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制造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金属切削机床上切削工件时,_刀具_与_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2.主运动是指消耗功率最大,速度最高切削运动。

3.工件上的加工表面包括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

4.切削用量指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5.切削加工时,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是刀具的_前刀面____。

6.横向进给车削工件时,实际工作前角γoe增大。

7.铣削时,铣刀旋转是_主__运动,工件沿进给方向相对于铣刀的运动是进给运动。

8.外圆车削时,如刀具安装高度高于工件轴线,则工作前角_增大_,工作后角_减小_。

9.已知切削参数?、a sp、和主偏角κ

则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 D= A D=?*a sp _;切削层公

r

称厚度h D= h D=?/sinκ

r

10.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作切削刃切线,此切线与该点的切削速度向量组成的平面称为_切削平面。

11.麻花钻刀柄的作用是_装夹钻头和传递动力。

12.对于多齿刀具,当刀具每转过一个齿,工件和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就称为_每齿进给量。

13.对于旋转类刀具,基面就是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包含刀具旋转轴线通过切削平面的平面。

14.麻花钻由刀体、颈部、刀柄三部分组成。

15.刀具角度的作用是确定切削刃和刀具前后面的空间位置。

16.以外圆车刀为例,确定车刀主切削刃空间位置的角度有_主偏角和刃倾角。确定车刀前面与后面空间位置的角度有___前角___和___后角___。

≠0的切削。

17.斜角切削是指刀具主切削刃的刃倾角λ

s

18.在外圆纵车中,当κr<90o,λs=0o时,切削层的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当κr=90o时,切削层的截面形状为_矩形_。

19.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正交平面垂直于_主切削刃或其_切线_在基面上的投影。

为_负_值,当刀尖在主切20.外圆车削中,当刀尖在主切削刃上为最低点时,刃倾角λ

s

为_正_值。

削刃上为最高点时,刃倾角λ

s

21.过渡表面是指切削刃正在切削着的表面,是切削过程中不断改变的表面。

22.用模具生产零件的特点是效率高、质量稳定、一致性好、节省原材料和能源、生产成本低。

23.模具制造中,常用的通用机床有车床、铣床、刨床、镗床、磨床和钻床。

常用的精加工设备有数控铣、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形机床、线切割机床、成形磨床、坐标镗床、连续轨迹数控坐标磨床。

24.模具制造工装有夹具、工具、机床设备、机床附件、测量工具和刀具等几类。

25.夹具的作用是在加工前对工件或工具进行定位和夹紧,必要时通过调整夹具,满足工件的变位要求。

26.常用的刀具有车刀、铣刀、刨刀、镗刀、铰刀和钻头。

27.模具制造分设计、备料、零部件加工、装配调试和试用鉴定五个阶段。

模具零件加工又可分为粗加工、热处理和精加工三个过程。

28.模具零件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正火、退火和表面热处理,它们的作用是改变材料机械性能。

29.模具零件精加工时,通常已淬火处理,材料硬度较高,一般采用磨削、成形磨削和电火花成形、线切割、化学腐蚀等特种加工。对硬度不高,形状复杂的零件的精加工,一般采用数控加工,如数控铣加工、数控车加工、加工中心加工。

30.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有:模具的精度和刚度、模具生产周期、模具生产成本和模具寿命。

31.根据模具零件的表面在模具中所起的作用,分成外形表面、成形表面和结构表面三类。成形表面分外型面和内型面,当内型面为通孔时称为型孔,当内型面为盲孔时称为型腔。

32.直通式凸模和型孔适合用线切割加工,对硬度不高形状复杂的的曲面凸模和型腔适合用数控铣或加工中心加工,对硬度高形状复杂的的曲面凸模和型腔适合用电火花成形加工。

33.工艺规程是规定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34.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是:以最低的生产成本和最高的生产效率,可靠地生产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零件。

35.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按其走丝速度可分为快走丝和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两种。

36.快走丝线切割一般采用钼丝或铜丝作为电极丝并作往复运动,工作液为乳化液。

37.慢走丝线切割一般采用铜丝作为电极丝,电极丝只是单向通过间隙,不重复使用,这样可避免电极丝损耗影响精度,其工作液为去离子水。

38.成形砂轮磨削法是将砂轮修整成与工件被磨削表面完全吻合的形状,进行磨削加工的方法。

39.在成形磨削中,工件在正弦分中夹具上的装夹方法有心轴装夹法和双顶尖装夹法。

40.仿形铣靠模销的倾斜角应小于靠模型槽的最小斜角,靠模销端头的圆弧半径应小于靠模型槽的最小圆角半径。

41.仿形铣削运动路线有水平分行、垂直分行和沿轮廓加工三种方式。

42.成形砂轮的修整有车削法和滚压法两种。

43.用正弦分中夹具磨削工件时,被磨削表面的尺寸是用测量调整器、量块和百分表来进行比较测量的。

44.万能夹具能使工件回转,并通过十字滑板,使工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使工件的回转中心与夹具主轴中心重合。

45.坐标镗床是加工高精度的孔径、孔系零件的高精度机床。

46.坐标磨削有手动和连续轨迹数控两种磨削方法。

47.采用短脉冲精加工时,应选用正极性加工;采用长脉冲粗加工时,应选用负极性加工。

48.金属母模电铸前需镀脱模层处理;非金属母模电铸前需镀导电层处理和防水处理。

49.电铸件加固的方法有喷涂金属、无机粘结、铸铝、浇环氧树脂或低熔点合金。

50.电解磨削适合加工硬质合金、不锈钢、耐热合金等高硬度与高韧性的金属材料。

51.型腔冷挤压的方式有:开式挤压和闭式挤压两种。

52.常用的研磨抛光方法有:手工研磨抛光、电化学抛光、超声波抛光和挤压研磨抛光。

53.模具零件常用的固定法有紧固件法、压入法、铆接法和热套法。

54.压入式模柄压入上模座后,在骑缝处配作销孔或螺纹孔并固紧,防止模柄转动,最后将端面磨平。

55.最终研磨纹路应与塑料件的脱模方向一致。

56.模具装配中控制间隙的方法有垫片控制法、镀铜法、透光法、涂层法、工艺尺寸法和工艺定位器法。

57.手工研磨时,可用油石、砂纸、磨料、研磨膏等进行研磨。

58.在模具型面上加工图文的方法有机械刻制、电火花加工、照相腐蚀。

59.坐标磨床的运动有砂轮自转、砂轮的行星运动和砂轮直线往复运动。

60.互换装配法分为完全互换法和不完全互换法。

61.在封闭式冷挤压时,将型腔毛坯置于模套的作用是限制模坯金属的径向流动,防止坯料破裂。

62.注射模的结构组成由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

63.板类零件的加工主要工序有铣削、平磨、孔系加工和平磨。

64.冷冲模模架是由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和导套组成的。

65.在导柱的加工过程中,外圆柱面的车削和磨削都是两端中心孔定位,这样可使外圆柱面的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

66.成形夹具磨削法常使用正弦精密平口钳、正弦磁力台、正弦分中夹具和万能夹具。

67.定位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 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所选用精基准,应保证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68.分组互换装配法,常用于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组成环数少、成批或者大量生产生产场合。

69.确定工序余量的方法有:分析计算法、经验估计、查表法。

70.工艺基准按不同场合和用途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71.砂轮的特性主要由: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组织、形状尺寸等因素决定。

72.圆周铣削的两种铣削方式中,逆铣时切入工件时切削厚度最小,切出时的切削厚度最大;顺铣切入工件时的切削厚度最大,切出时的切削厚度最小。

73.CA6140型普通车床能车削四种标准的螺纹中,米制螺纹与模数螺纹的传动路线相同,但挂轮不同,这两种螺纹的导程是分段等差数列;英制螺纹与径节螺纹的传动路线相同,但挂轮不同,这两种螺纹的导程是分段调和数列。

74.切削液的作用主要有: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

75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的顺序是:切削速度 > 进给量 > 背吃刀量

76. 正交平面参考系由正交平面、基面和切削平面组成

77.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

78.零件加工精度包括___尺寸_、_形状__和 __位置_

79.珩磨孔时,由于它是以被加工孔本身定位的,因此它不能纠正位置误差。

80.常用刀具材料中,综合性能好,适宜制造形状复杂机动刀具的材料是_高速钢_。

81.加工阶段一般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四个阶段。二.选择题

1.在基面Pr上测量,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是(A)。

A 主偏角 B副偏角 C前角 D刃倾角

2.背吃刀量、进给量不变,κr减小,则切削层公称厚度(C),公称宽度(C )。

A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 D减小,减小

3.刃磨麻花钻后角时,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后角磨得不等,外缘处(B)越接近钻心(B)。

A 小,越小

B 小,越大

C 大,越小 D大,越大

4.麻花钻外径处的螺旋角(C),越靠近钻芯螺旋角(C )。

A最小,越大 B最小,越小 C最大,越小 D最大,越大

5.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向量Vc的平面是(B )。

A切削平面Ps B 基面Pr C 正交平面Po D法平面Pn

6.标准麻花钻的顶角是(B)。

A 116。

B 118。

C 120。

D 122。

7.进行外圆纵车时,进给量增大,则刀具的工作前角( B ),工作后角(B)。

A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 D减小,减小

8.车削螺距较大的右螺纹时,螺纹车刀左侧刃应适当加大(C),右侧刃应适当增大(C)。A后角,后角 B前角,前角 C后角,前角 D前角,后角

9.切削刃的切线与合成切削速度V

e

组成的平面是(B)。

A工作基面P

re B工作切削平面P

se

C工作正交平面P

oe

D工作法平面P

ne

10.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是(A) 。

A主后面 B前面 C副后面 D已加工表面

11.进给量f是工件或刀具的主运动每转一转或每一行程,工件和刀具两者在(C)方向上的(C )位移量。

A主运动,绝对 B主运动,相对 C进给运动,相对 D进给运动,绝对

12.后角越大,切削钝园半径r n值越 C ,切削刃越 C 。

A 小,钝 B大,钝 C小,锋利 D大,锋利

13.在主切削刃上选定点的正交平面P

o

内,(A)之间的夹角是后角。

A后面与切削平面 B前面与切削平面 C前面与基面 D后面与基面14.麻花钻的两个主后面磨成后自然形成横刃斜角,顶角和后角(B),横刃斜角( ),横刃越长。

A越大,越大 B越大,越小 C越小,越大 D越小,越大

15.切削速度是切削刃上相对于(B)的(B)速度。

A工件,进给运动 B工件,主运动 C刀具,进给运动 D刀具,主运动

16.车削一个直径为30mm的圆棒,已知机床转速为50r/s,则切削速度为(A)。

A 4.71m/s

B 471m/min

C 9.42m/s

D 9.42m/min

17.在外圆车削中,已知工件的直径为30mm,已加工表面直径为29mm,则此外圆车削的

背吃刀量是(B),并且知道车刀每转进给量是0.05mm,工件转速是60r/s,则进给速度是( )。

A 1mm,3mm/s

B 0.5mm,3mm/s

C 1mm,6mm/s

D 0.5mm,6mm/s

18.对于某些工件的加工,需要在加工中变换其准确角度,可使用(A、B)。

A、万能夹具

B、分度夹具

C、平行夹具

D、三爪卡盘

19.对淬硬后的零件进行车、镗、铰孔等加工时,刀具要用( D )材料。

A、45钢

B、T10A

C、高速钢

D、硬质合金

20.下列是测量工具的有( A、B )。

A、三坐标测量仪

B、千分尺

C、分度头

D、平动头

21.模具零件的淬火,一般安排在模具零件精加工(A)。

A、之前B、之后C、随便

22.数控铣床的控制方式中最先进的控制方式是(C)。

A、二轴半控制

B、三轴控制

C、五轴同时控制

D、六轴同时控制

23.数控机床在下列几种情形中,最终需要( C )才能进行自动加工。

A、零件图纸B、零件样品C、程序 D、电脑绘图

24.下列材料中可用气割下料的有(C、D )。

A、Cr12

B、45钢

C、Q235

D、A3

25.对同一形状进行重复加工,没有可靠的再现性的设备是(D)。

A、数控车床B、数控铣床C、加工中心D、普通铣床

26.数控加工的计数方向取决于直线或圆弧的终点坐标,若终点坐标为(x

e , y

e

),则计数

方向确定如下:│x

e │>│y

e

│时,直线和圆弧的计数方向分别取(A)。

A、Gx 、Gy

B、Gy、Gx

C、Gx 或Gy

27.下列材料中不能用作冲裁凸模的材料是()

A、Cr12

B、Cr12MoV

C、T10A

D、Q235

28.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C)

A粗车-精车-磨削 B粗铣-精铣 C粗车-精车—超精车 D粗磨—精磨29.在主轴箱体的加工中,以主轴毛坯孔作为粗基准,目的是( A )。

A保证主轴孔表面加工余量均匀 B保证箱体顶面的加工余量均匀

C保证主轴与其它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 D减少箱体总的加工余量

30. 在大量生产零件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效率,通常加工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为

(B)

A试切法 B调整法 C成形运动法 D划线找正安装法

31.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

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 C )。

A完全定位 B部分定位 C欠定位 D重复定位

32.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安排零件表面加工顺序时,要“基准先行”的目的是(D)

A避免孔加工时轴线偏斜 B避免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

C消除工件残余应力 D使后续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

33.既可加工铸铁,又可加工钢料,也适合加工不锈钢等难加工钢料的硬质合金是(A)

A YW类

B YT类

C YN类

D YG类

34.在车床上安装工件时,能自动定心并夹紧工件的夹具是(A )

A三爪卡盘 B四爪卡盘 C中心架 D花盘

35.零件设计图纸上用来表示各表面相互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是( D )

A工序基准 B装配基准 C工艺基准 D设计基准

36.在机床的基本组成中,主轴属于(B)。

A 传动装置 B执行件 C 动力源 D 支撑部件

37.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可获得 C

A.加工余量均匀;B、无定位误差;

C、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壁厚均匀

D、金属切除量减少;

38.基准统一原则的特点是 A

A、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高

B、夹具种类增加;

C、工艺过程复杂;

D、加工余量均匀;

39.用硬质合金材料对铸铁工件进行粗加工时,应选择刀具材料的牌号为 D

A、YT30;

B、YT15;

C、YG3;

D、YG8;

40.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B

A、均由工件来完成;

B、均由刀具来完成;

C、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

D、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

41.某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改善粗糙度,则该加工阶段是C阶段。

A、粗加工;

B、精加工;

C、光整加工;

D、半精加工;

42.对于卧式车床,影响加工精度最小的床身导轨误差是 B 误差。

A、水平面内的直线度;

B、垂直面内的直线度;

C、导轨间内的平引度;

D、导轨间的尺寸精度;

43.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是指 D 。

A、机械加工中的原始误差;

B、加工误差

C、表面粗糙度、波度;

D、加工表面的几何特征与表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44.当工件的强度、硬度、韧性较小时,刀具耐用度___B________。

A、不变;

B、愈长;

C、愈短;

D、有时长有时短

45.影响刀尖强度和切屑流动方向的刀具角度是__D__。

A、主偏角; B 、前角; C、后角D、刃倾角

46.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安排零件表面加工顺序时,要“基准先行”的目的是 D

A避免孔加工时轴线偏斜 B避免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

C消除工件残余应力 D使后续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

47.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统一”是指D。

A、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

B、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C、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D、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48.模具零件采用锻件锻造的目的可能是: A B 。

A、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和使用寿命

B、节省原材料和减少机械加工工作量

C、保证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

D、合理使用加工设备

0.8μm,则加工方案可选A D。

50.某导柱材料为40钢,外圆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

a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B、粗车—半精车—粗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D、粗车—半精车—粗磨—细磨

为0.2μm,则内孔51.导套材料为40钢,要求硬度HRC58~62,内圆精度为IT7级,R

a

加工方案可选A。

A、钻孔—镗孔—粗磨—精磨—研磨

B、钻孔—扩孔—精铰

C、钻孔—拉孔

D、钻孔—扩孔—镗孔

52.下列A C可超声波切割加工。

A、陶瓷

B、紫铜

C、玻璃

D、塑料

53.分散装配的特点是:A

A、适合成批生产

B、生产效率低

C、装配周期长

D、装配工人少

54.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凸模应为A型。

A、直通

B、阶梯

C、指数

D、圆锥

55.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位置称为C。

A、工步

B、工序

C、工位

D、装夹

56.模试冲时,冲件的毛刺较大,产生的原因有:C。

A、刃口太锋利;

B、淬火硬度太高;

C、凸、凹模的配合间隙过大;

57.电火花成型加工时工作液循环方法选择很重要,精规准加工时,为避免二次放电的产生,影响加工精度,工作液循环方法应选用A。

A、抽油式

B、冲油式

58.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采用的是A。

A、正极加工

B、负极加工

C、正极加工和负极加工都有可

59.要提高电火花加工的工件表面质量,应考虑: B 。

A、使脉冲宽度增大;

B、使电流峰值减小;

C、增大放电间隙。

60.铰孔主要用于加工 C 。

A、大尺寸孔;

B、盲孔和深孔;

C、中小尺寸未淬硬的孔;

D、中小尺寸已淬硬的孔。

三、判断题

1.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2.工件有两个以上表面参与定位称为过定位。――――――――――――――(×)3.粗基准只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一般不能重复使用。――――――――――(√)4.车削时为获得高的表面质量应采用中速切削。―――――――――――――(×)5.机械加工精度是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

6.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其基本尺寸就愈好。――――――――――――――(×)

7.外圆磨削时,其径向切削分力Py很大。―――――――――――――――(√)

8.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可通过调换进给箱内的齿轮实现。――――――――(×)

9.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温度和减少磨擦。――――――――――――――(√)

10.一般在加工塑性金属材料时,如背吃刀量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则形成挤裂切削。――――――――――――――――――――――――――(×)

11.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重合时,不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

12.车削螺纹时,进给速度值为螺纹的螺距值。―――――――――――――(×)

13.在粗加工时,为了去除模具大部分的加工余量,一般采用车、刨、铣、磨、钳工、电火花加工。(×)

14.电火花线切割不可以用在模具零件粗加工中。(√)

15.模具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能否充分发挥模具钢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

16.量具精度愈高,加工出来的模具零件精度愈高。(×)

17.数控铣床加工的曲面,至少要能在电脑中绘出来。(√)

18.加工中心一般有快速换刀功能。(√)

19.数控铣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达0.02~0.03mm。(√)

20.模具结构零件的毛坯优先选用标准件、标准模坯、型材;模具工作零件的毛坯优先选用锻件。(√)

21.毛坯形状应与零件形状接近,如零件截面尺寸相差大时,应选用锻件。(√)

22.锻件在锻造后应及时进行退火处理,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23.旋转体表面及端面和中心孔的粗加工一般选择普通车床加工。(√)

24.直径大于30mm的孔通常采用钻孔后扩孔的方法加工。(√)

25.直通式凸模的精加工可采用线切割加工或成形磨削。(√)

26.孔及孔系的精加工,可选坐标镗床加工或线切割加工。(√)

27.线切割能加工出盲孔和型腔。(×)

28.慢走丝线切割的电极丝可重复使用。(×)

29.线切割的电极丝在加工中没有损耗。(×)

30.慢走丝线切割比快走丝线切割精度高,但生产成本高。(√)

31.线切割加工的原理与电火花成形加工相同。(√)

32.线切割可加工出锥孔。(√)

33.电火花成形机床可加工高熔点、高度、高韧性的绝缘材料。(×)

34.电火花成形的电极材料不必比工件硬。(√)

35.硬质合金和淬火钢的型腔可用电火花成形加工。(√)

36.硬度不高的型腔尽量用数控铣加工,局部无法加工的尖角部位用电火花成形加工。(√)

37.模具中的不通小孔、深孔、窄缝、浮雕图案和商标文字可用电火花成形加工。(√)

38.用电火花成形前,一般要尽量在成形部位用切削加工方法去除部分余量,以减少

39.电加工时间和电极损耗。(√)

40.为了保证各加工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项择毛坯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准。(√)

41.两个被加工表面之间位置精度较高,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可互为基准进行加工,

42.并反复加工逐级提高精度。(√)

43.五轴控制的数控铣,铣刀可作两个方向的旋转,铣刀始终与加工表面垂直,可加工表面的凹入部分。(√)

44.模具零件淬火后可以用电火花成形。(√)

45.电火花成形后,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非常小,有时可达镜面。(×)

46.冲裁模的凹模、凸模工作表面及与工作表面协调相关的卸料板、固定板等型孔表面一般采用线切割加工。(√)

47.电火花加工可在型腔侧壁上加工图文。(×)

48.4B格式程序有间隙补偿功能的程序格式,补偿量单独输入计算机。(√)

49.铰孔是对淬硬后的孔进精加工的一种加工方法。(×)

50.采用成形磨削加工,是将被磨削的轮廓划分成单一的直线和圆弧线逐段进行磨削加工。(√)

51.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52.夹具磨削法是借助夹具使砂轮按成形要求固定或不断改变位置,与机床进给运动配合,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形状。(√)

53.成形磨削只能在工具磨床上辅以夹具进行。(×)

54.研磨导柱和导套用的研磨套和研磨棒一般用铸铁制造。(√)

55.确定加工余量时,以一定的经验资料和计算公式为依据,对影响加工余量的诸因素进行逐项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分析计算法。应用较广。(√)56.工艺凸模工作部分尺寸精度比型腔所需精度高一级。(√)

57.为了便于冷加工,模坯材料应具有高硬度和低塑性。(×)

58.为了能加工出型腔的全部形状,铣刀端部的圆弧半径必须大于被加工表面凹入部分的最小半径。(×)

59.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60.若被磨削工件是凸圆弧,则修整凹圆弧砂轮的半径比工件圆弧小。(×)

61.若被磨削工件是凹圆弧,则修整凸圆弧砂轮的半径比工件圆弧半径小0.01~0.02mm。(√)

62.压印修配法是一种钳工加工方法。(√)

63.成形磨削时,凸模不能带凸肩。(√)

64.工艺凸模不必要求其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65.轴类零件常用圆棒和锻件作坯料。(√)

66.成形磨削法就是采用成形砂轮的磨削方法。(√)

四、简答题

1.工件的安装方式有哪几种?各适用什么场合?

答:工件的安装方式有;

1)直接找正法;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加工中使用。

2)划线找正法;批量较小的毛坯粗加工中使用。

3)采用夹具安装。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

2.型腔电火花加工有何特点?

答:型腔电火花加工特点有:

1)要求电极损耗小;

2)金属蚀除量大;

3)工作液循环不流畅,排屑困难;

4)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侧面修光、控制加工深度、更换或修整电极等需要,电火花机应备有平动头、深度测量仪、电极重复定位装置等附件。

3.在模具装配中,常采用修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比较其两者的异同点。

答:两者的共同点是能用精度较低的组成零件,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不同之处是调整装配法是用更换调整零件或改变调整件位置的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而修配装配法是从修配件上切除一定的修配余量达到装配精度。

4.机械加工中修整定位用中心孔的作用是什么?可采用哪些修整方法?

答:加工定位用中心孔的作用是以便为后继工序提供可靠的定位基准。

修正中心孔可采用在车床上用磨削方法修正中心孔,用研磨法修正中心孔,用挤压

法修正中心孔。

5.简述切削加工工序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答1)零件分段加工时,应遵循“先粗后精”的加工顺序。

2)先加工基准表面,后加工其它表面

3)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6.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那些基本性能?

①硬度和耐磨性、②强度和韧性、③耐热性、④导热性和耐冲击性、⑤抗粘结性、⑥化学稳定性、⑦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7.简述制定模具工艺规程的基本步骤

答:①对模具总图和零件图研究和工艺性分析;

②确定生产类型;

③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尺寸;

④选择定位基准和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拟定零件的加工路线;

⑤确定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条件;

⑥确定机床、工艺装备、切削用量和劳动定额;

⑦填写工艺文件。

8.冲裁模凸、凹模间隙控制和调整的方法有哪些?

答:控制和调整冲裁模凸、凹模间隙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垫片法;透光法;电镀法;镀层法;腐蚀法;工艺尺寸法;工艺定位器法等

9.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有哪些?

答:1、基准重合原则:尽量使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

2、基准统一原则:尽量在多工序加工中采用同一组定位基准。

3、自为基准原则: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尽量原表面为基准。

4、定位基准的选择还要便于工件的安装和加工,并使夹具结构简单。

10.选择粗基准的原则有哪些?

答:在起始工序中,工件只能选择未加工的表面定位称为粗基准(粗定位)。

选择的原则:①非加工表面应选择尺寸和形位公差较高的表面②合理分配其它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③粗基准表面应平整,便于定位可靠,夹紧方便;④同一方向上的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否则误差较大。

11. 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加工顺序时一般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安排加工顺序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基面先行(定位基准面先加工)、先粗后精(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先主后次(先加工工件的主要加工面、后加工次要加工面)、先面后孔(先加工工件的平面、后加工孔系)。

12.电火花加工的放电物理本质大致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电火花加工的放电物理本质大致包括以下降几个阶段:

1)介质的击穿与放电通道的形成;

2)能量的转换、分布与传递;

3)电极材料的抛出;

4)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13.电火花成形加工设备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1、电极与工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很小间隙,并且可以自动调节,以确保极间电压能击穿介质,又不会形成短路接触。

2、极间放电密度要足够高,能使放电点的金属熔化和汽化。

3、极间的放电应该是瞬间脉冲性的。

4.每一次的放电后应能及时消电离恢复介质的绝缘性能,必须有较强的绝缘介质。

14.选用切削用量的顺序是什么?

答:首先选用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用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选用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

15.什么是外联系传动链?什么是内联系传动链?并举实例说明。

不要求传动链两末端具有严格的传动比,该类传动链称为外联系传动链;而要求传动链两末端具有严格的传动比的传动链称为内联系传动链。例如在车床上加工外圆时,刀具与工件这两个执行件之间不需要有严格的传动比联系,而在车床上加工螺纹时刀具与工件这两个执行件之间必须有严格的传动比联系,即工件转一转,刀具走被加工工件的一个导程。

16.圆周铣削时,顺铣和逆铣各有什么优缺点。

17.

五、计算题

1、如图某零件加工时,图纸要求保证尺寸6±0.1,因这一尺寸不便直接测量,只好通过度量尺寸L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

由尺寸链计算公式计算得L=160-0

mm

。05

2.如图所示某零件,在成批生产中用工件端面E定位来铣缺口,以保证尺寸,试确定工序尺寸A及其公差。

由尺寸链计算公式计算得A=43+0.070mm

3. 如图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面A定位,

铣出表面C保证尺寸20

mm,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10分)

-0.2

已知:A2=40+0.05 A3=65±0.05 A∑=20-0.2求A

(1)尺寸链图

(2)判断封闭环A∑=20-0.2

(3)上下偏差与基本尺寸计算

AΣ=A+ A2―A3 A=45

BsAΣ= BsA+BsA2-BxA3 BsA=-0.1

BxAΣ= BxA+BxA2-BsA3 BxA=-0.15

(4)入体尺寸标注:44.9

-0.05

(5)校核δ

= δ+δ2+δ3 = 0.2

4.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完毕。试求:当以

B面定位钻直径为φ10mm孔时的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要求画出尺寸链图、指出封闭环、增环和减环)

解:⑴

分析可知:封闭环1.0250±=A ,增环、减环如图所示。

⑵ 计算工序尺寸1A :

由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式: 25=1A +50-60 解得: 1A =35

由封闭环的上偏差公式: 0.1=ES 1A +0-(-0.1)解得:ES 1A =0 由封闭环的下偏差公式:-0.1=EI 1A -0.05-0 解得:EI 1A =- 0.05

故 1A =0

05

.035-

六、编程题

1、请用3B 格式编制下图凹模型孔加工程序,钼丝Φ0.18mm ,单边放电间隙为0.01mm 。起点为O 点,逆时针方向加工。

解::①确定补偿量

△R=0.18/2+0.01=0.10mm

②确定线切割轨迹

O →A →B →C →D →A

3B 格式线切割轨迹向内偏0.1mm (双点划线所示)

3B 格式程序:

BBB14900G X L3

BBB19900G Y L4

BBB29800G X L1

BBB19900G Y L2

B14900B0B29800G Y NR1

2

逆时针方向加工凹模

B

C

O

A

D

R1

5

30

2.根据下图所示的零件尺寸,试编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G代码程序,已知钼丝Φ0.18mm ,单边放电间隙为0.01mm, 毛坯材料为Cr12,尺寸单位为mm,。(按A-B-C-D-E-F-G-A顺序编程)。

七、综合题

1.如图凹模零件,厚度为20mm,材料Cr12MoV,热处理硬度HRC60-65。试编制其加工工艺规程。

1、锯床:下料φ58×111

2、锻造:125×85×25,碳化物偏析≯3级

3、热处理:调质HRC20-24

4、铣(刨):六面为120.6×80.6×20.6棱边倒角1.5×1.5×450。

5、平磨:平磨六面,留精磨量单边0.05-0.1mm保证相邻面不垂直度<0.01。

6、钳工:划线加工各孔、螺孔,保证图纸要求;划中心线,加工穿丝孔。

7、热处理:防止脱碳和氧化,HRC60-65,变形量不大于0.01mm.

8、平磨:以原平面自为基准,精磨六面,保证垂直,保证尺寸120×80×20。

9、线切割:拉直基准面,找正中心,穿丝加工凹模内形,保证图纸下偏差和粗糙度1.6要求。

10、钳工:修研、抛光凹模内形,保证图纸尺寸和粗糙度0.4的要求

2.根据浇口套零件图,编制零件机加加工工艺路线,填入表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