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数字化地形图测量设计书实例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15
XXXXXX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程师: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20xx年xx月xx日审批人: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地形图测绘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1X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资料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2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
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1概述随着XX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工业用地日趋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图件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国土管理的需求,需要对重点规划建设区域或已建成区域进行大比例尺数字化测绘,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准确、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数据和图件,拟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服务,为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为此,XX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对位于齐心庄镇范围内约12.9平方公里未测图区域进行1:500全数字化地形测绘。
以满足XX市新兴产业园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1.1地理概述XX省XX市域地处北纬32°48′37″至23°05′04″之间,东西36公里,南北28.5公里,总面积643平方公里。
XX市地处燕山山前平原地区,总的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倾斜,按地形地貌特点,可分为低山丘陵,平原和洼地。
其中平原面积最大,主要由潮白河、蓟运河冲洪积扇构成,平均海拨高程5.9—31.9米(黄海标高),地面自然纵坡1/1500左右,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蒋福山地区。
该区域周缘为海拨335.2—458.5米的龙门山和青龙山,中间为海拨200—212米的蒋福山盆地,此外在市区西北部还有一海拨90.4米的孤山挺立于倾斜平原上,洼地主要分布在本市东南部的引泃入潮与鲍邱河、潮白河两岸、地势低平,多积水洼地。
1.2项目测绘范围及主要内容1.21测区范围新兴产业园位于XX镇及其周围区域,总计12.91平方公里。
1.22测绘工作内容及工作量(1)在已有基础控制D级GPS网基础上加密5"、8"控制及图根制。
控制面积为12.9平方公里。
(2)采取全野外数据采集方式实施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
总共12.9平方公里。
1.3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各地块内均已有D级GPS控制点,该控制点采用XX市统一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6º54′,投影面为-150米),可以直接利用作为本测区的平面起算资料。
第一章项目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该项目测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XXXXXXXX,属于高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项目内容该项目为XXXXXXXX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
主要内容有:(一)、控制测量,布设约6平方公里的E级或一级GPS控制网.(二)地形测量1、对测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进行全面测绘,比例尺为1:1000。
2、编制1:1000比例尺地形图。
第二章项目进度安排- 1 -第三章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1.平面、高程控制资料根据开阳县城GPS(E)级控制网(贵州省第一测绘院所施测的控制点,该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1。
5c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85590)作为测区首级控制起算点.2.图件资料用已有测区1:1万地形图,作为本次测量工作的选埋、埋石、控制点联测提供参考。
第四章坐标高程系统及技术标准一、坐标高程系统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二、技术标准- 2 -第五章控制测量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平面控制测量(一)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要求三、四等GPS控制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一、二级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二)一、二级GPS控制网控制测量1.一、二级GPS控制网布设该测区E级GPS控制网共布设12点,平均边长0.6 km;E 级GPS控制网基础下加密一级GPS控制网,共布设约60 点,平均边长0。
2 km。
- 3 -2.选点、埋石GPS点之间由于边长较长,原则上不要求相互之间通视,但为了便于以后的发展使用,每个控制点至少有一个方向与同等级或高一等级的控制点通视;同时点位还应满足以下要求:视野开阔,通视条件好,便于发展;坚实稳定,易于永久保存;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200米和高压输电线路50米;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满足GPS观测条件;交通便利;符合上述条件的旧有控制点可利用其标石和觇标。
数字金昌1:1000地形图测绘方案班级:10级测量二班姓名:王金鹏学号:2012年10月20日第一章概况为满足金昌市建设需要,受金昌市国土局委托,对金昌市进行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本项目精度要求较高,而航摄精度较低,不能保证1:1000数字地形图的制作精度,为此成图方法改为航摄和野外数字采集补充、查核方法成图。
测区概况:位于东经101°04′35″—102°43′40″,北纬37°47′10″—39°00′30″。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
北、东与民勤县相连,东南与武威市相靠,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接,西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搭界,西与张掖市山丹、民乐县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毗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1000》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一、平面控制点资料测区内有金昌是国家等级点和测绘工程院前期所做的控制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测区内有金昌是国家等级点和测绘工程院前期所做的控制点控制点资料。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三、地图资料测区金昌市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第四章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1000,基本等高距。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cass数字化成图。
第六章采用的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甘肃省测绘工程院专版cass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Autocad软件2008版本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一、以测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
xxx1:500 1:1000数字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目录1概述 (1)1.1任务来源 (1)1.2项目主要任务及工作量 (1)1.3作业区范围及行政隶属 (1)1.4任务完成期限 (2)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2.2测区已有资料及分析利用 (3)3 引用文件 (4)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5)4.1测绘基准 (5)4.2地形图技术指标 (5)4.3成图的基本要求 (6)5 作业流程与技术路线 (6)5.1作业流程 (6)5.2技术路线 (7)6 像片控制测量 (8)6.1像片控制点布设 (8)6.2像片控制点判刺 (9)6.3像片控制点联测和计算 (10)7 空三加密 (10)7.1内定向 (10)7.2相对定向 (10)7.3绝对定向 (10)7.4模型连接较差 (11)7.5计算和成果整理 (11)7.6加密接边 (11)8 地形图数据采集 (11)8.1数据采集范围 (11)8.2数据采集内容及要求 (11)9 航测法外业调绘 (12)9.1外业调绘的主要任务 (12)9.2外业调绘的要求 (13)9.3高程测量的方法 (14)9.4地物补测的方法 (15)10 地形图的表示内容 (15)10.1测量控制点 (15)10.2水系 (15)10.3居民地及设施 (16)10.4交通 (18)10.5管线 (19)10.6境界与政区 (19)10.7地貌 (20)10.8植被与土质 (20)10.9注记 (20)11 内业数字化编辑 (21)11.1一般要求 (21)11.2编辑原则 (21)11.3编辑具体要求 (22)11.4数据接边 (24)11.5图外整饰要求 (24)11.6元数据整理 (25)12 质量控制 (25)12.1质量管理流程 (25)12.2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26)12.3质量检查的方法 (26)12.4数据质量检查 (27)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32)xxx1:500 1:1000数字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1概述1.1任务来源为满足xxx城市建设和城乡总体规划的需要,全面加快“乐居吴江”建设的步伐,向社会各方面提供现势、详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xxx规划局决定对xxx全市范围实施大比例尺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项目。
XXXXXX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程师: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20xx年xx月xx日审批人: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地形图测绘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X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资料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
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1:2000数字地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项目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及容**********中交远洲交通科技设的委托完成**高速公路段、段测绘工程。
项目包括:航空摄影,基础控制点埋设,基础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1:2000数字化地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测制。
段、段正线148.5Km;比较线共41.8Km。
正线和比较线数字化地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测制围为设计线路中心线两侧各400m;互通立交桥测制围2Km×2Km。
1.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为山区和丘陵区,沟壑、河渠众多,地形复杂。
测区最高处1559米,最低处40米,高差达到1519米。
测区桑干河、拒马河穿过。
路线起于涿鹿县单家堡西南,与在建的京化高速公路连接,途经涿鹿、房山、涞水、涿州四县,止于涿州市村西北接在建的石三期高速公路,路线位于东经115°16′~115°50′和北纬39°24′~40°25′。
测区大秦铁路、沙蔚铁路、京原铁路、国道109、国道108、宝平公路穿过。
2 基本技术要求2.1 作业依据本次作业执行以下规和设计:(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GB6962-86)(2)《公路勘测规》(JTG C10-2007)(3)《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简称《地形图图式》(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6) 本技术设计书本技术设计书是依据工程所需和地形限制所编写,当上述规与本技术设计书矛盾时,以本技术设计书为准。
2.2测图规格及精度(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保证测区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全线共划分五个独立平面坐标系,具体划分如下:第一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5°26′,位于K98处, 处于线路K0-K17,K63-K76段,投影面高程650m,坐标变形值最大为23.2mm/km;第二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5°26′,位于K98处, 处于线路K17-k34, K55-K63段,投影面高程850m,坐标变形值最大为24.7mm/km;第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5°26′,位于K98处, 处于线路K34-K55段,投影面高程1100m,坐标变形值最大为16.1mm/km;第四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5°26′,位于K98处, 处于线路K76-K118段,投影面高程400m,坐标变形值最大为22.0mm/km;第五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5°26′,位于K98处, 处于线路K118-k150段,投影面高程110m,坐标变形值最大为10.5mm/km;(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1000水利学院全野外数字化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编写者:编写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公司1目录1.任务概述 (3)1.1任务来源 (3)1.2测区概况 (3)1.3作业工作量 (3)1.4 经费预算安排2.已有资料情况 (4)2.1平面控制资料 (4)2.2高程控制资料 (4)2.3图件资料 (4)3.技术依据、数学基准、主要技术规格 (4)3.1技术依据 (4)3.2数学基准 (4)3.3主要技术规格 (4)4.控制测量 (5)4.1仪器检验 (5)4.2平面高程控制 (5)5.地形图的测绘 (6)5.1测绘方法以及要求 (6)5.2地形图的测绘内容及取舍 (7)6.图外整饰 (8)7.分层要求 (9)9.检查、验收 (9)11.1成果成图的检查 (9)11.2成果成图的验收 (9)10.移交资料 (10)12.1控制资料 (10)12.2图件资料 (10)12.3文字资料 (10)节 1.01 1. 任务概述节 1.02 1.1 任务来源为满足水利学院羊马新校区后期规划建设需要,(甲方)委托(乙方)完成校区以人工湖为中心东至李冰广场雕像南至围墙西至图书馆北至食堂控制范围内1︰10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包括湖,水管,输电设备,消防设施,地气通道口等都要标定出来)据此,编制本技术指示书。
节 1.03 1.2 测区概况测区位于成都市崇州羊马镇,测区内有公路,交通基本满足外野测量需要。
测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同时观测条件比较好。
节 1.04 1.3 作业工作量1.3.1资料收集:收集作业范围内满足本次作业要求的各等级GPS点。
1.3.2控制测量:布设E级GPS点。
两点间需保证通视,选点用油漆标定,并做好标识绘制点之记,并对合格的观测成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后续工作需要的控制点平面和高程成果。
1.3.3地形测量:根据要求进行1︰10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测量。
1.3.4成果检查:上述各个环节均按照我公司有关成果成图质量规定的要求实施小组、项目部、公司质检部三级检查,以确保成果成图质量。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测(公明片)技术设计书09计测(1)班第6小组黄玉婷(090313127)二○一零年十二月1、任务概述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2001年和2010年多个年度中对学院整个校区进行了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测,使学生的基础测绘技术和成果更好地满足了城市建设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市政工程建设和社会其他方面的需要。
为了更好的保持测绘班学生们的实操性,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办公室委(以下简称测量办公室)托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09计算机测绘(1)班第6测量小组(以下简称第6小组)承担公明片2010年度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测任务,第6小组划定公明片区为1幅1:500地形图,根据学院测量办公室动态修测技术纲要的要求,2010年度动态修测工程为三个周期:第一周期从2010年11月29日~2010年12月06日,第二周期从2010年12月07日~2010年12月14日。
我小组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测量办公室提交成果验收。
2、测区概况测区概况: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中部,本次修测范围位于学院校内,测区的北面与广园快速公路相邻,东面与光明街道办事处相接,南面与石岩镇相接,西面与松岗镇和沙井镇相接。
测区范围内大部分地形地势平坦,北部多为山地,地势比高较大,山塘、水系较多。
测区内有松白公路由南向北通过,各村有公路、大车路互通,交通便利。
在公明镇镇中心及干道两侧建筑物密集,工业厂区和乡村建筑等基本无规划,散乱分布于测区。
测区范围:以测量办公室提供的“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地形图测区划分图”所划定的1:500图幅界线为准,具体详见“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明片测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
修测时间:本年度的修测工期从2010年11月29日~2010年12月14日,整个工程分为三个周期,每个周期一个阶段,我小组按周期提交送检成果。
3、修测的一般要求3.1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本工程坐标系统采用深圳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1、测区概况:xx学院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角,东临黄河大街,北林北环路,西林夷山大街,南林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
校园内地势较为平坦,有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各种运动场,湖泊,河流,假山等主要地物分布其中。
新校址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西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
新校区距黄河水利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4.2km,离市中心约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km。
开封界于东京113°51′51″——115°15′42″,北纬34°11′43″——35°11′43″。
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9平方公里。
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年平均气温14度,年均降水量670毫升,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开封属黄河冲积平原,第四系全新地层,其成因为黄河冲击物,质地疏松,地层在垂直分布上为:a.浅棕黄色粉砂,深度4.2米左右,地基承载力为110KPa;b.浅棕黄色粘土,深度2.5米左右,地基承载力为130KPa:c.浅棕黄色粉西砂,平均层厚1.5米左右,地基允许承载力为100KPa;d.浅黄色砂土,层厚10米左右,地基承载力为100KPa。
地震基本烈度为7。
2、任务概述:数字化测图是测绘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实习,可以让我们对该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深化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掌握数字化测图仪器----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数字化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地图编绘的方法。
同时,作为现代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各方面的测绘知识,更要掌握好测绘各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掌握好了这些本领,将来才能为自己的事业打下结实的基础,所以,我们都很认真努力地对待这次实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 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
任 务 书
学号:11 姓名:刘军辉 班级:测量100班
日期:2011.11.06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目 录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已有资料情况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六、基础控制测量 七、图根控制测量 八、地形图测绘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任务概述 本次任务测量任务和作业内容是位于西安市未央区,为了完成学校的实训任务,需要在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尺地形图。需要在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亩的测区范围内建立四等控制 网。 1:测区概况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其正南方是长安医院,北邻陕西省人民政府,东连尤家庄、市图书馆,西边是城中村北裕丰村。 2:已有资料
a:收集到的控制点坐标 K1:X=937.6830,Y=1082.4270,Z=500.0000 K3: X=985.9300,Y=1036.2860,Z=499.9600 K4: X=1146.3470,Y=1003.2160,Z=499.1360 K5: X=1141.8620,Y=947.5130,Z=499.1340 b:学校早期的1:500数字地形图若干幅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 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T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GB14912—2005《 1 :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5.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 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 1.控制资料 ①由天宁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四个(大龙山、老龙窝、三一二队、三尖山)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天宁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三一二队、绵昆300、东山头、小窝山)。 ③上述成果为1987昆明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 由天宁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测区内有部分不同坐标系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可进行连测转换经内业数字化后使用。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1.平面坐标采用1987昆明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中央子午线102°,高程抵偿投影面为1800米)。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为0.5m, 1:2000地形图为1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1.在地面或山地埋设一般普通标石(标石由甲方提供),四等点应做40cm×40cm,厚10cm的护面;并在基坑内浇铸混凝土。在建筑物楼顶埋设的标石,规格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 2.四等点编号前冠以Ⅳ,如Ⅳ01、Ⅳ02……。一级点以测区为单位全区统一编号,在点号前冠Ⅰ,如Ⅰ001、Ⅰ002……。 3.埋石点的密度,四等点在测区内大致均匀布设30个点,。一级点的布设(包括四等点)平均每1幅图(按1:500分幅)不少于一点;1:2000区域一幅上不少于5点。在城镇和较大的建筑区内应增加埋石点的密度,在居民地附近至少保证有一对点,对点之间应通视。
4.选点要求 点位应选在稳固、易于设站和扩展,通视良好、能长久保存的地方。GPS观测点位应满足GPS信号接收的需要,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点位应远离高压线和大功率无线发射源。 六、基础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⑴GPS测量 ①平面控制点采用GPS施测,起算点的连测不应少于3个点。一级点也可以用测距导线施测。 ②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5cm。一级点最弱点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③ GPS作业时采用静态模式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平均距离(Km) a(mm) b(1×10-6)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四等 2 ≤10 ≤10 1/45000 一级 1 ≤10 ≤10 1/20000 注:当边长小于200米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1/2~1/3,相邻点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2~3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GPS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的规定 等 级 四等 一级 二级 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 ≤10 ≤10 ≤10
GPS各等级观测作业的基本要求 有效观测卫星数 数据采样间隔 卫星高度角 平均重复设站数 时间长度 ≥4 10~60″ ≥15 ≥1.6 ≥45min
各等级的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应小于6。 ④观测时应量取仪器高两次,并记录于观测手簿中,两次读数差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作最后结果。 每个点观测均要求用手簿进行记录,记录内容为:点名、点号、观测者、天气、日期、时间、天线高、时段、接收机编号,并将特殊情况记录在备注栏。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楚、整齐,不得涂改。 ⑤基线解算采用随机软件进行解算。数据处理应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第9条要求。 基线测量精度及所组成的异步环的坐标差分量闭合差及环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22mmbda nWx2、nWy2、nWz2
nW32、222WzWyWxW
22S
式中:a=10mm b:为比例误差因子,对应四等、5″、8″时分别取20、30、40ppm d:为基线长度,单位为公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Wx、Wy、Wz为坐标差分量闭合差 W:为环闭合差 n:为环闭合差 △S:为复测基线长度差 ⑵光电测距导线
光电测距导线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等级 半测回归零差DJ2 一测回内2c较差 测 距 中误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测 距 测回数 测角测回数 DJ2 方位角
闭合差
一级 8 13 ≤±15mm 9″ 2 2 ≤n01
注:表中n测站数。 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附合导线的边数不能超过12条。 光电测距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2.4的要求。 2.高程控制测量 ①四等点以四等水准精度连测,一级点以五等水准精度连测。四等水准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也可二者交替进行。 ②四等水准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20mm。 ③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 附(闭)合水准路线长 路线闭合差
等级 附合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 测距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一级 3.6km 300m ≤±15mm ≤±5″ 1/1400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偶然中误差M△ 全中误差MW (Km) (mm) ≤±5mm ≤±10mm ≤15 ≤L20 注:L为附(闭)合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四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视距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 累积差 红黑面
读数差 红黑面所测
高差之差 视线高度
≤80m ≤5m ≤10m 3.0mm 5.0mm 三丝能读数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双面标尺,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④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高程导线边长的测定,应采用不低于Ⅱ级精度的测距仪往返各观测一测回,其边长不大于1Km,测距的各项限差和要求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2.4的规定,每站应读取气压、温度。 垂直角观测应采用DJ2级经纬仪按中丝法观测三测回,垂直角测回差和指标差均不应大于7″。高差测定应采用对向观测,对向观测高差较差不应大于±40√D (mm)。(D为测距边水平距离Km)。附合路线闭合差限差同四等水准要求,附合路线长度不大于15Km 仪器高、觇牌高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读至1mm,当较差不大于2mm时取中数。 观测成果的记录、整理、检验和计算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3.6的要求。
七、图根控制测量
①图根平面控制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