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试题精选
- 格式:docx
- 大小:43.84 KB
- 文档页数:16
武汉大学1997—1998年第一学期“西方哲学史”试卷(全校公选课)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西方的“哲学之父”是(),他以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在西方哲学史上最先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哲学家是()。
2.赫拉克利特把万物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叫做();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提出的闻名命题是();而第一个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是()。
3.古代原子论和理念论的代表别离是()和()。
4.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说明实体是如何生成的问题时,提出了()与()的理论。
5.在中世纪,提出闻名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是();而提出“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那么是()。
6.中世纪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辩,是围绕着()与()的关系问题进行的。
7.近代西欧体会论的开创人是(),他在()一书中系统地制定了体会归纳法和创建了唯物主义体会论的学说;近代西欧唯理论的开创人是(),他在熟悉论上提出了()说。
8.洛克的要紧哲学高作是(),他在熟悉论上提出了闻名的(“”)说。
9.斯宾诺莎以为唯一的实体确实是(),他同时又把它等同于神,他的这种世界观通常被称为()。
10.莱布尼兹创建了()的世界观理论体系,为了解决“不可分的点”与“持续性”的矛盾,他又提出了()的学说。
11.贝克莱哲学的两个重要命题是()和“存在确实是被感知”;休谟把体会论推向了极端,从而致使了()的结论。
12.卢梭的要紧高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
13.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要紧思想渊源有两个,一是笛卡尔“物理学”中的(),一是洛克的()。
14.康德的熟悉论思想集中表述在()一书中,康德熟悉论的起点是()与()的二元对立,前者提供形式,后者提供内容,一起组成作为熟悉对象的()。
15.费希特哲学的大体概念是(),谢林哲学的大体概念是(),黑格尔哲学的大体概念是()。
16.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运动进展的全然动力是它内部所包括的(),而绝对精神运动进展的形式那么是()。
目 录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回忆版)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回忆版)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401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401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401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401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401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501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一、论述题(每个30分共150分)1、为什么柏拉图要划分两个世界?两个世界的划分对后世西方哲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答:“分离学说”是柏拉图主义的要义,它肯定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
(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推理如果不同的能力在本性上与不同的对象相联系,并且意见和知识是彼此不同的能力,那就应该说,知识的对象无法等同于意见的对象。
①大前提:不同的认识能力与不同的认识对象相对应;②小前提: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③结论: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
(2)总结从哲学史上看,柏拉图的区分调和了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矛盾。
柏拉图得出的结论意思是,可感领域不是真正的是者,但也不完全是非是者;真正的是者是知识的确定对象,属于理智的领域。
可感的与理智的是两个分离的领域。
2、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思辨是最大的幸福”?答:亚里士多德认为,为了满足“原欲”的生活是一种动物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也并非反对享乐,只不过他认为不必要去追求肉体的快乐,因为肉体的快乐是放纵的快乐,放纵就是过度或者过分,不能称之为善,反倒是可以被称之为一种恶亚里士多德认为,那些本性高贵和喜好活动的人选择荣誉,因为总体上人们确实可以把荣誉称之为政治生活的目标。
西方哲学试题与答案西方哲学试题与答案道成法师编辑整理2010-12-20一、填空与选择(20分)1.(古希腊罗马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开端。
P12:古希腊罗马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开端。
2.古代哲学主要是讲的(本体论)问题。
P14:古代哲学主要是讲的本体论问题,着重从本体论的角度探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也即所谓“本原”或“实体”的问题。
(近代讨论认识论)3.古代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是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路线同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路线之间的对立与斗争。
P144.(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泰利士、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
)P28:米利都学派是公元前七世纪出现在米利都城邦的哲学学派。
这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学派。
其代表人物有泰勒斯(Thales)、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和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
5.泰勒斯(泰利士)被称为“七贤”之一。
6. (阿那克西美尼)把(气)当作万物的本原。
P33:阿那克西美尼把“气”当作万物的本原。
7.毕泰戈拉学派或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
P45:数是万物的本原,万事万物均由数产生。
8.(存在)是巴曼尼德哲学的基本概念。
P55:“存在”是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概念。
9.芝诺的四个否定运动的论证或悖论分别叫做(二分法、阿基里斯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P62:芝诺的四个关于静的论证:二分法、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10.恩培多克勒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四根说)和(爱恨说)。
P65: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四根说”和“爱恨说”。
11.阿那克萨戈拉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种子说)和(奴斯说)。
P69: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在哲学上的贡献是提出了“种子说”和“Nous奴斯说”。
12.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历年考研真题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2019(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1.存在(巴门尼德)2.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阿奎那)3.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4.人是机器(拉美利特)5.自在与自为(萨特)二、简答题(每题15分)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2.简述休谟关于两类知识的区分3.简述早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可说与不可说的区别三、论述题(每题30分)1.试述康德的绝对命令学说2.试述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2014(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2.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说”3.霍布斯的“利维坦”4.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二、简述题1.简述希腊化时期怀疑主义对感觉和理性的否定2.简述对笛卡尔的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理解3.简述对莱布尼茨实体、属性和样式的理解三、论述题1.试论述中世纪时实在论与唯名论的斗争及评析2.康德对旧的形而上学批判,希望建立未来的形而上学,试论述康德论述的思路2013(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柏拉图的“知识”和“意见”2.古代怀疑论3.亚里斯多德的实践智慧4.莱布尼兹的“自然从不飞跃”5.卢梭的社会契约论6.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7.后结构主义8.忘了二、论述题1.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和上帝存在的证明2.康德的先验演绎3.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2012(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论2.柏拉图的通种论3.普罗提诺的太一说4.我思故我在5.贝莱克的存在即被感知6.尼采的权力意志7.思维经济原则8.逻各斯中心主义二、论述题1.比较康德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2.从费希特的自我哲学到谢林的同一哲学3.海德格尔的理解的前结构和伽达默尔的前见论2011(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四根说2.光照说3.利维坦4.绝对精神5.皮尔士确定信念的四个方法6.尼采的超人学说7.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步骤二、论述题(每题20分)1.试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身心关系说的发展2.评述康德的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解决3.维特根斯坦的“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理论,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误解是一种理解吗?结合解释学相关理论回答2010(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理念世界2.身心交感论3.美的四个契机4.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5.排斥形而上学二、论述题1.休谟关于因果问题的基本思想2.黑格尔逻辑学概念论的基本内容3.波普尔的伪证主义思想4.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论2008(真实性70%)一、名词解释1.美德即知识2.光照说3.单子论4.绝对同一性5.价值重估6.最大幸福理论7.语言学转向二、论述题1.述评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2.述评康德自由理论3.述评海德格尔“沉沦”4.述评波普的证伪主义2007(官方版)一、解释分析(每题10分)1.存在存在,非存在不存在2.信仰寻求理解3.人是机器4.实体就是主体5.回到事物本身二、论述(每题25分)1.论述和比较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伦理学的基本思想2.论述和比较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身体和心灵的关系的学说3.论述和评析叔本华意志主义的基本思想4.论述和评析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本思想2006(官方版)一、简答题(每题10分)1.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2.亚里士多德的“隐德来希”3.神正论4.身心平行论5.尼采的权力意志二、论述题(每题25分)1.笛卡尔是如何调和必然与自由的?2.试论克尔恺戈尔对辩证法的理解与黑格尔的差别及其意义三、原著解读(每题25分)1.下面一段文字选自塞涅卡《论幸福的生活》,请做出解释和评论(文选见附件1)2.The following is selected from Descartes’ Discourse on Method, give the general idea fist, then make some comments(文选见附件2)2015(官方版)一、名词解释1.第一哲学2.古代原子论3.苏格拉底的方法4.通种论5.实践哲学6.教父学7.上帝的本体论证明8.自然神论9.偶因论10.先天综合判断二、简答题1.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2.胡塞尔的详细学的还原3.海德格尔的此在论4.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三、论述题1.试析英国近代经验哲学发展的轨迹2.试论德国古典哲学在西方史上的突出贡献2014西方哲学史(官方版)一、名词解释1.逻各斯2.原子论3.第一哲学4.第二哲学5.单子6.统觉7.偶因论8.绝对命令二、简答题1.新柏拉图主义2.奥卡姆的剃刀3.皮科对人的定位4.培根的三表法5.休谟问题6.黑格尔的客观精神7.费尔巴哈的“我”与“你”三、论述题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中世界唯实论、唯名论之间的关系2.试论康德哲学的哥白尼革命的意义。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篇一:2015——2016学年上期西方哲学史试卷a卷答案】——2016学年上期期末试卷西方哲学史(1510107a)答案及评分标准(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年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13 年级共 2 班使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c2.b 3.d 4.a 5.b6.c7.c 8.a 9.b 10.c11.b 12.a 13.d 14.a 15.b16.a 17.d 18.a 19.b 2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均有五个答案,其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ace 2.abce 3.abd4.acd 5.acd6.ace 7.acd8.bd 9.abcd 10.abd11.abde12.abce 13.abd 14.abcde 15.abe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2.赫拉克利特 3.芝诺4.德谟克里特5.阿那克萨哥拉6.伊壁鸠鲁 7.波菲利 8.忏悔录12.反省13.伏尔泰 14.不可知论15.知性、理性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答: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运动的四种原因。
一是事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原因是事物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就是质料因。
二是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原因是事物有特定的形式,这就是形式因。
三是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原因是事物受到推动或作用,这就是动力因。
四是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原因是事物朝向一定的目的,这就是目的因。
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西方哲学史试卷答案(a) 共2页第1页答:培根把科学科学发展的障碍归结为四个“假相”,深入地分析了传统科学观赖以生存的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801(共150分)
一、简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90分)
1、简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学说。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3、简述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根本分歧。
4、简述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说”。
5、如何理解斯宾诺莎的“实体,即神,即自然”的思想?
6、简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二、论述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计60分)
1、论述休谟的怀疑论及其意义。
2、试比较康德和黑格尔对矛盾的看法。
第1页共1页。
西方哲学智慧考试2019试题•西方哲学智慧题量: 85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9-05-20 23:59 一、单选题1《存在与时间》出自以下哪位哲学家?()我的答案:C14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的世界的()。
我的答案:C21下面哪一项可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辨证论?()我的答案:×5哲学思想复苏不是因为科学知识的发展。
()我的答案:×6学习哲学史是把前人所走过的路都走一遍,然后开创自己的道路。
() 我的答案:√7属性是实体的分殊,样式是实体的本质。
()我的答案:×8前期困扰奥古斯丁的最大问题是上帝如何造人。
()我的答案:×9贝克莱的观点认为物的存在在于被感知。
()我的答案:√10哲学往往被看作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
()我的答案:√11笛卡尔的我思与感觉直观根据康德的观点来说是同一种认识能力。
() 我的答案:×12不要在亚里士多德哲学里寻找体系是费尔巴哈说的。
() 我的答案:×13康德将量和关系划称作数学范畴。
()我的答案:×14本体论不属于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一个方面。
()我的答案:×15哲学起源于终极关怀问题。
()我的答案:√16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最早对理念论提出批评。
()我的答案:×17孟德斯鸠的观点认为绝对的权利不一定是绝对的腐败。
() 我的答案:×18老子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的答案:×19航海术的发展影响了近代世界的发现。
()我的答案:√20安瑟尔谟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我的答案:√21《纯粹理性批判》的观点认为自我可以在经验中被认识。
()我的答案:×22整个人类发端以来,所有的问题最终归结起来无非是生死问题。
()我的答案:√23哲学可以看作是一门科学。
()我的答案:×24苏格拉底被起诉的两条罪名是教唆犯和引进了外邦的神。
西方哲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应该是:A. 诗人B. 哲学家C. 艺术家D. 军人答案:B2.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质料因B. 形式因C. 动力因D. 目的因答案:D3. 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提出了“先验”的概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验范畴?A. 空间B. 时间C. 因果律D. 经验答案:D4. 尼采认为“超人”是:A. 道德的化身B. 权力意志的体现C. 宗教的领袖D. 理性的代表答案:B5.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他哲学思想中的哪个方面?A. 怀疑论B. 唯物论C. 唯心论D. 经验论答案:A6. 斯宾诺莎认为上帝和自然是:A. 同一的B. 对立的C. 无关的D. 独立的答案:A7. 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是:A. 事物发展的终点B. 事物发展的起点C. 事物发展的中介D. 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答案:D8.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其本质,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萨特B. 海德格尔C. 尼采D. 柏拉图答案:A9. 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A. 必然的B. 偶然的C. 逻辑的D. 经验的答案:D10.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经验论者?A. 洛克B. 贝克莱C. 休谟D. 康德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答案: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真实存在的,是永恒不变的,而我们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理念存在于一个超越的、非物质的领域中,是知识的真正对象。
2. 描述康德的“物自体”概念。
答案:康德的“物自体”是指独立于人类感知和理解之外的客观实在,它是不可知的,因为我们只能通过感官和理性来认识现象界,而无法直接认识物自体。
3. 阐述尼采的“永恒回归”概念。
答案:尼采的“永恒回归”是一种宇宙观,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件都会无限次地重复发生。
这一概念强调了生命的循环性和重复性,以及个体在面对这种无限重复时的权力意志。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蜡块说答:蜡块说是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的重要观点。
他认为感觉是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是一种消极的接受能力。
他把灵魂比喻成蜡块,而外界事物是金或铜的印章,蜡块接受的是印章的印记而不是印章的质料,因此他认为可感事物的质料作用于感官的质料,可感事物的形式作用于感官的形式。
可感事物的质料是不可知的,它对感官质料的作用也是不可感的,可感的只是作用于感官形式的外来形式,即压在灵魂上的印象。
他还认为植物没有感觉的原因是因为它缺乏与可感事物形式相应的形式,因而不能接受外来形式。
2.中道答:中道是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所作的概括。
伦理上的“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
他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德性的对立面是“过分”和“不足”两个极端,过分是“主动的恶”,不足是“被动的恶”。
中道则表示德性的特质和独一无二的品格。
他引用“人们行善只有一途,作恶的道路却有多条”形象地说明了“中道”标准的唯一性和邪恶程度的多样性。
3.原罪说答:原罪说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即任何人天生就是有罪的,他们的罪来自人类共同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受到诱惑而偷食智慧之果而犯下的原罪。
“原罪”被认为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它注定了人的先验罪行、邪恶本质和必死的命运,除了上帝的救赎,任何人都没有能力解除这一罪恶。
基督教原罪的观点还引发了神正论等神学问题。
原罪说带有决定论和神秘主义的色彩,它一方面奠定了基督教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基督教教义的出发点与核心;另一方面被认为塑造了西方的人性论,是西方罪感文化的根源。
4.笛卡尔的松果腺答:笛卡尔的松果腺是指假设的身体和灵魂的交接点。
笛卡尔认为心灵和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相互作用,那么“灵魂怎么能同整个身体有一种统一的关系呢?它们是怎样互相影响的呢?”为了解释人的身体的有意识的活动,笛卡尔假设身体和心灵有一个位于脑部的松果腺作为交接点,灵魂通过松果腺作用于身体,并且认为松果腺是灵魂的所在地。
目 录第一部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中山大学620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四川大学96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河北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山大学61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不使用计算器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回忆说”2.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3.晚期希腊哲学4.新黑格尔主义5.教父哲学二、命题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德性就是知识”2.“存在就是被感知”3.“即使上帝不存在,也要创造一个”(伏尔泰)4.“如无必要。
切勿增加实质”(奥康)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继承、发展及其哲学意义。
2.如何理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经院哲学中形成了哪两大著名的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论休谟的不可知论及其影响。
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7分×5)1.四根说(恩培多克勒)2.四因说(亚里士多德)3.经院哲学4.四假象说(培根)5.百科全书派二、命题(10分×4)1.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2.人是机器(拉美特利)3.悬搁判断(皮罗)4.“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休谟)三、简答(15分×3)1.智者运动的意义2.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主要观点3.人为自然界立法(康德)四、论述(30分,二选一)1.西方近代哲学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
大连理工大学《868中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详解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868中西方哲学史》考研全套目录•全国名校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全国名校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马工程《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复习笔记第1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1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1)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希腊神话表达的是自然神的多神崇拜观念,把自然的运行和人的命运全部归之于神的主宰。
(2)神人同形同性①奥林匹斯诸神与凡人有着相同的体态相貌、七情六欲。
②神以及神与人共同生下的英雄具有人的一切恶行,行为受灼热而不可遏制的感情与意志的支配。
③神随心所欲地支配着自然,诸神争斗的结局决定了社会进程和人的命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没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在世界中起决定作用的只是神的情欲和意志。
(3)迷狂的宗教精神希腊神话对神和英雄的激情和意志的无度的推崇,激发出迷狂亢进的宗教追求。
代表:崇拜酒神的奥尔弗斯教派。
(4)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希腊神话的世界生成图式对后来的希腊哲学的宇宙生成论发生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图式以神人同形同性观念为基础,用人类的生殖力比拟自然的生成,它只是安排了自然物的时间次序,并没有表达自然界的内在联系、活动秩序和变化原因。
2希腊哲学的背景和环境(1)外来文化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相结合,孕育出新思想的萌芽。
(2)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人们开始发现自然现象的规律性。
人们开始有了变化的观念,有了秩序和原因的观念,并且认识到,秩序和原因就在运动变化的事物之中。
中国计量大学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816考试科目名称:西方哲学史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报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2.智者
3.芝诺的世界城邦
4.阿伯拉尔的概念论
5.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6.洛克的双重经验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
2.简述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
3.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神的概念。
4.简述笛卡尔的统一科学观。
5.简述康德的道德公设。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论卢梭社会契约论与霍布斯社会契约论的不同。
四、材料分析题(共30分)
(矛盾)是一种普遍而无法抵抗的力量,在这个大力面前,无论表面上如何稳固坚定的事物,没有一个能够坚持不动。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90页。
)
对于这一原则而言,没有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没有东西是绝对神圣的,而且这否定原则能够冒一切事物的任何危险并承担一切事物的任何损失。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57页。
)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理解。
【完】。
复旦大学2010西方哲学史题一、简答题(9选6,每题15分,共90分)1、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评。
2、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的继承和区别。
(大致是这样的)3、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分歧。
4、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
5、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6、休谟的因果观。
7、洛克的两种性质。
8、笛卡尔的真理论。
9、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
二、论述题(3选2,每题30分,共60分)1、康德认识论对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继承和批判。
2、黑格尔的辩证的否定论。
3、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
2011西方哲学史题一、名词解释()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2.人是万物的尺度3.物是观念的集合4.人是机器5.单子论6.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7.解释学循环8.天赋观念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1.唯名论和唯识论的分歧2.休谟的因果关系3.尼采的权力意志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1.黑格尔对康德的二律背反的理论的批判和继承2.解构主义的特点2013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 8*5灵魂转向说(柏拉图)因果观(休谟)感觉确定性(黑格尔)摹状词理论(罗素)本体论承诺(奎因)二、简答题 20*21. 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说,并谈谈你的看法。
2. 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及其影响,并说说你的看法。
三、问答题 35*21. 说说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他们之间的比较和你的看法。
2. 康德说,理性的全部兴趣集中在三个问题上,是哪三个问题?介绍一下,并阐明它们之间的联系。
2014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 8*51、亚里士多德的“时间智慧”2、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律”3、拉康的“镜像理论”4、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二、简答 20*21、托马斯五路2、费希特的自我三原则三、问答 35*21、唯名论与实在论争论及其影响。
2、笛卡尔二元论及其影响3、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4、论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及其对日常语言哲学的影响2015 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8)1、柏拉图分有说2、霍布斯主权者3、谢林的绝对同一4、孔德的实证主义5、蒯因批判现代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二、简答(2×20)1、康德道德哲学中道德法则与宗教的关系2、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三、论述(2×35)1、“承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一段话,记不太清了)说明出处,作者,表达的含义以及你的评价。
唯名论:强调个别;主张王权至上;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代表着进步的力量代表人物:洛色林、阿伯拉尔实在论:强调一般;主张教权至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了保守落后的势力代表安瑟伦唯名论的观点: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唯实论论的观点: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温和派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唯名论唯实论斗争的焦点: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实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2、唯名论和实在论斗争的实质是什么1以教皇为代表的天主教会和以国王为代表的世俗地主阶级教会之外的地主内部之间的斗争..实在论:教权至上;唯名论:王权至上2唯名论和实在论的斗争;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在中世纪条件下的特殊表现..此外无论是唯名论还是实在论;都是把上帝看作是宇宙的创造者和支配者;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唯名主义..经验论: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是经验论的鼻祖..过分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培根认为我们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不仅是知识的源泉;而且是完全可靠的..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是欧洲大陆唯理论的创始人;他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和可靠性;笛卡尔认为理性直观最根本最可靠;通过理性直观;可以获得一些简单明了具有真理性的观念..经验哲学:经院哲学----一种宗教哲学;对基督教的教条进行系统化、理论化;是中世纪的基本的哲学形态;它是在天主教的学校里讲授的;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哲学;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具有三大特征:1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充当神学的婢女2盲目崇拜权威;坚持神学教条主义3热衷于烦琐论证;搞形式主义..奥康的剃刀:奥康剃刀----指奥康从唯名论的立场出发;发对托马斯阿奎那解释事物的烦琐方法;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加实体”必须像用快刀子剃头那样;把那些人为加在身上的烦琐而无用的东西剃掉;以直接认识个别事物;叫做奥康剃刀;或者叫思维经济原则..单子:是莱布尼茨提出的;是指具有能动性和异质性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是宇宙万物的真正本原.单子的特征是:1单子是“没有部分”的;是“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2单子没有广延;不是物质实体..3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只能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地产生或消灭.. 4单子不受外部影响;每个单子“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口”..单子之间的关系是由上帝安排的;叫“前定的和谐”..5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6.我思故我在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但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是无可怀疑的;在怀疑就是在思想;而思想必须有思想主体也就是自我的存在;这是确定无疑的;因此断定我思故我在;我是纯粹的精神实体把自我理性摆在主要位置同神学权威对立起来;对骑士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一般哲学主体性原则有重要意义..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他们存在在于被感知;感知他们的是能动的实体;心灵..心灵所感知的只是观念;出了观念不可能有任何独立于人心的东西存在;这一命题表达了主题能性思维否认对象的客观物质性..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康德规定为“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接受表象的能力..即指接受物自体的刺激而产生知识的能力由这种能力所产生的知识;康德称为感性直观;感性直观是由物自体的作用引起的知性-----在康德那里;知性是一种先天的思维能力;是对感性对象进行管理、加工;以形成科学知识的能力..理性----康德认为理性是从知性发展而来的最高级的认识能力;是把相对的知识系统化为绝对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哲学思维的能力感性康德感性是指主体自我借助于感性经验而形成的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验直观;一是纯直观..前者是后天的质料;后者是先天的形式..感性的先天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感性与感觉经验结合后形成数学知识..知性康德知性是指主体自我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知性纯概念;即“范畴”..用这些范畴把感性知识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成为知识..知性与感觉经验结合形成自然科学知识..理性康德理性指在经验中无法达到的知识的完备性和无条件性;即要求认识世界、灵魂和上帝的认识能力..理性是认识的最高阶段;要求认识自在之物本身;获得关于世界的绝对认识;即理念..但是理性自身没有先天形式;只能借用知性范畴..但用认识有限对象的知性范畴去把握无限对象;理性必然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此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二律背反----指当理性企图借助知识的范畴去认识世界的时候;就会和认识灵魂;上帝一样陷入不可自拔的自相矛盾之中;导致关于世界的正面和反面的论题都可以从理论上得到同等程度的证明;康德称为二律背反;也叫自相冲突..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爱尔维修社会历史观的根本观点;把感觉主义运用到社会生活中 ;认为人的治理是天然平等的;人的本性也无善恶之分也且都是后天获得的;是由教育和环境造成的;环境是指法律和政治环境;法律的好坏有人的理性决定;陷入恶性循环;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要求改变显存法律现状的愿望;但是从意识形态里寻找社会发展因素的做法是片面的..人是机器拉美特利拉美特利称“人是机器..拉美特利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在物理学中所阐述的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的观点;他肯定在整个宇宙里;只有一种实体;即物质实体..一切事物;包括能思维的人在内;都是物质实体的产物和表现形式..具有广延和运动的物质实体是一切自然现象的基础..他把广延看作物质的主要属性;把物质内部固有的使物质运动的动力看作是物质的第二种主要属性;是一切运动规律的直接原因..但是;他所说的运动仍然只是机械运动;他只用机械唯物论观点解释一切现象;认为不仅动物是机器;而且人也是一种机器;不过是更为“聪明的机器”罢了..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是人这种机器比动物这种机器“多几个齿轮”;“多几个弹簧罢了”..他完全否认人和动物的质的差别;否认了人的社会性;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在解决物质和精神、身体和灵魂的关系问题时;他利用丰富的医学知识;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人的精神状态对人的有机体的依赖关系..白板说:是洛克提出的;指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块白板;既没有任何知识;也没有任何观念;我们的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来源于感觉经验..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心灵像我们所说的那样;是一张白纸;上边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那么;心灵中的观念;人的理性和知识的全部材料是从哪里来的呢他说:“我用一句话来答复这个问题:是从经验得来的..我们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洛克所讲的心灵像“一张白纸”;亦即人们常说的一块“白板”..奴斯阿那克萨哥拉“奴斯”是阿那克萨哥拉在元素之外设定的能动性的本原;他称之为“奴斯”心灵..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概念;有两个特征:第一;它的外在独立性;“奴斯”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的力量;第二;是它的无形的精神特征;心灵不具有可感性质..二律背反----指当理性企图借助知识的范畴去认识世界的时候;就会和认识灵魂;上帝一样陷入不可自拔的自相矛盾之中;导致关于世界的正面和反面的论题都可以从理论上得到同等程度的证明;康德称为二律背反;也叫自相冲突..经验哲学的基本特征:1以“经验”既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充当神学的婢女..2盲目崇拜权威;坚持神学教条主义..3热衷于烦琐论证;搞形式主义..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哲学的根本分歧答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的根本分歧是:1感觉经验是否可靠经验论者认为如培根认为我们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不仅是知识的来源;而且是完全可靠的..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经验不可靠..唯理论者如笛卡尔认为认识的源泉在于人的理性本身中;人们由理性本身;即依靠“理性的直观“获得认识..笛卡尔极力贬低感觉经验的作用;指出理性的作用..例如:一座方塔;近看是方的;远看却是圆的;一根直的木棍;插入水中却像是折断的..所以认为各种感官有时是会把错误的;因而过分依赖曾经欺骗我们的事物;也是很鲁莽的..2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真理经验论者主张用归纳法..归纳;指通过对个别事实的归纳;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归纳指通过对个别事实的归纳;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如培根的归纳法分三步;也称三表法;第一步广泛搜集事实第二步用合理的方法整理事实材料第三步归纳唯理论者则主张用演绎法..演绎法指由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方法..笛卡尔认为获得真理途径;首先是通过理性直观的方法;用理性直观的方法去找出那些存在我们心中的清楚明白的观念;再通过演绎推理从已知的推论出未知的..从而推演出一切真实可靠的知识..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简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的一句名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普罗泰格拉的认识论;即认为感觉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运动的产物..感觉是与感知的主体不同的东西;同样;感觉也是与引起的对象不同的东西..因此;感觉实际上是被感知的东西的完全对应的知识;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知识..每个感觉就其发生瞬间来说是真实的;与此同时发生了与事物相联的被代替的内容感觉的内容;但是感觉并不认识事物本身;其结果是每一个人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而是按照呈现在他那一瞬间的感觉去认识事物;按照这种相对论;对于每个人来说;事物就像在他面前表现那样..在此意义上;以一命题表述:人是万物的尺度..简述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与自然观向吻合..按照他的自然观;一切都遵循必然性而发生;遵照必然性的生活才是愉快的..这种愉快;他称之为幸福;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幸福;下面是他的一些建议:照顾好自己的灵魂;因为灵魂是人的善恶秉性所在;追求灵魂才是神圣的目标..追求智慧;因为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智慧使人善于思想;善于说活;善于行动..顺应自己的本性;不要做超越自己的事情;只关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过节制的生活;不要追求过多的财富;把精力放在幸福必须的事情上面..做正义和合法的事情;这样才能无所畏惧;无忧无虑;不要内心的谴责..不过;知错而改悔的人能重新获得愉快;这等于挽救了自己的生命..2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述评..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是建立在“逻各斯”思想基础之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同时也是世界秩序和原则..这个永恒不变的原则就是“逻各斯”;它即是火的内在本原..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1转化的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再朝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万物皆变;无物常驻”..2和谐的关系;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共存;产生出和谐..如不同的颜色绘出逼真的肖像..3同一的关系..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如圆周上的终点和起点..4相对的关系: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对立面的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A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这种表达方式称为后来哲学家的一个重要话题..巴门德尼否认了他所表达的变化观;柏拉图认为它只适用于不可靠的感觉对象..亚里士多德则以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否定了它的逻辑可能性..但后人却从中发掘出辩证法的源头..简述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休谟坚持人们只能在经验的范围内研究因果性的问题..他认为在经验中;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观念是从对象间的某种关系得来的..首先;人们看到两个对象之间的接近关系;因此只有在时间上和学问上接近的东西才能相互作用;其次;人们看到两个对象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因先于果;果接续因;接近关系和接续关系是我们形成两个对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但还不能由此提出一个完善的因果性观念;即两个对象之间必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观念即对象总是特殊的、各别的..我们从经验中最多只能看到两个对象之间的接近或接续关系;但是;我们永远看不到它们中间有任何纽带”;即必然联系;看不到原因中存在着某种必然产生结果的能力..休谟认为;原因和结果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二者之间不可能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人们之所以觉得因果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是因为这种观念是从对象的恒常会合中引出来的;是对象恒常会合在人心中形成的一种习惯..论因果关系休谟的经验主义和不可知论在他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上得到最全面的体现;对因果关系的重视;与他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的认识有关.. 1认为因果观念是这样建立的:我们知觉两个观念在空间相继出现;如果这两个观念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会把先发生的观念称为原因;把后出现的称为结果..2认为因果关系是这样形成的:因果观念久而久之会使我们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时便联想到另一个..这种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联贯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因果关系..3认为因果关系的基础无论在证明知识的范围内;还是在经验知识的范围内;都不能得到解释;即是不可知的..人是万物的尺度1命题的本义: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相对主义把知识归结为感觉;并把感觉等同于个人的感觉..既然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事物;且感觉各不相同;那么;他们必然对事物的存在和本质做出共同判断..进一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和标准;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这些不同认识的优劣是非;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与质料的学说..所谓质料是指现实主义上的实体;即经验世界的运动着的事物;形式是指逻辑意义上的实体;即实体以定义表达的形式..亚里士多德认为经验世界的一切具体实体都有形式和质料;实在和谐在两个方面构成;这种观点后被称作“型论”..根据形式和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的不同的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实体的质料或潜在性越多;则形式或现实性越少;所处的等级也就用越低;反之则处在较高的等级..实体沿着形式或现实性越来越多的方向上升;最后到达没有任何质料或潜在性的纯形式、纯粹的现实性..理念是柏拉图在解释世界普遍性时所使用的一个最高概念..在柏拉图哲学里;他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也即“理念”..“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分离即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每一个理念都是一个普遍的类型..个别事物都以分有或摹仿两种方式趋近“理念”;但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的;最高的“理念”..实体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有两种: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第一实体有不同意义;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呢还是本质呢由于本质由定义表达;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以此调解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伊壁鸠鲁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第一;原子除了有大有小和形状的差别外;还有质量的区别;第二;原子有质量是原子运动的原因;进一步肯定了原子自己运动的观念;第三;伊壁鸠鲁提出了原子运动的偏离说;即客体的偶然性存在..“偏离说”为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找到了理论根据..在认识论上;伊壁鸠鲁坚持以原子论为基础的“形象说”;更加强调感觉的作用...属性斯宾诺莎在斯宾诺莎看来;属性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征..无限的实体必然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其中每一个属性都各自表现实体永恒无限的本质..尽管实体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但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属性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维..这两个属性依赖于实体;而不能离开实体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广延和思维是同一实体的两种不同的属性..斯宾诺莎的属性学说是一种心物平行论的观点;即谁也不能决定谁..样态斯宾诺莎样态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学说..斯宾诺莎认为;样式是由实体通过属性派生出来的..实体的思维属性派生出的各种特殊的观念或意义;即表现各种具体的精神活动..认为具体的样式存在着本质与现象、原因和结构、全套与部分、一与多、无限与有限、绝对与抽象以及永恒不变和运动变化等联系与区别..斯宾诺莎在这里触及到了哲学上许多的对立范畴;看到了他们之间的某种联系和关系..又由于他片面强调实体对样式的决定性的一面;就只看到一方决定另一方;而忽略了对立面的彼此影响、相互转化;实际上是把对立的双方割裂开来了...爱尔维修功利主义伦理观述评..爱尔维修把感觉论运用于社会生活;提出了他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在他看来..肉体感受性不仅是认识论的基础;而且也是伦理学的基石..爱尔维修反对那种把道德原则看成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原则具有相对性、可变性..爱尔维修认为;道德观念的相对性、可变性根源于力图增加快乐、避免痛苦的“肉体感受性”;也即所谓的“利益”..人们的利益的不同和变化;决定了人们道德观念的不同和变化;使人们之间在道德上往往发生分歧..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不讲利益;就没有道德可言..超利主义只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祭司们要人们厌弃财富和权力;其目的就是利用人们的厌弃而把利益据为己有..爱尔维修认为作为人类活动的唯一推动力的利益;其根据就是肉体的感受性..所谓的“利益”指的就是人们关于衣食住用行等生活方面的物质要求和对感情、荣誉、权力等的精神追求;归根结底;也就是对肉体上的快乐感受的追求..把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叫做所谓的“自爱”;也即自私、利己;并且认为它是人人共有的、永恒不变的“人性”..爱尔维修的伦理学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矛盾;这就是:一方面肯定道德原则的相对性、可变性;另一方面又认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是永恒不变的..其次;爱尔维修所谓的“自爱”也是历史的产物;无非是利己主义的体现..他把利益归结于某种抽象的、永恒不变地人性的要求;就表明他的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是教会鼓吹的禁欲主义的对立物;它有利于论证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的合理性;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他反复证明传统宗教无助于培养美德;并且是同道德相对立的..他认为;在摧毁了旨在扼杀人的感情、理性和美德的基督教会及一切传统宗教;还必须在道德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真正的宗教;即世界宗教..新宗教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培养美德;引导人们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法律;使人们享受一切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的幸福..。
北京大学2005年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回忆版]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哲学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复试)考试科目:哲学1.19世纪以后的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
2。
萨特的“存在限于本质”学说理论?3。
尼采的超人哲学内容?4。
海德格尔的对时间认识?5。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5选四,答题时间两个小时。
1999年南开大学哲学系欧洲哲学史欧洲哲学史试题整理(含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欧洲哲学史试题整理(含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欧洲哲学史试题整理古希腊罗马哲学【名解1】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的“水”;始基;米利都学派;助产术;苏格拉底的“接生术”;美德即知识;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理念;理念论;回忆说(柏拉图);柏拉图的四线段比喻;柏拉图的"分有说";原子与虚空;逻各斯(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普罗太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飞矢不动;二分法(芝诺);实体(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第二实体";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一切都是由必然性而产生(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原子论;德漠克利特的“影像”说;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毕达哥拉斯派);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的本原;普纽玛;《准则学》;存在(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的"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的"四根";太一(柏罗丁);流溢说;波菲利问题;犬儒学派;形而上学;高尔吉亚;简答与论述简述泰利士“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命题在哲学史上有何意义。
北京大学1998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填空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 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1、巴门尼德的存在2、原子和虚空3、四因说4、流溢说5、唯实论6、我思故我在7、物是观念的集合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 选3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1999 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1999年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
二、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的思想。
三、克尔凯廓尔的人生道路三阶段。
四、柏格森的时间思想。
五、介绍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及后人对它的批评。
六、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5 分1、四根说2、波菲利问题3、单子4、先验幻想简答8 分1、德性就是知识(苏格拉底)2、除了哲学真理以外还需要神学真理(托马斯)3、观念的次序就是事物的次序(斯宾诺砂)4、应该把真正的实体理解为主体(黑格尔)论述24 分1、洛克是如何说明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关系的?贝克来在此问题上有什么不同见解?2、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理念论”的哪些观点?北京大学2000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2000年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孔德的“思想发展三阶段论”及其问题。
二、分析维特根斯坦关于“逻辑形式”的学说。
三、试析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罗蒂对于“基础主义”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