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度计算.pdf
- 格式:pdf
- 大小:196.64 KB
- 文档页数:2
一、平面度定義:
平面度測量是指被測實際表面對其理想平面的變動量。
平面度誤差是將被測實際表面與理想平面進行比較,兩者之間的線值距離即為平面度誤差值
二、理想平面計算方式—- 迴歸分析(Regression):
迴歸分析原理
a。
目的在於找出一條最能夠代表所有觀測資料的函數(迴歸估計式)。
b. 用此函數代表因變數和自變數之間的關係
三、TRI 7700Q平面度量測範例:
在平面上取得16個點的X, Y座標與Z絕對高度數據如下,
利用回歸分析算出理想平面函數: a0+a1*X+a2*Y = Z
得到三個參數a0, a1, a2,
將X, Y座標帶入理想平面公式, 得到每一點的理想平面高度Zs= a0+a1*X+a2*Y ,
計算所有點的(原始高度-理想平面高度)得到差值Z—Zs=delta,
平面度結果即為Flatness=MAX(delta)—MIN(delta)
平整度數據與趨勢圖。
平面度的计算方法
平面度是指工件表面与参照面之间的平面距离差,是衡量工件表面平整度的重要参数。
平面度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测量工具:平面度计、检测平台、参照平面等。
2. 将待测工件放置在检测平台上,并使其表面与参照平面接触。
3. 将平面度计垂直于参照平面放置在待测工件表面上,并记录初始读数。
4. 按照标准的测量方法,移动平面度计并记录各个位置的读数。
5. 将读数进行比较,计算平面度的差值。
平面度的计算公式为:平面度=最大读数-最小读数。
6. 如果平面度差值超过了允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修整操作,以提高工件的平整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例如,需要确保检测平台和参照平面的平整度符合标准要求,以避免误差。
此外,需要避免在测量过程中产生外力,以保证测量精度。
总的来说,平面度的计算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制造商提高工件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工件的平整度符合标准,为生产制造提供更好的保障。
平面度公差值【原创实用版】目录1.平面度公差值的定义2.平面度公差值的分类3.平面度公差值的计算方法4.平面度公差值的应用5.平面度公差值的注意事项正文一、平面度公差值的定义平面度公差值是指一个平面上各个点与其理想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用以表示平面的平整程度。
在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等领域,平面度公差值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二、平面度公差值的分类根据平面度的不同,平面度公差值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平面度 0 级:表示平面的平整程度最高,公差值为 0。
2.平面度 1 级:表示平面的平整程度较高,公差值为 1。
3.平面度 2 级:表示平面的平整程度一般,公差值为 2。
4.平面度 3 级:表示平面的平整程度较低,公差值为 3。
三、平面度公差值的计算方法平面度公差值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平面上各个点的高度,然后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得到平面度公差值。
2.投影法:通过将平面上的点投影到一个基准平面上,然后计算投影误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得到平面度公差值。
3.三坐标测量法:通过三坐标测量仪测量平面上各个点的坐标,然后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得到平面度公差值。
四、平面度公差值的应用平面度公差值在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评估产品的质量,也可以用于指导生产过程。
例如,在机械加工中,如果产品的平面度公差值超出了设计要求,那么就需要重新加工。
五、平面度公差值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平面度公差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平面度公差值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要求和生产条件进行,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2.在计算平面度公差值时,应选择足够的测量点,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坐标平面度算法三坐标平面度算法是一种在三维空间中计算平面度的方法。
平面度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与其理想状态之间的偏差程度的指标。
平面度的计算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应用,比如在机械制造中用于衡量平面加工的质量,也用于地理测量中的地形分析等。
三坐标平面度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平面上各点的高度数据,然后利用数据的统计性质来分析平面度。
在实际应用中,三坐标平面度算法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在所要分析的平面上选择一定数量的采样点,并获取每个采样点的高度数据。
采样点的数量要足够多,以充分反映平面的特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校正、滤波和去噪等。
这些预处理的目的是排除数据中的随机误差和噪声,使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3. 平面度计算:根据采样点的高度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采样点与理想平面的偏差量。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高斯滤波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所需的精度和复杂度来选择。
4. 平面度评估:根据计算出的平面度数据,可以进行平面度的评估和分析。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简称RMSD)、平均偏差和标准差等。
这些指标可以定量地描述平面的平整度和形状特征。
5. 结果展示:将计算结果可视化展示,方便用户对平面度进行直观的检查和比较。
常见的展示方式包括二维图形、三维模型和数据表格等。
三坐标平面度算法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制造业中对零件的平面度检测、板材、玻璃等材料的平整度分析、地理测量中地形分析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其他算法来改进平面度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总之,三坐标平面度算法是一种计算平面度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采集和处理高度数据,可以计算出平面的偏差量,并通过评估指标来描述平面的形状特征。
三坐标平面度算法在制造业、地理测量和其他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cdmis平面度计算方法和原理
PC-DMIS是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集团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的测量软件,用于几何量测量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PC-DMIS中,平面度的计算方法和原理如下:
1. PC-DMIS首先将平面所有点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成一虚拟平面。
2. 计算该虚拟平面中所有测量点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到这个虚拟平面的3D距离之和,即为所测平面的平面度。
此外,PC-DMIS也支持最小区域法进行平面度的计算,这种方法是最精确的计算方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咨询计量专家或查阅计量专业书籍。
怎样计算平板的平面度怎样计算平板的平面度1、最近很多朋友都向我咨询铸铁平板的平面度怎么计算,我整理了一些资料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对于用刀口尺和微米量块检定尺寸较小的平板,其平面度算法比较简单。
但是对于大尺寸平板需要用电子水平仪或者自准直仪来检定,其数据处理是比较繁琐,也没有更好的手算方法,通常只能借助程序进行数据处理。
对于小铸铁平板,按照米字形测量,其算法如下:a1 a2 a3b1 b2 b3c1 c2 c3测量a1b2c3对角线,在a1、c3位置架设1mm的等高量块,在b2位置塞入恰好能塞入的量块(原理同塞尺),如恰好塞入1.003mm的量块,说明受检点处凹下0.003mm,同理测量米字形的八条线,记下数据。
如得到一组测量数据(单位:μm):a1,b2,c3=0,-3,0c1,b2,a3=0,-3,0a1,a2,a3=0,-1,0b1,b2,b3=0,-1,0c1,c2,c3=0,-1,0a1,b1,c1=0,-2,0a2,b2,c2=0,-2,0a3,b3,c3=0,-1,0得到米字形数据表为:0 -1 0-2 -3 -20 -1 0平板的平面度为3μm以上不过这是特例,很多平板的对角线所测得的数据是无法正好重合的,需要以一根对角线为基准,另外七条线采用数据叠加的方法运算,但道理是相通的,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再问我。
以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啊。
铸铁平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精度等给为000级、00级、0级、1级、2级、3级铸铁平板的型式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面为160m×100mm~4000mm×2500mm(长度×宽度)的铸铁平板(以下简称平板)。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平面度算法说明(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检测工件平面度算法说明:1:在基准面上取3个点分别为P1(x1,y1,z1),P2(x2,y2,z2),P3(x3,y3,z3)利用三点成面的公式计算出平面AX+BY+CZ+D=0作为基准平面注:1、P1的X,Y坐标由人工输入,其余点有输入的X,Y移动量计算得出2、所有点的Z坐标由激光测距仪提供3、计算平面公式时,须计算出A,B,C,DA=y1*z2-y1*z3-y2*z1+y2*z3+y3*z1-y3*z2;B=-x1*z2+x1*z3+x2*z1-x2*z3-x3*z1+x3*z2;C=x1*y2-x1*y3-x2*y1+x2*y3+x3*y1-x3*y2;D=x1*y2*z3-x1*y3*z2-x2*y1*z3+x3*y1*z2+x2*y3*z1-x3*y2*z1;2:在计算面上取3个点分别为P4(x4,y4,z4),P5(x5,y5,z5),P6(x6,y6,z6)利用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出D1,D2,D3,然后计算出D1,D2,D3的平方差,通过平方差的大小来判断计算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平行度注:1、计算点到面的距离公式是:D=abs(ax0+by0+cz0+d)/sqrt(a*a+b*b+c*c);2、计算方差公式为:Avg = (D1+D2+D3)/3Var = ((D1-Avg)^2+(D2-Avg)^2+(D3-Avg)^2)/33、假设Par为设定的公差,则Par与Var之间的转换公式为Var =(4*Par*Par)/9,这个Var即为设定的Var的上限(利用求极限法求出的)4、程序运行页面显示的测量值为Display = Max(D1,D2,D3)-Min(D1,D2,D3),理由为Display在Par之内才能算计算面的上下浮动的合理范围之内要是Display大于Par,则肯定表示在Par之内。
怎样计算平板的平面度1、最近很多朋友都向我咨询铸铁平板的平面度怎么计算,我整理了一些资料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对于用刀口尺和微米量块检定尺寸较小的平板,其平面度算法比较简单。
但是对于大尺寸平板需要用电子水平仪或者自准直仪来检定,其数据处理是比较繁琐,也没有更好的手算方法,通常只能借助程序进行数据处理。
对于小铸铁平板,按照米字形测量,其算法如下:a1 a2 a3b1 b2 b3c1 c2 c3测量a1b2c3对角线,在a1、c3位置架设1mm的等高量块,在b2位置塞入恰好能塞入的量块(原理同塞尺),如恰好塞入1.003mm的量块,说明受检点处凹下0.003mm,同理测量米字形的八条线,记下数据。
如得到一组测量数据(单位:μm):a1,b2,c3=0,-3,0c1,b2,a3=0,-3,0a1,a2,a3=0,-1,0b1,b2,b3=0,-1,0c1,c2,c3=0,-1,0a1,b1,c1=0,-2,0a2,b2,c2=0,-2,0a3,b3,c3=0,-1,0得到米字形数据表为:0 -1 0-2 -3 -20 -1 0平板的平面度为3μm以上不过这是特例,很多平板的对角线所测得的数据是无法正好重合的,需要以一根对角线为基准,另外七条线采用数据叠加的方法运算,但道理是相通的,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再问我。
以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啊。
铸铁平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精度等给为000级、00级、0级、1级、2级、3级铸铁平板的型式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面为160m×100mm~4000mm×2500mm(长度×宽度)的铸铁平板(以下简称平板)。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怎样计算平板的平面度1、最近很多朋友都向我咨询铸铁平板的平面度怎么计算,我整理了一些资料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对于用刀口尺和微米量块检定尺寸较小的平板,其平面度算法比较简单。
但是对于大尺寸平板需要用电子水平仪或者自准直仪来检定,其数据处理是比较繁琐,也没有更好的手算方法,通常只能借助稈序进行数据处理。
对于小铸铁平板,按照米字形测量,其算法如下:a1a2a3 b1b2b3c1c2c3测量a1b2c3对角线,在al、c3位置架设1mm的等高量块,在b2位置塞入恰好能塞入的量块(原理同塞尺),如恰好塞入1.003mm的量块,说明受检点处凹下0.003mm,同理测量米字形的八条线,记下数据。
如得到一组测量数据(单位:pm):a1,b2,c3=0,-3,0c1,b2,a3=0,-3,0a1,a2,a3=0,-1,0b1,b2,b3=0,-1,0c1,c2,c3=0,-1,0a1,b1,c1=0,-2,0a2,b2,c2=0,-2,0a3,b3,c3=0,-1,0得到米字形数据表为:0-10-2-3-20-10平板的平面度为3pm以上不过这是特例,很多平板的对角线所测得的数据是无法正好重合的,需要以一根对角线为基准,另外七条线采用数据叠加的方法运算,但道理是相通的,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再问我。
以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啊。
铸铁平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精度等给为000级、00级、0级、1级、2级、3级铸铁平板的型式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面为160mx100mm〜4000mmx2500mm(长度x宽度)的铸铁平板(以下简称平板)。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
百分表打平面度的方法百分表打平面度的方法1. 什么是百分表打平面度?百分表打平面度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测量物体的平面度和平面的相对高低差。
它通常使用百分表仪器进行测量,通过读取百分表的刻度值来计算平面度。
2. 百分表的使用步骤使用百分表进行平面度测量通常需要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确保测量仪器的精度符合要求,可以进行校准。
•确定测量的工件和测量范围。
步骤二:固定百分表•在要测量的工件上选择一个平面的基准点。
•将百分表安装在测量支架上,并将支架固定在基准点上。
步骤三:调整初始位置•调整百分表的指针位置,使其与基准点接触。
•将百分表的初始读数调整为零。
步骤四:测量平面度•慢慢移动百分表的指针,将其在测量面上滑动。
•读取百分表的刻度值,记录下每个位置的读数。
步骤五:计算平面度•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平面度差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根据需要,可以比较测量结果与规定的平面度公差范围,判断工件是否合格。
3. 其他百分表的使用注意事项除了上述基本的使用步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进行测量之前,要确保测量表面干净和平滑,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在移动百分表的指针时,要保持平稳和匀速,以避免读数的误差。
•长时间使用百分表时,要注意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平行垫片等,来帮助调整测量位置和精度。
4. 总结百分表打平面度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可以准确地评估物体的平面度和平面的高低差。
通过遵循正确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工程领域中,百分表打平面度广泛应用于产品制造、装配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5. 其他平面度测量方法除了百分表打平面度外,还有其他常用的平面度测量方法,如以下所述:粗平面度测量方法•使用平板尺、平面尺等简单工具进行测量。
•将测量工具靠近要测量的平面上,观察平台尺的接触情况,评估平面度。
光学方法测量平面度•使用投影仪、光谱仪等光学仪器进行测量。
一般来说现在的先进的仪器都有自带的测量平面度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仪器,那么我们怎么测量或计算出平面度呢?如果根据图纸要求,量出约4x4的点-0.03, -0.02, -0.02, -0.030.05, 0.08, 0.07, 0.060.04, 0.01, 0.03, 0.02-0.01, -0.02, -0.02, -0.03如果用最小二阶乘法,该怎么去计算出平面度大小?别告诉我用最大减最小,那不靠谱。
最好是公式和EXCEL的函数表达式平面度误差测量数据处理。
在大中专学校机械类各专业中,《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而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许多重点和难点内容难以作详细讲解。
其中形位公差与技术测量的内容学生理解掌握更为困难,在四项形位公差中,直线度与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是一般机械制造行业主要的检测项目,故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相对较为简单,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比较复杂,且理解困难。
本文仅对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作较为详细的介绍,希冀初学者能尽快掌握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
一、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平面度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表面对其理想平面的变动量。
平面度误差是将被测实际表面与理想平面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线值距离即为平面度误差值;或通过测量实际表面上若干点的相对高度差,再换算以线值表示的平面度误差值。
平面度误差测量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1、平晶干涉法:用光学平晶的工作面体现理想平面,直接以干涉条纹的弯曲程度确定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值。
主要用于测量小平面,如量规的工作面和千分尺测头测量面的平面度误差。
2、打表测量法:打表测量法是将被测零件和测微计放在标准平板上,以标准平板作为测量基准面,用测微计沿实际表面逐点或沿几条直线方向进行测量。
打表测量法按评定基准面分为三点法和对角线法:三点法是用被测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决定的理想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实测时先将被测实际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调整到与标准平板等高;对角线法实测时先将实际表面上的四个角点按对角线调整到两两等高。
平面度测量算法设计
平面度定义:
平面度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表面对其理想平面的变动量。
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
1、三远点法:是以通过实际被测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组成的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
2、对角线法:是以通过实际被测表面上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所作的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
3、最小二乘法:是以实际被测表面的最小二乘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最小二乘平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
最小二乘平面是使实际被测表面上各点与该平面的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的平面。
此法计算较为复杂,一般均需计算机处理。
4、最小区域法:是以包容实际被测表面的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是符合平面度误差定义的评定方法。
各方法有优劣分析:
三点法比较简单,但不够精确结果也不唯一;对角线法比较方便且经济适用,精度也比较高;最小二乘法比较便于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尤其测量数据较多时更加方便快捷;最小区域包容法符合最小条件,但是解析法很难直接求出,当测量数据较小时,可以根据数据和个人经验找出符合最小条件的两平行平面,当平面度误差评定结果有异议或精度要求最高时,应使用最小区域包容法。
根据共焦位移传感器的特点,本算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平面度误差。
最小二乘法数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