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思想来源3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37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主体及其法律保护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各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宪法权利,[1]新闻自由则在许多国家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对言论自由做扩大解释时认为言论自由包括了新闻自由。
学者们对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差异已有较多论述,[2]笔者在此只想重点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主体及其法律保护的问题做一些分析。
一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主体(一)言论自由的主体是“自然人”言论自由的主体应当是“人”,一般是指作为个人的公民,如法国《人权宣言》第11条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第21条第1款规定:“每人均有以口头、书面及他种传播思想之方法自由表达思想之权利。
”[3]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的自由。
”作为个体的公民,其言论表达的形式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的言论自由一般包括说话、议论、争辩、演说、讲学等,这是自然人表达意见的特有方式(法人往往不具备这种表达能力),这种口头的言论又可以分为私下场合的言论(如说话、议论、争辩)和公开场所的言论(如辩论、演说、讲学)。
有学者强调言论自由有口语化、公开化的特点,“是公民以口语的形式,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前提下,公开发表意见、交流思想、传播信息、教授知识而不受干涉、约束和惩罚的自主性状态”。
[4]确实,“公开化”是言论自由与通信自由的主要区别,“口语化”则将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著作自由、新闻自由区别开来。
但笔者认为,“口语化”是言论自由主要的、而非全部的表达方式,言论自由还应包括书面的表达。
书面表达的言论自由,是以书面形式表达意见的自由,但不应当包括出版自由,许多国家的宪法(包括我国)将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并列,说明两者不是包容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书面的言论自由是公民个人以除出版形式以外的其他书面形式表达的自由,如发言稿、手抄本、传单、小册子、未发表的论文或诗作、电子邮件、手机短信[5]等。
知道你的权利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是现代社会的两个重要核心价值,也是民主国家立法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
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存在,不仅是维护公民的基本权益,还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定义和意义、相关法律保障以及现实困境等方面探讨知道你的权利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概念源远流长,在现代民主国家建设之前就已经亘古不变地存在。
封建社会中的言论受到严格控制和限制,人们缺乏言论自由的权利。
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呼吁并争取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权宣言》正式将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确立为人权的重要内容。
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权利。
二、定义和意义言论自由是指公民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权利表达个人观点、意见和看法的自由。
它体现了公民的思想独立和自由表达的权力,为公民提供了交流、讨论和思考的平台。
言论自由的存在,有助于促进个人思想的创新、社会进步的推动以及民主制度的健全发展。
新闻自由是指媒体在遵守职业伦理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权利进行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的自由。
它是公民获取真实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监督政府权力、维护社会公正和民主价值的重要手段。
新闻自由的存在,保障了公众知情权和表达权,促进了社会的公开透明和舆论多元。
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意义在于:首先,它们是现代社会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其次,它们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后,它们在民主制度中起到重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保证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三、相关法律保障为了保护和促进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实现,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例如,美国的《宪法修正案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不得立法限制言论的自由,或禁止人民和平集会,或要求政府进行申诉以获得救济。
”英国的《国内安全法》也确保了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
新闻学中的新闻与言论自由在新闻学中,新闻与言论自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新闻学旨在研究新闻传播的规律和原则,而新闻与言论自由则是保障新闻传播正常运行的基础。
本文将从新闻学的角度探讨新闻与言论自由的含义、意义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挑战。
一、新闻与言论自由的含义与意义新闻与言论自由是指个体或群体在进行新闻传播和表达意见时不受干预、打压和限制的权利。
它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权之一,也是民主社会的重要支撑。
新闻与言论自由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新闻与言论自由意味着新闻媒体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新闻媒体在报道和评论时应当保持客观中立,不受政治、经济和其他利益团体的干扰。
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新闻媒体才能真实地向公众传递信息,提供多元的观点,促进公众舆论的形成和民主决策的实施。
其次,新闻与言论自由要求政府和权力机构不对新闻表达和言论自由进行干预。
政府应当制定和执行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律和政策,并保证媒体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言论自由的实现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护个体和群体依法表达意见的权利,同时也要求公众拥有接收和传播信息的自由权利。
最后,新闻与言论自由还意味着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公众有权知道真实的信息,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只有在新闻与言论自由的保障下,公众才能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参与社会进步的过程。
新闻与言论自由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
它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有助于监督政府、披露腐败、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它也是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重要渠道,促进了科学研究和文化发展。
只有在新闻与言论自由的环境下,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公正和发展。
二、新闻与言论自由面临的挑战虽然新闻与言论自由在理论上被广泛认可,但在现实中仍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1. 政府干预和控制: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存在对新闻媒体和言论的严格控制和限制。
政府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为名,对新闻报道和言论表达进行审查和干预,从而削弱了新闻与言论的自由。
言论自由:概念及边界温辉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言论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因此,言论自由的保障,/有助于思想与资讯之流通,为推动文明进步与发展之原动力0。
112密尔在其代表作5论自由6一书中,对言论自由对人类精神福祉的必要性做出了精辟的概括,122并指出:/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
0132没有对言论自由的保障,就没有思想之激荡,社会之进步。
在这个意义上,如卡多佐法官所称:言论自由是其他权利产生的摇篮,几乎为其他每种权利不可缺少的前提。
142我国有学者提出:随着生存权问题的基本解决,自由权特别是言论自由权将成为我国人民的首要人权。
152基于言论自由在发展个人才智、增强民主参与、制衡政府滥权等方面有着重大价值,162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言论自由作为公民一项基本权利载入宪法,有124个国家在宪法中规定了发表意见自由,占总数的87.3%;另有18个国家的宪法没有规定发表意见的自由,占总数的12.7%。
172当然,通过宪法对言论自由予以确认是一回事,在实践中如何保障言论自由则是另一回事。
因此,言论自由的保障就成为各国宪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欲从言论的概念及言论自由的边界两个方面,探讨我国言论自由的宪法保障。
一、什么是言论(一)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学界对言论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甄树青将其归纳为以下10种:(1)狭义112 122 132 142152 162172朱武献:/言论自由之宪法保障0,载5公法专题研究6(二),1992年,第25页。
详见[英]约翰#密尔:5论自由6,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6页。
同注2引书,第17页。
Pa l ko v.C onnecti cu t,302U.S.319,327(1937).转引自Peter E.Qu i n t:/宪法在私法领域的适用)))德、美两国比较0,余履雪译,载5中外法学6第15卷(2003年)第5期,第616页。
新闻自由并不是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权,而是公民拥有的宪法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表现。
一媒介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新闻自由理念产生于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新闻业的自主权时期,是资产阶级投向封建秩序的尖刀和匕首。
1644年11月,英国诗人、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o弥尔顿向议会发表了《出版自由请愿书》的长篇演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
他认为,"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象;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象。
" 因此,对出版的查禁与特许,实际上就是伤害真理本身。
弥尔顿的这些思想,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所首倡的出版自由观念,以及从中引导出的"观念的公开市场"、"自我修正过程"概念,后来发展成为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而这些理论,正是近代资产阶级新闻传播的思想基础、西方文明的指导原则。
之后,几经斗争,英国于 1861年废除了"知识税",1868年国会正式承认记者有报道及批评国会的自由,不构成煽动诽谤罪,报业是独立于僧侣、贵族和平民之外的"第四等级"。
至此,言论自由的原则第一次在一个民主国家得以确立。
除了英国之外,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国民议会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第11条写到:"无拘束地交流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只要他对法律规定情况下的这种自由负责。
"从这段话的本意看,但是的人们已经开始预见到对于过度自由而引发的纠纷。
但也仅仅停留在了警示的层面上。
在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在1789年于美国《权利法案》第1条确立了包括言论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及集会、结社、请愿等自由主义的权利内容。
在这期间,密尔在1859年出版的《论自由》一书,被誉为新闻史上为自由主义辩护和论证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