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薯22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85 KB
- 文档页数:2
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廊烟薯6'选育及栽培技术揭琴;张恭;杜德玉;辛国胜;田金玉【期刊名称】《农学学报》【年(卷),期】2016(006)001【摘要】为了满足高产优质甘薯品种的市场需求,推动河北省甘薯产业的发展,廊坊市农林科学院以烟台农科院筛选的优良品系'06-20'为母本,'豫薯868'、'烟薯22'、'烟薯24'、'漯徐薯8号'、'商薯7号'、'密选1号''、中泰9号'等7个亲本作父本进行混合授粉杂交选育出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廊烟薯6'.该品种萌芽性好,长蔓,分枝数多,结薯集中,薯块大小整齐,薯干较洁白平整,食味较好,抗根腐病,贮藏性较好.2014年1月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定名为'廊烟薯6'.通过研究建立了该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试验表明,该品种是淀粉和鲜食兼用型品种,在生产上具有突出优势,符合食用安全、产品优质、生产高效的育种目标.【总页数】3页(P25-27)【作者】揭琴;张恭;杜德玉;辛国胜;田金玉【作者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河北廊坊065000;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河北廊坊065000;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河北廊坊065000;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烟台265500;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河北廊坊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1【相关文献】1.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廊烟薯6’选育及栽培技术 [J], 揭琴;张恭;杜德玉;辛国胜;田金玉;2.甘薯新品种烟薯16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J], 林祖军;崔广琴3.高产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湛薯407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J], 汪云;李观康;陈胜勇;余小丽;何霭如;陈傲4.甘薯新品种烟薯1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J], 王建玲;辛国胜;韩俊杰;刘志坚;王晓5.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烟薯24号’选育及覆膜栽培技术研究 [J], 辛国胜;林祖军;韩俊杰;刘志坚;商丽丽;邱鹏飞;曲文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薯22号种植配套技术研究作者:卢鑫,李正河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10期卢鑫1,2,李正河2(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2.兵团第六师新湖总场)摘要:新湖农场自然条件较适宜种植甘薯,种植的甘薯薯块外观品质佳、淀粉含量高、加工品质好,适宜加工淀粉、粉丝、粉条等产品。
本文以高淀粉甘薯品种徐薯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品种试验方法与统计分析,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得出该品种最佳种植密度为3808株/667m2,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2kg/667m2,氮肥采用前少后多的施肥方式(4∶6),钾肥最佳施用量为18kg/667m2。
关键词:徐薯22号;种植密度;施肥量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供试品种及来源试验甘薯品种为徐薯22号。
由著名甘薯育种家马代夫以“豫薯7号”为母本,“苏薯7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2005年3月通过国家品种鉴定。
该品种淀粉含量高、产量高及适应性广。
1.1.2试验用肥料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
1.2试验地点试验设在第六师新湖农场新野社区36连,该区无霜期165d,作物生产季节日照时数为1955~2019h,全年≥10℃以上积温3684℃。
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为棉花,土壤碱解氮含量为59.4mg/kg,速效磷含量为15.4mg/kg,速效钾含量为354.6mg/kg,有机质为1.5%。
1.3试验方法试验选用L9正交设计,共设计密度、氮肥、钾肥、氮肥施肥比例4个因素3个水平(表1、2)。
A为种植密度,设置3322株/667m2、3808株/667m2和4284株/667m2共3个水平;B为氮肥施用量,设置8kg/667m2、10kg/667m2和12kg/667m2共3个水平;C为钾肥施用量,设置10kg/667m2、14kg/667m2和18kg/667m2共3个水平;D为氮肥用法,即在移栽后45d和75d进行两次追肥,前后比例设置4∶6、5∶5和6∶4共3个水平。
烟稻轮作是常见的一种水旱轮作,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而且能有效减少病虫草的危害,实现烟、粮双丰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尤溪县洋中镇位于北纬26°10′~26°22′,东经118°21′~118°40′,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变化,尤溪县种植烟后稻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年尤溪县种植烟后稻面积3066hm 2,其中洋中镇种植面积326hm 2,栽培品种主要以优质杂交稻组合为主,丰优22以米质优、丰产性好深受种植户的欢迎。
丰优22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粤丰A×扬恢22配组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2]。
近几年在尤溪县洋中镇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出株型适中、长势繁茂、产量中等、米质优良等特性。
现将丰优22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种植表现尤溪县洋中镇后楼、康林、龙洋等村作烟后稻种植,2013年平均产量为8179.5kg/hm 2。
其中,后楼村种植15.5hm 2,平均产量7654.5kg/hm 2。
康林村种植3.6hm 2,平均产量8350.5kg/hm 2,龙洋村种植2.3hm 2,平均产量8533.5kg/hm 2。
2特征特性2.1生育期丰优22作烟后稻种植,于6月上中旬播种,秧龄30d ,9月中旬齐穗,10月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35d 。
2.2农艺性状丰优22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剑叶直立,叶色较浅,生长整齐度较差。
田间表现为株高128cm ,穗长23.1cm ,剑叶长39.3cm ,剑叶宽2.1cm ,穗总粒数172.4粒,结实率80.8%,千粒重27.2g 。
2.3抗逆性200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通过审定该品种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
2013年在尤溪县洋中镇种植,没有发现稻瘟病,轻感白叶枯病。
烟叶套种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王学兰(新野县汉城街道办事处)摘 要:本文根据新野县的烟叶与甘薯套种模式,分析总结了该种栽培模式的优点、相关技术和注意事项,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栽植时间、田间管理等多个角度,对烟叶套种甘薯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梳理,希望将此栽培模式推广至同类型的地区,以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烟叶;甘薯;栽培技术;套种中图分类号:S62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94(2023)07-0085-03新野县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位于南阳盆地的中心,总面积1 062 km 2。
新野县属于北亚热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都很丰富,春季多风、气候多变;夏季湿热,易出现旱涝;秋季凉爽,阴雨不断;冬季寒冷,干燥少雨。
这样的气候条件使新野县的土壤肥厚,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烟草又名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烟草不仅可以制成卷烟、雪茄、斗烟、旱烟等供人吸食以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头癣、白藓、秃疮、毒蛇咬伤等,以及治疗骨结核、慢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等病症,同时还常用于防治“四害”(钉螺、蚊、蝇、老鼠)。
甘薯既能充当主食,也可作为许多轻工业产品的原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将甘薯作为原料的工业已经涉及食品、化工、医疗等其他数10种工业门类,利用甘薯制成的产品可达400多种。
近年,新野县探索出烟叶与甘薯套种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有效减轻因烟叶重茬种植造成的病虫危害问题[1]。
利用烟草种植地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甘薯可以直接售卖或者进一步加工成淀粉、粉条、粉皮等,提高烟农收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栽培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建设智慧育苗生产区、组培实验室等项目,构建农业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体系与大数据分析的综合应用,推进加工的标准化,建立覆盖基础数据、应用支撑、数据交换、网络安全、业务应用等类别的追溯标准体系,可形成特有的农产品上行体系、服务标准、运营模式。
中高海拔地区烟—薯模式下紫薯高产栽培技术作者:余道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06期摘要介绍烟—薯模式下紫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合理栽插、加强田间管理、综防病虫和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紫薯的栽培。
关键词烟—薯模式下;紫薯;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39.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050-01近年来,随着紫薯销售市场的不断拓宽,深加工前景良好,建宁县新开拓的烤烟—紫薯轮作种植模式得到迅速发展,2013年客坊乡从建宁县均口引进越南紫薯薯苗,在中畲、水尾等中高海拔村套种烟叶逾20 hm2,烟薯合计产值115 470元/hm2。
在CB1号烤烟套种越南紫薯中心示范片种植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传统的烟—稻轮作模式增收13 440元/hm2。
其种植技术也日趋成熟,现将中高海拔地区烟—薯模式下越南紫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种好前作烟,夺取高产保丰收建宁县客坊乡地处闽西北,境内群山起伏,地势高低不平,许多烟田海拔高度在600 m以上,占面积的40%左右,且落差较大,属典型的中高海拔山区。
历史上属于典型的单季作物种植区,复种指数低,单位面积生产收益低。
为发挥中高海拔山区种植其最佳高产模式,尽量延长紫薯大田生育期,增加其品质,烤烟品种宜选择早熟品种(如CB1号为宜)。
掌握烤烟终采期在7月中旬左右为好。
认真按照烤烟生产栽培技术,落实各项栽培管理措施,科学烘烤,争取头季烟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同时适当早插薯苗,以延长后作套种薯的生育期[1-2]。
尽量使紫薯块根膨大期处于较适宜的温光季节。
2 中高海拔烟—薯轮作模式下紫薯高产栽培技术2.1 适时栽插,合理套种2.1.1 套种时间。
中高海拔山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待烟株尚有6~7片顶叶时(即在烤烟采收至第三烤后)此时当地气温已稳定控制在15 ℃以上,此时栽插套种薯苗最佳,薯苗选择苗高20~25 cm、挺拔结实、汁液多、叶片肥厚、大小适中、色泽浓郁、没有病斑的壮苗。
优质稻丰优22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优质稻丰优22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丰优22是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
丰优22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出的新品种,2006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丰优22群体比拟整齐、植株型比拟适中,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并且米粒的质量比拟好,能够实现丰产。
本文主要就优质稻丰优22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优质稻丰优22;烟后稻;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2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 ki.jlny.2021.06.009烟稻轮作是一种比拟常见的水旱轮作的方法,能够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肥效的提升,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得以改善,能够减少病虫的为害,实现烟、粮双丰收,提高经济效益。
丰优22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粤丰A×扬恢22配组的水稻新组合。
本次研究以顺昌县为例,对优质稻丰优22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1 顺昌县情况介绍顺昌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北纬26°38"-27°121",东经117°29"-118°14",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逐渐调整,耕作制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顺昌县种植烟后稻的面积逐渐增多。
以2021年为例,顺昌县种植了3066公顷烟后稻,其中仁寿镇的种植面积到达326公顷,种植的品种主要是优质杂交稻组合,丰优22受到了广阔种植户的好评,主要在于其米质优良,并且产量较高。
2 优质稻丰优22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2.1 种植表现顺昌县仁寿镇桂溪村等村都进行了烟后稻的种植。
2021年,烟后稻的平均产量为8179.6 公斤/公顷。
其中,桂溪村种植15.6公顷,平均产量为7654.6 公斤/公顷。
如何提高烟薯套种生产效益作者:朱富春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6期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6℃,日照时数218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86毫米,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烟薯套种。
2012年全区烟薯套种面积5000公顷,虽然本地烟薯套种技术比较成熟,但是怎么以低廉的成本、较小的劳动投入帮助烟农获取最大的生产效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劳动力价格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笔者研究烟薯套种技术15年,现将一些经济实用、成效好、收益高的栽培技术归纳整理如下,以供广大烟农参考。
一、烟薯套种的意义1. 缓解了人多地少、烟薯争地的矛盾,在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红薯产量,提高了烟农效益。
2. 充分利用烟薯间互补共生原理,解决了烟叶重茬难题,减轻了病虫害。
3. 稳定了烟叶生产,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烟叶用途单一,生产技术性较强,受旱、涝、病、虫等自然因素制约较多,单纯种烟风险大,烟薯套种后,大大提高了烟农种烟积极性。
二、烟薯套种机理1. 烟薯套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
烟叶的大田生长期为4月上旬至8月下旬,在此前后的田间空闲期间,为套种作物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
采用烟薯立体种植,既能使烟叶富财政,又能使甘薯富群众。
2. 利用烟薯生长特点,发挥优势互补作用。
①营养互补。
烟叶生长要求“少时富,老来贫”的营养环境。
烟薯套种时,前期能为烟叶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后期甘薯吸收烟田中过剩营养,便于烟叶正常落黄,提高烟叶品质。
②时空互补。
烟叶是经济作物,直立生长,甘薯是粮饲兼用作物,匍匐生长,两者套种能更好地发挥空间优势。
③拮抗互补。
甘薯能抑制烟叶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系菌落,从而减轻烟叶病害的发生,解决了烟叶重茬的难题。
三、烟薯套种注意事项1. 加深耕层,适当加大施肥量,补施钾肥。
冬季深耕30厘米左右,根据土壤肥力,在单作烟田施肥指标基础上多施20%,烟叶采烤结束后,及时拔除烟株,并喷施磷钾肥,促薯生长。
设施农业2023-1063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3%),用于防治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害虫咬食薯块[2]。
1.3 起垄起垄能够增加昼夜的温差,温度白天高能够加强红薯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加产物,晚上温度低,减少植物养分消耗。
起垄应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当选择起垄时间,土壤湿度过大,容易造成结块。
做到窄宽、高度一致,笔直无弯曲,方便后期覆盖地膜。
费县双行栽植通常起垄高度40 mm、底宽80 mm、上宽45 mm。
铺设滴灌管带是沿垄面中间,铺设规格16 mm、厚度0.2 mm、滴孔间距25 cm 滴灌管带。
滴灌带铺设完成后,和支管连接的两端应留有1~2 m 的预留空间,这个预留长度可以防止滴灌带连接直管后过于紧绷,还可以防止连接时裁剪失误导致长度不足。
裁剪滴灌带时用力均匀,尽量使得裁剪后的端口平整垂直,这样在与支管和连接配件连接时,才能均匀卡住并连接,滴灌带内通水后受水压冲击也能受力均匀,保证连接稳固[3]。
2 选苗‘烟薯25’为鲜食品种,既然是鲜食品种,那就要注重薯块的外观与内在质量。
栽植苗应选择大田苗或高剪苗。
大田剪苗比较粗壮,缓苗快,抗病能力高,结薯率高而且早,薯型好,易储藏,脱毒健康的大田剪苗生长期在80天内的效果更好。
选苗时要求剪苗长度30~35 cm、百株重2.5~3 kg,植株健壮无病害,叶片深绿无斑点。
避免引进老化、木质化大田苗,尽量优先考虑其母本来源,选择当地购买。
如果购买南方纯大田剪苗,应尽量选择有资质的育苗公司繁育的种苗,避免引入南方蔓割病、象甲虫等病虫害[4]。
3 地膜覆盖栽植技术要点3.1 地膜覆盖优势地膜覆盖最大作用是提高土壤温度,春季低温期间采用地膜覆盖,白天受阳光照射后,0~10 cm 深的土层内可提高温度1~6℃,最高可达8℃以上。
进入高温期后,若无遮阳设施,地膜下土壤表层的温度可达50~60℃。
但在有作物遮荫或地膜费县‘烟薯25’薄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摘要:‘烟薯25’以其独特的香甜口感和超高的经济价值,备受广大种植户的青睐。
烟薯22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烟薯22是烟台市农科院甘薯研究所育成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种。
为了加快烟薯22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烟薯22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对其生长发育特点、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脱毒快繁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论如下:1、烟薯22高产的特征特性和生理基础包括:(1)地上部茎叶前期生长快,中期生长平稳,后期不早衰。
其增长速度在栽插后65d即达到最大值930kg/hm2/d,以后增长减慢,在栽插后95d才开始衰退。
(2)薯块膨大早,在栽插后80d,到达块根产量形成的高峰期,薯块膨大速度达最大值732 kg/hm2/d,之后薯块膨大速度下降。
薯块膨大高峰期出现的早,表明该品种有早熟的特性。
(3)叶面积系数接近最佳值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从全生育期平均叶面积系数来看,烟薯22的叶面积系数3.25,更接近理想的叶面积系数3.20。
(4)栽插后50天,T/R值最大,之后逐渐下降,表明光合产物由地上部向地下部转移较早。
(5)烟薯22的平均净光合速率为23.65 mgCO2·dm-2·h-1,净光合速率高,光合作用更强,更有效率。
2、分层施肥是根据甘薯的需肥特点,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所采用的一种施肥技术。
每666.7m2将1000kg鸡粪和部分化肥,耕地时一次性施入。
起垄前在表土层铺施硫酸钾10kg/666.7m2、尿素5kg/666.7m2,然后起垄。
栽种浇水后,待水下渗后,施尿素2kg/666.7m2。
分层施肥技术解决了肥料供应不足和肥料集中施用造成阶段性肥料过剩产生的茎蔓徒长的问题。
3、黑色地膜覆盖栽培,相比较白色地膜覆盖栽培和不覆膜栽培,具有以下几
个优点:(1)提高地温,保持地温稳定适宜,地温在25~35℃,有利于块根的生长和
膨大。
(2)地上地下部生长动态各项指标都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前期生长快,中期稳定,后期不早衰,最终提高了甘薯薯块产量。
(3)用黑色地膜覆盖,不用喷施除草剂,绿色环保。
(4)在进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时,只是将以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覆膜栽培技
术中,白色地膜改用黑色地膜。
操作技术简单成熟,效果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4、在甘薯生长早期,干旱会造成甘薯的叶面积系数低,地上部生长缓慢;T/R 值较高,薯块膨大延迟;净同化率低,干物质积累效率低。
在北方丘陵干旱地区,
施用保水剂能有效改善前期干旱对甘薯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显著提高甘薯产量。
5、甘薯品种种植多年后,品种会产生退化,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
甘薯脱毒能够显著改善品种退化的问题,研究适合烟薯22的脱毒快繁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高产栽培所需种苗的质量。
在进行烟薯22脱毒快繁时,采用高温预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成活率和脱毒率。
主要改进措施是:在人工气候室中,将烟薯22种薯进行35℃高温催芽20d;剪取1cm顶芽,35℃水浴2h后,进行茎尖脱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