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规划图
- 格式:doc
- 大小:339.50 KB
- 文档页数:6
吐血汇总!南沙最新地铁规划高清线路图出炉,基本覆盖全区各镇街!赶紧查看!所谓道路通,百业兴。
昨日我们发布了《南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2020-2035年)》相关资讯,回看资讯可点击→《南沙最新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出炉》,文章一出引起了很多街坊的讨论和关注,不过有街坊反馈示意图不够清晰,没法看到各线路的走向,今天我们汇总了南沙最新的线路并按照官方的规划示意图逐条线路重新绘制以便大家观看和参考。
METRO4号线和18号线4号线和18号线大家已经熟知,我们就不具体展开了,值得一提的是18号线南延长段将会以城际铁路来建设,目前还在规划中,总里程长达79公里,共预估投资约486亿。
主要经过南沙、中山和珠海。
根据相关资料,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从万顷沙出来后,将在马鞍岛上有一个站点,然后分支,一条前往中山站;另一条分支,则南延依次是翠亨北站(马鞍岛)、翠亨新站(或名翠亨东站)、珠海北站、唐家湾、香洲站,最后到达珠海站。
METRO地铁15号线大家比较关注的还是地铁15号线,线路规划为环线,主要走向蕉门-万顷沙-蕉门,串连了南沙湾、蕉门城市客厅、明珠湾区、南沙枢纽以及龙穴等地且都是南沙人口比较密集和比较繁华的区域。
关于15号线的站点,已经有很多媒体炒作过了,我们就不跟风了,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布具体站点,至于什么时候建设。
根据之前广州市南沙区政府相关单位的回复的内容有所透露。
南沙区政府的回复具体内容为:一、《南沙新区轨道交通线网优化及近期轨道控制性规划》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两部分:(一)轨道交通线网优化,优化、新增部分轨道交通,支持南沙重点地区的开发建设。
(二)地铁15号线、22号线南延段、NS2线、18号线南延线等控制性规划,对线路及站点提前预控。
该项目是在线网规划层次之下开展的内部规划研究工作。
目前轨道交通线网优化已完成,上述线路均已纳入广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
我区正在开展上述4条线路的控制性规划工作。
解读广州四期新线规划初曝光?哪些区将是赢家?附件下载:广州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pdf10月8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对于Metro Bay团队和所有关心地铁规划的朋友而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消息必然是最新进入“策划”状态的地铁线路“十四五”策划新线清单Metro Bay此前曾发布过“四期规划”相关推文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预测进入“四期规划”的地铁线路和本次“十四五”策划新线的清单有一定的重合度Metro Bay预测进入“四期规划”的线路列表欢迎回顾:广州地铁规划53条线路?先别激动,这些可能才是近期建设的线路……Metro Bay团队认为本回首度曝光的“十四五”策划新线名单不一定是广州地铁四期线路的最终定稿但入围“十四五”策划的地铁线路最终跻身“四期规划”的可能性非常高总而言之“四期规划”依旧存在变数请以官方最终公布的方案为准本次入围“十四五”策划新线共9条(段),里程共计245.7km。
整体而言,本次公布的“项目包”在市区线与郊区线的配比上达到了平衡,摆脱了广州地铁建设自二期以来连续两期的市区郊区线配比失衡的问题,值得赞赏。
在这些线路中,市区线包括有10号线东延段、19号线一期、26号线一期等线路,其中19号线、26号线是绝对的重量级线路;而郊区线方面,也有6号线东延段、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等多条备受期待的线路入围。
除此之外,两条市域快线——22号线南延段与37号线一期,本次也成功入选。
它们的建设将进一步拉近蕉门、萝岗、知识城与广州市区的时空距离,也将使广州地铁的版图拓展至东莞市南部,“轨道上的大湾区”又将再迈出坚实的一步。
而在广州市11区的各区分布上,“十四五”策划新线也尽可能做到了雨露均沾。
各区本次在地铁方面的收益情况如何?这又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结果?不妨让我们来逐个看看。
天河区——“大赢家”成功“查缺补漏”。
10号线东延段、19号线作为两条最强覆盖线,一举覆盖岑村、汇景新城、广氮新城、珠吉岐山四大地铁空洞,大幅提升了天河区广园快速路北侧地铁线路密度,使全区地铁覆盖情况不再“贫富悬殊”。
2025年广州11区23条地铁所有站点分布图
十年后广州新增16条地铁:
《广州新一轮轨道交通(2015-2025)建设规划方案图》日前于广铁设计研究院网站公布,方案图显示,未来十年,广州或将投近3000亿规划新建16条(段)地铁线路,10年后广州地铁总长度将达981.8公里,总规模23条线路!
方案已向广州副市长陈如桂汇报。
不过南都采访知情人士透露,规划还不稳定,需要一年论证修改,最终规划可能还会有较大出入,我们来先睹为快吧。
萝岗6号线二期改为23号线、亚运城直驳3号线、18号线去白鹅潭……信息量可大了!新浪乐居带你逐个看,广州区区有花红。
广州2025年11区地铁站分布图
越秀
荔湾
海珠
天河
白云
花都
黄埔萝岗
番禺
南沙
增城
从化。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穗府办〔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30日附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2021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广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结合广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域,规划期为2023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本规划在轨道、民航、港口、邮政等方面吸纳了国家、省及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编制的交通相关最新规划成果,重点深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融合等任务,明确我市规划期内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和主骨架布局,着力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形势要求第三节运输需求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第一节编织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二节构筑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三节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四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第四章融通全球,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第二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第三节构建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第四节建设韧性高效的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第五章引领湾区,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第一节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第二节构建外联内畅的道路网第三节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第四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第六章统筹融合,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二节加快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第三节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第七章守正创新,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增强安全韧性水平第二节提供便捷舒适服务第三节加快绿色集约转型第四节推进经济高效发展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广州公示2011年至2015年地铁建设方案及2020年规划方案广州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地铁总公司网站开始对2011年至2015年地铁建设方案及2020年规划方案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
按照国家对广州上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各线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广州目前已开通5条地铁150公里,同时有3条新线和3条延长线共104公里(含广佛城际线广州段)在建设中,亚运前还将开通68公里,届时,地铁运营线路达218公里。
2007年初,广州启动了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和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其中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涉及的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九号线三条线路计划今年全面实施,2013年建成;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也初步完成,并于2008年11月进行了公众咨询,收到了众多意见和建议。
市相关部门结合公众意见,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目前2020年轨道线网规划方案基本稳定。
从2011—2015年建设方案看,加上亚运前开通的二号线,未来有四条地铁从广州市区通南站。
2020年线网规划方案:中心城区与四区两市互达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在加强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区联系的同时,着力加密中心城区线网,同时支撑中心城区与萝岗、番禺、南沙、花都、增城、从化四区两市的互联互达。
规划线网结构由“环形线+放射线+X对角线”构成,并构建由十三号线与三号线形成的十字快线。
同时预留与城际轨道交通及周边城市轨道交通对接条件,增强了线网的开放性。
在2010年线网基础上,2020年线网增加了三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清流)、四号线南北延长线(金洲-资讯园,黄村-水西)、五号线东延段(文冲-黄埔客运港)、六号线东延段(香雪-永和)、七号线(广州南站-大沙东)、八号线北延段(文化公园-白云湖)、十号线(体育西-东沙)、十一号线(环线)、十二号线(槎头-大学城南)、十三号线(凰岗-新塘,东西快线)、十四号及支线(从化线及知识城线)、十六号线(新塘-荔城,荔城线)、二十号线(广州南站-琶洲,新客站联络快线)和白鹅潭联络快线(广州南站-白鹅潭),线网总里程677公里。
广州地铁二\八号线白云公园站1 工程概况及设计背景1.1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路网近期建设规划》,二号线在现在已开通运营的江南西~三元里段基础上向南延伸至广州新客站,向北延伸至嘉禾站,共24座车站,运营里程约31.267km,广州新客站和嘉禾站为二号线的终点折返站。
二号线延长线工程正是广州市在城市布局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为适应城市发展战略意图而提出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南起武广专线广州新客站,北边连接三号线北延段至新白云机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1.2 车站设计的限制条件1.2.1地形地质:白云公园站(原白云新城站)位于规划的白云新城中心绿化带与60米宽的东西向规划干道--齐乐路的交叉路口处。
地块现状为旧白云机场跑道,地块平整,无地面地下管线。
车站所处区域地质条件较差, 地下水位普遍埋藏较浅,属岩溶发育较强烈的地段。
1.2.2规划:白云新城规划空间结构为“一轴双中心六社区”。
原机场跑道形成南北向八十米宽的中央带形公园贯穿整个白云新城,这个“中心轴”串联起各个功能片区;北部文化中心和南部商业中心的“双中心”,成为广州城北重要区域文化形象与商业服务中心。
1.2.3线网规划:根据线网规划,远期14号线与2号线十字交汇于此。
本站为远期换乘站。
1.3工程概况白云公园站(原白云新城站)为二号线北延段车站,实施方案为局部设夹层的地下一层车站,设 3.3米宽侧式站台,分别于站台两端设两组上过轨联系通道。
总建筑面积12618.8平方米。
车站站位中心里程为YCK24+789,有效站台中心线轨面标高为4.400m(广州高程),线间距5.0m,车站底板埋深为11.13米。
车站设四个有盖出入口、十个敞口低矮风亭、一个员工紧急疏散口。
根据远期线网设置,14号线经过本站,并与2号线十字交汇与此,为远期换乘站。
2 车站建筑方案2.1 设计构思我们理解规划引导型车站的功能重在引导城市开发方向及空间形态布局,同规划意向有较紧密的联系,并对原有地形特征有所反映,以使车站同未来规划能有机的结合。
广州地铁未来规划广州地铁作为广州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广州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之一。
然而,随着广州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的不断扩大,目前的地铁线路已经难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因此,广州地铁已经开始了未来规划,以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
广州地铁未来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建设更加完善和高效的地铁网络,以满足广州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据规划,到2030年,广州地铁将建设20条地铁线路,总长度将达到1000多公里,基本实现市区内地铁网络“五环线”和“七边线”的构建。
首先,规划中将修建一些纵贯城市的地铁线路,以方便市民的长途出行。
比如,规划中规划了一条东西向的“东西快线”,它将连接东部的萝岗区和西部的增城区,为这两个区域的市民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服务。
另外,还规划了一条南北向的“南北快线”,它将连接南部的番禺区和北部的黄埔区,方便南北两个区域之间的客流交流。
其次,规划中还强调了地铁线路的趋势发展,即通过地铁线路连接城市的重要节点和枢纽。
比如,规划中规划了一条连接广州南站、广州火车站和广州东站的地铁线路,方便市民从不同的高铁站点转乘地铁。
另外,还规划了一条连接广州市中心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地铁线路,使得市民能够更加便捷地前往机场。
此外,广州地铁未来规划中还注重开发建设有利于推动城市发展的地铁线路。
比如,规划中明确了一条“科创线”的建设,它将连接广州的科技产业园区和创新产业园区,为科技人才的交流和创新创业提供便利。
另外,规划中还规划了一条“奥体线”,它将连接广州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体育馆等体育场馆,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体育休闲设施和服务。
总之,广州地铁未来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更加完善和高效的地铁网络,以满足广州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这些规划的地铁线路将连接城市的各个区域和重要节点,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交通出行。
相信通过这些规划的实施,广州地铁将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的发展水平,并为广州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与舒适。
广州地铁运行图
1号线:西朗-坑口-花地湾-芳村-黄沙-长寿路-陈家祠-西门口-公园前(换乘)-农讲所-烈士陵园-东山口-杨箕(换乘)-体育西路(换乘)-体育中心-
广州东站
2号线:嘉禾望岗(换乘)-黄边-江夏-萧岗-白云文化公园-白云公园-飞翔公园-三元里-广州火车站(换乘)-越秀公园-纪念堂-公园前(换乘)-海珠广场-市二宫-江南西-昌岗(换乘)-江泰路-东晓南-南洲-洛溪-南浦-会江-石壁-广州南站
3-1号线:天河客运站-五山-华师-岗顶-石牌桥-体育西路(换乘)-珠江新城(换乘)-赤岗(换乘)-客村(换乘)-大塘-沥滘-厦窖-大石-汉溪长隆-市桥-番禺广场
3-2号线:机场南-高增-人和-龙归-嘉禾望岗(换乘)-白云大道北-永泰-同和-京溪南方医院-梅花园-燕塘-广州东站(换乘)-林和西(换乘)-体育西路(换乘)
4号线:黄村-车陂-车陂南(换乘)-万胜围(换乘)-官洲-大学城北-大学城南-新造-石綦-海傍-低涌-东涌-黄阁汽车站-黄阁-蕉门-金洲
5号线:窖口-坦尾-中山八-西场-西村-广州火车站(换乘)-小北-淘金-区庄-动物园-杨箕(换乘)-五羊邨-珠江新城(换乘)-猎德-潭村-员村-科韵路-车陂南(换乘)-东圃-三溪-鱼珠-大沙地-大沙东-文冲
9号线:凤凰新村-沙园-宝岗大道-昌岗(换乘)-晓港-中大-鹭江-客村(换乘)-赤岗-磨碟沙-新港东-琶洲-万胜围(换乘)
广佛线:西朗(换乘)-菊树-龙溪-金融高新区-千灯湖-擂岗-南桂路-桂城-朝安-普君北路-祖庙-同济路-季华园-魁奇路
AMP:林和西-体育中心南-天河南-黄埔大道-妇儿中心-花城大道-歌剧院-海心沙-赤岗塔。
方案一(小环线方案)方案一采用了经行康王路的小环线方案,选择了东风路东西干线与三号线形成的十字快线,构建了拆解三号线支线形成的十号线与新八号线构成的X形对角线。
远期轨网由20条城市线和11条城际线组成,轨网总里程为1041公里,其中城市线里程为761公里。
(1)轨道环线环线利用原八号线,新增康王路、人民北路、火车站、广园路、广州东站、天河北路、中山大道、员村二横路走廊构建,全长35.5公里,设站31座。
该环线串接两大火车站,并直接连通所有外围放射线,整合了珠江两岸并带动员村、琶洲等重点地区的发展。
(2)十字快线三号线(南北快线):北起新机场,南至海鸥岛,串接了花都、白云、天河、海珠、番禺等5区,线路长75.5公里,设站33座。
预留与花都九号线贯通运营的条件。
十三号线(东西快线):线路西起白云湖,经东风路、黄埔大道、中山大道、港前路、广深公路,东至新塘,线路串接白云、荔湾、越秀、天河、黄埔、萝岗、增城等七区市,线路长55.1公里,设站24座。
另设东莞支线(沙埔-东莞):线路西起沙浦站,向东经黄埔客运港,延伸至东莞,广州段长6.5公里,设站2座。
(3)X形对角线1十号线(西南-东北对角线):线路西起穗盐路,经花蕾路、同福西、东湖路、寺右新马路、天河路,与三号线支线贯通,向北延伸至天河客运站,线路长20.9公里,设站15座。
2八号线(西北-东南对角线):线路北起凰岗,经西槎路、白云大道、下塘西路、东川路、二沙岛、双塔路、新港路,向东延伸至化龙,该线长35.3公里,设站25座。
表1 远期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一指标一览线路长度(km)线路名称起讫点城市线一号线18.5 中山路线西塱-广州东站二号线32.3 嘉禾线嘉禾-广州新客站三号线75.5 市桥线新机场北-海鸥岛四号线70.4 科学城线暹岗-南沙客运港四号线支线 5.6 琶洲线琶洲-大学城北五号线41.7 环市路线滘口-黄埔客运港六号线41.9 沿江线浔峰岗-萝岗七号线33.3 新造线广州新客站-萝岗八号线35.3 双塔路线凰岗-化龙九号线16.0 花都线汽车城-高增十号线20.9 同福西线穗盐路-天河客运站十一号线35.5 市区环线火车站-赤岗-东站十二号线22.8 新滘路线东沙-汇景新城十三号线55.1 东风路线白云湖-新塘十三号支线 6.5 东莞支线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十四号线62.6 从化线火车站-街口十五号线30.5 南沙环线蕉门-南沙客运港-蕉门十六号线31.7 荔城线新塘-荔城十七号线25.7 紫坭线紫坭-莲花山十八号线21.6 大岗线八沙-灵山十九号线31.3 沙湾线沙头-莲花山二十号线45.8 清流线滘口-清流小计761城际线GS线57 广深城际广州东站─深圳GF线17.4 广佛线广州沥滘─佛山魁奇路GG线0 广莞城际广州黄埔客运港─莞城GQ线44 广清城际广州火车站─清远ZQ线21.5 广肇城际广州北站─肇庆GH线74 广惠城际广州北站─惠州HY线84.3 广河城际广州东站─河源GJ线7 广江城际广州火车站─佛山─江门GFZ线7 广佛肇线广州火车站─佛山─肇庆GZ线 4.1 广珠城际广州新客站─珠海NZ线14 南中城际广州南沙客运港─中山小计280 已扣除50km重复计算里程总计1041注:表中里程均为广州行政区域范围内统计的指标。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广州北站段)、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含交通衔接工程)通信、信号系统设计(通信、信号3标)(招标编号:)招标文件第Ⅰ卷投标须知第Ⅱ卷合同条件第Ⅲ卷投标文件格式第Ⅳ卷评标办法招标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018年1月第Ⅰ卷投标须知目录一总则21. 定义22. 招标说明33. 合格的投标人64. 踏勘现场及投标费用6二招标文件65. 招标文件的组成66. 招标答疑77. 招标文件的澄清、修改及补充7三投标文件的编制78. 组成投标文件的文件79. 投标价格710. 投标有效期711. 投标保证金712. 招标人拒绝投标人的情形813. 投标文件的份数和签署8四投标书的递交814. 投标文件的包封、密封和标记815. 投标截止时间916. 迟到的投标文件917. 投标文件的补充、修改与撤回9五开标与评标918. 开标919. 评标过程保密920. 投标文件的方案介绍及澄清921. 投标文件响应性的确定922. 投标文件的评价与比较9六授予合同1023. 合同授予标准1024. 中标通知书1025. 合同协议书的签署1026.履约担保1027. 合同生效1028. 其他费用101. 定义本招标文件使用的下列词语具有如下规定的意义:(1)“招标人”、“业主”指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总包方”指受业主委托对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广州北站段)、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含交通衔接工程)设计总承包的单位,对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广州北站段)、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含交通衔接工程)总体设计、工点(包括车站和区间)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总负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