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需要的热能营养素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4.37 MB
- 文档页数:76
人体六大营养素营养是供给人类用于修补旧组织、增生新组织、产生能量和维持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合理食物。
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其中,糖、蛋白质和脂肪是供给人体能量的物质。
六大营养素主要来自八大类食物:谷类、蛋类、奶类、根茎类、肉类、鱼虾和贝类、豆和干果类、蔬菜和瓜果类。
(1)蛋白质如果把人体当作一座建筑物,那么蛋白质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
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液、肌肉、神经、皮肤、毛发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还参与组织的更新和修复;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增强抵抗力;蛋白质还产能,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能源,故又是产能营养素之(2)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被人体吸收后供给热量,是同等量蛋白质或碳水化物供能量的2倍;脂肪是人体内能量供应的重要的贮备形式;脂肪还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体表脂肪可隔热保温,减少体热散失,支持、保护体内各种脏器,以及关节等不受损伤。
(3)碳水化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参与许多生命活动,是细胞膜及很多组织的组成部分;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促进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作用。
(4)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一类化合物,它们不提供能量,也不是机体的构造成分,但膳食中绝对不可缺少,如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即可引起代谢紊乱,以及出现病理状态而形成维生素缺乏症。
(5)矿物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又一类营养素,它包括人体所需的元素,如钙、磷、铁、锌、铜等。
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帮助调节体内酸碱平衡、肌肉收缩、神经反应等。
(6)水是人类和动物(包括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水可以转运生命必需的各种物质及排除体内不需要的代谢产物;促进体内的一切化学反应;通过不知觉的水分蒸发及汗液分泌散发大量的热量来调节体温;关节滑液、呼吸道及胃肠道粘液均有良好的润滑作用,泪液可防止眼睛干燥,唾液有利于咽部湿润及吞咽食物。
人体需要的七类营养素及主要膳食成分人类的身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根据其功能特性,可以将营养素分为七类,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就是由碳、氧、和氢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它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双糖(如蔗糖、乳糖等)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三种类型。
每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千卡的能量。
主要膳食成分:米面粮食、蔬菜、水果、豆类等。
2. 脂肪脂肪是一种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化合物,人体内含有非常多的脂肪,特别是在脂肪组织中。
正常人体脂肪质量的精确量应该是在10%~25%之间,而人体脂肪储存不足或过量都会对人体机能产生不利影响。
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的能量。
3. 蛋白质蛋白质是经过多肽键连接的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组织结构构成、酶活性、携带物质和调节生命活动等多种功能。
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的能量。
主要膳食成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乳制品、鱼类、蛋类等)和植物性食品(如豆类、坚果及种子、谷类等)。
4. 维生素膳食维生素有13种,分别是维生素A、D、E、K、C、B1、B2、B3、B5、B6、B7、B9和B12。
它们可以帮助身体进行各种功能,包括维持免疫系统、促进生长和发育、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等。
5. 矿物质人体需要的矿物质有21种,如钙、磷、钾、镁、铁、锌等。
矿物质在身体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维持人体内水分平衡、构建骨骼、帮助维持正常心跳等。
6. 水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成人体重的60%~70%。
水的功能包括维持体温、滋润关节、清理废物、帮助细胞内化学反应等。
7.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由浆果、面粉、豆类等植物中提炼出来的质量非常优秀的营养素。
人体无法把其分解为葡萄糖,但可以加速肠道的蠕动、帮助排便、降低血脂、控制血糖、促进饱腹感等。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简介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是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它们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六大营养素的作用和作用的食物来源。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4千卡的能量。
主要存在于谷类、薯类、果类、豆类和乳类中。
它们可以分为简单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碳水化合物。
简单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果糖、乳糖和蔗糖,主要存在于糖类食物中。
复杂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粮食、米饭、面包和面食中,它们会逐渐被人体消化吸收,提供持久的能量。
二、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一样,脂肪也是人体的重要能源来源。
脂肪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产品中,如肉类、脂肪和奶制品等;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于植物油、鱼、坚果和大豆等食物中;反式脂肪酸则存在于部分加工食品中。
脂肪除了提供能量外,还有助于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和输送脂溶性维生素。
三、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建造和修复组织的关键。
它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无法合成的,必须通过食物摄入;非必需氨基酸则是人体可以自行合成的。
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和坚果等。
蛋白质不仅提供能量,还参与身体的生长和修复,并支持酶、激素和抗体等分子的合成。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它们对身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可以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如维生素B1、B2、B6和叶酸等。
它们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中。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和含油食品中。
维生素在人体中发挥着调节代谢、促进免疫力和维持视力等重要功能。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无机营养素,包括铁、钙、锌、硒等。
它们对骨骼、牙齿和身体的正常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与来源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纤维。
七种营养素在人体可以发挥三方面的生理作用:其一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其二是作为人体“建筑”材料。
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有蛋白质;其三是作为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这些营养素分布于各种食物之中,只要你能广食,就可以得到。
七大营养素包括:1.蛋白质 2.脂类 3.碳水化合物4.维生素 5.矿物质 6.水 7.粗纤维(食物纤维)1.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与生命、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功能1.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2.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并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3.提供能量。
人体每天所需热能大约有10~15%来自蛋白质。
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在常用的每100克食物中,肉类含蛋白质10—20克,鱼类含15—20克,全蛋含13—15克,豆类含20—30克,谷类含8—12克,蔬菜、水果含1—2克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含量多,豆类含量很多,质上比动物性食物也不差。
判断蛋白质质的优劣有三点:(1)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得越彻底,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整粒大豆的消化率为60%,做成豆腐、豆浆后可提高到90%,其他蛋白质在煮熟后吸收率也能提高,如乳类为98%,肉类为93%,蛋类为98%,米饭为82%。
(2)被人体吸收后的蛋白质,利用的程度有高有低,利用程度越高,其营养价值也越高。
利用的程度高低,叫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常用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是:鸡蛋94%,牛奶85%,鱼肉83%,虾77%,牛肉76%,大米77%,白菜76%,小麦67%。
动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一般比植物蛋白质高。
(3)看所含必需氨基酸是否丰富,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适当。
授课教师:年月日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没有能量有没有生命活动?人类能不能存在?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迷。
【讲授新课】一、能量的作用及来源1.能量的作用人体不仅在活动(劳动或运动)时需要能量,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也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和体内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如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肺的呼吸、肌肉收缩、腺体分泌,以及各种生命活动物质的合成等。
2.能量的来源动物和人通过各种代谢活动将植物的储能(如淀粉)变成自己的储能,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二、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理有效能量1.能量的计量单位传统上,营养以千卡(kcal)为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
日常应用以千焦(kJ)和兆焦(MJ)作为单位。
1 000焦称为1千焦,1 000千焦称为1兆焦。
千焦与千卡的换算关系如下:1千卡(kcal)=4.184千焦(kJ)1千焦(kJ)=0.239千卡(kcal)2.产能营养素和生理有效能量人体所需能量通常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类营养素,故这三者被称为“产能营养素”。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值称为“能量系数”。
(1)食物能值产能营养素在体外彻底燃烧时所测得的能值,也称“物理燃烧值”,或称“总能值”。
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生理有效能量分别为:碳水化合物为17.15 kJ(4.1 kcal)、脂肪为39.54 kJ(9.45 kcal)、蛋白质为23.64 kJ(5.65 kcal),除此之外,酒精在体内也可以产生较高的能量,每克酒精在体内可产生能量29.3 kJ(7 kcal)。
(2)生理能值理论上,产能营养素在人体内完全氧化产生的能值应等于其食物能值,但是由于三大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消化吸收不完全及其最终产物的不同,所以能值是不完全相同的。
三大产能营养素在机体内实际可吸收利用的能值即为生理能值。
实际上,它们在体内可被吸收利用的生理能值均低于其食物能值,即生理能值<食物能值。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与来源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纤维。
七种营养素在人体可以发挥三方面的生理作用:其一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其二是作为人体“建筑〞材料。
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有蛋白质;其三是作为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这些营养素分布于各种食物之中,只要你能广食,就可以得到。
七大营养素包括:1.蛋白质2.脂类3.碳水化合物4.维生素5.矿物质6.水7.粗纤维〔食物纤维〕1.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与生命、生命活动严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功能 1.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 2.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并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3.提供能量。
人体每天所需热能大约有10~15%来自蛋白质。
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在常用的每100克食物中,肉类含蛋白质10—20克,鱼类含15—20克,全蛋含13—15克,豆类含20—30克,谷类含8—12克,蔬菜、水果含1—2克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含量多,豆类含量很多,质上比动物性食物也不差。
判断蛋白质质的优劣有三点:(1)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得越彻底,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整粒大豆的消化率为60%,做成豆腐、豆浆后可提高到90%,其他蛋白质在煮熟后吸收率也能提高,如乳类为98%,肉类为93%,蛋类为98%,米饭为82%。
(2)被人体吸收后的蛋白质,利用的程度有高有低,利用程度越高,其营养价值也越高。
利用的程度上下,叫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常用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是:鸡蛋94%,牛奶85%,鱼肉83%,虾77%,牛肉76%,大米77%,白菜76%,小麦67%。
动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一般比植物蛋白质高。
(3)看所含必需氨基酸是否丰富,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适当。
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叫完全蛋白质,如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及作用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及作用。
想想咱们每天吃的那些东西,啥是真的养人,啥是瞎整的?先说说咱最熟悉的碳水化合物吧。
小时候,家里穷,顿顿米饭面条,吃得我都快成米饭精了。
碳水化合物啊,就是咱身体的燃料,吃得好,干活儿才有劲儿。
记得小时候,爹妈常说:“不吃饭,哪有力气干活?”可不是嘛,碳水化合物就是咱干活儿的“汽油”啊。
接着说说蛋白质。
蛋白质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咱身体的建筑材料。
记得那年,表弟要考试了,家里天天给他炖鸡汤。
鸡汤里那鸡肉,蛋白质多得像小山似的,喝了之后,表弟脑瓜子灵光了不少。
蛋白质不光是长肌肉的料,还能修补咱身体的破损,像是给身体打了补丁似的。
脂肪呢?脂肪可不是坏东西,它可是咱身体的储能库。
记得小时候,冬天冷得像冰窖,家里老是给我们做油炸的点心。
脂肪就像是冬天的棉袄,不仅给咱保暖,还能帮咱储存能量。
想想看,脂肪就像咱身体的银行,存得多,关键时刻就不怕没钱花了。
维生素和矿物质呢,那可就是咱身体里的维修工了。
小时候,奶奶总说:“多吃点蔬菜水果,补补维生素。
”维生素C像个小护士,帮咱抵抗感冒,维生素D像个小太阳,帮咱吸收钙。
记得那年夏天,邻居家的小孩儿总生病,奶奶就给他们送去了一大筐新鲜的橘子,结果那孩子立马精神了。
水,咱身体里最多的成分。
记得小时候,爹妈天天唠叨:“多喝水,身体好。
”水就像是咱身体的润滑油,啥都离不了它。
记得有一回,热得像蒸笼似的,我一口气喝了好几大杯水,感觉浑身都舒坦了。
水啊,是生命之源,少了它,身体就跟沙漠似的干巴巴的。
还有那些膳食纤维,小时候不爱吃菜,爹妈总说:“吃点菜,拉拉肚子。
”膳食纤维就像是肠道的清道夫,帮咱把那些不好的东西都清理出去。
记得那年过年,吃得太油腻,肚子胀得像个气球,吃点儿青菜,立马就感觉通畅了。
当然了,营养素也不是越多越好。
记得那年,邻居家的小孩儿吃补品吃得像个小胖子,医生说:“补得太多,营养过剩了。
”营养素就像调料,少了不行,太多也得罪人,得有个度。
人体需要的五大营养素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其中五大营养素尤为重要。
它们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五大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摄取它们。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们包括单糖(如葡萄糖)、双糖(如蔗糖)和多糖(如淀粉)。
碳水化合物可以被身体迅速分解为葡萄糖,提供给肌肉和大脑进行能量代谢。
此外,碳水化合物还参与调节胰岛素的分泌,维持血糖平衡。
为了获得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我们应该摄入一定比例的谷物、水果和蔬菜。
谷物(如米、面粉、面包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水果和蔬菜也富含多种有益的碳水化合物。
二、脂肪脂肪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是能量的储备物质,还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维持体温以及吸收和转运脂溶性维生素等功能。
脂肪可分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包括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对身体更为有益。
鱼类、植物油、坚果和种子等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建议每天合理摄入脂肪,但要控制总脂肪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和其它健康问题。
三、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是构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也是合成体内酶、激素和抗体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还参与身体的修复与再生,保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我们可以从肉类、鱼类、豆类、奶制品、坚果和谷物中摄取蛋白质。
每天适量摄入保证身体所需的氨基酸,并注意搭配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来源。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正常生长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有机物质。
它们参与体内多种酶反应,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增强免疫力,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维生素有许多种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B群、维生素C、维生素D等。
摄取丰富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能够提供大部分的维生素所需。
同时,多样化的饮食和日光浴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参与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酶的活性等。
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及各自功能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
这些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
以下是对这七大营养素的详细解释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功能。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们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碳水化合物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种类型。
1. 简单碳水化合物:简单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果糖和乳糖等。
它们能够快速被身体吸收并提供能量。
2. 复杂碳水化合物:复杂碳水化合物由多个简单碳水化合物分子组成,如淀粉和纤维。
它们需要更长时间来消化,提供持久的能量,并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二、脂肪脂肪是另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人体必需的结构组分。
脂肪可以分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转化脂肪。
1. 饱和脂肪:饱和脂肪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如肉类、奶制品和椰子油等。
高摄入饱和脂肪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不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如橄榄油、坚果和鳄梨等。
它们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
3. 转化脂肪:转化脂肪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的人造脂肪,存在于许多加工食品中。
高摄入转化脂肪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基本单位,由氨基酸组成。
它们在体内起着许多重要功能。
1. 维修和生长:身体需要蛋白质来维修受损组织并支持生长发育。
2. 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中的抗体和免疫细胞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它们起着抵御疾病和感染的作用。
3. 酶功能:许多酶是蛋白质,它们在身体内催化化学反应,促进新陈代谢和其他生物过程。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它们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
1.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多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3、B5、B6、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它们在身体内不储存,需要定期补充。
2.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等。
人体必需的七大类营养素近十年,我国居民因营养和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膳食质量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居民贫血率有所下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营养缺乏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且肥胖人数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可见,目前人们对所需营养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对营养元素的补充不够均衡。
所以,全面认识机体所需的营养素,从而调整膳食,合理补充各类营养素,势在必行!营养学家研究证明,营养素对人体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它存在于食物之中,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分为七类,七类营养素在人体可以发挥三方面的生理作用:其一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其二是作为人体“建筑”的材料,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蛋白质;其三是作为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等。
人体所需的七类营养素包括:1、蛋白质 2、脂类 3、碳水化合物 4、维生素 5、矿物质 6、水 7、膳食纤维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架的高分子化合物。
功能:1、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 。
2、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并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3、提供能量。
人体每天所需热能大约10%-15%来自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体内不断地进行合成与分解,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并供给能量。
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在常用的每100克食物中,肉类含蛋白质10-20克,鱼类含蛋白质15-20克,鸡蛋含蛋白质13-15克,豆类含蛋白质20-30克,谷类含蛋白质8-12克,蔬菜、水果含蛋白质1-2克。
判断蛋白质质地的优劣有三点:(1)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越彻底,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2)被人体吸收后的蛋白质,利用的程度越高,其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利用的程度高低,叫做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3)看所含必须氨基酸是否丰富,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适当。
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营养是供给人类用于修补旧组织、增生新组织、产生能量和维持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合理食物;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种能产生热能,也称为生热营养素;后三种不能产生热能,称为非生热营养素;人体对这6种营养素的需要量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儿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所以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也相对较大;蛋白质必需的氨基酸、脂肪中必需的脂肪酸以及维生素、无机盐人体自身都不能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之为必需营养素;近年来严重的营养缺乏症并不多见,但由于年轻父母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同时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也非少见,都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缺乏症;实际调查发现,小儿比较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有维生素A、B1、B2、C、D以及无机盐中的铁、锌、钙等;为了要保证小儿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素,必须大力提但母乳喂养,断奶后或对人工喂养的孩子来说,就应该选择合适的代乳品和必要的辅助食品;孩子出牙以后,要充分注意食物来源的多样化,以保证维生素不至缺乏;一蛋白质Protein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蛋白质有完全和不完全之分,所谓完全蛋白质是指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蛋白人体必需氨基酸有8种: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如果把人体当作一座建筑物,那么蛋白质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液、肌肉、神经、皮肤、毛发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还参与组织的更新和修复;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增强抵抗力;蛋白质还产能,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能源,故又是产能营养素;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造人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比如大脑发育的特点是一次性完成细胞增殖,人的大脑细胞的增长有二个高峰期;第一个是胎儿三个月的时候;第二个是出生后到一岁,特别是0---6个月的婴儿是大脑细胞猛烈增长的时期;到一岁大脑细胞增殖基本完成,其数量已达成人的9/10;所以0到1岁儿童对蛋白质的摄入要求很有特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关重要;2、修补人体组织: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包括外伤,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机体衰退;3、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输送氧红血球更新速率250万/秒、脂蛋白—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还有转运蛋白等;4、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及体液平衡;5、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6、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有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七天更新一次;当蛋白质充足时,这个部队就很强,在需要时,数小时内可以增加100倍;7、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参与一种生化反应;人体细胞里每分钟要进行一百多次生化反应;酶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的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8、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性;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生长素是由19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9、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味觉、视觉和记忆;10、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在大脑脑细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胶原细胞,并且形成血脑屏障保护大脑11、提供热能;蛋白质摄入不足当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时,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表现为迟缓、消瘦、体重不足等;成人则常出现疲倦,体重下降、肌肉萎缩、贫血、泌乳量减少,血浆蛋白降低;日长持久就会形成营养不良性水肿,白细胞和抗体量减少,免疫力能力下了降;器官组织的受损修补能力缓慢;此外,蛋白质缺乏可引起肝脏脂肪沉着及肝硬变,内分沁调节失调等;生命运动需要蛋白质;蛋白质摄入过量白质过量摄入也对身体有害,蛋白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淀粉样蛋白物”,使正常的组织器官受损,加重肝、肾的负担,对肝、肾功能不好的人如婴幼儿造成不良后果;使锌的排泄增多,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所以,补充蛋白质也要注意量;食物来源含优良蛋白质的食物包括新鲜的鱼类、肉类、蛋类、豆制品、牛奶、坚果类如核桃、杏仁、花生等、沙丁鱼等,二脂肪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被人体吸收后供给热量;它分为类脂和中性脂肪;类脂包括磷脂和胆固醇,中性脂肪又称甘油三脂,广泛存在于皮下、腹腔、脏器周围及肌肉间隙中;脂肪约占人体体重的13%,女性高于男性;脂肪的产热量占人体需要总能量的16%-20%.,是同等量蛋白质或碳水化物供能量的2倍;脂肪是人体内能量供应的重要的贮备形式;脂肪还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体表脂肪可隔热保温,减少体热散失,支持、保护体内各种脏器,以及关节等不受损伤;脂肪生理功能1.供给维持生命必需的热能;保持体温和贮存热能;2.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成份之一;脂肪中的磷脂、固醇是形成新组织和修补旧组织、调节代谢、合成激素所不可缺少的物质;3.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的溶剂;4.给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5.多数芳香物质都是脂溶性的,脂肪有利于提高食品的香气和味道,以增进食欲;6.可延长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利于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脂肪过量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会导致肥胖症,还将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对于以植物油作为食用油的人,一般不会出现脂肪缺乏症;只要在膳食中补充一定量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高血脂症和老年痴呆症,在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的饮食中补充适量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可提高智商和记忆力;脂肪缺乏脂肪摄入不足易导致抑郁症,损害身心健康;婴幼儿将影响其神经、智力的发育;食物来源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豆油、葵花籽油、红花油,亚麻油、苏紫油、鱼油;动物的肉、内脏,各类坚果如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癸花籽仁等,各种豆类如黄豆、红小豆、黑豆等,部分粮食如玉米、高梁、大米、红小豆、小米等;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参与许多生命活动,是细胞膜及不少组织的组成部分;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促进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作用;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很广泛的一类物质,是食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碳水化合物分类碳水化合物分单糖、二糖、低聚糖、多糖四类;糖的结合物有糖脂、糖蛋白、蛋白多糖三类;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用1供给能量:每克葡萄糖产热16千焦4千卡,人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经消化变成葡萄糖或其它单糖参加机体代谢;每个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没有规定具体数量,我国营养专家认为碳水化合物产热量占总热量的60—65%为宜;平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较高,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获得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它营养物质;而摄人单糖或双糖如蔗糖,除能补充热量外,不能补充其它营养素;2构成细胞和组织: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细脑膜、细胞器膜、细胞浆以及细胞间质中;3节约蛋白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机体不得不动用蛋白质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将影响机体用蛋白质进行合成新的蛋白质和组织更新;因此,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肉类是不适宜的,因肉类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这样机体组织将用蛋白质产热,对机体没有好处;所以减肥病人或糖尿病患者最少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要低于150克主食;4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素,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障碍,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5其它:碳水化合物中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有润滑作用;另外它可控制细脑膜的通透性;并且是一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前体,如嘌呤、嘧啶、胆固醇等;碳水化合物过量若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会不正常地积存一些脂肪,出现虚胖或水肿,并且易于感染,还会在肠道发酵过强,可产生大量低级脂酸,易引起腹泻;碳水化合物缺乏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血糖就会下降,可出现低血糖综合症,轻则会降低工作效率,重则会影响脑组织的机能活动,因能源严重不足发生虚脱、惊厥、甚至昏迷;;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如细胞膜中的糖蛋白、结缔组织中的糖蛋白、神经组织中的糖脂都含有糖类成分;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供给还具有节约体内蛋白质消耗;减少脂肪过度分解中不完全代谢产物酮体的积蓄,从而防止酸中毒;还有保肝解毒作用;婴幼儿每天的活动及生长发育均需消耗大量的热能,但储存在组织内的碳水化合物仅占体重的1%,因此,必须每日足量供给;否则,机体将动员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参与供能;久之,则可致体重减轻及能量营养不良;婴幼儿需要碳水化合物的量较成人为多;1岁以内的婴儿每日约需12g/kg体重,两岁以上约需10g/kg体重;乳、五谷及其制品、糖、水果、豆类等均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可供人体利用;食物来源植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而在植物中谷类是人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最主要的来源;谷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以淀粉的形式提供热量;中国以水稻和小麦为主要粮食食品,其它一些粗粮如玉米、小米、高粱米也是碳水化合物来源之一;有些地区薯类食品也作为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其中粮食中含碳水化合物大约60%—78%左右;薯类食品含碳水化合物大约24%左右;水果由于含水量较大,故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谷类少;在新鲜水果中,碳水化合物主要以单糖葡萄糖、果糖和二糖蔗糖的形式存在;在新鲜水果中蔗糖含量在6%;25%左右,香蕉含糖在20%左右;干果具有更高的含糖量,含糖在50%—90%之间;蔬菜可提供少部分碳水化合物,用作食物的蔬菜是植物的叶、茎、种子、果英、花、果实、块根和块茎,后两者含淀粉较多,前面一些含糖量较低,大约3%—5%左右;大多数动物性食品含糖量都很少,当动物被宰杀时,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很快分解成乳酸和丙酮酸;四维生素维生素vitamin 又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① 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 或微克ug 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分类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二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 、D 、E 、K 等;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 1、B 2、PP 、B 6、B 12、C 等;当膳食中供给维生素不足或缺乏时,会产生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脂溶性维生素是一类只能溶解于脂肪油脂的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中以维生素A 和D 在营养上更为重要,缺少他们将分别引起维生素A 或D 缺乏病;维生素E 缺乏病仅在动物实验时观察到,至于维生素K,因肠道细菌可以合成它,所以人类维生素K 缺乏病多系吸收障碍或因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维生素K 的代谢拮抗药metabolicantagonists 所致;维生素A 又叫抗干眼病维生素,也叫视黄醇或脱氢视黄醇,是一种可溶于脂肪的脂溶性维生素,耐高温,在空气中易氧化是很重要的一种维生素,作用非常广泛;它对细胞的增殖、生长,维持各种组织器官上皮细胞的健康以及维持正常视力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当缺乏维生素A 时,表现为生长缓慢或停滞;发生病,如干眼病、夜盲症、失明;皮肤粗干无光泽;对神经也有影响,可造成、痉挛、麻痹、瘫痪等;对种公、女性缺乏时,精液质量差,受孕率低,不孕或胚胎发育不正常等;维生素A 的生理功能①防止夜盲症和视力减退,有助于对多种眼疾的治疗维生素A 可促进眼内感光色素的形成;②抗呼吸系统感染作用;③助于免疫系统功能正常;④修复组织生病时能早日康复;⑤能保持组织或器官表层的健康;⑥有助于祛除老年斑;⑦促进发育,强壮骨骼,维护皮肤、头发、牙齿、牙床的健康;⑧外用有助于对粉刺、脓包、疖疮,皮肤表面溃疡等症的治疗;⑨有助于对肺气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维生素A摄入过量维生素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视力、生长、上皮组织及骨骼的发育、精子的生成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是必需的;而且对于准妈妈来说,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怀孕前增加了近25%,妊娠早期母血中维生素A的浓度下降,晚期上升,临产时降低,产后又重新上升,所以适当补充维生素A对于准妈妈来说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大剂量的维生素A对人体具有毒性,且维生素A都能够顺利地通过胎盘屏障,因而准妈妈补充维生素A 时剂量不能过大,大量的维生素A不仅对母体不利,也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对于准妈妈来说,维生素A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倦睡、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慢性维生素A过多可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脱发、唇干裂、皮肤瘙痒或低热等;对于腹中的小宝宝来说,如果准妈妈在怀孕早期大量使用维生素A,胎儿会按器官形成的顺序,发生无脑、眼缺陷、腭裂、脊柱裂、肢体缺陷等畸形;准妈妈大量服用可致胎儿泌尿道畸形以及发生先天性白内障;鉴于大量维生素A会给准妈妈及胎儿造成毒性作用,一般认为,在使用维生素A补充剂时,其使用剂量不要高于RDA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1.5倍即4000IU国际单位;但目前有较多的孕期保健品都添加了维生素A,累加后可能造成对准妈妈及胎儿的不利,因而,建议准妈妈可以选用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前原来代替维生素A;与维生素A一样,β-胡萝卜素也能顺利地通过胎盘屏障,并在人体肝脏与肠壁中胡萝卜素酶的作用下,能转变成维生素A,具有与维生素A同样的生理作用;由于体内β-胡萝卜素向维生素A的转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会过多地生成维生素A,因而,β-胡萝卜素没有维生素A醇的潜在毒性;虽然,很大剂量的β-胡萝卜素可以造成β-胡萝卜素血症,引起皮肤黄染,但只要停用β-胡萝卜素即可,对人体没有毒性作用;相对维生素A而言,β-胡萝卜素要安全得多;维生素A缺乏可加速皮肤老化;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还是丘脑、脑垂体等重要内分泌激素的营养成分;当其不足时,不能卵巢发出正常的分泌激素的指令,致使卵巢功能低下,男性激素相对增加,皮肤容易长粉刺,影响皮肤的美观;1、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及干眼病VitA缺乏的最早症状是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时可致夜盲,即在暗光下无法看清物体;由于角膜、结膜上些组织、泪腺等退行性变,致角干燥、发炎、软化、溃疡、角质化等一系列变化,在球结合膜出现泡状银灰色斑点;角膜操作严重常可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2、粘膜、上皮改变上皮组织分化不良,皮肤特别是臂、腿、肩、下腹部皮肤粗糙,干燥、鳞状态等角化变化;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粘膜推去滋润、柔软性,使细菌易于侵入,特别在獐易致支气管肺炎等严重疾病;3、生长发育受阻尤见于儿童,首先影响骨骼发育,齿龈增生与角化,影响牙釉质细胞发育,使牙齿停止生长4、其他味觉、嗅觉减弱,食欲下降;食物来源胡萝卜、黄绿蔬菜、蛋类、黄色水果、菠菜、豌豆苗、红心甜薯、青椒、鱼肝油、动物肝脏、牛奶、奶制品、奶油;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麦角甾醇,麦角骨化醇,“阳光维生素”,抗佝偻病维生素;种类很多,以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较为重要;来自食物和阳光紫外线可以作用于皮肤中的油脂以制造出维生素D,然后被吸收入人体内;烟雾会遮断制造维生素D的太阳光线不能隔玻璃晒太阳;在强烈的日晒灼伤后,皮肤将停止制造维生素D;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①使钙和磷有效地被利用,制造强健的骨骼和牙齿;②和维生素A、C同时服用可预防感冒;③有助于对结膜炎的治疗;④帮助吸收维生素A;维生素D过量症状为厌食,恶心、呕吐,继而出现尿频,烦渴,乏力,神经过敏和瘙痒.头痛、肾功能受到损害肾结石,肌肉萎缩、关节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等;治疗包括停用维生素D,提供低钙膳食;维生素D缺乏缺乏时,儿童可引起佝偻病,严重的蛀牙,软骨病,全身代谢障碍,发育不良;成人可引起骨软化症骨质疏松,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更为明显;食物来源鱼肝油、沙丁鱼、鲱鱼、鲑鱼、鲔鱼、牛奶、奶制品;维生素E维生素E因与生育有关,故又名生育酚;维生素E与动物的生功能有关,动物缺乏维生素E时,其生殖器官受损而不育;维生素E极易氧化,可保护其它物质不被氧化,是动物和人体内最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对抗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延缓衰老;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①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抗衰老②维生素E与免疫:维生素E的缺乏对人类或动物的免疫功能均有影响,不仅是体能免疫降低,而且对细胞免疫也有很大影响;③维生素E与心血管病:维生素E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这与维生素E能阻碍动脉内皮细胞“泡沫化”及平衡内皮细胞胆固醇代谢有关;④维生素E与肝脏维生素E是肝细胞生长的重要保护因子之一,肝细胞死亡的最后途径之一是肝细胞中维生素E 的耗竭;维生素E对多种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慢性肝纤维化有延缓作用;⑤维生素E与皮肤:维生素E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它可以进入皮肤细胞具有抗自由基链式反应;从理论上优于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皮肤应用于预防角质化;维生素E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眩晕,头痛,视力模糊,皮肤皲裂,唇炎,口角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乳腺肿大,乏力软弱;轻者会引起消化道异常、骨骼肌萎缩、生死功能障碍等病;重者引起血栓性静脉炎、高血压病等;维生素E缺乏症维生素E缺乏症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对生殖,肌肉,心血管和造血系统的各种作用最重要;药物相互作用①维生素E可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利用和肝脏贮存,防止维生素A过多症;②维生素E代谢物具有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能降低血液凝固性,故应避免与双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同服③降低或影响脂肪吸收的药物如考来烯胺,新霉素等,硫糖铝,矿糖油等药物可干扰维生素E吸收;④缺铁性贫血,补铁时,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增加;⑤口服避孕药可以加速维生素E代谢,可导致维生素E缺乏;⑥维生素E可增强洋地黄的强心作用和华法令等抗凝作用;⑦雌激素与维生素E并用时,如用量大,疗程长,可诱发血栓性静脉炎;食物来源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包括豆油和其他植物种子榨成的油,坚果类特别是杏、扁桃、榛子、核桃、葵花子、粗粮、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绿叶蔬菜、菠菜、全麦、未精制的谷类制品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维生素K主要生理功能维生素K控制血液凝结;维生素K是四种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人的肠中有一种细菌会为人体源源不断地制造维生素K,加上在猪肝、鸡蛋、蔬菜中含量较丰富,因此一般人不会缺乏;维生素K过量人体对维生素K的使用很有限,因而所产生的过多症也更为罕见;国外有报道,当用维生素K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过量时,会产生溶血性贫血;过多补充维生素K,孕妇也可产生溶血性贫血,且其新生儿会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有特异性体质的老人,过量服人维生素K后,可诱发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皮炎等;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症VitaminKdeficiency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见于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发生于前者称新生儿出血症,发生于后者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人乳喂养者占多数,病前多有腹泻、服用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的病史;常突然出现自发性出血,如皮肤出血点、瘀斑、皮下血肿,尤以受压部位如背部、腰骶部、臀部多见;常见注射部位出血不止、鼻衄、消化道出血等;严重者发生颅内出血,多见蛛网膜下腔、硬膜下出血,脑室、脑实质出血少见;颅内出血可不伴有其它部位出血而。
人体所必需的七大营养素及其功能为了维持身体健康,人体需要摄取各种营养素。
在营养学领域,人体所必需的七大营养素被广泛认可,它们分别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这些重要的营养素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能量和建造身体组织的原料,同时也参与了一系列生理过程,保障了身体的正常运作。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合成酶、激素和抗体的重要物质。
蛋白质的功能非常多样,包括构造、修复和维持身体组织、参与免疫系统的反应、提供能量等。
在日常饮食中,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类、乳制品、豆类和坚果。
二、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人体运动和大脑活动所需的主要燃料。
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其中葡萄糖是最基本的糖类。
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蜂蜜是碳水化合物的良好来源,它们提供了胰岛素分泌所需的纤维素。
三、脂肪脂肪是人体的次要能量来源,也是许多重要营养素的载体,并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脂肪分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鱼类、橄榄油、坚果等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很好来源,应该选取不饱和脂肪酸作为日常脂肪的主要来源。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在许多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维生素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B 群)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动物性食品通常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基本的无机元素,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矿物质包括钙、铁、镁、锌、碘等。
这些矿物质参与了骨骼的形成、细胞代谢、免疫反应和其他重要的生理过程。
奶制品、海鲜、谷物和绿叶蔬菜都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六、水水是人体最基本的,并且是最重要的营养素。
它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理过程,维持体温、运输营养物质、排除废物等。
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