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剧本与分镜头台本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8
(在此处填写剧本名称)【剧本类型】(例如:电影、电视剧、动画、微电影等)【剧本格式】以下为分镜头剧本的基本格式,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一、开场信息1. 片名:(在此处填写剧本名称)2. 导演:(在此处填写导演姓名)3. 编剧:(在此处填写编剧姓名)4. 摄影:(在此处填写摄影师姓名)5. 配乐:(在此处填写配乐师姓名)二、分镜头剧本内容1. 场景描述:(在此处填写场景名称及描述,如:公园、客厅、夜晚的城市街道等)2. 场次:(在此处填写场次序号,如:第一场、第二场等)3. 镜号:(在此处填写镜头序号,如:1、2、3等)4. 镜头类型:(在此处填写镜头类型,如: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5. 镜头动作:(在此处填写镜头动作,如:推、拉、摇、移、跟等)6. 镜头内容:(在此处详细描述镜头中的画面内容,包括人物、道具、场景等)7. 解说词:(在此处填写解说词,用于引导观众理解画面内容)8. 音乐音效:(在此处填写音乐和音效,如:背景音乐、环境音、人物对话等)9. 镜头长度:(在此处填写镜头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以下为分镜头剧本示例:《梦幻花园》【剧本类型】动画【剧本格式】一、开场信息1. 片名:《梦幻花园》2. 导演:李明3. 编剧:张华4. 摄影:王刚5. 配乐:赵敏二、分镜头剧本内容1. 场景描述:一片美丽的花园,鲜花盛开,蝴蝶飞舞。
2. 场次:第一场3. 镜号:14. 镜头类型:全景5. 镜头动作:固定6. 镜头内容:画面展示整个花园,鲜花盛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7. 解说词:这是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花园,美丽而宁静。
8. 音乐音效:轻柔的钢琴曲,伴随着蝴蝶的叫声。
9. 镜头长度:10秒(以此类推,根据剧本内容和镜头要求,填写后续的分镜头剧本内容。
)注意事项:1. 在编写分镜头剧本时,注意镜头的连贯性和节奏感,使画面更加流畅自然。
2. 解说词应简洁明了,突出画面重点,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3. 音乐和音效的选择应与画面内容相匹配,增强视觉效果。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李位明一、前期策划阶段1、文字剧本一个好的剧本是一部成功动画片的基础,有趣的剧本可能被失败的导演拍成无趣的影片,但是无趣的剧本再怎样也不可能变成有趣的影片。
“剧本"是动画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导演进行再创做的基础。
剧本具有特定的写作格式,其作用在于将文字转化为具有视觉表现力的描述。
和小说不同的是,剧本依照“场景”的概念来区分段落,一个场景代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中发生的事件。
剧本的内容包括:场景号、日景/夜景、内景/外景、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概括介绍、对白、角色的动作说明等。
任何影片生产的第一步都是创作剧本,但动画片的剧本与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剧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对话,对演员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动画影片中则应尽可能避免复杂的对话.在这里最重要的是用画面动作表现内容,最好的动画是通过滑稽的动作取得的,其中没有对话,而是由视觉创作激发人们的想象.剧本的选题很重要,它决定着作品的思想水平与社会意义的深度,在选择何种写作方式、表现手法、造型风格、表达一种什么感觉等等都要在定下选题之后才能明确.因此我们要注重选题的工作,思路清晰结构明确。
2、美术设计美术设计奠定了一部动画片的视觉风格,具体的工作主要为造型设计、场景设计等。
在前期策划阶段,经过广乏的收集参考资料和反复的讨论、修改之后,又导演与美术指导共同确定,将抽象的视觉风格转换成具体的实行规范,是美术风格在整体制做过程中保持一致造型设计造型设计包括“角色造型设计”与“道具造型设计”。
角色造型设计的工作相当与实拍电影中的“选角”。
选择外表形态、特点和剧中角色相符合的演员,可以起事半功倍地传达剧情的效果。
角色的造型设计首先要符合动画片的整体风格。
角色的造型设计的系列图包括:标准造型图、转面图、比例图、结构图、服装道具图、表情和习惯动作图、口形图等场景设计场景设计的主要构成因素是“空间”与“光影”。
场景设计是绘制画面分镜头和场景设计稿时的直接参考资料.场景设计的目的之一是“交代时空背景"。
分镜头剧本写作的格式分镜头剧本是一种特殊的剧本格式,用于描述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的视觉内容和动作。
它以具体的镜头为单位,把故事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分解为多个镜头,每个镜头可以包括描述景物、角色表演、摄影构图等内容。
下面是一份典型的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1.片名和片长:标题处写明电影或电视剧的具体名称,并注明预计片长。
3.片头信息:4.场景描述:描述每个镜头的具体场景,包括内外景、地点和时间。
可以使用如下格式:INT.客厅-晚上EXT.城市街道-白天5.镜头描述:详细描述每个镜头的视觉效果和动作。
可以包括如下元素:-摄像机运动和角度:例如前进、向上等。
-景物和环境描述:例如背景、道具等。
-人物表演和动作描述:例如角色进入、说话、跳舞等。
6.声音效果:描述每个镜头的声音效果,包括音乐、环境音、对话等。
可以使用如下格式:-(配乐):描述背景配乐的类型和效果。
-(环境音):描述背景音效的类型和效果。
-(字幕):描述屏幕上出现的文字。
7.字幕:描述片头或片尾出现的文字,以及场景中出现的字幕效果。
8.转场效果:描述每个镜头之间可能出现的转场效果,例如淡入淡出、剪裁等。
可以使用如下格式:-FADEIN:逐渐显示画面。
-FADEOUT:逐渐消失画面。
-CUTTO:突然切换到新的画面。
9.对白和台词:描述角色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包括人物名称和说话内容。
可以使用如下格式:A:这是人生中的转折点。
B:是的,我们必须勇往直前。
分镜头剧本范例┌──────────────────────────────────│场号:1镜号:1序号:1││时间:秋,白昼场地:橡树林道具: ││主角:鸟,橡树││配角:山丘││取景:全角度: 高度: ││用镜:切运镜: ││特效:多媒体剪接: 秒数:5” ││开镜:一棵高大得橡树,背景为山丘,有几株疏林。
│└──────────────────────────────────(主题音乐。
)(在微风中,山丘上一片橡树,生机勃勃。
)┌──────────────────────────────────│场号:1镜号:2序号:2││时间:接上场地:同上道具: ││主角:橡树之实││配角:鸟││取景:近角度: 高度: ││用镜:切运镜: ││特效:同上剪接: 秒数:4” ││开镜:橡树│└──────────────────────────────────(一颗高大得橡树,绿叶茂发,结实累累,枝头群鸟竞飞。
)┌──────────────────────────────────│场号:1镜号:3序号:3││时间:接上场地:同上道具: ││主角:啄木鸟,种子││配角:虫││取景:特写角度: 高度: ││用镜:切运镜: ││特效:同上剪接: 秒数:4” ││开镜:一枝树干,结实累累。
│└──────────────────────────────────(橡树得种子长得饱满健康,虽然有得被虫??食,但无不在技头招摇。
(一只啄木鸟左边入镜,啄下橡实,向左边飞走。
(风吹处,树动技摇,橡实甚坚,有一粒被摇落,顺势掉下。
)┌──────────────────────────────────│场号:1镜号:4序号:4││时间:接上场地:同上道具: ││主角:种子,幼芽,松鼠││配角: ││取景:近角度: 高度: ││用镜:跟运镜:由上向下││特效:同上剪接: 秒数:4” ││开镜:种子落在地上。
│└──────────────────────────────────(地上已经长了无数得幼芽,在相互竞争下,难以茁壮。
动画剧本创作教案【篇一:剧本创作教案】班级:教师:时间:2010.5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
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它是戏剧演出的文学依据,是导演和演员二次创作的出发点.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一、剧本定义 play-script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
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在戏剧发展史上,剧本的出现,大致在戏剧正式形成并成熟之际。
古希腊悲剧从原始的酒神祭礼发展为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就是以一批悲剧剧本的出现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的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最确实的证据;印度和日本古典戏剧的成熟,也是以一批传世的剧本来标明的。
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戏剧形态是没有剧本的,例如古代希腊、罗马的某些滑稽剧,意大利的初期即兴喜剧,日本歌舞伎中的一些口头剧目,中国唐代的歌舞小戏和滑稽短剧,以及现代的哑剧等等。
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
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
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
比较著名的如王尔德的《莎乐美》等。
而好的剧本,能够具备适合阅读,也可能创造杰出舞台表演的双重价值。
一部可以在舞台上搬演的剧本原著,还是需要在每一次不同舞台、不同表演者的需求下,做适度的修改,以符合实际的需要,因此,舞台工作者会修改出一份不同于原著,有著详细注记、标出在剧本中某个段落应该如何演出的工作用的剧本,这样的剧本叫做“提词簿”或“演出本”、“台本” (promptbook)。
分镜头脚本文案范例篇一以动画片《小豆取媳妇》为例小豆娶媳妇分镜头第0场:配字幕《这是一个古老的小镇》。
时间:早上{需要体现朝气蓬勃}白天外景街头镜头1:特写(移) 阳光斜斜的照在街头的牌坊显出李庄2个大字。
镜头2:全景(移) 显示熙熙攘攘的小镇早晨的热闹。
人群来来往往。
摄像机在人群里穿梭。
镜头3:远景由远及近一家小店面前的人排起了长队,而且打多数是年轻人(镜头从队尾聚焦到队头)视线停留在小店的招牌上:李豆浆。
第一场豆浆店内镜头1:近景由上及下从招牌的上面移到店内,一个美貌的姑娘很有礼貌给顾客发着热腾腾的豆浆。
报角字幕(美貌的女主角:豆腐西施)镜头2: 中景旁边有个翘起2郎腿的胖老者一边监视着排队的情况一边悠闲的喝着早茶. 报角字幕出(豆浆店老板:李豆浆)镜头3:特写一个小青年色眯眯的盯着豆腐西施,报角字幕(青年甲)眼睛都不知道动了,豆腐西施递过来一碗热热的豆家谁想小青年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一把抓住了豆腐西施的手(大特写手)。
(豆腐西施吓得当场大叫起来)一碗豆浆打倒在地上,碗也碎了。
镜头4:特写李豆浆看到那一幕惊叫起来,把茶杯都打翻了,拿起豆腐刀就要来砍这个小青年(一阵追击,小青年逃出了店外) 声音(人们的哄笑)第二场; 店外镜头1:中景一个青年上前报角字幕(青年乙)去接应刚刚被李豆浆扫地出门的青年甲。
字幕(嘿嘿,又被李老板打了吧嘿嘿)。
镜头2:中景青年甲尴尬的看看被豆浆烫到的手,还有点隐隐作痛。
若有所思(停顿2秒),然后笑笑:值得!镜头3:中景排队里的一个青年狡瑟的看着对话的青年甲和乙。
报角字幕(男主角小豆)。
镜头4: 中景(镜头跟着主角) 小豆兴奋的跑进店里。
镜头5:(接第一场的镜头1) 小豆有礼貌的接过豆腐西施手里的热热的豆浆并把自己一直藏在背后的鲜花送往豆腐西施怀里一塞。
然后扭头就跑出们去镜头6:豆腐西施的目光深切的跟随。
第三场李豆腐家的客厅镜头1: 近景媒婆扭捏的随意走动。
报角字幕(李庄的媒婆,她出面就没有撮合不了的亲事) (声音:媒婆粗大的声音:李老板啊,你看西施小姐都20了再不嫁就是老姑娘了(很不悦耳的偷笑声)用手帕掩着嘴。
《剧本写作与分镜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剧本写作与分镜设计学分: 2后续课程:动漫影视制作适用专业:动漫制作技术二、课程性质《剧本写作与分镜设计》是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能力学习领域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为培养动画编剧、动画场景的设计与分镜头设计所设置的具有实战性质的专业必修课,在影视课程体系中处于前期创作与积累阶段。
该课程能够为刚入门的学生打好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剧本写作创意思维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原创剧本以及动画分镜头创作的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与创新意识,能够在动画短片制作过程中增强短片的文化内蕴、具有更多情节突破等教学效果。
本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同时兼顾学生创意思维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在影视剧作的大框架中,系统性讲授动画剧作的基础理论,使学生对影视动画剧本创作有清晰的认识。
另一方面,注重剧作理论与产业实践的对接,遴选多个经典、热门的影视动画案例进行动画剧作专题分析,从观众定位、市场需求、动画剧作规律等方面剖析其得失,从而培养学生创作原创剧本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能够具备分析影视动画镜头语言的能力;(2)掌握动画片的制作流程及一定的故事创作和镜头语言运用技能;(3)具备将剧本改写成文字分镜脚本的能力;(4)具备较好的美术设定的能力;(5)具备熟练运用镜头语言的能力;(6)具备动画分镜头设计岗位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2.知识目标:(1)分镜头台本的作用(2)影片风格的分析和掌握(3)动画剧本的理解与感悟能力(4)短剧本的原创能力(5)艺术鉴赏能力(6)角色场景造型的风格设定方法(7)空镜的运用(8)画面空间的构图方法(9)景别的运用和作用(10)机位的运用和轴线(11)镜头之间的链接技巧(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1.课程内容设计(一般指一级项目编号及名称、内容)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一般指二级项目内容)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第一次课设计梗概课程整体流程叙述,改编影视作品(5分钟)作为课程导入一、什么是剧本剧本是以纯文字的方式描述故事情节,包括时间、场景、人物对白和动作等要素。
《动画剧本与分镜头台本》教案1.1剧本的概念剧本:一种文学体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和舞台指示等构成,是戏剧演出的文字底本。
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影视剧本动画剧本:运用动画特有的思维和语言来讲述故事、表达感情,并按照影视剧本的组织方式、内部叙事逻辑与外部视觉逻辑来框架和结构故事的。
影视剧本中除了人物对话以外,还有画面景物的描绘,解说词和拍摄提示说明等,是对电影、电视剧视听语言的文字表述。
区别其他文学体裁的显著特点是通过画面说话,由画面来讲述故事。
剧本的特点:1.语言的视觉性:剧本中必须写出明显的视觉感受,避免抽象的陈述和抒情,使用视觉特征强烈的文字表达;人物语言方面,剧本尤其讲究简练、个性化并富于动作性。
2.蒙太奇结构:蒙太奇即镜头的剪辑组合的方式。
剧本是逐个场、逐个镜头来写的,以场面为叙述单元,每个场面由一个或数个镜头组成。
场面之间和镜头之间都通过蒙太奇连接(即后期的剪辑组合)。
3.造型的动态性:剧本中要呈现出动态画面和人物的运动状态。
1.2动画剧本的基本内容剧本:文学剧本与分镜头剧本;文学剧本是编剧所写的剧情剧本,分场、分镜头地表述和交代剧情;后者是导演的工作,会更细致地把摄像机的角度、镜头术语、演员走位等具体要求写出来。
文学剧本主要包括人物(机器猫、小熊维尼、樱桃小丸子、米老鼠、喜羊羊等)、故事(成败的关键之一)、主题和文字表达等。
其中文字表达包括人物台词+提示性文字(环境提示、人物举止情绪提示等)。
1.3 动画剧本写作的意义是动画片存在的前提;是作者根据导演和制片人的策划方案,利用文学的手法原创或改编出符合影视动画规律的文学作品。
文字剧本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动画作品的成败;一部动画作品的成功,首先依赖于精彩的故事,而这些又取决于角色设定、画面效果、拍摄手法、导演在讲述故事时对节奏的控制和把握及各种因素协调。
我国动画剧本创作的现状和对策:动画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成立了北京、苏州、杭州等动漫产业基地;但是优秀作品很少,原因在于:动漫从业人员观念存在误区,忽视剧本的创作,可以追求画面和技术,故事不生动或者故事情节表达不到位。
2.1 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幻想机制动画剧本是运用动画特有的思维和语言来讲述故事、表达感情的,这种“特有的思维”就是超越现实的幻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动画剧本的最基本特性。
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形象设计一切生物,只要是成功的造型就能使其成为具有生命、情感和思想的精灵,对观众的影响力是最直观和迅速的。
动画作品中,作者常用拟人与变形的手法,积极想象,把幻想与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创造出奇妙的视觉形象;一切生物都赋予人性,具有人的形态、表情、言语和灵性;另外,为增强角色“人”的真实感,通常给角色增加更多的人类外形特征;为达到喜剧效果,动画作品还可将人的形象进行变形,漫画、卡通化处理,使某些部位的比例失去常态。
新奇幻异的想象世界由于动画影视剧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它在视听方面的表现力远远大于一般的影视作品,可以创造许多如梦如幻的视觉盛宴,展示多视角、多方位的场景,在剧本写作时,作者要必须发挥这一长处,给观众带来具有震撼力的视觉享受。
奇特有趣的故事情节动画的幻想机制还突出地表现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
无论是什么素材,一旦进入动画剧本,就会以各种方式加入想象力元素,如夸张的细节,人物的奇特遭遇、不可思议的巧合等,是平凡的故事焕发出新鲜的魅力。
2.2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一、幻想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变形:有的是真实的环境加上幻想的角色(多拉a梦);有的是把真实的环境加以想象改造,使之成为童话意境(海底总动员、怪兽史莱克、虫虫危机);有的是对我们熟悉的现实生活加以夸张想象(大耳朵图图)。
二、幻想打破现实逻辑,又建立了自身特有的逻辑动画作品的想象力一方面是对超现实角色的具体构想,同时为使这些角色产生某些程度的真实感,还需借助想象营造一个属于它们的世界,包括其生活环境和细节等。
但是另一方面,必须建立这个世界特有的新逻辑,要入情入理,能自圆其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符合日常生活的逻辑。
三、幻想传达着现实的主题对生活哲理做深入浅出的解读。
3.1动画剧本故事主题的写作要求由于动画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要求动画剧本在创作时遵循以下要求:1、动画剧本的主题要简单、鲜明;主题往往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内涵和受欢迎的程度;动画剧本的主题要求尽量简单明确,不能有任何含糊。
(《狮子王》《人猿泰山》《樱桃小丸子》)只要这样才能接近儿童的思维。
2、动画故事的主题应该深刻:动画故事主题简单明了并不意味着放弃主题的深刻性;主题的简单明了是指通过具体形象和叙事手段传递给读者或观众,而不是生硬的把思想塞给读者或观众。
经典动画片如《美女与野兽》《花木兰》《海底总动员》等,通过简单的故事阐发了许多人间真理,告诉人们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等。
3、动画故事内容应该通过形象说话:具有深刻道理的故事都是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展现;《红楼梦》《西游记》《米老鼠和唐老鸭》;动画故事强调形象对于主题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动漫故事不需要“道理”,许多动画片会在适当的地方,直接向观众表达一些哲理,特别是奥斯卡的前期经典影片的开头,《狮子王》中老狮子王对辛巴讲述的话。
4、一部动画片有时可能不止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就有不同的理解。
3.2 动画剧本故事的特征动画剧本的故事创作时,首先强调的是:虚构性和想象性动画剧本的虚构性和想象性,并不是否定动漫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实性,其所有故事的想象都根源于现实,在一定意义上能够真实地表现实际社会的各种关系,只不过成功的作品都是用富有想象性的造型、故事和场景把这种关系关系表现出来而已。
脱离了社会现实,这些动画故事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历史和现实生活是动画剧本故事写作的基础,离开了这样的基础,许多动画故事的艺术形象、故事情节就变得让人难以置信。
其次是剧本要具有故事性最后强调的是童话性和趣味性,动漫故事的题材应该具有新颖性、情节应该曲折动人,主题应该深刻、艺术形象应该生动4.1动画剧本写作的叙事和结构二元对立:矛盾的两面;例如好人与坏人,黑与白;男与女,老与少。
动画作品通常使用二元对立来叙事,而且非常直接;例如,《功夫熊猫》《狮子王》中动画作品中的好与坏都一目了然。
好的动画作品中经常隐藏着几组二元对立,例如“善”与“恶”,自我与超我,群体与个人,师傅与徒弟等。
通常的叙事总是以平衡状态或者社会的和谐开始的,但这种平衡的,圆满的状况经常被邪恶势力打破。
叙事规划了这个不平衡的进程,并在另一种比较理想的、提升了的或者更加稳定的平衡状态中得到最终的圆满解决。
简单说,就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展开的。
在这样的叙事结构中,实际上就是社会现实生活各种关系的再现,体现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主流的意识形态希望整个社会是平衡的,如这个社会不平衡,比如发生动乱,或者有人破坏平衡,那么必须有英雄出来解决问题,让整个社会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
如功夫熊猫、辛巴等。
但是,社会秩序中很少用这样直接的方式表现社会矛盾,因此动画剧本其实是神化了、简化了的常识性观点。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叙事结构,在动画剧本中要具体考虑剧情的布置,故事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如何结局等。
动画剧本可以划分为:影院片、系列片和动画短片。
影院片通常都是线性结构,具有整体性,遵循头、身、尾三段式结构。
电影院的设置要求动画剧作家在剧本创作时便考虑到剧本的时间性,适当的时间和体积的叙事结构,开头、结尾和中间分别怎么设置和多长时间;凤头、猪肚、豹尾;第一幕:建置(开端、情节点1);第二幕:对抗(紧要关头1、中间点、紧要关头2、情节点2);第三幕:结局(结尾)开端一般为12分钟,确定角色(故事讲的是谁),戏剧性前提(故事讲的是什么),戏剧性情境(主要角色的身份、处境、性格、环境和特殊意义等);情节13分钟,一组镜头,具体事件,介绍角色的平衡生活状态;对抗为故事主题部分,60分钟,若干冲突的情节点;结尾,故事的结束,30分钟,一般为大团圆式的结尾;还有一种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系列片的故事结构相对复杂,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封闭的结构,整体又是一个结构,整体一般是“串联式”故事结构,通常通过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主题为中心来组织安排情节,所以整个故事的主线实际上应该很清晰、明朗,觉不能混乱动画短片犹如微型小说,对剧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富有趣味的故事。
这类短片故事性不强,过分强调视觉形式和心理感受,所以在动画剧本的创作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4.2动画剧本的叙事类型动画剧本的编剧在创作之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了解潜在的观众群体;要对青少年和儿童所喜欢的动漫类型有一个预期划分;动画片虽然是一种类型产品,同时需要独创性(遵循类型规律的同时加入新鲜的东西)。
动画片根据内容的不同划分为:历史演义类(东周列国故事、十二国记)、科幻神话类(星球大战、奥特曼、孙悟空、西游记)、日常生活类(樱桃小丸子、多拉a梦、蜡笔小新)、武打功夫类(功夫熊猫、火影忍者)、侦探悬疑类(名侦探柯南)、民间故事类(花木兰、阿凡提的故事、美女与野兽)、自然生物类(狮子王、猫和老鼠、冰河世纪)。
4.3 动画剧本的叙事模式叙事模式、成长模式、寻找模式和惩恶模式成长模式:介绍主人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初始情景-情景急转-情景急转后的意外发现-结局寻找模式和成长模式一样,属于线性结构;惩恶模式:惩恶扬善这些叙事模式基本上按照“二元对立”的冲突模式结构起来的,主角和反主角之间的斗争就是有序力量和无序力量、善与恶、文化与自然之间的斗争的比喻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