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检验讲座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纤维研究报告纤维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纤维是指天然或合成的纤维形成的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纺织品。
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可以用于制造各种衣物、家居用品和工业产品等。
纤维的种类繁多,包括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每种纤维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不同类型的纤维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了解其特性、用途以及市场需求,为纺织品行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三、研究方法1. 收集数据: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的方式,收集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相关信息,包括生产工艺、性能特点和市场需求等。
2. 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不同纤维的优缺点、用途和市场前景。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天然纤维:- 棉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衣物和床上用品等。
- 丝绸:光泽度高,质地柔软,被用于制作高级服装和家居饰品。
- 羊毛:保暖性能好,常用于制作冬季服装。
2. 人造纤维:- 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皱性,广泛用于制造衣物和家居用品。
- 尼龙纤维:强度高,耐久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运动服装和户外用品。
- 腈纶纤维:耐候性好,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弹性,常用于制作泳衣和运动服装。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纤维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类型的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在选择纤维材料时需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选择。
2. 天然纤维在透气性和亲肤性方面具有优势,适合制造日常穿着的衣物和床上用品。
3. 人造纤维在耐磨性和强度方面具有优势,适合制造高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产品。
4.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增加,天然纤维的市场需求有望增长。
基于以上结论,建议纺织品行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纺织品的生产结构,增加天然纤维的比例,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纤维材料的研发和创新,开发更多适应不同需求的纤维材料。
维纶纤维检验报告
一、纤维检验报告的检验标准
纤维检验报告的检验标准是保证检验报告质量的基本条件,同时也为纤维检验提供了检验依据,对纤维检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纤维检验标准有两种,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纤维检验必须按照检验标准进行,且要在检验报告上标明检验依据标准的编号,才能保证纤维检验报告的质量。
二、当前影响纤维检验报告的因素
1.纤维检验标准表述的明确性
目前,我国的纤维检验标准中,有些细节规定不够明确,理解起来可能会产生歧义,还有一些检验标准,如计算时引入的常数数值、参数、仪器的校准等标注不够明确,影响了检验人员的标准判断,理解发生歧义,成了纤维检验结果的不一致。
2.纤维检验的实验环境的标准性
实验环境,是保证纤维检验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纤维检验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都会影响纤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的实验温度、湿度就会影响纤维的重量、拉伸,强力,长度等物理性能,这样就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一致,且没有司比性,对纤维检验报告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若实验环境与实验要求的标准环境相差很大,则会出现结果差异很大。
3.纤维检验实验步骤的规范性
实验步骤的操作直接影响着纤维检验的结果,但是由于现在都是使用模拟仪器,这就会导致不同的检验人员读数出现偏差、测量方法偏差等,从而导致不同的检测结果.例如,在测量纤维的PH 值时,一般都是选用、、这三个标准的溶液进行校准的,校准之后仪器就会形成标准的校准曲绒,然后在对纤维的实验样品进行测量,并与校准曲绒相比较,在样品测量中,如果不冲洗烧杯,只冲洗电极时,测得的PH 值和电极、烧杯都清洗时测得的PH 值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不同的操作步骤就会产生不同的实验数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50%主纤维47%聚酯纤维3%氨纶面料的检测报告
一、主纤维检测报告
该面料的主纤维成分为50%左右,我们采用微观观察和化学试剂检测的方法,得出了以下结果:
1. 微观观察结果:
面料的主纤维看起来比较细长,质地较为柔软,颜色为深蓝色。
2. 化学试剂检测结果:
使用氢氧化钠和硫酸进行检测,发现该纤维的化学性质表现为酸性反应,进一步证明该主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
二、聚酯纤维检测报告
该面料的聚酯纤维成分大约为47%,我们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和溶解法检测,得出了以下结果:
1. 红外光谱分析法结果: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我们发现该纤维的特征峰位于1730 cm-1处,说明该纤维为聚酯纤维。
2. 溶解法结果:
将样品溶解于苯酚中,观察溶液的变化,发现该纤维能够在苯酚中完全溶解,进一步证明该纤维为聚酯纤维。
三、氨纶检测报告
该面料含有约3%的氨纶成分,我们使用热湿法和拉伸测试法进行了检测,得出了以下结果:
1. 热湿法结果:
将样品置于80℃、95%湿度的环境中,观察其变化,发现该面料有明显的收缩和变形,进一步证明该面料含有氨纶成分。
2. 拉伸测试法结果:
将样品进行拉伸测试,发现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展,进一步证实了该面料含有氨纶成分。
综上所述,该面料的主纤维成分为一种天然纤维,聚酯纤维成分为47%,氨纶成分为3%。
这些检测结果能够为该面料的使用和维护提供指导。
纤维检验与新疆纺织心得体会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原料消耗国。
由于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能力,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必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机械和纺织仪器的市场。
也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新疆纺织行业从纤维原料到纺纱、织布、印染、服装、或其他制成品的工艺流程很长,为了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对复杂、多环节的工艺流程中各个过程进行在线检测和监控,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的二十年里,我国纺织仪器和在线检测、监控设备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基本能满足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
在实习期间,我们不仅提高了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而且还听取了专家的讲座,加强了思想方面的认识学习,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
纤维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
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纤维检验所检测业务范围有:棉纤维、毛绒纤维、化学纤维等纤维类产品检测;纺织服装产品检测;生态纺织品检测;功能性纺织品检测;羽绒羽毛及其制品检测;皮鞋;皮及其制品检测等。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测定不同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了解膳食纤维在食物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掌握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并对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进行评估。
二、实验材料1. 食物样品:大米、小麦、玉米、燕麦、豆类、蔬菜、水果等。
2. 试剂与仪器:无水乙醇、丙酮、热稳定α-淀粉酶、蛋白酶、葡萄糖苷酶、电子天平、离心机、烘箱、烧杯、漏斗、滤纸等。
三、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各种食物样品分别研磨成粉末,过筛,以去除杂质。
2. 酶解:取一定量的样品粉末,加入适量的热稳定α-淀粉酶、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酶解反应。
3. 沉淀与抽滤:酶解后的溶液加入无水乙醇和丙酮,充分混合,静置沉淀,抽滤,得到膳食纤维残渣。
4. 洗涤与干燥:将残渣用无水乙醇和丙酮洗涤,干燥称量,得到总膳食纤维(TDF)含量。
5.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测定:将酶解后的溶液直接抽滤,用热水洗涤残渣,干燥称量,得到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含量;滤液用无水乙醇沉淀,抽滤,干燥称量,得到SDF含量。
四、实验结果1. 大米:TDF含量为2.2%,SDF含量为0.6%。
2. 小麦:TDF含量为2.5%,SDF含量为0.8%。
3. 玉米:TDF含量为2.8%,SDF含量为0.9%。
4. 燕麦:TDF含量为5.3%,SDF含量为1.2%。
5. 豆类:TDF含量为6.5%,SDF含量为1.8%。
6. 蔬菜:TDF含量为3.2%,SDF含量为0.9%。
7. 水果:TDF含量为2.7%,SDF含量为0.8%。
五、实验讨论1.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差异较大。
豆类、蔬菜和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适合作为高纤维食物的来源。
2. 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最高,其TDF含量是大米的2倍多,小麦的2倍。
这说明燕麦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膳食纤维来源。
3. 豆类、蔬菜和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
粗纤维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测定粗纤维含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样品中粗纤维的含量差异,为食品、饲料等领域的质量控制和营养分析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测定粗纤维的方法通常是基于酸碱处理和重量法。
样品经过先后的酸处理、碱处理、乙醇和乙醚洗涤,去除其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成分,剩下的残渣即为粗纤维。
通过称重残渣的质量,并计算其占样品原质量的百分比,即可得出样品中粗纤维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待测样品:如粮食、蔬菜、饲料等。
硫酸溶液(浓度为 0128 ± 0005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 0313 ± 0005 mol/L)。
95%乙醇。
乙醚。
石棉。
2、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精度 00001 g)。
高温炉(能保持温度在 550 ± 20℃)。
干燥箱。
古氏坩埚(容量为30 mL 左右,预先加入酸洗石棉并烘至恒重)。
电炉。
漏斗。
抽滤装置。
四、实验步骤1、样品预处理将待测样品粉碎,过 40 目筛,充分混合均匀。
准确称取 10 20 g 样品(精确至 00001 g),放入 500 mL 锥形瓶中。
2、酸处理向锥形瓶中加入 200 mL 硫酸溶液,装上回流冷凝管,在电炉上加热,使其保持微沸状态,回流 30 分钟。
3、过滤与洗涤用倾泻法将酸处理后的样品通过古氏坩埚过滤,用热水充分洗涤残渣,直至滤液呈中性(用 pH 试纸检验)。
4、碱处理将过滤后的残渣转移回原锥形瓶中,加入 200 mL 氢氧化钠溶液,装上回流冷凝管,同样在电炉上加热微沸 30 分钟。
5、再次过滤与洗涤用倾泻法将碱处理后的样品再次通过古氏坩埚过滤,用热水充分洗涤残渣,直至滤液呈中性。
6、乙醇和乙醚洗涤用 20 mL 95%乙醇洗涤残渣,再用 20 mL 乙醚洗涤残渣。
7、烘干与灼烧将古氏坩埚中的残渣转移至预先在 130℃干燥箱中烘至恒重的称量瓶中,在 130℃干燥箱中烘干 2 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30 分钟,称重。
纤维测定实验报告1.了解纤维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纤维测定的操作步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3.掌握纤维测定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纤维测定是一种常用的纸张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对纸张样品进行一系列处理后,测定其中纤维组分的含量。
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非纤维素等成分的测定。
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测纸张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片段,并称重记录质量。
2.浸泡处理:将样品用酸和碱进行浸泡处理,去除非纤维组分。
首先将样品放入稀酸溶液中浸泡,再用稀碱溶液进行二次浸泡处理。
3.洗涤处理:用去离子水将样品洗涤多次,以去除残留的酸碱等化学物质。
4.退浆处理:将洗涤后的样品进行退浆处理,以去除半纤维素成分。
常用的退浆剂有过氧化氢、亚硫酸钠等。
5.过滤和干燥:将退浆后的样品用滤纸进行过滤,去除多余的液体。
然后将样品放置在恒温烘箱中进行干燥,直至质量恒定。
6.称重记录:将干燥后的样品称重,记录质量。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中记录的样品质量数据,可以计算出纤维素的质量、半纤维素的质量和非纤维组分的质量。
然后可以计算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非纤维组分在样品中所占的比例。
实验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样品的外观和触感等指标来评估样品的纤维质量。
一般来说,质量较高的纸张样品具有均匀的纤维分布,并且手感柔软。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有害溶液和化学品。
2.仪器设备的使用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操作。
3.样品称重时要准确记录数据,并注意保持称量仪器的准确性。
4.实验后要注意清洗和归位仪器设备,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纤维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并熟悉了操作步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样品的处理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得到纸张样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非纤维组分的含量。
这对于纸张质量的评估和产品改进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杨光富.制浆与造纸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孙守国.纸浆工程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纤维定性定量分析1. 适用范围1.1 适用于纺织产品中出现的纺织纤维;2. 性能要求无3. 测试方法3.1 测试环境定量分析在通风厨下进行。
3.2测试仪器及材料●显微镜●过滤钳锅3.3 试剂:3.4 纤维含量检测的基本步骤1、样品---取样---预处理2、定性分析:1)如果样品是由一组份组成,直接出据检验结果。
2)如果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纤维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化学法;3)数据处理;4)出据检验结果。
这里介绍几个概念:1.定性分析:确定样品中所含纤维的种类。
通常指纤维成分;2.定量公析:确定样品中所含纤维的量。
通常指纤维含量。
3.预处理:采用一定的方法去除样品中的非纤维物质,如涂层、浆料等3.5 取样一、纤维类:这类样品通常呈散纤维状态;不同的试验方法中有不同的取样方法。
1)将试样以小于1cm的厚度平铺于试验台上,用镊子在试样正反两面的不同部位(正反两面的取样点要交叉)各取20个点,镊取约200mg纤维混合并平分成三个试验样品。
2)A、填充物纤维含量取样方法按图1,在各取样处随机抽取约10g样品,将每份样品自己充分混合均匀,组成第一组混合样品。
B、按图2所示,将第一组混合样品中的第1 个样品与第2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3 个样品与第4个样品合并混合,同样分面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7个样品与第8个样品合并混合。
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
组成第二组的4个混合样品。
C、将第二组混合样品中的第1 个样品与第2 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个混合样品。
D、将第三组的混合样品按第二组方法分样,最后得到一个约10g的试验室试验样品,供纤维含量测试用。
图1图2二、纱线类纱线类的产品通常大多呈管纱、筒纱、绞纱、团绒(绒线类)等形式。
做为样品本身的均匀性比较好,在确定批样品后从单一样品取样时可以根据其形式随机取。
如样品总数为10个管纱(筒纱、绞纱、团绒)分别从10个管纱(筒纱、绞纱、团绒)取长度基本相同的样品并将其混合均匀。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纤维产品的种类及特点;2. 掌握纤维产品的制备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纤维产品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纤维产品是由纤维原料经过加工制备而成,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性、透气性等特性。
本实验主要针对纤维产品的制备方法及性能进行演示。
三、实验材料1. 纤维原料:棉、涤纶、尼龙等;2. 化学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等;3. 实验仪器:高温高压反应釜、烘箱、纤维测试仪等。
四、实验步骤1. 纤维原料预处理(1)将纤维原料进行清洗,去除杂质;(2)将清洗后的纤维原料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达到实验要求。
2. 纤维制备(1)将预处理后的纤维原料放入高温高压反应釜中;(2)加入适量的化学试剂,如氢氧化钠、盐酸等;(3)启动反应釜,进行高温高压反应,制备纤维;(4)反应结束后,将纤维取出,进行洗涤、干燥等后续处理。
3. 纤维性能测试(1)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测试;(2)纤维的耐磨性、透气性等性能测试;(3)纤维的耐热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纤维原料预处理效果通过实验,清洗后的纤维原料含水量达到实验要求,无杂质。
2. 纤维制备效果通过高温高压反应,成功制备出纤维产品,纤维表面光滑,无杂质。
3. 纤维性能测试结果(1)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均达到实验要求;(2)纤维的耐磨性、透气性等性能指标均达到实验要求;(3)纤维的耐热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均达到实验要求。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成功制备出纤维产品,验证了纤维产品的制备方法;2. 纤维产品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性、透气性等特性;3. 纤维产品在高温、高压、耐腐蚀等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化学品对人体造成伤害;2.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实验器材,防止污染。
八、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纤维原料对纤维产品性能的影响;2. 研究纤维产品在特定领域的应用;3. 探索新型纤维产品的制备方法。
纤维检验讲座报告
今天是6月28日,凉爽的天气迎来了湖北省纤维检验局主任王克作,他此行的目的是为我们讲解一些关于国家棉花质量检测的一些知识。
开头他介绍,中国是一个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大国,也是纺织服装检测的大国。
目前,国内通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具有纺织品服装检测能力的专门检测机构或实验室有100家左右,还有近100家检验机构或实验室没有通过CNAS的评审但已经通过了“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评审”,也具备了向社会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的资质。
这些检测机构或实验室主要归属于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各纺织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以及民营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
目前国内纺织服装检测机构中已经建设有五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分别是设在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天津市服装研究所的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的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浙江省纤维检验局、浙江省纺织测试中心和宁波市纤维检验所的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福建省纤维检验所的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
2010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批准在湖北省纤维检验局、省纤维制品检测中心的基础上筹建的国家棉花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已经通过验收开展工作,该中心的检测能力范围包括棉纤维、棉纱线、各类棉织物、棉胎、服装共25种产品50个参数。
已建成运行的五个国家级纺织服装产品质检中心中,上海和天津是最早成立的,凭借自身与服装产业有关的科研开发实力,在国内服装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服装科技信息中心就设在上海市服装研究所。
广州(2003年)、浙江(2003年)、福建(2008年)中心依托其所属区域发达的纺织服装加工业和物流业的优势,检测业务得到快速发展。
这些国家质检中心的检测产品范围涵盖各种纺织纤维、纱线、机(针)织物、服装、家装饰品、产业用纺织品,主要检测项目和参数包括纤维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各种染色牢度、缩水率及洗后外观、各种强力伸长率(纤维纱线和织物的拉伸、撕破、顶破、接缝、剥离等)、织物性能(耐磨性、抗起毛起球、透气、热阻湿阻、拒水、褶皱弹性及回复等)、织物结构(克重、厚度、纱支等)、燃烧性能、羽绒测试、生态指标如PH值、甲醛含量、禁用偶氮染料(致敏染料、致癌染料等)、重金属含量、残留量。
除此之外,有的质检中心还结合当地的纺织产业链增加了新的产品检验。
例如,广州纤检院还开展毛皮和皮革检测,福建纤检所增加了妇幼卫生用品、拉链、箱包、毛绒玩具等产品的检测等。
目前各省市区除西藏、海南外均设有纤维检验局(院、所),各省区在纺织纤维的主产地和主销地的地市州大都设有纤检机构,还有大部分地市级以上的产品质检机构里设有纺织室或轻纺室,这些机构均开展纺织品服装的检测业务,但地市级检测机构的检测项目和参数较少。
另外,各省市区包括经济发达地市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都开展纺织品服装的进出口检验业务。
还有,就是原来隶属纺织服装行业的质检站、挂靠在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检测机构也开展纺织品服装的检验。
中国是一个纺织生产大国,但每年将服装产品送往国内商检、纤检系统检测机构的企业只占45%,国内民间商业和第三方公正检测占5%左右。
也就是说,国内纺织品市场的产品检测率不足50%.
随着中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上地位的强势以及中国加入WTO后服务市场向世界的开放,来自国外的检测服务机构纷纷进入。
开展纺织品服装检测服务的号称全球三大检测机构SGS、ITS、BV已经进驻中国,据有关人士透露,2006年仅SGS和ITS两家检测机构在中
国纺织品服装检测市场收入就超过6亿元人民币,而且国际纺织权威检测机构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呈增长趋势,可见中国检测机构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目前,中国检测市场占有率:国有检测机构占50%,外资检测机构40%,民营检测机构占10%.据专业机构预测,未来检测市场将以20%递增。
接着,王克作主任分析了各类检测机构特点,首先说国有检测机构,它占中国内销检测市场89%份额,占外销产品检测市场14.6%份额;由不同职能、不同层级政府部门投资建设并主管,事业单位编制;主要从事政府强制性(如涉及安全、环保、人身健康)、垄断性(如棉花公证检验)检测任务,承接委托检验、验货检验等;除少数几家外,大部分规模较小;专业技术能力较强,但缺乏自由品牌。
然后说外资检测机构,它历史悠久,实力强大;除开展检验检测、校准外,多元化发展(如认证认可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不断涌入我国并且市场份额逐步增大。
其次说民营检测机构,它凭借灵敏的市场嗅觉,发展迅速;大部分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较低;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机构的公正性成最大瓶颈。
最后说公众公司(上市公司),国外绝大部分知名检测机构均为公众公司,国内仅有少数检测机构是公众公司,如华测检测(300012)、建研集团(002398)、复星医药(600196)等。
其特点是有资金和筹资优势;定期向社会和股东公布经营情况,接受政府和民众的监督;品牌影响力强,运营透明度高。
然后又详细地为我们解释SGS、ITS和BV,英文全称分别为Societe Generale de Surveillance、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和Bureau V eritas。
SGS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资格最老的民间第三方从事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鉴定的跨国公司之一,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是全球检验、鉴定、测试及认证服务的领导者和创新者,也是公认的品质与诚信的全球基准。
SGS的服务能力覆盖农产、矿产、石化、工业、消费品、汽车、生命科学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近年来,在环境、新能源、能效和低碳领域不断创新。
而ITS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业与消费品测试、检验和认证公司之一,集团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ITS天祥中国总部位于上海。
在纺织品行业影响很大。
BV意译为法国国际商检局。
中文名称现在暂时有两个,在香港和台湾,叫立德国际公证,在上海叫上海申美商品检测。
接着,他又讲了部分纤维的测试项目,比如纤维鉴定/羽绒测试/燃烧性能测试等;护理标签指示有水洗色牢度/干洗色牢度,漂白色牢度,尺寸稳定性,外观稳定性等;性能测试有尺寸稳定性(水洗/干洗),色牢度(磨擦,光照,水洗,漂白等);物理性能评估有强力(拉伸,撕破,接缝等),抗起球性,耐磨性等,化学分析PH值等;有害物质测试有禁用偶氮染料,甲醛含量,镉含量,镍释放等。
最后他介绍了一些在计量检测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统计学知识。
第一,是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和概率;第二,是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第三,是随机变量的特征值;第四是用于估计随机变量特征值的估计量;第五,是方差合成定理。
除了这些基本知识外,还要懂得测量结果的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数理统计中常见的术语等等。
如果加深难度的话,我们还要知道有效位数及数值修约规则等等。
讲座最后,王主任讲了一些关于马克隆值的知识,即一定量棉纤维在规定条件下的透气性的量度,以马克隆刻度表示。
马克隆刻度是建立在已由国际协议确定其马克隆值的成套“国际校准棉花标准”的基础上的。
它的原理图如下:P58
总之,听完这次讲座,使我们对纤维质量标准有了大致了解,以后我们在工作中决不能马虎大意,否则稍微不合格,就会造成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