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6《秦始皇陵兵马俑》课件 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26
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
多年的兵马俑
导读:本文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教版选修6《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ppt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
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的陶俑。
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中华文明的瑰宝第14课秦始皇陵兵马俑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
2.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艺术价值与史学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了解秦始皇陵概况的过程,掌握探索历史真相的方法。
2.通过了解兵马俑,提高解读历史信息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秦始皇陵兵马俑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2.通过探索历史真相,解释历史现象,体会历史学习的乐趣,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与价值。
难点:通过史料、文物解读与秦朝相关的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世界奇迹教师: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成为中国靓丽的名片。
多国政要曾经来华参观。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更有一位痴迷于兵马俑的德国青年,装扮成秦俑跳入1号坑修复区,所幸公安干警及时发现,文物没有被损坏。
秦始皇陵兵马俑到底有何魅力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个神秘的地方,通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解析它的魅力所在!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力求体现“凝神、起兴、点题”六字原则,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正课讲授,师生互动1、秦始皇---“千古一帝”关于秦始皇的视频教师:说到秦始皇陵,不得不提到秦始皇。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有哪些历史作为,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学生: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总结概括其历史功绩,并阐释其不足。
意图:一方面实现选修与必修的有机融合,构建完整的知识认知。
另一方面能辩证评价秦始皇的历史作为2、秦始皇陵---亘古谜团教师: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撒手人寰。
这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生前动员了近70万人为他修筑陵墓,最后又将建墓者杀掉或命其陪葬,使秦始皇陵墓成为考古史上极难破解的一个谜团。
下面,让我们一起对谜一般的秦始皇陵进行一番比较全面的考察。
第2课 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秦始皇陵的修建1.秦始皇陵的修建过程〔材料一〕(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
……至平原津①而病。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②。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
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
九月,葬始皇郦山。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③送诣七十余万人。
穿三泉④,下铜而致椁⑤,宫观百官⑥奇器珍怪,徙臧⑦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⑧,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⑨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
”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⑩即泄。
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树草木以象山。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材料二〕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
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其丹漆,深极不可入。
奏之曰:“丞相斯昧死言:臣所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然。
叩之空空,如下天状。
”制曰:“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乃止。
”──卫宏《汉旧仪》〔材料三〕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墓经过了三十七八年的修建,终于创造出一个旷古未有的奇迹。
一部修陵史清楚地表明,它跨越了战国秦到统一秦这两个风雨激变的时代。
其本身又经过了四个阶段,即:初创期──从嬴政初即秦王位到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前夕,即公元前246年左右~前231年;持续期──十年统一战争中,即公元前230年~前221年;高峰期──从秦帝国建立到秦始皇死葬郦山,即公元前221年~前209年;结尾期──秦二世统治时复土后到工程被迫停止,即公元前209年~前208年冬。
从以上时间进程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延时最长,前后达十四五年;第四阶段时间最短,前后不及两年。
再从工程量上看,以第三阶段为最大,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是秦帝国政治势力、经济实力和组织管理才能高度发挥的集中表现。
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秦始皇陵兵马俑深圳宝安中学历史科组唐云波导入新课。
最近发生的一件颇具戏剧色彩的事情:德国青年痴迷兵马俑成狂,跳入坑内扮秦俑被抓。
过渡:读完这则新闻,我不禁在想,秦始皇陵兵马俑究竟有怎样非凡独特的魅力使一个外国人能不远千里奔到中国西安,还不顾一切地跳入佣坑,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通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解析它的魅力所在!正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秦始皇陵·亘古的谜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撒手人寰。
这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生前动员了近70万人为他修筑陵墓。
最后又将建墓者杀掉,或命其陪葬。
使秦始皇陵墓成为考古史上极难破解的一个谜团之一……下面,我们对谜一般的秦始皇陵进行一番比较全面的了解。
1. 学生阅读教材,形成对秦皇陵的初步印象。
2. 教师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秦皇陵的印象。
①地图中的帝陵:平面地图与高空卫星地图。
②影像中的帝陵:通过以上两则资料,了解帝陵的方位、外部形态。
③文献中的帝陵:了解帝陵的内部结构。
④电脑技术模拟的帝陵:复原帝陵的结构。
⑤科学考古探测的帝陵:印证帝陵的内部结构。
3. 谈谈你头脑中的帝陵①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秦始皇陵墓有哪些了解?(方位、建筑、风格……)②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帝陵?4. 总结:“二重证据法”和跨学科研究在以后类似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途径来完成探索之旅:第一、探索历史可以采用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
第二、探索历史的真相,跨学科研究非常必要。
(地理学、物理学、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对历史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过渡:面对谜一般的秦皇陵,人们会想,如果现在就打开始皇陵墓,那很多谜团不就解开了。
但是由于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在我们没有十足的技术把握前,还是应该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将它们完好地留给子孙后代。
所幸的是,无意间发现的兵马俑军团,还是为我们揭开了神秘地宫的一角。
第2课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秦始皇陵的修建1.秦始皇陵的修建过程〔材料一〕(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
……至平原津①而病。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②。
……行从直道至某某,发丧。
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
九月,葬始皇郦山。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③送诣七十余万人。
穿三泉④,下铜而致椁⑤,宫观百官⑥奇器珍怪,徙臧⑦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⑧,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⑨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
”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⑩即泄。
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树草木以象山。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材料二〕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
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其丹漆,深极不可入。
奏之曰:“丞相斯昧死言:臣所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然。
叩之空空,如下天状。
”制曰:“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乃止。
”──卫宏《汉旧仪》〔材料三〕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墓经过了三十七八年的修建,终于创造出一个旷古未有的奇迹。
一部修陵史清楚地表明,它跨越了战国秦到统一秦这两个风雨激变的时代。
其本身又经过了四个阶段,即:初创期──从嬴政初即秦王位到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前夕,即公元前246年左右~前231年;持续期──十年统一战争中,即公元前230年~前221年;高峰期──从秦帝国建立到秦始皇死葬郦山,即公元前221年~前209年;结尾期──秦二世统治时复土后到工程被迫停止,即公元前209年~前208年冬。
从以上时间进程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延时最长,前后达十四五年;第四阶段时间最短,前后不及两年。
再从工程量上看,以第三阶段为最大,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是秦帝国政治势力、经济实力和组织管理才能高度发挥的集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