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48.00 KB
- 文档页数:64
1.古诗三首导学案
三、自读古诗,
1.板书诗题,引导解题。
指
导学生自读古诗,认记诗中的生
字。
2.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描
绘了什么景色?写出了诗人怎样
的心情?
3.课件出示前两句诗,理解
字词意思,引导学生交流:这两
句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心情?
4.出示后两句诗,思考:这
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结合
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读古诗,认记诗中的生字。
2.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古诗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宁
静的景色,写出了诗人山行时
轻松愉悦的心情。
3.读前两句诗,理解字词
和诗句意思,交流回答问题。
首句点明了游览的时间是
梅子黄时,第二句点明了此行
的路线。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
高涨的游兴。
4.齐读后两句诗,交流问
题,理解诗句意思。
5.读背古诗。
2.燕子导学案
3.荷花导学案
2.听写词语。
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
3.多音字组词。
4*.昆虫备忘录导学案
5.守株待兔导学案
1.多音字组词。
6.陶罐和铁罐导学案
7.鹿角和鹿腿导学案
8*.池子与河流导学案
1.比一比,再组词。
9.古诗三首导学案
10.纸的发明导学案
11.赵州桥导学案
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多音字组词。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导学案
1.多音字组词。
13.花钟导学案。
9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9古诗三首学生预学案设计学内容预习字词1.认真描一描下面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2.选择能组成词语的生字,打“√”。
⎭⎬⎫符()苻()号⎭⎬⎫洒()酒()家⎭⎬⎫导()异()地3.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元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曈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感知《元日》描写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清明》中描写天气和人们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
资料搜集1.搜集诗人王安石、杜牧、王维的资料。
2.搜集其他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
阅读质疑1.例:“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的一人是谁?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9古诗三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重阳节。
《元日》描写的是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充满欢快、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清明》一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仅写到了重阳节的风俗,更在诗中抒发了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这三首诗文风朴素自然,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要指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深厚内涵及独特的过节风俗。
4* 昆虫备忘录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昆虫备忘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能针对生字中的难点思考识记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与交流中,了解昆虫的知识,对昆虫、对自然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的语句,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查找关于昆虫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用时:4分钟) 1.课件出示谜语,组织学生展开猜谜活动:像架飞机停树梢,专吃蚊虫本领高。它若是在低空飞,即将下雨它报告。 2、课件出示蜻蜓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名字或查阅的资料交流蜻蜓的资料。 3、出示课文中其他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以及对它们的了解。 4、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交流由文题想到的内容。 5、教师以“备忘录里记录了什么”引领学生进入新课。 1.学生读谜语,根据谜面猜出谜底:蜻蜓。 2、学生看图片,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蜻蜓。 3、学生积极交流。 4、学生读课题,在积极的思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5、学生做好读书准备。 1.猜谜是学生喜欢的方式,以轻松的形式开始新课的学习。 2、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对昆虫的了解,为了解课文中的内容做准备。
3、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清楚表达、有序表达。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16分钟) 1.引导学生展开自主识字活动: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画生字及不理解的词句,再借助工具书等解决这些问题。 (2)教师引导小组长展开难字、难词整理活动。 2、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小组长整理的难字表,组织学生共同商议解决方法。教师相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指导: (1)形近字对比识字: 膜—摸 凡—几 距—拒 绸—稠 约—钓 斑—班 (2)去部件识字:绿-纟=录 (3)拆部件识字:膜=月+莫 款=士+示+欠 瞎=目+害 1.学生展开识字学词活动: (1)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一查字典,也可以问一问同学。 (2)学生将自己不能解决的生词或读不准的生字提供给小组长,记录下来。 2、学生根据屏幕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1)学生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字的字形,找到它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2)学生添减部件区分识字。 (3)学生用部件组合识字。 (4)小组交流识记多音字“蚂”。 1.识记生字仍是学习的重点,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 2、识字方法是多元的,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识字,例如,“瞎”,眼睛坏掉了就是“瞎”。去银行存的钱就是“存款”,就有“款”这个字。
7、鹿角和鹿腿课题: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鹿角和鹿腿》阅读教学教材分析《鹿角和鹿腿》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
课文从一只小鹿河边喝水时无意看见自己美丽的角和难看的腿开始,小鹿陷入自我欣赏和自我嫌弃的矛盾心理。
正在这时,一头狮子悄悄靠近,小鹿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树枝挂住了美丽的角,差点儿命送师口,而他嫌弃的腿却让他狮口逃生的故事。
其目的:一是让学生读懂故事情节,以及小鹿对自己角和腿的不同态度;二是通过小鹿遇险逃生的情节以及他对自己角和腿的态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懂得“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识字理解字义上已经有一定的方法了,但是对于课文内容的复述,情感态度的把控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本课采用先说故事,再从故事引出感情,结合生活实际知晓道理来进行。
同时,将所学知识道理运用于生活实际,联系生活,找找生活中的“角”和“腿”。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读懂鹿对自己腿和角的不同态度及变化。
3、了解故事情节转折,在转折的对比中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通过前后对比了解小鹿对自己角和腿的态度的转变。
教学难点:通过小鹿前后态度对比,明白故事所含人生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引发思考1、提问:什么是寓言故事?(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使我们明白某个道理。
)2、你们有读过《伊索寓言》吗?都读过那些故事呢?3、通过《伊索寓言》中的小动物们,引出本课小动物的故事——鹿角和鹿腿。
二、复习课文,复述故事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提示:丛林中,一只鹿对着--------欣赏----------,抱怨---------。
这时候,----------来了,美丽的腿让他-----------,------------却------------ 。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从动物、植物、景物这几个方面来反映主题。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读写和课外搜集活动,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课题 内容简说
古诗三首 《绝句》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歌颂了美好的春光。《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宋名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三衢道中》抓住游玩途中的见闻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燕子 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荷花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昆虫备忘录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几种昆虫的特点,语言生动有趣,体了作者善于观察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
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积累优美的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所描绘的意境。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句段。 3.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1.古诗三首……………………………………………………………………………… 2~3课时 2.燕子…………………………………………………………………………………… 2~3课时 3.荷花…………………………………………………………………………………… 2~3课时 4*.昆虫备忘录…………………………………………………………………………… 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语文园地………………………………………………………… 3~4课时
1、燕子(第1课时)班级:三年级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发展性目标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基础知识检测发展性活动设计自学指导发展性学习活动: 动手实践一、认真把课文认真读3遍,完成下列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yàn zi wūhýi qÿng kuài chìbǎng jiǎn düo wþi bü()()()()()()huïpōjÿlíng wýi fýng gǎn jíjǜlǒng guüng cǎi duïmǔ()()()()()()zýng tiün shýng jÿlûâguîdào tián yìzhuǎn yǎn ()()()()()ïu þr yìquün yÿn fùyǎn zîu zàn gý()()()()()2、比一比,再组词拂()俏()掠()伶()佛()悄()晾()怜()纠错:3、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会填。
纠错: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A、我知道作者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是()抓住了三个方面。
B、我知道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把比作。
C、我能仿写一段动物的外形?例:一身()的皮袄,美观大方,一双()的眼睛,加上四条()的腿,凑成了那样()的青蛙先生。
发展性活动设计发展性自学指导发展性学习活动动手实践1、我发现第三自然段中有句子特别好,我也能用有的……有的……造纠错:句:2、第三自然段中,我从()()()纠错:()这四个词语中看出来燕子飞行的特点是3、从第四自然段中,我找出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比喻句,作者把电纠错:线杆比作、把燕子比作,正在演奏春天的赞歌。
能力训练我觉得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数量词用的很准确“几痕细线”,如纠错:果换成了“几根细线”意思就变了,因为家长签字:用时:分钟2、古诗两首(第1课时)班级:三年级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发展性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基础知识检测发展性活动设计自学指导发展性学习活动: 动手实践一、借助拼音、注释读熟课文,完成下列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xìyâzhuüng chãng sÿtüo guüng jǐng wàn zǐqiün hïng ()()()()()2、比一比,再组词裁( ) 咏( ) 妆( ) 紫( ) 闲( )栽( ) 泳( ) 装( ) 柴( ) 闭( )纠错:3、我能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⑴妆成:⑵胜日:⑶丝绦:⑷光景:⑸等闲:⑹万紫千红:纠错:发展性活动设计发展性自学指导发展性学习活动动手实践1、默写咏柳纠错:,。
,。
春日,。
,。
纠错:2、文学常识《咏柳》的作者是(朝代)诗人,字,晚年自号。
《春日》的作者是(朝代)的,他是家,家,家。
能力训练请你想象这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把这两首诗改写成两篇描写春纠错:景的现代文。
《咏柳》《春日》家长签字:用时:分钟3、荷花(第1课时)班级:三年级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发展性目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基础知识检测发展性活动设计自学指导发展性学习活动: 动手实践一、认真把课文认真读3遍,完成下列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hãhuaüqÿng xiüng üi üi jǐjǐǐbìlǜlián pãng()()()()()pîliâfǎng fúyÿshang piün piün qǐwǔwǔdǎo qÿng tíng ()()()()()()2、比一比,再组词挨()仿()蓬()佛()埃()访()篷()拂()裳()稻()蜻()蜓()常()蹈()晴()挺()纠错:3、按要求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词。
一()清香一()圆盘两三()花瓣一()荷花一()画()的大圆盘嫩黄色的()雪白的()(2)、照样子,写词语。
静静地: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挨挨挤挤: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看解释填词语。
形容荷叶长的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形容吃得过多而肚子发胀。
()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
()似乎;好像。
()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没有开放的花。
()发展性活动设计发展性自学指导发展性学习活动动手实践1、给句中带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纠错:闻:①听见②消息③用鼻子嗅(1)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2)新闻()破:①碎、不完整②使分裂,劈开③使损坏(1)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手被戳破()了。
(3)破()釜(古代炊具,相当现在的锅)沉舟仿佛:①似乎、好像②像、类似(1)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2)他俩的模样相仿佛。
()2、把句子写完整。
纠错:(1)、课外活动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有的,有的,有的。
(2)、牵牛花开了,像。
(3)、两只黄莺在翠柳上鸣叫,他们歌唱着能力训练按课文内容填空。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的,像一个个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出来。
有的才展开片花瓣儿。
纠错: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看起来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家长签字:用时:分钟4、珍珠泉(第1课时)班级:三年级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1、训练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感悟,读中欣赏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描述景物的方法,积累课文中的语言。
发展性目标了解课文写了珍珠泉的那些特点和美丽景色,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基础知识检测发展性活动设计自学指导发展性学习活动: 动手实践一、认真把课文认真读3遍,完成下列习题。
1、比一比,再组词弯()绽()苔()褐()变()定()苍()竭()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词。
一()大绒团一()石板路一()清泉一()水一()泉水一()青苔一()金光一()珍珠绿色的()()的小路()的泉水()的青苔()的花环()的石头()的树叶()的水泡密密的()()的光斑()的珍珠快乐的()纠错:发展性活动设计发展性自学指导发展性学习活动动手实践1、仿写句子。
例:石头上长着一层青苔。
--------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
他背着一把吉他。
-------。
纠错:2、回忆课文,并回答问题。
纠错: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第()自然段交代了珍珠泉的位置,第()自然段描写了珍珠泉四周的景物和泉水的特点,第()自然段写潭底冒出的泡泡,第()自然段直接表达了“我”对家乡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
能力训练一流风景胜地----漓江纠错: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
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
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
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
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犹如:(1)如同(2)还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
(2)沉迷,过分地爱好。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
(1)全世界一致认为。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3、用“”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
4、细读短文,填空。
(1)桂林山水以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5、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
(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家长签字:用时:分钟5、翠鸟(第1课时)班级:三年级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发展性目标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基础知识检测发展性活动设计自学指导发展性学习活动: 动手实践一、认真把课文认真读3遍,完成下列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cuìniǎo wþi gǎn fùbùchân shün tîu liàng()()()()()yîu jiün yîu cháng qÿng cuìjífýi yìzhǎyǎn pào pào ()()()()()táo tuōsìyǎng yúwýng shíbìdǎxiüo niàn tou ()()()()()()2、比一比,再组词衬()秆()疾()泛()村()杆()病()乏()脱()饲()希()透()锐()词()稀()秀()纠错:3、选词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