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芽孢杆菌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30
苏云金芽孢杆菌特性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有芽胞的杆菌,可以分离出苏云金菌株。
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培养基上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生长特征,包括芽胞的形成和分裂、细胞壁的生成等。
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抗药性,能在高温条件下存活并繁殖。
此外,苏云金芽孢杆菌还具有较高的生物转化能力,能够利用多种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生长。
苏云金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常见于土壤、水体和动植物体内。
它对人体健康无直接威胁,但可能造成食物污染,因此需要注意防控。
苏云金杆菌简介
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
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
剂型有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亿活芽孢/g),Bt乳剂(100亿孢子/mL)。
在低于25℃干燥通风的情况下可贮存两年。
苏云金杆菌制剂可用于喷雾、喷粉、灌心、制成颗粒剂或毒饵等,也可进行大面积飞机喷洒,也可与低剂量的化学杀虫剂混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草坪害虫的防治用100亿孢子/g的菌粉750g/hm2对水稀释2000倍喷洒,或用乳剂1500~3000g/hm2与52.5~75kg的细沙充分拌匀,制成颗粒剂撒人草坪草根部,防治危害根部的害虫。
也可将苏云金杆菌致死的发黑变烂的虫体收集起来,用纱布袋包好,在水中揉搓,每50g虫尸洗液加水50~l00kg喷雾。
注意事项
1、施用期一般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d,对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好,30℃以上施药效果最好;
2、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
3、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应保存在低于25℃的干燥阴凉仓库中,防止曝晒和潮湿,以免变质。
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被广泛用作生物杀虫剂。
它通过产生特殊的杀虫晶体蛋白(Cry蛋白),对某些昆虫的幼虫具有高度的杀虫活性,对环境和人类安全无害。
本文主要探究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方法,并研究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采集土壤样品,将其接种到富含营养的培养基中,如T3培养基。
将培养基孵育在适宜的温度下,并进行连续传代培养,以保持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纯度和活力。
接下来,用半定量法检测培养基中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数量。
可以使用琼脂糖平板法,将一定体积的培养基平铺在琼脂糖平板上,然后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苏云金芽孢杆菌形成的典型菌落呈灰白色,巨大菌落的培养液显示菌落明显,以及青霉菌类在菌落表面的出现等都是筛选的重要指标。
然后,根据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进行活性筛选。
将苏云金芽孢杆菌转接到含有蚊科幼虫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观察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效果,并进行杀虫活性测试。
可以通过观察幼虫的死亡情况、体表异常和生长抑制等指标来评估杀虫活性。
选取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进一步研究。
可以通过形态学观察、鉴定晶体蛋白类型和测定晶体蛋白的产量等方法,对选择出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深入研究。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主要依赖于其产生的Cry蛋白。
Cry蛋白在蚊科幼虫的肠道内起到杀虫作用。
当幼虫摄入含有Cry蛋白的培养基时,Cry蛋白与幼虫肠道内的特定受体结合,使幼虫肠道发生溶解和结构破坏,最终导致幼虫死亡。
Cry蛋白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昆虫的杀伤作用明显,而对其他生物几乎无毒性。
研究表明,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
对白纹伊蚊幼虫的研究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苏云金芽孢杆菌处理组的幼虫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处理组的幼虫体长、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苏云金芽孢杆菌不仅能有效杀死蚊科幼虫,还能抑制其生长发育。
精心整理苏云金杆菌解读苏云金杆菌,简称Bt,又称苏云金芽孢杆菌,1901年由日本细菌学家石渡繁胤首先在受病害的蚕蛾中发现,但是当时没有保存下来。
1911年,德国人贝尔奈(Berliner)从德国苏云金省一家面粉厂地中海粉螟上,分离到一种有很强杀虫力的细菌,并正式定名为苏云金芽胞杆菌。
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的芽孢杆菌。
商品名称作用机理苏云金杆菌杀虫活性物质有二种,一种是晶体和孢子。
它是一种蛋白质(Cry蛋白),当害虫取食了伴孢晶体和芽孢之后,在中肠蛋白酶的作用下,伴孢晶体溶解,释放出对鳞翅目幼虫有较强毒杀作用的δ-内毒素。
这种毒素使幼虫的中肠麻痹,与中肠细胞膜受体结合,肠道内碱性内含物漏入血腔,孢子和菌体通过被破坏的肠壁进入体腔。
使其呈现中毒症状,食欲减退,对接触刺激反应失灵,厌食,呕吐,腹泻,行动退缓,身体萎缩或卷曲。
经一段发病过程,害虫肠壁破损,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同时芽孢在消化道内迅速繁殖,最终麻痹而死。
还有一种Bt毒素,作用方式是干扰中肠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引起害虫中毒死亡。
甘蓝夜蛾、烟青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松毛虫、茶毛虫、茶尺蠖、玉米粘虫、豆荚螟、银纹夜蛾等多种害虫。
使用技术1、防治玉米螟,每亩用16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拌细沙土3~5公斤,拌匀撒于心叶内。
2、防治棉铃虫、造桥虫、水稻、稻纵卷叶螟、螟虫,每亩用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200~400克,或16000国际单位/微升悬浮剂100—150毫升,兑水50~70公斤喷雾。
3、防治果树、林木、松毛虫、食心虫、尺蠖、茶茶毛虫、茶尺蠖:每亩用16000国际单位/毫克可湿性粉剂150~200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
国际单位/微升悬浮剂250—300倍液喷雾。
9、防治枣尺蠖,用8000国际单位/毫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6000国际单位/微升悬浮剂2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1、施用期一般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对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好。
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israelensis,简称Bt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杀虫菌株,特别适用于蚊科成虫和幼虫的控制。
本文将介绍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方法以及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通常是通过多步骤的实验流程进行的。
首先,需要收集环境中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可以是土壤、水体和其他环境样品。
然后,将这些样品分别进行细菌培养,通过高温杀菌等方法选择出富含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培养物。
接下来,将这些培养物进行纯化和鉴定,选择纯度高且效果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
对于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测试,常采用生物学和生化学方法。
生物学方法包括黏贴法、培养沉降法、萤光健康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将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与幼虫接触,观察幼虫的死亡情况以及菌株对幼虫的毒力大小。
生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分析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毒杀机制,了解其杀虫活性的作用途径和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产生一种称为晶体蛋白(Cry)的毒素来杀死幼虫。
这种毒素进入幼虫消化系统后,被分泌的蛋白酶降解,释放出毒素结晶体,然后结晶体溶解并结合到幼虫肠道上皮细胞的受体上,导致细胞破裂和死亡。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菌株的纯度、菌液的浓度、幼虫的种类、菌株与幼虫的接触时间等。
一般来说,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活性较高,对蚊科幼虫的毒力大,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总体而言,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方法较为简单,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较高。
将苏云金芽孢杆菌应用于蚊虫的综合防控中,有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防控效果。
苏云金芽孢杆菌(Bt)苏云金芽孢杆菌(Bt)产品名称:苏云金芽孢杆菌(Bt)是英文名称Bacillus Thuringiensis 的缩写。
理化性质:Bt有效成分伴胞晶体是由分子量2.7-14万道尔顿的三大类蛋白质组成,具有蛋白质的理化性能。
Bt的另一有效成分芽孢是活的菌体.条件适宜即萌发,生长,繁殖。
杀虫机理:当Bt被害虫吞食后,Bt的伴胞晶体在中肠被碱性肠液溶解,被蛋白酶水解为活性毒素,使中肠上皮细胞膨胀穿孔,Bt的另一有效成分芽孢侵入血腔大量繁殖,使害虫得败血症死亡。
毒性:对人、畜低毒,大鼠口服急性LD50 852.7-856.7毫克/公斤,对家禽、鸟类鱼、畜等低毒,对害虫天敌无伤害。
剂型:原药、悬浮剂、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Bt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100多种害虫和动植物线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
国内外应用统计,Bt对64种森林害虫,34种果树害虫,12种茶树害虫都显示高毒力。
最常用具特效的防治对象有: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玉米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棉铃虫、棉小造桥虫、茶毛虫、茶尺蠖、松毛虫、天幕毛虫、毒蛾、刺蛾。
此外对大豆拌种防治地下线虫也有特效。
使用方法:对于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可用4000-8000IU/µl悬浮剂或8000IU/mg-16000IU/mg可湿性粉剂150-100毫升或100-50克,加水50公斤喷雾,为了扩大杀虫谱及增强Bt的速效性,视需要也可加入高效低残留易分解的中性农药混合施用。
注意事项:(1)使用Bt需在气温18℃以上,宜傍晚施药,可发挥其杀虫最佳效果。
(2)对家蚕、蓖麻蚕毒性大,不能在桑园及养蚕场所附近使用。
(3)不能与杀菌剂混用,应避光、阴凉、干燥保藏.(4)随配随用.从稀释到使用,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
种植技术-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什么?苏云金芽孢杆菌又叫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具有专一、高效和对人畜安全等优点目前苏云金杆菌商品制剂已达100多种,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效果最好的微生物杀虫剂,因而倍受人们关注。
因此种地网整理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原理及防治对象与注意事项,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防治的害虫: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等害虫效果突出,如菜青虫、小菜蛾、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烟青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茶毛虫、茶黑毒蛾、食心虫、尺蠖、稻苞虫等。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原理: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微生物低毒杀虫剂,一般以胃毒为主。
苏云金芽孢杆菌主要成分是细菌毒素和芽孢,作用方式为胃毒。
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和外毒素,在害虫吞食菌粉后,由于毒素的作用下,害虫很快就停止取食,不再继续危害,最后害虫因饥饿和死亡而外毒素作用缓慢,在蜕皮和变态时作用明显,这两个时期是RNA合成的高峰期,外毒素能抑制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
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害虫吞食菌粉后1~2小时即中毒停食,同时菌粉在虫体内萌发,大量繁殖,使害虫死亡。
整个过程一般在1~2天,因此使用时应比常规化学药剂提前2~3天,且在害虫低龄期使用效果较好。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药剂残留期约为10天。
苏云金芽孢杆菌注意事项:注意一、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气温较高时(一般在20度以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7~9月份施用效果最好;在施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时应该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为好。
注意二、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蜜蜂、鱼类无毒,但对蚕类有剧毒作用,因此在养蚕地使用应该谨慎使用。
注意三、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施用过程不不可以与杀菌剂混用。
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israelensis)是一种常见的杀虫菌,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公共卫生领域。
它的杀虫活性主要来自于其产生的毒素,可以有效地杀死蚊科昆虫的幼虫。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主要是通过对分离自环境样品中的菌株进行鉴定和评估。
常见的分离来源包括土壤、水体、植物等。
一般来说,筛选菌株的第一步是通过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初步鉴定。
接下来,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如16S rRNA基因测序)对菌株进行更准确的鉴定。
还可以对菌株的产毒性和毒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合用作杀虫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主要是通过其产生的晶体毒素来实现的。
这些毒素可以刺激蚊科幼虫肠道上皮细胞的破裂和溶解,导致幼虫死亡。
苏云金芽孢杆菌还可以通过释放其他毒素和代谢产物来对蚊科幼虫产生杀虫效果。
这些毒素和代谢产物可以作用于幼虫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干扰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幼虫的死亡。
对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活性研究,常见的方法是测定其对蚊科幼虫的致死浓度(LC50)和致死时间(LT50)。
一般来说,测定LC50和LT50的实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浸泡法、喷雾法和临界测定法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确定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效果,并且可以与其他杀虫剂进行比较。
还可以通过评估蚊科幼虫的生长和发育情况、观察幼虫的行为和表现等,来进一步了解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影响。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有效的杀虫剂,对蚊科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
通过对其进行筛选和评估,可以选出具有较高杀虫效果的菌株,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应用潜力。
这对于控制蚊类传播的疾病和减少蚊虫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苏云金杆菌(BT)毒素及其应用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是一种属于芽孢杆菌科的厌氧革兰氏阳性细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农药领域。
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所产生的杀虫毒素对昆虫具有高度选择性和毒杀力,而对其他生物如人类和哺乳动物等无害。
苏云金杆菌通过杀虫毒素中的晶体蛋白(crystal protein, Cry)来对昆虫进行毒杀作用。
Cry毒素是一种孢晶蛋白,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其在昆虫肠道内会被消化酶切割,产生一种活性物质,结合并破坏肠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导致肠道溶解和细胞死亡。
这一过程会导致昆虫水分和营养丧失,最终导致昆虫死亡。
苏云金杆菌毒素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
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它对昆虫的毒杀力非常高效,尤其适用于各类害虫的防治。
由于BT毒素对昆虫具有高度选择性,对其他生物无害,因此其在生态环境中的施用相对安全可靠。
同时,BT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小,对人体的副作用也非常低。
因此,BT毒素被认为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农药。
在实际应用中,BT毒素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悬浮液,可以直接喷洒在作物上,通过作物表面的附着和昆虫食用来实现毒杀作用;另一种是基因工程改造后的杂质,通常用于生产转基因植物。
这些转基因植物通过在其基因中导入BT毒素的编码序列,实现对害虫的防治。
这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得BT毒素能够更加方便地被作物吸收,并在昆虫发生侵害时迅速发挥作用。
除了农业领域,BT毒素还被应用于其他一些领域。
在医学上,BT毒素被用作治疗和预防各种寄生虫病的药物。
在环境保护方面,BT毒素还可以被用来控制蚊蝇等各类害虫的繁殖。
此外,BT毒素还可以用于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总之,苏云金杆菌(BT)毒素是一种对昆虫具有高度选择性和毒杀力的生物农药。
其应用广泛,可用于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BT毒素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的益处。
本文对农业上研究最多、用量最大的两类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和昆虫杆状病毒(baculovirus)进行了综述,分别论述了它们的杀虫优势、杀虫的分子机理、目前的研究状况,并对它们的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路线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由病虫害引起的农作物的减产减收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全球每年农作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3%,而目前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
完全依赖化学杀虫剂存在许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一种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会使害虫的后代产生选择性进化优势,从而对该化学物质产生抗性。
例如,世界各地的家蝇品系对杀灭它们的每种杀虫剂都产生了抗性。
第二个问题是,有的杀虫剂影响非靶目标品种,产生灾难性后果,某些益虫被无意中消灭,导致其次要害虫急剧增长。
第三问题是在于环境的耐受性和许多杀虫剂的毒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上述不利因素促使人们急欲寻求控制害虫的替代方案。
在对农业害虫进行的长期防治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的危害。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防治农林害虫提供了一种有效、减污的新技术手段,微生物农药也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
微生物农药是指非化学合成、具有杀虫防病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如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农用抗生素,等等。
这一类微生物包括杀虫防病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杀虫微生物是指其代谢产物或微生物本身对宿主昆虫有致死效应或致病的微生物类群,通常也称为昆虫病原微生物。
目前已知的杀虫防病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科、假单胞菌科、肠杆菌科、链球菌科和杆状病毒科等类群。
尽管不同杀虫微生物引起昆虫致病的症状不尽相同,但杀虫微生物对害虫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产生特异性的杀虫毒素来破坏害虫的代谢平衡,或者是通过营养体在虫体内的繁殖复制而引起昆虫死亡和发生流行病。
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israelensis,以下简称Bt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杀虫剂,主要用于控制蚊子和其他蚊科昆虫的幼虫。
本文将介绍关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
一、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土壤中常见的细菌,它产生的晶体蛋白对蚊科昆虫具有高度的毒力。
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主要的毒素是一种名为Cry4Aa的晶体蛋白,它对蚊科幼虫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毒力。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通常是从天然环境中进行的。
研究人员采集不同产地的土壤样品,并通过稀释涂布法或筛选培养基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筛选。
经过筛选和鉴定,得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通常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适合用于生产高效的杀虫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主要是通过其产生的Cry4Aa晶体蛋白发挥作用。
这种晶体蛋白具有特异的毒性作用,主要靶向蚊科幼虫的肠道细胞。
当蚊科幼虫摄入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的培养基或溶液时,晶体蛋白会在其肠道中溶解,释放出活性毒素,并与肠道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的破坏和细胞内环境的改变,最终引起蚊科幼虫的死亡。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对其他昆虫和野生动物几乎没有毒性。
这主要是因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晶体蛋白靶向性强,只对蚊科幼虫的肠道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而对其他昆虫和野生动物的肠道细胞没有影响。
苏云金芽孢杆菌被广泛应用于蚊科幼虫的生物防治中,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杀虫剂。
在实际应用中,苏云金芽孢杆菌常用于蚊虫孳生的水体中进行喷施或喷洒。
因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在水中形成悬浮的颗粒,并且对水质和水体环境的变化不敏感,所以在水体中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有效控制蚊虫的孳生,减少蚊虫的传播。
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概述: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益生菌,具有低毒性和高效性的杀虫活性。
本文旨在研究苏云金芽孢杆菌在筛选中的优势及其对蚊科幼虫
的杀虫活性,为其在防治蚊虫和其他害虫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优势:
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克隆能力、广泛的产生抗菌物质能力和卓越的生物降解性能,这是其在筛选中的优势,能够使其适应复杂的生态环境。
苏云金芽孢杆菌能产生一些
具有杀虫活性的抗菌物质,如亚胺基甲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和丙酮酸酯酶(acetylesterase),对蚊科幼虫的干扰作用很大。
杀虫活性: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菌物质能有效地杀死许多有害的昆虫和害虫,其中包括蚊科幼虫。
实验证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固体发酵产物能迅速地杀死蚊科幼虫,且在10小时内不会有任何幼虫的脱落。
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通过影响幼虫的生长和形态来施加其杀虫活性。
研究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产物对人类活性细胞毒素贝类(cytotoxicity hemocytes of bivalve molluscs)和掠食昆虫茧蜂(predatory insect cotesia plutella)不具有毒性作用,表明其对非目标生物良好地,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总结:
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并且以其天然、环境友好、低成本和低毒性而
受到青睐。
因此,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和发酵产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农业和人类
疾病防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苏云金芽孢杆菌
【适用范围】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应用。
【产品特点】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广谱杀虫的细菌制剂,简称苏云金杆菌,又简称BT,是生物农药产品中开发最早、成效最大的品种。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类、茶树、烟草、药材、森林、花卉、观赏植物等均可使用。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人畜、鱼类、蜜蜂安全,但对家蚕高毒。
杀虫机理: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内生芽孢的土壤细菌,在芽孢形成初期会形成菱形伴孢蛋白质晶体,对敏感昆虫有特异性的防治作用,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芽孢。
当昆虫取食后,伴孢晶体在昆虫肠内碱性环境下降解(PH值10左右),并通过中肠酶的消化作用,晶体毒素原变为具有活性的毒素,与昆虫中肠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破坏细胞结构,致使昆虫麻痹,全身瘫痪,上吐下泻,停止进食。
同时芽孢从破坏了的肠壁侵入体腔血液萌发成菌体,大量繁殖引起败血症。
开始虫体腹部发黑,以后全部发黑并很快死亡,死亡的虫子多是倒悬在枝叶上。
杀虫范围:BT可防治农林果蔬等作物上的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等32科150多种昆虫,能防治水稻的三化螟,稻螟蛉,稻纵卷叶螟,直纹稻苞虫等,棉花的灯蛾,棉大卷叶螟,棉铃虫,棉小造桥虫等,旱粮的玉米螟,高粱条螟,旋花天蛾,蔬菜的菜青虫、小菜蛾、苎麻赤峡蝶,烟青虫,茶花虫,柑橘黄凤蝶,林木中的马尾松毛虫、西伯利亚松毛虫、沙枣尺螞、刺蛾等。
【主要成分】苏云金芽孢杆菌活芽孢、发酵代谢产物、固态发酵基质。
杀虫用好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又称阿苏、菜蛙、喜娃、杀虫菌一号、强敌313、青虫灵、虫卵克等。
其是一种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外毒素作用缓慢。
一、产品特点1.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晶体芽孢杆菌。
属微生物源、细菌性、广谱、低毒杀虫剂,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许多害虫。
对大多数鳞翅目幼虫具有胃毒作用,死亡虫体破裂后,还可感染其他害虫,但对蚜类、螨类、蚧类害虫无效。
2.苏云金杆菌制剂的速效性较差,害虫取食后2天左右才见效,持效期约1天,因此使用时应比常规化学药剂提前2~3天,且在害虫低龄期使用效果较好。
当害虫蚕食了伴孢晶体和芽孢之后,呈现中毒症状,食俗减退,对接触刺激反应失灵,厌食、呕吐、腹泻、行动迟缓、身体萎缩或卷曲,一般对作物不再造成危害。
经一段发病过程,害虫才死亡。
死亡幼虫身体瘫软,呈黑色。
所以,害虫只有把Bt细菌吃到肚子里,再经过一个发病过程,才能死掉,大约48小时方能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3.苏云金杆菌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杀虫剂具有专一、高效和对人畜安全等优点,对作物无药害,不伤害蜜蜂和其他昆虫。
对蚕有毒。
4.苏云金杆菌可与阿维菌素、杀虫单、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菜青虫颗粒体病毒、黏虫颗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虫酰肼、氟铃脲、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虫剂。
如苏云·杀虫单可湿性粉剂、菜颗·苏云菌可湿性粉剂、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苏·松质病毒可湿性粉剂、茶核·苏云菌悬浮剂、苏云·虫酰肼可湿性粉剂、苏云·氟铃脲可湿性粉剂、苏云·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苜核·苏云菌悬浮剂、高氯·苏云菌可湿性粉剂、棉核·苏云菌悬浮剂、甲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