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钢铁锈蚀与防护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28
课后达标训练【基础达标】1.图中A、B、C、D是立在水田中的电线杆的铁丝拉线的四个部位,其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A.A处B.B处C.C处D.D处2.(2012·成都中考)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D.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3.铁钉在钉入木制品时,有经验的木匠习惯用口水将铁钉润湿,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使铁钉更容易钉入木制品B.这是为了使铁钉更易生锈,防止脱落C.这是为了防止铁钉生锈而腐蚀D.增大钉入时的摩擦力4.我们平时使用的洗脸盆、痰盂等铁制品的表面烧制了一层搪瓷,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破坏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消毒5.(2012·佛山中考)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6.关于金属材料的锈蚀说法不一,下列说法中,没有科学道理的是( )A.金属经常接触水和空气锈蚀加快B.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能抵御金属锈蚀C.金属表面刷油漆可以抵御金属锈蚀D.不断擦去铝表面的锈能抵御铝的继续锈蚀7.(2011·桂林中考)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钢是很纯的铁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C.隔绝空气和水可以防止铁生锈D.被腐蚀的铁制品应该加以回收8.埋在地底下的铸铁管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腐蚀最慢(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里B.在呈酸性、潮湿的土壤里C.在呈碱性、潮湿的土壤里D.在潮湿、含砂砾多的土壤里9.(2012·桂林中考)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钢铁生锈是缓慢氧化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D.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自行车生锈10.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园中的一朵奇葩(如图)。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九单元《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以及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2、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理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化学的奥秘,勇于思考,敢于对教科书及老师质疑。
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领会知识的精髓。
2、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得出结论的模式展开教学。
利用各种实验器材及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教师创造很多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使学生在思索与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训练了抽象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钢铁锈蚀的原因2、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难点:设计探究钢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方案。
四、教学和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1、将所需的实验器材准备好。
2、制作本节的课件,精心备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本节课主要为化学教学活动,教材内容“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共一课时。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
第一部分: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1、提出问题:家里用的菜刀,隔一段时间不用就变得锈迹斑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说明:从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使学生感到化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2、猜想:钢铁生锈是空气、水与铁共同作用的结果。
9.3 钢铁的锈蚀与防范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范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知道一些荒弃金属对环境会造成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经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质等方法获守信息。
2.运用比较、解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与谈论,逐渐形成优异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感情态度价值观】1.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加社会决策的意识。
2.建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理想。
3.建立珍惜资源、珍爱环境、合理使用资源的看法。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范的“活动与研究”。
【教课难点】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课过程【引入】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新讲课】1.铁的锈蚀(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 O2、水、 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 Cu2(OH) 2CO3)(2)防范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铁锈很松散,不可以阻拦里层的铁连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所以铁制品可以所有被锈蚀。
因此铁锈应及时除去。
★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挡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拥有很好的抗腐化性能。
2.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门路:(1)防范金属腐化;(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开采矿物;(4)找寻金属的代用品。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板书设计9.3 钢铁的锈蚀与防范(一)金属的腐化和防范1.铁生锈的条件:有水和氧气2.防锈的方法:保持干燥;间隔氧气(二)金属资源保护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门路:(1)防范金属腐化;(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开采矿物;(4)找寻金属的代用品。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下册9.3节的内容。
本节知识,在学生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后,已经对金属有一定的概念,对于金属能够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有了具体的了解。
本节知识从生活中很熟悉的钢铁的生锈入手,探究铁生锈等原因,以及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和措施,学习保护金属资源。
总体上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重点在于学习影响铁生锈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能够对比出铁生锈的因素在于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那么由此就很容易在原理上得到防止生锈的方法,即隔绝氧气或者隔绝水,进而学习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通过相关材料的阅读和观看视频感受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使学生理解到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产生活非常密切的学科,从而体会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也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知道,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呀!珍惜保护地球资源,才能使人类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注重金属资源的消耗情况。
(2)学会利用物理中的控制变量法来探究铁生锈的因素。
(3)了解减缓钢铁锈蚀的措施和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理解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和掌握铁的锈蚀及防护。
(2)通过相关资料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
学会通过提炼数据、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和处理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2)树立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通过了解金属资源的分布以及金属资源的锈蚀状况,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理解到保护地球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钢铁锈蚀的条件,防锈措施和方法。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铁锈蚀的原理,掌握铁锈的主要成分。
2. 培养学生探究钢铁锈蚀条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思考钢铁锈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钢铁锈蚀。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珍惜资源,保护金属设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钢铁锈蚀的原理、铁锈的主要成分;钢铁锈蚀的防护方法。
2. 教学难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钢铁锈蚀防护措施的实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钢铁锈蚀的原理及条件。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钢铁锈蚀的现象。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钢铁锈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钢铁锈蚀的防护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钉、硫酸铜溶液、水、空气、试管、试管架等。
2. 教学课件:钢铁锈蚀原理、铁锈成分、锈蚀条件、防护方法等。
3. 教学资源:相关钢铁锈蚀案例、钢铁锈蚀防护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铁制品锈蚀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钢铁锈蚀现象的思考。
2. 探究钢铁锈蚀原理: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锈蚀情况,探讨钢铁锈蚀的原理。
3. 了解铁锈成分: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铁锈的主要成分。
4. 探究钢铁锈蚀条件:学生设计实验,验证钢铁锈蚀的条件。
5. 分析钢铁锈蚀的影响: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钢铁锈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6. 学习钢铁锈蚀防护方法:学生讨论并提出钢铁锈蚀的防护措施。
7.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钢铁锈蚀。
8. 课后作业:学生编写实验报告,阐述钢铁锈蚀的原理、条件及防护方法。
9. 课后拓展:学生搜集钢铁锈蚀防护的实例,了解我国在钢铁锈蚀防护方面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解释钢铁锈蚀的原理,了解铁锈的主要成分;学生能够设计实验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
9.3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中考题【中考链接】(2013·泰安)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B)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2013·福州)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D)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C.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D.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2013重庆,7题)7.用下列矿石冶炼金属时,排放的废气容易引起酸雨的是A.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 B.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C.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 D.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2013年山东省泰安,14题)14.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2013四川泸州,13题)13.下列家庭小实验中,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B)(2013年广东广州,9题)下列关于铁制品的使用合理的是A.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农药B.菜刀用湿布包起来防止生锈C.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D.用铁锅长期存放姜醋(2013年江苏常州,2题)2.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A.平炉B.高炉C.电炉D.转炉(2013年江苏常州,12题)12.下列铁制品的防锈方法不合理...的是A.汽车外壳——烤漆B.水龙头——镀防护金属C.公交车扶手——涂防锈油D.脸盆——烧涂搪瓷(2013年江苏盐城,9题)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C.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2013年四川成都,9题)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膜是普遍采用的金属防锈措施之一。
下列自行车的防锈措施中,不.属于覆盖保护膜的是A.擦拭保持洁净与干燥B.链条上油C.轮圈镀铬D.车架喷漆(2013年广东湛江,7题)四在春秋旧中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9.3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一、单选题(共8题;共17分)1.将洁净光亮的铁钉放在潮湿的棉花中比放在空气中更易生锈,主要原因是()A. 铁钉附近近湿度增大,溶氧量增多B. 隔绝了氧气C. 温度更低D. 更易与二氧化碳反应2.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道时间长了就会被腐蚀,下列情况腐蚀速度最慢的是()A. 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C.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 含砂粒较多的潮湿土壤中3.(2016•常州)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最易生锈的是()A. 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干燥、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4.为了减缓铁制品的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A. 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B.切过咸菜的菜刀擦干后放回原处C. 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 D. 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锡5.下列关于回收铝饮料罐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B. 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能源C. 回收铝饮料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 回收一个铝饮料罐比制造一个铝饮料罐要贵6.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存有部分缴获日寇的枪支大炮,为保存好这些铁制文物,下列措施不能采用的是()A. 外表涂抹一层油B. 保持展馆内空气干燥C. 提醒观众不要用手触摸 D. 浸在敞口水箱中存放7. 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A. B.C. D.8.“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 有机物B. 金属或合金 C. 氧化物 D. 盐二、填空题(共5题;共18分)9.铁锈蚀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每年约有的钢铁因锈蚀而报废。
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原因并寻求防锈措施,某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影响铁制品锈蚀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空气、水、酸性物质(包括一些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及温度等等。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铁锈蚀的原理,掌握铁锈的主要成分;2. 培养学生探究钢铁防锈方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钢铁的锈蚀原理,防锈方法的研究与实践;2. 教学难点:钢铁锈蚀的微观过程,防锈方法的原理与效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钢铁锈蚀实验器材、防锈方法资料、PPT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记录表、探究性问题清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钢铁生锈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钢铁锈蚀现象的思考;2. 探究:引导学生分析钢铁锈蚀的原因,探讨防锈方法;3. 实验:分组进行钢铁锈蚀实验,观察铁锈的形成,记录实验现象;4. 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钢铁锈蚀的原理及防锈方法;5. 拓展:布置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钢铁锈蚀与防护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合作意识;2. 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评估学生在探究性问题中的回答思路、创新意识;3.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钢铁锈蚀与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教学内容:钢铁锈蚀的化学反应原理;常见防锈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2.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和现象,分析钢铁锈蚀的化学反应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各种防锈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案例分析。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1.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利用实验、讨论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学手段:使用PPT展示钢铁锈蚀的微观图像和反应方程式;通过视频资料展示钢铁锈蚀对环境的影响。
八、教学进度与时间安排:1.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导入与探究钢铁锈蚀原因;第二课时:实验观察与总结钢铁锈蚀原理;第三课时:讨论防锈方法与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