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李清照的女性之美
- 格式:docx
- 大小:37.32 KB
- 文档页数:2
浅论李清照词作的女性意识发布时间:2021-03-02T15:04:47.14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1期作者:李娟[导读]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我们读着她那一首首清丽旖旎的词作,仿佛闻到了一缕缕檀香、梅香、酒香,感受到了作者那一丝丝令人心醉的愁情,李清照在其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心理感受和细腻的词人气质打动了世人,她真实地反映了作为女性的自我,自然地流露出自我的女性生命意识,从而形成了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魅力。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李娟(四川省仪陇中学校四川南充 637600)【摘要】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我们读着她那一首首清丽旖旎的词作,仿佛闻到了一缕缕檀香、梅香、酒香,感受到了作者那一丝丝令人心醉的愁情,李清照在其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心理感受和细腻的词人气质打动了世人,她真实地反映了作为女性的自我,自然地流露出自我的女性生命意识,从而形成了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魅力。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
【关键词】婉约词宗女性意识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59-0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文学气氛和学术气氛很浓的家庭环境里,她的父亲李格非,做过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学有专长的学者,对历史、文学、书法均有较高的造诣。
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也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所以其幼年便很有才华,诗词歌赋,无所不能。
建中靖国元年与赵明诚结婚,二人志趣相谐,诗词唱和,生活非常美满。
宋词鉴赏:李清照的词艺之美一、引言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李清照作为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她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本文将深入探讨李清照的词艺之美,包括其创作风格、题材内容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
二、李清照简介在介绍李清照的词艺之美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她个人背景和历史地位。
李清照(1084年-1151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生活在北宋时期。
她是北宋晚期最重要的女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
三、风格特点李清照的词作在当时可以说是别具一格,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风格特点: 1. 清新婉约:她以清新婉约见长,善于运用大量花草树木、山水自然等元素来表现内心情感,并以细腻典雅的语言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2. 情感真挚:李清照在词作中表现出对爱情、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真挚情感。
她的词作常常以个人经历和生活琐事为题材,以自己亲身经历的喜怒哀乐来展现饱含细腻情感。
3. 罕见创新:与当时大部分词人注重词牌的传统写法不同,李清照对于词牌有较大的变通和创新。
她尝试着以抒情为主,将音律处理得更加灵活多样。
四、经典作品李清照留下了众多优秀的词作,其中一些被称为经典之作,并广泛传播至今。
以下是几首代表性的李清照词作: 1. 《如梦令》:这首词描绘了女子在梦中与意中人相聚的场景,以幻想替代现实,旋律婉转动听。
2. 《如柳》: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之作,通过柳树与别离意象相结合,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3. 《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较为知名的作品之一,以温婉动听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
五、对后世影响李清照的词艺之美不仅在她生前受到了很高的赞誉,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对后世词人的启示:李清照以其优秀的词作为后来者树立了标杆。
她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成为许多后世词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2. 影响文化传统:李清照抒发个人情感并融入社会现实场景,使得她所创作出来的词有着鲜明个人特色,并贴近时代背景。
李清照的诗词代表作赏析李清照的诗词代表作11、点绛唇·闺思李清照?〔宋代〕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一作:芳)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这首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
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
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
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
2、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李清照?〔宋代〕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这首《南歌子》所作年代不详,但从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来看,似为流落江南后所作。
以寻常言语入词,是易安词最突出的特点,字字句句锻炼精巧,日常口语和谐入诗。
这首词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
3、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李清照?〔宋代〕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
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
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
“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
“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
“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
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
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
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的孤独和寂寥。
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脑熏香,沁人心脾。
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
有关李清照的诗词及赏析大全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诞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我在此整理了有关李清照的诗词及赏析,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有关李清照的诗词及赏析11声声慢·寻寻找觅李清照?〔宋代〕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爽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独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实清爽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表达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独特独具的抒情名作。
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宋代〕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落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
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获稍纵即逝的真实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详细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
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
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
胜利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改变原句,而且高过原句。
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胜利的例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性诗人,她的诗词多写爱情、家国情怀、生活琐事,风格清丽,含蓄婉约。
她的诗词以抒情为主,语言流畅婉转,意境幽静深邃,情感真挚动人,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诗词艺术风格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新脱俗
李清照的诗词语言清新脱俗,不拘泥于俗套,她的诗词包含了大自然、人物、情境等,节奏感强,节奏宁静,押韵婉转,情感含蓄,善于运用比方和修辞,使诗句更加优美和生动,体现出李清照谨慎,深入人心的特点。
二、婉约含蓄
李清照的诗词富含婉约含蓄的情绪,她的诗句华丽流畅,但情感却深藏不露,暗含着深切的感受,涵盖了人生百态,表达了她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情感。
她的诗词不像一些男性诗人的诗词那样直截了当、热情洋溢,而是运用含蓄的语言表达情感,使读者在阅读时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丝深深的怀念和感慨。
三、朴实自然
李清照的诗词朴实自然,强调了生命本身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她讽刺性地抨击那些虚伪、浮夸和虚荣的行为,鞭挞那些道德败坏的人,倡导真善美的生活方式,呼唤人们回归自然,珍视自己的本性和人性,追求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1。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原文及赏析这首言情小调通过对一个女子的情态的几个侧面摹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她美丽动人的外貌,而且也展现出人物大胆天真的性格,以及蕴藏在心底的细腻幽深的感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清照《浣溪沙·闺情》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浣溪沙·闺情宋代: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译文贴花如绣的脸庞莞尔一笑,就像盛开的荷花。
头上斜插的鸭形发饰就像真的要飞一样,衬托的脸颊更加美丽、更加生动。
眼波流转,一下就让人猜到应是在思念着谁。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只能用这半张素笺把幽怨和思恋寄给心上人。
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
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曲调轻松明快,是宋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牌名。
绣面:形容面容姣美。
芙蓉:荷花,此处指面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
飞:《历代诗余》作“偎”。
宝鸭:鸭形发式,或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
香腮:唐代温庭筠有“鬓云欲度香腮雪。
”一面:整个脸上。
风情:男女爱慕之情。
韵:味道。
半笺娇恨:半纸怨艾之辞。
笺,纸,指信笺、诗笺。
幽怀:犹幽情,指隐秘的感情。
月移花影:这里指约会的时间,即月斜之际。
宋王安石《春夜》:“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鉴赏此词写一位风韵秀彻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
上阕主要描写女主人公的美丽的妆饰和容貌,下阕则深入剖析女主人公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词中采用了比拟、衬托、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明朗欢快。
李清照的词作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即北宋之末与南宋之初两个阶段。
前者以闺怨相思为主,后者则多表现出消极绝望的情绪来。
清代女性词人李清照的艺术魅力剖析简介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又称易安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女性词人。
她以其深情绵绵、写意豪放的作品而为后世所推崇。
本文将分析李清照的艺术魅力,从她的作品风格、主题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剖析。
一、作品风格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兼容并蓄,既有传统的唐宋文人优雅派,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她擅长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她的作品充满了情感和意境。
同时,她善于运用音乐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怀、形容动物等,使得她的词作更富生动感。
二、主题内容1.爱情与失恋:李清照以爱情为主题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词作。
其中,《如梦令》、《声声慢》等都是表达爱情苦闷和失恋之痛楚的佳作。
她以自身亲身经历为素材,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普遍的人类情感相结合,从而打动了读者。
2.自然与季节:李清照善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她以花、草、树木等作为意象,将自然景物融入到词作中,使得作品更富有生命力。
3.唐宋文化传统:尽管生活在宋代,李清照深受唐宋文化传统的影响。
她常使用典雅古朴的词牌以及传统的表达方式,保持了中国古代文学之美。
三、影响1.文学界的认可: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被后世称颂,并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开创了女性词作的新局面,给后来的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范例。
2.爱情理论之先驱:李清照对爱情表达形式和思考方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倡导了以真挚感情为基础、注重内心体验的爱情理论。
她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感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被流传的传统:李清照的词作广泛流传,并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借鉴与模仿的对象。
特别是在文化复兴时期,她被推崇为文学上的楷模。
李清照作为一个伟大的女性词人,她通过自己细腻而真挚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经历、自然景物相结合,创作出许多气质高雅、感人至深的词作。
她的艺术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令后世钦佩不已。
李清照最经典的10首宋词,美到极致,全是千古名篇在三千年的诗歌艺术中,男人一直是绝对的主角,虽然时常有女诗人,却如流星闪过。
一直到宋代,李清照的横空出世,给文坛带来一股清风。
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诗词可柔美、可刚毅。
有人将她与李煜相提并论:词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因为有了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多了一块柔美的天地,她的作品,与一流的男词人放在一起,依然毫不逊色。
诗词君分享李清照最经典的十首诗词,一起体会李清照的柔美与刚毅吧!1、最清新雅致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李清照的成名之作。
据说此作一出,汴京文士莫不“击节叹赏”。
暮春时节,喝醉了酒的李清照依然惦记着园子里的花,她忙问侍女:海棠怎样。
侍女回复:海棠依旧。
而李清照却摇摇头: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清代黄苏《蓼园词选》: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
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有奇想,方有奇句,历来奇句的来历,莫不是如此。
2、最俏皮的爱情词:《点绛唇·蹴罢秋千》《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据说,这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初相遇时所写,不知真假。
一个女子正在院中荡着秋千,衣衫都被香汗浸湿,她歇下来,懒懒地整着双手。
忽然,见有客人进来,她忙起身避走,鞋子也掉了,头钗也掉了。
可是,她还是想看看来人长什么样子,于是,佯装回头闻着青梅,却拿眼睛瞟着来人。
多么俏皮的女子,多么可爱的遇见,诗词君倒真希望这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遇见。
从今天起,努力去做一个可爱的人,不羡慕谁,也不埋怨谁,在自己的道路上,欣赏自己的风景,遇见自己的幸福。
诗词鉴赏李清照的女性之美
诗词鉴赏:李清照的女性之美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诗词作品
流传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
李清照的词句含蓄而富有情感,自然地
展现了女性之美。
让我们一同来鉴赏她的作品,感受其中的婉约与柔美。
李清照的词作大都表达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柔情与坚贞。
她以女性独
特的视角去描绘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比如《如梦令》一词:“昨夜雨疏
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词中道出了女子
宿醉之后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这种渗透着深情的笔触,使得读者可以
真切地感受到女性内心丰富的情感。
女性之美在于她们柔弱却坚韧的品质。
李清照在词中经常运用自然
景物来表达女性的坚决和坚贞。
比如在《如梦令》中她将海棠和爱情
相互联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里的海棠花作为
孤芳自赏的象征,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坚守。
通过这样的描写,李清
照将女性的美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词作更富有生气。
另外,李清照对于女性的审美也颇为独到。
她在《如梦令》中写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她将女性的美比作春天的风景,轻
盈而婀娜。
她对于女性的审美追求,不仅仅停留在外表的美丽,更多
地表现出她对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深度的思考。
李清照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对女性困境的思索。
《如梦令》的开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描绘了女子宿醉之后的孤寂和思念。
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李清照爆发出了她对于世俗束缚的反思,并从
而表达出女性渴望自由和独立的心声。
总结起来,李清照的诗词中展现了女性之美的多个方面,包括柔美、坚韧、审美追求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她的词作温柔而富有情感,将女
性的内心世界展示得淋漓尽致。
通过她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宋代女
性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状态,感受到她们独特的魅力。
通过对李清照的诗词鉴赏,我们不仅仅能欣赏到她卓越的才情和文
学艺术造诣,更能体味到女性之美的独特魅力。
女性之美不仅包含外
在的容貌和仪态,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世界和情感的表达。
女性在情感
的世界中拥有独特的韵味和柔软的力量,正如李清照的词作一样,散
发着绵延不绝的光芒。
让我们珍惜并尊重女性之美,一同享受李清照
带给我们的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