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4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348.80 KB
- 文档页数:2
恶性肿瘤同步放疗后发生IV度骨髓抑制的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同步放疗后发生IV度骨髓抑制的具体情况以及合适护理的好处。
方法:选取出现IV度骨髓抑制患者总计20例,平均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各10例。
实验A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B组采用针对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感染及出血的情况以及调查患者的满意情况。
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感染及出血情况均大于实验B组。
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分低于实验B组。
结论:对于发生IV度骨髓抑制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并且采取对患者的病情有所针对的护理方式,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崇。
关键词:恶性肿瘤;IV度骨髓抑制;分析及护理恶性肿瘤也常常被称为癌症,是一类危险性极高的病症。
目前对于其的治疗方式多是采用放疗或是化疗的方法,但是相应的副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在化疗的进行下,此方法极易伤害患者的血细胞,使得骨髓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等活性下降,对正常的骨髓造血产生抑制作用,此为骨髓抑制[1]。
而骨髓抑制可分为不同程度等级,其中IV度是最为严重的程度。
为了探究恶性肿瘤同步放疗后发生IV 度骨髓抑制的具体情况以及合适护理的好处,特此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随机抽选我院于2020年至2021年期间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总计20例,所选取的患者均在进行放疗后发生IV度骨髓抑制。
将所选取的患者平均分为实验A 组和实验B组进行不同护理方式比较研究,每组各为10例。
实验A组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年龄61.3岁。
实验B组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43岁~80岁,平均年龄63.2岁。
两组患者及家属知晓并同意本次研究,已签订同意书。
将实验A组和实验B组的基本资料作比较,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后的第1周至第8周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细胞以及血小板下降的情况,当白细胞下降至最低的程度时,保持3天至18天可恢复正常。
当各个细胞含量出现下降时,根据下降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药物治疗,如果白细胞的含量小于2.0×109/L,则应停止化疗治疗[2]。
肿瘤患者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预防感染的无菌室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阶段预防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对34例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给予单人无菌室护理(观察组),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并与同期收住单人隔离房间护理的38例同类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感染发生率及感染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单人无菌室护理是化疗后骨髓抑制阶段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感染无菌室护理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科于2004年4月~2008年10月利用单人无菌室护理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8~70岁,平均38岁;KPS 评分为85(60~90)分,化疗方案均为国内常见的标准方案;其中肺癌8例,食管癌10例,乳腺癌8例,非何杰金淋巴瘤4例,卵巢癌4例。
并与同期收住单人隔离房间护理的38例同类患者进行比较,其中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5(18~75)岁;肺癌患者8例,食管癌11例,乳腺癌7例,非何杰金淋巴瘤5例,卵巢癌7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方法及监测指标:患者为确诊后初次住院化疗或周期化疗,化疗后严密监测患者外周血细胞各组分的变化,当血常规中WBC≤1.0×109/L、ANC(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未发热、无肺部感染、口腔溃疡、肛周红肿疼痛等继发感染的征象时,即对患者实施单人无菌室护理。
采用康联医学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TKBC-20-Ⅱ单人无菌室,床室周围用无毒透明围档围住,独立封闭,床室内装有照明灯及紫外线灯,隔离变压器,双路送风系统,净化空气由床顶部高效过滤装置向下送入,形成正压通风,使无菌室内达到无尘无菌的洁净环境,可让患者处于层流环境中。
无菌室主要工作参数:洁净度100级,气流速度0.22m/秒,沉降菌数<1,可置于普通病房而空气环境明显优于普通隔离房间。
癌症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曾雅燕(揭阳市人民医院,广东揭阳522000)【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32例Ⅳ度骨髓抑制的癌症患者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
结果通过严格的保护性隔离和安全防护以及严密的观察和有计划的治疗护理,32例患者中4例出现发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出现口腔炎,经对症处理后,全部患者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结论加强保护性隔离及安全防护,提升白细胞及血小板,预防及控制感染和出血,是癌症患者快速安全度过重度骨髓抑制期的关键。
【关键词】癌症骨髓抑制护理骨髓抑制是化疗最常见的重要限制性毒性反应[1],可出现白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易并发全身各部位的感染、出血等,从而影响化疗疗程的顺利进行,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使患者能够尽快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我科自2005年9月-2007年10月对32例癌症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和相应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5岁~71岁,平均年龄53.4岁,均经病理诊断为癌症患者,其中28例接受过多次化疗,4例为第1疗程。
骨髓抑制程度根据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标准判定[2],均为Ⅳ度:白细胞计数≤1.0×109/L,粒细胞计数≤0.5×109/L,血小板计数≤25×109/L。
2护理2.1心理护理癌症患者自确诊之日起始终处于一种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情绪中,任何病情的变化或治疗引发的并发症都会引起情绪上巨大的波动,但对于一般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和静脉炎等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然而一旦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患者即产生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对治疗持怀疑、对抗的态度,担心疾病的预后。
此时,应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给予适当的解释和安慰,告知其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所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介绍成功的治疗经验,让患者既明白潜在的危险性而又不过分恐惧,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1例宫颈癌放化疗后引起IV度骨髓抑制的护理宫颈癌患者放化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但多数患者放化疗后都会出现骨髓抑制的毒性反应,早期可表现为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减少,严重时血小板、血红蛋白均可降低,同时患者还可有疲乏无力、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发热、出血等表现,甚至死亡,本科于2016年11月7日收治1例白细胞0.56×109/L伴高热患者。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1岁,宫颈癌,因白细胞0.56×109/L伴高热,予2016年11月7日入院,患者因宫颈癌10月17日使用紫杉醇150mg,顺铂80mg ivgtt,10月29日全量放疗结束。
治疗结束后经全面评估,医嘱予出院一周后复查血常规,门诊随访。
出院时WBG 3.8×109/L,11月7日出现高热寒战,于15:00再次入院,入院后立即复查血常规,血细胞:0.56×109/L ,血小板 72×109/L,红细胞 3.58×109/L,血红蛋白92g/L白细胞极低,测量体温:39.3℃。
立即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瑞白)注射液300ug皮下注射,予对症、补液、支持等治疗,第2日高热未控最高温度39.7℃,物理降温效果不佳,11月9日患者出现腹泻,再次复查血细胞分析WBC 0.75×109/L,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 78×109/L,红细胞 3.55×109/L,请内科会诊,诊断为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感染部位考虑肠道感染可能性大,给予患者下病重,单独隔离,每日房间消毒,输入红细胞悬液2u,哌拉西林4.5g q8h,ivgtt,瑞白注射液150ug bid,输注丙种球蛋白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完善胸片。
11月12日复查血常规:患者各项指标好转WBC 2.25×109/L,血红蛋白82g/L,血小板 82×109/L,红细胞3.7×109/L,11月16日复查血常规WBC 6.85×109/L ,患者已3d体温正常,无腹泻。
3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4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7-08-24T13:06:21.1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作者:廖丽明
[导读] 对化疗后致4度骨髓抑制患者及时采取有效地综合治疗和护理能够帮助绝大多数患者安全地度过骨髓抑制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4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3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化疗,且化疗后出现4度骨髓抑制,通过对这30例患者进行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总结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4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方案,为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案的实施提供参考。
结果30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结论对化疗后致4度骨髓抑制患者及时采取有效地综合治疗和护理能够帮助绝大多数患者安全地度过骨髓抑制期,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护理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诸如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呈年轻化发展[1]。
目前化疗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这是由于化疗能够有效的控制肿瘤的增殖、转移和扩散,延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
但化疗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即特异性差,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能够杀伤正常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而骨髓抑制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其表现主要为外周血白细胞迅速减少,其次是血小板和红细胞,血象最低谷多在用药后一周出现,10-15天为高峰期[2]。
因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极易发生贫血,感染,出血,严重者因全血细胞减少而并发高热,败血症,或大出血,使化疗不能如期进行,从而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
我科自2014.9.-2016.9.月共收治因化疗致重度骨髓抑制患者30例,经积极抢救,综合治疗,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方法进行报道,以便为该种类型患者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资料。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3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妇科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实施化疗,且化疗后出现4度骨髓抑制,经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毒副作用反应分度标准分为IV度骨髓抑制[3];所有患者化疗前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未合并感染或应用抗生素,且无其他化疗禁忌症。
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29-66岁,平均47.5±6.2岁,恶性肿瘤分布:恶性滋养细胞肿瘤7例,宫颈癌10例,卵巢癌9例,子宫内膜癌4例。
30例患者中10例出现口腔感染,7例出现胃肠道感染,11例出现呼吸道感染,2例出现败血症。
1.2治疗方法:7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4例采用5-FU(5-氟尿嘧啶)+KSM(放线菌素D)进行治疗,3例采用MTX(甲氨蝶呤)+KSM(放线菌素D)进行治疗。
10例宫颈癌患者采用PVB方案,即VCR(长春新碱)+DDP(顺铂)+BLM(博来霉素)进行治疗。
9例卵巢癌患者采用TAX(紫杉醇)+CBP(卡铂)治疗。
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PAC方案,即DDP(顺铂)+ADM(阿霉素)+CTX(环磷酰胺)。
通过对本组病例应用抗生素,升白细胞,止血,对症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严密的观察及精心护理。
2.护理
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精心的护理,其护理措施如下:(1)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
当患者发生重度骨髓抑制时,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措施是对患者进行性保护性隔离以减少病原菌侵入的机会,当血液中的白细胞<3.0x109应停止化疗,当<1.0x109应及时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4],将病人转至单人间,病室空气须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天,每次1小时,病室物体表面均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人应换上消毒病号服,并戴上口罩,帽子,病室前放消毒脚垫,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必要时穿上隔离衣,各项操作要严格无菌,尽量集中治疗和护理,减少入室次数,拒绝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2)高热的护理。
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每4小时测体温1次,尽量以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使用药物降温,但禁止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因为此类药物对白细胞有抑制作用,降温后及时协助患者更换汗湿的衣服,床单,被套,嘱其注意保暖,鼓励多喝水,以防脱水,根据血培养的结果严格遵医嘱按时按剂量选用敏感抗生素,为了维持有效的血药溶度,抗生素每8小时1次。
(3)口腔粘膜的护理。
指导患者三餐后用朵贝氏液漱口,并用软毛牙刷刷牙,以免损伤口腔粘膜,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硬食,以免损伤口腔粘膜,严重者不能刷牙,予口腔护理3次/日,口腔护理时动作应轻柔,口腔溃疡严重者影响进食时,应暂禁食,予脂肪乳,氨基酸等静脉营养,待病情好转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4)皮肤观察,预防出血。
患者应卧床休息,日常活动应注意安全,防止碰伤,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液结束后抜针,针眼处干棉签压迫止血3-5分钟以免出血,注意观察全身皮肤有无瘀点,瘀斑,当有出血倾向时,予止血,输血,患者的内衣宜宽松,柔软,床单保持清洁,干燥。
保持外阴部清洁,每日2次用洗必泰溶液擦洗外阴。
(5)用药的护理。
选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升白细胞治疗,根据病人的情况由每8小时一次逐渐减少为每12小时直至每日1次,对伴有血色素低的患者,用蔗糖铁静脉输液及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抗贫血治疗[5]。
(6)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一般情绪比较低落,存在焦虑,恐惧感,当患者化疗后出现重度骨髓抑制时,更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的情绪,甚至怀疑自己的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此时护士应充分发挥心理护理作用,应安慰,鼓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向其解释骨髓抑制是化疗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同时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顺利度过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难关。
3.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
4.讨论
骨髓抑制是化疗患者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病发率,其不仅极易并发身体各个部位的感染、出血,还会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影响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生命[6]。
因此帮助患者安全有效的度过骨髓抑制期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30例妇科恶性肿瘤行化疗治疗患者,且所有患者均出现4级骨髓抑制,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发现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康复。
通过对3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患者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一般多出现在化疗休止期,针对这一发现,我们可以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时,每3天查血常规,每周查肝功,以便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减少4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另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便及时发送骨髓抑制症状,一旦发生乏力,发热时,应及时排出其他疾病,判断是否为骨髓抑制,如确诊为骨髓抑制,则需立即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在本次研究中的30例判断为4级骨髓抑制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
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使得患者平稳度过骨髓抑制期。
在本次实验中,对所有患者进行抗感染,升白细胞及营养支持治疗,并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以降低患者在此时期并发各种感染,同时还需对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可采用药物降温,但不可应用解热镇痛药物,这是由于其对白细胞有抑制作用。
还需进行口腔黏膜、皮肤护理,预防出血;指导患者用药;了解患者的情绪,依据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配合的积极性;并向患者解释骨髓抑制是化疗后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从多个方面帮助患者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
参考文献:
[1]吴婉莉,于爱军. 绝经激素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6,43(3):318-322.
[2]王文莹. 肿瘤病人常见化疗后不良反应及护理[J]. 饮食保健,2016,3(2):152-153.
[3]邹嵩,汪琛,刘运兵. 颈外动脉灌注紫杉醇治疗晚期淋巴结转移鼻咽癌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7):121-122.
[4]邓伍秀,陈根秀. 56例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致骨髓抑制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6):225-226.
[5]刘利珍,马康,马书田. 不同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防治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2017,19(1):119-121.
[6]周玉刚,徐文江,乔子剑,等. 参鹿升白颗粒防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3):36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