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二、相互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449.50 KB
- 文档页数:4
⋯⋯⋯⋯⋯⋯⑽A和B 的加速为和,此时AB之间为零,同理可得:6⋯⋯⋯..⑾⋯⋯⋯..⑿ 即B 做匀减经时间,B的速度减为:⋯⋯⋯⋯⋯⋯⋯⋯⒀联立⑽⑿⒀可得⋯⋯⋯⋯..⒁ 在,A 相对于B 运动的距离为⋯⒂此后B 静止不动,在B 上滑时间后,A 离开B ,则可得,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A 在B 上的运动时间为【题型】计算题【备注】【结束】33.【[物理—3-3](1)关于扩,下列说法正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得分为0分)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X文.X例.参考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2)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
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75.0cmHg。
(i)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ii)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答案】(1)ACD(2)(i);(ii)【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理论以及扩散;(2)本题主要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选项A,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进行得越快,选项A 正确;选项B,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并非化学反应,选项B错误;X文.X例.指导.参考C,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热运项C 正确; D,任何物态都有分子热运动,都可扩散现项D 正 确; E ,任何物态的扩散现象都是由于分子热运动 ; 本题ACD 。
(2)(i )以c m H g 为设A 侧气柱长度时压强为p ,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时,空气柱长度为,压强为,由玻意耳定 律得:⋯⋯⋯⋯⋯⋯⋯..① 由力学平衡条件知⋯⋯⋯⋯② 打开开关K 放出水银的,B 侧水银面处的,而A 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而减小,B 、A 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 减小,直至B 侧水于A 侧水银面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③ 联立以上方程可得:⋯⋯⋯⋯⋯④ (ii)当A 、B 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 侧空气柱长度为,压强 为,由玻意耳定律得:⋯⋯⋯⋯⋯⋯⋯..⑤ 由力学平衡条件知⋯⋯⋯⋯⋯⋯⋯⋯.⑥ 联立②⑤⑥可得⋯⋯⋯⋯⋯⋯⑦ 设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为,则⋯⋯⋯⋯.⑧ 联立④⑦⑧可得.X 文.X 例.参考【题型】计算题【备注】【结束】34.【题文】[物理——选修3-4](1)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出a、b两束光线。
目录
第一章直线运动
第二章相互作用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曲线运动
第一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二节平抛运动
第三节圆周运动
第五章万有引力
第六章功和能的关系
第七章力学实验
第八章静电场
第一节电场力的性质
第二节电场能的性质
第三节电容器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九章恒定电流
第十章电学实验
第一节电阻及电阻率的测量
第二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三节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第四节多用电表的使用
第五节电表内阻的测量及电表的改装
第六节传感器
第十一章磁场
第一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第二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第三节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第十二章电磁感应
第十三章交变电流
第十四章传感器
第十五章机械振动机械波
第十六章光学。
【物理】物理高考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长方体平台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以平台外侧的一边为x 轴,在平台表面建有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其坐标原点O 与平台右侧距离为d=1.2m 。
平台足够宽,高为h=0.8m ,长为L=3.3m 。
一个质量m 1=0.2kg 的小球以v0=3m/s 的速度沿x 轴运动,到达O 点时,给小球施加一个沿y 轴正方向的水平力F 1,且F 1=5y (N )。
经一段时间,小球到达平台上坐标为(1.2m ,0.8m )的P 点时,撤去外力F1。
在小球到达P 点的同时,平台与地面相交处最内侧的M 点,一个质量m2=0.2kg 的滑块以速度v 在水平地面上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要保证滑块做匀速运动需要给滑块一个外力F2,最终小球落在N 点时恰好与滑块相遇,小球、滑块均视为质点, 210/g m s =, sin370.6cos370.8︒=︒=,。
求:(1)小球到达P 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M 、N 两点间的距离s 和滑块速度v 的大小; (3)外力F 2最小值的大小(结果可用根式表示)【答案】(1)5m/s 方向与x 轴正方向成53°(2)1.5m ;3.75m/s (325N 【解析】(1)小球在平台上做曲线运动,可分解为沿x 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y 轴方向的变加速运动,设小球在P 点受到p v 与x 轴夹角为α 从O 点到P 点,变力1F 做功50.80.8 1.62p y J J ⨯=⨯= 根据动能定理有221101122P W m v m v =-,解得5/p v m s = 根据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有0cos p v v α=,得53α=︒,小球到达P 点时速度与x 轴正方向成53︒(2)小球离开P 点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212h gt =,解得t=0.4s 小球位移在水平面内投影2p l v t m ==设P 点在地面的投影为P ',则 2.5P P M L y m ='=-由几何关系可得2222cos s P M l l P M θ=+-⋅⋅'',解得s=1.5m滑块要与小球相遇,必须沿MN 连线运动,由s vt =,得 3.75/v m s = (3)设外力2F 的方向与滑块运动方向(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根据平衡条件 水平方向有: 2cos F f β=,其中f N μ=,竖直方向有22sin N F m g β+= 联立解得22cos sin m gF μβμβ=+由数学知识可得()2221sin F μβθ=++,其最小值22min 2251F N μ==+。
高考物理榆林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真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物体分别挂在支架上的B 点(如图甲所示)和跨过滑轮的轻绳BC 上(如图乙所示),图甲中轻杆AB 可绕A 点转动,图乙中水平轻杆一端A 插在墙壁内,已知θ=30°,则图甲中轻杆AB 受到绳子的作用力F 1和图乙中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F 2分别为( )A .F 1=mg 、23F mg =B .13F mg=、23F mg = C .13F mg =、F 2=mg D .13F mg=、F 2=mg 2.某小孩在广场游玩时,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 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细绳受到拉力逐渐减小B .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 .砖块一定不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D .砖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3.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
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A .2mB 3C .mD .2m4.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A 、B 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 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OA∶AB∶OB=3∶4∶5,两球质量关系为m A=2m B=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B绳的拉力大小为2mgB.OA绳的拉力大小为103 mgC.F的大小为43 mgD.AB绳的拉力大小为mg5.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粗糙的水平横杆上,圆环通过轻绳和质量为m 的物块相连,物块在水平向右的风力作用下偏离竖直方向一定的角度(如图中虚线位置所示)。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3C:共点力的平衡.【专题】11:计算题;12:应用题;31:定性思想;49:合成分解法;52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本题关键是抓住悬挂物B的重力不变,即OB段绳中张力恒定,O点缓慢移动时,点O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各力变化情况.【解答】解: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由题意知点O缓慢移动,即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知:绳OB的张力T B=mg根据平衡条件可知:Tcosθ﹣T B=0Tsinθ﹣F=0由此两式可得:F=T B tanθ=mgtanθT=在结点为O被缓慢拉动过程中,夹角θ增大,由三角函数可知:F和T均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共点力平衡条件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中注意对缓慢拉动所隐含的在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条件的挖掘.2.(6分)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 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 D.a b>a c>a a,v a>v c>v b【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A6:电场强度与电场力.【专题】32:定量思想;43:推理法;532: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弯曲方向,即可判断库仑力是引力还是斥力;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电场力做正功,速度增大,电场力做负功,速度减小,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小,场强越大,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大,带电粒子的加速度越大,所以a b>a c>a a,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在运动的过程中,一直受静电斥力作用,离电荷最近的位置,电场力对粒子做的负功越多,粒子的速度越小,所以v a>v c>v b,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点二 :相互作用——五年(2018-2022)高考物理真题专项汇编卷新高考版1.【2022广东卷】如图是可用来制作豆腐的石磨。
木柄AB 静止时,连接AB 的轻绳处于绷紧状态。
O 点是三根轻绳的结点,F 、1F 和2F 分别表示三根绳的拉力大小,12F F =且60AOB ∠=︒。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1F F =B.12F F =C.13F F =D.1F =2.【2022湖南卷】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场地边,有一根系有飘带的风力指示杆,教练员根据飘带的形态提示运动员现场风力的情况。
若飘带可视为粗细一致的匀质长绳,其所处范围内风速水平向右、大小恒定且不随高度改变。
当飘带稳定时,飘带实际形态最接近的是( )A. B. C. D. 3.【2021广东卷】唐代《耒耜经》记载了曲辕犁相对直辕犁的优势之一是起土省力。
设牛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 通过耕索分别拉两种犁,F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αβ<,如图所示。
忽略耕索质量,耕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B.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比对直辕型的大C.曲辕犁匀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小于犁对耕索的拉力D.直辕犁加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大于犁对耕索的拉力4.【2021河北卷】如图,矩形金属框MNQP 竖直放置,其中MN PQ 、足够长,且PQ 杆光滑。
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M 点,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穿过PQ 杆。
金属框绕MN 轴分别以角速度ω和ω' 匀速转动时,小球均相对PQ 杆静止。
若ωω'>,则与以ω匀速转动时相比,以ω' 匀速转动时( )A.小球的高度一定降低B.弹簧弹力的大小一定不变C.小球对杆压力的大小一定变大D.小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一定变大5.【2021湖北卷】如图所示,一匀强电场E 大小未知、方向水平向右。
两根长度均为L 的绝缘轻绳分别将小球M 和N 悬挂在电场中,悬点均为O 。
2016高考全国II卷物理
14.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
如图所示。
用T 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答案】A
考点:动态平衡的图解法
15.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A.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v a
C.a b>a c>a a,v b>v c>v a D.a b>a c>a a,v a>v c>v b
【答案】D
考点:点电荷的电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6.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wo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d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15.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
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 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v c> v aC. a b>a c>a a,v b>v c> v aD.a b>a c>a a,v a>v c>v b16.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专题35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多选题1.(2022·辽宁·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带电荷量为6(0)Q Q >的球1固定在倾角为30︒光滑绝缘斜面上的a 点,迅速移走球1后,球3沿斜面向下运动。
g 为重力加速度,球的大小可忽略,下列关于球3的说法正确的是( )2.(2021·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一匀强电场E 大小未知、方向水平向右。
两根长度均为L 的绝缘轻绳分别将小球M 和N 悬挂在电场中,悬点均为O 。
两小球质量均为m 、带等量异号电荷,电荷量大小均为q (q >0)。
平衡时两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45°。
若仅将两小球的电荷量同时变为原来的2倍,两小球仍在原位置平衡。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015·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把一个质量为0.1kg 的小球A 悬挂到水平板的MN 两点,A 上带有63.010C Q -=⨯的正电荷.两线夹角为120°,两线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1F 和2F .A的正下方0.3m 处放有一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B ,B 与绝缘支架的总质量为0.2kg (重力加速度取210m/s =g ;静电力常量9229.010N?m /C k =⨯,AB 球可视为点电荷)则A .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NB .两线上的拉力大小12 1.9N F F ==C .将B 水平右移,使M 、A 、B 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两线上的拉力大小为121.225N, 1.0N F F ==D .将B 移到无穷远处,两线上的拉力大小120.866N F F ==4.(2014·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 ,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 的质量为m 、电量为q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 的物体用轻绳AB 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 ,如图所示。
用T 表示绳OA 段拉力的大小,在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B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C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D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答案】A【解析】以O 点为研究对象,设绳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的重力为G,根据力的平衡可知,θtan G F =,θcos G T =,随着O 点向左移,θ变大,则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选项A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静电力的性质与能的性质,考查考生应用电场性质分析问题的能力。
15、如图,P 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 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 在P 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 、b 、c 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 仅受P 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 、b 、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b a 、c a ,速度大小分别为a v 、b v 、c v ,则A 、a a >b a >c a ,a v >c v >b vB 、a a >b a >c a ,b v >c v >a vC 、b a >c a >a a ,b v >c v >a vD 、b a >c a >a a ,a v >c v >b v【答案】D【解析】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2r Q k E =可知,离场源电荷越近,电场强度越大,有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越大,由此可知,a c b a a a >>,选项A 、B 错误;由力与运动的关系可知,运动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指向运动轨迹凹的一侧,因此运动电荷与P 点点电荷带同种电荷,粒子从c 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少,在从b 到a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因此粒子在b 点的速度最小,由于c 、b 两点的电势差小于a 、b 两点的电势差,因此粒子从c 到b 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少量小于从b 到a 的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因此粒子在c 点的动能小于在a 点的动能,即有b c a v v v >>,选项D 正确。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二、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 (全国新课标I卷,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
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
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
于静止状态。
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
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A. 绳'
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 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 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2. (全国新课标II卷,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
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
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3(全国新课标III卷,17)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
A.m/3
B.m/2
C. m
D.2m
4.(上海卷,15)如图,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三角板A端,
使其绕B点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小角度,力
F对B点的力矩为M,则转动过程中
(A)M减小,F增大 (B)M减小,F减小
(C)M增大,F增大 (D)M增大,F减小
5.(江苏卷,1)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40 m/N (B)40 N/m
(C )200 m/N (D )200 N/m
6.(江苏卷,9)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
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7.(浙江卷,17)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
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 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
质量为M 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
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 0,输出电压为U 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 ,输出电压为U ,则该同学的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A .v (t 0-t ),
00M U U B .1
2v (t 0-t ),00M U U C . v (t 0-t ),
000()M U U U - D . 1
2
v (t 0-t ),000()M U U U -
8. (海南卷,2)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 ,两长方体物块a 和
b 叠放在P 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a 和b 、b 与P 、P 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 1、f 2和f 3表示。
则
A .f 1=0,f 2≠0,f 3≠0
B .f 1≠0,f 2=0,f 3=0
C .f 1≠0,f 2≠0,f 3=0
D .f 1≠0,f 2≠0,f 3≠0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二、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在F 保持方向不变,
大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体a 、b 均保持静止,各绳角度保持不变;选a 受力分析得,绳的拉力a T m g =
所以物体a 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
由滑轮性质,滑轮两侧绳的拉力相等,所以b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C 选项错误;
a 、
b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所以OO '的张力不变,A 选项错误;对b 进行受力分析,并将各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上图所示。
由受力平衡得:x x T f F +=,
y y b
F N T m g ++=。
T 和b m g 始终不变,当F 一定范围内变化,B 选项正确;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D 选项正确;故答案选BD 。
2. 【答案】A 【解析】动态平衡问题,F 与T 的变化情况如图:
可得:'''F F F →→↑ '''T T T →→↑ 3【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Oab 为等边三角形,120aO b '∠=︒,则T mg =系可知,绳子上张力的合力等于m g ',所以小物块的质量为m ,C 正确
4.【答案】A 【解析】受力如图所示,对三角板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由于缓慢转动,三角板近似平衡,所以有:G N F =+,在转动过程中,支持力减小而拉力F 在增加;力矩是力与力到作用点的距离的乘积,应用极端思维法,当小,选项A 正确。
5.【答案】D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F kx =,代入数据可得200/k N m =,故选D
6.【答案】BD 【解析】鱼缸受力如图,f 向右,A 错误;鱼缸与桌布,鱼缸与桌面
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在桌布上加速和在桌面上减速的时间是相等的,B 对;如增大拉力,鱼缸与桌布之间的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大小是不变的,C 错误;若减小拉力,桌布的加速度会减小,鱼缸与桌布可能相对滑动页有可能相对静止,鱼缸在桌面运动的时间变长,所以鱼缸由可能画出桌面,D 正确。
7. 【答案】D 【解析】当侧重台没有站人时,02x
vt =;00U kM g =站人时:2()x h vt -=;
0()U k M g mg =+,解得:0
00
()M m U U U =
-,故选D 8.
【答案】C
【解析】整体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30f =,ab 为整体受力如图,ab 有整体下滑趋势,则20f ≠,同理ab 之间也有摩擦力10f ≠,故选C
G
N f
G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