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技术服务规范》附件11:县乡共同服务流程图
- 格式:docx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国家免费孕检19个项目的申请流程国家免费孕检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益的项目,可以帮助妇女保持自身健康和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
下面是国家免费孕检19个项目的申请流程的详细介绍:第一步:了解政策和条件首先,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女性应该了解国家免费孕检项目的政策和具体条件。
可以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卫生部门或者当地医疗机构的宣传和公告来获取相关信息。
第二步:办理孕妇健康档案在准备好怀孕或者正式怀孕后,需要前往当地的妇幼保健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孕妇健康档案。
在办理时需要提供一些基本的个人信息,并进行身体检查和记录。
第三步:填写申请表格在办理孕妇健康档案时,工作人员会提供一份申请表格,需要填写个人信息、联系方式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并保存好申请表格的副本。
第四步:交付申请材料将填写完整的申请表格和所需的材料交付给孕妇健康档案办理处的工作人员。
材料通常包括个人身份证明、户口本或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如有适用)、相关医疗证明、近期体检报告等。
第五步:等待审核工作人员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保符合国家免费孕检项目的条件和要求。
审核通常需要几个工作日,具体时间会根据当地的政策和工作效率而有所不同。
第六步:接受孕妇健康教育一旦申请被批准,申请人将接受孕妇健康教育。
这一步是为了提高申请人的健康意识和生育知识,并帮助她们正确地利用国家免费孕检项目。
第七步:定期进行检查根据孕妇健康教育的指导,申请人将按照规定的时间表定期去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各项免费孕检项目。
这些项目通常包括血常规、B超、尿常规、乙肝、梅毒、HIV等检查。
第八步:记录和报告每次进行免费孕检项目后,医疗机构都会记录检查结果,并通知申请人。
此外,医疗机构将向相关部门提交项目结果的报告。
第九步:接受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如有必要)如果在免费孕检项目中发现了异常结果或有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医疗机构将根据情况推荐适当的处理方式,并向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孕前优生指导服务流程及质量管理规范一、孕前优生指导服务流程2.检查:在预约日期,夫妇前往指定的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体格检查,如血压、身高、体重等;-心理健康评估,了解是否有焦虑、抑郁等问题;-孕前相关检查,如产前基因筛查、遗传疾病筛查等。
3.问卷调查:在检查完后,夫妇将填写一份详细的问卷调查,包括个人健康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4.健康教育:根据夫妇的身体检查、问卷调查结果,医生将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但不限于:-营养指导,如合理的饮食搭配、补充叶酸等;-锻炼指导,如适量的体育活动和休息;-疾病防控,如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心理健康指导,如应对焦虑、保持积极心态等。
5.婚姻辅导:夫妇关系的稳固对孕前优生至关重要,医生将提供婚姻辅导服务,解决夫妇间可能存在的问题。
6.健康管理方案制定:医生将根据夫妇的身体检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和健康教育内容,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饮食计划,制定每餐食谱;-运动计划,制定每周运动量和锻炼时间;-补充药物,如叶酸等;-定期复查和随访安排。
1.医生资质:提供孕前优生指导服务的医生必须具备相关的医学背景和执业证书,并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2.设备和环境:提供孕前优生指导服务的医院必须具备先进的检查和治疗设备,并提供舒适和私密的环境,以提高夫妇的体验。
3.个性化服务:医生需根据夫妇的健康状况、需求和意愿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以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定期培训:医生和医院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孕前优生指导服务相关的培训,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最佳的临床实践。
5.管理和监督: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监督和评估提供孕前优生指导服务的医生和医院的工作质量。
6.用户反馈: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渠道,收集和反馈夫妇对孕前优生指导服务的意见和反馈,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的质量。
陔政[2012]73 号关于印发《11关于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11关于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乡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歙县11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11关于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启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计划生育优生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确保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根据项目要求、《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技术服务规范》规定和歙人口组…2012‟3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服务对象本县内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包括流动人口计划怀孕夫妇;1、初婚准备生育的夫妇;2、再婚符合政策准备生育的夫妇;3、符合政策准备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夫妇;4、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生育的夫妇。
二、服务目的(一)提高计划妊娠比例;(二)提高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孕前风险防范意识;(三)改善计划怀孕夫妇健康状况,降低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等。
四、工作任务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支撑、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使出生缺陷发生风险逐步降低,出生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通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使符合政策的育龄夫妇在每一胎次孕育前都能享受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科学知识知晓率达到90%;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到90%;高风险人群检查结局告知率达95%,高风险夫妇优生咨询指导服务率达95%,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服务率达95%。
具体操作要求:一是乡计生办将各村育龄妇女名单打印给各驻村干部进行逐人对照核实,并对全员人口信息平台漏采的计划怀孕夫妇信息进行采集。
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施方案背景:婚姻和孕育是每个女性和家庭的重要生活阶段,为了确保孕育健康优生,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全社会将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宣传和管理。
一、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 实施主体: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
2. 执行时间:在准备结婚登记时进行检查,尽可能在拟订婚期之前完成检查。
3. 检查内容:(1) 婚前常规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心肺功能、视力、听力等项目。
(2) 婚姻遗传病检查:男、女双方做相应的遗传病筛查,如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等。
(3) 传染病检查:性病、乙肝、艾滋病等检查。
4. 支持政策:免费实施婚前医学检查,鼓励社会力量提供赞助,对于检查出患有严重疾病的夫妻,给予适当补贴或贷款支持。
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 实施主体: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
2. 执行时间:准备怀孕时及怀孕早期。
3. 检查内容:(1) 健康状况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视力、眼底、血糖、造血系统等项目。
(2) 遗传疾病风险评估:传染病筛查、遗传疾病筛查、妇科检查等。
(3) 心理健康评估:针对妇女在孕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4. 支持政策:对于确诊为高风险育儿的夫妻,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如优先享受医疗资源、免费或优惠孕期健康检查等。
总之,加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加强对检查机构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帮助夫妻筛选出不适合生育的情况,提高生育质量和生育率。
三、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实施步骤1.宣传和筛查预约宣传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和益处,加强对夫妇的宣传引导,增强夫妇赴医院检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鼓励夫妻提前预约检查时间,以避免检查时间冲突。
2.个人信息采集夫妻到卫生机构进行预约后,进行个人信息的采集,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信息,确保检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一、项目目标(一)总目标。
在全国建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度,让每一对计划怀孕夫妇都能享受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年度目标。
1.农村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科学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2.农村计划怀孕夫妇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3.出生缺陷发生风险逐步降低,出生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二、项目对象和范围(一)项目实施对象。
享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目标人群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符合生育政策并准备怀孕的夫妇,包括新婚夫妇、已婚待孕夫妇、准备生育二孩的夫妇及流动人口;2.夫妇至少一方为农业人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3.夫妇至少一方具备本地户籍或夫妇双方非本地户籍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
鼓励各地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在本地区先行将目标人群扩大至城乡计划怀孕夫妇。
(二)项目实施范围。
全国所有县(市、区)。
三、项目内容(一)服务内容。
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等19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
具体服务内容详见《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国人口发〔2010〕31号)。
(二)服务流程。
1.目标人群确认。
村级卫生计生专干收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计划怀孕夫妇信息,提出名单,报乡级计生办审核、汇总。
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对乡级计生办报送的计划怀孕夫妇名单核实确认后发放免费优生服务凭证。
2.提供免费服务。
县级协议服务机构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检查服务。
乡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配合县级协议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早孕随访和妊娠结局随访等相关工作。
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和卫生室协助县乡级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动员等工作。
符合条件的夫妇每孩次享受一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关键字】健康斗门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实施方案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启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第二批试点工作的通知》(人口科技〔2011〕18号),2011年,我区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列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区。
为充分整合部门资源,进一步优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流程,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家支持、社会参与、家庭响应”的优生促进工作机制,切实扩大服务东西受益面,努力提高全区育龄群众优生优育水平,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的网络优势,协调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立足村(居),面向家庭,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扩大服务人群覆盖面,从源头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提升我区优生促进工作水平,真正体现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以人为本”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理念,为斗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通过采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健康教育、优生咨询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育龄群众优生意识和优生科学知识水平,出生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一)计划怀孕夫妇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预防等优生科学知识教育率达80%以上。
(二)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使“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0%以上。
(三)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估建议告知率达95%以上。
(四)对风险评估为高风险的计划怀孕夫妇接受优生咨询指导服务率达95%以上。
(五)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率达95%以上。
(六)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优生筛查率逐步提高。
三、服务东西、服务内容、服务机构(一)服务东西(目标人群)。
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户籍在我区或在我区居住满半年以上非本市户籍,符合生育政策并准备怀孕的已婚育龄夫妇。
对目标人群每胎次提供一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需要再次接受检查的,可在医生指导下自费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附件1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基本服务内容序号项目女性男性目的意义1* 优生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参与自觉性规避风险因素2* 病史询问(了解孕育史、疾病史、家族史、用药情况、生活习惯、饮食营养、环境危险因素等√√评估是否存在相关风险降低不良生育结局风险3* 体格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甲状腺触诊、心肺听诊、肝脏脾脏触诊、四肢脊柱检查等)√√评估健康状况,发现影响优生的相关因素减少影响受孕及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女性生殖系统检查√检查双方有无生殖系统疾病男性生殖系统检查√4实验室检查9项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检查√筛查有无阴道炎症减少宫内感染淋球菌检测√筛查有无感染减少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沙眼衣原体检测√5血液常规检验(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分类、血小板)√筛查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减少因重症贫血造成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减少因血小板减少造成的新生儿出血性疾病6 尿液常规检验√√筛查泌尿系统及代谢性疾患减少生殖道感染、宫内感染、胎儿死亡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7 血型(包括ABO血型和Rh阳/阴性)√√预防血型不合溶血减少胎儿溶血导致的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黄疸等8 血清葡萄糖测定√糖尿病筛查减少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风险9 肝功能检测(谷丙转氨酶)√√评估是否感染及肝脏损伤情况指导生育时机选择;减少母婴传播10 乙型肝炎血清学五项检测√√11 肾功能检测(肌酐)√√评价肾脏功能指导生育时机选择;减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2 甲状腺功能检测(促甲状腺激素)√评价甲状腺功能指导生育时机选择;减少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死产、子代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等13 病毒筛查4项梅毒螺旋体筛查√√筛查有无梅毒感染减少流产、死胎死产、母婴传播14 风疹病毒IgG抗体测定√发现风疹病毒易感个体减少子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耳聋、白内障、先天性脑积水等15 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IgG抗体测定√筛查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减少新生儿耳聋、智力低下、视力损害、小头畸形等16 弓形体IgM和IgG抗体测定√筛查弓形体感染状况减少流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17 影像1项妇科超声常规检查√筛查子宫、卵巢异常减少不孕、流产及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18* 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评估风险因素,健康促进,指导落实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19* 早孕和妊娠结局跟踪随访√了解早孕及妊娠结局相关信息,做好相关指导和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19。
附件10
科室及设备一览表
编
号
设置科室设备名称用途
1 健康教育室挂图、模型、电脑、投影仪、
音像设备
健康教育、多媒体教学、
网络连接、远程医疗服务
2 咨询室桌子、椅子、挂图、图片、模
型、宣传折页、常用避孕药具、
一般情况了解、咨询、指
导
3 女性检查室诊查桌椅、听诊器、血压计、
体重计、一般检查床、多功能
妇科检查床、器械桌、妇科检
查器械、手套、臀垫、屏风、
洗手池、污物桶、消毒物品、
棉拭子、试管、弯头灯
常规检查、妇科检查
4 男性检查室诊查桌椅、听诊器、血压计、
体重计、一般检查床、男科检
查床、器械桌、睾丸测量用具、
手套、屏风、洗手池、污物桶、
消毒物品
常规检查、男科检查
5 检验室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
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尿常规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
项目的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甲状腺功能
双目电光显微镜白带镜检
培养箱淋球菌、衣原体培养
酶标分析仪各种病毒抗原抗体酶联
法筛查
洗板机
加样枪(移液器)
样本处理
排枪
小型离心机
真空采血管采集样本
血液运输箱运输样本
医用冰箱保存样本
电脑检验数据的处理、保存和实验室质量管理
6 超声检查室数字化B型超声诊断仪妇科常规超声检查B超工作站超声检查分析
检查床超声检查
7 档案室
电脑及数据库软件电子资料存储、信息上报
档案柜纸质资料存储
注:各科室应配备消毒物品存放柜、流动水洗手设施、紫外线灭菌灯、污物桶,并做到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4月22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正式启动。
为科学规范组织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服务对象试点地区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包括流动人口计划怀孕夫妇。
二、服务目的(一)提高计划妊娠比例;(二)提高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孕前风险防范意识;(三)改善计划怀孕夫妇健康状况,降低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等。
具体服务内容共19项见附件1,服务内容示意图见附件2。
(一)优生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方式,向计划怀孕夫妇宣传优生科学知识,增强出生缺陷预防意识,树立“健康饮食、健康行为、健康环境、健康父母、健康婴儿”的预防观念。
与计划怀孕夫妇充分沟通,了解需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积极引导夫妇接受知识、转变态度、改变行为,共同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做好孕前准备。
1.优生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1)与怀孕生育有关的心理、生理基本知识;(2)实行计划妊娠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以及孕前准备的主要内容;(3)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对孕育的影响;(4)不良生活习惯、营养不均衡、肥胖、药物及环境有害因素等对孕育的影响;(5)预防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措施;(6)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及内容等。
2.优生健康教育主要形式和要求。
(1)设置优生健康教育宣传栏。
在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的户外及室内明显处设置优生健康教育宣传栏。
(2)提供优生健康教育资料。
在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咨询台、候诊区、接诊室,以及人口学校与村计划生育服务室等场所,放置优生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手册等资料。
附件 11
县乡共同服务流程图
计划怀孕夫妇
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
村计生专干收集信息,协助开展健康教育,组织计划
怀孕夫妇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1.提供健康教育,签订知情同意书;
2.询问病史,收集夫妇基本信息和病史信息;
3.配合县级服务人员采集血、尿、阴道分泌物等标本。
县级服务机构
1.提供体格检查、 B 超检查及血、尿、白带常规检查,淋球菌
和衣原体感染检查
2.将血液标本予以相应处理,带回进行检验;
3.开展风险评估,提出医学建议,区分高风险人群和一般人群。
结果正常,一般人群结果异常,高风险人群
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告知评估结果,给予咨询指导
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告知高风险夫妇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优生咨询指导,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或转诊建议。
妇女怀孕主动联系乡级计生服务机构
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1.随访确定早孕并记录,建议定期接受孕期保健2.记录妊娠结局
项目信息定期汇总签章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