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地铁小北站过站方案

广州地铁小北站过站方案

广州地铁小北站过站方案
广州地铁小北站过站方案

草淘盾构区间盾构机

小北站到达、通过及始发方案

工程名称: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草淘盾构区间土建工程线路里程: YDK7+760.050~YDK10+546.827

ZDK7+757.962~ZDK10+546.827

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草淘盾构区间项目经理部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2007年2月

草淘区间盾构机过小北站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建设事业总部工程管理办法汇编。

2、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滘口至文冲段)草暖公园~小北站~淘金站区间施工图设计。

3、我单位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草暖公园~小北站(草~小),小北站~淘金站(小~淘)两个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

隧道起于草暖公园东端,经过解放北路,沿环市中路,大致呈东偏南方向行进,下穿越秀山,进小北站,再由小北站出发,沿环市东路,到达淘金站。本方案就是针对盾构通过小北站的方式进行一下说明。

三、小北站的结构设计说明

1、盾构机结构尺寸简介

我单位购买的两台海瑞克盾构机编号为S235和S329,均为土压平衡盾构机,主机最大直径均为6.28米,长度均为8.35米。

2、小北站的结构说明

小北站设计为暗挖车站,岛式站台,线间距23.8米,右线起点里程YDK9+442.126,终点里程为YDK9+650.426,全长208.3米,其中到达端(A型断面)长14米(内净长12米),始发端(A型断面)长13.8米(内净长11.8米),站中大里程方向依次为B型断面(27.2米),C型断面(125.6米),B型断面(27.7米)。

左线起点里程ZDK9+442.126,终点里程为ZDK9+622.826,全长176.7米,其中到达端(A型断面)长14米(内净长12米),始发端(A型断面)长14米(内净长12米),站中大里程方向依次为B型断面(23.2米),C型断面(125.5米)。详见大图

2

3

4

四、盾构机过站的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图

盾构过站施工流程图

2、施工工艺叙述

根据小北站实际施工情况,我们计划制作特殊小拖架,并将盾构机固定在小拖架上,平移小拖架过站。平移之前,需对主隧道底板找平,并铺设3道钢轨,在钢轨上平移小拖架。

导轨断面示意图

并在导轨上设置反力挡块,利用80t的液压千斤顶推动盾构机前进,推进前要清洁托架,在托架下抹上黄油,并在导轨上也抹上黄油。

3、盾构机过站步骤

3.1 盾构机到达

3.1.1盾构机到达的工艺流程

盾构机到达施工是盾构机在到达小北站西端之前50m范围到盾构机出洞门上始发托架的整个过程。包括盾构机定位及接收洞门位置的复核测量、洞门加固、钢环板及橡胶帘布的安装、始发基座的安装、出洞上托架及对洞门圈注浆充填处理,流程如图:

盾构到达前施工流程图

3.1.2盾构到达的准备工作

(1)盾构机定位及接收洞门位置复核测量

在盾构推进至盾构到达范围时,对盾构机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测量,明确成洞隧道中心轴线与隧道设计中心轴线的关系,同时对接收洞门位置进行复核测量,确定盾构机的贯通姿态及掘进纠偏计划。在考虑盾构机的贯通姿态时注意两点:一是盾构机贯通时的中心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线的偏差,二是接收洞门位置的偏差。综合这些因素在隧道设计中心轴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纠偏要逐步完成,每一环纠偏量不能过大,一般控制在1cm以内。

(2)进洞段的土体加固

根据详勘的地质资料和小北站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地质情况表明,小北站四个端头地质均为中、微风化层,可以不用加固。

(3)洞门破除

在盾构机到达距离初支面100mm初,开始对洞门进行破除,破除顺序如图:

洞门凿除示意图

凿除时按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侧的顺序进行。洞门凿除采用人工风镐施作,先凿除混凝土,待盾构机到达时再割除钢筋。

洞门凿除过程的应急措施:1)凿除施工中一般在下半部分不会发生危险,危险一般主要在凿除洞门上部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掉块、塌落,施工人员无法及时从脚手架上下来逃离。故在凿除洞门上部施工过程中,在所施工脚手架的旁侧再架设同高度的脚手架并铺设木板,如有塌落危险时,施工人员能及时逃到旁边的木板平台。2)如果洞门的土体外鼓,又坍塌危险时,可迅速将盾构机刀盘前移推向洞门掌子面,顶住土体,确保洞门掌子面的稳定和人员的安全。

(4)洞门圈的安装

橡胶帘布安装之前先要预埋A环板。据施工的情况,制做由我项目部完成(具体制作及安装详见A环板图),提交小北站施工单位,环板预埋施工由小北站施工单位负责。环板预埋大样图如下:

洞门环板装配图

为防止盾构机进洞时推出的碴土损坏帘布橡胶板,洞门防水橡胶帘布在洞一次破除,碴土被完全清理干净后安装。橡胶帘布在A、B环板之间,用螺丝拧紧。为加强帘布的止浆能力,橡胶帘布周边压紧一圈扇形压板。

(5)根据目前施工的结构,找平轨道基面,铺设大断面平移钢板

根据目前实测小北站a断面回填标高和预埋A环板标高,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为让托架能顺利由大断面上平移钢轨,到达端A断面西侧保持目前标高-15.67不变,对局部突起部位进行找平。对b、c断面暗挖隧道找平,保证铺设钢轨的稳定性。找平之前清理基面,然后铺设M20水泥砂浆,再添加部分速凝剂加速凝结。始发端A断面东、西侧无须回填。在始发端A、B断面接口处,控制找平面标高-15.48m(严格按照标高控制),保证铺设钢轨后,钢轨面与大断面铺设的钢板面平齐。

在a断面平移钢板垂直于线路铺设,平移钢板宽应为1.5m,长度6m,数量为8块,厚度为16mm(利用现有材料)。A断面平移钢板铺设完之后对

(6)接收基座的安装

接收基座的中心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线一致,同时还需要兼顾盾构机出洞姿态。接收基座的轨面标高除适应于线路情况外,降低10mm,以便盾构机顺利上托架,避免碰头现象发生。四周采用工字钢将基座加固,防止托架滑动。托架大样图如下:

基座示意图4.1.3 盾构机到达示意图

台车Ⅳ

台车Ⅴ台车Ⅲ台车Ⅱ

台车Ⅰ

4.2 过站

4.2.1 盾构主机过站

盾构机主体全部移上托架后,断开主机与桥架的连接。盾构机平移采用2组80t液压千斤定作为动力,反力点为钢档块,固定在平移钢轨上,盾构机上拖架之后,先垂直线路方向平移到拖架轴线与盾构机平移轴线重合,左线向南侧平移,右线向北侧平移,平移距离为1012mm。然后沿平移轴线方向平移过站。由于液压千斤顶的伸长有限,为减少挡块安装次数,可利用原来拼装副环管片的钢支撑来增加千斤顶一次前进的距离。在平移过程中,在拖架左右各设两块导向的档块,控制向前平移方向。

4.2.2 台车过站的主要方法

盾构主机前进60m后开始台车的过站施工。台车过站之前将盾构机过站轨道拆除,然后铺设轨道支撑,将轨道面由盾构隧道的高度慢慢降低下来,与车站暗挖隧道高度协调起来,降低轨道下方支撑的高度。由于轨道要作为电瓶车运输使用,所以轨道稳定性要高。考虑到电瓶车爬坡能力,轨道下降坡度不大于3%。由于线路中心线与结构中心线偏移,如沿着线路中心线前进,台车通过不了B、C断面,所以将台车前进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不重合,偏离300mm,靠近结构中心线一侧。

在到达端A断面西侧,台车轨道面与第一次回填面高度相差1010mm,所以在轨道下方必须进行支撑,将轨道高度面降低。A断面采用如下支撑:

支撑布置平面图

立柱平面图和剖面图

台车过站支撑位置平面示意图

B、C断面轨道铺设断面示意图

在B、C断面的台车轨道与线路中心线平行,轨枕采用H20型钢,型钢一端固定在隧道局已施工的模板台车底部的混凝土面上,另外一端用临时施工的混凝土墩支撑。混凝土墩上表面标高与模板台车底部的混凝土面标高一致,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平尺进行检查。混凝土墩尺寸300mmХ600mm,高度约300mm,具体高度根基实际已经施工的仰拱基面来确定。台车通过小北站采用电瓶车推动,过站速度要慢,通过A断面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支撑的稳定性。

4.2.3盾构机的二次始发

(1)始发洞门凿除

始发洞门凿除要在始发前10天开始进行,凿除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两台风镐同时施工,凿除完之后,根据掌子面地层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初喷封闭,凿除的碴土有人工斗车运出。

(2)洞门帘布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小北车站始发端初支二衬总长为1000mm,长度小于盾构机始发所需的1100mm,理论上要在A环板前加一节长度400mm的钢套筒。

根据实际测量的情况,洞门二衬长度850mm,加上初支总长1200mm,所以无需加钢套筒,直接安装橡胶帘布和B环板即可。

(3)始发拖架定位

始发拖架的位置尽量靠近始发洞门拖架中线与线路中线重合,所以拖架定位在拖架前端与始发洞门沟槽边缘平齐为准如图。盾构机定位以能拼装-7环为准,不影响尾刷板的情况下尽量靠近反力架,保证盾尾与反力架

基准环的距离在200mm~300mm之间即可。

(4)反力架的安装、固定

考虑到台车通过反力架,同时减小洞内安装反力架难度,反力架只安

(5)始发负环的拼装

由于反立架采用半环安装,始发负环边采用半环拼装。左线-7环均拼装3块管片,-6环拼装4环管片,-5环拼装5块管片,-4环至-1环拼装整环管片。整个拼装过程由半环慢慢过渡到整环管片,-6环管片拼装完后样式如下,为保持管片稳定,在10点到1点之间采用钢拱架支撑与管片之间采用螺栓连接。钢拱架采用Ⅰ字钢拼成,截面图如下:

五、盾构机过站的注意事项及保证措施

1、注意事项

(1)盾构机过站技术注意事项

1)盾构过站前制定详细的组装方案与计划,同时组织有经验的经过技术培

训的人员组成作业班组。

2)组建专业作业班组进行盾构机过站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组织施工。

3)随时校正千斤顶油缸的行程,调整盾构机前进方向。

(2)盾构始发注意事项

1)盾构密封刷已涂满密封油脂。

2)盾构始发时缓慢推进。始发阶段由于设备处于磨合阶段,注意推力、扭距的控制,同时注意各部分油脂的有效使用。掘进总推力控制在反力架承受能力以下),同时确保在此推力下刀具切入地层所产生的扭矩小于始发台提供的扭矩。

3)始发前在刀头和密封装置上涂抹油脂,避免刀盘上刀头损害洞门密封装置。始发前在基座上涂抹油,减少盾构推进阻力。始发基座导轨必须顺直,严格控制标高,间距及中心轴线,基准环的端面与线路中线垂直。盾构机安装后始发前对盾构机的姿态复测,复测无误后才开始掘进。防止盾构旋转、上飘。

4)盾构进洞时,由于盾构与地层间无摩擦力,盾构易旋转,加强盾构姿态控制,如发现盾构有较大转角,可采用大刀盘正反转的措施进行调整。盾构刚出洞时,掘进速度宜缓慢,转速慢,推力小。

5)在始发阶段,由于盾构机推力小、地层较软,调整盾构机姿态,使用下侧的千斤顶加朝上的力矩的同时一边向前推进,防止盾构机磕头。

6)始发初始掘进时,盾构机处于始发台上,在始发台及盾构机上焊接相对的防扭转装置,为盾构机初始掘进提供反扭矩。具体在盾体上间隔2.0m距离,每边焊接三道防扭转的三角形铁楔(如下图)

7)盾构机始发在反力架和洞内正式管片之间安装7环负环管片,在内、外侧采取钢丝加固,以保证在传递推力过程中管片不会浮动变位。

三角形铁楔图钢丝加固防松弛图

2、质量保证措施

广州地铁乘坐全攻略

广州地铁乘坐全攻略 在广州,要想坐地铁很简单,下面简略地叙述一下广州地铁乘坐的全过程。 找地铁口 首先,在路面上找到广州地铁导向柱(地铁站500米内可见),地铁线网的导向柱为红色,APM线为蓝色,柱上有“广州地铁”、“Guangzhou Metro”白色字样,及广州地铁标志,还有醒目的黑色箭头。只要向箭头方向走就能找到地铁口。下面主要讲述广州地铁线网(除APM)的乘坐过程。 找到了地铁站入口,就可以进入地铁站了,下面介绍一下购票、进闸、乘车、换乘及出闸的乘车过程。 不能坐地铁的情况 手上面有长度超过1.6米的管状物品;(如水管、竹竿等) 手上有“长+宽”之和超过去1.6米的片状物品;(如不能叠起的图画等) 手上有“长+宽+高”之和超过去1.6米的物品;(如柜子,批发衣服等) 手上持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如气球) 购票 需要购票的人士:超过1.2米的人士。一名成人可以免费带一位<1.2米的小孩。 单程票 在本站买的单程票只能当天当站进站使用,请不要提前购票,更不要买回程票! 1、先确认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5元、10元的纸币,或1元的硬币; 2、如果零钱不足,请到写有“客服中心Service Center”的地方,兑换一下就可以了; 3、到站厅中写有“车票Tickets”的地方,下面自动售票机中购买车票: 方法一:在自动售票机线网图中,点击需要的目的地车站; 方法二:在自动售票机下面,点击所需目的地线路,进入单线路图后,点击需要的目的地车站; 方法三:如果你知道你所去目的地铁站所需的车费,请在自动售票机右上角点击所需金额。此时,在右边的车票信息中就会显1张票的价钱。 4、如果你是买一张票,那么预设就做好了。如果你是买多张票,则需要在右下角点击你所 需要的张数,一次最多可买6张单程票。需购多于6张车票,可多次重复“购票”步骤。 需购车票多于30张可考虑到“客服中心Service Center”提出购买团体票,团体票打9折。 5、预设做好后,就可以按票价,把需要的钱数量,放入自动售票机。将摊平的5元、10

广州地铁发展规划

广州地铁发展规划 广州地铁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首段于199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广州地铁的运营里程现为236公里,是中国第三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票价按里程分段计价。起步4公里以内2元;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加1元;12~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广州地铁车厢内报站提示:依次分别使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 广州地铁的开通线路有1号线、2号线、3号线(包括机场南至体育西路和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两条支路)、4号线、5号线、8号线以及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此外,广州地铁还是广佛地铁的实际建设及运营者,并由此间接成为佛山地铁一号线(即佛山境内魁奇路至金融高新区区间)的运营商。 广州地铁已经成为广州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日均客流约为480万人次,并在亚运免费期以784.4万人次的峰值打破全国记录,为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广州地铁仍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工程,正在建设的线路包括6号线、9号线、广佛线后通段。经过数次修订,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已达751公里。 广州地铁(含APM线和广佛线)大部分线路及车站都是建在地下,其中也有例外:4号线往南沙方向的后8座车站全为高架站,1号线有两座车站为地面车站,5号线有两座车站为高架车站。 地铁公司标志的主要含义 自下而上,标志图案的下半部分代表严谨、有序、规律。上半部分代表舒展、灵活、开拓。从整体看像一只羊角,也象征着广州是―羊城‖,广州地铁是―羊城‖的地铁。细看又像延伸的轨道驶向远方。

1:广州地铁一号线 全长18.48公里,设16个车站。为东西走向,以西南面西朗站为起点,到坑口站后转入地下,沿花地大道延伸至芳村,穿珠江水下隧道至黄沙,经宝华路至陈家祠站后折向东,沿中山路通过西门口、公园前、农讲所、东山口等人口稠密、商业网点集中、交通繁忙的市中心繁华地区,然后下穿广州大道经天河体育中心到达终点广州东站。 一号线主要设备15个系统分别从德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引进,国家计委批准利用外资5.41亿美元,其先进程度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如交流传动的电动机车、开闭式环控通风系统、通信系统OTM网、自动售检票系统等,在国内是首次使用。 地铁一号线于1993年12月28日动工兴建。1997年6月28日,首段西朗至黄沙(5.4公里)开通。1999年6月28日全线开通运营。一号线全线开通至今两年多来,客运量累计13280万人次,运营里程2040万车公里,开行列车23.3万列次,平均日客流量17.4万人次,列车运营正点率为99.8%,列车运营兑现率为100%。最高日客流量达39万人次,并保持了"无责任行车重大事故;无责任设备重大事故;无责任乘客伤亡事故;无员工因公死亡、重伤事故"的良好记录。 一号线全线运营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不计折旧的情况下,2000年一号线运营收入为1.92亿元,运营亏损为2500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运营收入0.91亿元,运营总成本费用1.03亿元,运营亏损1200万元。 运营线路 地铁1号线站点 西塱地铁站–> 坑口地铁站–> 花地湾地铁站–> 芳村地铁站–> 黄沙地铁站–> 长寿路地铁站–> 陈家祠地铁站–> 西门口地铁站–> 公园前地铁 站–> 农讲所地铁站–> 烈士陵园地铁站–> 东山口地铁站–> 杨箕地铁 站–> 体育西路地铁站–> 天河体育中心地铁站–> 广州东站地铁站

广州地铁21-13标测量方案

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广州地铁21-13标项目经理部 2013年11月15日

目录 目录 --------------------------------------------------- 1 1工程概况---------------------------------------------------- 3 2测量依据---------------------------------------------------- 5 2.1地面交桩点----------------------------------------------- 5 2.2 测量规范 ------------------------------------------------ 5 3 测量人员及设备---------------------------------------------- 5 4 测量管理及组织机构------------------------------------------ 5 5 地面控制网测量---------------------------------------------- 6 5.1平面控制网测量------------------------------------------- 6 5.1.1 交接桩点情况----------------------------------------- 6 5.1.2 平面网的观测------------------------------------------ 7 5.1.3 成果处理---------------------------------------------- 7 5.2 高程控制网测量 ------------------------------------------ 7 5.2.1 桩点情况---------------------------------------------- 7 5.2.2 高程控制网的观测-------------------------------------- 8 6 区间隧道联系测量 ------------------------------------------ 9 6.1导线定向及传递测量--------------------------------------- 9 6.1.1竖井及盾构始发井 -------------------------------------- 9 6.2 高程趋近及传递测量 ------------------------------------- 12 6.2.1区间隧道高程传递测量 --------------------------------- 12 7地下控制测量----------------------------------------------- 13 7.1地下导线控制测量---------------------------------------- 13 7.1.1 桩点布置要求----------------------------------------- 14

2020年广州地铁线路规划图

方案一(小环线方案) 方案一采用了经行康王路的小环线方案,选择了东风路东西干线与三号线形成的十字快线,构建了拆解三号线支线形成的十号线与新八号线构成的X形对角线。远期轨网由20条城市线和11条城际线组成,轨网总里程为1041公里,其中城市线里程为761公里。 (1)轨道环线 环线利用原八号线,新增康王路、人民北路、火车站、广园路、广州东站、天河北路、中山大道、员村二横路走廊构建,全长35.5公里,设站31座。该环线串接两大火车站,并直接连通所有外围放射线,整合了珠江两岸并带动员村、琶洲等重点地区的发展。 (2)十字快线 三号线(南北快线):北起新机场,南至海鸥岛,串接了花都、白云、天河、海珠、番禺等5区,线路长75.5公里,设站33座。预留与花都九号线贯通运营的条件。 十三号线(东西快线):线路西起白云湖,经东风路、黄埔大道、中山大道、港前路、广深公路,东至新塘,线路串接白云、荔湾、越秀、天河、黄埔、萝岗、增城等七区市,线路长55.1公里,设站24座。另设东莞支线(沙埔-东莞):线路西起沙浦站,向东经黄埔客运港,延伸至东莞,广州段长6.5公里,设站2座。 (3)X形对角线 1十号线(西南-东北对角线):线路西起穗盐路,经花蕾路、同福西、东湖路、寺右新马路、天河路,与三号线支线贯通,向北延伸至天河客运站,线路长20.9公里,设站15座。 2八号线(西北-东南对角线):线路北起凰岗,经西槎路、白云大道、下塘西路、东川路、二沙岛、双塔路、新港路,向东延伸至化龙,该线长35.3公里,设站25座。 表1 远期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一指标一览 线路 长度 (km) 线路名称起讫点 城市线 一号线18.5 中山路线西塱-广州东站 二号线32.3 嘉禾线嘉禾-广州新客站 三号线75.5 市桥线新机场北-海鸥岛 四号线70.4 科学城线暹岗-南沙客运港 四号线支线 5.6 琶洲线琶洲-大学城北 五号线41.7 环市路线滘口-黄埔客运港 六号线41.9 沿江线浔峰岗-萝岗 七号线33.3 新造线广州新客站-萝岗 八号线35.3 双塔路线凰岗-化龙 九号线16.0 花都线汽车城-高增 十号线20.9 同福西线穗盐路-天河客运站 十一号线35.5 市区环线火车站-赤岗-东站 十二号线22.8 新滘路线东沙-汇景新城 十三号线55.1 东风路线白云湖-新塘 十三号支线 6.5 东莞支线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十四号线62.6 从化线火车站-街口 十五号线30.5 南沙环线蕉门-南沙客运港-蕉门

广州地铁三号线介绍

广州地铁三号线介绍 广州地铁3号线,代表颜色是橙色。线路呈南北“Y”字形走向,从北向南贯穿广州市区新城市中轴线和番禺区发展轴线。线路向北与机场快线衔接,向南延伸至广州新城。三号线全长36.86公里,共设18座车站,1座车辆段,新建2座主变电站,1座控制指挥中心。总投资为人民币159.05亿元。 线路 三号线全长64.41公里。 主线共设16座车站:天河客运站、五山、华师、岗顶、石牌桥、珠江新城(可换乘五号线)、赤岗塔(可换乘APM线)、客村(可换乘八号线)、大塘、沥滘、厦滘、大石、汉溪长隆、市桥、番禺广场。支线(又称北延线)为机场北至体育西路,设15座车站:机场北、机场南、高增、人和、龙归、嘉禾望岗(可换乘二号线)、白云大道北、永泰、同和、京溪南方医院、梅花园、燕塘、广州东站(可换乘一号线)、林和西(可换乘APM线)。 建设历程 广州地铁三号线分两段时间通车:广州东站至客村段于2005年12月26日开通,其余于2006年12月30日下午2时正式开通。现时三号线的列车分别运行于天河客运站与番禺广场之间,以及机场南与体育西路之间,并在体育西路站进行互相换乘。 三号线北延线2010年10月30日开通。三号线北延段由广州东站向北延伸至新白云国际机场,新增线路30.9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

加上原来已建成的线路,三号线总长将达到64.41公里 未来发展 此外三号线还计划开设北延长线及南延长线,北延长线由广州东站至新白云机场,全长约28.9公里,建有12个车站,初步站点分别为广州东站、燕塘、梅花园、京溪南方医院、同和、永泰、白云大道北、嘉禾望岗、龙归、人和、高增、机场南及机场北,已于2010年开通,新机场北站于2012年开通,高增站开通暂无时间表;南延长线由番禺广场开始,至海鸥岛,是一条长远规划的路线,暂未有落成的时间。三号线是国内首条最高时速达到12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快线,也是国内首条Y形运行模式的线路。 根据2020~2040年地铁线网规划公众咨询方案,未来三号线支线天河客运站—体育西路将可能与地铁10号线合并,向西南延伸至荔湾区成为一条新的线路,三号线将真正实现花都到番禺1.5小时内直达;远期,地铁9号线(高增-飞鹅岭)也有可能与三号线合并,成为一条新的支线。 效益 地铁像是无形的巨手,带来一种奇特的城市景象:地铁所到之处,交通拥堵得到缓解,楼宇得以兴旺,土地增值,人流聚集,居住、商业、文化、社会等区域性功能迅速形成,带动周边经济迅猛发展。1999年一号线开通时,当年天河城营业额就提高了20%。短短几年间,地铁烈士陵园站上盖的中华广场铺位租金,已经涨了好几倍。到了3号线,仅是靠着具体站点规划公布的利好消息,番禺区住宅成交量就开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环评征求公众意见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环评征求公众意见 近日,广州地铁官网发出公示,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正在进行环评公众意见征询。据悉,本次建设规划调整建议在已批复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地铁八号线北延段线路规划方案,延伸两条(段)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59公里,站点29座。 最新变化 地铁八号线新增北延段拆解线和东延段 据悉,本次规划调整主要围绕未开工建设的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滘心至广州北站)。该线路拟进行拆解调整,八号线继续往北延至江府,江府至广州北段拆解成二十四号线,并南延至市中心的纪念堂站;目前已开通运营的八号线万胜围向东南延伸至莲花。 其中,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滘心-江府),线路长约9.4公里,设站4座,全地下线路。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拆解线(新一轮线网二十四号线,纪念堂-广州北站),线路长约31.6公里,设站18座,全地下线路,设唐阁车辆段一座,雅瑶停车场一座。地铁八号线东延段(莲花-万胜围),线路长约18.0公里,设站7座,全地下线路,设化龙车辆段一处。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已开通运营的地铁八号线万胜围向东南延伸至莲花,这是首次出现在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中的新线路。地铁八号线两端再延长之后,里程将达到60公里左右,共计设39个车站,运行时间至少一个半小时,超过广州所有已开通的线路。 此外,江府至广州北段拆解成二十四号线,并南延至市中心的纪念堂站,该线路将成为另一条连接广州北与广州市中心的重要交通动脉。 市民建议 地铁二十四号线在飞翔公园加站提高通达性 据了解,此次经过拆解出来的地铁二十四号线始于广州北站,南下沿广花路行进,经过铁路枢纽白云站,与十二号线换乘,沿三元里大道进入中心城区,在梓元岗站换乘十一号线,到纪念堂站换乘二号线、十三号线。 据此前铁路白云站的相关招标,地铁二十四号线拟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的列车,广州现在唯一用相同速度级别列车的是十三号线。据介绍,地铁二十四号线的主要功能,是让花都市民快速到达白云站、进入市中心。与十三号线相反的是,二十四号线的设站是郊区密,市区疏。根据相关媒体曝光的车站线路图,该线路在广州北站始发的前三站——秀全公园、雅瑶、雅源,平均1.3公里左右就有一站,密度堪比地铁一号线。进入中心城区,在远景站之后仅设两站——梓元岗站、纪念堂站,车站之间的距离约2.4公里。笔者还发现,地铁二十四号线无法换乘十四号线,与二号线在我区内无换乘站,最近的换乘站是纪念堂站,线路的覆盖面、通达性都有所损失,降低了客流吸引力和市民出行的便捷度。

轨道交通测量方案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 施工11标段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隧集团广州市轨道交通 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施工11标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控制点复测与加密 (3) 四、施工测量及复核 (7) 五、车站与区间结构的竣工测量 (8) 六、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7) 七、桩位保护措施 (10) 八、仪器设备及测量人员配置 (11) 九、仪器设备保障与操作规范 (12) 十、附件 1、测量设备鉴定证书 2、测量人员资格证书

一、编制依据 ⑴、《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⑵、《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⑶、穗铁建总前期(2005)92号关于印发《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二 版)》的通知 ⑷、《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⑸、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施工11标段土建工程承包合同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位置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施工11标段三元里~江夏段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西部旧机场跑道及绿化草坪上,线路走向为南北走向。具体位置见图1-01。 2.1 工程位置 本标段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核心规划区,工程包含1井、2站、2区间共计5个子单位工程,即:【中央广场站北盾构始发井】、【中央广场站~市民广场区间】、【市民广场站】、【市民广场~天河南一路盾构区间】、【天河南一路站】。标段起迄里程为Y(Z)DK2+016.81~Y(Z)DK2+941.8,全长924.99m。 区间线路从中央广场站出发,沿规划珠江新城中轴线向北行,采用矿山法施工下穿金穗路,到达中央广场北盾构始发井后,采用盾构法施工下穿未开发荒地过市民广场站,由市民广场站二次始发后下穿黄埔大道,穿过天河南小区,基本沿六运二街北行,在天河南一路处下穿广州地铁一号线体育西站~体育中心站区间隧道,到达设在宏城停车场内的天河南一路站。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

广州地铁基坑及围护结构施工监测方案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施工15标】土建工程项目 施工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15标项目经理部 2014年10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区间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区间工程地质概况 (2) 2.3 水文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周围建筑及其管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风险工程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监测组织机构和设备配置 (10) 3.1监测组织机构 (10) 3.2主要的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11) 4.施工监测内容及巡视内容 (11) 4.1监测基本项目及要求 (11) 4.2施工安全性判别 (15) 5.主要监测和巡视技术方案 (16) 5.1建筑物沉降监测 (16) 5.2 地下管线沉降及差异沉降监测 (19) 5.3 道路及地表沉降监测 (20) 5.4 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21) 5.5 围护结构桩体水平位移监测 (23) 5.6 支撑轴力监测 (25) 5.7 地下水位观测 (27) 5.8 临时立柱垂直位移监测 (28) 5.9 施工期间现场监测、巡视作业要求 (28) 6. 成果报送要求 (29) 7.视频监控系统要求 (29) 8.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30) 9. 应急预案 (31) 9.1 应急领导小组建立 (31) 9.2 成立应急队伍 (31) 9.3 应急响应 (31) 10. 附件 (32)

广州地铁发展历程

广州地铁于1997年6月28日(1号线)开通,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营运管理,现有1号线(西朗至广州东站)、2号线(嘉禾望岗至广州南站)、3号线(广州东站至体育西路和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4号线(黄村至金洲)、5号线首期工程(滘口至文冲)及8号线(昌岗至万胜围)正在营运中,但仍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为解决拥阻的道路交通,广州地铁正在大规模扩建中。从2004年开始,广州地铁每年将平均开通35公里;预计到2010年年底,3号线(机场南—广州东站段)、广佛线(魁奇路—西朗段)将全部开通营运。 大事记 1965年5月,广州市进行第一次地铁规划与地质勘测。 1992年6月28日,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 1993年2月28日,地铁1号线正式动工。 1997年6月28日,地铁1号线首段(西朗至黄沙)开通观光试运营。 1998年7月28日,地铁2号线动工。 1999年6月28日,地铁1号线全线(西朗至广州东站)正式开通运营。 2001年12月26日,地铁3号线动工。 2002年12月29日,地铁2号线首段(三元里至晓港)开通试运营,与原有的1号线形成“十”字型交叉地下轨道网络。公园前站成为广州地铁系统中第一个换乘车站。 2003年1月19日,地铁4号线与地铁2号线调整(琶洲至万胜围区间)工程动工、地铁4号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至新造)动工。 2003年6月28日,地铁2号线(三元里至琶洲)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2004年5月28日,地铁5号线动工。 2005年12月26日,2号线调整工程(琶洲至万胜围区间)、3号线首段(广州东站至客村)、4号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至新造段)开通运营。 2006年3月1日,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动工。 2006年8月28日,地铁6号线动工。 2006年12月30日,地铁3号线一期全线(广州东站至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至石牌桥)、4号线(新造至黄阁段)开通试运营。

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总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28日,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现拥有资产491亿元、员工17000多名。公司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任,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目前,广州地铁已形成贯穿广州东西南北的236公里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日均客运量500万人次以上,已成为世界地铁协会(CoMET)正式会员。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恪守诚信、服务顾客、尊重员工、管理科学、品质效益、学习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地铁建设、运营管理和多种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亚运会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中国企业十佳人才培养实践奖”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等数十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广州地铁总公司建设总部是广州地铁的建设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从初步设计、工程招标、设备采购、土建施工、机电安装、建筑装修,直至工程验收一条龙跟踪管理。从1999年成立至今,我们用10年左右时间,高水平建成开通了8条轨道交通新线,逐步形成了既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又具有广州地铁特色的工程管理机制。所建成开通的广州地铁二号线,是我国第一个轨道交通国产化项目,技术上实现国内五个第一,工程荣获“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所建成开通的广州地铁三号线是国内第一条120公里快线、四号线为地铁界第一次应用大中运量等级的直线电机运载系统…… 人才是广州地铁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命之源。十多年来,我们在快速推进广州地铁线网建设的同时,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选择与引进专业对口、业务能力强、思想品德好的潜质人才;我们培育懂专业、懂管理、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发现使用、培养使用;我们愿意为立志成才的人铺路,委以重任,着力为未来锤炼出高素质的专业、专家型队伍而努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总部培育输出的人才遍及宁波、成都、长沙、深圳、东莞、南宁、南昌、无锡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广州地铁建设总部凭借其良好的人才培育机制和人才成长环境,被同行称作中国地铁界的“黄埔军校”。

最新广州地铁线路示意图

最新广州轨道(地铁)交通运营线路示意图

广州地铁一号线: 发车时间:广州东站→西朗方向(首班车:6:10 尾班车:23:30) 西朗→广州东站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55) 途经站点:广州东站、体育中心、体育西、杨箕、东山口、烈士陵园、农讲所、公园前、西门口、陈家祠、长寿路、黄沙、芳村、花地湾、坑口、西朗 广州地铁二号线: 发车时间:嘉禾望岗→广州南站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3:15) 广州南站→嘉禾望岗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3:30) 途经站点:嘉禾望岗、黄边、江夏、萧岗、白云文化广场、白云公园、飞翔公园、三元里、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纪念堂、公园前、海珠广场、市二宫、江南西、昌岗、江泰路、东晓南、南洲、洛溪、南浦、会江、石壁、广州南站 广州地铁三号线: 发车时间: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50) 天河客运站→番禺广场方向(首班车:6:18 尾班车:23:30) 途经站点:番禺广场、市桥、汉溪长隆、大石、厦滘、沥滘、大塘、客村、赤岗塔、珠江新城、体育西路、(林和西路、广州东站)、石牌桥、岗顶、华师、五山、天河客运站 广州地铁四号线: 发车时间:黄村→金洲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40) 金洲→黄村方向(首班车:6:21 尾班车:22:15) 途经站点:黄村→车陂→车陂南、万胜围、官洲、大学城北、大学城南、新造、石碁、海傍、低涌、东涌、黄阁汽车城、黄阁、蕉门、金洲 广州地铁五号线: 发车时间:文冲→滘口方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30) 滘口→文冲方向(首班车:6:15 尾班车:23:00) 广州地铁八号线:(8号线宝岗大道站、沙园站、凤凰新村站尚未开通) 发车时间:凤凰新村→万胜围(首班车:6:15 尾班车:22:40) 万胜围凤→凰新村(首班车:6:00 尾班车:22:55)

地铁测量方案

地铁测量方案 §1 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沥滘站~大石北区间】盾构工程投标文件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5、《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 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沥滘站~大石站盾构区间】盾构工程,主要由一个明挖区段(含盾构井以及风机房)和两个盾构隧道区段构成,全长6306.56双线延长米。主要附属工程包括6个联络通道、2个废水泵房和8个洞门。明挖区段位于番禺区大石镇,南接大石站,北接盾构区段,隧道右线YDK15+203.740~YDK15+306.402,长102.662m;隧道左线ZDK15+203.740~ZDK15+304.556,长100.816m。厦滘南~大石北盾构区段隧道里程为YDK13+773.949~YDK15+306.402,长1429.791米。沥滘站~厦滘站盾构区段隧道里程为YDK11+494.850~YDK13+116.600,长1621.75米。本工程范围详见下图。 本标段缩图 沥滘站~厦滘站盾构区段线路在平面上包含两个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3000m和4000m,竖向上包含5个竖曲线,4个呈“V”形坡,1个呈“人”字坡,最大坡度为27‰,;厦滘南~大石北盾构区段线路在平面上包含两个曲线,曲线半径均为2000m,竖向上包含3个竖曲线,2个呈“V”形坡,1个呈“人”字坡,最大坡度为17‰。大石北明挖段基坑开挖深度为14~17m,多为<2-1>地层,采用φ1000@1100钻孔桩+内支撑的支护形式,立面上设3道支撑。 区间沿线由建设总部提供GPS点3个,精密导线点10个,水准点6个,其中IIIJ25通视条件较差,高程基准点“II地3-15”有沉降。另外根据我项目部测量队对交接桩复测的结果,表明IIIJ20点可能产生了移动。最近由于新光大道的修建正在拆除道路范围内的房屋,IIIJ86点所处房屋已被拆除。 盾构隧道采用两台泥水盾构机施工,从大石北明挖段盾构井开始向北掘进,穿越三枝香水道后到达厦滘南明挖段接收井;之后采用整体地面运输的方法先后把两台盾构机吊入厦滘站北端进行二次始发,穿越南珠江后到达沥滘站南端解体并吊装出井。为了满足盾构始发的条件和进度,大石北明挖段分阶段施工,先施工盾构井和风机房段主体结构和明挖正常段底板,待盾构到达厦滘南后再施工剩余部分结构。 §3地面控制测量 3.1 平面控制测量 整个区间包括两个盾构隧道区段,由于厦~大区段长度较沥~厦区段短些,故在横向贯通误差分析时,以沥~厦区段为例进行估算。经初步测量设计和贯通误差估算后,决定采用电磁波测距精密导线网作为隧道外平面控制测量方法,测量导线按三等导线精度要求进行。 地面控制导线网尽量利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适当加设少量导线点,基本上按照线路走向布设,采用导线闭合环的方式,以利于提高测量精度,增加复核条件,增加各开挖洞口的控制桩个数和观测检查方向,以及将施工测量的精度结果与业主的测量成果进行比较。 本标段地面主导线网共由两个导线闭合环组成,每个导线闭合环的边数为六至七条。另外为了提高竖井联系测量的精度,在大石北盾构井洞口、厦滘南明挖段接收井洞口、厦滘站北端始发井洞口和沥滘站南端吊出井洞口分别布设由闭合导线构成的洞口点网,导线点数不少于3个,测量精度与主导线精度相同。下图为整个区间地面控制网示意图。

广州地铁线网运作模式研究

广州地铁线网运作模式研究 【摘要】为迎接广州地铁新一轮大线网建设,顺应新线网条件下运作需求,本文结合2010年以来线网运营基本情况,站在线网的角度、系统的高度,从运营指挥体系、运输组织、客运组织、设备设施维修模式、应急抢险基地设置及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广州地铁大线网运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州地铁;线网;运作 1 引言 2010年,广州地铁已形成8条线路、236km的线网运营,在近两年的网络化运营过程中,客运量不断攀升、运能运量矛盾加剧、运营专业管理愈趋复杂、安全保障要求高、应急处置要求快速等特点日益凸显,本文将站在线网的角度、系统的高度,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从运营指挥体系、运输组织、客运组织、设备设施维修模式、应急抢险基地设置及响应等方面分析线网运作模式。 2 线网运营指挥体系的构建与运作 2.1 线网运营指挥体系的构建 2010年9月28日,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开始试运行,标志着广州地铁线网运营指挥体系基本构建完成,分为: 线网级指挥:线网应急调度; 线路一级指挥:值班主任、行车、电力和环控调度,值班主任助理; 线路二级指挥:车站值班站长、车厂派班原、车厂调度、DCC检修调度、部门调度。 2.2 线网运营指挥体系的运作 线网运营指挥体系遵循“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分级响应、协调动作、信息共享”的原则,在正常运作情况下线网应急指挥中心监视、监督地铁线网运营状况,当地铁运营业务发生突发事件时,按照事件等级行使应急信息收发中心和应急资源调配中心的职能: (1)线网应急指挥中心作为线网监督管理,对地铁线网运营状况采取“只监不控”方式。 (2)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线网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突发事件响应等级,发布应急抢险指令,启动《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响应,

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三版)

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控制测量管理细则 §1 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目标和基本质量指标 1.1 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目标是确保全线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管线安装按设计准确就位,在线路上不产生因施工控制测量、放样测量超差而引起修改线路设计从而降低行车运营标准。 1.2 质量指标 1.2.1在任何贯通面上,地下测量控制网的贯通中误差,横向不超过±50mm,竖向不超过±25mm。 1.2.2 隧道衬砌不侵入建筑限界,设备不侵入设备限界。 1.2.3建(构)筑物,装修和设备、管线的竣工形(体)位(置)误差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和广州轨道交通施工验收标准规定。 §2主要使用的测量规范 轨道交通施工测量主要参照以下规范执行: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3轨道交通施工测量主要内容 轨道交通施工测量按服务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施工控制测量、细部放样测量(高架工程的桩基础、墩<柱>位、明挖基坑角点测量及铺轨基标测量)、竣工测量和其它测量等作业。 3.1施工控制测量可分为三部分: 3.1.1地面控制测量:维护施工期间地面的平面、高程主控制网完整,维持其可靠、可用;为施工方便加密地面控制点(包括高架工程、地面工程、明挖工程的地面中桩)并维持其可靠、可用。

广州地铁3号线车辆...

摘要:介绍了广州铁3号线地铁车辆的主要参数,阐述了车体、车门、转向架、列车牵引系统、列车制动系统、列车辅助供电、列车微机控制系统及列车空调等列车主要部件的技术特点,该车尤其在制动技术方面首次采用了EP2002国际最新技术。 关键词:广州地铁;3号线;地铁车辆;EP2002制动系统 引言 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以下简称广州3号线)全长36.33 km,包括主线与支线,共设有18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其中,主线从广州东站至番禺广场站,长28.78 km,设车站13座;支线从天河客运站至体育西路站,长7.55 km,设车站5座。运营初期采用3辆编组的列车,配车数为120辆(每列车3辆编组,共40列)。 广州3号线地铁车辆由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于2003年5月19日与广州地铁公司签定合同,2005年12月开始交付首批车辆。车辆的国产化率为70%,设计寿命为35年。 1 广州3号线地铁车辆的主要参数 1.1 地铁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车辆形式 B型轨距 1435 m/n 列车编组一A+B+A 一(一:自动车钩,+:半永久牵引杆,A:带司机室和受电弓的动车,B:拖车) 列车长度 59940 mm 单节车辆长度(跨车钩连接面) ≤19 980 mm 车辆宽度 2 800 mm 车辆高度(轨面至车顶高、新轮、不含受电弓) 不含排气口及空调单元≤3 800 mm 含排气口及空调单元≤3 855 mm 受电弓落弓高度 3 875 mm 轴距 2 300 mm 转向架中心距 12 600 mm 车轮直径 840(新轮)/805(半磨耗)/770(全磨耗)mm 最高运行速度 1 20 km/h 车辆地板高度 1 130 mm 车钩距轨面高度 720 mm 供电方式 (正线)架空刚性接触网额定电压 DC 1 500 V 受电弓工作高度 175~1 600 mm 车辆中心高度(客室净高) 地板面到天花板中心最小高度 2 100mm 客室内乘客站立区最小高度 1 900mm 站台高度 1 060 mm 站台有效长度 120 m

地铁测量方案

XX市XX路站~XX路站两站一区间地铁 工程 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XX市XX路站~XX路站工程项目部 年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施工控制测量 (3) 3.1 接桩与复测 (3) 3.1.1 接桩 (3) 3.1.2 复测 (4) 3.2 地面控制测量 (5) 3.2.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5) 3.2.2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5) 3.3 联系测量 (7) 3.3.1 车站底板投点测量 (7) 3.3.2 高程传递测量 (7) 4 细部放样测量 (8) 4、1车站隧道施工测量 (8) 4、2区间隧道施工工程 (8) 4、3盾构法掘进隧道施工测量 (8) 4、3、1盾构机姿态测量误差应满足下表技术要求 (9) 4.4 地下连续墙施工测量 (9) 4.5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9) 4.6 主体结构施工放样 (10) 4.6.1 主体结构中线的定位放样 (10) 4.6.2 车站柱、梁、侧墙的定位放样 (10) 4.6.3 车站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定位放样 (10) 4.6.4 站台板、轨顶风道及其预留孔洞、预埋件的定位放样 (10) 5 竣工测量 (10) 6 测量复核制度 (11) 7 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 (11) 8 测量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 (12) 8.1 测量人员配置 (12) 8.2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12)

XX市XX路站~XX路站地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1 编制依据 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2、《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二版)》。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 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8、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 根据以上规范及本工程施工合同对施工测量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2 工程概况 XX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起点为汉阳黄金口,线路沿汉阳大道向东过永安至中家村,右转走鹦鹉大道、腰堤路,然后下穿长江后,沿武昌的紫阳路走行,至首义路。二期工程连接汉阳和武昌两个城区。 本标段为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第一标段,包括两站一区间,即首义路站、复兴路站、首义路站~复兴路站区间。 1、复兴路站~首义路站区间 复兴路站~首义路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右CK16+072.100~右CK16+529.400,左线全长457.300m,右线全长457.300m。本区间线路出复兴路站出来后,沿紫阳路向东前进进入设置于首义路口的首义路站。区间位于紫阳路下,地面道路交通繁忙,管线众多,道路两侧建筑物密集。区间线间距为14.0m。本区间不设联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摘要:广州地铁客流日益攀升,客流潮汐现象明显,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的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客运管理的相关措施,确保车站客运组织的安全顺畅。 关键字:地铁客流特征客运 一、线路简介 广州地铁三号线呈南北“Y”字形走向,从北向南贯穿广州市区新城市中轴线和番禺区发展轴线。三号线主线为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站,全长32.9公里,共设16座车站,连接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大型住宅区和主城区CBD地区。三号线北延段为机场南站至体育西路站,全长33.2公里,共设13座车站,连接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居住集聚区和主城区商业办公区。 二、线路客流特征及分析 三号线(含三号线北延段)日均客运量145.76万人次,其中三号线主线客流密度为2.94万人/公里,三号线北延段客流密度为1.48万人/公里。三号线属通勤类线路。客流以上班族、学生族等通勤客流为主,全日客流呈现“M”字型双峰态势,早晚高峰期客流以通勤类刚性出行客流为主,平峰期则以非通勤类弹性出行客流为主;工作日客流“潮汐现象”明显。周末进站客流稍高于工作日客流,整体分布相对均衡。线路进站客流占57%,换乘客流占43%,其中体育西路站的换乘客流位居线网之首。 图1:三号线工作日客流分布图 (二)结合三号线、三号线北延段线路布局与地理特点,三号线分为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体育西路-客村组团、大塘-大石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四段客流组团,将三号线北延段分为机场南-永泰组团、同和-燕塘组团、广州东站-体育西路组团三段客流组团,分析组团车站客流分布与组成规律。 三号线以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发生量与吸引量最大,体育西路-客村组团与其他客流组团的交换量较大。早高峰时段,客流发生量主要集中在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分别占34.8%、26.8%;客流吸引量40%集中在体育西-客村组团,客流主要是由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居住聚集地流向天河区办公、商务集聚中心。晚高峰时段,78%客流发生量集中在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体育西路-客村组团,37.5%客流吸引量集中在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客流主要是由天河商务集聚中心流向居住聚集地,与三号线通勤线路特征

广州地铁线路图_最新

2011年4月最新广州地铁线路图

广州地铁一号线: 发车时间:广州东站→西朗方向 (首班车:6:10 尾班车:23:30) 西朗→广州东站方向(首班车:6:10 尾班车:23:15) 途经站点:广州东站、体育中心、体育西、杨箕、东山口、烈士陵园、农讲所、公园前、西门口、陈家祠、长寿路、黄沙、芳村、花地湾、坑口、西朗 广州地铁二号线: 发车时间:嘉禾望岗→广州南站方向 (首班车:6:00 尾班车:23:15) 广州南站→嘉禾望岗方向 (首班车:6:00 尾班车:23:30) 途经站点:嘉禾望岗、黄边、江夏、萧岗、白云文化广场、白云公园、飞翔公园、三元里、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纪念堂、公园前、海珠广场、市二宫、江南西、昌岗、江泰路、东晓南、南洲、洛溪、南浦、会江、石壁、广州南站 广州地铁三号线:(高增站未开通) 发车时间: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机场南)方向 (首班车:6:00 尾班车:22:55) 天河客运站→番禺广场方向 (首班车:6:10 尾班车:23:30) 机场南→番禺广场方向 (首班车:6:10 尾班车:23:00) 途经站点:番禺广场、市桥、汉溪长隆、大石、厦滘、沥滘、大塘、客村、赤岗塔、珠江新城、体育西路、(林和西路、广州东站、燕塘、梅花园、京溪南方医院、同和、永泰、白云大道北、嘉禾望岗、龙归、人和、高增、机场南)、石牌桥、岗顶、华师、五山、天河客运站 广州地铁四号线: 发车时间:黄村→金洲方向 (首班车:6:00 尾班车:22:40) 金洲→黄村方向 (首班 车:6:21 尾班车:22:15) 途经站点:黄村→车陂→车陂南、万胜围、官洲、大学城北、大学城南、新造、石碁、海傍、低涌、东涌、黄阁汽车城、黄阁、蕉门、金洲 广州地铁五号线: 发车时间:文冲→滘口方向 (首班车:6:00 尾班车:22:30) 滘口→文冲方向 (首班 车:6:15 尾班车:23:00) 广州地铁八号线:(8号线宝岗大道站、沙园站、凤凰新村站尚未开通) 发车时间:凤凰新村→万胜围(首班车:6:15 尾班车:22:40) 万胜围凤→凰新村(首班 车:6:00 尾班车:22:55) 广佛线: 发车时间: 西朗→魁奇路方向 (首班车:6:00 尾班车:22:55) 魁奇路→西朗方向 (首班车:6:00 尾班车:22:40) 途径站点: 西朗、菊树、龙溪、金融高新区、千灯湖、礌岗、南桂路、桂城、朝安、普君北路、祖庙、同济路、季华路、魁奇路 APM线: 途径站点:林和西、体育中心南、天河南、黄埔大道、妇儿中心、花城大道、歌剧院、海心沙、赤岗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