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随想三则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中秋随想作文中秋随想作文(锦集1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随想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随想作文篇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望着天上皎洁的月亮,念出了苏轼的这首诗。
中秋佳节,团圆的节日。
我们一家人也早早起床回了老家,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看到这样的一幕。
一位清洁工老爷爷,站在马路中间的栏杆处,而一位同样穿着清洁工服的.老奶奶站在他对面。
两个人隔着一个栏杆,双手紧握,看着街边流动的回乡人群,脸上流露着笑容,眼里流露出羡慕和向往。
看到这一幕,我心下第一感受:他们感情真好;其次是疑惑,中秋佳节,是子女不在身边,还是膝下无子?无论哪一种情况,对于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都很不幸。
他们即便不说,可他们眼里流露出来的羡慕和向往,是骗不了人的。
我想,很多在外打工的子女想要回家,或给父母打钱时,父母都会说:“干啥,打钱干啥,家里一切都好,不缺钱,你那边工作辛苦,好好照顾自己,别苦了自己。
”大多数人听到父母这样说时,都信了,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可真实情况,却不尽如此。
有时候,很多人会在过年过节时,给父母、家人发一个节日快乐或者转账。
可我想说,再多的祝福,也不如一个拥抱,再多的来电显示,也比不上一声门铃,或一声:“爸妈,我回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生有限,别让现在的忽略变成以后的内疚。
别再想着来日方长,他们可以养你成人,却不能等你长大。
等您长大了,有能力了,他们,也不在了……太阳落了可以再升,花谢了可以再开,有些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后悔,也回不来了。
时间不等人,尽孝要尽早。
坐在车上,我想起了自己的故乡。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花草,还有,故乡的故人。
随着缓缓行驶的车辆,我的思念愈发浓烈……中秋随想作文篇2 现在的中秋节感觉太无聊了。
中秋节随想作文6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中秋节随想作文一:中秋节随想(600字)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那样的夜晚也该在中秋前后吧。
肯定不会是玉人和月折梅的冬夜,因为蛰声喧喧。
月光分明很好,好得令人无法入睡。
它转朱阁,低绮户,用一片清辉点缀人的无眠,厚厚的窗帘也无法阻止它的长驱直入。
月下漫步,脱口而出的往往都是前人的句子。
左奔右突,兜一大圈子还是会落到某位先贤手中。
仿佛他们在无声的抗议:这片月光是我的。
再冥思苦想,还是落了陈窠。
别去江边,屈原李白们在行吟。
别去桥上,二十四桥明月夜和枫桥夜泊还不够吗?别去树下,月上柳梢头明月松间照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早成了名篇……月不该寂寞,熙熙攘攘涌动着的都是它的追随者。
只是可惜了我们这些后来人,老是牵人衣袖踩人足跟,被这圆影子折磨得神魂颠倒欲罢不能。
诗句是他们的,我的确什么都没有。
月色太美了,美得总想与人分享。
于是,思远人怀故乡之心油然而生。
这瑶台镜白玉盘,无端把一些游离的思绪集中放大了。
它象个会念咒语的美丽妖精,而我们只是懵懂的书生,注定要受它的盅惑不能自拔。
于是我们笑自己小时不识月,问它几时有,举杯殷勤相邀,怕它寂寞,还编造了嫦娥玉兔桂花树给它,让它逾发超凡脱俗起来。
就是这轮明月,从远古一直照到现在,不晓得给了多少文人墨客无边的灵感,在他们笔下腾挪变化姿态万千。
终了还固执地长叹一声,月是故乡明。
月光若有温度,应该是幽寒的,象千年雪峰顶上终年不化的寒冰,需敲开用小火慢慢温了,让它表层松软融化。
中秋节随想作文二:中秋随想(924字)七夕河上的鹊桥刚刚散去,中秋的月亮又变圆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还萦绕耳边,常娥后羿的经典爱情又传唱开了。
中秋年年过,岁岁感不同!今年公司在运行困难的情况下,为我们办理了社保,完成了人生旅途中的一件大事,让我们将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中秋节随想作文范文(精选3篇)中秋节随想作文范文(精选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精心的中秋节随想作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
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着生活的话题,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有个传说:嫦娥身边的玉兔是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的嫦娥想抓住什么压下身体,便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
我们在月圆的时候抬起头来,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小玉兔呢!中秋节的月亮总是又圆又亮的,记忆中的中秋节总是热闹的,平时很难聚在一起的人们围在桌旁品尝时令水果和月饼。
中秋节的热闹和美食只是我喜欢这个节日的原因之一,更多的那么是它的内涵——团圆。
中国人最注重的是感情,不管远隔千里万里,心都连在一起,和远在异乡的亲人、朋友共同欣赏一轮明月,无疑是最美好的了。
现在的科技兴旺,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它永远也取代不了中秋节所具有的那特殊的色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那天夜幕降临了,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月亮,可因为下雨,月亮没有出现,我有些惋惜,爸爸在我旁边抚慰我说:“别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啊!我终于等到了圆圆的月亮。
夜,静悄悄的、慢悠悠的、我坐在窗前,遥望天空,月亮缓缓升起,如皮球似的新月,月光如水泻满大地,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灰色的轻纱。
这时,飘来几朵云儿,像是嫉妒可爱的月亮,仗着人手多,掩住了月亮秀丽的面容,月亮立即发出清辉从云边放射出去,像是怕天空没有月光。
中秋节所思所想随笔7篇中秋节所思所想随笔1又到中秋。
当炎热的夏季在备受煎熬的人们的企盼中渐渐消退的时候,当如火的骄阳拖着灼人的“裙带”恋恋南归的时候,秋天就这样来了。
而今年的中秋更是特别,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和中国57周年的华诞,齐聚在这秋风送爽、万家团圆的假期里。
赏月、吟诗、品酒、尝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内容,吴刚伐桂,嫦娥奔月是中秋节美丽的传说──浓厚的东方文化,温馨的东方情怀在中秋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忙碌的现代人虽然改变了许多习惯,可是中秋情结在华夏儿女的骨子里,还是深深地扎下了根。
而厦门的中秋,绝对是全国最好玩、最温馨的中秋──这一切,都得益于一项独特的活动:博饼。
“博饼”是厦门最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俗称“博状元”,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的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
所以,厦门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乒――乓――”“啊,诗寒,你好厉害啊,又一个状元……”“真的,来,我们握一下手……”“……”听,我家可真热闹啊,清脆的骰子声交加着欢快的尖叫声充满了我家,我们10位同学围坐在我家的餐桌前,桌中置一大瓷碗,碗中六颗骰子。
大家轮流掷骰子,按照骰子的花色赢取“秀才”到“状元”的各种奖品。
叮当作响的骰子声中诗寒首先博出状元,佳琪不甘示弱,紧接着博出了“五子登科”,状元郎相继产生,大家兴奋的欢呼声在我家传播,博得多的,喜出望外;少一点的,自得其乐,不亦乐乎;给美丽的我家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同学们的心地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爸爸妈妈微笑而又慈祥、满足地望着我们这一群happybaby,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特别的温馨。
月圆之日,骰子在鸿运溜金碗里清脆响动,无限的富贵与吉祥亦随之转动,幸福,就这样轻轻的来到身边……明年的中秋,我们已经各奔前程,月圆是否人团圆?愿大家永远快乐!友谊长存!中秋节所思所想随笔2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可是天公不作美,在早晨就下起了零星小雨。
作文中秋节随想中秋节,我们最初想到的是月饼和团圆。
然而,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会逐渐发现中秋节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愿意分享我的一些体悟。
首先,中秋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节日。
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应该思考团圆的意义。
团圆固然是一种美好的感受;然而,团圆背后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情关爱。
在我们繁忙的生活中,常常忙于各自的事业,才会忽略了最亲近的人。
所以,中秋节可以提醒我们,珍惜家庭、爱惜亲人。
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那些并不幸福团圆的人们,比如那些在异乡打拼的打工者和留守儿童。
面对社会的差距,我们不应该仅仅为自己的快乐而庆祝,而是应该想办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团圆和温暖。
其次,中秋节也是一个珍惜自然、追求平衡的节日。
中秋节来之于自然,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正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幻。
而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时而顺风顺水,时而波涛翻滚。
我们需要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但也需要坚强面对挫折,不忘劳动和奋斗。
我们应该像月亮一样,保持恰当的平衡态度,让生活的美好不被快乐与痛苦的波动所支配。
最后,中秋节也是一个弘扬文化与传统的节日。
在我们的世界里,文化多样性是一个珍贵的财富。
我们应该珍视和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与节日庆典。
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意义丰富而深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一些文化的消亡和流失。
因此,我们有责任继承并弘扬我们的文化与传统。
通过中秋节这样的重要节日,我们可以传承并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神。
总的来说,中秋节是一个富有内涵和思考意义的节日。
我们应该秉持珍惜家庭、追求平衡、弘扬文化的观念,真正理解中秋节的意义和价值,以热爱、关爱、珍爱的心态去感受这个节日。
此外,我们也应该承担起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共同体现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
时刻牢记中秋节的思想内涵和这样的核心价值,将会让我们更有意义地度过这个节日并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中秋之夜,最让人回味的,非天空中的那一轮明月莫属。
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秋节周记:中秋随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篇一:中秋随想月亮,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美好事物;月宫,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秘天堂;嫦娥,一个饱受思念之苦的绝美佳人;而这些联想起源于对月亮的遐思……团圆的象征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这天的传统节目是吃月饼,赏月。
每年的这天月亮出奇的圆。
因此,中秋节又象征着团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
”在这团圆的日子里,也许你正与家人一起赏月,其乐融融;也许你因事务繁忙而不能与家人团聚,但相信你那颗心早已飞到月亮之上,为你的亲人带去最圆的祝福。
哦,月亮象征着团圆。
情丝的传递“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是友情诗句中传讯着深厚的友情,与友人多年未见,当然要与朋友共赏佳月,畅饮美酒,这难道不是一件美事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亲情,月亮传递着浓浓的亲情。
古往今来,人们就是通过月亮传递着自己的美好祝福!难得的知己“举杯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将月亮也作为亲密无间的好友,愿意向它诉说一切。
与月为伴,越发地体现了诗人孤独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
拥有远大的抱负却不能施展才能的他,灰心地望着夜空,却能惊奇地发现:月亮正望着他,似乎是对他才华的肯定。
月亮发出微微的光亮,若隐若现,却一直存在……也许,看到这一景象,他会恍然大悟,是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又何必在乎这些小小的挫折呢?哦,月亮就像一位知己。
它肯定每个人的才能,安慰着每个人!在明朗的月光之下,抬起头望着月亮出神。
仿佛看到了它正在对着你微笑,你用心去与他交流,告诉它你的梦想,勇敢地向着梦想进发!篇二:中秋随想又是中秋月圆时,夜幕降临,月儿出来了。
看,多么皎洁的面庞,身边围着一圈淡粉色的光。
一丝白云轻轻飘来,月亮如一位害羞的姑娘披着面纱,显得既朦胧又神秘;一阵微风吹过,轻柔的面纱被揭开,刹那间她又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美丽、明亮而又动人。
最新中秋随想字通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中秋随想字通用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中秋随想500字左右篇1记得小时候,一提到“中秋节”这三个字,我的口水总会条件反射地从嘴里流出来。
那是因为,每到中秋节,总能吃到许多美食。
月饼是每年中秋节必吃的美食。
这也是我国自古流传的传统风格。
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坐在外面尝月饼,赏月亮,别有风味。
月饼形如圆月,象征团圆。
每年中秋节到来之际,妈妈总会带着我出门去买月饼。
有时,我们还会带着月饼出去走亲戚,把这份中秋佳节的祝福传递给更多人。
月饼放到嘴里,咬一口,酥酥的,馅是软软的,甜甜的,有时馅里会裹着花生,核桃仁,这时候吃起来就是脆脆的。
美味的月饼——这曾是我喜欢过中秋节的一个原因。
不仅仅是月饼,过中秋节时,我们还会吃芋头。
据说吃芋头是为了纪念元末汉人杀人。
当初汉人起义,推翻元朝人的残暴统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汉人起义后,便以人的头颅祭月。
当然,不可能每年中秋节都用真的人头祭月,于是便用芋头代替。
芋头吃起来软软的',绵绵的,有点微微的甜,还有点清清的香。
人们都很喜欢。
除此之外,中秋节还会吃很多东西。
我喜欢吃南瓜,大人们会喝桂花酒,妈妈还会做各种鸡鸭鱼肉,每年中秋节的团员饭都特别丰盛,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吃完饭,一家人坐在外面,一边赏月,一边聊天,一边闻着阵阵沁人的桂花香,我觉得那是最幸福的时刻。
舌尖上的中秋,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份欢乐祥和,团圆美满。
篇2当超市里,商场里,柜台边,金灿灿的月饼逐渐多了起来时,我就知道,中秋的脚步近了。
中秋节,它还有几个别称,例如仲秋节,月光诞,月夕等,都是很美的名字吧。
可大多数人只知道“中秋节”这个名字。
中秋节又为何要吃月饼呢?它呀,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抵抗,朱元璋为了传递信息,命人将写有“八月十五日起义”的纸条藏在饼子里,在分头送到各地起义军,因而推翻了元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月饼呢,我最爱吃的,便是那咸蛋黄味的月饼了。
糯糯的蛋黄,带着咸味,皮薄馅厚,绵软中带着一点酥脆,一咬下去,啧啧,味道真叫一个绝。
中秋节随想作文中秋节随想作文(7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随想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随想作文1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也是个开心的节日。
因为大家不仅可以聚在一起享受团聚的喜悦,还可以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欣赏美丽的月亮。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
按照惯例,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到爷爷奶奶家去过中秋节。
这一天天公也作美,天气格外晴朗,艳阳高照。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爷爷奶奶家。
我远远地就闻到了汤圆的味道。
我赶忙拿起用自己攒的钱买的两盒月饼,送给了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高兴极了,还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
一进家门,我就看见餐桌上摆着香喷喷的汤圆。
我连忙夹起一个汤圆,轻轻地咬了一口,一股甜甜的芝麻流进了我的嘴里,好吃极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
我们搬了一张桌子放在了院子里,在上面放上蜡烛,摆上月饼还有水果。
今年的月饼很特别,因为都是妈妈亲手做的。
我们边吃月饼边赏月,笑着唱着,开心极了。
中秋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柔和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好像是在为远方游子照亮回家的路。
你瞧,那月亮里灰暗的影子,不就是传说中吴刚在树下休息吗?不远处,美丽的嫦娥姐姐怀里正抱着一只惹人喜爱的玉兔呢!吃完月饼,妈妈就带我去走月亮。
我们走在乡间小道上,耳边,不时传来河水流淌的哗哗声,皎洁的月光照亮着乡间的大道和小路,真是美丽极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个难忘的中秋节吧!中秋节随想作文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自古以来,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诗人咏吟,被人们拜舞,人们一直对月亮充满敬畏与幻想。
又是一年月圆夜,诗情画意的中秋。
在中国各个节日里,中秋节是最具诗意的。
皓月当空,桂花飘香的日子里,中秋的诗意便更美。
中秋随想_优秀作文
中秋节,月饼,团圆,赏月,祭祖
作文题目:中秋随想——怀念故乡
作文内容: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情调和民族特色的一个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品茶,更重要的是团聚、祭祖、抒发思念。
对于我这样一个外乡人来说,中秋节显得格外珍贵,因为它是我怀念故乡的时刻。
小时候,我总是在城市里度过中秋节。
虽然城市里也有月饼和赏月的活动,但是却缺少了那份浓浓的家乡味道。
每当听到其他同学谈起中秋节回家看爷爷奶奶的时候,我总是会羡慕嫉妒。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够回家,与家人一起赏月、品尝家乡的美食,感受家乡的气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得了爱护、珍惜。
我开始怀念故乡,开始思念那个我曾经生活的地方。
每当中秋节到来的时候,我总是会默默地祈祷,祈求自己的父母身体健康,家乡的人们平安幸福。
我怀念故乡的那个月圆人团圆的时刻,怀念家人的关爱和温暖。
我想起了小时候和父亲一起赏月,和母亲一起包月饼的情景。
我记得故乡风景的美丽和人民的朴实善良。
这一切都让我不由得感叹,故乡才是人生真正的归属。
中秋节,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更是一份思念的情感。
我怀念故乡,怀念那份深深的牵挂。
虽然我无法回到故乡,但是我相信,中秋节的月亮总会为我祈祷,故乡的人民也一定会为我祝福。
中秋节随想三则
一
我有时候会不经意的思索,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端午节、春节、清明节的来历我早已经了然于胸,可唯独这中秋节始终困扰着我!对于总是爱胡思乱想的我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想着想着也就忘掉了。
正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不久前的一次读报让我惊喜的从中知道了原委。
原来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
中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所以人们要庆祝。
而选择十五这一天则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我的问题似乎有了清晰答案,中秋节的产生就是因为亲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土地上产生了“游子”这一类人,他们或是由于生计或是一番到外面成就伟业的雄心,带着亲人嘱托踏上了离乡的征程。
可能在农忙的和闯天下的过程中亲人间思念尚能排解,可到了秋天,丰收了,看着满桌佳肴独独少了在异乡打拼得儿子、孙子而异乡的游子这时也看到别人家家团圆幸福,于是自然都会“每逢佳节倍思亲”。
有时我在想亲情是怎么产生的?可能有人说这太简单了,是与生俱来的,你没见过母猴子保护小猴子吗?甚至更低级动物的这类故事我都知道。
在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就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个人煮黄鳝吃,熟了之后把锅端上来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黄鳝是弓着背的,等拿刀把黄鳝的肚皮划开才发现肚子里面全是鱼
子,它弓起背是为了让肚子远离沸水。
然而感动归感动,却总觉得这里面有动物延续物种本能因素,不完全是亲情,但不可否认亲情是我们与动物本能联系最紧密的情感了。
读《陈情表》总是疑惑它具有什么样的魔力竟能打动多疑、阴险、狠毒依靠篡位和屠杀取得政权晋武帝。
我佩服李密的勇气敢在那么敏感的一个时期以那么敏感的一个身份对那么敏感的一个人物说不。
同时我又不得不赞赏李密的智慧他把所有的“敏感”都转化为了“适当”,因为他说“不”的理由是:亲情。
亲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感情,也是最能打动人的感情,而李密和祖母深情在特殊的境遇下、在接连不断的磨难中更是显得尤为深切。
李密取得的这场温情对于强权的胜利让我想起了冰心老人的话:有爱就有一切。
亲情就像个厨师用思念的温火慢慢把中秋节这锅汤熬出了团圆
的味道。
二
思念是泪水结成的琥珀,所以当我们细细品味总会感到从古至今中秋节都带着些许无奈和悲情。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往往是“少小离家老大回”。
而到了现代为了生计在外奔波的民工、为了求学在外读书的大学生以及其他各类数不胜数的“游子”,在中秋节这么一个即使是法定节日的节日,也是只能望家兴叹。
因此我想中秋节的主基调应该是感伤,不是自我安慰式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是真情实感式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落清秋节”。
大家可能都会有过这样的感受:敲开回忆之门,过去亲情带给我们的美好让人在短暂的幸福后总会产生惆怅、烦恼。
没有温暖,哪来的感伤。
因而我把中秋节的感伤叫做“温暖的感伤”。
“温暖的感伤”是最好的灵感。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学史上很多优美的诗句往往都是在中秋节和清明节产生的。
每到中秋文人墨客都会聚到一起伴着青山、小溪、明月饮酒赋诗,真是好让后人羡慕的雅兴呀!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中华民族在这一天为它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然而我们却突然发现我们似乎只能沉浸在来自历史之根的远古陈香中。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这是一件好事。
但当上至大学教授下至三轮车夫都在盘算着怎么多弄两个钱花的时候,当承担人类灵魂工程师重责的老师向学生公开宣讲学习就是为了挣大钱找美女的时候,我们惊恐的发现金钱正在主宰我们这个社会。
正如哲人所说:金钱是个好的仆人,绝不是个好的主人。
一个以金钱为中心的社会,危机是必然出现的。
这首先就表现在无节制的发展物质这一维,精神则失去了根基。
骄傲无知的现代人精神太空虚了以至于太需要用酒精来麻痹自己了,于是他们只继承了古人中秋节饮酒一项并迅速把它变成了到处充满着喜庆外衣包裹下的喧闹、浮躁、庸俗的饮酒节。
据报道中国人每年要喝掉一个西湖,难怪有的学者惊呼千万不要让中国这头刚刚醒来的睡狮又醉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悬在每一个炎黄子
孙头上的警钟。
中秋节犹如一潭优雅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
让我们永远保持和爱护这泓美好。
三
在小学的一篇周记里,我曾这么描绘过童年的中秋节:中秋节前一天月饼就打回来了。
自家的面、自家的糖、自家芝麻、自家的油,里面还放了牛奶,咬上一口稍有些烫可却酥酥的、甜甜的,真是美到心里去了。
妈妈发牢骚说过要发明一种药吃上它就能满足人身体的各种营养要求省得每天为做饭劳神费心,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同意。
这一天学校居然开恩提前放学,晚上的餐桌真是丰富呀有清炖鸡、小炸鱼、羊肉炒粉、还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茄合子,真是香啊,吃过饭我打了个膈把饭都吐了出来,惹得全家人一阵大笑。
每当夜晚我躺在床上从窗外眺望星斗回忆往事,常感到胸中有一股莫名的浪潮在涌动,弥漫了我的整个身体,将我淹没在悲伤和痛苦的海洋之中。
几十年后,我还能抱着我的孙子享受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中秋节吗?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浓厚的家庭观念,重视血浓于水的亲情。
但最近经济学家预测:未来二十年养老院将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我茫然了,我们还是具有“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传统的民族吗?当祖先为“子欲孝而亲不在”遗憾时、现代人对“亲在而子不欲孝”却丝毫不感到脸红和惭愧。
学者田松在篇文章里曾这么给节日下过定义:节日是一朵花,它从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深处生长出来,是这个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象征。
中秋节这朵婀娜绚烂的芙蓉花如果失去了亲情的土壤,注定要枯萎。
一个节日枯萎了,就将我们与这个节日所延续的文化传统的切断了。
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而一个忘记传统的民族既是可怜又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