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喉癌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70.83 KB
- 文档页数:2
舒适护理在喉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姜琴;孙敏华;徐学青
【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7(024)11B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喉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根据50例喉癌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疾病个体化差异,针对性地制定围术期的个体化舒适护理计划并实施。
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满意率达100%,达到预期目标。
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贯穿于喉癌患者的整个围术期的护理过程中,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缓解了护患矛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姜琴;孙敏华;徐学青
【作者单位】嘉兴市第二医院六病区,浙江嘉兴3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23
【相关文献】
1.自我效能理论在喉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J], 朱宝燕
2.舒适护理在喉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朱倬云
3.肺部干预治疗在喉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J], 王静静;孙霞
4.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喉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J], 唐源;
5.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喉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J], 唐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舒适护理在喉癌术后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方法在喉癌术后的应用。
方法对本科收治的喉癌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
结果通过舒适护理,5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结论喉癌患者术后经舒适护理后,痛苦小,治愈率高。
【关键词】喉癌术后舒适护理喉癌的发病率较高,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11%~22%。
目前,手术治疗是喉癌的主要方法。
喉癌手术创伤大,痛苦大,对喉的生理功能可能产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损伤。
因此,患者术后的护理必然成为喉癌护理的重点[1]。
2009年4月~2011年4月,我科把舒适护理应用于喉癌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中,减少了身心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增加了舒适程度,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喉癌手术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5岁。
行全喉切除术21例,喉部分切除术23例,喉裂开肿瘤切除术8例。
2 舒适护理2.1舒适护理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2]。
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2.2心理舒适喉癌术后患者伤口疼痛,咳痰,留置胃管、尿管、引流管等,这些均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而这些不舒适会使患者产生烦躁、失落心理。
因此家属及医务人员更应耐心给予心理疏导,告知患者这些不适只是短暂的,医务人员会主动为您进行护理,使您舒适,病情会一天比一天好转。
通过解释,关心患者,使患者消除不安心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环境的舒适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室温保持在21℃~24℃左右,相对湿度为70%~90%左右。
气管套管口覆盖2~4层温抽脂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加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群不要接触术后患者。
室内禁止吸烟,尽量减少探视人员。
2.4体位的舒适护理喉癌手术的患者要在全麻尚未清醒前就采取头部抬高30°的体位,以减轻颈部切口的张力。
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摘要:目的:对于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
方法:将120例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的患者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围术期全面护理(护理组),分析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SAS、SDS评分情况。
结果: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和SAS、SDS评分两组数据统计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治疗时给予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身体的康复,减少患者心理不良情绪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咽喉癌是呼吸系统中较为严重的癌症,咽喉癌是口咽癌、喉癌和鼻咽癌三者的总称,当发生咽喉癌时,会表现为颈部的肿大,食物下咽较为困难,且影响到患者的呼吸道,对身体和生活质量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临床上治疗咽喉癌采用手术进行根治,配合放化疗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本文选取自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的120例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120例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8月-2017年3月,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护理组患者60例,男女比例为38:22,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42.5±2.5)岁,病程3-18个月,平均病程(8.5±2.5)个月;对照组患者60例,男女比例为34:26,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2.5±1.5)岁,病程4-19个月,平均病程(8.5±3.5)个月;分析其基础资料发现,资料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1.2护理方法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术前帮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然后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目的和注意事项,使得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指导,解紧张情绪,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术后给予患者相应的体位护理和心理,减轻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喉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喉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44例喉癌手术患者实施环境的舒适护理、心理的舒适护理、体位的舒适护理、疼痛的舒适护理、呼吸道的舒适护理、语言交流障碍的舒适护理、营养的舒适护理和生活的舒适护理。
结果44例患者均能平静地配合、接受手术治疗与护理,术后自我护理可自我满足生活需要,24例出院带管患者学会自我护理。
结论在喉癌手術患者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大的舒适感,从而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喉癌;手术;舒适护理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肿瘤的7.9%~3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1]。
发病与长期过度吸烟、酗酒、与有害化学气体接触有关。
此外,喉白班病、喉乳头状瘤也可发生癌变。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
舒适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
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给人一种最舒适的状态[2]。
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喉癌住院患者44例,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我们从增加患者舒适的角度从每一个细节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因喉癌的住院患者44例,其中男41例,女3例,年龄39~76岁,平均(61±6)岁。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8例,高中及中专17例。
初中及以下19例。
职业:职员及干部15例,工人及从业服务人员13例,农民16例。
病程3个月~5年,多数人嗜烟酒;病理检验为高分化鳞癌26例,低分化鳞癌14例,腺癌4例。
行全喉切除23例,垂直半喉切除10例,水平半喉切除11例。
1.2方法1.2.1环境的舒适护理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室温保持在21℃~24℃左右,相对湿度为70%~90%左右。
探讨优质护理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对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喉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后均能痊愈出院,无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
结论: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患者得到更好康复。
【关键词】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喉癌为耳鼻咽喉科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主要应用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服务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
本次研究对38例喉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38例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作为对象。
患者性别:男22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51.4±2.5)岁。
患者主要接受喉部分切除术、喉裂开术加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等进行治疗。
1.2护理方法对所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护理表现如下:①术前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加强环境护理,为患者创作清洁、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提高患者舒适感。
其次,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喉癌基础知识、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等,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鼓励,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再次,护理人员指导并协助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例如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术前休息、饮食等,并协作患者做好相关术前检查。
②术后护理:首先,加强体位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需指导并帮助患者做好体位摆放,保证气管套、颈部留置引流管固定的牢固,并保证其通畅性。
同时加强对患者临床反应以及引流液性质、颜色等进行密切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
协助患者进行有效排痰和进行体位变换,防止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舒适护理模式在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喉癌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因喉癌行全喉切除术患者共108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喉癌行全喉切除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疾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标签:舒适护理;喉癌;全喉切除术;效果评价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大约占头颈部肿瘤的8%~3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6%~8%。
病因可能与长期过度酗酒、吸烟、接触有害化学气体有关。
另外,喉白斑病、喉乳头状瘤也可能发生癌变[1]。
手术是目前该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原则是在彻底切除癌肿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或重建喉的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故临床常采用喉部分切除术及喉全切除术。
但是由于咽喉功能的失常,会使喉癌术后患者原有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发生不同程度地改变,进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发生[2]。
舒适护理的宗旨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给人一种最舒适的状态[3]。
本研究旨在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喉癌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因喉癌行全喉切除术患者共108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54例。
喉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摘要】目的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早期以手术为主,常施行全喉切除或部分喉切除术。
喉是人体进行呼吸、语言交流及吞咽保护的重要器官,喉切除术后,可引起许多生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喉癌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
方法将我科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行全喉切除或部分喉切除的220例喉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保持呼吸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气管造瘘口、气管套管的护理,做好鼻饲管的护理以及对喉切除术病人出院时的心理适应、语言康复、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均十分重要。
结论对接受喉切除的喉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益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喉癌围手术期出院指导现将我科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行全喉切除或部分喉切除的220例喉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及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喉癌病人共220例。
其中男215例,女5例;年龄57~82岁,平均62.76岁。
本组实施喉全切除术111例,行部分喉切除109;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39例。
1.2方法对本组患者均进行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进行心理支持,训练表达方式,口腔及呼吸道准备。
术后保持呼吸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气管造瘘口、气管套管的护理,做好鼻饲管的护理。
2 结果本组患者行部分喉切除患者62例拔管出院,全喉切除患者7例发生咽瘘,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及护理心得3.1术前护理3.1.1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无嘈音,陈设协调,消除病人对医院的恐惧、陌生感。
术前2天开始全面打扫病室卫生,地面用84消毒液湿拖,减少室内人员流动。
3.1.2心理支持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做好家属的工作,给手术前的患者最大的安慰,劝说患者家属多看望,多关心交流,少谈医疗费用的问题,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喉癌是指发生在喉黏膜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7],发病机制复杂,由于喉癌破坏性大,术后对饮食、语言交流等都有影响,甚至不能进食或失语,所以心理压力较大。
患者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8],是家庭的中坚力量,所以压力尤其大。
社会地位较高的,担心手术不能完全根治癌肿,日后复发,或手术影响身体,不能保持社会地位,而有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担心经济能力,担心以后身体状况不能有体力继续工作,所以精神紧张,引起抑郁焦虑。
在围手术期,尤其手术前,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对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的减少,有重要作用。
现将我科收治的21例喉癌患者予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21例喉癌患者,男13 例,女8 例,年龄42~73 岁,平均(50.3±3.3)岁。
手术方式包括全喉切除6例,喉部分切除9例,喉裂开术2例,垂直扩大喉切除4例。
按部位分:声门上6例,声门下6例,跨声门9例。
按病理分期分,Ⅰ期5例,Ⅱ期7例,Ⅲ期4 例,Ⅳ期4例。
术后病理证实,全部为鳞状细胞癌。
2.护理方法2.1术前护理2.1.1入院宣教及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热情迎接,由责任护士送入病房,介绍病区环境,病区设施,作息时间,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同病室病友,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名字及联系方式,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
详细向患者介绍各项检查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留取标本的方法,完善相关检查,了解患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及早发现对手术有影响的重要情况。
喉癌患者病情危重,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的心理,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和恐惧心理状况,就疾病的相关知识做针对性的介绍,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可防可控性,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已经手术且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为患者提供更为可信和有说服力的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除了患者本身的心理护理以外,护理人员应注重患者亲友的情况,一方面要照顾到亲属的心理状况,给予其安慰,另一方面要争取亲友多陪伴患者,给予其情感上的支持,强化患者的生存欲望。
喉癌全喉切除术病人的舒适护理摘要:喉癌是人体喉部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段。
手术后,病人通常会承受声带功能丧失的痛苦,身心打击较大。
运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更好地缓解喉癌全喉切除术后病人的疼痛与焦虑心理,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对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的舒适护理展开分析。
关键词:喉癌;全喉切除术;舒适护理喉癌切除术后,患者的通气方式被改变,需留置相应的气管套管,为了保护喉部,短时间内停止经口进食,应留置鼻饲管,患者受到无法发声、呼吸困难、吸痰的不便,产生巨大的心理创伤。
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的人文关怀与精心护理。
1心理护理喉癌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尤其高学历的患者产生的心理、社会压力更为突出[1]。
护理人员应充分地结合病人的身体、职业、文化、心理素质及对疾病的认识等,展开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最大化地减轻其思想压力,增强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同时,还要耐心、详细地讲解手术效果、目的、功能及术前的注意事项,列举该病手术成功案例,帮助病人树立治愈的信心,积极地面对手术。
2环境护理相关专家主张喉癌术后患者的病房环境护理非常重要。
必须确保室内新鲜的空气,清洁、安静的环境,这也是舒适护理的基本条件。
护理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分配床位,考虑病房的光线、湿度、温度、通风、病床舒适度等是否适合于患者。
竭力控制各类不适反应的发生,让病人感受到生理舒适。
3气管套管护理喉癌术后,因留置的气管套管,患者会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且无法说话,语言沟通障碍,更加剧了患者的思想负担。
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气管套管的作用、目的、日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打消患者不适的心理,操作要轻柔。
维持病房合宜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拔管前,先做堵管试验,24h无呼吸困难异常再予以拔管[2]。
4沟通障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展开有效的交流。
结合实际情况,对术后可能性的语言障碍做好准备,协助病人术后尽量清楚地表达需求。
舒适护理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体会骆春柳 张静辉 梁焕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广州510630)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针对疾病及手术引起不舒适的特点,为15例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提供人性化的舒适护理。
结果 15例患者均能平静地配合、接受手术治疗与护理,术后可自我满足生活需要,5例出院带管患者学会自我护理。
结论 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大的舒适感,从而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喉肿瘤 围手术期 喉癌为喉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喉癌切除手术的患者均需行气管切开术,术后为了保护喉部伤口,暂不能经口进食,患者遭受着饥饿、伤口疼痛、吸痰、发音和呼吸模式改变等引起的不舒适以及癌症患者本身存在着对疾病预后的恐惧、焦虑、求生等心理特征,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有研究表明[1],对于进展期癌症患者,保持舒适、控制症状成为他们最基本的需要。
为了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在心身舒适状态下接受治疗,促进其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我院于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对15例喉癌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贯穿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例喉癌患者中,男13例,女2例,年龄56~75岁,平均67岁。
声门上型喉癌10例,声门型喉癌2例,声门下型喉癌2例,下咽癌1例。
112 手术治疗方法 喉部分切除术10例,全喉切除术4例,全喉切除术+喉功能重建术1例,其中伴行根治性颈部清扫术7例。
2 结果15例患者均能平静地配合、接受手术治疗与护理,术后可自我满足生活需要,5例出院带管患者学会自我护理。
无出现咽瘘、肺部感染、皮下气肿、出血等并发症。
本组有3例初次进食时出现呛咳,经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护理对策后能掌握正确吞咽技巧。
3 护理311 术前舒适护理31111 心理舒适准备 在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及与患者沟通时,护士态度应和蔼、亲切,语气温和,让患者首先有舒适、信任和接受的心理,说出对手术、麻醉及术后疼痛、不舒适,特别是术后失音、吞咽、呼吸功能障碍所带来的害怕、焦虑。
舒适护理模式在喉癌全喉切除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58例行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应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两组。
其中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差异。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平均SAS评分为(48.63±3.55)分,相较于对比组的(48.77±3.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21.36±5.48)分,要低于对比组的(25.82±5.13)分(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55%,显著高于对比组的72.41%,P﹤0.05。
结论:在行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感受到一种被尊重感,有助于患者心理和生理舒适需求的满足,且该措施还能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喉癌全喉切除术;术后护理喉癌是一种肿瘤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在临床上,喉癌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声嘶、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吞咽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1]。
目前,对于喉癌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吸烟、饮酒、环境因素和性激素水平均会对喉癌发生率造成影响。
我院为改善喉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心理问题,保障术后恢复效果,通过分组的方式对不同护理措施下喉癌患者的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差异进行了比较,现总结相关研究资料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8年2月-2020 年1月间在我院行喉癌全喉切除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可随时退出研究。
为便于临床研究的顺利进行,应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29例。
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9:10,平均年龄(46.82±5.27)岁;对比组男女比例为22:7,平均年龄(46.52±5.33)岁。
喉癌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除此之外,也有化疗、免疫治疗、冷冻治疗、镭射治疗以及中药治疗等。
术后护理对喉癌病人康复及提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喉癌病人手术前后护理措施如下:1 体位护理未清醒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清醒后抬高床头30~40°角,有利于术后患者呼吸和头面部减轻水肿,同时使头颈轻度前屈,可减少颈部皮肤切口张力,24~48h后改为半坐卧位。
但应避免头颈过度前屈,防止颈部造瘘口受敷料遮盖。
2 呼吸道护理注意保持气管导管通畅,及时抽吸导管内分泌物;注意每日气管内分泌物的量、颜色、气味及粘稠度等;按时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加抗生素和化痰药或行雾化吸入,导管口盖两层湿纱布,可湿化气道,防止灰尘吸入。
保持室温22℃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
部分喉切除术后留置气管套管,应定时清洗消毒气管内套管及气管导管,一般4~6h清洗1次,必要时增加清洗次数;及时更换脏的气管垫,防止痰液等污染伤口。
全喉切除术后,应保持颈部造瘘口周围清洁,随时擦净造瘘口周围的分泌物。
3 颈部引流管的护理部分喉切除或喉癌联合根治术后,术腔放置1~2条负压引流管,引流管能将术腔内的分泌物及淤血等引流出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术后感染。
术后保持引流管负压及通畅、防止脱出非常重要。
准确记录每天的引流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
一般于术后2~3d、24h引流量小于10ml时可拔管。
4 营养护理喉癌病人大多术前存在营养不良,加之手术引起的高分解代谢,营养缺乏极易发生。
术后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咽瘘的重要措施。
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1d鼻饲5~6次,每次200ml,同时还应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静脉补充营养,如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
若伤口愈合良好,未并发咽瘘或下咽狭窄,术后10d可拔除胃管,恢复经口进食。
若并发咽瘘,鼻饲应保留到咽瘘愈合。
鼻饲时及鼻饲后1h病人取坐位或右侧卧位或床头抬高45°角,有预防发生吸入性肺部感染的作用。
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1】【摘要】通过对53例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认为术前应注重心理护理,术后强调保护呼吸道和营养护理,同时注意预防外源性感染。
全组病人手术顺利,康复出院。
喉部手术范围较广,科学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护理全喉切除术部分喉切除术围手术期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包括全喉切除术和部分喉切除术,科学的护理方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2002年10月~2006年4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53例,本文就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3例:男52例,女1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岁。
文化程度:小学24例,初中23例,高中6例。
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鳞状细胞癌。
1.2 治疗和结果全组行全喉切除28例,部分喉切除25例。
术后均无伤口感染,治愈出院。
其中25例部分喉切除术后带有气管套管,并带管出院。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1)喉癌病人以老年为多,病人心理十分复杂和敏感,对癌症及手术有恐惧心理,因对术后效果的怀疑引发焦虑心理,为家庭造成经济负担带来自责心理,担心家属遗弃的孤独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应耐心安慰病人,针对病人不同的个性、年龄及心理特点进行解释,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手术的重要性及大致经过。
向病人解释喉部肿物如不及时治疗,将进一步增大,可阻塞喉腔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2)我们向病人家属介绍全喉切除术和部分喉切除术的基本情况,教育家属承担家庭护理的责任,气管套管的清洗及消毒方法,如何协助患者重建发音。
同时取得病人家属和同事的配合,减轻病人来自家庭及社会的心理压力,消除孤独自卑感,增强信心。
2.1.2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是减少术后感染和防止咽瘘的重要环节。
术前3d用Dobell氏液清洁口腔,每天4~6次,并告之病人注意口腔清洁,饭后漱口、刷牙,有龋齿者,嘱其到口腔科拔除或作口腔牙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