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山东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山东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山东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山东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山东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拎.包(līn)档.期(dǎng)春风骀.荡(dài)戛.然而止(jiá)

B. 觊.觎(jì)瓜蔓.(màn)悄.然无声(qiǎo)悬崖勒.马(la)

C. 游弋.(yì)龋.齿(qǔ)度长絜.大(xi?)情不自禁.(jīn)

D. 女红.(gōng)趿.拉(tā)棠棣.之花(lì)岿.然不动(ku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暮霭座落别出心裁浮想联翩

B.干练安详歪门邪道不加思索

C.销假陨落萍水相逢唇枪舌剑

D.渔船凋敝祸起萧墙鞭辟入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场合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B.生活实践既是大学生砥砺

..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和最终归宿。

C.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

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

D.过去城西的河水发黑,满目疮痍

....。现在,堤上种植着美人蕉和菖蒲,河里则放养几万尾鲢鱼,美化了视觉环境,也净化了水质。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曾经传奇般地翻译、写作、生活。虽然有些人已经死去了,但他们所经历的生活的幸福是永恒的。

B.房地产开发商在新楼盘售房之初往往采取这样的办法:先将不太好的楼层介绍给客户,却将三四层等好楼层雪藏,声称好楼层已经售罄。

C.我们要和“中国梦”主题系列丛书的主编王先生协商,提出选题计划,再请懂外文的资深编辑对译本做出评估。

D.诗歌既要讲“奇”,又要讲“通”。所谓“奇”,就是俄国形式主义所说的“陌生化”,而“通”,按我的理解,则是一种诗意的合理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有分析认为,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年人对自身财务状况渐渐失去信心,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赚“快钱”的骗局。

B.只有对核电池的回收、流通和制造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这一具有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的新能源才能用于现实生活。

C.举办微山湖放鱼节,有助于进一步加大微山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群众关心水域生态环境、呵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意识。

D.病媒(蚊子、臭虫、虱子和淡水螺一类的小生物)能传播各类疾病,我们虽然制定了有效的防控体系,但其死灰复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马与龙的文化缘

庞进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鉴于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的情况,有学者认为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主要取材马鹿。马鹿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尔雅翼?释兽》:“……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马鹿还像马一样体格强健,性情机警,奔跑迅速。

马与龙的文化缘,也表现在成语“龙马精神”上。辞典把“龙马”解释为“骏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龙马”还可有一解,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龙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和“福生”,就很适合马。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与马精神的结合,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造福众生的精神。(《中国文化报》2014年02月07日,有删改)

6下列关于马是龙的“模特儿”依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甲骨文,龙字的头部窄长,和马头的形状相似,说明在最初创造“龙”字时就参考了马的形象特征。

B.《论衡?龙虚》《尔雅翼?释龙》《录异记?王宗郎》三则材料中的文字都说明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

C.《周礼》《吴承恩诗文集》《龙马图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述,都表明“马有龙性”“龙马可以相互变化”。

D.由于龙也和马一样具有头颅高扬、身姿飘逸、刚毅坚强、友好善良等特征,所以说创造龙这一神物时模仿了马。

7.关于赛沁塔拉玉龙取材对象的争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赛沁塔拉玉龙取材于猪,因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而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

B. 玉龙的造型,龙头不是近似于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马头的长方形,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C.“马龙”说遭到质疑,原因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痕迹,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即距今四千二百年左右。

D.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应是主要取材于马鹿,因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融合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创造出的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图腾,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B.在对红山文化“玉龙”研究的三种观点中,显然,前两者都是据外形而得出的结论,而后者更重考古发现和史料。

C.辞典上对“龙马精神”有另一解释就是,“龙马”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的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D.“龙马精神”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

宁清慎刚正,重交游,以气节自任。少以明经调授盐山尉。是时,安禄山始叛,伪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传檄郡邑,多有应者。贼将史思明来寇郡,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思明遣使说诱,宁立斩之。郡惧贼怨深,恐后大兵至,夺宁兵及摄县。初,宁佐采访使巡按,尝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密揣禄山必叛。至是,真卿亦唱义,举郡兵以拒禄山。会间使持书遗真卿曰:“夫子为卫君乎?”更无他词。真卿得书大喜,因奏署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宁以长子属同母弟曰:“惟尔所适,苟不乏嗣,吾无累矣。”因往平原,谓真卿曰:“先人有嗣矣!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愿佐公以定危难。”真卿深然之。其后,宁计或不行,真卿迫蹙,弃郡,夜渡河而南,见肃宗于凤翔。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事遂止。

上元二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使。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宁。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广德初,加库部郎中。是时河运不通,漕挽由汉、沔自商山达京师。选镇夏口者,诏以宁为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暴不奉法,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与宁夹淮为理,惮宁威名,寇盗辄止。沔州别驾薛彦伟坐事忤旨,宁杖之致死。宁坐贬虔州司马,重贬昭州平集尉。

宁强毅,不能事权贵。执政者以为不附己,且惮其难制,故处之散位。宁默默不得志,且曰:“时不我容,我不时殉,则非吾之进也,在于退乎!”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亲友强之,复一朝请。上居奉天,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德宗还京师,宁曰:“可以行吾志矣。”因移病,罢归东都。(《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五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授:授予,任命

B.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唱:倡导

C.贼.将史思明来寇郡寇:侵犯

D.惟尔所适.适:适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

B.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源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弃郡,夜渡河而.南 D.见肃宗于.凤翔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轻暖不足于.体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变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穆宁“清慎刚正”的一组是()

①传檄郡邑,多有应者②喻以大义,不为挠折

③惮宁威名,寇盗辄止④时不我容,我不时殉

⑤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⑥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 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宁之父曾以文学著名,因撰《洪范外传》而受唐玄宗赏赐授官,穆宁则因考中明经科而被调任盐山县尉。

B.安史之乱时,穆宁以代理东光县令的身份率兵抵抗叛军;后与颜真卿并肩作战,因建议未全被采纳致功业未成。C.穆宁深明大义,恪守传统,在前往平原郡辅佐颜真卿抵抗叛军之前,将自己的长子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安顿照看。

D.穆宁经历坎坷,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但当德宗回到京师后,他又乐观地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每小题3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惟尔所适,苟不乏嗣,吾无累矣。(4分)

(2)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3分)

(3)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全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4分)

(2)请简析“眠沙鸥鹭不回头”的妙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山东省)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卸载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洪大/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 ..山中梯田,豪斯面..纤巧,别有特色。群山逶迤,阳关扑面而来,俯瞰 对着一座宽大的露天体育馆。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沿/攀)着湿淋淋(银闪闪/亮堂 堂)、绿油油或金灿灿 ...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爬出来,正是清明时节,梯田一开始灌 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犹如______。每块田池的边缘 ..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入下一层里。_____,一畦畦平展展,好似神灵于半夜在山上放置的无数面镜子。天亮 之后,整个山谷成了镜子创意博览会 ..形拱形牛角性簸箕星………无数面 ...------弧形椭圆 镜子顺着山坡层层叠叠 ....地铺展开去。 1.中文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玲珑群山逶迤 B.俯瞰金灿灿 C.边缘层层叠叠 D.椭圆博览会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宏大沿亮堂堂 B.宏大攀银闪闪 C.洪大沿银闪闪 D.洪大攀亮堂堂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节奏均匀的弹拨乐在梯田里蓄满水 B. 弹拨乐的均匀节奏蓄满水的在梯田 C.弹拨乐的均匀节奏在梯田里蓄满水 D. 节奏均匀的弹拨乐蓄满水的在梯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2020山东省 高考压轴卷 地理(word版)

绝密★启封前 2020山东省高考压轴卷 地理 命题人:戴文博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祝考生在本次考试和高考中取得最满意的成绩! 第I卷(选择题,6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苏州制扇技艺举世闻名,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磨骨玉折扇有“苏州雅扇”之称,扇骨立足江南地域特色,取当地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制成的折扇追求“雅文化、精技艺”的苏式工艺风格,扇面采用花纹清晰的宣纸,上胶矶裱制而成,厚薄均匀、平正牢韧、久用不裂,配上书画后,令人爱不释手。由于以上特点,苏州折扇已不只是生风用具,更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据此完成1~3题。1.推测苏州折扇扇骨的主要原料为 A.羽毛B.橡胶C.芦苇D.竹子 2.16世纪初,中国折扇传入欧洲,葡萄牙、西班牙则以牛犊皮、羊羔皮作为扇面,称为皮折扇。当时扇面由纸变皮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潮湿,扇面易损B.缺乏优质纸张 C.文化背景差异D.制扇工艺高超 3.苏扇“雅文化、精技艺”工艺风格的形成条件是 ①制扇历史悠久②传统手工业产值较高③文化底蕴深厚④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戴先生从海南海口乘飞机到云南昆明参加某重要会议,航班信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4~5题。 4.戴先生从昆明返航时因大雾天气起飞时间出现延误,昆明长水机场此时出现大雾天气的原因可能是A.海拔高气温低B.谷底冷气下沉 C.冷锋过境降温D.焚风效应显著 5.戴先生返程时起飞时间虽延误约半小时,但到达时间比计划时间提前。原因最可能是 A.风力强劲B.返程路程短C.天气晴朗D.对流较弱 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砾岩(一般认为在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沉积形成)地区,由于地壳抬升,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柱状、峰林状地貌。福建省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如下左图所示),而甘肃省则表现为“顶圆、檐突、身陡、麓缓”(如下右图所示)。据此完成6~7题。

2014年高考试题:山东卷(理数)

山东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 b R ∈,i 是虚数单位,若a i -与2bi +互为共轭复数,则2()a bi += (A )54i -(B )54i +(C )34i -(D )34i + (2)设集合{||1|2}A x x =-<,{|2,[0,2]}x B y y x ==∈,则A B = (A )[0,2](B )(1,3)(C )[1,3)(D )(1,4) (3)函数221 ()(log )1f x x =-的定义域为 (A )1(0,)2(B )(2,)+∞(C )1(0,)(2,)2+∞(D )1(0,][2,)2+∞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 b 为实数,则方程20x ax b ++=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20x ax b ++=没有实根 (B )方程20x ax b ++=至多有一个实根 (C )方程20x ax b ++=至多有两个实根 (D )方程20x ax b ++=恰好有两个实根 (5)已知实数,x y 满足x y a a <(01a <<),则下列关系式恒成立的是 (A )221111 x y >++(B )22ln(1)ln(1)x y +>+ (C )sin sin x y >(D )22x y > (6)直线4y x =与曲线3y x =在第一象限内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A )22(B )42(C )2(D )4 (7)为研究某药品的疗效,选取若干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所有志愿者的舒张压数据(单位:kPa )的分组区间为[12,13),[13,14),[14,15),[15,16),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山东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答案为试做答案,由于能力、时间、版本等诸多因素,肯定存在不少错误,敬请甄别使用。标准答案公布后将第一时间做出详细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 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 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 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 1.D A刨除/刨根问底; B漩涡/涡轮机; C驻扎/扎实.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 沿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B 发贴子,眼花瞭乱,沿袭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 B.提出引发合适 C.提醒产生合适 D.提醒引发适合 3.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2012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 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 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星宿./乳臭. 搭讪./赡. 养费 粗犷./旷. 日持久 B. 着.实/酌.量 砾.石/沥.青路 鞭挞./纷至沓.来 C. 呜咽./奖掖. 嗔.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 D. 畜.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镶嵌 精萃 休闲装 轻描淡写 B. 瑕疵 鄙薄 邀请赛 赔理道歉 C. 怃然 琵琶 和稀泥 玲珑剔透 D. 推辞 观摩 元霄节 伶牙俐齿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_____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 溶化 沟通 喧哗 B. 溶化 勾通 喧闹 C. 融化 勾通 喧哗 D. 融化 沟通 喧闹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 簧.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 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 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 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 在--------------------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1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 进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 第II 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 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湛.蓝/斟.酌 崛.起/倔.脾气 提.防/醍.醐灌顶 B. 跻.身/犄.角 女红./彩虹.桥 沟壑./豁.然开朗 C. 毛坯./胚.芽 蒜薹./跆.拳道 拙.劣/咄.咄逼人 D. 劲.敌/浸.渍 咆哮./酵.母菌 着.陆/着.手成春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缠绵 梗概 打寒噤 震聋发聩 B. 扼守 晋升 伏卧撑 杞人忧天 C. 滥觞 脉博 摇篮曲 大快朵颐 D. 伛偻 驯顺 笑吟吟 锄强扶弱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 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 处置,严防火势_____。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 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 ①反映 ②曼延 ③总算 B. ①反应 ②蔓延 ③总算 C. ①反映 ②蔓延 ③终于 D. ①反应 ②曼延 ③终于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 B. 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 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策。 D. 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 的管理经验。 B. 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心思方面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 和第II 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 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 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________________。”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________________”,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 ,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肆虐 凋凌 B .集结 昼夜兼程 C .版图 稚嫩 D .嫣然 抱憾退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席卷 系 扩展 B .笼罩 停 扩展 C .席卷 停 扩充 D .笼罩 系 扩充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 .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 .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 .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 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 .知人善任 B .揠苗助长 C .运筹帷幄 D .不言而喻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 .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C .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 .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分析与探究

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分析与探究 高考研究 2014-06-26 2253 结构稳定重能力,选材典雅设题新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分析与探究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 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从总体上看,今年语文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选材典雅唯美,设题新颖别致,卷面清新自然,试题难易适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一、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今年的语文试卷在保持试卷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如第一大题没有涉及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第四大题第15小题“默写名篇名句”改变了往年要求考生四选三的形式,直接给出六句话让考生加以填空;第六大题现代文阅读,取消了选做题的形式,直接给出了一篇文学类文本让考生阅读答题,减轻了考生的阅读量,可以使考生快速答题。试卷结构的相对稳定,可以使考生迅速进入考试状态,对试卷没有陌生感,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试水平。 二、注重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山东卷历年都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今年也不例外。如第一大题第1小题对字音的考查,改变了以往标音识别的考查形式,采用了不标音辨识的形式,每对加点字读音都具有形近音似的特点,如“湛蓝/斟酌”“毛坯/胚芽”“咆哮/酵母菌”等等,这样就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考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读音基础知识才能加以正确识别,避免考生仅仅通过答题技巧就可得分的可能,突出了能力的考查。第5小题对成语的考查,四个成语分别是“不寒而栗”“反戈一击”“广开言路”和“各有千秋”,这些成语都是考生常见的,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却经常容易用错,考生只有真正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掌握它们使用的语言环境,才能加以判断。又如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三个题目分别从“概括主旨”“对…调理心情?做法的判断”以及“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角度进行考查,这就需要考

2014年山东省高考英语压轴卷(含解析)

2014山东省高考压轴卷 英语 第Ⅰ卷 (共10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5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She _________ down her book and ________ in bed. A. lay; laid B. laid; lay C. lay; lay D. laid; laid 2.—Happy birthday, Mary! —Thank you! It’s the best present I for. A.should have wished B.may have wished C.must have wished D.could have wished 3.--- How do you find the latest hit Taijiong ? --- Well, unlike other people, I feel the story is _______touching_______ amusing. A. rather; than B. other; than C. better; than D. more; than 4.About ____ of the workers in that steel works ____ young people. A. third fifths, are B. three fifths, are C. three fifths, is D. three fifth, are 5.________ so delicious,the food was sold out soon. A.Tasted B.Tasting C.Having been tasted D.Being tasted 6.Turn on CCTV news and we ________how happy our life is. But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over the past decades, the cost of living ________ sharply. A. are seeing; had increased B. will see;has been increasing C. see; increased D. have seen; is increasing 7.Not until________in the final test ________not having worked hard. A. he failed; did he regret B. he failed; he regretted C. did he failed; he did regret D. did he failed; regretted he 8.If it the climate, I would stay here much longer. A.is not for B.had not been for C.were not for D.would not be for 9.– 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 – _______ This is Anita calling from Toronto. A. Of course not. B. What for? C. Yes, please. D. Yes, why bother? 10. Alex has finally become an astronaut, __________all his family members think is his dream career. A. which B. who C. that D. Whom 第二节完形填空 ( 共30小题,满分40分。A篇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B篇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2014年山东省高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英语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5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1. Writing out all the invitations by hand was more time-consuming than we______. A. will expect B. are expecting C. expect D. had expected 2. I don’t really like the author,_______ I have to admit his books are very exciting. A. although B. unless C. until D. once 3. —This apple pie is too sweet, don’t you think so? —_____. I think it’s just right, actually. A. Not really B. I hope so C. Sounds good D .No wonder 4. Susan made______ clear to me that she wished to make a new life for herself. A. that B. this C. it D. her 5. They made up their mind that they______ a new house once Larry changed jobs. A. bought B. would buy C. have bought D. had bought 6. There is a note pinned to the door______ when the shop will open again. A. saying B. says C. said D. having said 7.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imagine_____ life was like for slaves in the ancient world. A. where B. what C. which D. why 8. —Is Anne coming tomorrow? —_____.If she were to come, she would have called me. A. Go ahead B. Certainly C. That’s right D. I don’t think so 9. It’s standard pra ctice for a company like this one______ a security officer. A. employed B. being employed C. to employ D. employs 10. A company ______profits from home markets are declining may seek opportunities abroad. A. which B. whose C. who D. why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两篇;第一篇短文10小题,每小题1分;第二篇短文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0分) A There was a pet store and the owner had a parrot. One day a 11 walked in and the parrot said to the man ,―Hey you!‖ The man said, ―What!?‖ The parrot said, ―Your 12 is really ugly.‖ The man got very 13 and went to the store owner and said, ―Your bird just 14 my wife. It said she was ugly.‖ The owner stormed over, 15 the bird, took it into the ―black room,‖shook it a bit, 16 out a few feathers, and said,―Don’t ever, ever say anything to 17 my customers again. You got that!!!‖ With that 18 he took the bird and put it back into its cage. The old bird shook out its 19 and relaxed in its cage. A couple of weeks 20 and in walked this guy and his wife again. The parrot said, ―Hey you!‖ The guy said, ―What!?‖

2020山东省高考压轴卷 数学(含解析)

2020山东省高考压轴卷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 ︱x>-2}且A ∪B=A ,则集合B 可以是( ) A. {x ︱x 2>4 } B. {x ︱2y x =+ } C. {y ︱22,y x x R =-∈} D. {-1,0,1,2,3} 2.若()2 2z i i -=-(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模为( ) A. 1 2 B. 13 C. 14 D. 15 3.已知 4log 5 a =, 2log 3 b =,sin2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 B. c a b << C. b c a << D. c b a << 4.若对任意的正数a ,b 满足310a b +-=,则 31a b + 的最小值为 A. 6 B. 8 C. 12 D. 24 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45BCD ∠=?,90BAD ∠=?,将AB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几何体A-BCD ,则在几何体A-BCD 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平面ADC ⊥平面ABC B. 平面ADC ⊥平面BDC C. 平面ABC ⊥平面BDC D. 平面ABD ⊥平面ABC 6. ()5 2112x x ?? -- ???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A. 112 B. 48 C. -112 D. -48 7.已知F 是双曲线22 :145x y C -=的一个焦点,点P 在C 上,O 为坐标原点,若=OP OF ,则OPF △的面积为( ) A. 3 2 B. 52 C. 72 D. 92

高考试题山东卷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 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的民居静静伫.立。高达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 ① 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 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 ② 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 ....的民间生活。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 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墙,黑白相间, ③ 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着名的三雕④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ěi)暄哗 B.幢(zhuàng)宁静质朴 C.伫(chù)纯粹 D.淳(chún)淋漓尽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领略繁杂 B.幽美领略繁复 C.幽美领悟繁复 D.优美领悟繁复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 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 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 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 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 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 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1反映○2曼延○3总算 B.○1反应○2蔓延○3总算 C.○1反映○2蔓延○3终于 D.○1反应○2曼延○3终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压轴卷含解析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压轴卷(含解析)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 ”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 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 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 3.宋太宗说:“前代帝王昏弱,天下十分财赋未有一分入于王室”“朕今收拾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若豪户猾民,望毫发之惠,不可得也。”宋太宗意在 A.反思唐藩镇割据的教训 B.消除“不抑兼并”的危害 C.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 D.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 4.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 材料表明当时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5.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解析 高考题型 2014-06-12 1105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解析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 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 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 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 答案A 解析A、zhàn/zhēn,ju?/jua,dī/tí;B、jī/jī,gōng/h?ng,ha/hu?; C、pī/pēi,tái/tái,zhuō/duō; D、jìng/jìn,xiào/jiào,zhu?/zh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 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 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 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 答案D 解析A振聋发聩 B俯卧撑 C脉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 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 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 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 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 答案B 解析反映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③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应①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②化学反应。③打针或服药所引起的呕吐、发烧、头痛、腹痛等症状。④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⑤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曼延“曼”是“长”的意思,“曼延”指很长、连绵不断,如“山路曲折曼延”;蔓延“蔓”本义是蔓生植物的枝茎,因此“蔓延”比喻像蔓草一样向四周扩大,如“火势蔓延”、“蔓延滋长”。终于副词。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或经过一番努力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答案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