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教案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54 KB
- 文档页数:3
活动名称: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活动目标:1感受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的亲情
2安静地听故事,乐意讲述故事的内容
活动准备:
背景图和贴绒教具挂图(小班下册7号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妈妈,讲讲其外形特征。
再出示三只小狗,让幼儿说说他们是什么关系,引出课题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它是怎么样的?
师:又来了。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教师讲故事
师:狗妈妈和狗宝宝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故事的题目叫做《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师:听了这个题目,请你想一想生病好不好呀,为什么三只小狗想生病呢?引导幼儿注意听故事
教师完整地讲述一边故事,提问
1三只小狗为什么想生病?
2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师:现在边看图片在来听一听故事
三、教师演示贴绒教具分段讲故事,提问:
1小猫生病了,妈妈怎么样?
2小狗为什么想生病?
3他们是怎么得病的?
4狗妈妈怎么会生病的?
5谁来帮助它?
四、教师完整讲故事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着图片跟老师一起来讲一讲
五、和幼儿一起讨论小朋友生病时,妈妈是怎么照顾你们的?
师:请问在你们生病的时候,你们的妈妈是怎么照顾你们的呢?。
中班社会活动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 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懂得妈妈关心自己,自己更要关心妈妈。
2. 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VCD。
活动过程:1. 小朋友,你们想生病吗?可是有三只小狗却想生病,他们为什么想生病呢?2. 欣赏故事后讨论。
小狗为什么想生病?他们生病了,狗妈妈是怎么照顾他们的?结果狗妈妈怎么啦?他们这样做对吗?小狗妈妈病倒后,这三只小狗又是怎样想的呢?他们是怎样做的?3. 讲述自己应如何去关心妈妈。
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照顾你的?为你做了哪些事?妈妈这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妈妈?故事:《三只想生病的小狗》灰狗妈妈有三个宝宝:小黄狗、小黑狗和小花狗。
三只小狗真淘气,常给灰狗妈妈添麻烦,可妈妈从来不生气。
有一天,住在隔壁的小白狗妹妹生病了,躺在床上。
白狗妈妈陪着她,还给她买好吃的。
三只小狗很羡慕,都说:“呀!生病真好!生病真好!妈妈陪着,还有好吃的。
”三只小狗也想生病,就一齐跑去问白狗妹妹:“白狗妹妹,怎样才会生病啊?”白狗妹妹说:“下雨天淋了雨,就会生病的。
”三只小狗望网窗外说:“天公公,下雨吧!”白狗妹妹说:“你们真傻,生病可难受啦!”可是不管白狗妹妹怎么说,三只小狗都不听。
白狗妹妹生气了:“我不跟你们说了。
”她转过身,不理三只小狗了。
三只小狗跑出屋外,等着下雨。
天公公真的下雨了。
“好极了,好极了,真痛快!”三只小狗在雨中跳起舞来,绒毛都淋湿了。
灰狗妈妈看见了,可着急了,连忙喊着:“宝宝,快进来,淋着雨,会生病的。
”三只小狗不理妈妈,妈妈急坏了,只好跑出门外,把小狗一只一只拉进屋里。
夜里,小黄狗开始打喷嚏,打了一个又一个。
接着小黑狗和小花狗也打起喷嚏来:“阿嚏!阿嚏!”打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三只小狗发起烧来,躺在小床上,嘴里不停地喊:“妈妈呀,妈妈呀,难受啊,难受啊……”灰狗妈妈急坏了,一会儿给小黄狗吃药,一会儿给小黑狗、小花狗吃药,忙得团团转。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三只想生病的小狗》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幽默和温馨。
2.能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三只想生病的小狗》2.画纸、画笔3.小狗头饰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生病的小狗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三只小狗的故事,名字叫《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2.故事讲述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故事讲完了,你们能告诉我故事里都有哪些角色吗?生:小狗、小猫、小兔子……师:故事里的小狗为什么会想生病呢?它们生病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生:小狗们想生病是因为生病可以不用上学,可以吃到好吃的食物,可以得到大家的关心。
它们生病后,小猫、小兔子都来看望它们,还带来了礼物。
3.故事讨论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狗们生病后,小猫和小兔子的做法怎么样?生:很好,它们很关心朋友。
师:那你们有没有关心过生病的朋友或者家人呢?你们是怎么做的?生:我有,我给生病的妈妈讲故事,给她喝水。
生:我给生病的爷爷端水,还帮他揉腿。
4.情境体验师:现在,我们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故事里的一个小狗。
请你们用表演的方式,把小狗们生病后的情景展现出来。
生:(分组表演)5.情感升华师: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知道了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
6.绘画活动师:请小朋友们用画笔和画纸,画出你们心中最想关心的人,并写上一句关心的话。
生:(绘画活动)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只想生病的小狗》这个故事,知道了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身边的人,让世界充满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三只想生病的小狗》这个故事,让幼儿理解了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情境体验中感受关爱。
三只想生病的小狗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三只想生病的小狗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只想生病的小狗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懂得妈妈关心自己,自己更要关心妈妈。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vcd。
三、活动过程:1、小朋友,你们想生病吗?可是有三只小狗却想生病,他们为什么想生病呢?2、欣赏故事后讨论。
小狗为什么想生病?他们生病了,狗妈妈是怎么照顾他们的?结果狗妈妈怎么啦?他们这样做对吗?小狗妈妈病倒后,这三只小狗又是怎样想的呢?他们是怎样做的?3、讲述自己应如何去关心妈妈。
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照顾你的?为你做了哪些事?妈妈这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妈妈?故事:《三只想生病的`小狗》灰狗妈妈有三个宝宝:小黄狗、小黑狗和小花狗。
三只小狗真淘气,常给灰狗妈妈添麻烦,可妈妈从来不生气。
有一天,住在隔壁的小白狗妹妹生病了,躺在床上。
白狗妈妈陪着她,还给她买好吃的。
三只小狗很羡慕,都说:“呀!生病真好!生病真好!妈妈陪着,还有好吃的。
”三只小狗也想生病,就一齐跑去问白狗妹妹:“白狗妹妹,怎样才会生病啊?”白狗妹妹说:“下雨天淋了雨,就会生病的。
”三只小狗望窗外说:“天公公,下雨吧!”白狗妹妹说:“你们真傻,生病可难受啦!”可是不管白狗妹妹怎么说,三只小狗都不听。
白狗妹妹生气了:“我不跟你们说了。
”她转过身,不理三只小狗了。
三只小狗跑出屋外,等着下雨。
天公公真的下雨了。
“好极了,好极了,真痛快!”三只小狗在雨中跳起舞来,绒毛都淋湿了。
灰狗妈妈看见了,可着急了,连忙喊着:“宝宝,快进来,淋着雨,会生病的。
”三只小狗不理妈妈,妈妈急坏了,只好跑出门外,把小狗一只一只拉进屋里。
夜里,小黄狗开始打喷嚏,打了一个又一个。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想生病的小狗》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活动名称:《三只想生病的小狗》目标:1. 让幼儿了解狗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
2. 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和合作能力。
3.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具:1. 绘本《三只想生病的小狗》2. 幼儿绘画用具3. 小狗面具和道具活动准备:1. 准备绘本《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2. 准备小狗面具和道具。
活动步骤:1. 导入(5分钟):- 老师问幼儿:“小狗是什么动物?你听说过小狗是怎么生活的吗?”- 老师向幼儿介绍《三只想生病的小狗》这本绘本,告诉幼儿今天的活动主题。
2. 阅读故事(15分钟):- 老师出示绘本《三只想生病的小狗》,向幼儿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小狗形象和表情。
- 老师边读故事,边与幼儿交流,询问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角色扮演(15分钟):- 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小狗面具和道具。
- 老师让幼儿根据故事中的小狗形象,扮演其中一个小狗,与其他小狗进行对话和交流。
- 老师引导幼儿通过扮演小狗,表达小狗们想要生病的原因,并与其他小狗一起寻找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15分钟):- 老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小狗们该怎么办。
- 老师引导幼儿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建议,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5. 绘画活动(15分钟):- 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用纸和颜料。
- 老师要求幼儿用画笔绘制自己想象中的“健康的小狗”,并在画下方用文字或图画表达小狗想要生病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持健康。
6. 总结(5分钟):- 老师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绘画作品。
- 老师引导幼儿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小狗们应该如何保持健康,并提醒幼儿们也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社会活动,幼儿对小狗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通过阅读故事、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合作能力。
中班社会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教案教案:课程名称:小班级社会课程主题:保持健康目标:学生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避免生病。
年段:中班材料:1.幼儿绘本《三只想生病的小狗》2.课件:生病的危害3.相关配图和图片4.讲师PPT步骤:1.课堂开端:让学生看幼儿绘本《三只想生病的小狗》并对讲师提出问题。
2.介绍生病的危害:在PPT上展示有关生病的一些图片,并解释什么是生病、它的危害以及我们该如何预防生病。
介绍注意事项:1.要保持个人卫生。
2.吃健康的食物。
3.避免与病人接触。
4.锻炼身体。
3.以三只小狗为例:使用绘本“三只想生病的小狗”中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孩子们了解生病是什么,并让他们想象人类也有时会像小动物一样生病,并与他们谈论如何更好地预防生病。
4.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在PPT上展示有关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的图片,并解释对于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提示学生们要多注意个人卫生,多做运动,吃健康的食物等。
总结: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了解了生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并学会了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家长朋友分享,并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意识,为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接下来,我们可以针对中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疾病预防方法。
1. 手脚口病的预防手脚口病是幼儿园和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手脚口病病毒容易通过污染的口腔分泌物和粪便传播,因此父母和教师应引导孩子保持手卫生的好习惯,每天洗手几次是很必要的;可以少出入人群,避免同玩具、餐具的交叉感染;饮食上,不要让孩子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2. 流感的预防季节性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因为孩子还没有充分的免疫力,所以较容易感染。
在预防流感方面,养成积极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
家长和教师还应该提醒孩子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等,以防病毒直接感染呼吸道黏膜。
尽量避免孩子与患有流感的人接触,病人的咳嗽、打喷嚏是流感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要做好预防措施。
中班语言活动: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活动目标:
1、了解三只小狗以及狗妈妈生病的原因,懂得应该从小到关心大人,不给大人添麻烦。
2、仔细听辨故事,积极参加有关故事的讨论活动。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根据故事名称,大胆想象推测:
师:“猜猜,三只小狗为什么想生病?”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三只小狗怎么会生病的?
(2)除了三只小狗生病了,还有谁也生病了?他们怎么会生病的?
3、出示图片,看看议议,知道三只小狗还有狗妈妈生病的原因:(围绕画面,师生重点讨论)
(1)故事开始就说:三只小狗真淘气,常常给狗妈妈添麻烦。
你认为是这样的吗?为什么?
(2)夜里,三只小狗发烧了,灰狗妈妈在干什么?
(3)灰狗妈妈怎么会生病的呢?
(4)最后,为什么灰狗妈妈高兴地笑了?
(5)灰狗妈妈出院这天,三只小狗拉着,灰狗妈妈的手说什么?她么为什么这么说?
4、鼓励幼儿提问,引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进一步思考:
(1)对故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你们喜欢三只小狗吗?为什么?
(3)你想不想生病?为什么?
(4)假如你生病了,你会怎么办?。
小班语言教学设计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表达关于小狗生病的基本信息。
2. 学生能够用所学语言描述小狗的症状和情况。
3. 学生能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1. PPT 或图片教具2. 三只玩具小狗3. 教学卡片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利用图片或PPT向学生介绍三只想生病的小狗,并带领学生讨论小狗为什么想生病,以及如何帮助小狗。
Step 2:学习词汇教师向学生教授有关小狗生病的词汇,如 headache (头痛), fever (发烧), cough (咳嗽)等,并通过图片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含义。
Step 3:角色扮演教师分配小组角色,让学生扮演医生和小狗的角色,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如何询问病情和描述症状。
Step 4:游戏活动教师为学生设计小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互动,巩固所学语言,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Step 5:语言输出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所学词汇,描述小狗的症状和情况,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和小组讨论进行语言输出。
Step 6:综合练习教师设计综合练习活动,让学生现场表演医生和小狗的对话情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Step 7: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困难,并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们积极参与,学以致用,锻炼了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然而,有些学生在练习中仍有困难,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新词汇的掌握程度不够,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也需要在课堂设计中更加灵活多样,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Step 6:综合练习教师设计综合练习活动,让学生现场表演医生和小狗的对话情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练习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景描述和角色对话的模板,让学生在这个框架内展开表演,同时也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幼儿中班语言教案《想生病的小狗》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狗生病时大家对他的关心和照顾。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教育幼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狗生病时大家对他的关心和照顾。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感恩。
四、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想生病的小狗》2.纸质小狗模型3.画笔、彩纸、剪刀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纸质小狗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特征。
(2)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狗叫什么名字吗?它为什么想生病呢?2.讲述故事(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想生病的小狗》,让幼儿聆听故事。
(2)教师提问:故事里的小狗叫什么名字?它为什么想生病?(3)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讨论环节(1)教师:小狗生病时,它的朋友们是怎么关心和照顾它的?(2)教师:如果你生病了,你的朋友会怎么关心和照顾你?(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关爱他人的方式,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4.情境体验(1)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狗生病时,朋友们照顾它的情景。
(2)教师分组让幼儿扮演小狗、朋友等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1)教师:通过今天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关爱他人、学会感恩的重要性。
(2)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要学会关爱他人,也要学会感恩哦!6.作业布置(1)教师:请小朋友们回家后,跟爸爸妈妈分享今天的故事,让他们也学会关爱他人。
(2)教师: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关爱他人的经历。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关爱他人、学会感恩的重要性。
2.在情境体验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关爱他人的行为。
3.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情节。
4.作业布置环节,教师关注幼儿的课后实践,引导幼儿将所学应用于生活。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中班社会活动:《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教案
设计
中班社会活动:《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懂得妈妈关心自己,自己更要关心妈妈。
2. 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VCD。
活动过程:
1. 小朋友,你们想生病吗?可是有三只小狗却想生病,他们为什么想生病呢?
2. 欣赏故事后讨论。
小狗为什么想生病?
他们生病了,狗妈妈是怎么照顾他们的?
结果狗妈妈怎么啦?他们这样做对吗?
小狗妈妈病倒后,这三只小狗又是怎样想的呢?他们是怎样做的?
3. 讲述自己应如何去关心妈妈。
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照顾你的?为你做了哪些事?
妈妈这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妈妈?
故事:《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灰狗妈妈有三个宝宝:小黄狗、小黑狗和小花狗。
三只小狗真淘气,常给灰狗妈妈添麻烦,可妈妈从来不生气。
有一天,住在隔壁的小白狗妹妹生病了,躺在床上。
白狗妈妈陪着她,还给她买好吃的。
三只小狗很羡慕,都说:“呀!生病真好!生病真好!妈妈陪着,还有好吃的。
”
三只小狗也想生病,就一齐跑去问白狗妹妹:“白狗妹妹,怎样才会生病啊?”
白狗妹妹说:“下雨天淋了雨,就会生病的。
”
三只小狗望网窗外说:“天公公,下雨吧!”
白狗妹妹说:“你们真傻,生病可难受啦!”可是不管白狗妹妹怎么说,三只小狗都不听。
白狗妹妹生气了:“我不跟你们说了。
”她转过身,不理三只小狗了。
三只小狗跑出屋外,等着下雨。
天公公真的下雨了。
“好极了,好极了,真痛快!”三只小狗在雨中跳起舞来,绒毛都淋湿了。
灰狗妈妈看见了,可着急了,连忙喊着:“宝宝,快进来,淋着雨,会生病的。
”
三只小狗不理妈妈,妈妈急坏了,只好跑出门外,把小狗一只一只拉进屋里。
夜里,小黄狗开始打喷嚏,打了一个又一个。
接着小黑狗和小花狗也打起喷嚏来:“阿嚏!阿嚏!”打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三只小狗发起烧来,躺在小床上,嘴里不停地喊:“妈妈呀,妈妈呀,难受啊,难受啊……”
灰狗妈妈急坏了,一会儿给小黄狗吃药,一会儿给小黑狗、小花狗吃药,忙得团团转。
“妈妈,我要吃苹果。
”小黄狗一嚷,妈妈赶紧去买。
“妈妈,我要吃梨。
”小黑狗一嚷,妈妈赶紧去买。
“妈妈,我要吃雪糕。
”小花狗一嚷,妈妈摇摇头说:“傻孩子,发烧不能吃雪糕。
”“那么,就吃葡萄吧。
”妈妈只好去买。
过了三天,三只小狗的病全好了,可是灰狗妈妈却病倒了,躺在床上,不吃也不喝,三只小狗很害怕,“呜呜呜呜“哭起来。
白狗妹妹听见了,赶紧告诉白狗妈妈。
他们连忙跑过来,见灰狗妈妈病得很重,就把她送到医院里去了。
灰狗妈妈住在医院,三只小狗天天都去探望妈妈。
出院那天,三只小狗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们以后再也不生病了,生病真难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