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解质优质课

电解质优质课

电解质优质课

电解质紊乱试题及答案

三基三严培训:临床补液(2016-01-14) 科室: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C.蛋白含量 D.酸硷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 A.1%~2% B.3%~4% C.5%~6% D.7%~8% E.9%~10%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 A.高渗氯化钠溶液 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溶液 D.50%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3387高一化学电解质测试题

第二节电解质 (第1课时) 【课前学案】 旧知回顾 1、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化合物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原因是酸、碱、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______产生了自由移动的_______。 新课预习 时,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称为酸;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称为碱;能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称为盐。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离方程式: H2SO4:KOH: BaCl2: 3、电解质按照其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_____________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大小。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其导电性_________;浓度越小,其导电性__________。如:硝酸是强电解质,但如果浓度很小,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就很小,其导电性就___________较浓的醋酸溶液。 【课堂学案】 重难点突破: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如NaOH、HCl、NaCl、CaCO3等等。 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CO2、NH3、绝大多数有机物如酒精等。 温馨提示:(1)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溶液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产生的离子导电,否则该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如CO2、SO2、NH3等是非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在电解质中,按照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把它们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因此(1)划分强、弱电解质的唯一标准是看电解质能否完全电离。(2)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3)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第3 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2 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课本:化学反应原理 一、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鲁科版版化学选修4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本节内容在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对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应用、延伸和拓展,为学习盐类水解等知识做好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离平衡概念。能运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并会运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平衡理论的分析与应用,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状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科学探究对化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四、教学难点 电离平衡常数的有关简单计算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讲练结合 六、设计理念 在教学方法采用六人一组的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以 学生为主体,概念从引入、分析到运用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学习。教学中充分发挥每位学 生的特长,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七、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1.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 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是什么? 【课堂引入】回顾化学平衡的建立,想一想电离平衡是如何建立的?电离

平衡的特点? 【新课讲授】以工业合成氨为例,回顾化学平衡的建立,让学生思考醋酸 的电离平衡如何建立,得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点。 CH3COOH CH COO- + H+ 1.概念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称为电离平衡状态 3.电离平衡的特点: 【提出问题】如何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怎样定量的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的强弱? 向学生引入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概念。 【新课讲授】 一、电离平衡常数 1.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

电解质溶液测试题

电解质溶液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它分子的是 [ ] A.KF B.NaHS C.H3PO4 D.HNO3 2.对于相同体积的K2CO3溶液(浓度为M1)和(NH4)2CO3溶液(浓度为M2),若其中CO32-的物质的量浓渡相同,则它们物质的量浓度M1和M2的关系是 [ ] A.M1M2 C.M1=M2 D.M1=2M2 3.钢铁表面吸附了中性水膜发生电化腐蚀.这时①铁作正极被氧化,②铁作负极被氧化,③水膜中有气体析出.④空气中某成分气体被还原.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为了使纯锌与0.05mol/L、20mL稀硫酸反应速率加快,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2mL 0.1mol/L的盐酸 B.加入2mL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 C.加入2mL 0.1mol/L的氯化钡溶液 D.加入2mL 0.1mol/L的氨水 5.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溶液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量是 [ ] A.m=n B.m>n C.m

C、bO2+4H++2e =Pb2++2H2O D.PbSO4+2e =Pb+SO42- 7.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 ] 8.要使0.1mol/L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和pH都减小,同时又使CH3COO-浓度增大;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CH3COONa晶体 B.氨水 C.1mol/L H2SO4溶液 D.1mol/L CH3COOH溶液 9.在下列情况下,溶液的pH减小的是 [ ] A. NaOH浓溶液加水稀释 B. Zn、Cu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放电 C. 用Pt电极电解KCl的水溶液 D.FeCl3浓溶液滴入沸水中 10.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 A. 分散质的微粒都可通过滤纸 B. 都比较稳定,密封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 C. 有丁达尔现象

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各种公式)知识分享

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各种公式)

一、补钠公式 需补充的钠量(mmol)=【血钠的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17mmol Na+=1gNacl 当天先补1/2量+正常日需量4.5g=补钠量 二、补碱公式――原则:边治疗边观察,逐步纠正酸中毒 1、5%NaHCO3溶液100-250ml不等 2-4小时后复查血气+电解质 2、不能测知PH和血气 首次NaHCO3溶液的剂量按1mmol/kg给予 每十分钟给0.5mmol/kg 3、根据血PH+血气分析 当剩余碱SBE达到-10mmol/L以上时,才使用NaHCO3 NaHCO3(mmol)=SBE X体重(kg)/4 三、高钾血症治疗 1、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 2、降低血钾浓度: (1)促使K+转入细胞内: 1)先5%NaHCO3溶液60-100ml,再继续静脉滴注NaHCO3溶液100-200ml; 2)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5g糖加入1u正规胰岛素),必要时可以3-4小时重复用药;

3)对于肾功能不全,输液受限,则10%葡萄糖酸钙100ml、11.2%乳酸钠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20u,作24h 缓慢静脉滴注。 (2)阳离子交换树脂 (3)透析疗法 3、对抗心律失常: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静脉滴注 四、重症、顽固性代谢性碱中毒治疗 血浆HCO3-45-50mmol/L,PH>7.65 治疗:0.1mol/L或0.2mol/L盐酸 方法: (1)1mol/LHcl150ml加入10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0.15mol/LHcl)由中心静脉导管缓慢滴入(25-50ml/h)(2)血气分析+电解质监测 五、输血并发症-溶血反应 治疗: 1)抗休克:晶体、胶体液及血浆以扩容 2)保护肾功能:5%NaHCO3溶液250ml静滴 3)DIC明显:肝素治疗 4)血浆交换治疗。 六、失血量 低于总血量10% 500ml

2014年全国化学优质课上课教案集《弱电解质的电离》 (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课标要求主要是认识电解质的强弱和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本节理论性较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掌握方法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在具体的学习中,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增强知识的逻辑性,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指导,引出一系列新知识点;同时通过实验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加强能力和技能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实验探究去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自然界中事物之间存在强弱之分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酸,如果上述两种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除水垢,常用盐酸还是醋酸? [设计意图] 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中,从感性知识的认识中,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做好知识铺垫。【教师】 你能设计实验验证盐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吗?请描述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 【学生讨论并设计】 (1)对比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 【学生完成实验并总结归纳】

实验现象:盐酸所对应的灯泡要亮些; 实验结论:等浓度的盐酸导电能力强于醋酸 (2)对比Mg条与盐酸、醋酸反应实验现象; 【学生完成实验并总结归纳】 实验现象:Mg条与盐酸反应时,Mg条表面的气泡多,溶解的快,气球鼓起明显,温度变化更大实验结论:等浓度的盐酸中c(H+)比醋酸溶液中大 (3)测同浓度盐酸、醋酸的pH: 【教师演示pH传感器测同浓度盐酸、醋酸的pH】 【学生完成实验并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B.盐酸 C.BaSO4 D.C2H5OH 解析: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电解质的要点有:是否是化合物,是否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O2和C2H5OH是非电解质,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答案:C[来源:学*科*网] 2.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A.氯化钠晶体 B.熔化的氯化钾 C.氯酸钾溶液D.液态氯化氢 解析:氯化氢只有在水中溶解时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液态氯化氢不能电离。氯酸钾溶于水虽能电离,但不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产生的是氯酸根离子(ClO-3)。氯化钠晶体中存在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当加热氯化钾时,热能破坏了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使离子自由移动,即发生电离。综上所述:除氯化氢不存在离子,氯化钠、氯化钾、氯酸钾本身都存在离子,但NaCl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KClO3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是Cl-。只有熔化的氯化钾能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 答案: B 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 E.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F.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盐 解析:A、B说法与定义不符,E中NaHSO4电离的阳离子除H+外还有Na+,因此不属于酸,NaHSO4应属于酸式盐。非金属元素也能形成盐,例如铵盐。故正确答案为CD。答案:CD 4.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2-3 B.NaHSO4===Na++H++SO2-4 C.CH3COOH CH3COO-+H+ D.Na2SO4===2Na++SO2-4 解析:A项HCO-3不能拆开写;B项正确,NaHSO4是强酸酸式盐,可完全电离;C项CH3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用可逆号,正确;D项是强酸强碱盐,溶于水完全电离,正确。 答案:Axkb1.com 5.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于水之后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双选)() A.NaCl B.CH3CH2OH(酒精)w w w .x k b 1.c o m C.H2SO4 D.NH4HCO3 解析:酒精属于非电解质,B项不符合题意;NaCl、H2SO4、NH4HCO3均为电解质,NaCl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NH4HCO3、H2SO4溶于水均导电,但H2SO4在液态时难导电,NH4HCO3受热易分解,无熔融状态,故C、D符合题意。 答案:CD 6.已知溶液中存在下列离子,试判断该溶液的溶质并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电解质紊乱是什么原因

电解质紊乱是什么原因 文章目录*一、电解质紊乱是什么原因*二、电解质紊乱如何预防*三、电解质紊乱如何治疗 电解质紊乱是什么原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都可以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某些变化,某些医原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另一方面,饮食失调,酗酒,神经性厌食症,吸收不良,荷尔蒙失调等问题也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症状。此外,大运动量锻炼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2012年9月10日,有报道称上海某学院一男生在打篮球后猛灌1.25升可乐,躺下休息一小时后,全身不能动弹。同学送他到大学城中医院治疗。结果医生说,这位同学身体电解质流失太多,主要是碳酸饮料结合体内钾元素排出体外导致。 有专家表示,运动后人体大量出汗,本来就容易虚脱,如果再猛喝碳酸饮料,可能造成电解质紊乱。一般来说,运动过后出汗较多,人体具有排钠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钠含量约是140个单位,如果是低钠情况的话,则可能只有120个单位。低钠状态可能引起神经细胞脱髓改变,低钠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身体不能动弹,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

电解质紊乱如何预防日常应该多喝水,以避免脱水。此外,保持均衡饮食对预防电解质失衡也非常有帮助。 采取的治疗措施通常基于原因和严重程度来决定。吃含钾和钙的食物可以帮助治疗这种不平衡。严重情况下,还需要静脉注射液体使电解质恢复正常水平。 电解质紊乱如何治疗应随失调的类型而定,总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病因,补充血容量和电解量,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 治疗原发疾病: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常常是某一原发病的伴发现象或结果,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预防这类失调的发生,一般可每日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溶液约1500ml,5%葡萄糖盐水约500ml,10%KCl30~40ml,补充每日需要的水和葡萄糖,以节约蛋白质分解代谢,避免过量脂肪燃烧时可能发生的酮症酸中毒。 补充血容量和电解量:应补充当日需要量,前1日的额外丧失量和以往的丧失量,但是,以往的丧失量不宜在1天内补足,而应于2~3天,甚至更长时间内分次补给,以免过多的液体进入体内,造成不良后果。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MgCl2晶体 B.NaCl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的KOH 2.下面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 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棒 B.盐酸溶液 C.熔融的氢氧化钠 D.固体氯化钾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乙酸 B.酒精 C.食盐 D.氨气 5.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下列各项中,应使等式两边相等的是( ) ①离子数目相等②粒子总数相等③原子数目相等④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跟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⑤分子数目相等⑥各元素原子数目相等 A.只有①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③⑥ D.只有④⑥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 A.由弱变强 B.由强变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Mg2+、Cl-、OH- B.H+、Ca2+、CO32-、NO3- C.Cu2+、K+、SO42-、NO3- D.Na+、HCO3-、OH-、Ca2+ 8.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紊乱时,人体就

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 A.Mg2+ B.Ca2+ C.Fe3+ D.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42-+Ba2+=BaSO4↓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Cu2++SO42-=CuSO4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能导电,所以NaOH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KCl不导电,但KCl是电解质 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 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二、填空题 11.在下列条件下能否发生离子反应?对能发生的写出离子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 (1)CH3COONa溶液与HCl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OH)2的澄清溶液与Na2SO4稀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Ca(OH)2的澄悬浊液与Na2SO4浓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弱电解质的电离测试题及答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测试题及 答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一 1、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 A、硫酸溶液 B、食盐 C、酒精 D、铜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H 3·H 2 O == NH 4 ++OH- B、NaHCO 3 == Na++HCO 3 - C、H 2S ≒ 2H++S2- D、KClO 3 == K++Cl-+3O2- 3、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HBr FeCl3 H3PO4 Ca(OH)2 弱电解质:HF HCOOH BaSO4 HI 非电解质:CCl4 Cu H2O C2H5OH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化合物一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A、该化合物水溶液不导电; B、该化合物饱和溶液导电能力较弱 C、.该化合物在熔融时不导电; D、该化合物溶于水中发生电离,溶质离子浓度小于溶质分子浓度 5、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的正确说法是() A、由离子浓度决定; B、没有本质区别; 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 动的离子数多 6、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A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A为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 C、A是分子晶体 D、A为弱电解质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H=+OH-=H 2 O表示的有() A、盐酸和氨水反应 B、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8、在KHSO 4 的稀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存在的离子是() A、H+ B、HSO 4- C、SO 4 2- D、K+ 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酸、强碱都是强电解质; B、可溶性碱都是强电解质; C、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D、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2、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叫电解质;在不能 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电解质可分为和。在水溶液中能称为强电解质,和绝大多数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称为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属于。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 2、认识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掌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符合化学平衡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将化学平衡原理应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并依据该原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绎归纳类比迁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洁厕灵 和食醋,通过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抓住课 堂的第一时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化学无处 不在。 [课堂激疑] 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除去水垢。我们知道醋酸 的腐蚀性比盐酸小,比较安全,为什么不用醋酸代替盐 酸呢?

[过渡]就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一探究竟吧! [学与问]上面介绍的两种酸CH3COOH和HCl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的电解质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 [实验3-1]: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两种酸的pH。(补充一组对比试验可供提前完成实验3-1的同学进行探究:1mol/LNaOH和1mol/LNH3.H2O,测其pH) [汇报展示]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 [小组讨论] 1.镁带与盐酸,与醋酸反应的实质是什么?速率决定于什么? 2.镁带与盐酸反应快,醋酸反应慢,说明什么? 3.同浓度的两种酸的PH值不同说明了什么?都是1 mol/L的酸,为什么氢离子浓度不同? [探讨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的是:(1) HCl和CH3COOH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 +反应。由于酸液浓度、温度、体积均相同,且镁条的量也相同,因此,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能是溶液中H+的浓度的大小。(2)由于镁与盐酸反应速率较大,表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中c(H+)大;(3)结合测定出盐酸的pH比醋酸的pH小,即可推断:在水溶液中,HCl易电离,CH3COOH较难电离. [资料补充]pH=-lgc(H+),给出相应数据 [教师讲解]由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的pH小,且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与盐酸中的H+浓度几乎相等,表明溶液中HCl分子是完全电离,而 CH3COOH分子只有部分电离。同理我们也可分析出NaOH完全电离,NH3.H2O 部分电离。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案例 患者,女,80岁,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于2015.7.2日以“肠梗 阻”收入普外科,给予积极补液、胃肠减压、解痉镇痛等对症治疗效果差。7.10日24小时 尿量300ml,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H7.10,PaCO? 36mmHg, PaO?50mmHg,血钾6.0mmol/l, 血 钠121mmol/l,HCO?16mmol/L,Lac8.0, BE -7mmol/L,呼吸深大,请我科会诊后以“严重电 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收入我科,患者入科时呈昏睡 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协助医生行经口气管插管,插管深度 21cm,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率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01/70mmHg,氧饱和度88%, 心电监护示窦速伴频发室早,继而发生室颤。 掌握知识点: 1、血气分析正常值是多少? PH 7.35—7.45 PO2 80—100mmhg Pco2 35—45mmhg HCO3 22—27mmol/L BE -2.3---2.3mmol/L SaO2 95—98% 2.怎样从血气分析中判断呼酸和代酸? 呼酸:PH <7.35 HCO?>27mmol/L PaCO?>45mmHg 代酸:PH <7.35 HCO?<22mmol/L PaCO?<35mmHg 3、气管插管的位置?男性、女性、插管的深度? 经口气管插管位置,在气管隆突上3—4cm,小儿在隆突上1cm 男性:22加减2 女性:20加减2 小儿:12加年龄除以2 4、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 呼吸频率可设置到8~20次/分 成人潮气量一般为5~15ml/kg体重,8~12ml/kg体重是最常用的范围 小潮气量:6—8ml/kg体重,ARDS,COPD 中潮气量:8--10ml/kg体重,神经肌肉疾病或术后通气支持 大潮气量:10—12ml/kg体重,脑血管疾病 吸呼比:一般1∶2~1∶1.5。 分钟通气量8—10L/分 氧浓度:初始100%,一般小于60% 压力支持(PS ):一般为 8-16cmH?O 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机在吸气相产生正压,气体进入肺部,呼气末气道开放时

最新水电解质平衡练习题精编版

2020年水电解质平衡练习题精编版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选择题A 型题 1.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40% D.70% B.50% E.80% C.60% [答]C [题解]正常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40%,细胞外液约占20%。 2.正常成人血浆占体重的 A.4% D.7 % B.5% E.8 % C.6% [答]B [题解]正常成人的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约20%,而细胞外液可分为细胞间液和血浆两部分,前者约占体重的15%,后者约占5%。 3.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 液

D.体液 B.细胞内 液 E.血浆 C.跨细胞液 [答案]A [题解]浸浴着细胞表面的细胞外液,是细胞摄取所需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必经的运输通道,所以细胞外液被视为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4.新生儿的体液占其体重的 A.50% D.80% B.60% E.9 0% C.70% [答案]D [题解]人体体液的含量随着年龄而异,年龄愈小,体液占体重的百分比愈大,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儿童的体液分别占其体重的80%、70%和65%。 5.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K+ D.Mg2+ C.Ca2+ E.Fe2+ [答案]A [题解]血浆中主要阳离子是Na+,其次是K+、Ca2+、Mg2+等。 6.血浆中主要的阴离子是 A.HCO3- B.HPO42- C.SO42- D.Cl-

E.蛋白质 [答案]D [题解]血浆中主要阴离子是Cl-、其次是HCO3-、HPO42-、SO42-及有机酸和蛋白质。 7.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E.Fe2+ [答案]B [题解]细胞内液中K+是最主要的阳离子,其次是Na+、Ca2+、 Mg2+。 8.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答案]E [题解]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成分虽有明显差异,若按毫摩尔浓度表示,细胞内液电解质总量大于细胞外液,但由于细胞内液含二价离子和蛋白质较多,这样细胞内外所产生的离子数目基本上相等,而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以总渗透量压计算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仍基本上相等。 9.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含量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E.尿素 [答案]D

电解质分析仪

第九章电解质分析仪 概述 电解质分析仪又叫离子计。是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来测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仪器。在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分析仪表主要用于测量体液中内钾、钠、氯、钙、锂等离子浓度。人体内电解质的紊乱,会引起各器官、脏器生理功能失调,特别对心脏和神经系统影响最大。因此,电解质分析仪表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评价人体内环境的主要工具之一。 按测定项目来分,电解质分析仪表可分为三项、四项及五项等。有的公司采用模块式设计,可根据需要,自动组合测定项目。 第一节电解质分析仪的原理及结构 一、工作原理 电解质分析仪表的工作原理可借助于图2-1-1来说明。在蠕动泵的抽吸下,被测液通过吸样口抽进电极之中。当所有电极都感测到被测液后,管路系统停止抽吸。这样,样品中不同的离子分别被钾、钠、氯(钙)、及参比电极所感测。参比电极的作用是给其他电极提供一个共同的参考点。即其他电极(均叫指示电极)的电位均是以参考电极的电位为基准的。各指示电极将它们感测到的离子浓度分别转换成不同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被放大处理,再经过时分多路开关后,顺序地被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被送到微机单元。微机单元将信号处理、运算后,再将测量结果送到显示器显示,并让打印机打印出测量结果。

图2-1-1 电解质分析仪表方框图 为了完成对样品的自动定标、自动测量和自动冲洗等功能,一般的电解质分析仪表均设有一套管路系统以及配合管路工作的蠕动泵和电磁阀。泵和电磁阀的转、停、开、闭,清洗液、定标液的供、停等等,均由微机单元来进行控制或监测。 电解质分析方法也是一种相对测量方法。所以,在进行测量之前,先要用标准液来确定电极的工作曲线。通常把确定电极系统工作曲线的过程叫做定标或校准(Calibration)。电极要有A、B两种液体来进行定标,以便确定建立工作曲线最少所需要的两个工作点。清洗液是清洁管路用的。为了防止交叉污染,每测量一次,都要用清洗液将管路清洗一次。 由此可知,无论何种型号的电解质分析仪表,都需要先对电极进行两点定标,建立了工作曲线之后,才能进行测量工作。定标若不通过,说明仪器有问题,仪器无法进行测量工作。 二、基本结构 电解质分析仪表通常由电极、管路系统、电路系统、显示器和打印机等部分组成。 (一)电极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电极的工作原理 (1)钠电极是一种含铅硅酸钠的玻璃电极,其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测pH所使用的玻璃电极基本相同,只是大小和形状有所差异。因为使用了对钠离子敏感的玻璃膜,所以对钠离子的选择性很高。它产生的电位和钠离子的浓度成比例。但当pH值低于5时,它会受到氢离子的干扰。这在分析血液时问题不大,因为血液的pH值通常都高于5,但在分析尿液时,则需加入缓冲剂。其次,它对钾离子浓度的改变有瞬态影响,但经常以NH4HF4冲洗可减少此现象。钠电极的寿命一般为一年。 (2)钾电极为采用缬氨霉素与聚氯乙烯的膜电极。它是利用钾离子与缬氨霉素的强结合力而达到高的选择性。即它只对钾离子敏感。它产生的电位与被测液中钾离子的浓度成比例。图2-1-2为膜电极的一般结构。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 弱电解质的电离现场说课说课稿

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的开篇,它不仅是本章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它在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本它既是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的深化,又是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应用、延伸和拓展。启后是指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学生学习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鉴于本节内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 ②认识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掌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符合化学平衡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将化学平衡原理应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并依据该原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难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在初中和必修1教材中,学生已学过酸、碱、盐及电离知识,同时通过对本教材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知识背景。 2、实验能力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 3、认知心理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本实验技能。 三、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体现学本课堂,创造一切条件有利于学生学习。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我把本节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本课时重在掌握强、弱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引导讲解,再结合课堂练习的综合教学方法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一些插图和表格,使知识形象、生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本节设置的“思考与交流” ,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两方面去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1、分组实验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动脑分析实验、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2、概念类比法:以化学平衡为基础

电解质经典练习题

一、电化学 1.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正极: 总反应:其他反应: 2.钢铁的析氢腐蚀:负极:正极: 总反应: 在负极区滴入2滴黄色K3[Fe(CN)6]溶液,现象是 3.―H2-O2-稀硫酸燃料电池‖总反应: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反应一段时间溶液的pH 4.―H2-O2-氢氧化钠溶液燃料电池‖总反应: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反应一段时间溶液的pH 5.―CH4-O2-稀硫酸燃料电池‖总反应: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6.―CH4-O2-氢氧化钠溶液燃料电池‖总的离子反应: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7.铅蓄电池总反应: 放电时负极反应: 放电时正极反应: 充电时阳极反应: 充电时阴极反应: 8.工业上电解氯化钠制备金属钠: 阳极:阴极: 9.工业上电解氯化镁制备金属镁: 阳极:阴极: 10.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备金属铝: 阳极:阴极: 1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 阳极:阴极:溶液复原需加入

12.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阳极:阴极:溶液复原需加入 13.用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 阳极:阴极:溶液复原需加入 14.电解精炼铜:电解质溶液: 阳极:阴极:电解后Cu2+浓度 15.铁件镀铜:电镀液:阳极:阴极: 二、第10题 1. 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最主要的能源。 (1)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已知:H2(g)+Cl2(g)=2HCl(g) ΔH=-185kJ/mol ,E(H-H)=436 kJ/mol,E(Cl-Cl)=247 kJ/mol 则E(H-Cl)=; (2)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 ΔH=-25kJ/mol 3 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ΔH=+19kJ/mol 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 最近,又有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汽。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Y:钇)的ZrO2(Zr:锆) 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其中氧化反应发生完全)。以丁烷(C4H10)代表汽油。 ①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 ; ②放电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离子的移动方向是向极移动(填正或负)。 2. 已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 =‖);(2)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的A和0.80 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ol·L-1·s-1。,则6s时c(A)= mol·L-1,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c(A)不随时间改变 c.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电解质分析仪临床意义

电解质分析仪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体液中存在的离子称为电解质,它们都具有维持体液渗透压的作用,保持着体内液体的正常分布。其中主要阳离子有钠(Na+)、钾(K+)、钙(Ca2+)和镁(Mg2+),主要阴离子包括氯离子(Cl-)、碳酸氢根(HCO-3)等。体液动态平衡依赖于机体对水和电解质调节,一旦这种调节失常,就会造成平衡紊乱。体液平衡紊乱中,水平衡紊乱常伴有电解质以及渗透压的平衡紊乱。 一、钠(135-150 mmol/L) 钠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对保持细胞外液容量。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人体的钠水平维持基本平衡,即便病理情况下一些细微的变化也可以察觉。 1、钠钠血症(细胞外液Na+<135mmol/L),通常反映了体液相对体内总钠量过剩。钠水平的减少与以下因素相关:肾功能损害引起的有渗透性利尿、肾上腺功能低下、肾素生成障碍以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呕吐、腹泻、肠瘘、大量出汗和烧伤等。 2、高钠血症(细胞外液Na+>150mmol/L),可因摄入钠过多或水丢失过多而引起。临床上主要见于水排出过多而无相应的钠丢失,如水样泻、尿崩症、出汗过多以及糖尿病病人由于水随大量糖尿排出而引起高钠血症。因此,迅速而准确的获得体液内钠的含量水平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钾(3.5-5.5 mmol/L) 钾是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在细胞间起最初的缓冲作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细胞内的正常代谢;维持细胞内容量、离子、渗透压及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1、高钾值会出现在少尿症,贫血,排尿障碍,肾炎或休克引起的肾功能不全,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 1。 5. 电解池通过 lF 电量时,可以使 1mol 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 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9. 对于BaC ∣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A) a = γm ; (B) a = a + a -; (D) m = m + m - ; (E) m ±3 = m + m -2 ; 10. 若 a(CaF 2) = 0.5,则 a(Ca 2+ ) = 0.5, a(F - ) = 1。 、单选题: 1. 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 ∣ 水溶液 ; (C) 0.001M KOH 水溶液 ; 2. 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 ; (B) 电导率 ; (C) 摩尔电导率 ; (D) 极限摩尔电导 。 3. 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 K 与 摩尔 电导Λ变化为: (A) K 增大,A m 增大; (B) K 增大,A m 减少; (C) K 减少,A m 增大; (D) K 减少,A m 减少。 4.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 5. 分别将 CUSo 4、H 2SO 4、HCl 、NaCl 从 0.1mol dm - 3 降低到 0?01mol dm - 3 ,则 A m 变化 最大的是: (A) CUSO 4 ; (B) H 2SO 4 ; (C) NaCl ; (D) HCl 。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 Λm 可以由 Λ作图外推到C 1/2 = 0得到。 (C)Y = Y γ ; (F) m ± = 4m 3 。 (B) 0.001M HC ∣ 水溶液 ; (D) 0.001M KC ∣ 水溶液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