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品管圈实施新生儿红臀管理的实践
- 格式:docx
- 大小:28.19 KB
- 文档页数:2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采样方法,挑选24名红臀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等分为两个小组,其中1组采用常规护理,2组则基于品管圈对新生儿实施护理。
通过比对两个小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以及红臀严重程度来判定品管圈临床应用的价值。
结果:组中共计有5名新生儿出现红臀,发生率为41.67%;2组1组中共计有2名新生儿出现红臀,发生率为16.67%.计算可得,2组红臀发生率低于1组24个百分点。
结论:品管圈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新生儿红臀,又称其为尿布皮炎,多发于2-10天的新生儿,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实际就是由于没有及时为新生儿更换尿不湿,而当其臀部长时间处于一个潮湿的状态,新生儿本身表皮层较为脆弱,还无法形成有效的保护,所以就会出现红肿,以及丘疱疹等状况,严重一点还会出现糜烂现象。
基于此,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显然无法保障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在可控范围,需要基于品管圈(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实施护理服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护理办法,提高交接班效率,以保证新生儿红臀的发生率可以有效被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1资料与方式1.1病患资料本次研究随机挑选的新生儿均于2020.12.1-2021.2.1号之间出生的,其中1组12名新生儿中,足月儿8例,早产儿4例,男女比例为1:1;2组12名新生儿中,足月儿7例,早产儿5例,男女比例为1:1。
1.2护理方法1组按照常规护理标准执行,医护人员每间隔1小时巡视一次,检查新生儿臀部湿润程度,如发现尿不湿过于湿润则立即更换,并使用新生儿专用毛巾擦拭其臀部,保持干燥。
对于臀部出现局部轻微红肿现象的新生儿,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划为重点护理对象,直至红肿消失为止。
品管圈护理模式对降低新生儿住院期间红臀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住院期间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降低红臀发生率的临床效果。
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住院新生儿1500例,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750例为控制组,双号750例为试验组。
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
比较两个组别红臀发生率及家属满意率。
结果:两个组别红臀发生率及家属满意率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新生儿住院期间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减少红臀发生,且家属普遍满意,值得推广研究。
【关键词】新生儿;住院期间;品管圈护理模式;红臀;临床效果在临床上,新生儿红臀属于多发且常见疾病,其又称之为尿布性皮炎,高发群体为新生儿,原因为此类群体皮肤较为娇嫩,未完全角质化,且两便后若尿布更换不及时,则极易长时间处于臀部皮肤潮湿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红臀的发生率【1】。
新生儿红臀一旦发生,则患儿主要表现为尿布接触边缘红斑显著,甚至出现糜烂、水泡、丘疹等,若治疗或处理不及时,则极易引发皮肤感染、渗血、破溃,从而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
而通过对住院新生儿采取有效护理模式加以干预,则可有效降低红臀发生率。
因此本文即分析了新生儿住院期间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降低红臀发生率的临床效果,现阐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住院新生儿1500例,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750例为控制组,双号750例为试验组。
统计患者资料:试验组日龄值为4-20(7.2±2.4)d;性别比例男/女为324/326。
控制组日龄值为5-21(7.4±2.6)d;性别比例男/女为334/316。
经临床统计学检验各组基础资料,结果P值>0.05,具有比较意义和价值。
1.2方法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具体为:(1)成立品管圈:由9名护士自愿组建品管圈,设置秘书1名,督导1名,圈长1名,三人负责对圈员能力打分,并对目标值予以计算。
品管圈在新生儿红臀中应用的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
顾婕;余洁;张惠英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专科版)》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新生儿红臀干预后的效果评价及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品管圈手法管理新生儿红臀,回顾性统计分析品管圈开展前后红臀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下降;重Ⅱ度红臀治疗时间缩短,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存在不足,发生重Ⅱ度红臀3例,缺乏对重度红臀的预警性评估.结论品管圈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缩短红臀发生时间;仍需进行持续改进,完善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总页数】2页(P180-181)
【作者】顾婕;余洁;张惠英
【作者单位】610104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NICU;610104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NICU;610104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NICU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R197.323
【相关文献】
1.品管圈在神经外科基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刘洁;王斐
2.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评价 [J], 安慧娟
3.品管圈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 [J], 王月红
4.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申苗
5.品管圈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曲明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新入院患儿院外带入红臀治愈率的护
理实践
祖静
【期刊名称】《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038)011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新生儿内科对新人院患儿院外带入红臀治愈效果的影响。
方法通过运用品管圈对新生儿内科新人院患儿院外带入红臀的护理,对其进行改进和效果分析。
结果新人院患儿院外带入红臀通过运用品管圈治愈率由73.63%提高至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提高新生儿内科新人院患儿院外带人红臀治愈率,同时能保障医疗安全、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在儿科病房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768-770)
【作者】祖静
【作者单位】[1]徐州市儿童医院输液室,江苏徐州22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提高住院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实践探索 [J], 李兰;陆燕;陈立霜;苏家慧
2.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经肛门巨结肠患儿术后红臀发生率的应用 [J], 刘丽;张琳钐;胡
丽君;田莎莎
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患儿红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J], 杨跃敏
4.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新入院患儿院外带入红臀治愈率的护理实践 [J], 祖静
5.“管理工具(品管圈、6S)应用于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暨品管圈成果发表全国学术交流会议(《当代护士》第127届护理学术交流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品管圈实施新生儿红臀管理的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新生儿红臀管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应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新生儿红臀管理存在问题进
行改正,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目标制定并组织实施。
结果:新生儿红臀发
生率由品管圈之前的62%降低为品管圈开展后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大大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红臀品管圈
新生儿红臀又称尿布皮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性皮肤病[1]。
多因
臀部皮肤长期受到潮湿刺激,或因腹泻粪便刺激,加上尿布更换不及时或使用透气
性能差的尿布所致。
表现为肛周、臀部、会阴部皮肤及腹股沟皮肤潮红、脱屑、
糜烂、渗液,伴散在红色斑丘疹或脓点及分泌物等,严重者可蔓延至男婴的阴囊、
女婴的大阴唇、大腿内侧、腰骶部,极易发生继发感染。
是新生儿病房护理工作最
常见的棘手问题之一。
如果护理不当,将造成延迟愈合,局部皮肤损害,继发局
部和全身感染。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将2018年2月-9月入住我科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月份
作为对照组(n=212),6-9月份为观察组(n=176)。
其中男208例,女180例,黄疸187例,缺氧104例,肺炎77例,其它20例,入院时皮肤完好,仔细观察
每个新生儿,对符合新生儿红臀诊断时间、分布、治疗措施,预后进行详细记录。
根据《儿科护理学》新生儿红臀临床诊断标准,将新生儿红臀分为I,II,III三度。
I度:局部皮肤潮红伴少量皮疹,范围小。
II度:皮肤红,范围大,皮疹破溃并伴
有脱皮;III度:皮肤红,范围广,伴皮疹,皮肤发生较大面积的糜烂和表皮剥脱
及渗液[2]。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新生儿科共有护理人员11人,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8人愿意
参加品管圈,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6岁。
本科4人,大专4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3人。
选出圈长和辅导员各一人。
1.2.2主题选定圈员利用头脑风暴,依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原则,确定以:“减少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
1.2.3圈选要因圈员们收集分析本科室患儿发生红臀率的常见因素,圈员们通过
评分圈选主要治病因素。
根据最后分数统计结果选出新生儿红臀发生的主要原因:选择劣质尿不湿,家长缺乏选择尿布经验,知识缺乏,某些特殊治疗(光疗)等
7个要因
1.2.4针对要因,制定对策,并予以评定
1.2.4.1加强红臀相关知识培训①理论知识培训:有N2级以上护士负责查阅资料,做课件,有针对性地培训N1级和新入科护士。
使每个护士掌握红臀护理要点及
处理步骤,科室技能组现场演练臀部护理操作流程并考核。
②加强巡视,指导家属勤换尿布,勤清洗。
1.2.4.2加强家属宣教①如何选择新生儿的尿布呢? 1.纸尿布一定要选择吸水性强的,并且能够时刻保持宝宝屁屁干爽的纸尿布。
2、选购纸尿布时要注意包装上
的标识是否规范,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的纸尿布,比较有保障。
3、根据宝宝的年
龄和性别挑选型号适合的纸尿裤,另外,纸尿裤不要买多,多次分开买比囤起来
好。
4、宝宝纸尿布分为网面和纯棉表面。
建议妈妈们夏天使用网面,较为干爽。
冬天则使用纯棉表面,比较柔和亲肤。
②宝宝臀部护理详细步骤:在给宝宝换尿布前,先要在宝宝下身铺一块大的换尿布垫,防止在换尿布期间宝宝突然撒尿或
拉屎,把床单弄脏1、用一只手抬起宝宝的臀部,然后向臀部下方塞进尿布裤。
2、用湿纸巾将宝宝的下半身擦拭干净,然后擦干。
3、等皮肤干爽后涂上爽身粉或
婴儿护肤霜。
4、适度的分开双脚,然后在双腿之间夹尿布,并自然地调整尿布
形状。
5、让尿布贴紧后背,以免从后背流出尿液。
6、左右对称地固定尿布套。
如果尿布被挤出尿布套外面,就应该把尿布塞进尿布裤里去。
1.2.5目标值设定根据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X改善重点X圈能力)进行设定,根据圈员个人能力自我评价设定目标值=62%-( 62%×73.19%×80%)=25.7%
2结果
2.1 品管圈开展前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发生红臀46例,观察组发生红
臀15例。
品管圈开展后新生儿红臀的发生率较之前有所降低表1
2.2率和进步率
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目标设定值-改善前数据)】
×100%=【(18%-62%)÷(25.7%-62%)】×100%,为122%,进步率=【(改善后
数据-改善前数据)÷改善前数据】×100%=【(18%-62%)÷62%】×100%为71%
3.讨论
新生儿存在比较薄弱的皮肤表皮角质层皮肤屏障保护层较低[3],宝宝的小屁
股天生就是那么娇嫩,角质层薄,防御功能又比成人低,无论是用纸尿裤还是传
统尿布,尿液的刺激都很容易引起过敏情况,常见红屁屁、尿布疹等。
因此,婴
儿臀部护理第一点是要勤换尿布,做到勤洗勤换,避免屁屁长时间浸泡在尿液中。
针对治疗因素及时护理干预:对于接受蓝光治疗的患儿要加强喂养和护理,
调节适宜的箱温,经常更换尿布,每次换尿布后用温水将宝宝臀部皮肤洗净。
保
持臀部清洁、干燥,经常更换体位以减少局部皮肤受压,必要时使用肠道收敛药
物(常乐康)。
综上所述,新生儿红臀的治疗管理中,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早预防是
关键,应用品管圈实施新生儿红臀管理治疗并降低发生率还是有效的。
鉴于有所
区别,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参考文献
[1] 瞿云,徐莉.克霉唑乳膏与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联合治疗重度新生儿红臀的疗
效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学,2013(6):415-416.
[2] 崔焱,张玉侠等。
儿科护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3] 顾婕,余洁,张惠英等.品管圈在新生儿臀红中应用的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7: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