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配套试题-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39.50 KB
- 文档页数:9
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练习2018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真题练习一、选择题1.(2017江苏南京)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
漏斗、量筒不能加热,属于不可加热仪器,A、B 错误;试管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正确;烧杯直接用火加热时会炸裂,所以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D错误。
2.(2017十堰)实验室里的下列仪器,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量筒B.漏斗C.烧杯D.玻璃棒【答案】C【解析】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加热,也不能作反应器;漏斗用于过滤、注入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器;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玻璃棒可以蘸取少量液体、转移液体、搅拌、引流作用。
故选C。
3.(2017昆明)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A.B.C.D.【答案】A.【解析】解: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4.(2017湖南省邵阳市)在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答案】C【解析】A项,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可能会造成液体喷溅伤人,但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B项,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容易造成液体喷出试管,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C项,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可能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D项,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正确做法是,先用酒精灯的外焰均匀加热,然后再固定在药品位置加热,不会造成食管破裂。
5.(2017甘肃省武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人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细节。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训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为了确定某物质能否蜕变,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选项是〔〕A.Na2SO3能否蜕变〔BaCl2〕 B.FeCl2能否蜕变〔KSCN〕C.KI能否蜕变〔淀粉溶液〕 D.乙醛能否被氧化〔pH试纸〕2、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步骤①的操作方法:灼烧和溶解B. 步骤①需用的主要仪器:坩埚和烧杯C. 步骤③的试剂a必需是氧化剂D. 步骤④的试剂b可选用酒精3、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从中可以得出古人从沙子中失掉黄金的方法为〔〕A. 热恢复法B. 热分解法C. 重力沉降法D. 电解法4、化学与消费和生活亲密相关,以下进程中没有发作化学变化的是〔〕A.用热碱水肃清炊具上的油污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C.用酒精擦洗布料上的油污 D.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5、以下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镁粉中混有大批铝粉:参与过量烧碱溶液充沛反响,过滤、洗濯、枯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大批Al3+C.Al(OH)3中混有大批Mg(OH)2:参与足量烧碱溶液,充沛反响,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D.MgO中混有大批Al2O3:参与足量烧碱溶液,充沛反响,过滤、洗濯、枯燥失掉MgO6、配制5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时,不需求用到的仪器是〔〕A. 烧杯B. 枯燥器C. 玻璃棒D. 500mL容量瓶7、只用以下一种物质不能鉴别①CCl4、②NaI 溶液、③Na2SO3 溶液三者的是〔〕A. 溴水B. 硫酸溶液C. BaCl2 溶液D. 淀粉溶液8、以下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选项是〔〕B向KI 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再参与苯,振荡下层有白色沉淀,下层呈紫白色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能够为CuIC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廓清Ag+与NH3·H2O能少量共存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发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9、配制 250 mL 0.100 mol/L 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错误的选项是〔〕A. B. C. D.10、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求放在石棉网上,但也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以下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A. 试管、蒸发皿B. 试管、烧杯C. 试管、平底烧瓶D. 蒸发皿、圆底烧瓶11、以下实验设计、现象均正确且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实验设计现象结论A石灰石与浓盐酸混合,所得气体通入廓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未变混浊盐酸酸性强于碳酸B 将SO2气体通入用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颜色褪去SO2有恢复性C将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H2O2氧化性强于Fe3+D用洁净的玻璃棒離取NaClO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pH试纸变蓝NaClO溶液呈碱性A. AB. BC. CD. D12、经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2025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随着高考的临近,2025年高三化学的一轮复习工作正式展开。
本复习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回顾和巩固化学知识,提升化学成绩,并为接下来的冲刺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复习目标本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包括:1. 全面提升化学成绩,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2. 巩固和深化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3. 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4. 培养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和实验能力。
二、复习内容根据高三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本次复习将围绕以下几个主要内容进行:1. 物质结构与性质:掌握原子、分子、晶体等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2. 化学反应原理: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速率、平衡等原理;3. 有机化学:系统学习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及合成方法;4. 化学实验: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培养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三、复习方法针对不同的复习内容,我们将采取以下有效的复习方法:1. 讲解典型例题: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2. 实战演练:安排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题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速度;3. 总结规律技巧: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时间安排为确保复习计划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时间安排和进度表,分阶段进行复习。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约8周):重点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2. 第二阶段(约6周):重点复习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3. 第三阶段(约5周):进行模拟试题演练和真题分析,查漏补缺。
五、学习资源与辅助材料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利用以下学习资源和辅助材料:1. 高中化学教材和配套练习册;2. 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集;3. 化学学习网站和APP,提供在线学习和辅导服务;4. 化学实验操作手册和实验报告模板。
六、自我测试与评估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复习进度和效果,我们将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和评估。
第06讲氧化还原反应目录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剖析高频考点1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高频考点2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相关概念的判断高频考点3 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高频考点4 考查氧化还原规律及其应用高频考点5 考查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高频考点6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正文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知识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名师总结】分析电子转移数目的关键——标出元素化合价(1)基本方法: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明确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CuFeS 2:Cu +2、Fe +2、S -2;K 2FeO 4:Fe +6;Li 2NH 、LiNH 2、AlN :N -3;Na 2S 2O 3:S +2;MO +2:M +5;C 2O 2-4:C +3;HCN :C +2、N -3;CuH :Cu +1、H -1;FeO n -4:Fe +8-n;Si 3N 4:Si +4、N -3。
可概括为“氧、氧、得、降、还、还、还”。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请分别用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表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反应物指向生成物)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特别提醒】a.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b.不标“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
c.线桥只出现在反应物中。
(2)单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③算数目(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总数目,不标“得”“失”字样)【特别提醒】a.箭头指向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且需注明“得到”或“失去”。
⾼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据⼈教版步步⾼⼤⼀轮复习讲义整理)⾼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第⼀章从实验学化学 (4)第⼀讲化学常⽤仪器和基本操作 (4)第⼆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6)第三讲物质的量⽓体摩尔体积 (19)第四讲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 (22)第⼆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5)第⼀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5)第⼆讲离⼦反应 (30)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 (36)第三章⾦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42)第⼀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42)第⼆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45)第三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51)第四讲⽤途⼴泛的⾦属材料及开发利⽤⾦属矿物 (55)第四章⾮⾦属及其化合物 (59)第⼀讲碳、硅及⽆机⾮⾦属材料 (59)第⼆讲富集在海⽔中的元素——卤素 (62)第三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67)第四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71)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77)第⼀讲原⼦结构 (77)第⼆讲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80)第三讲化学键 (85)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88)第⼆讲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 (92)第三讲电解池⾦属腐蚀与防护 (96)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02)第⼀讲化学反应速率 (102)第⼆讲化学平衡状态 (104)第三讲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进⾏的⽅向 (107)第⼋章⽔溶液中的离⼦平衡 (111)第⼀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11)第⼆讲⽔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15)第三讲盐类的⽔解 (121)第四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25)第九章有机化合物 (128)第⼀讲认识有机化合物——主要的烃 (128)第⼆讲⽣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 (133)第⼗章化学实验 (137)第⼀讲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37)第⼆讲常见物质的制备 (141)第三讲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145)第⼗⼀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50)第⼀讲原⼦结构与性质 (150)第⼆讲分⼦结构与性质 (155)第三讲晶体结构与性质 (161)第⼗⼆章有机化学基础(选修) (166)第⼀讲认识有机化合物 (166)第⼆讲烃与卤代烃 (174)第四讲⽣命中的基础有机物合成有机⾼分⼦化合物 (187)第⼀章从实验学化学第⼀讲化学常⽤仪器和基本操作考点1 化学常⽤仪器的识别和使⽤⼀、可加热的仪器1.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附参考答案)时间:4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0分,每小题分)1.(2012·福建,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 .在0 L 量筒中配制0100 0 Ol·L -1碳酸钠溶液D .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试纸的使用、仪器的使用以及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
易燃试剂往往具有非常强的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时易燃烧,A 项正确;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 项正确;必需用相应规格的容量瓶才能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 项错误;金属钠以及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都易与水反应,故着火时用细沙灭火,D 项正确。
2.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 .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B .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C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D .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答案]C[解析]考查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及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
乙醇与浓H 2SO 4的混合是放热过程,类似浓H2SO4的稀释,应将浓H2SO4慢慢加入乙醇中,所以C 操作错误。
水银(汞)有挥发性,汞蒸气有毒,所以洒落的水银应回收。
汞比水重不溶于水,所以可以水封保存。
汞易与硫粉反应生成稳定的H g S,所以不易收回的汞可用硫粉处理。
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①少量金属钠保存在酒精中②浓硝酸盛放在无色试剂瓶中③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④氢氟酸保存在带塑料盖的密封玻璃瓶中⑤氯水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瓶中⑥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中A.②③④B.③④⑥C.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Na可与酒精反应,①错;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②错;白磷着火点很低应保存在水中,③正确;氢氟酸可以腐蚀玻璃,④错;氯水中存在HClO,HClO见光易分解,久置变质,应保存在棕色瓶中,⑤错;Na2CO3固体为方便取用应用广口瓶存放,⑥错。
4.某学生提供的实验数据如下,其中肯定错误的是()①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760 L的液体②用托盘天平称取22 g Cl③酸碱中和滴定时,消耗0100 0 Ol/L的盐酸232 L④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44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量筒是粗量容器,读数时不需估读,①错;广泛pH试纸变色范围是1~14,它只能粗略地测定溶液的pH,读数只能为整数,④错。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B.用量筒量取20 L 000 0 Ol·L-1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 L,配制成0100 0 Ol·L-1H2SO4溶液C.实验室用图Ⅰ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D.实验室用图Ⅱ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答案]D[解析]A项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水润湿;B项要求所配溶液的精度很高,用量筒量取溶液和水与要求不相匹配。
6.(2013·豫南五校联考)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实验安全,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A错误;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错误;称量NaOH应将其放在小烧杯中进行称取(因NaOH具有腐蚀性且易潮解),D错误。
7.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A.分离CCl4和水B.酸碱中和滴定C.吸收HCl尾气 D.中和热的测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装置图的分析。
A项,CCl4与水分层,故可以用分液操作,正确。
B项,NaOH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错误。
C项,倒置的漏斗应置于液面上,否则起不了防倒吸的作用,错误。
D项,温度计应测小烧杯中的温度,错误。
8.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
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①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的方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
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断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⑤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⑥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浓硫酸。
A.①②B.②③C.③⑤D.②⑥[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从安全性角度考查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②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不可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因其密度与空气接近,难以排净空气;③实验结束后不可将实验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应交实验员回收集中处理,否则会腐蚀管道、引发事故,造成污染等。
①④⑤⑥均正确。
9.“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绿色化学”的思想包括尽量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采取合理安全的工艺合成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无污染,对环境友好。
①的做法可防止氨气对空气的污染;②的做法对尾气进行了吸收处理,可有效防止氯气对空气的污染;④的做法中,铜丝可自由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气球收集反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待反应后处理,也能防止对空气的污染,以上三种做法均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而③的做法中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直接散发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10.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肯定不符合气密性要求的是()[答案]D[解析]D中上下移动容器时两液面保持水平,说明漏气。
二、非选择题(共0分)11.(18分)(1)有如图所示A、B、C、D四种仪器: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①烧杯②普通漏斗③圆底烧瓶④锥形瓶⑤分液漏斗⑥酸式滴定管⑦碱式滴定管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
(3)指出下面三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⑤④⑥(2)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274(3)A: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了B:试管口向上倾斜C:进气管和出气管反了(或混合气体从短管进入洗气瓶)[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形状可判断出四种仪器的名称。
(2)根据天平称量的要求“左物右码”,该同学将物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但天平只要平衡,就仍满足: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因此,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0g-26g=274g。
(3)A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B项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否则会引起水倒流,使试管炸裂;C项导气管应换为长进短出,否则气体会把NaOH溶液排出瓶外。
12.(16分)很多实验中都要用到温度计和玻璃棒,请按要求填空:(1)A~C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请从①~⑥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下的空格中。
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②苯和溴的取代反应③石油分馏装置④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⑤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⑥测定中和热(2)用:①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稀释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蒸发食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检验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做氨水和盐酸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①B:③C:⑤(2)①引流②引流、搅拌③搅拌,促进水分挥发④蘸取待测液⑤蘸液,作“反应器”[解析]A、B都采用蒸馏烧瓶,前者是用温度计测量反应液的温度,选项中只能是①;后者是用温度计测量蒸气的温度,用于蒸馏出指定的组分,③属于这类实验。
装置C的实验只有选项⑤可以采用。
13.(16分)托盘天平、容量瓶、滴定管、量筒是中学化学常见的计量仪器,熟知这些仪器的使用是定量研究化学的基础。
(1)其中标示出使用温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贮存溶液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D.准确稀释任意某一浓度的溶液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3)如下图是某些仪器的刻度部分示意图,图中各仪器虚线为所示读数。
其中为量筒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读数为________L,为滴定管的是________,读数为________L。
[答案](1)容量瓶、滴定管、量筒(2)BCD E F(3)②26③20[解析](1)计量体积的玻璃仪器有具体使用温度。
(2)容量瓶只能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浓度的溶液。
(3)量筒无零刻度,滴定管小(数)上、大(数)下。
量筒精确度为01 L,滴定管精确度为001 L。
量筒只能粗略量取液体体积,不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