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_张新
- 格式:pdf
- 大小:171.59 KB
- 文档页数:4
历年国审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变化趋势分析陈先敏;梁效贵;赵雪;高震;吴巩;申思;林珊;周丽丽;周顺利【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1)021【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探索不同性状之间的关联性,为进一步认识品种更替对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及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基础.[方法]搜集整理1992-2017年共计770个品次的国家审定玉米品种信息,对其中占比73.64%的普通玉米品种的千粒重、容重以及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随年份更替,容重、千粒重和粗淀粉的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趋势,年均升高量分别为1.87 g·L-1、0.91 g和0.19%;粗脂肪含量每年以0.03%呈极显著下降趋势;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年平均值则基本保持稳定,多年平均值分别为9.88%和0.30%.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容重和千粒重均与粗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二者均与粗脂肪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粗蛋白和赖氨酸均与粗淀粉和千粒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以每1 000粒籽粒为单位计算各物质积累量发现,随年份更替,单位千粒籽粒中的粗淀粉仍表现为极显著升高,但与物质含量趋势不同的是,单位千粒的粗蛋白和赖氨酸的积累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趋势,粗淀粉、粗蛋白和赖氨酸年均升高量分别为1.159、0.092和0.001 g;粗脂肪积累量仍随年份更替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品种更替过程中,千粒重和容重等产量性状是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相对较快的性状,而千粒重和容重的升高主要依赖于粗淀粉含量的迅速提升;粗淀粉含量较为快速的提高可能对粗蛋白、赖氨酸和粗脂肪含量造成了“碳稀释效应”,而千粒重的改良导致了其积累量与浓度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同时,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对品质性状造成的可能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总页数】10页(P4020-4029)【作者】陈先敏;梁效贵;赵雪;高震;吴巩;申思;林珊;周丽丽;周顺利【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农业农村部作物高效用水吴桥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吴桥06180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国国审大豆品种(2003—2016年)主要性状变化趋势分析 [J], 刘军;徐瑞新;石垒;王孟;徐印印;姜汉峰;姜硕琛;邢丹英2.南方花生区试品种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J], 刘浩;洪彦彬;鲁清;李海芬;陈小平;梁炫强;李少雄3.施肥措施对国审玉米品种郑黄糯2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J], 薛华政;韩赞平;齐红志;胡兵;赵霞4.我国主产棉区国审棉花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区域特征 [J], 张毅5.我国主产棉区国审棉花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区域特征 [J], 张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析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玉米杂交种则是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来的,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农艺性状的玉米品种。
在农业生产中,了解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于种植者选择适合的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抗逆性强玉米杂交种一般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包括抗病虫害、抗逆境等。
在实际生产中,抗病虫害是玉米高产的重要保障,而抗逆境能力则可以使玉米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
抗逆性强是玉米杂交种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
二、早熟性强早熟性是指玉米杂交种在相同种植条件下,比一般品种更早成熟,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生长发育,节省生长周期。
早熟性强的玉米杂交种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降低气候风险,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抢收抢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较高的产量玉米是以产量为主要经济性状的作物之一,而玉米杂交种通常具有较高的产量。
这是通过杂交育种选择出来的优质品种所具有的优势。
较高的产量可以使种植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四、较好的抗逆适应性玉米杂交种一般还具有较好的抗逆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和生长条件。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也能够减少因天气原因而造成的损失,提高农民的收入。
五、较好的品质除了高产量外,玉米杂交种还具有较好的品质。
这包括玉米的营养价值、口感和食用品质等方面。
较好的品质可以提高玉米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销售价格,为种植者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六、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玉米杂交种一般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有效地抵御玉米常见的病虫害,保护玉米的健康生长。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也能够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七、较好的耐储性和耐运输性玉米杂交种一般还具有较好的耐储性和耐运输性,能够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品质,延长商品期,提高商品价值。
北方地区玉米新品系产量性状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北方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区之一,玉米新品系的选育与推广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玉米新品系产量性状分析研究相对较少。
在实际生产中,玉米的产量性状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益和粮食安全,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北方地区玉米新品系的产量性状,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北方地区玉米新品系的产量性状分析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生长期性状、抗病性性状和适应性等。
通过对这些性状的研究分析,可以为选择优良的玉米新品系提供参考,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北方地区玉米新品系的产量性状,探讨其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对北方地区玉米新品系的产量性状分析,希望能为北方地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支持,促进玉米产业的持续发展。
1.2 目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北方地区玉米新品系的产量性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生长期性状、抗病性性状以及适应性,并通过对其性状的分析,为玉米新品系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而言,我们将通过对不同玉米新品系的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其产量表现及相关因素;还将研究各品系的生长期性状,包括生育期长度、生长势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我们还将对玉米新品系的抗病性进行评估,探讨不同品系对常见病害的抗性表现;我们将进行适应性分析,综合考虑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结合各品系的性状表现,探讨其在北方地区的适应性和推广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北方地区玉米新品系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该地区玉米生产的发展。
2. 正文2.1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研究选取了北方地区具有潜力的玉米新品系作为实验材料,包括品种A、品种B、品种C等。
这些品种在育种过程中经过多年的选择和改良,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抗病性。
2.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面积为1000平方米。
在不同区块中间留有隔离带,以避免品种间的相互影响。
玉米花期、株型、产量性状QTL定位及分析的开题报告摘要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其产量、品质、农艺性状的研究一直是农业科学领域的重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利用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对玉米的花期、株型、产量性状进行QTL定位,探究其遗传基础和发育过程,为玉米的选育和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SSR标记;花期;株型;产量性状;QTL定位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玉米(Zea mays L.)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之一,对于其产量、品质、农艺性状的研究一直是农业科学领域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分子标记为手段进行玉米遗传育种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定位技术为玉米分子育种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花期、株型、产量性状是玉米重要的农艺性状,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其中,花期是玉米的一项主要农艺性状,掌握玉米的花期对于选择最佳的栽培日期、防止不同花期的品种自交等均有重要作用;株型是指玉米植株的生长型态和特征,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玉米株型的遗传机制,可以为玉米的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产量性状是玉米育种中的重要目标,研究其遗传机制、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为玉米产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利用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对玉米的花期、株型、产量性状进行QTL定位,探究其遗传基础和发育过程,为玉米的选育和生产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收集与整理相关基础数据,包括不同玉米品种的花期、株型、产量等信息,为选育和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2. 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的SSR标记分析,确定不同基因型间的遗传差异,进一步筛选与花期、株型、产量性状密切相关的SSR标记。
3. 利用QTL定位技术,对不同功能性状的相关SSR标记进行定位,分析其遗传距离和遗传力度,并进一步筛选与不同性状相关的显著QTL。
不同玉米群体间主要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王利锋;曹言勇;李晶晶;王浩;杜海英;李会勇【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43)007【摘要】分析了由8份特异玉米地方品种(D1-D8)与2份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组配的不同遗传群体籽粒的品质性状,旨在发掘其优异基因.结果表明,这些特异玉米地方品种中籽粒蛋白质和油分含量较高,且不同后代群体间籽粒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导入D1和D2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而导入D7和D4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籽粒油分含量.可通过与其杂交、回交和自交等手段,经多代选择改良玉米自交系的相关品质性状.在对这些籽粒品质性状的选择上,应重点考虑遗传背景的作用,并适当结合世代的影响.【总页数】3页(P28-30)【作者】王利锋;曹言勇;李晶晶;王浩;杜海英;李会勇【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相关文献】1.在4个玉米群体中品系本身和测交组合农艺性状表现间的相关以及其QTL间的一致性 [J], 向平(译)2.杂交高粱主要穗部性状与籽粒品质性状的关系 [J], 龙文靖;倪先林;刘天朋;赵甘霖;丁国祥3.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的差异分析 [J], 李洪亮;孙玉友;柴永山;魏才强;解忠;刘丹;程杜娟;刘春光;徐德海4.冬小麦籽粒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J], 徐翠莲;杨衍菊;王瑞清5.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及早代选择效应Ⅰ.籽粒品质性状间及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 [J], 王建设;刘广田;王岳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检验方法
玉米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外观检验:通过观察玉米表面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来判断玉米的品质。
同时需要注意是否有异味、霉变等情况。
2. 显微镜检验:通过显微镜观察玉米中的微小颗粒、纤维和其他物质,可以了解到玉米的结构和含量等信息。
3. 光谱分析:利用光谱技术对玉米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玉米中物质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特性来判断玉米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玉米中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从而知道它们是否达标。
4. 化学检测:利用化学方法对玉米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化学检测方法包括蛋白质含量检测、油脂含量检测、水分含量检测等等。
5. 生物检测:对玉米中各种有害生物的检测,比如害虫、霉菌等生物的检测,来判断玉米是否受到了生物污染。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生物污染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6. 水分检测:根据仓存玉米周转储存情况合理制定收购时水分标准。
验收时可采取五点法取样混合后检测,有怀疑局部水分高可单独取样检测。
卸车过程中也可随取随测。
仪器检测一般使用谷物水分检测仪,注意早晚温差和室内外温差,温差过高时仪器误差非常大,可取样时放置室内回温再进行检测。
同时每周固定2-3次用烘箱法测定比对校准谷物水分仪的检测数据,以便更新数据。
以上是玉米检验的主要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26]何学青,陶奇波,沙 亚·海拉提,等.柳枝稷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对人工老化处理的响应[J].草地学报,2016,24(4):834-840. [27]方娇阳,祝 燕,王彩云,等.香椿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20,33(6):163-169.[28]武彦芳,张 建,祈 茜,等.不同老化处理对蒲公英种子以及幼苗质量的影响[J].种子,2017,36(4):32-35.[29]韩 瑞.人工老化水稻种子生理生化变化、DNA损伤及活力恢复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30]周国栋.种子老化对老芒麦种质生理特性及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31]孔治有,刘叶菊,覃 鹏.40℃加速老化处理对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55-6157.[32]张永娟,韩 蕊,原 烨,等.罗布麻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J].草业科学,2011,28(12):2130-2135.[33]ParkheyS,NaithaniSC,KeshavkantS.ROSproductionandlipidcatabolismindesiccatingShorearobustaseedsduringaging[J].Plant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2012,57:261-267.[34]RoachT,BeckettRP,MinibayevaFV,etal.Extracellularsuperoxideproduction,viabilityandredoxpoiseinresponsetodesiccationinrecalcitrantCastaneasativaseeds[J].Plant,Cell&Environment,2009:59-75.[35]张海艳.低温对鲜食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3,49(4):347-350.[36]NikiE,YoshidaY,SaitoY,etal.Lipidperoxidation:mechanisms,inhibition,andbiologicaleffects[J].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2005,338(1):668-676.[37]YinHY,XuLB,PorterNA.Freeradicallipidperoxidation:mechanismsandanalysis[J].ChemicalReviews,2011,111(10):5944-5972.[38]孙 群,王建华,孙宝启.种子活力的生理和遗传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48-53.刁玉霖,朱康宁,张海金,等.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1):73-79.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1.010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刁玉霖,朱康宁,张海金,张文飞,王凯玺,吴宏生,陈国秋(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朝阳122000) 摘要:通过筛选特异性谷子种质资源,为其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玉米的产量、数量、性状是多个数量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玉米各主要农艺数量性状对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目标数量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明确各主要农艺数量性状对产量构成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有根据、有重点地进行自交系的选择和杂交组合的选配。
同时将产量与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分解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一步剖析各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对11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杂交组合进行遗传相关分析,为玉米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的11个玉米杂交系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提供,并对其编号:1、47×90,2、39×44,3、99×13,4、99×61,5、45×60,6、99×44,7、新玉米9号(CK),8、45×44,9、61×06,10、99×15,11、37×44等11个组合。
1.2试验设计配置的11个杂交组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5m×0.9m=3.15m2。
地膜覆盖,膜宽为70cm。
人工播种,一区两行,株行距为25cm×50cm,试验地面积为24m×6m=144m2,每小区行距为50cm,株距为25m,播种深度为5-7cm,每小区种植28株,试验地总株数为924株。
抽雄期,每小区随机选择10株,测其株高、穗位;收获时,每小区随机选择10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测其穗长、穗粗、百粒重等。
玉米各农艺数量性状数据如下表1。
2结果与分析作物杂交优势是各个数量性状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各数量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因而对一个数量性状的选择势必影响到另一个数量性状的遗传效果。
一般所观察到的是表现型的相关,包含环境的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各数量性状间相关的遗传效应。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漯麦906’的综合评价[J].天津农业科学,2021,27(11):20-25.[14]轩瑞瑞,陈艳萍,刘春菊,等.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的鲜食糯玉米品质评价[J].食品工业科技,2021,42(14):241-248.[15]安 东.33个南方籽粒型大豆品种在黄土高原的饲用潜力综合评价[D].兰州:兰州大学,2020.[16]张国伟,刘瑞显,杨长琴,等.基于熵权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棉花耐盐性评价中的应用[J].农业科学与技术,2014,15(9):1441-1445,1481.[17]李彦平,李淑君,吴娟霞,等.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在新引烤烟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4):35-40.[18]昝 凯,周 青,张志民,等.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法综合分析河南区域试验中大豆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表现[J].大豆科学,2018,37(5):664-671.[19]宋秀丽,吴 癑,杨锡朗,等.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中的比较[J].玉米科学,2020,28(2):41-46.田慧娟,胡梦婷,杨凯智,等.新疆近20年来审定玉米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6):54-61.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6.008新疆近20年来审定玉米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分析田慧娟,胡梦婷,杨凯智,张 丹(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新疆干旱区特色作物遗传改良与高效生产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843300) 摘要:为初步探明多年来新疆审定玉米品种的演变更替规律,将近20年审定的玉米品种数据进行分析,对未来的育种工作方向以及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从1998—2022年间新疆审定的341份玉米品种信息中整理出普通玉米282份,对其15个主要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
玉米籽粒品质测定方法:
玉米籽粒品质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形态鉴别法:依据玉米的花粉直感、胚乳当代显隐性等遗传理论,通过种子的外部
形态特征的差异来确定杂交种纯度。
种子形态特征包括粒型、胚乳色、胚乳蛋白质层颜色、果种皮颜色、胚形等。
2.纸床、沙床和土壤的方法:通常用于检验玉米种子发芽率,并在水分、空气以及温
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检验工作。
3.水分检验:玉米种子所含有的水分对玉米种子的贮藏、调运以及安全包装具有十分
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玉米种子的寿命有影响。
4.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主要通过GB/T 5494执行。
5.互混检验:互混检验主要通过GB/T 5493执行。
6.色泽、气味鉴定:色泽、气味鉴定主要通过GB/T 5492执行。
7.种子净度检验:种子净度检验主要考察优质种子在检验样品所占百分比。
8.齿觉检验:将样品放入口中,用牙齿咬碎,根据破碎程度,牙齿感觉和发出声音高
低,判断粮食水分大小。
9.触觉鉴定法:将样品放在盘内或手掌上,用手指触摸,通过手对粮食的籽粒埝、压、
捏等来感觉软、硬、如籽粒较硬,则水分小,反之水分大。
10.视觉检验:用眼睛查看种子籽粒饱满度、均匀度、杂质和不完整粒的多少,色泽是
否正常,有无虫害、菌斑或霉变等。
11.嗅觉检验:用鼻子判断有无霉烂、变质及异味,如发芽的种子常带有甜味,发过霉
的种子带有酸味或酒味。
淮南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玉米品质性状遗传分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作物遗传育种指导教师:***2001.7.1摘要本试验采用2套自交系P。
和P。
(Pf为4个自交系,做母本:P。
为6个自交系,做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24个组合。
分析了玉米4个品质性状(淀粉含量、油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的杂种优势、性状相关和亲子相关。
估算其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其相关。
研究了4个品质性j状的遗传模型,并对遗传参数和遗传力进行了估算。
研究结果表明:油分含量的杂种优势最高,其次是淀粉含量,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出现负杂种优势,油分含量与赖氨酸含量相关显著。
除蛋白质含量外,其余3个品质性状的亲子相关达到极显著或显著。
赖氨酸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模型,淀粉含量、油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还有上位性效应,4个品质性状的遗传方式均以加性效应为主。
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较大,同一自交系不同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也有差异,同一品质性状因组合不同而特殊配合力也不一样。
亲本自交系的GCA和SCA对杂种的品厨}生状有重要作用,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关键词:玉米: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相关分析:配合力:遗传模型日U舌玉米在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玉米的品质对粮食生产、饲料生产和加工产品都有很大影响。
玉米的用途不同,对它的品质性状的要求也不一样。
玉米用途的广泛性决定了玉米品质育种的多样性。
通过玉米育种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已经培育出了许多高产稳产品种。
但由于绝大多数玉米育种工作者的育种目标就是高产,导致提高单产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同时却降低了营养物质的含量。
现在,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提高玉米品质性状的基础性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l。
玉米育种工作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转变。
玉米杂交育种的生产实践表明,玉米的重要品质性状,如淀粉、油分、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是由多个微效基因控制的,属数量性状范畴。
玉米质检检验报告1. 引言本次报告旨在对玉米样品进行质检检验,以评估其质量和符合性。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其质量的检验非常重要。
该报告提供了对玉米样品的外观、理化性质、微生物及有害物质检测的结果和分析。
2. 样品信息•样品编号:CM2021001•样品名称:玉米•生产日期:2021年8月15日•产地:山西省太原市•采样方式:随机采样•采样时间:2021年8月20日3. 外观检验根据国家标准《玉米检验方法》(GB 7718-2011),对玉米样品的外观进行检验。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颜色、形态、杂质等指标。
经过对样品的观察和测量,得出以下结果:•颜色:黄色•形态:颗粒状,无明显变形•杂质:未检测到杂质综合考虑以上指标,该玉米样品的外观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4. 理化性质检验根据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饲料玉米》(GB 13078-2017),对玉米样品的理化性质进行检验。
主要包括水分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
经过实验室测试,得到以下结果:•水分含量:12.5%•脂肪含量:3.2%•灰分含量:1.1%•蛋白质含量:9.8%以上理化性质检验结果显示,该玉米样品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5. 微生物检测根据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饲料微生物学检验通则》(GB/T 22520-2016),对玉米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
经过实验室培养和计数,得到以下结果:•大肠菌群:未检出•沙门氏菌:未检出•曲霉菌素B1:0.05ppb•黄曲霉素:0.02ppb以上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该玉米样品未检出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且曲霉菌素B1和黄曲霉素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6. 有害物质检测根据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饲料玉米》(GB 13078-2017),对玉米样品进行有害物质检测。
经过实验室测试,得到以下结果:•重金属(铅)含量:0.02mg/kg•农药残留(滴滴涕):未检出•霉菌毒素(黄曲霉素):0.03mg/kg以上有害物质检测结果显示,该玉米样品的重金属(铅)含量、农药残留和霉菌毒素(黄曲霉素)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玉米检验报告一、检验目的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和安全性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玉米检验的目的是对所检样品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二、检验样品本次检验共选取了10批不同产地的玉米样品,涵盖了不同品种和规格的玉米。
样品采集、保管和运输均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程进行,保证样品的原始性和代表性。
三、检验方法本次玉米检验共采用了多项常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有害物质检测方法,以确保全面评估玉米的质量和安全性。
1. 外观与色泽检验外观与色泽是评价玉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目测和比较样品的外观和色泽,判断是否存在异色、变质等问题。
2. 水分含量检测水分含量影响着玉米的保存和加工性能。
采用快速测定仪器对样品进行水分含量检测,确保样品在适宜范围内。
3. 杂质含量检测杂质是指玉米中的非目标物质,如石子、杂草种子等。
通过筛选和计数等方法,对样品中的杂质含量进行检测,以评估其纯度和品质。
4. 脂肪含量检测脂肪是玉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也是评价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
采用营养成分分析仪对样品进行脂肪含量检测,以确保其营养价值和品质。
5. 微生物指标检测微生物对玉米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菌落计数法和PCR技术等方法,对样品中的大肠菌群、霉菌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以确保样品的微生物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6. 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残留是影响玉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方法,对样品中的主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以确保玉米的食用安全。
四、检验结果与评价经过全面的检验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和评价:1. 外观与色泽:所有样品外观整齐、色泽均匀,无明显异色和变质现象,符合要求。
2. 水分含量:样品水分含量在12%~14%之间,符合贮存和加工的要求。
3. 杂质含量:样品中的杂质含量在允许范围内,纯度良好。
4. 脂肪含量:样品中的脂肪含量在合理范围内,符合营养价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