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港联动协同对区域航空物流发展影响研究_以迪拜为例_尹纯建
- 格式:pdf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6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阿联酋合作推动迪拜成为全球航空枢纽近年来,中国与阿联酋的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逐渐升温。
特别是在航空运输领域,双方合作不断深化,使阿联酋的迪拜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全球航空枢纽之一。
本文将就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阿合作在推动迪拜成为全球航空枢纽方面进行探讨。
I. 中阿合作的背景与意义中国和阿联酋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商贸关系,而双方的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后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旨在推动经济和文化交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发展。
中阿两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在航空领域,中阿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航空运输服务已成为现代国际交流合作的基石。
中阿合作能够共同推动航空业的发展,并架起中国与阿联酋之间的桥梁,有利于两国间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
II. 迪拜成为全球航空枢纽的背景迪拜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开放包容的经济政策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全球航空枢纽的热门城市。
迪拜位于中东地区,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重要枢纽,交通便利。
同时,迪拜政府积极推动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和优惠政策吸引国际航空公司入驻,并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设施。
III. 中阿合作推动迪拜航空枢纽发展的举措1. 加强航空运输合作中阿双方加强航空运输合作,增加航班目的地以及航线密度。
中国航空公司与迪拜的航空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开通了直航航线,便利了中阿两国之间的商贸往来和人员交流。
同时,双方还计划增加货运航班,促进物流运输的便捷。
2. 提高航空安全与服务水平中方在迪拜设立了维护航空安全的联合研究中心,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推动中阿航空业的合作。
此外,双方还积极开展人员交流合作,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使旅客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航空服务。
3. 发展航空物流与产业合作中阿合作推动迪拜成为全球航空枢纽还体现在航空物流与产业合作的推进上。
中方企业与阿联酋的物流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航空货运,架起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商贸桥梁。
中国与阿联酋合作建设迪拜港一带一路助力中东地区物流中心建设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阿联酋在各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其中,中国在协助建设迪拜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中东地区物流中心的建设。
本文将探讨中阿合作在该领域的背景、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背景迪拜港作为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海港之一,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潜力。
然而,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该地区的物流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推动中东地区物流中心的建设,中国与阿联酋加强了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迪拜港的发展。
二、成果1.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中方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中国与阿联酋合作共同投资巨额资金用于迪拜港的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港口码头的扩建、航道的疏浚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等,大幅提升了迪拜港的运营能力和效率。
2. 推动物流合作中国与阿联酋还积极推动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多家中国物流企业在迪拜港设立了分支机构,为中东地区的货物提供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
同时,中阿两国还加强了物流信息的共享,提升了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流畅度和可视化程度。
3. 拓宽贸易渠道中阿合作不仅仅局限于物流建设,还涉及了贸易渠道的拓宽。
中国与阿联酋合作建设的迪拜港为中国进出口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贸易通道,进一步拉近了中东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同时,迪拜港也成为了中东地区进口中国商品的重要港口,对中国的对外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未来发展前景中阿合作建设迪拜港只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的开端,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中东地区经济的稳步复苏,迪拜港将成为更多国际企业的贸易和物流中心。
1. 加强互联互通中阿合作建设迪拜港将进一步加强中东地区与中国以及其他欧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通过拓宽海空联运渠道,提高中东地区与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极大促进了区域内和区域间贸易的发展。
2. 提升物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迪拜港的物流服务水平,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发展进程与前景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国际南北运输走廊概述 (3)三、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发展进程 (4)1. 初创阶段 (5)1.1 背景与起源 (6)1.2 初步规划与实施 (7)2. 发展阶段 (8)2.1 基础设施建设 (9)2.2 运输能力提升 (10)3. 成熟阶段 (12)3.1 运输网络的形成与优化 (13)3.2 运输效率与安全的提升 (14)四、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现状分析 (15)1. 运输量分析 (17)1.1 货物运输量统计 (18)1.2 客流运输情况分析 (19)2. 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20)2.1 铁路、公路、水路建设现状 (21)2.2 航空运输及物流节点建设现状 (23)3. 运行机制与政策支持分析 (24)五、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前景分析 (25)1. 发展机遇分析 (27)1.1 全球贸易与投资的增长趋势 (28)1.2 政策支持与市场潜力分析 (29)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30)2.1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预测 (32)2.2 绿色物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议 (33)2.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建议 (34)六、国际南北运输走廊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35)一、内容概述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发展进程,全面分析其当前现状及未来前景。
作为连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重要纽带,南北运输走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论文开篇即对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涵盖的范围、构成要素及主要功能。
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详细阐述了该走廊自提出以来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效率提升、贸易增长等方面。
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挑战与问题,如资金短缺、技术瓶颈、地缘政治风险等。
针对这些问题,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发展建议。
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该走廊有望成为支撑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力量。
doi:10.19868/ki.gylgl.2021.05.011区域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构建”——以京津冀为例吴向悦1魏然$蒋丽华I王乔博彳(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天津300450;2.中国民航大学,天津300300;3.滨州学院,山东滨州256600)摘要: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背景下,航空物流产业发展不均衡。
创新协同发展机制进而打破区域间产业协同的壁垒是区域产业协同的关键。
相对于从管理层面、决策层面解决区域航空物流发展不协同、不均衡问题,基于系统分析更能反映出区域航空物流协同发展的逻辑和产业的供需关系。
文章以京津冀三地航空物流协同发展为目标,通过梳理产业协同要素间关系,提出基于系统、决策、管理、支撑四个层面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为区域航空物流产业的协同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航空物流;京津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机理;发展机制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934(2021)05-0120-09—、引言当前,以传统航空货运业务为主的航空物流业面临着货运舱位过剩问题,存在载运率低下、区域航空物流供需不平衡、与区域经贸发展不协调等短板。
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区域航空物流业一方面受基础设施和市场的影响,区域内部货运资源不能合理分配;又受限于增量资源投入不足和协同机制约束,难以创造新的需求。
2019年,京津冀机场群航空货运吞吐量为226万吨,增速为-6.1%,航空物流的规模及增速与长三角机场群(569.3万吨,0)和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326.4万吨,3.2%)差距明显;从区域内部看,北京航空货运规模(195.5万吨)居世界前列,但受资源限制增速逐渐减缓;天津航空货运量不高(22.6万吨);河北航空货运(5.6万吨)面临资源无法高效利用等问题,区域的供需不匹配、不均衡性已经影响到产业的协同发*8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航空物流产业升级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2014GXQ4B173)作者简介:吴向悦(1992-),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军事供应链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航空物流、军事供应链管理(通讯作者);魏然(1967-),女,河南开封人,中国民航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航空物流;蒋丽华(1969-),女,山东招远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军事物流与供应链;王乔博(1993-),男,河南洛阳人,滨州学院机场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航空物流。
航空业的全球合作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互联互通航空业作为国际间物流和人员运输的重要交通方式,对全球互联互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球合作在促进国际航空运输领域的互联互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航空业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国际航空运输的互联互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全球合作在航空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全球合作可以促进各国航空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开展国内和国际航线的合作,航空公司可以互相借鉴经验,提高各自的航空运营能力。
同时,合作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
其次,全球合作可以推动技术的共享和创新。
航空业是一个高科技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
通过全球合作,各国航空公司可以共享最新的航空技术成果,促进技术的交流和创新,提高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再次,全球合作可以促进国际间航空运输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存在差异,这对国际航空运输的互联互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通过全球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制定一些标准和规范,加强协调与合作,减少不必要的障碍,提高航空业的整体效益。
全球合作对国际航空运输的互联互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全球合作促进了国际航空运输网络的拓展。
各国航空公司通过合作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紧密。
这不仅促进了国际旅游和贸易的发展,还提高了人员和货物的运输效率。
其次,全球合作提升了航空服务的质量和便捷性。
通过合作,航空公司可以共享机场和设施资源,提高服务水平,为乘客提供更好的航空体验。
同时,通过合作,航空运输系统可以更好地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进行衔接,实现多式联运,提供更便捷的国际运输服务。
再次,全球合作提高了国际航空运输的安全性。
航空安全是国际间合作的重要议题之一,全球合作可以促进各国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安全监管和合作,提高航空运输的安全水平,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然而,航空业全球合作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差异导致了合作的障碍。
基于ISM模型的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罗润三尹纯建来源:《物流科技》2016年第05期摘要:针对货运航空公司开展航空冷链物流运作进行空陆联运方面研究,通过应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影响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发展的15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各因素间的关联关系,自下而上划分了深层影响因素层、中间影响因素层、直接影响因素层等五个层次结构。
依据层次结构划分结果,针对性地提出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的发展建议,以期为货运航空公司开展冷链物流空陆联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解释结构模型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was done concerning the operation on air-land coordinated transport of air cold chain logistics, through proposing the 15 influence factors for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 analysis. we analyzed the factors and learnt the incidence relations among factors, finding out that there remained five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including fundamental factors, intermediate factors, direct factors from bottom to top order. Based on the above factors analysis, in view of operation theory support on air cold chain logistics coordinated transport for cargo airline, accordingly we proposed the strategy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Key words: air cold chain logistics; air-land coordinated transport;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SM)0 引言冷链作为物流链条中特殊的一类,其以保护易腐食品兴起,且广泛应用于生鲜产品、加工食品、生物制品和医药药品等流通体系,可以保证易腐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在流通中的损耗,为冷链各环节中生产商、供应商和流通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1]。
自贸区对航空物流枢纽发展影响研究——以迪拜为例
贾宇雄
【期刊名称】《财讯》
【年(卷),期】2017(000)033
【摘要】世界上第一个自贸区是以出口加工业为主的爱尔兰香农自贸区(Shannon Free Zone),随着时间推移截止目前,世界共有 3000 多个自由贸易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贡献.自贸区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政策优势,并凭借其各方面有利条件,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推动了货物贸易量的大幅增长,促进地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的建立.近几年来,自由贸易区对航空物流枢纽发展的影响也更加显著和深远.
【总页数】2页(P149-150)
【作者】贾宇雄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上海自贸区对中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启发--以郑州航空港为例 [J], 冯亚楠
2.航空经济发展对城市形态影响研究——以郑州航空经济为例 [J], 韩明明
3.自贸区对航空物流枢纽发展影响研究——以迪拜为例 [J], 贾宇雄;
4.金融租赁公司自贸区经营性租赁业务发展研究——以航空和航运领域为例 [J], 温苗苗
5.机场航空业务发展对区域对外开放的影响研究——以广州白云机场为例 [J], 顾灵君;彭怡;李晨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典型货运枢纽机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经验借鉴作者:尹纯建来源:《价值工程》2020年第29期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折射出我国航空货运的重大短板,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推进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引发了关于货运枢纽和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的广泛讨论。
本文以货运枢纽机场的航空物流产业发展为视角,首先对全球典型的货运枢纽机场进行了梳理分类,在此基础上从货运资源、物流业态和产业布局方面对各类货运枢纽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特征和规律总结,最后提出围绕我国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发展航空物流产业的建议。
Abstract: The COVID-19 reflects the major shortcomings of air cargo of China. The executive meeting of the State Council called for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Cargo-Dominant Airport,which triggered extensive discuss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ir cargo hubs and the air logistics industry. Taking the air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cargo hub airports as the perspective, this paper firstly sorts out and classifies typical cargo hub airports in the world, and then develops various cargo hub air logistics industries in terms of cargo resources, logistics formats and industrial lay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are summarized, and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ir logistics industry around the airports in China about Cargo-Dominant Airport are proposed.关键词:航空货运枢纽;航空物流产业;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Key words: air cargo hub;air logistics industry;cargo-dominant airport中图分类号:F562;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9-0103-020; 引言全球典型的航空货运枢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型航空枢纽,此类机场既是客运枢纽也是货运枢纽,如上海浦东机场、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韩国仁川机场等;另一类是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如美国的孟菲斯、路易斯维尔、辛辛那提机场以及德国的莱比锡机场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速度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优势,融入全球化竞争,不能仅仅依靠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要素禀赋,要积极寻求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快速集聚、有机融合与高效配置。
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变革与升级对区域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运作提出了更高要多港联动协同对区域航空物流发展影响研究—以迪拜为例尹纯建,罗润三,石学刚,崔华春(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300)【摘要】对于“一市多场”或拥有空港和海港双优势的区域,多港联动对区域航空物流和区域经济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以迪拜地区为例,探讨多港联动对迪拜航空物流发展的影响,通过探索迪拜空港、海港、自由区、物流通道以及城区之间相互的纵向、横向及区域协同模式,总结分析多港联动对迪拜航空物流的影响因素,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机场群发展多港联动及建设航空物流枢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航空物流;多港联动;一市多场;机场群【中图分类号】U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713X(2016)08-0079-06Study on the Impacts of Multi-port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 Air Logistics—A Case of DubaiYIN Chunjian*, LUO Runsan, SHI Xuegang, CUI Huachu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ianjin300300,China)【Abstract】 Providing that a region with multi-airport or have the dual advantages of being with airportand seaport,the multi-port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might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regional air logistics and regionaleconomy.This paper proposed a case of Dubai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multi-port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onDubai air logistics. The cooperative mode of longitudinal, lateral and regional between Dubai airports, seaports,free zones, logistics channel and city was analyzed. Then its reasons and factorswere summarized.These successfulexperiencesto our development practice were introduc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metroplexin YangtzeRiver Delta, Pearl River Delta and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o developthe multi-port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as well as air logistics hubs.【Keywords】air logistics; multi-port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multi-airport; metroplex收稿日期:2016-04-22 修回日期:2016-06-23 录用日期:2016-07-15项目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基于服务转型视角的天津航空制造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15ZLZLZF00420);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我国航空制造业的服务转型研究(2012QD05X);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大数据背景下航空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3122016D024)。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7.25•【字号】豫政办〔2024〕40号•【施行日期】2024.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豫政办〔2024〕40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7月25日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为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以航空港区为核心动力源,以郑州国际陆港为重点,加快推动四港联动发展,一体化打造大通道、大口岸、大物流、大产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现提出以下工作措施。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省实施物流拉动打造枢纽经济优势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巩固大通道、打造大口岸、带动大物流、服务大产业为主线,把航空港区作为全省枢纽经济的核心动力源,加快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联动发展,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到2025年,四港联动体系建设成效初显,郑州国际陆港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中欧班列(郑州)国际直达线路开行超过25条,郑州航空港站全国高铁物流中心建设初见成效,以“米”字形高铁为依托的高铁货运发展领跑全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120万吨以上,出海港加快融入全国“丝路海运”,基本形成紧密衔接、双向均衡、规模运行的陆海、河海联运走廊,公路港对外联通水平和交通、物流、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港口的国际合作如何推动物流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物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港口作为物流链中的关键节点,其国际合作对于推动物流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港口的国际合作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上。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通过合作,共同建设和完善港口的基础设施,如码头、航道、仓储设施等。
这不仅能够提高港口的货物处理能力,还能为大型船舶的停靠和装卸提供便利。
例如,中国的一些港口与周边国家的港口合作,共同投资扩建码头,加深航道,使得更多的大型货轮能够顺利进出港口,从而大大提高了货物的运输效率。
在技术层面,国际合作促进了港口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技术在港口得到广泛应用。
各国港口通过交流与合作,分享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
比如,自动化堆场管理系统、智能导航设备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港口作业更加精准、高效,减少了人为失误和时间浪费。
这种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加速了整个物流行业的技术升级,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国际合作还推动了港口之间的航线网络优化。
通过合作,港口之间可以开辟更多的直达航线,减少货物中转环节,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合理规划航线还能提高船舶的装载率,充分利用运输资源。
比如,某两个相距较远的港口,通过合作开辟了定期的直达航线,不仅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还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了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通关便利化方面,港口的国际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国港口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实现一站式通关服务,减少货物在港口的滞留时间,降低贸易成本。
这种通关便利化的合作,有助于打破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港口的国际合作也促进了物流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在合作中,逐渐形成统一的物流服务标准和规范,包括货物装卸标准、运输包装标准、仓储管理标准等。
这使得物流企业在不同港口之间开展业务更加顺畅,减少了因标准不一致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和风险。
如何发挥国际航空运输先导性作用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作者:商可佳来源:《丝路瞭望》2020年第04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航空运输取得长足发展,安全记录不断刷新、运输规模稳步扩大、航权额度快速提升、航企数馈大幅增加、航线网络持续拓展,较好满足了客货运输需求。
中国民航运输体量自2005年至今,稳居全球第二。
近年来,我们通过停飞737MAX等重大事件在国际民航话语权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际航空运输领域还存在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与新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存在一定差距。
国际航空运输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航权资源配置方面。
航权是一项市场准入权利,我国航权资源配笠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两个不突出”。
一是中小型航空公司主基地优势地位不突出。
曰前的配置规则有利于大型航空公司,中小型航司主基地始发的基本航权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大者通吃”现象。
二是民航强国枢纽战略定位不突出。
民航强困建设行动纲要明确,建设北上广三大国际枢纽、8个次级同际枢纽和29个区域枢纽。
从2018年国际出港旅客占比看,上述三类枢纽分别为56%、19%和25%。
对比而言,美国前三大机场、第4-7位机场和其他机场占比分别36%、35%和29%。
可见,我国超大枢纽集中度过大,枢纽结构呈现“两头粗、中问细”的“沙漏型”,不利于形成均衡持续发展的第二梯队。
市场竞争机制方面。
近年来,很多省市地方政府将开通国际航线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吸引外商投资和拉动旅游消费的重要抓手,为多开国际航线,不惜重金补贴和奖励,甚至相互攀比,导致价格机制扭曲、市场失灵、运力空耗。
行业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促进发展的初衷并无二致,但发展理念和实现路径却不尽契合。
从航空经济规律来看,实施枢纽化运营已成为国际上的基本共识。
因此,民航致力“构建结构优化、多元平衡、枢纽导向型的航权开放新格局”。
但对于“枢纽导向型”提法,非枢纽所在地却不认同,当地政府寄希望于用补贴吸引航空公司,从而培育市场需求。
迪拜物流产业发展趋势迪拜作为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其物流产业一直以来都有着快速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和贸易的全球化,迪拜物流产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迪拜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迪拜的地理位置优势迪拜位于中东地区的黄金经济带,地理位置优越。
它连接了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性贸易中心。
迪拜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机场和最大的人工港口,这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迪拜不仅实现了与世界各地的优质的物流连接,还在阿联酋境内建设了一个完善的物流网络。
通过投资建设道路、空港、港口和铁路等基础设施,迪拜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电子商务的崛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迪拜正努力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物流中心,为跨境电商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迪拜的物流公司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包括仓储、配送、物流跟踪等。
同时,迪拜还鼓励物流企业与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电商企业的需求。
此外,迪拜还在电商物流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
例如,利用无人机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物流效率,采用大数据分析优化配送路线等。
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效率,还降低了物流的成本,并为迪拜电商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物流产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迪拜也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致力于建设环保和可持续的物流体系。
迪拜的物流企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改善仓库和车队的能效等。
此外,迪拜还加强了运输和配送的监管,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因此,迪拜物流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将进一步促进其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以“四港”联动建设为牵引,全力打造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发展新高地四港联动是指义乌市、宁波市、舟山市、杭州市四个港口间的协同发展。
随着国家“八个一”战略的推进,四港联动建设成为浙江省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交通运输、产业升级等方面分析四港联动建设的意义,并探讨如何全力打造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发展新高地。
首先,四港联动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个港口拥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业务互补性强。
舟山港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为其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供了条件;宁波港是中国第三大港口,连接欧洲和亚洲的航线络绎不绝;义乌港是浙江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通道,对内外贸易都具有重要地位;杭州港是杭州市对外贸易的重要站点,也是浙江省内陆港口。
四港联动的建设可以加强这四个港口的联系,形成海陆联运的强大动力。
通过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使四个港口之间的商品运输更加快捷便利。
同时,四港联动还可以促进货物集散中心的建设,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
其次,四港联动建设对于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物流业发展迅速,而四港联动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深化港口合作,加强港口装卸设施的建设,提高港口运输效率,使货物能够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同时,四港联动还可以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运输服务,促进货物流动。
此外,四港联动的建设对于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四个港口相互连接,形成开放大通道,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例如,义乌以小商品市场著称,通过与舟山、宁波、杭州的港口联动,将更加便利的进出口贸易,促进义乌小商品的出口。
舟山则以渔业资源丰富,通过与义乌、杭州的联动,将渔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推动渔业产业的升级。
最后,全力打造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对四港联动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四港联动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港口及物流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空中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及其研究作者:付国印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24年第02期【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体系建设在区域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着力发展铁路、公路、海运、河运和传统运输航空的同时,如何针对区域需求发展更高质量的交通方式是区域交通整体筹划的题中之义。
电动垂直起降(EVTOL)是航空器制造业领域一场重大技术革命,它使城市空中交通(Urban Air Mobility,UAM)從梦想走向现实。
长期以来,城市空中交通以直升机为主,但出于成本高、噪声大、污染重和对环境要求高等原因,其发展规模非常小,没有受到人们关注。
近年来EVTOL技术快速发展,万亿“蓝海”赛道雏形日益清晰,各国竞争开始加剧。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天然发展UAM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发展的成效对湾区整体水平又有重要价值。
面对这一全新课题,本文从必要性、可行性出发,研究其价值所在,提出发展思路和路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剖析并给出解决对策,期望对UAM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空中交通;空域环境;UAM全产业链;垂直起降航空器【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4.02.034【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双碳’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NOEM模型模拟与实证研究”(22YJA790036)资助。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Air Transportation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FU Guoyin1, 2(1.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Airport Economy of South China Business Schoo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Guangzhou 510000, China; 2.Guangdo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rtification Center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Guangzhou 510000, China)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While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s, highways, sea transportation, river transportation, and traditional transportation aviation, how to develop higher quality transportation modes according to regional needs is a key issue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 is a major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the aircraf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hich has brought Urban Air Mobility (UAM) from a dream to reality. For a long time, urban air transportation has mainly relied on helicopters, but due to high costs, high noise, heavy pollution, and high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its development scale is very small and has not received people’s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EVTOL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embryonic form of the trillion dollar "blue ocean" track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and competition among countries is intensifying.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as the foundation,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for the natural development of UAM,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Bay Area. Faced with this new topic,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studies its value, proposes development ideas and paths, briefly analyze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vides solutions, hoping to be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AM.Keywords: urban air mobility; airspace environment; UAM whole industry chain; VTOL aircraft城市空中交通(Urban Air Mobility,UAM)是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专注于城市内或城际间低空(1000米以下)中短途航空运输,具有立体、便捷、及时、高效、环保等优点,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与地面道路交通、地下轨道交通和民航运输航空形成互补和联动,有助于推动发展“空中、地面、地下”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速度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优势,融入全球化竞争,不能仅仅依靠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要素禀赋,要积极寻求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快速集聚、有机融合与高效配置。
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变革与升级对区域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运作提出了更高要多港联动协同对区域航空物流发展影响研究—以迪拜为例尹纯建,罗润三,石学刚,崔华春(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300)【摘要】对于“一市多场”或拥有空港和海港双优势的区域,多港联动对区域航空物流和区域经济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以迪拜地区为例,探讨多港联动对迪拜航空物流发展的影响,通过探索迪拜空港、海港、自由区、物流通道以及城区之间相互的纵向、横向及区域协同模式,总结分析多港联动对迪拜航空物流的影响因素,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机场群发展多港联动及建设航空物流枢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航空物流;多港联动;一市多场;机场群【中图分类号】U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713X(2016)08-0079-06Study on the Impacts of Multi-port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 Air Logistics—A Case of DubaiYIN Chunjian*, LUO Runsan, SHI Xuegang, CUI Huachu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ianjin300300,China)【Abstract】 Providing that a region with multi-airport or have the dual advantages of being with airportand seaport,the multi-port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might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regional air logistics and regionaleconomy.This paper proposed a case of Dubai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multi-port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onDubai air logistics. The cooperative mode of longitudinal, lateral and regional between Dubai airports, seaports,free zones, logistics channel and city was analyzed. Then its reasons and factorswere summarized.These successfulexperiencesto our development practice were introduc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metroplexin YangtzeRiver Delta, Pearl River Delta and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o developthe multi-port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as well as air logistics hubs.【Keywords】air logistics; multi-port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multi-airport; metroplex收稿日期:2016-04-22 修回日期:2016-06-23 录用日期:2016-07-15项目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基于服务转型视角的天津航空制造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15ZLZLZF00420);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我国航空制造业的服务转型研究(2012QD05X);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大数据背景下航空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3122016D024)。
作者简介:尹纯建(1995-),男,安徽阜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航空物流,临空经济;罗润三(1993-),男,江西宜春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航空物流,航空节能减排;石学刚(1980-),男,河北迁安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航空物流,临空经济;崔华春(1992-),女,天津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航空物流,临空经济。
*通讯作者:1065834746@求,同时也对区域航空物流的运作效率与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
空港作为航空物流重要的承载设施,空港及空港周边的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的协同联动对航空物流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在机场群,“一市两场”、“一市多场”,甚至一个区域(或城市群)拥有多个机场等背景下,特别是很多地区具备空港、海港双优势,多港联动对于航空物流的影响将更加显著和深远。
1 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对于航空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航空物流系统的分析与优化,即通过结合航空物流的要素和特点,构建航空物流系统的三维概念模型,分析其不同的属性结构进而寻求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1-4];二是航空物流链的研究,探讨航空物流链的一体化运作模式与效率、模块化整合及实施路径,探索航空货运企业转型和行业竞争力升级[5-7];三是对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从特定主体出发以技术的角度构建航空物流信息平台,或者从供应链、服务链的角度研究航空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体系结构、运作模式和保障机制[8-11];四是对航空物流具体业务流程的分析与优化,针对航空物流业务流程,如进出港、装卸搬运等进行系统仿真,找出流程的低效环节加以改进和优化[12-15]。
机场是航空物流的重要承载设施,但是以机场或空港为导向的物流研究的重点在园区的规划布置、功能定位及园区经营模式上,并未将其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也未同其他物流设施、物流资源进行协同考虑,综合分析。
对于多机场或机场群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战略层面对地区多机场系统进行规划构想和战略评估,或者从航空客运的角度探讨多机场的协同发展,通过对机场群的区域特质分析,结合机场的市场定位和服务重点对区域各机场进行战略审视,通过协调和划拨区域资源和服务市场重新赋予机场新的定位,以服务于机场群的战略目标[16-20]。
对于航空物流的研究,不仅要从物流本身的特性去探索航空物流的形态及其发展,还要将其纳入区域宏观层面考量,综合评估区域其他物流资源、物流设施对航空物流发展的影响。
例如多港联动对它的影响。
多机场研究则侧重于战略协同,未就其对航空物流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国内外有关空港和海港联动发展的研究则更少。
因此,本文探讨多港联动对航空物流发展的影响。
本文以迪拜为例,通过探索迪拜空港、海港、自由区、物流通道以及城区之间纵向、横向协同及区域协同模式,总结分析多港联动对迪拜航空物流的影响因素,以资借鉴。
2 迪拜多港联动协同发展模式及其对航空物流发展的影响2.1 现状概述据统计,以飞行时间计算,全球近20亿人口生活在以迪拜为中心的4小时飞行圈内,有40亿人生活在其8小时飞行圈内。
伴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跨区流动,迪拜作为连接“五海三洲”重要节点,其航空物流体系使得亚、欧、非之间运输方便快捷。
迪拜境内呈现双海港、双空港、多自由区的分布格局,通过高度发达的陆上交通,其实现航空物流多港联动的优势明显。
多港联动所形成的航空物流体系包括航空物流发展的各运作主体及物流路径。
航空物流体系已不仅仅局限于机场、货运航空公司等参与主体,海港、自由区(Free Zone)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航空物流效率。
迪拜有两个空港:迪拜国际机场(DXB)和迪拜世界中心机场(DWC,也称阿勒•马克图姆机场);两个大型海港:杰贝阿里港和拉希德港;多个自由区(ffreezones),其中,两个主要的自由区分别是迪拜机场自由区(Dubai Airport Free Zone,DAFZA)和杰贝阿里自由区(Jebel Ali Free Zone,JAFZA)。
实现航空物流体系多港联动各主体的协同发展包括了迪拜当前双空港枢纽的“双子星座”纵向协同,海港、空港、自由区和物流通道的横向协同,以及海港、空港、自由区、城区的区域协同模式,这三者构成了迪拜航空物流体系点线面,推动多港联动协同性发展机制。
如图1所示。
2.2 多港联动协同发展模式2.2.1 “双子星座”纵向协同“双子星座”模式也称“双心一轴”模式,是指以两空港为驱动的航空物流协同模式,迪拜国际机场在迪拜航空客货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基础设施不断扩张完善。
到2018年,超级货运站(Cargo Mega Terminal)将全面建成,其年货物处理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增至500万t。
与此同时,迪拜世界中心机场被定位为全球最大的机场。
据最新规划方案显示,全面建成后其货物处理能力将达到1600万t,两个机场双轮驱动,助推迪拜航空物流的持续发展。
2014年迪拜国际机场的货邮吞吐量236.76万t,排名全球第六位,同比下降3.1%,表明迪拜国际机场的航空货运已经开始向迪拜世界中心机场转移。
同年,迪拜世界中心的货运量近75.84万t。
两个机场的货运吞吐总量超过300万t,仅次于香港、孟菲斯和浦东,排名全球第四位,可见两个机场的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
迪拜世界中心距离迪拜国际机场仅40km,通过高速轻轨和专用公路与迪拜国际机场相连。
两个机场之间设有专用的保税公路和铁路走廊,使双机场快速联通,航空货运班车实现货物快速流动,实现了机场时刻资源优化、客货运航班增多,客货快速周转,同时为客户提供了更多便捷选择。
2.2.2 “两港一区”横向协同迪拜已把“两港一区”作为海空联运的主要转运港,形成“一个航空港+一个海港+一个自由区”的物流运作模式[21]。
迪拜拥有两个“两港一区”的模型,分别为“杰贝阿里港—杰贝阿里自由区—迪拜世界中心机场”和“拉希德港—迪拜机场自由区—迪拜国际机场”。
作为近现代历史上整个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海上贸易枢纽,港口建设对于迪拜而言至关重要。
已经形成了两条包含海港、自由区、航空港联动发展的经济带,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进出口及中转服务。
拉希德港是阿联酋最大的港口,紧邻迪拜机场自由区,距迪拜国际机场仅10km,作为中东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港为实现海空联运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杰贝阿里港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港,拥有一千四百万标准集装箱吞吐能力,已成为世界主要港口和主要中转贸易港口之一[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