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
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南方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
2.认识南方地区的主要物产。
3.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南方地区物产的差异。
二、学习过程
(一)发展条件
1.气候:
南方地区气候________,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2.地形
________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
_____________和缓坡。
(二)主要物产
1.写出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2.写出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林木:
3.写出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
(三)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三种常见食材。
根据下面的资料,完成表格内容。
材料:莲藕:莲的根茎,横生在湖塘的浅滩淤泥中;椰子:椰子树的果实,盛产于热带滨海地区;竹笋:竹的幼芽、嫩茎,多分布在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
分布地区
参考答案
(一)1.湿热水田 2.平原河谷
(二)1.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甘蔗等 2.茶、竹、橡胶 3.柑橘、香蕉、菠萝
(三)
布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均温在
2。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谈话法、比较法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
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两个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讲授新课]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提问]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南方地区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临东海和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提问]: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2、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提问]:说出以上四个城市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活动]:在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
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提问]:哪条河流径流量大?北方地区:河流流量小南方地区:河流流量大[引申]:1、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结冰)那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南方河流一般不结冰。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
2.明确南方地区四大地形区及内部差异。
3.认识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
4.分析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学习过程
(一)自然要素
1.地理位置:
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_以南、____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海。
2.地形差异: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差异明显。
西部________以和_______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
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冬季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4.土壤
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二)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参考答案
(一)1.秦岭淮河青藏高原南 2.东西高原丘陵 3.高温多雨温暖湿润 4.红土地(二)1.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或减弱作用,较温和。
同纬度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则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寒潮能长驱南下,较寒冷。
2.西双版纳北部的高大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寒潮。
广州北面南岭山地的海拔较低且间断,对冬季来自北方的寒潮削弱作用较小因而能够受到寒潮的影响。
2。
北方地域和南方地域知识梳理: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是我国1月等温线、等降水量线所通过的地址,也是带和带、地域和地域、地域和地域的分界限。
二、秦岭要紧通过和两省,淮河要紧流经、、三省。
3、秦岭——淮河线南北双侧的地理不同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河流封冻状况年降水量植被类型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经济林木主要运输方式4、在中国地图上,依照线、等降水量和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限,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五、北方地域要紧的半岛有半岛、半岛,要紧包括三个地形区,别离是高原、平原、平原。
区内的平原、平原、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区,林区要紧散布在东北的、和山。
六、北方地域农业耕地类型以为主,长城以北农作物熟制是,要紧种植等;长城以南农作物熟制是或,要紧种植等。
本区的矿产资源要紧以、、等。
闻名古都城市有、、、等。
7、南方地域要紧包括四个地形区,别离是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省。
有“天府之国”之称是,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本区的矿产资源相当丰硕。
达标检测:1、我国南方地域与北方地域的不同要紧表此刻()A、人口与民族B、气候与植被C、语言与文字D、历史与沿革2、长江流域的植被类型为()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属于南方与北方的自然不同的是()A生产方式 B文化传统 C生活适应 D植被类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南方和北方内部没有较大的景观不同 B北方地域都位于地形的第三阶梯上C.南方地域要紧粮食作物是水稻D.南方农村水乡重要的运输工具是马车5.传统生活方式以住窑洞、吃面食为主的居民,要紧散布在我国()A.北方地域B.南方地域C.西北地域D.青藏地域6.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山脉为( )A.南岭B.秦岭C.巫山D.天山(2)下列有关此山脉和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 1 月 0℃等温线大致吻合 B.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限C.是农耕区和牧业区的分界限 D.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限7.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分界限的区域是( )A.青藏地域和西北地域 B.青藏地域和南方地域C.西北地域和北方地域 D.北方地域和南方地域八、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教育专用]八年级下册地理公开课导学案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育专用]八年级下册地理公开课导学案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育与学习+K12【学习目标】1.明确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2.通过阅读南北对比地图,阐明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的对比,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它们是如何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进而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关念。
【学习重点】南北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上存在差异。
[学习困难]应该让学生懂得我国南、北方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区域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景观差异。
如:北方区域内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而东北林海雪原中也有白雪覆盖的亚寒带针叶林;南方区域内以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而海南岛也有热带风光。
【新课导入】想想看:南北之间的自然差异是什么?学习P6-10页后,你将做下表中的问题。
祝你好运[目标显示][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北方地区1.北部地区是指北部地区,面积约为,人口约为。
区域内平原、平原、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东北的岭、岭和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林区。
2.北方以农业为主。
在长城以北,它通常每年成熟一次,主要是品种植、、、大豆、、等。
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熟,主要种小麦,连种玉米、、荞麦、甘薯、等农作物。
3.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如、等,并建立了重工业区、工业区和工业区。
此外,、、是北京北部重要的工业中心,是著名的古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知识点2:南部地区1、南方地区是指以南、以东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
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在南部,西部有高原和盆地,东部有平原和丘陵。
平原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水网密集,被称为“河流”。
3、南方属气候,成都平原素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
本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等水产品和热带作物产区。
平原、平原、平原、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1)如果图中ABCD四地是武汉、广州、
代表哈尔滨的是;代表广州的是
(2)根据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冬季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按月降水量100毫米为雨季,北京雨季有
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_____,结束_____
(4)我国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主要是有些年份
⑴四图中,农作物能一年三熟的是图,一年一熟的是图。
⑵四图中,耕地类型是旱地的是图,是水田的是图。
⑶四图中,以种植冬小麦为主的是图,能够种植甘蔗的是图。
⑷下列对乙图地区居民生活描述正确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B.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马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
C.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该地区的范围;掌握该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2.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科学和谐的发展观。
【过程与方法】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
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思考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欣赏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了解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2.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PPT课件。
讲授新课: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的划分依据。
情景导入:链接生活,学以致用爱地理:观察一组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地区?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主题: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并出示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学习并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指图说出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活动:慧眼识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边界;找出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观察其海拔与特点。
教师:展示南方地区地形图,请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及其海拔高度。
学生: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观察回答其海拔高度。
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最后将这个活动题设计成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并不要求学生答案多么准确,只要能对四地大体海拔和范围大小进行简单比较即可。
能力挑战:读图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属于什么类型?有什么特点?知识回顾:根据南方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处于哪个温度带?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处于哪个干湿地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南方地区气候湿热的主要特征。
北方和南方地区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南、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了解南、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南、北方农业耕作方式、农作物、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课本的学习,体会人地协调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方法与措施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精讲点播教学环节设计内容(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俗话说“南船北马”“南甜北咸”等,请你说出依据(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基础部分:1读6—9页,并运用学过知识,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比较。
位置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区主要山脉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主要河流湖泊土壤主要资源矿产主要能源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读8—10页,并运用学过知识,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生产活动、生活和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
面积人口比例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主要农作物耕作方式耕作制度主要水果土壤改良措施民居饮食与矿产相关的工业交通方式粮食经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四)精讲点拨,拓展提高西电东送工程对于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发展各有何意义?教学环节内容附注(五)有效训练,总结归纳选择题:1、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致在()A.400-800毫米之间B.800-1000毫米之间C.200-400毫米之间D.100-200毫米之间2、盛产小麦、大豆、甜菜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B.洞庭湖平原C.东北平原D.成都平原3、“黑土地”上的农业耕作制度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两年三熟D.一年三熟4、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产地是()A.珠江三角洲B.海南岛C.雷州半岛D.台湾岛5、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A.成都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三江平原6、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是()A.高原、山地B.高原、平原、山地C.平原、丘陵、高原D.平原、盆地、平原、丘陵7、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C.中温带阔叶混交林D.亚寒带针叶林8、南方地区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资源是()A.石油和天然气B.有色金属C.地热和石油D.铁矿和煤矿9、目前,我国生产煤炭最多的省份是()A.内蒙古B.陕西C.黑龙江D.山西10、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可信的是()A.指我国东部位于秦岭-淮河以被北的地区B.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上C.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发展农业D.长城以南的农作物一年一熟课后提升课后反思。
1 第六章 四大地理区划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各个方面的明显地理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重点难点】受自然因素影响南北方农作物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
【学习过程】[自主感知] 1.北方河流流量较小,汛期较___,冬季普遍有___现象;南方河流流量较大, 汛期较____,冬季没有______现象。
2.北方地区以__________气候为主,南方地区以_____气候、_____气候为主。
北方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南方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北方耕地以_____为主,作物熟制为______,南方耕地以______为主,作物熟制_______,北方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作物,南方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__等农作物。
[深入探究](每空1分)南北方在种植业方面存在哪些差异?[拓展运用](每空1分,共22分)填字游戏(请根据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填写下列词语)….…………………………………………………………………………………….……………….装……………………………订……………………………线……………………………….…………………………………………………….………………………………….1.耕地类型:南()北()2.粮食作物:南()北()3.糖料作物:南()北()4.气候灾害:南()北()5.交通运输:南()北()6.饮食习惯:南()北()7.工业结构:南()北()8.方言种类:南()北()9.民居建筑:南()北()你还能说出哪些?南()北()、南()北()……[课堂小结]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差异进而影响了人类生产和生活。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学习目标
1、记住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知道南北方两大区域在位置范围、包括的省区及地形、气候、河流、自然景观等方面
的自然差异
3、知道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农耕制度、传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等人文特征方面的不
同及成因
4、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特征对人文特征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男方的人文差异
三、知识链接
四字识别南北差异
耕地类型:南水北旱 粮食作物:南稻北麦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气候灾害:南涝北旱 交通运输:南船北马 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工业结构:南轻北重 民居建筑:南尖北平 武术专长:南柔北刚
饮食口味:南甜北咸 戏曲特点:南腔北调 平均身高:南矮北高
三、自学释疑
(一)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1、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
面,均有明显差异。即使在北方或南方地区内部,____________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
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同样是深秋时节,它们各自的____________也有着明显
的差异。
(二)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2、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方村落和南方村落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
四、自学、讨论、展示
问题1: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低于0℃)
年降水量 (高于800mm/低于800mm)
主要地形
问题2: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完成下表。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原因 归纳原因
植被类型
河流流量
问题3:结合课本第9页图5.12和图5.13中提供的实例,分析北方和南方地区人文差异
的自然原因,填写下表。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原因
农耕制度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东北: 华北: 亚热带: 热带: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其他
问题4:我国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中有个故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
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会变为小灌木,橘子也会变为不能吃的
“枳”。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问题5:来自哈尔滨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寒假长达40天;来自杭州的一位中学
生说,他们那里的暑假长达2个月,而寒假只有20天左右。为什么北方的寒假较长,而
南方却暑假较长?请你解释原因。
五、达标测评
练习册中本节内容的“自主检测”部分
六、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