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与腹透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透析基础知识小科普透析是临床上一种治疗急性、慢性肾衰以及其他较为严重疾病的手段,包括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而这两种手段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医院的医疗设备以及患者的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其中血液透析简称为血透,主要针对尿毒症患者,将其体内的血液通过人工管道抽出,再透析机的帮助下,将血液中的毒素进行清除,然后再输回体内。
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前,应先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或动静脉内瘘术,这样才能使血液进入到透析机中;而腹膜透析简称为腹透,是在患者腹腔内植入永久性的导管,以利于透析液的注入与排出。
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根据超滤、扩散,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开始由医生将导管植入腹腔内,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了解透析相关知识后,可自行在家进行腹膜透析的治疗。
透析的优点篇1、血透的优点:(1)针对中毒患者以及用药过量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可以将毒素快速清除,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2)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通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3)能够有效且快速的清除患者体内的水钠潴留,从而减轻患者心衰、肺水肿等症状;(4)针对高钾血症患者,可通过血液透析来快速降低血钾的浓度,以防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5)能够迅速纠正患者酸碱失衡的现象,例如:代谢性酸中毒等;(6)血液透析还能够有效治疗代谢紊乱、溶血、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肝性脑病等。
2、腹膜透析的优点:(1)临床应用广泛,操作起来简单,患者可以自行在家动手,基本不影响生活、工作,携带便捷,不需要接受全身抗凝剂,因为腹腔内的肝素用量较少,不会增加出现的风险,较易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透析患者;(2)对患者残余的肾功能损害较小,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腹透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下降率明显低于血透患者,而残余的肾功能对于透析患者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其生存率;(3)透析稳定,无失衡综合征,无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心肺转流,避免血容量急剧下而造成低血压,较适用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对其来讲安全较高。
解读:尿毒症的3种替代疗法*导读:透析疗法可替代肾的排泄功能,但不能代替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和腹膜透析(简称腹透)的疗效相近,但各有其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可互为补充。
当血肌酐高于707μmol/L,且患者开始出现尿毒症临床表现,经治疗不能缓解时,便应作透析治疗。
在此前应让患者作好思想准备,以及对血透、腹透或肾移植作出抉择。
通常应先作透析一个时期,才考虑肾移植。
……概念更新提示要及早干预急性肾衰竭是临床各科室常见的急、危、重症。
近年来国际肾脏病和急救医学界趋向于将其改称为急性肾损伤(AKI)。
其基本出发点是将这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前,不要等到肾衰竭时才承认它的存在,而要在肾小球滤过率(GFR)开始下降、甚至肾脏有损伤(组织学、生物标志物改变)而GFR尚正常的阶段将之识别、及早干预。
ARF不仅仅在肾脏内科发生,还发生于内科、外科、肿瘤科、妇产科等各个临床科室,特别好发于ICU。
随着ICU各项技术的发展,败血症和急性肺损伤所导致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是与急性肾损伤相关的死亡率却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所增加。
其原因可能与急性肾损伤的概念混乱,以及认识不足有关。
她指出,AKI 与ARF相比,能更好地反应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本质。
导致急性肾衰竭(或AKI)包括肾前性、肾实质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坏死等各方面原因。
她说,肾前性及肾小管坏死引起的急性肾衰竭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措施,因此早期防治十分重要;肾小球疾病、肾间质疾病及梗阻性肾病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如不及早诊断则会失去治疗时机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努力提高早期诊断率如何提高对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防治?王海燕教授提出,首先要做好急性肾损伤的一级预防,即在高危人群中采取预防措施;其次是出现急性肾损伤后要早期发现及治疗。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导致急性肾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目前,ATN高危人群谱发生了很大改变。
王海燕教授说,以前都是外科医生讲肾小管坏死,而现在大部分都是内科医生在讲肾小管坏死。
腹膜透析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腹膜透析是指通过人体腹腔中的腹膜这层天然的生物膜,腹腔中的腹透液和腹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转运与交换的过程。
腹透液中通常含有钠、氯、乳酸盐以及提供渗透压所需的高浓度葡萄糖等;而ESRD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肌酐、尿素、磷等。
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进行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水和代谢废物,补充碱基的目的。
腹膜透析有三种原理:①弥散:是腹膜透析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
尿毒症毒素顺着浓度梯度从腹膜毛细血管弥散到腹透液中,而葡萄糖、乳酸盐、钙则向相反的方向弥散。
②超滤:是腹膜透析清除水分的主要机理。
腹透液具有相对的高渗透性,可引起血液中水的超滤,同时伴随有溶质的转运。
③吸收:在弥散和超滤的同时,淋巴系统还直接和间接地从腹腔中吸收水和溶质。
透析方式的选择,一般从患者病情、经济条件及医疗设备各方面综合考虑而选择透析方式。
相对而言以下情况腹透较血透更为适宜:①婴儿或幼年儿童;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③建立血管通路有困难;④想要更多行动自由;⑤需独自在家透析;⑥糖尿病患者。
腹膜透析的适应症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一般透析指征①急性肾衰(ARF)出现少尿或无尿大于两天;由于容量负荷过多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或高血压;BUN≥21.4mmol/L,Scr≥442μmol/L, CO2- CP<13mmol/L,K+≥6.5mmol/L;②慢性肾衰(CRF)Ccr≤10ml/min;糖尿病肾病肾衰Ccr<15~20ml/m in;③急性中毒:能够经透析膜清除的毒物或药物中毒。
(2)急性腹膜透析的适应症,具有ARF的一般透析指征且有以下情况者:ARF伴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因素,如低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ARF伴严重出血并发症,如脑出血等;婴幼儿及儿童的AR F;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伴CRF;急性中毒,能够经腹膜清除的毒物或药物中毒。
(3)慢性腹膜透析的适应症,具有CRF的一般透析指征且有以下情况者:CRF伴有血管通路困难者;CRF伴有心脑血管系统不稳定者;CRF伴有出血倾向者;糖尿病肾病导致的CRF;婴幼儿及儿童的CRF患者;老年CRF患者;无法耐受HD的CRF患者;CRF但无HD医疗条件者。
腹透与血透患者肾移植效果对比目的:对比分析腹膜透析(腹透)与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肾移植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236例患者,其中血透组198例,腹透组38例。
两组患者皆予以1~2年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肾移植术前、术后情况,以及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并对比分析。
结果:术前,腹透组患者血红蛋白稍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总蛋白及白蛋白则明显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肌酐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腹透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稍低于血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透组患者术后移植肾排异反应发生率稍高于血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透与血透患者肾移植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相比之下,血透患者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发生率稍低,可作为肾移植患者首选疗法。
标签:肾移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效果;对比终末期肾衰患者病情较重,从以往临床治疗来看,其治愈率较低,预后不良[1]。
随着透析疗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在肾移植治疗术终末期肾衰患者中有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患者肾移植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2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透析治疗后采取肾移植处理,其中血透组198例,腹透组38例。
腹透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1~60岁,平均(39.5±10.4)岁;原发病包括22例慢性肾炎、3例糖尿病肾病;肾移植前透析时间1~12个月,平均(4.6±2.2)个月。
血透组:男123例、女75例;年龄20~62岁,平均(39.6±10.1)岁;原发病包括24例慢性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肾移植前透析时间1~12个月,平均(4.8±2.1)个月。
浅谈腹膜透析现状的误区随着透析技术的成熟,尿毒症不再是不能克服的顽症,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不仅能继续存活,还可以得到较好的生活质量。
目前透析技术主要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但腹膜透析的开展地区差异很大。
在墨西哥尿毒症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占总透析患者的95%,中国香港为78%,北美为30%~45%,欧洲25%~40%左右,而在中国仅为10%左右。
由于腹膜透析技术在中国起步相对较晚,还不为广大医务人员尤其是患者认识,尤其是对它的认识上误区一:腹透不作为第一选择上世纪70年代起,血透成为大多数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治疗方式,因此很多人误认为腹透是患者的第二选择。
其实除了小部分患者有腹透或血透禁忌症外,大部分患者可以自己选择透析方式。
积极参与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利于建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顺应性,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目前认为,尽管残存肾功能已经不足以维持患者生命,但它对患者水分清除、营养维持等控制仍有很大作用,因此如何在透析后保护残存肾功能成为肾科领域中的一大课题。
在最初2年的腹透中,腹透显示了对残存肾功能的更有利的保护作用,因此现已被推荐为尿毒症患者肾脏一体化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
误区二:腹膜透析很容易发生腹膜感染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提高和产品的改进,腹膜炎的发生率很低。
据相关医学文献统计,每个腹膜透析病人每4年才发生一次腹膜炎,在经济和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可以做到6年以上才发生一次腹膜炎。
而且随着药物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膜炎已经不是什么可怕的感染了。
误区三:腹膜透析效果不如血液透析事实上,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不仅效果是一样的,而且透析患者早期的生存率甚至高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远远好于血液透析,二者的长期生存率是相同的。
误区四:腹透不能长期进行由于对腹透认识上的误区或其他非医疗因素的干预,许多腹透患者是在血透失败、全身状况差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腹透的,甚至在情况好转后再转为血透。
其实腹透同样可以长期进行,在国内著名的仁济医院200余例长期随访的患者中,70余例生存期超过3年,有的甚至超过10年。
腹膜透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把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血液分开,腹膜有半透膜性质,并且具有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等特点,浸泡在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行广泛的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目的。
在腹膜透析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是弥散和对流,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渗透压进行超滤。
什么是腹膜清除率,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腹膜清除率是指腹膜每分钟清除的某种溶质的血浆容量,是衡量腹膜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影响腹膜清除率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①透析液流量及停留时间:溶质的弥散速度受浓度梯度的影响,透析液的流量加快,浓度梯度就增大,自然溶质的清除就增加,对平衡较快的小分子物质更是如此。
这就意味着适当增加透析液流量可提高小分子溶质的清除率。
大分子溶质的转运则与透析液的停留时间有关,在一定限度内,停留时间越长,清除率越高。
②透析液温度:透析液温度太低,会令腹膜的血管收缩,减低透析效能。
将透析液加温,溶质弥散速度加快,血管扩张后血流量增加,可使溶质清除效率增加。
③血管活性药物,许多血管活性药通过改变腹膜微循环功能而影响腹膜清除率,血管扩张剂可扩张血管,增加灌注毛细血管的数量,又能直接影响其通透性,提高溶质的清除率。
缩血管剂通过使腹膜的毛细血管收缩而降低清除率。
④透析液的分布:透析液进出腹腔能改变透析液的分布,进而影响透析液与腹膜的接触面积。
如增加透析液入量,使肠系膜皱襞间隙充分与透析液接触,则不仅可以提高小分子溶质的清除率,大分子溶质的清除也会增加,但也有增加蛋白质丢失的缺点。
腹膜透析的适应症有哪些?腹膜透析的适应症有:(1)急性肾功能衰竭:在确立ARF诊断2~3天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透析:①有明显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神经精神症状;②有明显的水钠潴留表现或心力衰竭迹象;③血尿素氮≥28.6mmol/L(80mg/dl),血肌酐≥530.4mmol/L(6mg/dl);④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血钾≥6.5mmol/L。
透析是什么
一、透析是什么二、透析后无尿的原因三、治疗尿毒症的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方法
透析是什么1、透析是什么
透析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透析疗法是使体液内的成分通过半透膜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一般可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
2、透析有什么缺点
2.1、诱发感染:由于腹膜透析专用的导管在换液时须和透析袋连接,故有腹腔感染的可能,所以在做任何和腹膜透析治疗相关的步骤时,都要先彻底地洗净双手。
以目前的技术,腹膜炎的发生率已大幅降低。
2.2、体重和血中甘油三酯增加:由于透析液是利用葡萄糖来排除多余水分,所以可能在透析时吸收了部分的葡萄糖,可能使病人的体重增加、血甘油三酯及其他脂质升高,所以需要适当的运动及减少糖分摄取。
2.3、蛋白质流失过多:在透析的过程中会流失少许蛋白质及维生素,所以需从食物中补充。
除了维持原有正常的饮食习惯外,可多摄取一些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而维生素的最佳来源为水果蔬菜,补给身体所需。
3、血液透析是什么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
并不逊色于血透。
然而由于受非医疗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补偿模式差异所造成的经济利益驱动,使血透利用过度而腹透受到抑制。
由此,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不堪沉重的疾病费用负担,另一方面又存在因透析技术应用不当而造成的浪费现象。
同样情况也存在于我国上海地区。
上海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障机构对两种透析方式采取不同的补偿政策,使医院开展血透技术的获利空间大于腹透,诱导医院为患者选择血透。
我国是一个慢性肾炎高发(患)病率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终末期肾病治疗的可及性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如何制定适宜的终末期肾病相关政策,不仅涉及疾病本身,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应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现行的政策进行调整,调整的重点应着眼于消除经济利益等非医疗因素对医院选择透析方式的影响,进而依据患者的病因、心理和健康状况,为其选择适宜的透析方式。
在疾病相关政策的制定上,应重视终末期肾病防治的总体策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模式,完善透析技术的诊疗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患者透析前后的技术培训与心理护理等。
当然,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包括致力于降低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各类疾病发生率、延缓肾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以及选择适宜的早期透析时间等,合理分配治疗与预防的经费。
参考文献!"#$%&’,()*+,-%./,0&&,1,,2%&30+24#5,.)67,-)2#6,%&8)%&9.).%68:%,5#8)%&9.).:%4#57%-%2);,%..,..5,62#<.+-;);%&%68=+%&)29#<&)<,3>,7:-#&?)%&@-%6.7&%62,!AAA ,!B :CB3C /%)#-4%’,D#6,.:E ,F%64%-)6)"F ,,2%&31.)GH9,%-4#57%-).#6#<7%2),62%682,4:6)=+,.+-;);%&.)6F1I?%68J?3K)86,9L62,-6%2)#6%&,!AMM ,NB :O!M3N",62)&/1,F%--)%P#1,I%;#6/L ,,2%&3F#57%-).#6#<.+-;);%&)6F1I?%68J#.7)2%&J%,5#8)%&9.).:%5+&2)4,62-)4.2+893>,7:-#&?)%&@-%6.7&%62,!AA!,Q :BBB3B R+7#1,@%-4:)6)’,F%64%-)6)",,2%&3R#6*H2,-5#+24#5,)6F1I?:%!SH9,%-.+-;,9T92:,L2%&)%6F##7,-%2);,I,-)2#6,%&?)%&9.).U2+89"-#+7315V K)86,9?).,%.,.,!AAB ,CB :MCQ3O ?).6,91IU3?,5#*-%7:9%68.+-;);%&#<7%2),62.-,4,);)6*2-,%25,62<#-4:-#6)4-,6%&<%)&+-,)61+.2-%&)%%68>,W X,%&%68:-,7#-2#68)%&9.).%68-,6%&2-%6.7&%62%2)#62-,%25,62<-#52:,1+.2-%&)%%68>,W X,%&%688)%&9H .).%682-%6.7&%62-,*).2-9315V K)86,9?).,%.,.,!AAO ,CO :!QO3Q @,-%#$%U ,@#5%J ,>):,)J ,,2%&3F+--,62.2%2+.#<-,6%&-,7&%4,5,622:,-%79)6V%7%6315V K)86,9?).,%.,.,!AAO ,CO :!O!3Y Z#&<,’1,I#-2(K ,J%W2:#-6,D/,,2%&314#57%-).#6#<.+-;);%&%H 5#6*8)%&92)42:,-%7),.#<4:#)4,:)6H4,62,-:,%5#8)%&9.).;,-.+.F1I?%2:#5,315V K)86,9?).,%.,.,!AAO ,CO :!QO3M (,62#6U1,U4:%+T,&?E ,?,.5,+&,./,,2%&3J,5#8)%&9.).;,-.+.7,-)2#6,%&8)%&9.).:%4#57%-).#6#<%8[+.2,85#-2%&)29-%2,.315V K)8H 6,9?).,%.,.,!AAY ,NS :NNB3A E;%6’Z ,K)2P5%66?V316,4#6#5)4%6%&9.).#<$)86,92-%6.7&%62%2)#63’,6%&@-%6.7&%62%2)#6,!AAM ,YM :!BA3!S /,,-.F ,/45+--%9/314#57%-).#6#<7%2),62,6+-.,,%687:9.)4)%6%..,..5,62#<:,%&2:H-,&%2,8=+%&)29#<&)<,)6,68H.2%*,-,6%&8).,%.,3?)%&9.).\@-%6.7&%62%2)#6,!AAO ,CB :!CS3!!(&#-,64,FZ ,K%-)6,]?,?%6),&]314#.2H,<<,42);,6,..%6%&9.).#<4#62)6+#+.%5T+&%2#-97,-)2#6,%&8)%&9.).;.3U,&<H4%-,)6H4,62,-:,5#8)%&9.).)6(-%64,3?)%&9.).\@-%6.7&%62%2)#6,!AAA ,CM :YS3!C >)..,6.#61’,I-)4:%-8UU ,F:,6*LK ,,2%&3>#6H5,8)4%&<%42#-.2:%2)57%42#6EU’?5#8%&)29.,&,42)#63K)86,9L62,-6%2)#6%&,!AAN ,BN :.H !CS3!N J#-&ZJ ,8,1&;%-#(,Z)&&)%5.I(3J,%&2:4%-,.9.2,5.%68,68H.2%*,-,6%&8).,%.,(EU’?)2:,-%7),.:%6)62,-6%2)#6%&-,;),W :%44,..2#EU’?2-,%25,62.3>,7:-#&?)%&@-%6.7&%62,!AAA ,!B :!S3!B"%-,&&%U3@:,4#.2#<8)%&9.).)62:,^U13>,7:-#&?)%&@-%6.7&%62,!AAY ,!C :!S3!O 祝延红,胡善联3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成本分析3中华医院管理杂志,CSSC ,!M :QMBHQMY3(收稿日期:CSSNHS!HCM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费用及疾病经济负担分析祝延红胡善联陈新乐作者单位:CSSSMS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科教处(祝延红、陈新乐);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终末期肾病给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十分沉重。
血液净化和腹膜透析的利弊作者:朱帅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摘要】随着中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
与此同时,复杂的现代城市生活,一方面导致了许多人生活的不规律和过度的压力,导致近年来慢性肾衰竭患者人数的增加。
就这些患者而言,其肾脏结构和肾功能存在一定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临床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诊断和治疗得到缓解。
目前,透析常被用来维持病人的生命,以确保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受疾病的影响。
目前,透析是肾脏治疗最重要的方法。
目前肾脏透析中常见的透析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本文将分析血液净化和腹膜透析的优缺点。
【关键词】:慢性肾衰,肾功能,血液透析【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一什么是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慢性肾功能的损失,这是一个明显的萎缩症状由各种原因引起,导致人类代谢物在体内潴留,水代谢的失衡,电解质,酸和碱,和肾脏无法功能,影响病人的健康。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疾病,肾炎,糖尿病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病人的肾脏储蓄损失,但可以有正常功能,能保持稳定的病人环境。
第二阶段为无氮血症期,无身体疼痛,轻度尿量增加,夜间尿频,轻度贫血等症状。
第三阶段为功能衰竭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严重贫血、代谢性疾病、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的临床症状。
第四阶段为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期,是慢性肾炎的进展期。
第五阶段为尿毒症。
这一阶段的临床表现比第三阶段更为明顯。
由于肾功能不全,身体系统受到严重损害。
[1]二血液净化与腹膜透析的概念(一)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概念小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产生血液中的毒素,影响身体健康,血液净化是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患者体外,引进专业的仪器,使用透析机和辅助材料将消除血液中的毒素,并去除多余的水,然后清洁血液进入病人的身体,让病人的身体水平衡值是稳定的。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区别
一、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就是在人体外建立一个血管通路,将血液导入透析机,将血
液中的废物和毒素去除后,再输回体内。相当于用透析机充当了“人
工肾”。透析机所采用的基本原理为“弥散现象”,即血液在透析机中
流动时,血液中的电解质、微量元素可以通过半渗透膜回到患者体内,
而较大的白蛋白分子和尿素分子则无法通过,从而将废物从血液中提
取出来。
腹膜透析基本原理:即在人体腹部插管,用人体的腹膜充当半渗透膜,
将透析液注入人体,在体内循环,再从腹透导管流出,带出血液循环
所产生的“垃圾”。
二、方便程度:
血液透析:根据肌酐和尿量多少,每周必须前往医院治疗2—3次不等,
医生建议每周3次,每次4—5个小时,必须到医院,必须有血液透析
机。
腹膜透析:每天更换2-4次透析液,分别为早上起床后,中午,下班
后,睡觉前,如果患者身体素质较好,可照常上班,不用前往医院,
可在家自己动手,不依赖血液透析机。
三、疗效可靠程度: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发展时间较长,技术非常成熟,安全性较有保障,
疗效可靠,见效快。每次降肌酐可达30%左右。
腹膜透析:不需要体外循环,更接近生理性的物质交换,每天24小时
均可进行治疗,血液中的“垃圾”可以得到持续性的清除,血液生化
指标相对稳定,可显著改善尿毒症病人的症状,是伴有严重心血管疾
病、脑血管疾病、以及老年患者首选的透析方式。
四、缺点:
血液透析:占用患者大量时间,每周需多次前往医院,花费较大;医
院各类病人混杂,存在一定的交叉感染几率;没有血液透析机的地方
无法开展治疗。
腹膜透析:疗效见效相对缓慢,而且有赖于患者自身的腹膜健康状况,
每天都需要换液,常见并发症为感染。
简单的来讲:血液透析见效快,方法简便,但是依赖血液透析机,
而且浪费时间,麻烦,一旦进行血透,每个月至少去 8次医院。而腹
膜透析可以保留残余肾功能。需要一次性投入,简便易行,治疗更为
人性化,不用天天以医院为家,治疗效果同样优异,很多因并发症不
能进行血透的患者也可用腹膜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