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 第四章 温度..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53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气温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2、理解等温线的概念及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二、教学重点: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三、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1-2′)天气预报中最常关注的两个要素是什么?那么,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和降水的知识。
2、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1)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自主探究(5-6′)默读71-72页“活动”,完成下列问题:①和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②气温指,常用表示。
③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气温的测定一般应在中进行,测量工具是⑤阅读图4-8,回答下列问题(1)准确读出4支温度计的温度,计算出日平均气温(2)想一想,怎样计算某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⑥根据生活经验想一想,一天中最冷和最热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4、过渡:(1-2′)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哪一天或一年来说,气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称之为气温的时间变化。
那么,同一时间内,世界各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我们下面一起来探究世界各地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
5、指导探究“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15-17′)(1)先指导学生认识气温等值线(等温线):等温线的读数,疏密、走向等。
(2)出示几个简单读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①哪一块大陆最炎热?哪一块大陆最寒冷?②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哪个洲?③学校所在地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3)创设问题,由学生展开讨论、探究、发现规律:①观察:从低纬度向两极,等温线的数值如何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②自左向右描出北半球20℃等温线,你发现等温线形状的特点了吗?观察弯曲的位置,你又有什么发现?③自左向右描出10℃等温线,你又发现了什么?在世界地形图上,该处0℃等温线在哪里?④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形状特点有何不同?(4)读图4-10、4-11,回答下列问题:①北京与悉尼1月份气温高的城市是哪一个?7月份气温高的城市是哪一个?②读图4-11,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哪里的气温高?你能简单的说明其原因吗?6、小结( 1-2′)7、巩固检测( 10-15′)。
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点】1、气温的测定。
2、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3、气温的全球分布规律。
【学习难点】气温变化曲线的判读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复习气温概念,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气温与我们的影响以及气温的变化。
二、自学导读(一)自学“气温与我们”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次,一般在北京时间时、时、时、时观测。
2、读P49页图3.10,填出不同时段的气温:8点时是℃,14点时是℃,20点时是℃,2点时是℃,根据图右边的文字内容,计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3、根据日平均气温的方法,你能描述什么是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吗?(二)自学“气温的变化”部分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读P51页上面文字,气温的日变化是以;气温的年变化是以。
2、读图3.12“气温日变化”及右边的文字,该地的日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 ℃,日较差约 ℃。
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
3、读图 3.13“气温年变化”及右边的文字,该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约 ℃,最低气温约 ℃,年较差约 ℃。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
4、读图3.13“气温年变化”及右边的文字,完成下表:5、请参加教材活动一。
读图3.14“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 ⑵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 ⑶气温年较差为 ℃;⑷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 夏 ,季节变化 ,年较差 (大或小)。
6、请参加教材P51页活动二。
根据下表中的气温数据,按照提示步骤,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⑴根据上面的材料在右图中绘制气温曲线图。
第四章气象模拟试题1.气象上的风向是指______ (1 分)A. 风的去向B.风的来向C.气压梯度力的方向2.飞机积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云中存在______ (1 分)P117A.大小不等的水滴B.雪花和冰晶C.过冷水滴3.关于飞机积冰,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1 分)P119A.飞机积冰一般发生在-1~-15℃的温度范围内B.在-2~-10℃温度范围内遭遇积冰的次数最多C.强烈的积冰主要发生在-4~-8℃的温度范围内4.在温暖的天气飞行在较低高度,有时会遇上湍流空气,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1 分)A.很可能在路面和荒地上空发生上升气流B.在类似成片树林的广阔植被区域发生上升气流C.在大片水体区域发生上升气流5.气温高低,如何影响飞机滑跑距离?(1 分)A.气温高时,空气密度小,飞机增速慢,飞机的离地速度增大,起飞滑跑距离要长B.气温低时,空气密度小,飞机增速快,飞机升力减小,起飞滑跑距离要长C.气温高时,空气密度大,飞机增速快,飞机升力增大,起飞滑跑距离要短6.在处于雷暴区边缘的机场起飞或着陆时,要特别注意的危险天气是______ (1 分)A.低空风切变B.冰雹和暴雨C.积冰和雷击7.在下述何种情况下容易碰到风切变______ (1 分)A.逆温层附近或靠近雷暴时B.当风速大于65千米/小时时C.有高气压时8.形成雷暴的基本条件是______ (1 分)A.充足的水汽和上升运动B.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大气和上升运动C.浓积云,充足的水汽和锋区9.在雷暴的生存周期中,哪一阶段的特征使云中充满下降气流?(1 分)A.积云阶段B.成熟阶段C.消散阶段10.下面关于气团的叙述哪一个正确?(1 分)A.我国地域广大,能形成各种气团B.气团离开源地,其性质将会发生变化C.气团只形成于极地和大洋地区11.关于锋面,下列哪种描述正确?(1 分)A.锋面就是不同方向的风交汇的界面B.锋面就是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的交界面C.锋面就是风场与地面的交线,也简称为锋12.当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和来自南方的暖气团,两者势均力敌,强度相当时,它们的交锋区很少移动,这种锋面称为______ (1 分)A.静止锋B.交错锋C.融合锋13.当机翼和尾翼积冰时,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______ (1 分)A.翼型失真(变型)B.导致摩擦阻力减少C.压差阻力都增大14.最小能见度是指______ (1 分)A.能看到最近的物体距离B.能见度因方向而异时,其中最小的能见距离C.能见度因方向而异时,垂直和水平能见度最小的距离15.关于风切变出现的地方,下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1 分)A.仅在雷暴中出现B.在气压和温度急剧下降的地方出现C.在大气中任何高度上存在风向和风速变化的地方16.飞机外表面的冰霜雪等______ (1 分)A.会引起飞机操纵效能增加B.会出现指令仰角变化和滚转C.会使外表面变得粗糙,增加阻力,减少升力17.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云满天时的云量为______ (1 分)A.12B.8C.1018.大气稳定度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有时也称大气垂直稳定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weather)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climate)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较大。
天气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二是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下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降水有四种形式:即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4、人们迄今所记录到的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地球的雨极。
▲5、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6、气候的重要因素(降水、气温)(1) 气温分布规律(测定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每天)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等温线大致与纬线相平行);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
(2) 降水(类型:A 对流雨:赤道地区辐射强多雨;B 地形雨:迎风坡多;C锋面雨冷暖空气交锋,降雨范围大。
分布:赤道地区多,两极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少。
(3) 能运用气候资料(各月气温和降水表格或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温和降水。
(4) 迎风坡多雨,原因:暖湿润流被迫抬升时,气温降低,饱和空气,易形成降雨;背风坡少雨,因为空气沿山坡下沉,气温升高,水气蒸发,不容易形成降雨。
(★)7、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