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预算定额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22
2.3.1 概述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简称预算定额,是由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确定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必须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和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预算定额是编制单位估价表的主要依据;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的主要依据;对实行招标投标的工程,预算定额是确定工程标底和投标报价,签定工程合同的依据;预算定额是建设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工程结算和决算的依据;预算定额是建筑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组织施工、进行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的依据。
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进行编制的,但二者之间又有本质的不同。
首先,定额性质不同。
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标底、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的依据;而施工定额是企业内部使用的定额,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预算的依据,具有企业定额的性质。
其次,定额水平不同。
预算定额反映社会平均水平,而施工定额反映平均先进水平,所以施工定额水平一般要高于预算定额水平,高约10%左右。
另外,定额内容不同。
预算定额比施工定额综合的内容要更多,预算定额既包括为完成该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全部工序,又包括施工定额中未包含的内容如施工组织间歇时间、零星用工、材料在现场内的超运距用工等。
2.3.2 预算定额中消耗指标的确定预算定额中的消耗指标包括人工消耗量指标、材料消耗指标及机械台班消耗指标。
(一)人工消耗量指标的确定预算定额的人工消耗量又称定额人工工日,是指为完成某一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需的各种用工量的总和。
其内容包括基本用工、辅助用工、材料超运距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1.基本用工量基本用工量是完成某一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需的主要用工量。
如:砌筑墙体中的砌砖、调运砂浆和运砖。
按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和施工劳动定额进行计算。
基本用工量=∑(综合取定的工程量×相应的时间定额)2.辅助用工量辅助用工量是指劳动定额中不包括,但预算定额中又必须考虑的用工,主要指施工现场发生的材料加工的用工。
预算定额的应用方法预算定额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它是确定工程预算造价的基本依据。
在预算定额的应用中,有三种常用的方法,分别是直接套用定额、定额换算和限额控制。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预算定额的精度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直接套用定额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施工图中的分项工程项目与预算定额中的项目完全相符,可以直接套用相应的定额。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精度较低,难以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
定额换算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如果施工图中的分项工程项目不能直接套用预算定额中的项目,就需要进行定额换算。
定额换算的基本原理是将施工图中的分项工程项目转化为预算定额中的项目,以达到与预算定额相匹配的目的。
定额换算的具体方法包括单位换算、工程量换算和价格换算等。
限额控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工程实际发生的造价不得超过预算定额中的限额,否则会对工程造成巨大的影响。
限额控制的具体方法是通过对工程成本的分析和预测,制定合理的限额标准,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控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实用性强,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这三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预算定额的实用性和精度。
此外,定额的应用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定额的选择、套用和换算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细致的处理。
总结起来,预算定额的应用方法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实际成本和造价。
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灵活应用三种定额的应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