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不怕——担心——坚定)
【明确】“铅笔盒”给了香雪战胜黑夜的勇气,是香雪获得同学们的尊重的 重要方式。所以,铅笔盒是香雪自尊的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 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她要求摆脱小山沟封闭 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作者铁凝曾说“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 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贵 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 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相信香雪最终会通过自己 的努力,走出大山。
【明确】人物——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各 异的山沟少女,重点描写了香雪、凤娇。
01-04段:偏僻山沟通火车(引子) 05-44段:山 沟姑娘看火车(开端) 45-63段:山沟姑娘做买 卖(发展) 64-72段:上车换得铅笔盒(高潮) 73-83段:连夜摸黑回山沟(结局)
【明确】如下: 01-04段:山沟通火车。 05-44段:欢乐一分钟。 45-63段:渴望铅笔盒。 64-72段:换来铅笔盒。 73-83段:香雪深夜归。
【明确】“面”是指台儿沟的一群女孩,“点”是指主人公香雪。
04-11段:出门看火车。12-45段:议论 “北京话”。46-55段:按需换东西。
56-62段:因铅笔 盒被嘲笑。63-68段:换铅笔盒忘下车。 69-81段:拿铅笔盒走夜路。
【明确】一句话概括: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 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 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老作家孙犁看过《香雪》之后,给铁凝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 信:“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小说《哦,香雪》, 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 里的,始终如一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 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