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313.33 KB
- 文档页数:2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喉癌早期行手术治疗及配合化疗、放疗其效果较好,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临床资料2004年2月~2007年1月我院行喉癌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
年龄38~81岁,平均58岁;声门上型喉癌14例,声门型8例,声门下型9例;行喉部分切除术16例,行喉全切除术5例,行喉全切除术加颈淋巴结清扫术10 例。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喉癌患者一经确诊常表现为紧张、恐惧、渴求、焦虑、怀疑和绝望等心理,尤其是全喉切除后将失去语言功能及上呼吸道的保护功能,这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因此,应做好耐心的疏导工作,介绍主管医生的医术及我院设备的先进性、准确性,稳定情绪;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术后语言沟通的方法,如手势、图片、文字书写等方式行交流;让患者知道部分喉或全喉切除术后不会影响工作和生活;提供相关宣传资料和手术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接受和配合手术及护理。
常规术前准备:备皮,做药物过敏试验,交待术前禁食、禁饮,术晨置导尿管、胃管,告诉患者置管目的,使患者配合手术。
患者去手术室后按全麻常规准备用物,如吸痰器、氧气、气管扩张器、弯盘、纱布、气管套管、生理盐水、气管内湿化液等。
2.2 术后护理:(1)体位。
全麻未清醒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麻醉完全清醒后,床头抬高30~45度,有利于术后患者呼吸和减轻水肿,同时可使头颈部轻度前倾,以减轻皮肤切口缝合的张力和减轻部分喉体悬吊在舌根上的张力。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在术后1~2天内,伤口有发生出血的可能,气管内分泌物较多,容易堵塞气管导管,应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伤口渗血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及时处理。
(3)伤口止痛。
范里莉等[1]研究表明,为使患者有良好的休息及睡眠,术后短时间内适当应用止痛剂,应用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 ,可减轻和缓解手术后患者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喉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喉癌的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咽癌的11-22%。
目前喉癌的治疗方法仞以手术为首选。
本组18例喉癌手术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又由于实习系统化护理,具备先进的传呼系统,掌握先进的病情观察技术。
为医疗提供信息,使病情得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安全渡过了围手术期、并加速了机体的康复,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均系男性,年龄50-70岁,其中喉部分切除术+喉成形术16例、喉全切术1例、全喉切除术+颈清扫术1例。
18例均成功地进行了手术及围手术期地监护,均安全的渡过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喉癌手术对患者来说,一方面要承受巨大的手术痛苦,另一方面对术后暂时或者长期失音顾虑重重,往往表现为恐惧悲观,对手术缺乏信心,我们要耐心开导,尽量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待手术环境,取得患者的信赖,使之安全可信。
同时通过与患者的交谈讲解以往成功病例,其中包括简单的手术过程,术后情况如呼吸改道,暂时由鼻饲管进食,疼痛如何处理等。
鼓励其面对现实,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心情平静,加强营养,睡眠充足,主动创造手术有利条件,另外还可以请其他术后病人现身说教,他们自己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治疗经过以及现在的状况,并给病人安慰和鼓励的心,使病人对手术有一定的信心,增强对今后康复的希望,同时教会病人用手势、纸、笔进行语言交流,解除其痛苦。
例如1例喉全切术患者术前对疾病悲观失望,对手术的危险性恐惧,对术后长期失音顾虑很大,我们实行责任制护理,深入病房,及时发现这种心态并根据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耐心开导病人,实施以上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2.2术前护理:做好各项常规术前检查,术前3日漱口液漱口4-6次/天,清洁牙垢,治疗龋齿拔出牙齿,清洁个人卫生。
术前3日开始练习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因不习惯而下床活动影响了伤口愈合。
术前2日房间用紫外线消毒,营养不良、贫血、全身状况较差者术前给予纠正,做好各种皮试及备血,教家属准备好镜子、纸巾、写字板等,以备术后交流用。
喉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摘要】目的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早期以手术为主,常施行全喉切除或部分喉切除术。
喉是人体进行呼吸、语言交流及吞咽保护的重要器官,喉切除术后,可引起许多生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喉癌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
方法将我科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行全喉切除或部分喉切除的220例喉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保持呼吸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气管造瘘口、气管套管的护理,做好鼻饲管的护理以及对喉切除术病人出院时的心理适应、语言康复、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均十分重要。
结论对接受喉切除的喉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益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喉癌围手术期出院指导现将我科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行全喉切除或部分喉切除的220例喉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及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喉癌病人共220例。
其中男215例,女5例;年龄57~82岁,平均62.76岁。
本组实施喉全切除术111例,行部分喉切除109;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39例。
1.2方法对本组患者均进行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进行心理支持,训练表达方式,口腔及呼吸道准备。
术后保持呼吸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气管造瘘口、气管套管的护理,做好鼻饲管的护理。
2 结果本组患者行部分喉切除患者62例拔管出院,全喉切除患者7例发生咽瘘,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及护理心得3.1术前护理3.1.1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无嘈音,陈设协调,消除病人对医院的恐惧、陌生感。
术前2天开始全面打扫病室卫生,地面用84消毒液湿拖,减少室内人员流动。
3.1.2心理支持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做好家属的工作,给手术前的患者最大的安慰,劝说患者家属多看望,多关心交流,少谈医疗费用的问题,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喉癌是指发生在喉黏膜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7],发病机制复杂,由于喉癌破坏性大,术后对饮食、语言交流等都有影响,甚至不能进食或失语,所以心理压力较大。
患者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8],是家庭的中坚力量,所以压力尤其大。
社会地位较高的,担心手术不能完全根治癌肿,日后复发,或手术影响身体,不能保持社会地位,而有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担心经济能力,担心以后身体状况不能有体力继续工作,所以精神紧张,引起抑郁焦虑。
在围手术期,尤其手术前,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对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的减少,有重要作用。
现将我科收治的21例喉癌患者予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21例喉癌患者,男13 例,女8 例,年龄42~73 岁,平均(50.3±3.3)岁。
手术方式包括全喉切除6例,喉部分切除9例,喉裂开术2例,垂直扩大喉切除4例。
按部位分:声门上6例,声门下6例,跨声门9例。
按病理分期分,Ⅰ期5例,Ⅱ期7例,Ⅲ期4 例,Ⅳ期4例。
术后病理证实,全部为鳞状细胞癌。
2.护理方法2.1术前护理2.1.1入院宣教及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热情迎接,由责任护士送入病房,介绍病区环境,病区设施,作息时间,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同病室病友,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名字及联系方式,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
详细向患者介绍各项检查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留取标本的方法,完善相关检查,了解患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及早发现对手术有影响的重要情况。
喉癌患者病情危重,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的心理,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和恐惧心理状况,就疾病的相关知识做针对性的介绍,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可防可控性,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已经手术且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为患者提供更为可信和有说服力的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除了患者本身的心理护理以外,护理人员应注重患者亲友的情况,一方面要照顾到亲属的心理状况,给予其安慰,另一方面要争取亲友多陪伴患者,给予其情感上的支持,强化患者的生存欲望。
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的临床护理分析喉癌是指发生于喉部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
在治疗喉癌的过程中,全喉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
该手术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全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的临床护理展开分析。
一、围手术期的护理1. 患者的心理状况喉癌患者的心理状况通常比较敏感,手术前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和勇气。
在手术中,护士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心理支持。
2. 术前准备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病史调查等。
在手术前,护士要进行给药和术前皮肤消毒等工作,并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清洁、鼻腔清洗和气管插管等操作。
3. 术中护理在全喉切除手术中,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双腔管置入等操作,并进行术中监护,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心电监测等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二、术后护理1. 术后镇痛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常见的症状包括喉咙疼痛、呼吸困难、口腔干燥等,因此需要进行术后镇痛。
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氧气供应充足。
2. 疾病宣教全喉切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并进行相关疾病宣教,包括如何进行口腔护理、饮食调整、呼吸训练等。
护士要详细告知患者切除术后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调整生活习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康复护理全喉切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近期和长期的康复护理,包括恢复呼吸和语言功能、进行音乐疗法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健康,尽早走出喉癌治疗的阴影。
总之,对于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的临床护理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关注和护理,同时贴近患者,积极沟通,提供细致入微的呵护。
通过护士的努力和照顾,患者可以更好地康复、恢复健康,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4) 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1 临床资料自2008年 9 月至 2013年 2月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包钢医院耳鼻喉科收治喉癌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在45~72岁之间,病程5个月~3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和或呼吸困难。
其中有4例同侧或区域淋巴结受累, 22例未发现转移。
26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4例采取全喉切除术,其余22例采用部分喉切除术。
2 护理2. 1 心理护理喉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因为喉癌患者大都以老年人为主,“绝症“的压力使患者焦虑恐惧,同时术后又面临着失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心情复杂,心理也非常敏感。
为帮患者克服这种痛苦心理,护士应勤与患者沟通,用亲切礼貌的语言介绍主治医师、病房环境及同室病友,以减轻由于环境的陌生给患者带来的压力。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用通俗的语言简单介绍手术过程,介绍同种病手术成功的病例,也可以请其他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讲述他们患病后的心理过程以及现在的状况,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失声是全喉切除术患者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术前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为了治疗疾病必须接受新的交流方式,并和患者约定好术后的交流方式,组织家属与患者进行哑语训练。
对于部分喉切除术的患者,要指导患者术后练习发音的方法。
2.2 术前护理及准备术前嘱咐患者注意口腔清洁,每次餐后用1%~3%双氧水漱口。
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应向其说明吸烟饮酒的危害及对疾病的影响,帮助患者戒烟戒酒。
饮食方面,进食含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及含有多糖或多肽的菌类食品,如蘑菇、银耳等。
患者如有喉部疼痛或吞咽困难的症状,可根据严重程度进食软质、半软质或流食,不能进食患者可静脉补充营养液,忌食辛辣、肥腻的食物。
术前1 d嘱患者清洁颈部周围皮肤并备皮,备皮上至颈乳突尖及下颌缘,左右两侧达颈后方,下至第三肋及肩部[3]。
术前8 h禁食水,术前30 min下导尿管及鼻饲管并固定,遵医嘱注射镇静药。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标签:喉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0-0097-02喉癌在临床上属于头颈部多发性恶性肿瘤,在头颈部肿瘤中所占的比例约为7.9%~35.0%,在全身恶性肿瘤中所占的比例为5.7%~7.6%[1]。
尽管喉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比例不高,但是对此病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残疾,如发音功能的丧失、外形的破坏和各种心理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从地区差异上来看,喉癌在城市的发病率要高于农村,且空气污染重的城市要远远超过轻污染城市。
2008年7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了56例喉癌患者,进行了喉部分切除术和喉全部切除术,现将护理工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6例,均为首次发病,均有手术指征,其中男50例,女6例,年龄39~73岁。
病程3个月~4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喉异物感、咽痛、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
1.2 手术方式行全喉切除术18例,全喉切除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15例,半喉切除术23例。
1.3 护理方法1.3.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护士要向患者讲述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并说明进行手术的必要性,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所采取的手术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在术前护士要更多地关心患者,可以和患者交流生活中的话题,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倾听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对患者的心情表示理解和同情,使患者得到安慰。
要让患者的家人多和患者沟通,能起到情感上的支持作用。
为了更坚定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并使患者配合手术,护士可以向患者讲述手术的整个过程、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术后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有的患者在术前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护士要对其病情作出准确地评估,并针对性地采取心理疏导措施,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问题。
(2)术前准备工作。
护士要向患者讲述全麻前的准备工作,如何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控制,并配合顺利完成手术。
如做好口腔的清洁和准备工作。
喉癌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除此之外,也有化疗、免疫治疗、冷冻治疗、镭射治疗以及中药治疗等。
术后护理对喉癌病人康复及提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喉癌病人手术前后护理措施如下:1 体位护理未清醒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清醒后抬高床头30~40°角,有利于术后患者呼吸和头面部减轻水肿,同时使头颈轻度前屈,可减少颈部皮肤切口张力,24~48h后改为半坐卧位。
但应避免头颈过度前屈,防止颈部造瘘口受敷料遮盖。
2 呼吸道护理注意保持气管导管通畅,及时抽吸导管内分泌物;注意每日气管内分泌物的量、颜色、气味及粘稠度等;按时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加抗生素和化痰药或行雾化吸入,导管口盖两层湿纱布,可湿化气道,防止灰尘吸入。
保持室温22℃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
部分喉切除术后留置气管套管,应定时清洗消毒气管内套管及气管导管,一般4~6h清洗1次,必要时增加清洗次数;及时更换脏的气管垫,防止痰液等污染伤口。
全喉切除术后,应保持颈部造瘘口周围清洁,随时擦净造瘘口周围的分泌物。
3 颈部引流管的护理部分喉切除或喉癌联合根治术后,术腔放置1~2条负压引流管,引流管能将术腔内的分泌物及淤血等引流出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术后感染。
术后保持引流管负压及通畅、防止脱出非常重要。
准确记录每天的引流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
一般于术后2~3d、24h引流量小于10ml时可拔管。
4 营养护理喉癌病人大多术前存在营养不良,加之手术引起的高分解代谢,营养缺乏极易发生。
术后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咽瘘的重要措施。
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1d鼻饲5~6次,每次200ml,同时还应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静脉补充营养,如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
若伤口愈合良好,未并发咽瘘或下咽狭窄,术后10d可拔除胃管,恢复经口进食。
若并发咽瘘,鼻饲应保留到咽瘘愈合。
鼻饲时及鼻饲后1h病人取坐位或右侧卧位或床头抬高45°角,有预防发生吸入性肺部感染的作用。
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1】【摘要】通过对53例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认为术前应注重心理护理,术后强调保护呼吸道和营养护理,同时注意预防外源性感染。
全组病人手术顺利,康复出院。
喉部手术范围较广,科学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护理全喉切除术部分喉切除术围手术期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包括全喉切除术和部分喉切除术,科学的护理方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2002年10月~2006年4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53例,本文就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3例:男52例,女1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岁。
文化程度:小学24例,初中23例,高中6例。
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鳞状细胞癌。
1.2 治疗和结果全组行全喉切除28例,部分喉切除25例。
术后均无伤口感染,治愈出院。
其中25例部分喉切除术后带有气管套管,并带管出院。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1)喉癌病人以老年为多,病人心理十分复杂和敏感,对癌症及手术有恐惧心理,因对术后效果的怀疑引发焦虑心理,为家庭造成经济负担带来自责心理,担心家属遗弃的孤独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应耐心安慰病人,针对病人不同的个性、年龄及心理特点进行解释,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手术的重要性及大致经过。
向病人解释喉部肿物如不及时治疗,将进一步增大,可阻塞喉腔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2)我们向病人家属介绍全喉切除术和部分喉切除术的基本情况,教育家属承担家庭护理的责任,气管套管的清洗及消毒方法,如何协助患者重建发音。
同时取得病人家属和同事的配合,减轻病人来自家庭及社会的心理压力,消除孤独自卑感,增强信心。
2.1.2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是减少术后感染和防止咽瘘的重要环节。
术前3d用Dobell氏液清洁口腔,每天4~6次,并告之病人注意口腔清洁,饭后漱口、刷牙,有龋齿者,嘱其到口腔科拔除或作口腔牙病治疗。
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9-07-01T11:22:55.4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作者:丰爱华孔令红
[导读]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老年喉癌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疾病等全身慢性病,麻醉、手术的风险大,容易出现相关的并发症。
丰爱华孔令红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干部病房九区;北京100142)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老年喉癌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疾病等全身慢性病,麻醉、手术的风险大,容易出现相关的并发症。
患者行喉全切除术后失去发音功能,难以正常社交,往往造成患者身心障碍。
针对以上特点,我科对老年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加强护理,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顺利康复。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护理
1.1术前护理
1.1.1 心理护理细心观察患者,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患者的恐惧、悲观、绝望的心理,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对癌症是不治之症的误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1.2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遵医嘱完成常规血化验、胸片、心电图、血压、血糖、肺功能等检查,如有异常,调整到正常水平才能手术,尤其是血压、血糖、电解质。
据报道[1],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发生已占老年手术患者的30%~60%,高血压增加了麻醉、手术的风险,尤其是增加围手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上一般主张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为宜,对伴有糖尿
病的患者降压的目标为130/85 mmHg。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未控制,术中术后可能会发生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另外,血糖高会影响术腔的上皮化,增加感染机会。
血糖以
控制于6.7~10.0 mmol/L为宜[1]。
1.2术中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及时吸出喉部血性液体,以防窒息。
1.3术后护理
1.3.1 早期活动麻醉清醒后予头高位,平卧,术后第1天开始床上活动,第2天协助下床活动,鼓励病人在补足液体、气道湿化的情况下,自行咳嗽、咳痰,将痰液自然咳出,减少反复吸痰造成的感染和损伤。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消化道功能,防止血栓及肩周炎的发生。
1.3.2呼吸道护理术后保持相对稳定的室温和湿度非常重要,一般室温保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60%"--70%。
术后24 h持续监测病人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持续面罩吸氧,流量2 L/min,以保持足够的氧气供给。
加强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并及时吸痰,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2]。
吸痰时压力不宜过大,吸痰管插入不能过深,尽量避免深部抽吸,以免损伤气道黏膜。
术后常规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术后刺激性咳嗽,有利于伤口痊愈。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勤吸痰,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堵塞。
由于痰液分泌物的刺激,术后病人颈部切口易
感染,需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和更换纱布垫,保持切口敷料干燥。
1.3.3饮食护理喉癌术后早日行胃肠道营养支持,有利于术后恢复,尤其对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甚为重要。
鼻饲流食应少量多餐,每3 h一次,每次400 ml,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花、鸡汤、鱼肉泥、果汁、蔬菜汁等。
鼻饲时可将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与高维生素饮食交替进行,以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人。
两餐之间适当补充水分以利于消化。
本组患者中,我们采用新的管饲法,即每3 h一次,每次400 ml,代替传统的管饲法即每2 h一次,每次200 ml,增加管饲量不仅符合喉癌术后患者的营养需要,而且可以减少鼻饲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患
者康复。
1.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4.1乳糜漏进行颈廓清创术,若术中损伤胸导管,可发生乳糜漏或淋巴漏,多数患者乳糜漏发生于术后2~3 d将拔引流管时,此时会发现引流量渐多,每天总量超过250 ml,最多每天可达500 ml,外
观初为淡黄色,以后则为乳白色,伴有锁骨上皮肤肿胀明显、凹陷压迹等现象,若发现乳糜漏,立即通知医生,停止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包扎。
由于食物中含有大量长链甘油三酯,经肠道吸收后进人淋巴系统增加乳糜液的形成,停止鼻饲1周后,乳糜漏多可自愈。
本组患者给予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胰岛素全肠道外营养,维持机体生理需要量[3]
1.4.2肺栓塞术后患者若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呼吸循环障碍,应考虑肺栓塞的发生,尽快报告医生查明原因,纠正休克,护理上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再行
结扎。
1.4.3气胸或纵隔气肿发生气胸或纵隔气肿多为损伤胸膜顶所致,少量气体进人纵隔无任何症状,多可自行吸收;若合并气胸时,少量积气行胸腔穿刺排气,若呈张力性气胸,必须做胸腔闭式引流,排除
积气。
1.4.4误吸与进食呛咳误吸、进食呛咳往往与手术切除部位大小、精神因素、食物粘稠度、进食体位有关。
护士要主动向病人进行健康饮食指导,指导病人第一次经口进食时,选择糊状的半流质食物,如
烂糊面,避免进食流质食物。
进食时的最佳体位是让患者取端坐位、头低30度下颌内收,尽量不吃米饭、馒头等。
帮助其改变进食过热、过快等不良习惯。
通过护士的耐心指导,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误
吸与呛咳。
1.4.5健康指导本组老年患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加强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嘱患者合理休息,调配饮食.少量多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坚持颈肩部的康复训练,定期复诊,有问题随时就诊,教会患者简单的自检方法。
告知患者要长期接受随访,并解释长期随访的重要性。
患者需终身带管,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消毒套管的方法,学会更换喉垫,必要时家中备吸痰器。
防止异物落人造瘘口发生意
外,同时,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呼吸道炎症。
患者失去发声功能,教会患者沟通方法,练习食管发音或者使用电子喉。
参考文献
[1]左丽静。
刘博.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J].临床耳鼻咽喉头
颈外科杂志,2009,23(4):375.
[2] 肖芳红,李智娟。
杨苏妃,等.经鼻气管插管痰痂形成的分析及
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36.
[3]吴春树,余蓉,张虹婷,等.管饲量对喉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
症影响的实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