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然不认盘,不就绪,但是硬盘的声音正常。有回头声,不敲盘。

突然不认盘,不就绪,但是硬盘的声音正常。有回头声,不敲盘。

突然不认盘,不就绪,但是硬盘的声音正常。有回头声,不敲盘。
突然不认盘,不就绪,但是硬盘的声音正常。有回头声,不敲盘。

超频科技固件门指南准备工作:一把T6的内六角螺丝刀,

一根数据线

一张比较软的塑料卡片【隔开马达电机触点用

正式开始:

第一步:==================正常连接数据线

首先把数据线接到电脑usb口,并正常安装驱动【驱动的名字是:

CP210X_DRIVERS,解压后安装就可以了!】,接着在电脑“设备管理器”里的“端口(COM和LTP)”你应该能找到一项“Prolific USB-to-Serial Comm Port (COM*)”【*是依照个人电脑不同的数字】,然后点击右键,点“属性”,选中“端口设置”选项卡,“每秒位数”设为:38400,其它依次为“8”,“无”,“1”,“无”。相关图片如下:

OK,到这里,可以说重要的“开始环节”已经成功了!哇哈哈哈!

第二步:==================测试硬盘能否与电脑正常通讯

数据线的连接方法如下图;按箭头方向插好,插的时候不要用力过猛。端子比较脆弱!容易断!(有箭头的朝上!挨串口线那边插,后面留一个空位!)

连接好以后,再连上硬盘的电源线【是电源线,不是数据线!】【注:一定要用那种由机箱电源直接引出的串口电源线(含有橙色线),而不是由并口电源接口经过转换线转换的电源接口(只有红线,黄线,黑线)】

然后“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

弹出“新建连接”,随便起个名字,【如果有窗口弹出设定国家区号啥的,随便设定】点击“确定”后,弹出“连接到”窗口,这里选择的“连接时使用”的com口就是第一步的那个com*的*号数字,我的是com2,“确定”后,又弹出“端口设置”窗口,设定也同第一步的端口设置一样“38400·8·无·1·无”,确定后电脑开始与硬盘通讯,啥也不用做,等一下,终端窗口会显示:LED: 000000CC FAddr: 0024A051

Ok,这说明电脑同硬盘通讯正常,同时也说明俺的硬盘确实是这次“固件门”的牺牲品!!

第三步:==================开始维修硬盘

接着上一步在超级终端窗口上点“呼叫”,下拉菜单中点击“断开”,然后把超级终端关闭!

拔掉硬盘的电源线,用内六角螺丝刀把硬盘电路板上的六个小螺丝拧松,硬盘马达3个触点那个螺丝取下,用硬纸皮顺着硬盘电机马达触点方向插进去,目的让硬盘电路板通电后,马达不让转!

接下来就是重要的了:

将电路板接上硬盘电源线,然后打开超级终端中第二步建立的那个连接,后缀为.ht的,打开正常后,按“Ctrl+Z”

窗口显示:F3 T> 【进入硬盘调试模式,没有出现就检查通讯线有没有正确连接,或者其他线的连接】

接着输入:/2 回车【进入二级指令模式】

窗口显示:F3 2>

接着输入:Z 回车【将电机停转】

窗口显示:Spin Down Complete

Elapsed Time 0.147 msecs 【0.147这个数左右浮动】 F3 2>

接下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在这种状态下(带电状态),将电路板与盘体之间的塑料隔片轻轻抽出,然后把取下来那个螺丝旋上,将六个螺丝稍微旋紧就可以了。

接着输入:U 回车【启动电机】

窗口显示:Spin Up Complete

Elapsed Time 7.093 secs

F3 2>

OK!,盘体正常启动!

接下来一切都好办了,哇哈哈哈……

接着输入:/1 回车【进入一级指令模式】

窗口显示:F3 1>

接着输入:N1 回车【将SMART数据清除】

窗口显示:F3 1>

【接下来的一步, 是清除G-List, 查了下资料,说这一步是可选的, 如果这一步没有执行, 修复完成后, 如果硬盘没有再出现BUSY错误, 这一步将不是必须的. 但是, 我还是为了保险, 还是执行了它: 】

接着输入:/T 回车【进入T级指令模式】

窗口显示:F3 T>

接着输入:i4,1,22 回车【清除G-List】

窗口显示:F3 T>

OK! 关键时刻了, 拔掉硬盘的供电电源,然后等待十秒左右!

十秒钟后插上供电电源!

按“Ctrl+Z”

窗口显示:F3 T>

最后一步,重建硬盘的索引区到固件:

接着输入:m0,2,2,,,,,22 【一定一定要看仔细,输入仔细啊!】

等待二十秒左右,

窗口提示:Max Wr Retries = 00, Max Rd Retries = 00, Max ECC T-Level = 14, Max Certify Rewrite Retries = 00C8

User Partition Format 10% complete, Zone 00, Pass 00, LBA 00004339, ErrCode 00000080, Elapsed Time 0 mins 05 secs

User Partition Format Successful - Elapsed Time 0 mins 05 secs

成功!

双硬盘轻松克隆MAC OS X系统全攻略

我们以前已经介绍了如何在虚拟机中运行苹果操作系统OS X for x8版,但那样的运行始终很缓慢,现在已经有了新的方法,可以直接复制到PC硬盘里,通过克隆安装的方法将OS X装上,而且运行速度很快。下面我们来讲解如何将这个镜像完整的克隆到物理硬盘中去吧。1、首先我们需要两只硬盘,在第一步中我们首先将第二块硬盘连接到系统中去,为了后面的操作方便最好还将第二硬盘设置为从盘,并和第一块硬盘连接到同一IDE线上。 虽然这种连接方式不是必需的,但它可以尽量简化使用克隆软件时的复杂性。 2、接着我们需要下载DD FOR WINDOWS ,它是一个镜像拷贝软件,可以将OS X 镜像转移到物理硬盘上去。 3、下面我们需要启动Windows XP下的命令行窗口,并转换到DD FOR WINDOW所在的目录,键入:“dd –list”(这里用引号表示需要键入的内容,下同)。我们将得到一个连接到WinXP系统的所有磁盘的列表,其格式为\\?\Device\HarddiskX\*,其中x表示硬盘编号,*则是代表的是硬盘的分区。 可以通过设置固件密码,迫使用户只能用缺省的启动装置进行启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苹果公司就Intel架构的电脑反复声明不再支持“开放固件”(Open Firmware),一些关于苹果的书籍中便误认为Intel架构的电脑上不能再设置固件密码。而事实上,虽然Intel架构的苹果机采用了EFI(扩展固件界面),它们还是可以受到固件密码的保护的。 无论是PowerPC还是Intel构架的电脑,具体方法如下: 1.插入随机所带的系统安装盘。 2.打开光盘后,到光盘下的Applications里的Utilities文件夹下,把“固件密码实用程序”复制到你正在使用的操作系统下的应用程序里的实用程序下。 图为固件密码实用程序图标 3.双击所复制的应用。

怎样通过数据镜像功能恢复严重坏道硬盘数据

怎样通过数据镜像功能恢复严重坏道硬盘数据 在我所在的北京蓝星数据恢复中心,坏道数据恢复是在日常业务中经常遇到的故障,几乎占据了数据恢复业务总量的40%左右。前几日,我收到客户送来的一块3.5寸250GB西数硬盘,型号 WD2500JS-08NCB1。下面就以此硬盘数据恢复为例,和大家谈谈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硬盘坏道数据恢复。 工具/原料 ?效率源数据恢复指南针 DATACOMPASS ?一块3.5寸250GB西数硬盘,型号 WD2500JS-08NCB1 步骤/方法 1.当我们拿到故障硬盘后,第一件事就是对硬盘进行仔细检测,如判断硬盘故障部位,查看硬 盘是否被开盘、电机是否烧毁或磁头有否损坏等现象。从外观判断,该硬盘无任何损坏的迹像。经进一步检测发现硬盘有敲盘声,且无法访问硬盘数据区,基本可以判断该硬盘磁头存在故障。明确故障原因后,先找到与故障盘匹配的磁头配件,在无尘室中成功开盘换头。 2.将换头后的硬盘作为从盘连接,硬盘仍然处于无法识别状态,怀疑可能是硬盘固件区丢失导 致硬盘无法启动。针对固件区丢失的西数硬盘,可以通过效率源DC数据恢复指南针的固件加载技术访问数据区。将硬盘连接到DC数据恢复指南针,启动数据恢复软件,在“固件加载”工作界面中获取硬盘信息,如下图所示。 成功获取硬盘信息 3.启动上层数据恢复软件,对硬盘扇区进行扫描,发现硬盘存在大量坏道。对于存在严重坏道 的硬盘数据恢复,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数据恢复工具以镜像的方式对硬盘进行坏道数据恢复。而在此次硬盘坏道数据恢复案例中,我们使用在坏道数据恢复方面上具有出色表现的DC数据恢复指南针数据恢复工具,通过其中的镜像功能对坏道数据进行恢复提取。 4.启动DC上层数据恢复软件,在磁盘镜像工作界面中对硬盘数据进行镜像。从下面的三个图 中可以看出,硬盘数据区也存在坏道,这可能导致硬盘数据读取不完整。对于镜像过程中遇到坏道的情况,DC数据恢复指南针可尝试多种读取方式重复读取数据,最大化获取坏道硬盘中的数据。 硬盘前面的数据区存在少量坏道 硬盘坏道严重时的数据镜像 正常镜像硬盘数据 5.镜像结束后,可将目标盘作为从盘接入电脑,打开目标盘即可查看到镜像的数据,通过相关 工具,如R-Studio、DC数据指南针上层数据恢复软件进行数据提取。至此,整个镜像数据恢复完成,成功为客户获取所需全部数据。

BT (BitTorrent)下载使用说明(内附加速方法和硬盘保护方法)

BT (BitTorrent)下载使用说明(内附加速方法和硬盘保护方法)1)用BT (BitTorrent)下载使用说明~ BitTorrent(简称BT,俗称BT下载、变态下载)是一个多点下载的源码公开的P2P软件,使用非常方便,就像一个浏览器插件,很适合新发布的热门下载。其特点简单的说就是: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作者饕常a href=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BitTorrent target=_blank ref=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BitTorrent ; 1、BT下载工具更新版本3.21 官方下载地址: 禁用下载工具,直接点击,选择下载,不要用下载工具(flashget或传送带)! 地址1 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bittorrentbittorrent-3.2.1.exe 安装后不会创建程序组,但可以打开.TORRENT文件开始下载了 [url=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forum-20-1.html][url] 2、BitTorrent安装 下载回来约2.6M的安装文件,双击,会看到一个窗口显示安装完成(不用找执行程序,已经可以用了).: 3、BitTorrent卸载 总有人问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卸载BitTorrent 4、BitTorrent使用 用BT下载必须先在网上找到.torrent文件, 国外的BT发布站点请看〉〉国内外BT资源站点〈〈 国内的BT发布站点目前是 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 以btfans站点为例,左键点击网页上的torrent下载链接,可以看到开始下载一个.torrent的文件(右键Save As,把.torrent下载到硬盘上再双击也是可以的):) [url=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forum-20-1.html][url] 这个文件很小(一般20k-100k),很快就下载完了,接着就弹出对话框询问文件文件夹存放位置(BT可以发布整个目录): [url=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forum-20-1.html][url] 接着BT开始分配空间(产生一个和目标文件一样的大小的空文件),需要1到2分钟,视下载文件大小而定。如图是分配空间进度:(注意:此时download rate 与upload rate 的没有数值) [url=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forum-20-1.html][url] 分配空间完毕,就会自行下载文件。如图是下载进度:(注意:此时download rate 与upload rate 的有0值,这是下载与上传的速率。初始时下载会比较慢,它会随着你你上传的速度增

硬盘分区表错误建议用Disk Genius来进行修复

硬盘分区表错误建议用Disk Genius来进行修复。是一款小巧的硬盘分区表维护工具,大小只有108KB,可是功能却非常强大。Disk Genius中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重建分区表了。如果你的硬盘分区表被分区调整软件(或病毒)严重破坏,引起硬盘和系统瘫痪,Disk Genius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区”,Disk Genius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Disk Genius将首先搜索0柱面0磁头从2扇区开始的隐含扇区,寻找被病毒挪动过的分区表。接下来搜索每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搜索过程可以采用“自动”或“交互”两种方式进行。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自动方式重建的分区表不正确时,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搜索,只要能重新找回分区,上面的数据都不会丢失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 一个很强悍的数据恢复软件是威力非常强大的硬盘数据恢复工具。能够帮你恢复丢失的数据以及重建文件系统。EasyRecovery不会向你的原始驱动器写入任何东东,它主要是在内存中重建文件分区表使数据能够安全地传输到其他驱动器中。你可以从被病毒破坏或是已经格式化的硬盘中恢复数据。该软件可以恢复大于8.4GB的硬盘。支持长文件名。被破坏的硬盘中像丢失的引导记 录、BIOS参数数据块;分区表;FAT表;引导区都可以由它来进行恢复。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soft/11308.htm 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soft/35758.htm这个是他的汉化补丁汉化说明:运行汉化补丁后,请在Properties 中的Language 选项中选择“简体中文”并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Yes,然后重新启动程序即可看到中文界面。这个版本解决了部分扫描报告乱码的问题。参考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937367782.html,/question/25599238.html 电脑公司特别版GHOST7.6 或者7.8 中自己带的工具中有一个叫分区修复的或者下载个分区修复大师都可以帮你找会误删的分区前些天电脑当机,拆下主板仔细查看,发现在靠近CPU槽的一个电焊接点熔化脱落,估计问题不大,拿到珠江路花25元请人焊好,换了一个电容修好了,回来后发现显示器又点不亮了,又将机器全部拆散,逐个配件的检查,再仔细查看显卡背面,发现有一个零件(不知是电阻还是电容)从中间断裂,手边正好有一块显卡,换上后显示器正常显示,昨天下班回家机器又不能进操作系统了,怀疑是主硬盘分区表被破坏,用diskgen修复,一切正常,再把前几日拆下的一块80GB的硬盘装上,该硬盘分区表还是坏的,进入XP,打开“我的电脑”,只有一个盘符,双击后系统提示“硬盘未格式化”,用手边可启动光盘进入DOS,运行diskgen,选第二硬盘,一选就报错,提示第一分区错误是否修复,我选了"否",第二扇区柱面错误是否修复,选"否",中间的界面上显示的硬盘容量是32GB,80GB只识别32GB,不可想象的现象,这块硬盘中全部都是割舍不下的资料。准备试一下,先用diskgen的重建分区表,不理会DISKGEN工具报错的提示,一切报错及修复都选“否”,只在最后一步,“重建分区表”时选“是”,退出时保存修改。重启进入XP,打开“我的电脑”,看到三个分区,只恢复了两个分别为15GB的分区的数据,分区中的文件正常,第三个分区双击时提示“硬盘未格式化”,40G的数据啊还能再回来吗?再试,问题依然未解决,但发现启动光盘上有个叫DM工具,很久就听说过,但从来未用过,就是它了。写到这,前面写的都可以不管它了,下面是我在连续地高强度的试验了近五个小时后得出的最佳步骤,全部过程5分钟左右昨夜1:30分最后一次执行的恢复步骤:1、光盘启动进入DOS,进入DISKGEN(从网上拉一个),恢复分区表(因对硬盘分区写操作过,所以要恢复第一次写操作前保存的分区表信息),保存退出。2、进入DM,有一大堆英文,看不懂,没关系(其实有没有关系已不重要了),看到有个叫INSTALL的英文,回车,Install下,其它就不要再做了,注意:不要对任何弹出的“YES”进行确认,退出dm。为什么要用dm,原因是我的80G的硬盘,DISKGEN只能识别32G, 用DM引导区的总柱面信息从3826修正到9729,使DISKGEN能正确识别80G. 3、进入DISKGEN,看到容量已恢复为80G,重建分区,重写引导区,保存,退出。4、进入XP,

DiskGenius官方图文教程--复制(克隆)硬盘

DiskGenius官方图文教程--复制(克隆)硬盘 复制硬盘功能是指将一个硬盘的所有分区及分区内的文件和其它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硬盘。复制过程中,本软件将按源硬盘中的分区结构,在目标硬盘上建立相同大小、相同类型的分区。然后逐一复制每个分区内的文件及数据。对于复制分区数据的过程,本软件提供了如下三种复制数据的方式: 1、复制所有扇区:将源硬盘的所有扇区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复制到目标硬盘。而不判断要复制的扇区中是否存在有效数据。此方式会复制大量的无用数据,要复制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复制速度较慢。但这是最完整的复制方式,会将源硬盘数据“不折不扣”地复制到目标硬盘。 2、按文件系统结构原样复制:按每一个源分区的数据组织结构将数据“原样”复制到目标硬盘的对应分区。复制后目标分区中的数据组织结构与源分区完全相同。复制时会排除掉无效扇区。因为只复制有效扇区,所以用这种方式复制硬盘速度最快。 3、按文件复制:通过分析源硬盘中每一个分区的文件数据组织结构,将源硬盘分区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目标硬盘的对应分区。复制时会将目标分区中的文件按文件系统结构的要求重新组织。用此方式复制硬盘后,目标分区将没有文件碎片,复制速度也比较快。 对于使用了DiskGenius不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的分区,复制时将采用复制所有扇区的方式,以保证复制后的分区与源硬盘中的分区一致。 该功能要求目标硬盘容量要等于或大于源硬盘。 要复制硬盘,请点击工具栏按钮“复制硬盘”,或点击菜单“工具 - 复制硬盘”项,也可以从右键菜单中选择“复制硬盘”菜单项。程序弹出“复制硬盘”对话框:

该对话框打开后,程序会自动弹出源硬盘及目标硬盘选择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如何判断各种硬盘的故障

如何判断各种硬盘的故障? 鉴于不同牌子的硬盘有不同的故障表现,所以要分开来说,但是不论如何,不转的硬盘几乎可以肯定是电路板的问题,而极少是马达坏了。 MAXTOR盘 1、表现为转一下就停了(美钻1、2代),不是电路板的问题,是FW出错,重写即可。 2、表现为参数错乱,在SYSTEM CONFIGURATIONS处现示为NONE,同上。 3、表现为开机自检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但可正确识别硬盘ID,在SYSTEM CONFIGURATION S处可显示正确容量,0道坏。 4、表现为开机后系统很久都没法进去,硬盘有坏道(系统问题不在讨论之列)。 5、表现为CMOS可以正确识别,但是自检后显示‘PRI DETECT FAIL’,故障同1。 6、表现为开机自检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且无法识别硬盘ID,感觉到有磁头动作,磁头坏或者FW出错。 7、开机后有异响,可以听到咔啦咔啦的声音,磁头或电路板故障。 8、自检MODEL为乱码,且在SYSTEM CONFIGURATIONS处显示的容量不符,电路板故障(数据线问题不在讨论之列)。 9、LE盘会出现循环认盘的情况,也是FW出错,重写即可。 (续) FUJITSU盘 1、表现为认盘声正常,但是开机自检MODEL为乱码,且SYSTEM CONFIGURATIONS显示为NONE,FW出错,重写即可。 2、表现为认盘声正常,自检MODEL正确,SYSTEM CONFIGURATIONS显示的容量也正确,但是无法在DOS下进行磁盘操作,如FDISK、DM、LFORMAT等等;FW出错,纠正即可。 3、表现为开机自检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但可正确识别硬盘ID,在SYSTEM CONFIGURATION S处可显示正确容量,0道坏,特别说明——这种故障极易导致故障1,需尽快送修。 4、表现为开机后系统很久都没法进去,硬盘有非0道坏道。 5、表现为开机后硬盘噹噹敲盘,电路板或磁头或FW问题,这种故障修复率比较低。 6、表现为时认时不认,电路板和FW的问题。 7、表现为使用过程中噹噹敲盘,电路板或FW问题。 IBM盘 1、表现为开机自检时发出吱吱声,存在两种可能,第一是0道坏区;第二是电路板和硬盘体接触不良,即所谓的电路板移位问题。 2、表现为开机后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且没有检测到硬盘,但是硬盘通电后有磁头动作声,LODER问题,有些需重写FW。 3、表现为开机自检没有检测到,没有磁头动作声,但是有转动,磁头问题。 4、表现为通电后马达转动不畅,电路板或马达问题。 5、表现为通电后磁头来回扫动,电路板或马达问题。 6、使用过程中吱吱响,硬盘有坏区。 7、有些硬盘出现吱吱声和咵啦声,是磁头问题。 (续) QUANTUM盘

高频电路调试工具分析

高频电路调试工具分析 作者:刘泽江 来源:《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下旬刊》2020年第04期 摘要:社会的发展,使电力行业迎来了重要的时代发展机遇。现阶段,高频电路调试工具的基本运行原理表现为贴片电容必须固定在一定的距离内,之后还需要对微带印制板电路进行相应的调试,然后直接借助镊子以及贴片和电容进行结合,昀后就能够变为调试和微带印制板电路结合成的高频电路。本文就高频电路调试工具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频电路;调试工具;分析 引言 为保证高频通道信号良好的传输性,高频通道电路的印制板一般采用微带板,在工作时,安装有电子元器件的微带板印制线是指标敏感部位,对微带线上传输信号的功率、频谱、波形等指标非常敏感。微带电路的调试也正是利用微带电路指标敏感的这一特点,将反射材料或者贴片电容安装在微带电路的不同位置,以及在同一位置处安装不同调试元件,或者通过在微带板贴装小型金属片、改变微带板印制线的粗细、长短、大小来调整该处电路的电抗参数,将电路指标调整到昀佳状态。 1数字电子电路 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电子电路营运而生,并已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电子电路主要由半导体工艺制作而成的,其构成非常复杂,常常由多个数字集成器件所组成。与以往的电子电路有所不同,数字电子电路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1)数字电子电路具有算术运算的巨大功能,并且具备逻辑方面的运算功能。数字电子电路运算的基础就是二进制的逻辑,这种信号的运用,是对算术进行运算的昀为主要工具。因此,在在数字电子电路进行逻辑运算的过程中,具有极高的方便性;(2)数字电子电路在应用的过程中,其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并且鉴于数字逻辑电路的二进制,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数字电子电路在应用的过程中,即便是电源电压波动性较小,也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3)数字电子电路集成度较高,并非常容易实现其功能。同时,数字电子电路在应用的过程中,功能非常低,并且在维修和设计的过程中,也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2对于高频电路调试工具的原理分析 通常使用的调试电容外形为 0603型、0805或 1206型。0603型或 0805型调试电容昀大产度为约 2mm,去掉金属脚,镊子可以接触的部位很小。调试时,由于镊子与电容接触的部位较小,镊子容易触碰电容某一端的焊盘。当镊子触碰贴片电容的焊盘时,因金属镊子、贴片电

系统加速技巧

谁都希望计算机一开机就可以立即进入Windows 系统而不用等待,或者是系统在使用的时候不会越来越慢,但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使这些愿望不能实现,甚至一开机就死机或者用着用着就越来越慢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其实有些时候Windows 启动速度缓慢并不是它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些设备或软件造成的。本文就是软件、硬件和病毒三大方面来分析系统速度变慢的原因,并且提供了针对系统的加速技巧。 一、软件篇 1、设定虚拟内存 硬盘中有一个很宠大的数据交换文件,它是系统预留给虚拟内存作暂存的地方,很多应用程序都经常会使用到,所以系统需要经常对主存储器作大量的数据存取,因此存取这个档案的速度便构成影响计算机快慢的非常重要因素!一般Windows预设的是由系统自行管理虚拟内存,它会因应不同程序所需而自动调校交换档的大小,但这样的变大缩小会给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令系统运作变慢!有见及此,用户最好自定虚拟内存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避免经常变换大小。要设定虚拟内存, 在“我的电脑”上按右键选择“属性”,在“高级”选项里的“效能”的对话框中,对“虚拟内存”进行设置。 2、彻底删除程序 大家都知道,如果想删除某些程序,可到“添加/删除程序”中进行操作,但大家又知不知道,它只会帮你删除程序,而不会帮你删除该程序的注册码和一些登录项目呢?要彻底删除程序,要找回些“专业”软件来删除!symantec公司出品的nortonuninstall,因为有某部份破坏了某些删除软件的版权,故此全世界已停止出售,正因如此,symantec才出了cleansweep,不过论功能上,还是nortonuninstall更胜一寿!言归正传,其实除了这两个软件外,还有很多同类软件都能有效地删除程序。 3、检查应用软件或者驱动程序 有些程序在电脑系统启动会时使系统变慢。如果要是否是这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安全模式”启动。因为这是原始启动,“安全模式”运行的要比正常运行时要慢。但是,如果你用“安全模式”启动发现电脑启动速度比正常启动时速度要快,那可能某个程序是导致系统启动速度变慢的原因。 4、桌面图标太多会惹祸 桌面上有太多图标也会降低系统启动速度。Windows每次启动并显示桌面时,都需要逐个查找桌面快捷方式的图标并加载它们,图标越多,所花费的时间当然就越多。同时有些杀毒软件提供了系统启动扫描功能,这将会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其实如果你已经打开了杀毒软件的实时监视功能,那么启动时扫描系统就显得有些多余,还是将这项功能禁

【免费下载】怎么旧硬盘克隆到新硬盘

实现功能:如果你购买了一块新硬盘,现在想把旧硬盘上的内容克隆到新硬盘上。或想将某一硬盘上的所 有数据全部克隆到空硬盘上作备份,以防不测。这时,通过Ghost 将会变得非常简单。 第一步:设置硬盘跳线首先将两块硬盘根据硬盘说明书将跳线分别设置为主从状态,为了更好地传输数据,然后分别将新旧硬盘接在同一个机器的两个IDE 口上(可以先拔去光驱)。第二步:准备克隆硬盘用DOS 启动盘启动机器,并在DOS 提示符下输入:Ghost ,启动Ghost 。接着然后选择Local→Disk→To D isk (如图1),此时Ghost 会要求输入序列号(License Number ),依次输入(如图2)。、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完整版)西数硬盘维修WDR5.3教程

WD硬盘维修教程 WDR5.3使用教程: 第一步:注册完打开软件 第二步:设置维修盘端口:点击设置______端口_____会出现主要端口,次要端口,定制端口USB。一般如果不是USB移动硬盘都选择“定制端口” 如果选择了定制端口会出现:

注意这个框里有6行参数其中有一行是我们刚好待修盘端口,如果不知道那个才是。我们要逐一试点击界面来与获取到的参数核对,找出要修的盘为止。 第三步进入维修程序:如图下: 可以清楚的看到硬盘的型号FW S/N LBA 容量请大家仔细查看是不是自己要修的那个硬盘。 下面讲解一下软件的全部功能如图下: 我们在这里讲修盘的功能: 第一个:识别硬盘是在软件空白的时候你点击一下就会出现硬盘的容量和型号 第二个查看SMART:主要是看SMART的好坏不在去用HDD检测SMART好坏 第三个:清SMART:有的硬盘查看SMART,或者用HDD检测有红黄块,点击一下这个清 SMART的即可完成,也可以清除硬盘的使用时间和次数。 第四个起转电机:这个功能为辅助功能,主要是让硬盘转起来,一般硬盘通上电就会转,所

以这个功能一般不会用。 第五个直接复位:主要是让硬盘重启的功能不用你手动把电在插上,只要你点击了这个按钮 就好比电脑重启一样。在维修时候会用到(报错的时候也会用到)。 第六个加载永久覆盖:这个是用于写01好模块的,是用于写通刷用的。 第七个加载瞬时覆盖:这个是用于加载完01模块在加载它。也是用于写通刷用的 第八个Flash操作:也就是ROM操作。主要用于读取ROM和备份ROM(在维修前备份 ROM是维修人员的良好习惯) 第九个模块操作:也就是固件操作主要用于备份固件和读取固件以及检测固件的好坏(在维 修前备份固件是维修人员的良好习惯) 第十九配置信息主要用于修改硬盘的型号个LBA的(比如刷完通刷固件发现容量和型号不 对用这个修改一下) 第三十一个清G表:比如说G表满了清一下G表就可以继续加G表坏到了。这个也是辅助功能。 第三十二个清P表:这个一般不要动,因为清了P表可能造成你全盘坏道 第三十六个格式化:这个格式化是超级格式化,主要用于坏道及色块少的硬盘来进行维修。 第三十九个磁头检测:有的硬盘接上去敲盘,但是在这个软件里面能识别到硬盘。点击这个 看下那个磁头是坏的那个是好的好的就(GOOD)坏的(BAD) 第四十五个逻辑扫描:是检测硬盘是否有坏道的,但是本人不建议你使用这个逻辑扫描检测 坏道。建议用VCR或者MHDD检测。 第四十七个快速启动自小准:是修坏道使用的一个功能,自小准=SF=工厂模式维修,自小 准需要一个完美的固件才可以自小准。不然在自小准的过程中会报错。 第五十个编辑脚本:是编辑自小准的脚本,这个脚本可以让你清楚的看到自小准的过程中有那些流程,走到那一步了。

几个最实用的硬盘修复解决方法

几个最实用的硬盘修复解决方法 硬盘修复(1) 在研究硬盘故障的具体处理方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些硬盘相关的基础知识。 主引导记录区MBR 硬盘是一种磁介质的外部存储设备,在其盘片的每一面上,以转动轴为轴心、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的若干同心圆就被划分成磁道(Track),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Sector),数据就按扇区存放在硬盘上。硬盘的第一个扇区(0道0头1扇区)被保留为主引导扇区。主引导扇区内主要有两项内容:主引导记录(对操作系统进行引导)和硬盘分区表。计算机启动时将读取该扇区的数据,并对其合法性进行判断(扇区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或AA55),如合法则跳转执行该扇区的第一条指令。所以硬盘的主引导区常常成为病毒攻击的对象,从而被篡改甚至被破坏。硬盘控制器 硬盘控制器是硬盘及其他具有相同接口规范的外部设备(如CD-ROM驱动器)的管理者,由它来完成驱动器与内存之间的命令及数据传输。硬盘控制器发生故障或连接不正确将会导致硬盘无法正常工作。 CMOS中的硬盘信息 在计算机的CMOS中也存储了硬盘的信息,主要有硬盘类型、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每道扇区数、寻址方式等内容,对硬盘参数加以说明,以便计算机正确访问硬盘。 当CMOS因故掉电或发生错误时(启动时一般会提示“CMOS Checksum Error”或类似信息),硬盘设置可能会丢失或错误,硬盘访问也就无法正确进行。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重新设置硬盘参数,如果事先已记下硬盘参数或者有某些防病毒软件事先备份的CMOS信息,只需手工恢复即可;否则也可使用BIOS设置(Setup)中的“自动检测硬盘型”(HD Type Auto Detection)的功能,一般也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不是问题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的电脑会出现一些看似不得了的毛病,其实只是自己吓自己,也就是拨拨线头、动动跳线的举手之劳。常见的让你空出一身冷汗的硬盘不自举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 系统不承认硬盘: 此类故障最为常见,开机自检完成时提示以下出错信息: HDD controller failure Press F1 to Resume 上述E文意指“硬盘无法启动”,甚至有时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当出现上述信息时,应该重点先检查与硬盘有关的电源线、数据线的接口有无损坏、松动、接触不良、反接等现象,此外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是否设置错误。 检查、排除方法: 重新插拔硬盘电源线、数据线或者将数据线改插其他IDE口进行替换试验。

硬盘 克隆

Norton Ghost是一个极为出色的硬盘“克隆”(Clone)工具,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你的硬盘数据以最强大的保护,它原先为Binary公司所出品,后因该公司被著名的Symantec 公司购并,因此该软件的后续版本就称之为Norton Ghost。它不但可以把一个硬盘中全部内容完全相同地复制到另一个硬盘中,还可以将一个磁盘中的全部内容复制为一个磁盘映像文件备份至另一个磁盘中,这样以后就能用镜像文件还原系统或数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安装操作系统和恢复数据的时间。事实上,它能节省下90%左右的时间,这一点一直为用户们所津津乐道。除此之处,Norton Ghost支持Windows 9.x/NT的长件名,支持FAT16/32、NTFS、OS/2等多种分区,这使得它能够在Windows 9.x、Windows NT、Windows XP,Unix等操作系统下进行硬盘备份,并且备份工作还可以在不同的存储系统之间进行。克隆目标硬盘过程中具备自动分区并格式化目标硬盘的能力。下来,我就带大家详细了解这款强大的软件。 我们能用Ghost做什么? ●可以创建硬盘镜像备份文件 ●可以将备份恢复到原硬盘上 ●磁盘备份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存储系统间进行 ●支持FAT16/32、NTFS、OS/2等多种分区的硬盘备份 ●支持Win9X、NT、UNIX、Novell等系统下的硬盘备份 ●可以将备份复制(克隆)到别的硬盘上 ●在复制(克隆)过程中自动分区并格式化目的硬盘 安装:

Ghost安装非常简单,只要将下Ghost.exe复制到硬盘或软盘即可执行,注意由于操作需要鼠标,建议您最好将鼠标驱动程序复制到和Ghost.exe在一个目录下,这样方便使用(不使用鼠标请使用Tab键)。 启动程序: 在纯DOS下请先运行鼠标驱动程序mouse.exe,再运行Ghost.exe。(如图1) 图1 主画面操作说明: Ghost复制、备份可分为硬盘(Disk)和磁盘分区(Partition)两种。其中:

高频声音识别电路

高频声音识别电路 实验人:。 ************* ************* 一、要求 要求检测10KHz~50KHz的声音信号,该信号交流幅值为0.01mV,信号灯的点亮驱动为直流信号,幅值需要超过1mV(要求使用 三极管,不能使用运放)电路只需要实现微弱交流信号的输入 到直流信号的输出即可。 二、实验部分 1、实验分析: 首先检测信号为0.01mV微弱信号,需要将其进行放大输出;其次输入为交流信号而输出为直流信号,需要分 别经过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将其转化为稳定的 直流电压。实验暂不要求稳压,因此可以将电路粗分为三 级:放大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 2、第一级放大电路: 这里采用差模差分放大电路 (1)对差模输入信号的放大作用 当差模信号Vin1-Vin2输入(共模信号V=0)时,差放两输入端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因此差动对管电流增量的大小相等、极性相

反,导致两输出端对地的电压增量,即差模输出电压v o1、v o2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此时双端输出电压v o=v o1-v o2=2v o1,可见,差放能有效地放大差模输入信号。 要注意的是:差放公共射极的动态电阻R em对差模信号不起(负反馈)作用。 (2)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抑制作用 当共模信号v输入(差模信号v=0)时,差放两输入端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即Vin1=Vin2=v,因此差动对管电流增量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同,导致两输出端对地的电压增量,即差模输出电压v o1、v o2大小相等、极性相同,此时双端输出电压v o=v o1-v o2=0,可见,差放对共模输入信号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此外,在电路对称的条件下,差放具有很强的抑制零点漂移及抑制噪声与干扰的能力。 (3)镜像电流源: 为了使差分放大电路始终保持稳定,我在下面加入了镜像电流源原理图: 基本电流源如上图,两只晶体管T1、T2完全相同;β1=β2;Ic1=Ic2;因为两管具有相同的基极射级电压,所以Ie1=Ie2,Ic1=Ic2,又因为当β较大时Ib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Ic2大约等于Vcc/R;

优化磁盘读写速度

3.3 优化磁盘读写速度 磁盘读写得快慢会直接影响到电脑性能的发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如何在BIOS中设置优化磁盘的读写速度。 3.3.1 怎样开启IDE硬盘块模式 块模式把多个扇区组成一个块,每次存取几个扇区,可以增加多扇区存取时的数据传输速率。开启此特性后,BIOS会自动侦察硬盘是否支持块模式(现今的大多数硬盘已有这个功能),而且每中断一次可发出64KB资料。开启步骤如下: 步骤1 启动电脑,然后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主界面。 步骤2 选择“A Integrated Peripherals”设置项,按回车键进入。 步骤3 将“IDE HDD Block Mode”(IDE硬盘块模式)设置为“Disabled”即可。 注意:Windows NT系统并不支持块模式,很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错,所以微软建议Windows NT 4.0用户关闭IDE硬盘块模式。关闭此特性后,每中断一次只能发出512字节资料,降低了磁盘的综合性能。 3.3.2 怎样自动检测“UDMA”标准 硬盘目前的主流转速为7 200r/min(转每分),为了让这样的硬盘在现有的系统中发挥更大的性能,我们在BIOS中还可以让它再加速。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 启动电脑,然后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主界面。

步骤2 选择“Intergraded Peripherals”(综合外部设备设置)设置项,按回车键进入。 步骤3 将“IDE Primary/Secondary Master/Slave UDMA”设置为“AUTO”即可。 这样系统启动时,IDE硬盘就能自动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支持“UDMA”标准的硬盘,系统就可以启动此功能以加快硬盘的读写速度。

教您如何修复硬盘坏道和低级格式化硬盘

教您如何修复硬盘坏道和低级格式化硬盘 硬盘工作声音怪异 电脑在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一文件、程序时,硬盘的操作速度相比以前变得很慢,并且长时间反复读盘,然后出错,或Windows提示“无法读取或无法写入文件”,严重时出现蓝屏等现象,打开机箱时可以听到硬盘读写的声音由原来的“嚓嚓”的摩擦声变为不正常的声音。 使用系统下的硬盘扫描时出现红色的“B”的标记,格式化硬盘时,到某一进度停滞不前,最后报错退出。对硬盘用“Fdisk”命令进行分区时,到某一进度会反复进进退退,不能完成,询问朋友后得知可能是硬盘出现了坏道,但是不知道可不可以修复。 首先应该确认硬盘的坏道是逻辑坏道还是物理坏道,方法很简单,使用启动盘启动到DOS下,执行“scandisk x:”(X为盘符),Scandisk 程序便会检查硬盘,对产生的逻辑坏道会自行弹出对话框,选择“Fix it”对逻辑坏道进行初级修复。如扫描程序在某一进度停滞不前,那么硬盘就有了物理坏道。 逻辑坏道,小问题 对于物理坏道,我们应采用隔离的办法,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防止坏道进一步扩散为目,对于逻辑坏道,我们可以尝试修复一下,

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逻辑坏道的修复相对简单,我们自己就可以进行了。 正常启动后回到Windows下,进入“我的电脑”中选择有逻辑坏道的硬盘,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工具”→“开始检查”就弹出“磁盘扫描程序”,选中“完全”并将“自动修复错误”打上勾,单击“开始”,就开始对该分区进行扫描和修复。 如果系统在启动时不进行磁盘扫描或已不能进入Windows系统,我们也可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电脑后,在相应的盘符下,如“A:”下运行Scandisk *:(注:*为要扫描的硬盘盘符),回车后来对相应需要扫描修复的硬盘分区进行修理,对于一般的逻辑坏道,以上方法基本上都是可以修复的。 损失空间,求稳定 如果是物理坏道的话可能要麻烦一点,但是如果硬盘还在保修的话,我么可以直接去找销售商解决,如果已经没有质保,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动手了,最常见要数分区魔术师软件修复了。通过对硬盘的重新分区,隐藏有物理坏道的硬盘空间,对其实行隔离。 具体的作法:启动PM,选中“Operations”菜单下的“Check”命令,对硬盘进行直接扫描,标记坏簇后,选中“Operations”菜单下的“Advanced”→“bad sector retset”,最后把坏簇分成一个独立的分区,再通过“Hide partiton”命令将分区隐藏。

西部数据硬盘坏道修复

西部数据硬盘坏道修复[SelfTest] SelfTest, 西部数据, 硬盘, 电源, 工厂 硬盘出现大量坏道是很普遍的事情,这里讲述西部数据硬盘较为强有力的修复方法,工厂 自检(Slef Test功能的使用与讲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SelfTest,工厂内置微代码,使用这个功能,可以对硬盘表面损坏扇区及其损坏磁道加入到缺陷列表P-List中是非常有好的,SelfTest可以对任何西部数据硬盘启动,前提是固件必须是完整的,系统区还必须保证不含有不兼容版本的模块数据,硬盘的读写磁头也可以正常使用,这个时候,SelfTest可能通过全部测试并顺利完成; 通过以上描述,大家了解了SelfTest必须配备的条件了,现在我们开始做SelfTest吧! SelfTest前的准备工作 运行SelfTest前,准备运行工作环境,准备一个独立的PC电源(AT电源当然也可以^_^ ),将电源必须连接到可以使用的PC-PC3000PCI功能卡上,准备做SelfTest的硬盘与电源周围必须有足够的空间,硬盘必须连接在PC-3000PCI功能卡上,建议放在#1号端口(害怕大 家不明白,就是吉祥卡上的ATA1); 启动SelfTest功能 将硬盘连接到独立电源准备做SelfTest,打开电源,将硬盘连接到PC-3000PCI卡上,开始运行Normal mode,选择Tools,Utility extensions,SelfTest并运行Launch SelfTest启动SelfTest命令,这个过程初始化及其运行硬盘第一个内置测试以后,就运行Interrupt status monitoring中断监控状态命令,结束SelfTest对话框,退出程序,因为测试另一个端口也需要一些时间。从运行SelfTest的硬盘上保持电源接通断开数据线,连接到下一个硬盘重新做上述步骤,照样对所有硬盘继续做SelfTest。 硬盘必须在整个SelfTest完成期间始终接通独立电源,大约需要3-6小时,运行期间可以使用PC3000-PCI卡上第2个端口进行其他硬盘的维修和诊断,作为选择可以连接打容量的硬盘到#1端口监控,测试完成,它将发出状态信号,再检查剩余的硬盘。 完成SelfTest功能 有时候完成了SelfTest需要再对进行过SelfTest的硬盘重新调整,连接它到PC-3000PCI 卡上,运行程序在SelfTest Monitor mode;

如何使Windows系统硬盘加速技巧

如何使Windows系统硬盘加速技巧 导读: 如何使Windows系统硬盘加速技巧让硬盘更快的九大绝招,助你高效使用电脑。 一、合理使用硬盘 何为合理使用硬盘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硬盘盘片的物理结构。 分区并格式化后的硬盘却是以扇区为基本单位的,一个分区是由若干个扇区构成的。那什么是扇区呢?我们都知道磁盘在工作时是转动的,它所存储的信息是按一系列同心圆记录在其表面上的,每一个同心圆称为一个磁道,我们可以看到磁道和扇区的分布情况(当然,这只是个示意图而已,实物要比图中密得多!),很多朋友认为那个红色的“大块头”是一个扇区,但正确的认识应该是黄色的那小块为一个扇区。一个扇区的大小为512字节,一个整圆环为一个磁道,一个磁道上有若干个扇区,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越*外的磁道上的单个扇区其体积越大,换句话就是其密度越小,由于硬盘是机械传动,所以磁头对其的寻找、读、写速度也就越快,分区的分布也是从外圈向内圈的,所以C盘相对于D盘等要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觉C 盘比D、E等分区要快的原因。 二、虚拟内存的设置 将虚拟内存设置成固定值已经是个普遍“真理”了,而且这样做是十分正确的,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将其设置到C盘以外的非系统所在分区上,而且其值多为物理内存的2~3倍。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值越大系统的性能越好、运行速度越快!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系统比较依赖于虚拟内存——如果虚拟内存较大,系统会在物理内存还有很多空闲空间时就开始使用虚拟内存了,那些已经用不到的东东却还滞留在物理内存中,这就必然导致内存性能的下降! 三、合理摆放“快捷方式”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运行软件都是通常该软件的“快捷方式”来做到的,硬盘越来越大,安装的软件也越来越多,有很多朋友喜欢把快捷方式都放到桌面上,这样不但使您眼花缭乱,而且系统性能也会下降,而且会造成系统资源占用过大而使系统变得不稳定,所以我们最好把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控制在10个左右,其它的快捷方式可全放到开始菜单和快捷启动栏中,而且把所有软件的“卸载”快捷方式删除以提高系统性能。另外,尽量不要存在重复的快捷方式。 四、慎用“安全类”软件 这里所说的安全类软件就是指实时性的防毒软件和防火墙。该类软件对系统资源和CPU资源的占用是非常大的(有的高达30%以上),如果您不经常上杂七杂八网站的话,这类软件完全没有必要使用!这比对CPU进行超频可实际、方便得多了!:) 五、减少不必要的随机启动程序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很多朋友并不知道什么程序是可以禁止的,什么是不能禁止的,所以很多人并没有进行这一步的工作。有了优化大师这一工作就简单得多了,在“开机速度优化”中优化大师会提示您什么可以禁止,什么不能禁止!

一步搞定大容量硬盘对拷图解步骤

一步搞定大容量硬盘对拷图解步骤 现在市面上的硬盘容量已经是越来越大,以前一个500GB的硬盘都觉得很不错了。现在的硬盘容量在1T、2T的都不在话下。硬盘容量越是大,对它进行相应的操作似乎就成了众多朋友们的一个难题。比如大容量硬盘对拷,上次在百度问答里看见一个网友的提问:“我现在有两个移动硬盘,旧盘1T新盘2T。现在想把 1 T旧盘里全部文件(差不多600G),拷贝到新盘里,都是USB3.0,直接电脑用f astcopy拷总是被中断,或者文件拷不全,求高手教导,能不能打成一个大的压缩包(有点笨)或者Ghost方法。”我看了一下后面网友们的回答,选择用GHO ST对拷的有一部分,支持“轻松备份专业版”来进行大容量硬盘对拷的被选择 成了最佳答案,寻思着我对这款软件的好奇,于是本人亲身试验,太平洋下载站去下载了一个“轻松备份专业版”。安装操作了一下这款网上口碑特好的大容量硬盘对拷软件。 下边就给大家一步一步的展示大容量硬盘对拷:我们以克隆“磁盘0”到“磁盘1”为例。 第一步:首先在“克隆”栏下选择“磁盘克隆”。 第二步:选择源磁盘0,然后点击“下一步”。

第三步:选择目标磁盘1,然后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大容量硬盘对拷选定源磁盘和标磁盘后,点击“开始克隆”按钮。(下面的红色方框里有一些自行选择项目,如4K对齐等等,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针对性的设置相关选项。)

第五步:操作完成时,点击“完成”。 经过我自己亲自操作以上简单的5个步骤来进行大容量硬盘对拷之后,感受如下:速度快,操作非常简单因为是简体中文版本,对于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方面很不错,其他的就是发现了一些小功能,和备份方面的个性设置,总体体验如果是要打分的话,我给97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