一个回转中心的凸圆柱面和斜面。 7、成形磨削可在成形磨床或平面磨床上进行,用于成形磨削的夹具有,精密平口钳,正弦磁力台,正弦分中夹具,万能夹具。 8、靠模可分为平面靠模和立体靠模。平面靠模用于平面轮廓的仿形,他指的是放大图样样板等。在模具形腔的加工中主要使用立体靠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