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肾脏的超声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30
正常肾脏影像学表现及多发性肾囊肿与多囊肾鉴别诊断正常肾脏超声表现肾实质厚 1.5—2.5cm,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层。
肾皮质在外层,厚0.5—0.7cm,并有一部分伸展到肾髓质锥体之间,形成肾柱。
肾髓质在内层,由10—12个肾锥体组成。
肾锥体尖端即为肾乳头,肾乳头与肾小盏相接,每一个肾乳头有10—20个乳头管开口于肾小盏。
肾盂在肾窦内向肾实质展开,形成2—3个大盏和8—12个小盏;肾盂的大部分位于肾窦外者称为肾外肾盂,肾盂位于肾窦内者称为肾内肾盂。
肾脏正常声像图是由肾周筋膜及其内、外脂肪形成。
肾实质回声分两个部分肾髓质、肾皮质,为肾轮廓线包围位于肾窦回声与肾轮廓线之间,呈低回声。
肾窦回声是肾窦内各种结构的回声综合,包括肾盏、肾盂、血管和脂肪等组织的回声,又称为肾中央复合回声或集合系统回声。
区别两者在超声声像图有着相同表现特征,肾区有多个大小不等圆球形或类圆形无回声区,边缘光滑,囊肿后方回声增强典型囊肿声像图。
囊肿分布来说,多发性肾囊肿单侧或双侧都有可能发生;多囊肾只发生于双侧,而且常常伴有多囊肝。
肾脏大小来说,多发性肾囊肿常发生于肾脏局部,肾脏整体体积不会变大,正常或局部的压迫变形;多囊肾导致肾脏普遍性增大,肾脏边缘常常变形导致皮髓质分界不清。
病理分析,多发性肾囊肿病因未明,多半没有家族遗传史;而多囊肾为先天性遗传性发育异常,常有家族遗传病史。
囊肿数目较少,而且边缘光滑,整个肾脏轮廓还是较为清楚。
多囊肾整个肾脏布满大小不等囊肿,边缘不清,囊肿彼此之间不相通,肾脏整体体积增大,肾脏轮廓也不是很清晰。
通过超声声像图对比,多发性肾囊肿和多囊肾有许多相似之处,肾囊肿数目较少,发生在肾实质,肾窦回声比较完整且无家族史,比较容易区别。
肾脏解剖和正常超声表现:肾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在肾内分为肾段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和小叶间动脉,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大小:长10~12cm,宽5~7cm,厚3~5cm,皮质厚5~7mm。
外形:蚕豆状。
包膜:光滑的线状强回声。
实质:均质的低回声。
窦区:光点粗大的中强回声,可见细管状无回声。
肾周脂肪:低回声,其内间杂较多细线状中强回声。
彩色多普勒:肾血供丰富,血流图上可显示肾主动静脉、肾段动静脉及叶间动静脉;能量图上肾内各级血管均可显示。
频谱多普勒:肾动脉收缩期频谱曲线上升较快,然后缓慢下降,舒张期血流丰富,RI<0.7;肾静脉呈平直的带状频谱。
输尿管:正常常不显示。
一、输尿管结石超声表现:1、结石近段输尿管扩张。
2、扩张的输尿管腔内强回声团,其后伴有声影,无“滚石征”。
3、多伴同侧肾积水。
二、肾积水超声表现1、肾窦高回声光点分离,为大小及形态不一的无回声。
2、轻度肾积水无回声呈条带状,中度时可呈花瓣状,重度时可呈调色板状或呈巨大分房状无回声,各房可相通。
重度积水时常有肾脏增大,肾实质变薄。
3、可伴同侧输尿管积水。
4、无回声内不能探及血流信号。
三、肾结石超声表现:肾窦区内一枚或多枚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光团,其后伴有声影,多无“滚石征”。
可伴局限性肾盏积水。
四、肾周脓肿超声表现:环绕肾脏周围的带状无回声或低回声,可均匀或不均匀。
形态及大小因积脓多少而异。
内常不能探及血流信号。
五、肾外伤超声表现(一)肾挫伤:局部实质回声不均质,中强回声与小片状低或无回声混存;与正常肾实质分界不清;包膜下积血则表现为肾包膜与实质间带状或新月状低或无回声区;肾包膜完整。
(二)肾裂伤:实质内挫伤表现;肾包膜外包绕肾脏的低或无回声区;肾包膜连续性中断。
六、肾先天性异常肾缺如:肾不发育。
肾发育不全:先天性肾畸形。
先天性肾萎缩。
异位肾:可为发育不全或发育正常的肾脏。
马蹄肾(先天性双肾融合畸形)。
超声表现肾缺如:一侧肾区探测不到肾图像,腹盆腔其它部位亦探测不到肾图像。
肾脏疾病超声诊断肾内科中常见的检查手段为超声检查,它可以准确且迅速的判断肾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在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肾脏的概念和解剖形态肾脏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成对存在,形状如同蚕豆。
它属于实质性腹膜后器官,位于脊柱和腰大肌两旁,肾脏在膈肌的下方,其上端相当于第十一胸椎处,下端相当于第二腰椎水平处,并且通常右边的肾要比左边的肾低一点,正常人的肾脏大小为,长约110mm左右,宽约为60mm左右,厚度一般为40mm,而女性的肾脏通常要比男性的肾脏要小一点。
肾脏由肾膜、肾实质、肾盂以及肾血管构成,每个肾脏里面含有的肾实质大约有一百多万个肾单位,而肾单位又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的。
二、超声检查的具体内容(一)观察肾周围是否存在积液等异常现象。
(二)肾内有无异常回声,其部位大小和形态有无明显变化,除此之外也要了解患者是否之前有做过手术,或者是否有存在先天性肾脏发育不全的现象。
(三)观察肾脏病变区域旁的血管内血液的流速。
(四)肾窦区的回声结构以及所占比例有没有出现异常现象。
(五)观察肾脏随呼吸产生的变化。
(六)检查肾门处、主动脉处以及下腔静脉处有无淋巴结肿大现象。
三、肾脏疾病在超声检查中的适应症(一)肾血管方面的疾病。
(二)肾结石。
(三)肾实质弥漫性疾病。
(四)移植肾出现的并发症。
(五)肾脏感染疾病,如肾结核、肾脓肿等。
(六)肾脏先天性出现异常。
(七)肾脏受过创伤。
四、正常肾脏形态的超声诊断结果肾脏边缘的轮廓线是由肾周筋膜和脂肪层构成的,并且肾脏外膜光滑、平整且成像清晰。
肾实质位于肾窦与肾轮廓之间,在超声中呈低回声,但主要将肾实质回声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肾髓质回声,它又称为肾椎体回声,在肾窦周围呈现放射状排列,形态为卵圆形或是圆锥形,其回声低于肾皮质回声。
另一个是肾皮质回声,它位于肾髓质的外层,其中有一小部分位于肾椎体的回声之间,而肾皮质的回声高于肾髓质的回声,但是比肝和脾的内部回声要低很多。
正常肾脏的声像图•肾轮廓线:一条明亮的光带围绕整个肾脏(内层:肾包膜,外层:肾周筋膜,中层:脂肪)•肾实质:位于肾窦回声和肾轮廓线之间,为低回声带,厚约1-2cm不等。
肾髓质(肾锥体)呈三角形暗区,内部回声较肾皮质更弱,可误认为囊肿。
肾皮质:包围在肾髓质外层,厚度一般为0.8-1cm,并有一部分伸入肾锥体之间,称肾柱。
•肾窦:位于肾的中央,呈椭圆形的明亮点状回声,边界不整齐。
正常肾盂分离前后径一般在1cm以内。
•肾门区可见肾静脉、肾盂回声。
肾囊肿1.囊肿呈(椭)圆球,多向肾表面隆起2.囊壁菲薄、光整,呈高回声。
3.囊肿后方回声增强,两侧可有边界效应。
4.囊肿壁及囊内无血流信号,有出血则有点状高回声,若感染则斑片状或絮状高回声。
5.多囊肾体积增大海绵肾:肾髓质囊肿内钙质沉淀形成的小结石,位于肾锥体扩张的集合管内,在肾锥体的乳头部。
海绵肾的结石甚小,呈强光点,后无声影,在肾窦回声边缘,呈放射状排列。
肾积水•肾窦回声分离为液性暗区,其大小、形态与梗阻有密切关系。
•肾形增大•肾实质萎缩变溥肝硬化❖肝脏缩小❖肝包膜锯齿状改变❖肝实质回声增强,增粗,分布不均,血管走向不清,可伴有强回声或低回声结节❖门脉内径增宽,大于1.3cm❖侧枝循环形成:附脐静脉,食道胃底静脉脾肾静脉曲张.❖脾肿大腹水肝脓肿早期: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成熟肝脓肿:❖肝内一个或多个液性暗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脓肿壁厚,内壁虫蚀状,边界清晰或模糊.❖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卵巢恶性肿瘤•卵巢囊性肿块,壁厚薄不一,囊壁有乳头状强回声突向腔内。
•卵巢多房性囊性肿块,房隔粗大,局部有增厚回声。
•卵巢复合性肿块内有奇形怪状的回声•卵巢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不均质,伴有局部液性暗区。
•卵巢肿块,伴有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水•卵巢包膜、房隔、实质部位等血流丰富、阻力降低RI<0.5。
产科:早期妊娠观察+胎龄判断•妊娠囊:超声确定妊娠的依据,孕5周时可见。
肾脏的超声检查
(1)正常声像图正常时,有明亮的肾轮廓线。
肾皮质为低回声区,
仅有少量较淡的散在细光点。
肾锥体为三角形的暗区、内部回声少,
在集合系统周围排列成放射状,可见到3到5个或7到8个不等到。
肾的
中部是集合系统回声,表现为密集的明亮光点,为肾盂的回声,还有
肾窦内脂肪回声的组合。
正常时,集合系光点占肾宽度的1/2到2/3。
(2)病理声象图
肾盂积水声像图特点:主要改变为中心集合系统光点分离,中间出现
无回声暗区,其宽度在8MM以上。
中度肾盂积水时,肾盂无回声区呈椭
圆形、长条形或菱形。
巨大肾盂积水时,仅见大片暗区伴有分隔光带,肾实质变薄。
肾囊肿声像图特点:肾内可见边缘整齐的圆形无回声区。
边缘清晰,
光滑、整齐。
囊壁后方回声增强。
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
多囊肾声像图特点:肾形状普遍增大,肾内可见多个圆形无回声区,
大小不等到,边缘整齐。
肾肿瘤错构瘤为良性肿瘤。
声像图上可见许多分布均匀的强回声团,
边界清晰。
肾癌声像图一般是实性均质暗区,在其中可见散在细小光点,分布均匀。
肿物边界不如囊肿清晰,内部回声比正常肾实质回声强。
有时肾实质内出现不均质暗区,是由于出血所致。
肾结石直径0.5CM以上的结石出现强回声光团或光点,其后方伴有声影。
肾结石常伴有肾盂积水。
肾脏结构的超声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患者需要空腹,通常要求至少8小时不进食。
患者需要解开腰部的衣物,以便进行超声检查。
2. 定位肾脏:医生会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通常是仰卧位或侧卧位。
医生会使用超声探头在腹部进行扫描,以找到肾脏的位置。
3. 肾脏大小测量:医生会在超声图像上测量肾脏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以评估肾脏的大小。
正常成人肾脏的大小约为9-12厘米长、4-5厘米宽和2-3厘米厚。
4. 观察肾脏形态:医生会仔细观察肾脏的形态,包括肾盂、肾盏、肾实质等结构。
正常的肾脏形态应该是对称的,肾盂和肾盏应该呈现规则的形状。
5. 评估血流情况:医生可能会使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来评估肾脏的血流情况。
通过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到肾脏血管的血流速度和方向,以评估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或堵塞等问题。
6. 记录和解读结果:医生会记录所观察到的肾脏结构和血流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解读。
如果发现异常,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或咨询其他专科医生的意见。
双肾偏小超声诊断标准
双肾偏小(renal hypoplasia)是指肾脏的大小小于正常值。
在超声诊断中,肾脏的大小通常通过测量肾脏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来评估。
双肾偏小的超声诊断标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因为肾脏的大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种族等。
然而,可以根据一些参考值来判断肾脏是否偏小。
通常,成年人的肾脏长度大约在10到12厘米左右,宽度大约在5到6厘米左右,厚度大约在3到4厘米左右。
这些数值仅供参考,实际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在超声检查中,如果肾脏的尺寸明显小于上述参考值,并且没有其他明显的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囊肿、肾脏肿瘤等)来解释肾脏的缩小,那么可能会被诊断为双肾偏小。
此外,双肾偏小可能伴随其他先天性异常,如马蹄肾、肾盂积水、输尿管畸形等。
因此,在诊断双肾偏小时,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检和超声检查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肾脏大小的评估应该由专业的超声医师进行,并且应该结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临床指标。
如果怀疑双肾偏小,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肾下垂超声诊断标准
肾下垂是指肾脏在体位改变时下移,超过正常的范围。
经过超声诊断,可以根据以下标准来判断肾下垂的程度:
1. 肾移动距离:正常情况下,肾脏在深吸气和深呼气时的移动范围为1-2个椎体间隙。
如果肾脏的移动距离超过2个椎体间隙,则可以诊断为肾下垂。
移动距离越大,肾下垂的程度越严重。
2. 肾脏位置:肾脏的位置应该在腰椎正中线的两侧,与腰大肌平行。
在超声图像中,可以观察到肾脏相对于腰椎的位置。
如果肾脏的位置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则可以诊断为肾下垂。
3. 肾脏形态:正常情况下,肾脏呈现出椭圆形或卵圆形,在超声图像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当肾脏下垂时,其形态可能发生改变,如变得扁平或变形。
如果肾脏形态异常,可以作为肾下垂的诊断依据之一。
根据以上的超声诊断标准,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肾下垂,并进一步评估下垂的程度。
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