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连缀——高考关联词选填
- 格式:docx
- 大小:17.11 KB
- 文档页数:3
简明、连贯、得体-语言文字运用【真题强化】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 ①③②④⑥⑤B. ①④②③⑥⑤C. ②①④③⑤⑥D. ②③④①⑤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这道题采用的是客观选择题形式,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③“蕉阴”紧承①“覆盖面积”,所以①③为小组合;④“在旁边”紧承②“蕉廊、蕉房”,所以④②为小组合,这样排除BCD。
故选A。
二、(2019年高考江苏卷)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 ③⑥⑤①④②B. ③⑥⑤④②①C. ⑤⑥③①④②D. ⑤⑥③④②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高考衔接(关联词语)训练1、依次填入横线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____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____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
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工夫。
A、尽管因此不仅还B、虽然那么既又C、尽管那么不仅又D、虽然因此既又2、依次填入的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太阳好象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____把它放到其他恒星的位置上,那也只是一颗不太显眼的小星星,____肉眼完全看不见了。
可见,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一定有数不清的“太阳”,___它们发出十分强烈的光辉,但___距离极其遥远而暗得看不见。
A、即使以致尽管因为B、即使甚至无论因为C、如果以致无论由于D、如果甚至虽然由于3、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蜥螈,它们____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____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
____古生物学工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____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____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
A、不而因此尽管而B、既又不过既然于是C、既又因此以致而D、不而不过以致进而4、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____我们的散文拒绝精神的攀沿,____拒绝起码的思想含量,----始终徘徊于低层次的琐碎生活______生活的细小咀嚼,_____散文还会有它沉甸甸的分量吗?还会有它宏阔的天宇吗?A、既然从而因而和所以B、尽管甚至因而和所以C、因为和所以乃至那么D、如果甚至而乃至那么5、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①到太阳上去,____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上3500年,_____做飞机也要飞28年。
②_____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一小步——真理_____会变成谬误。
A、如果如果尽管却B、虽然即使无论都C、如果即使只要就D、因为虽然只有才6、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近百年来,我国虽然也出现过不少杰出的科学家,______出现过像“五四”运动那样的倡导科学的全国性热潮,______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条件下,科学事业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关联词》一.试题(共21小题)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ㅤㅤ杰出的成就、伟大的发明_____值得崇拜,_____一个普普通通的巧思,一次小小的成功,_____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也都同样值得赞赏。
_____敞开胸怀,我们_____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A.不仅而且以至只要就B.固然但是甚至只要就C.固然即使以及只要才D.固然即使甚至只要才2.在“中国航天励志故事”展馆中,有一封信让同学们备受鼓舞。
这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在出征前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宝贝,人生一定要有梦想,那是你生命中的光,心中有梦想,生活中有光,_____身处困境,身处黑暗,_____总能看到方向。
那束光将引导你走出泥淖,走向万丈光芒。
”填入横线里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A.既然……就……B.即使……也……C.不但……而且……D.不是……而是……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B.我们如果荒废这美好的时光,就要利用它好好学习知识。
C.霍金的身体虽然被病魔牢牢钉在轮椅上,但是他的思维却在宇宙深处自由飞翔。
D.袁隆平爷爷不仅为科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也为世人树立了顽强拼搏的光辉榜样。
4.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ㅤㅤ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总是乐观又豁达,_____受到挫折_____能很快振作,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中去。
_____很多时候都要面对有很多技术难点的科研项目,_____桂海潮从不退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评价他“干劲特别足,心理素质也特别好,没怎么见他发过愁”。
A.不仅而且虽然但是B.即使也因为所以C.不但而且因为所以D.即使也虽然但是5.下列关于关联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樟树四季常青,即使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也是那么蓬蓬勃勃B.樟树本身不仅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C.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也仍然不变D.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6.下面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古代先贤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勤奋刻苦,还在于善于总结方法。
5-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一、课内双基1.复句分为____(1)____和____(2)____两大类。
(1)又分为①并列关系,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2)又分为①因果关系,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答案】(1)联合复句(2)主从复句(1)②选择关系③递进关系④连贯关系⑤解说关系(2)②目的关系③转折关系④条件关系⑤假设关系⑥让步关系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用什么样的关联词,要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定,不能不顾上下文意强行添加。
句子即使添加上表示不同关系的关联词,也不能使句子的意思和关系改变。
B.有些复句不用加关联词,上下句之间的关系也是明确的。
C.“是……还是……”,“不是……就是……”,都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D.“为了”“以便”“以免”表示目的关系,“可是”“却”“不过”表示转折关系。
【答案】A.(句子添加上不同的关联词,句子的关系就改变了。
)3.将下面3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
(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①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②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③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了回环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的回环美。
(由三个短句可知①是谈“抑扬美”,③是谈“回环美”,②是谈“音乐美”。
把②确定为主干句,把①嵌入③中“抑扬美”前,把③嵌入①中“回环美”前,再增删个别词语,使句意顺畅即可。
高考衔接连贯题秒杀技巧第一节技巧探究◎第一组✍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___,“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峰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的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____,____,_____。
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
也征服了裁判,最终赢得了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②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面上继续比赛④冰面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③⑤ D.②④⑥✍4、【2012课标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5、【2009年江西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关联词训练【一】关联词知识巩固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一、表示并列关系: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都存在,且平行并列、程度相当。
“又…又…”,“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一面…一面…”,“那么…那么…”,“有时…有时…”,“…既…又…”,“…既…也…”。
“不是…..而是…”。
如: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又)高大,(又)庄严。
二、表示递进关系:表示后一种情况的程度更深一层。
“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甚至…”。
如:他不但成绩优秀,而且品德更好。
三、表示转折关系:表示情况与预想相反,或者前后逻辑关系对立。
①情况与预想相反。
②前后逻辑关系对立:“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却…”,“…然而…”。
如:1、这里的花(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2、他(虽然)感冒了,(但)还是来上学了。
四、表示因果关系:表示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出现的原因或结果。
①前因后果:如:“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此…”,“既然…那么…”。
②因果颠倒:如:“之所以…是因为.…”五、表示承接关系:表示事情或动作的发生前后连贯、挺有秩序。
如:“首先…然后…”,“一…便…”,“一…就…”,“…于是…”,“…才…”,“…接着…”。
例:我一出门,就遇见了我的同学。
六、表示条件关系:表示事情或动作的发生需要或排斥条件。
①充分条件:一件事只需要一个条件,就可以出现相应的结果。
如:“只要…就…”,“凡是…都…”②必要条件:一件事需要很多条件,其中有一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如:“只有…才…”,“除非…才…”。
③充分必要条件:一件事有且只有一个条件,且出现了相应的结果。
如:“有且只有…才…”④排斥条件:一件事不需要任何条件,都必定以出现相应的结果。
如:“无论…都(总)…”,“不管….也(总)…”。
2017年高考1.【2017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答案】A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前者突出“美好”东西多,后者只是强调多。
第三处,前面说“可谓争奇斗艳”,应是强调美好的东西多,应使用“美不胜收”。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比如“美不胜收”和“数不胜数”,前者突出“美”和“多”,后者突出“多”。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比如“刮目相看”一般指人。
“励精图治”一般形容国家领导者。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2017年高考山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她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
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
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
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知人善任B.揠苗助长C.运筹帷幄D.不言而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语句连贯(排序)专项练习含解析一、高中语文语句连贯(排序)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汉文帝“崇尚节俭”。
他不仅管住自己,①________ ,所宠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帐不文绣”,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例子。
②________ ,甚至预先安排后事时一再强调丧事节办,厉行“薄葬”,严防浪费。
当然,他任意赏赐铜山于近佞宠臣邓通之类记载的传世,说明③________ ,但这毕竟瑕不掩瑜。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字。
西楚霸王项羽在中国是妇孺皆知的一位大英雄。
关于他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其中①________这一慷慨悲壮的事件最为出名,在民间流传甚广。
然而对于他的死的评价,②________:一种以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对项羽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魄,③________;另一种以唐朝诗人杜牧为代表,他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中写项羽是一个缺乏自信和毅力的人,对他自刎的行径表示惋惜和失望。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怎样才算是一篇好的议论文呢?①________,但其中有见地的看法都应该符合一个基本标准:你的文章是否说清楚一个道理。
议论文为了“说理”,这应该成为一个常识。
②________,因为常识总是很朴素,很不起眼。
写议论文,应该用一些手段,但不容忽视的是任何手段都应该体现“说理”的价值。
炫耀华丽的文字,编织离奇的故事,展示博杂的知识……这些手段如果不能有助于议论文的“说理”,③________。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高考语文-连贯(句子衔接)-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连贯”,但是文章本身存在一些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删除。
修改后的文章如下: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年轻的时候,读XXX先生译的XXX的《新月集》,极其羡慕书中那个稚气甚至近于傻气的小男孩,③他是一个真正的孩子。
尤其像《孩童之道》《偷睡眠者》《同情》《恶邮差》等,思维和行为可亲可爱可信赖可容忍,不仅表现了孩子思维的幼稚天真,更凸显了孩子幼小心灵的爱心和善意。
让人看到了一个孩子真实的精神世界,①②④⑥⑤。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唐代知识分子不囿于书斋生活,读书之外喜好游历天下。
特别是盛唐时期,当时社会财富充足,国库殷实,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所吸引,民生稳定,道路畅通,社会秩序良好。
这为读书人的漫游提供了必要条件。
走出书斋,广泛地接触社会人生,①⑥④⑤②③。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观赏名胜古迹时,人们常会沉浸于历史并发出种种感慨;阅读史传作品时,人们常会含咀吟诵并抒发个人感受,个人的感受自然也有不同。
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XXX”。
针对不同赏景者面对同一景物时的不同心态,而即使读同一文本,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论断,②①④③⑥⑤。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专注阅读一本书或者完成一项任务。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专注力训练的技巧,就能够提高自己的专注力,更好地完成工作和研究任务。
其中一项技巧就是_________,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让大脑得到放松,从而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A.多任务处理B.频繁休息C.不断切换任务D.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实际上,文学鉴赏有一个公认的规律,那就是见仁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XXX。
面对同样一部作品,有些读者认为优秀,而另一些读者则认为不过如此,这是文学鉴赏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巧手连缀——高考关联词选填
邹超良(麻城一中)
关联词是指在句子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
它联结分句、标明词句关系,也是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关联词语性质复杂,一般由连词、副词、少量短语充当。
选填关联词关涉《考试说明》“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词语——虚词”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等多个考点,是历年高考常考点。
关联词考查核心是“灵活使用”。
高考考查关联词主要有两种题型:
1、单句中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语。
重在近义关联词的辨析。
如: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优秀的诗文总能很快被时人认同和赞许。
左思写《三都赋》,人们争相抄录传诵,________洛阳纸贵。
这件事本身也被传为文坛佳话。
②第一座由民间集资建造的大桥的竣工为孤岛和外地的物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________促进了当地经济更为迅速的发展。
③“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人类能在理论上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自身________从技术上逐步改善自身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而各国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A.以至从而进而B.从而进而以至
C.以至进而从而D.进而从而以至
【解析】答案A ①句表前半句所说的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用“以至”;②句联系原因和结果,用“从而”;③句表示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用“进而”。
2、给一段文字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重在句间逻辑关系的理解。
(2016 年全国1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①不要依赖译文。
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
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
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通读全句,整体把握。
第一句是全语段的总起句,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补充说明,第三四句是并列的解说句。
第三句是假设的情形,应当用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可排除D项。
先易后难,找突破口。
首先排除C项,第①处不能填“一定”,与后文“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矛盾,即使填了“一定”第②处也不能填“也”(“也”表示并列),因为前后是转折关系。
所以排除C项。
代入试读,综合辨析。
B项,第⑤处与前面的“一旦”搭配不当,读起来拗口,第①处不能填“最好”,因为后面内容没有涉及哪个“最”的意思。
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选项代人原文,看语脉是否相通,文意是否衔接紧凑,从而检验所填关联词语的正确性。
A项第②处是重新开头的一句,用“这”做主语,使上下句连接紧密,“当然”有让步推理的意味,“也”只有让步的语气。
第③处“如果”与第④处“那么”搭配恰当。
第⑥处“也”是对第三句所述方式的补充与追加,具有结构上的呼应关系。
同学们要做好关联词选填,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适度积累,培养语感。
重点把握常见关联词类型和常用词。
特别是要注意关联词的成对配合使用,因为关联词搭配有一定规矩,有的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
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
如:无论老师和学生,在3+X考试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观念到思想的变化。
——“无论(不论、不管)”只能与“还”、“还是”搭配,不能与“和”搭配。
2、按组归类,积累一定数量意义或用法相近的关联词,注意它们的特殊要求和侧重点。
如【而且*反而】“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
“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前边常有“不但不”“不仅没有”等与其呼应。
【因而*从而*进而】因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也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一般单独表示因果,不与“因为”、“所以”等关联词语配套使用。
从而:连词,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从而”等于“因而就会怎么样”。
进而:连词,重在表递进关系。
3、适度训练,整理典型
多阅读美文,揣摩关联词微妙的表达效果;特别是用语严谨的议论文、说明文,体会关联词的结构作用,培养语感。
当然,同学们短时间内多做高考试题、名校模拟题,积累一定量典型的训练题,再通过朗读、体悟来培养语感、建立应用体系,也可以达到快速提高的目的。
在具体做题时,同学们可以按以下方法来应对:
1、通读全句,整体把握
先通读整个语段,了解语段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及总体层次关系;再分析推断第一层的意义关系,把握句与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然后依次类推,逐层分析推断句子的结构层次,在此基础上选填关联词语。
2、先易后难,找到突破口
根据表达中心和有关句间关系,参照语言表达习惯,选择突破口。
先填已经辨别清楚的部分,扩大已知条件,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
有时可保留的个别关联词语,或与关联词语相搭配照应的词来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从而排除其他有关的选项;或是通过否定一个词语.从而排除有关的选项。
3、代入试读,综合辨析
也可以先从试读入手,把自己每一个选项代入原文,看语脉是否通顺,文意是否衔接紧凑,从而检验所填关联词语的正确性。
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连贯性为依据,查看语句意义,比较句子语意的异同;比较表示同一种意义关系的关联词语,看是否适合文句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
不能确定某个虚词是否恰当时,可以换用一个与它意义或用法很接近的词,看哪个更恰当。
充分利用排除法,即不一定每一空都要确定,有时确定好两三个,即可选出答案。
虚词应用小练
1.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任何生物的活动都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节奏,________宇宙飞船中宇航员的活动也要符合地球上昼夜循环的规律,白天工作,夜间休息,________他们在密闭舱里,没有习以为常的昼夜交替,________通过仪表和控制台使之同地球上生活的人的睡眠一致,________睡眠不好,他们会感到筋疲力尽,________无法完成宇航任务。
A.当然因为如果也就既然也B.因为那么否则是只有由于C.既然正如如果也就由于就应D.既然那么尽管也要否则而【解析】本题在解答时可根据句间关系来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另外本题在解答时采用排除法是最为便捷的方法。
比如最后一个空,前面表明“睡眠不好”的客观情况,后面是
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
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B项。
而C项“就应”表述也过于绝对,不合句意,也可排除。
A项,关联词语相互不搭配,所以选D。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
相比之下,有些地方的“实事”就不那么实了。
______有些事情看起来规模宏大,_______由于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其负,弄得劳民伤财,群众______没有受益,______加重了负担。
_______,把事办实办好,摆正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还要求领导摆正“低处”和“高处”之间的关系。
A.虽然但是固然反而总之B.虽然甚至不仅而且总之
C.尽管甚至固然而且总之D.尽管但是不仅反而因此【解析】D 第一、二空应填表转折的关联词,“虽然”“尽管”均可,而“甚至”表递进,不合句意,可排除B、C。
第三、四空前后是递进关系,而且前一分句从否定方面说,所以不能用“不仅……而且…...”,而宜用“不仅……反而……”,而最后用“因此”领起结论句,也很恰当。
(地址:湖北省麻城市第一中学邹超良电话:邮编:43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