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加工工艺的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75.50 KB
- 文档页数:28
优秀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十字轴加工工艺及车夹具设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这次设计的是十字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包括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
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和了解其作用,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作用。
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械加工余量。
最后拟定拨差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AbstractThis time I design the lathes of the shift forks CA6140(831005), including that the part pursuing , the blank pursues , assembling pursues , the machine work procedure card the working procedure card every sheet .We should know the part very well and know its effect first , it is worked in the organization which is used for change the speed in a lathe, and the mainly role of the part is alter the speed. Then, we design the dimension of the blank and instrument process a margin of the part according to part character and the harshness of each face .Finally, I design the handicrafts route picture of the shift forks, work out the fastening motion scheme being workpiece's turn , draw up clamp assembling picture.As far as my individual be concerned, I want to knowing the general productive technology of machine part , consolidating and deepening the knowledge of basic course and specialized course what I have already learned , integrates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what’s more , striking the basis for the future work and the following course’s studying .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V)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 V I1、确定生产类型 (VI)2、确定毛坯 (VI)2.1、确定毛坯种类: (VI)2.2、确定锻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VI)三、工艺规程设计 (VIII)3.1选择定位基准: (VIII)3.2制定工艺路线: (VIII)3.3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IX)3.4加工阶段的划分 (IX)3.5工序顺序的安排 (IX)3.6确定工艺路线 (X)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 X I4.1钻铰Φ8丝孔的工序尺寸 (XI)4.1.1.钻Φ5丝孔,以φ25轴线为基准。
轴类零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轴类零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用途;2. 使学生了解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能分析其工作原理;3. 引导学生掌握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装配及检修方法;4. 帮助学生了解轴类零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轴类零件图纸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对轴类零件进行建模和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轴类零件加工设备,进行加工、装配和检修的技能;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工程实践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工程对社会发展的意义;3. 培养学生严谨、勤奋、创新的工作态度,提高职业素养;4.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轴类零件设计、制造和检修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本课程要求教师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轴类零件概述- 轴类零件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轴类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2. 轴类零件的结构与设计- 轴的结构特点及设计原则- 轴类零件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轴承、联轴器等轴系零部件的选用与设计3.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车削、铣削、磨削等加工方法- 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及优化- 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4. 轴类零件的装配与检修- 装配工艺及方法- 轴类零件的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 装配与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 轴类零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典型轴类零件的应用实例- 轴类零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发展前景6. 教学实践与技能训练- CAD软件绘制轴类零件图纸- 三维建模软件对轴类零件进行建模和分析- 实际操作轴类零件加工设备,进行加工、装配和检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轴类零件概述、结构与设计第3-4周: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第5-6周:轴类零件的装配与检修第7-8周:轴类零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教学实践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 轴类零件概述(1-2节)第二章 轴类零件结构与设计(3-4节)第三章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5-6节)第四章 轴类零件装配与检修(7-8节)第五章 轴类零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教学实践(9-10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轴类零件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特点及设计原则等理论知识。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传动轴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车辆、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
传动轴的工艺设计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传动轴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传动轴的工艺设计。
1.传动轴材料选择传动轴常用的材料有碳钢和合金钢。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传动轴的载荷、转速、工作环境等因素。
对于承受较大载荷和高速旋转的传动轴,应选择强度高、耐磨性好的合金钢材料。
同时,要考虑成本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2.传动轴的加工工艺(1)材料切削处理:传动轴的毛坯一般使用圆钢材料。
首先要对圆钢进行切削处理,去除氧化皮、毛刺和不良部分。
(2)车削加工:传动轴的主要加工工艺是车削。
车削是通过旋转切削刀具将工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在车削过程中,需要注意刀具刀片的选择、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控制,以及表面质量的保证。
(3)热处理:传动轴的材料一般是经过热处理的。
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其机械性能。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等。
(4)精密加工:为了提高传动轴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还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精密加工包括滚压、研磨、车削等,通过这些加工方式可以使得传动轴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指标达到要求。
3.传动轴的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材料的质量对传动轴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需要对供应商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并与材料供应商建立质量合作关系,确保材料的质量。
(2)检验工艺:传动轴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需要通过检验来确保。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三坐标测量、硬度测试、表面粗糙度测量等。
通过合理设置检验装置和检验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对传动轴进行检验。
(3)质量控制体系:传动轴的加工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的工艺控制文件、工艺参数、工艺流程,并建立相应的工艺记录,可以确保传动轴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可控。
综上所述,传动轴的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
目录第一节弯轴支撑套筒的工艺性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 (2)一、弯轴支撑套筒的用途 (2)二、弯轴支撑套筒的技术要求 (2)三、弯轴支撑套筒的生产类型 (2)i)发展趋势:采用成组工艺。
(3)第二节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4)一、选择毛坯 (4)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4)三、铸造毛坯简图 (4)第三节拟定弯轴支撑套筒的工艺路线 (5)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5)1、精基准的选择 (5)2、粗基准的选择 (5)二、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5)三、工序顺序的安排 (6)1、机械加工工序 (6)2、热处理工序 (6)四、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6)五、确定工艺路线 (7)第四节主要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8)第五节确定切削及时间定额 (9)一、确定切削要量 (9)二、时间定额的计算 (9)小结 (13)参考文献 (14)第一节弯轴支撑套筒的工艺性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一、弯轴支撑套筒的用途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弯轴支撑套筒是机械设计基础上用来支撑的构件,起定位、夹紧弯轴支撑套筒的作用。
弯轴支撑套筒是一种可以接受综合载荷的加工、使得构造特别的大型和特大型的弯轴支撑套筒,具有以下优点“构造紧凑、回转灵敏、装置维护方便等特点”。
磨损作为弯轴支撑套筒最为常见的问题,弯轴支撑套筒在加工中磨损的情况也精车发生。
弯轴支撑套筒在加工使用过程中需要引起以下几点注意内容:(1)弯轴支撑套筒的材料一般都是铸铁,再好的弯轴支撑套筒也都有它们使用的极限性,就比如温度。
(2)弯轴支撑套筒在开始加工产的过程中必须对弯轴支撑套筒进行预热后再开始加工,防止对加工精度有影响。
二、弯轴支撑套筒的技术要求1、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2、铸件未注圆角R3、倒角C3;3、铸件不许有裂纹、气孔、疏松等缺陷。
4、零件的加工表面精度满足图纸尺寸要求,注重零件的公差和位置度的要求。
三、弯轴支撑套筒的生产类型由零件图可知:生产纲领30000件/年,备品率为2%,废品率为2%,因此年产量:Q=生产纲领×每台件数×(1+备品率)×(1+废品率)Q=301212件日产量=Q÷260=1159(件)日产量(一天2班)=日产量÷Days=580件/天查工艺人员手册,轻型(100公斤以内)零件的生产性质:中批500~5000 大批5000~50000考虑到保证产品按时定量完成,生产该产品的每一道工序的单件核算时间必须小于生产节拍(工艺卡填写过程考虑到客观随机因素的影响,将节拍乘80%后与单件核算时间比较),若大于生产节拍,就会造成完不成年产量,因此应改用多台机床加工。
优秀设计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为5000件)内容:(1)零件图 1张(A3)(2)毛坯图 1张(A3)(3)工序简图 1张(A2)(4)工序卡片 2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班级:学生:指导教师:学号:20**年 1月25日目录1 设计说明1.1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1.2 零件的工艺分析1.3 其主要加工表面位置要求1.4零件的材料2 工艺规程的设计2.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2.2制定工艺路线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3.1 确定加工余量3.2 确定毛坯尺寸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4.1 车两端面4.2 计算切削用量5: 选择量具5.1 选择刀具5.2 选择量具6:总结7:参考文献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本次设计是在基本学完大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
是在毕业设计之前做的较全面较深入地对所学各课程进行的综合性复习及应用。
为我提供了一次理论联合实际训练的机会,在我的大学生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的综合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自己未来生活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能力有限,此设计难免有不宜之处。
恳请各位老师及同学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1 .1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5000件年产)此课程设计研究的是一传动轴。
该轴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使机构获得动力.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该传动轴需要加工的部分主要为回转面。
另外,轴两端为螺纹加工部分。
轴的各个轴肩相邻处需要加工退槽或者是砂轮越程槽。
轴肩两端要进行倒角加工。
在轴径为Φ40±0.005mm,Φ50±0.005mm和右端螺纹部分要加工键槽。
该传动轴的加工表面除了轴径为Φ64和Φ54的两部分表面的精度要求较小外,其他表面的粗糙度要求都为0.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机油泵传动轴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3*φ11和2*φ8孔钻削夹具设计班级:加工09-1姓名:学号:0907070116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9.10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机油泵传动轴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孔夹具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所加工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4.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
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计全部内容。
(约5000-8000字)1份四、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绘制零件图。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所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21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设计方案,图纸表达,说明书撰写,答辩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本次设计是对机油泵传动轴支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
由加工工艺原则可知,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容易。
所以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加工精度。
基准选择以机油泵传动轴支架端面作为粗基准,以上表面作为精基准。
输出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1输出轴加工工艺说明书(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前言数控技术,简称”数控”。
英文:Numerical Control(NC)。
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
它所控制的一般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19 ,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创造;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
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
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当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
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
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经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输出轴的用途很广泛, 该输出应用在动力输出装置中,是动力输出的关键零件之一。
该输出轴在工作中需要承受一定冲击载荷和较大的扭矩,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扭强度。
因此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表面热处理。
目录前言 (2)一、设计任务书 (4)二、输出轴工艺分析2.1 输出轴的作用 (6)2.2输出轴的结构特点、工艺,表面技术要求分析 (6)三、确定毛胚3.1选择毛胚材料 (7)3.2毛胚的简图 (7)四、工艺路线的确定4.1基准的选择 (8)4.2各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8)4.3工序集中和分散考虑 (9)34.4加工设备于工艺设备的的选择 (9)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10)六、走刀路线的确定 (11)七、刀具的选择 (11)八、切削用量的选择 (12)九、小结 (13)十、参考文献 (13)附工艺过程卡、工序卡、加工程序 (14)一、设计任务书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零件制造工艺设计2.设计任务4图示零件为设计指导书附录(典型零件图精选)中第页输出轴零件,此零件材料为45钢,为中批量生产类型,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完成以下任务:(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绘制零件工作图一张。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设计是指对轴类零件进行加工过程的分析和设计。
轴类零件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零件结构分析:首先需要对轴类零件的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外形、尺寸、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对零件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2. 加工工艺选择:根据轴类零件的结构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
常用的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
在选择加工工艺时需要考虑到经济性、加工精度和工艺可行性等因素。
3. 工艺路线设计:确定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包括各个工序的加工方法、工艺参数和刀具选择等。
在设计工艺路线时需要考虑加工顺序、切削路径和刀具寿命等因素。
4. 加工工艺参数设计:确定每个工序的加工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
合理的工艺参数设计能够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
5. 刀具选择和刀具路径设计: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并设计刀具的路径。
刀具选择和刀具路径设计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和工
艺效率。
通过对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和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客户的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十字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设计(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xxxxxxxxxx设计 xxxxx学号 xxxxxxxxxxx指导教师 xxxxxxxxx20 年月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十字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配设计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内容:1.零件图 1张2.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4.工艺装备设计 1~2套5.工艺装备主要零件图 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目录摘要 (3)一、零件的分析 (4)1.1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二、工艺规程设计 (5)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2.2基面的选择 (5)2.3制定工艺路线 (5)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三、专用夹具设计 (10)3.1 设计主旨 (10)3.1 夹具设计 (10)3.1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主要说明 (11)参考文献 (11)摘要这次设计的是十字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包括零件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
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和了解其作用,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作用。
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最后拟定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十字轴是万向联轴器的重要而基本零件,通过滚动轴承与两个叉形头连接起到换向和传递扭矩和运动的作用。
按虎克铰链原理工作,传递转矩可达m KN •10000~800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班级: B110234姓名: 赵连保学号: B11023429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
即以所选择的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中某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熟悉了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应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图表及数据库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于洛阳目录前言 (2)第1节零件的工艺分析 (6)1.1花键轴介绍 (6)1.2零件结构分析 (7)1.3零件的工艺分析 (7)1.3.1技术要求 (8)1.3.2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8)第2节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0)2.1毛坯选择 (10)2.2毛坯的确定 (12)2.3毛坯余量确定 (12)2.4确定锻件毛坯尺寸 (13)2.5设计毛坯图 (15)2.6确定毛坯的热处理方式 (15)第三节加工方法的选择及工艺路线的制定 (16)3.1定位基准的选择 (16)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7)设计感悟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名称:设计“花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二、设计要求:1、零件图一张2、毛坯图一张3、工艺过程卡一份4、工序卡若干5、设计说明书一份6、零件批量为成批或大批7、工艺过程卡中一般要求机械加工工序达到8道以上,包含的不同类型的的机械加工机床达到四种以上。
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组号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_________完成日期年 12月 26 日目录1.前言 (3)2.确定生产纲领及类型 (3)3.工艺规程设计 (3)3.1零件分析 (3)3.2毛坯选择 (4)3.3定位基准确定 (4)3.4工艺路线 (4)3.5工序尺寸确定 (6)4.工艺过程卡编制 (9)4.1设备选择 (9)4.2刀具选择 (10)4.3量具选择 (10)5.工序卡编制 (10)6.夹具的设计 (16)7.课程设计总结 (19)8.附录 (20)9.参考文献 (26)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轴加工工艺的设计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组号:组员:组长:其中:所有制图由王正杰制作,工艺过程设计以及所有制作步骤及其相关由所有组员共同讨论的结果,工艺卡片由蒋代军,汤普,刘勇制作,夹具设计由徐金制作,所有计算由卢攸计算。
文档编排由蒋代军制作课程设计(论文)起止时间:设计的内容要求:⒈分析、抄画零件工作图样或计算机绘图设计;⒉确定毛坯种类、余量、形状,并绘制毛坯图;⒊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一套;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说明书一份。
生产类型:单件中批量生产指导教师:前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重要工艺文件。
它不仅是企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文件,也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于指导生产、组织加工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还是新建和改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之后,我们综合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全面的一次综合性生产实践的检验。
课程设计说明书概括性的介绍了设计过程,,对设计中各部分内容作了重点的说明、分析、论证和必要的计算,系统性整理、表达了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要求,有条理的表达了自己对工艺规程作用的独到见解。
传动轴的作用是传递扭矩。
本次设计中,由于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有限,设计中一定存在较多的缺点和错误,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2.生产纲领及类型该零件为单件小批量生产3.工艺规程设计3.1零件分析轴与机构中的其他零件通过间隙配合相结合,具有传递力矩,转矩和扭矩等作用。
该零件为台阶类零件,形状对称,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均较高。
Φ32,φ50,φ32 为主要配合面,精度均要求较高,需通过磨削得到。
φ32,两表面对φ50轴线的圆跳动误差0.04mm。
由于零件悬伸长,因此刚性较差,在车工件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点。
3.2毛坯选择毛坯材料为45号钢,要求强度较高,且工件的形状比较简单,毛坯精度低,加工余量大,生产类型为单件小批量生产。
综上考虑,采用锻件,其锻造方法为自由锻,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2以下。
3.3定位基准确定根据零件图纸及零件的使用情况分析:1.粗基准的选择: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应选择次要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按照基准重合原则及加工要求,应选轴心线为基准。
3.4工艺路线(一)工序:车端面——热处理——车(先粗车,半精车,精车一端,然后再按同样的方法车另一端)——铣键槽——调质淬火——磨削——检验(二)工序:车端面——热处理——车(①粗车左端,粗车另一端,②半精车左端面,半精车右端面,③精车左端面,精车右端面——铣键槽——调质淬火——磨削——检验选择工序(一),原因:工序二加工比较繁琐,拆装次数较多,增加了工人的加工量,并且工序一可以保证两轴圆柱面对轴线的圆跳动公差符合要求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规程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设备1 车(1)车一端面,钻中心孔(2)切断,长240(3)车另一端面一至235卧式车床2 热处理正火3 车(1)粗车一端外圆分别至∅34×39∅52×68(2)半精车该端外圆分别至0.132.140-∅⨯0.020.0150.170+-∅⨯(3)倒角C2.5(4)粗车别一端外圆分别至∅34×48 ∅29×25 ∅24×50(5)半精车该端外圆分别至0.132.150-∅⨯2725∅⨯(6)切槽至18.5×6(7)倒角为C2(8)半精车螺纹卧式车床4 铣粗——精铣键槽至0.0180.0611643.532--⨯⨯立式铣床5 钻孔 钻孔直径为7深度为3 麻花钻6 调质 调质230-260HB ,高频淬火(螺纹表面除外)7 (钳) 修研中心孔 钻床8 磨 (1) 粗磨一端外圆分别至0.010.0932.0540--∅⨯50.040.0940∅±⨯(2) 精磨该端外圆分别至0.0250.0873240--∅⨯50.0.0840∅±⨯(3) 粗磨另一端外圆至0.010.0932.0540--⨯磨尺寸为22×22的多边形轴(4)精磨该端外圆至0.0250.0873250--∅⨯9 检验3.5工序尺寸确定加工表面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内分别为上下偏差精度等级精磨 0.050.0250.08732--∅0.0250.08732--∅粗磨 0.050.010.0932.05--∅半精车 2.100.132.1-∅IT9粗车 20 Φ34 IT1150.0.08∅±精磨 0.04 50.0.08∅± IT6粗磨0.06 50.040.09∅± IT7半精车 1.90.020.0150.1+-∅IT9粗车 2 ∅52 IT11精磨 0.050.0250.08732--∅IT6粗磨0.050.010.0932.05--∅IT7半精车2.100.132.1-∅IT90.0250.08732--∅粗车 20 Φ34IT11(总余量,根据机械制造基础154页查得)注:“()”内分别为上下偏差毛坯图见下工序1的加工简图工序2的加工简图工序3的加工简图4.工艺过程卡编制4.1设备选择该件最大尺寸为Φ50,235,CA6140加工范围为0—400,满足加工精度要求,因此选择CA6140.4.2刀具选择因为该传动轴为阶梯轴,所以选用90度角偏头外圆车刀,材料为YT15.4.3量具选择因为该轴最大长度为235,所以选用量程0-300,精度0.05游标卡尺。
5.工序卡编制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精车,粗磨,精磨,切削用量(参阅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工件材料:45钢加工要求:精车外圆机床:CA6140刀具:YT30的90°偏头外圆车刀(台阶轴)45°刀(倒角)和切槽刀(切槽)工序1:安装1工步1:加工左端面工步2:对左端面转中心孔工步3:粗车φ51+0.1外圆1) 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Z=1.9mm2) 进给量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取f=0.2mm/r 3) 计算切削速度 v y x p m v c k fa T C v vv=其中:v C =342, v x =0.15, v y =0.35, m=0.2。
修正系数v k 见《切削手册》表1.28,即 Mv k =1.44 , sv k =0.8 , kv k =1.04 , krv k =0.81 , Bv k =0.97。
所以 vc v 35.015.02.02.02.160342⨯⨯=⨯1.44⨯0.8⨯1.04⨯0.81⨯0.97=187m/min工步4:粗车φ34(0,-0.2)外圆 (1)背吃刀量:ap=0.25mm (2)进给量:f=0.16mm/r (3)切削速vc=79.98mm/min(4) 主轴转速:n=1000vc/pai d=714r/min 对照车床转速得实际转速为n=720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v= paid n/1000=80.59mm/min 工步5: 精车φ32.1(0,-0.1)外圆 (1)背吃刀量:ap=0.3mm(2)进给量:0.16mm/r (表9-16) (3)切削速vc=79.98mm/min(4) 主轴转速:n=1000vc/pai d=849r/min对照车床转速得实际转速为n=85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paid n/1000=80.07mm/min工步6:精车φ50(0.1,-0.1)外圆(1) 背吃刀量:ap=0.25mm(2) 进给量:进给量:f=0.16mm/r(表9-16)(3) 得切削速vc=79.98mm/min(4) 主轴转速:n=1000vc/pai d=550r/min对照车床转速得实际转速为n=56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paid n/1000=81.5mm/min工步5:45度倒角工序1安装2工步1:加工右端面工步2:对右端面转中心孔工步3:粗车φ34(-0.1,-0.2)外圆(1)背吃刀量:ap=0.25mm(2)进给量:f=0.16~0.25mm/r,考虑刀杆材料的刚性则取f=0.16mm/r(表9-16)(3)切削速vc1.333m/s=79.98mm/min工步4:粗车φ28外圆(1)背吃刀量:ap=0.3mm(2)进给量:进给量:f=0.16mm/r(表9-16)(3)切削速vc=79.98mm/min(4)主轴转速:n=1000vc/pai d=1061r/min 对照车床转速得实际转速为n=10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paid n/1000=75.36mm/min 工步5:粗车φ24(0.1,-0.1)外圆(1)背吃刀量:ap=0.3mm(2)进给量:进给量:f=0.16mm/r(表9-16)(3)切削速vc=79.98mm/min(4)主轴转速:n=1000vc/pai d=1061r/min 对照车床转速得实际转速为n=10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paid n/1000=75.36mm/min 工步6:精车φ32.1(0.-0.1)外圆(1)背吃刀量:ap=0.3mm(2)进给量:f=0.16mm/r(表9-16)(3)切削速vc=79.98mm/min(4) 主轴转速:n=1000vc/pai d=849r/min工步7:精车φ25外圆(1)背吃刀量:ap=0.3mm(2)进给量:f=0.16mm/r(表9-16)(3)得切削速vc =1.333m/s=79.98mm/min(4) 主轴转速:n=1000vc/pai d=849r/min工步8:精车φ22外圆1)背吃刀量:ap=0.3mm(2)进给量:f=0.16mm/r(表9-16)(3)切削速vc= =1.333m/s=79.98mm/min(4) 主轴转速:n=1000vc/pai d=849r/min工步9:倒角45度工步10:车退刀槽,车削深度:6.5mm工步11:车螺纹工序2:铣键槽工序3:正火工序4.磨加工要求:粗磨外圆机床:M114W万能外圆磨床1)选择砂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