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声带息肉十分常见,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长期发声不当、长期不良刺激或慢性炎症有关。
声带息肉的主要表现为声嘶,嘶哑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息肉过大堵塞喉腔,可引起呼吸困难。
较大或已纤维化的声带小结和长期声带息肉患者,经过声带休息、发声训练和药物治疗无效时,应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目前,患者可采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
1、在局部麻醉下通过间接喉镜将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切除。
2、在光导纤维喉镜下运用等离子将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去除。
由于早期的声带癌和有些声带息肉用肉眼难以鉴别。
因此,对切除的声带息肉应作相应的病理检查。
对在局部麻醉下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应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3、支撑喉镜下切除术。
手术要注意如果双侧声带前部粘膜不能同时损伤,否则可造成声带粘连。
术后应禁烟,纠正不良的发音习惯,否则易复发。
声带息肉支撑喉镜下摘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支撑喉镜下摘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方法:纳入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声带息肉患者共42例,进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治疗,术后采用纤维喉镜对患者的声带息肉病变情况进行复查,并对患者的发声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评价,观察复发情况。
结果:声带息肉患者痊愈35例,有效7例,未有患者治疗无效。
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复发病例。
结论:声带息肉支撑喉镜下摘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声带息肉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声带息肉;支撑喉镜;摘除声带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的良性声带增生性病变,若声带息肉较大时,可能会堵塞呼吸道,使患者产生呼吸困难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睡眠[1]。
手术摘除是治疗声带息肉的主要方法[2]。
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声带息肉患者共42例,入院前患者经喉镜检查初步诊断,并均在术后病理检查中确诊。
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6.7±5.2)岁。
病变时间2个月~5年,平均时间为(1.8±0.6)年。
职业分布:教师7例,工人18例,农民12例,机关干部2例,学生3例。
吸烟13例,不吸烟或偶尔吸烟29例。
饮酒20例,不饮酒或少量饮酒22例。
声带息肉的位置在左侧有25例,右侧有13例,双侧有4例。
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呼吸困难等。
病理类型:带蒂息肉18例,广基息肉24例。
1.2 手术治疗方法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为:术前嘱患者禁食8h,禁饮6h。
术前30min采用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注射。
患者在平卧位下行气管插管,待全麻成功后,帮助患者取仰卧位,用纱布保护上切牙,以免被碰伤造成牙齿松动。
支撑喉镜下手术用于声带息肉/肿物治疗的效果评估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手术在治疗声带息肉/肿物方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90例声带息肉/肿物患者纳入此次研究,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对入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入组患者均接受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分别对患者实施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评估以及嗓音障碍指数自我评估量表评分。
结果:经支撑喉镜治疗,入组患者的嗓音功能得到明显恢复,手术前后的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经支撑喉镜治疗,入组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自我评估各项指标评分与总评分均明显下降,手术前后的评分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支撑喉镜下手术在治疗声带息肉/肿物方面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标签:声带息肉/肿物;手术治疗;支撑喉镜声带息肉/肿物属于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临床治疗中,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1]。
支撑喉镜因具备视野清晰、损伤小等特点,在该病的治疗中得到较多的应用。
本次研究探讨支撑喉镜下手术在治疗声带息肉/肿物方面的临床效果。
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90例声带息肉/肿物患者纳入此次研究,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对入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性别方面纳入研究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8例、52例,患者年龄为13~73岁,平均年龄为(48.52±7.62)岁。
研究拟案已提交医学伦理部门审阅并经批准,入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并同意。
1.2 方法入组患者均接受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完善术前检查,对患者实施常规全麻,术中做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达到理想麻醉效果后,患者保持仰卧状态,头部向后伸位,充分暴露手术区域。
待声门区充分显露后,将喉镜固定在患者的前胸壁,医生通过镜头于直视下将息肉/肿物进行切除。
注意避免损伤正常黏膜,并利用微波对病变的残余部分或出血点予以凝固处理。
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458?四川医学2004年4月第25卷(第4期)SichuanMedicalJournal,2004.Vo1.25.No.4从而可以更好,更快的使病人治愈回归社会.对高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多采用透明角膜切口.以避免术中,术后的出血,手术时间相对较短病人能够承受.对青光眼需做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者,晶体核≥Ⅲ级核以上者或者其他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者采用巩膜隧道切口为宜.此切口密闭性好,对术中的并发症或意外易于处理.此观点供同仁商榷.参考文献:[1]贾静玲,李莉,郭晓娜.白内障乳化手术不同切口效果比较[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632633[2]徐庆斋,刘涛,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人术临床研究[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168169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何晶晶,邓继光(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关键词】声带息肉;手术治疗;支撑喉镜【中图分类号】R76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0501(2004)04—0458.01 传统的声带息肉摘除术是在病人清醒的情况下,用局部麻醉通过间接喉镜摘除.它的缺点在于:病人痛苦大,对手术难以接受,甚至恐惧,且因声带活动,术者操作困难,病灶摘除不彻底,效果差,术后易复发.为满足病人对医疗质量的高要求,我院从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开展了在全麻下的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共4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ASA评级I~Ⅱ级,均为择期手术.1.2麻醉方法:①术前用药:丁溴东莨菪碱20rag或阿托品0.5mg,力月西5mg术前30分钟肌注.②麻醉诱导:力月西3—5mg,芬太尼0.1—0.2mg,依托咪脂15~20rag,万可松4—8mg或琥珀胆碱80—100rag.插管经口或鼻,视术者习惯而定,经口插管,男CD6.5择,女CD6.0择带套囊.经鼻插管:诱导的同时,间隔于鼻腔和声门处喷布2%利多卡因2—3次,气管导管壁涂布止痛软膏,管径选择同经口插管.③麻醉维持:气管插管后,由呼吸机控制呼吸,因手术简单快捷,一般诱导用药即可维持至术毕,偶因术时较长,需追加麻醉药,用安氟醚或异氟醚1—1.5%吸人,或用异丙酚1—1.5mg/kg,芬太尼50kg/次,分静脉推注或使用肌松药万可松1—2mg/次.④手术耗时10~30min,多于15min完成,本组术毕多于10~30min后苏醒,待其完全苏醒,自主呼吸恢复好,咽喉反射.咳嗽反射恢复好,可拔管出室.⑤本组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术者放置支撑喉镜时可出现一过性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经及时处理后可恢复正常.2讨论2.1此类手术在声带上操作,神经反射活跃,既要满足手术要求,又要维持相当深度,阻断有害反射,故麻醉要求:①肌松好,便于安放支撑喉镜,暴露声门;②声带应静止不动,以利于术者操作;③手术时间短,术后需尽快复苏,麻醉药选短效或超短效为宜.2.2因咽喉处神经分布丰富,本组多于放支撑喉镜或摘取息肉强刺激时,心率减慢,甚至心跳骤停,应积极防止.①术前常规用抗胆碱药物;②插管时在声门处喷布2%利多卡因;③术中严密监测心率,心率低于60 次/min,应立即静脉注射阿托品0.3—0.5mg,必要时重复使用,同时嘱术者暂停操作,严重者应立即取出支撑喉镜.2.3手术操作可使气管导管移位或因导管太细,气道阻力增大,气囊过小,血液流人气管引起误吸,故应严格气道管理,监测气道压力,脉搏,氧饱和度,有条件者可监测呼末二氧化碳,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预防咽喉与气道损伤,声门周围组织水肿等情况发生,影响气道通畅,术前给予地塞米松10~20rag静注,自主呼吸恢复后充分吸痰后方可拔管,拔管后应密切观察有无喉痉挛,喉头水肿,出血,气道梗阻等情况, 并及时处理.。
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喉部肿物,性质待定。
术后诊断:喉部良性肿瘤,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具体性质待病理报告确认。
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支撑喉镜下喉部肿物摘除术。
该手术方式是在全麻或局麻加表面麻醉下,通过支撑喉镜,利用显微镜或内窥镜对喉部肿物进行精确、微创的摘除。
麻醉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全麻加表面麻醉的方式进行。
首先,病人接受全麻,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剂,使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完全丧失痛觉和意识;其次,进行表面麻醉,对患者的咽喉腔黏膜进行表面浸润,减少患者在全麻清醒后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
手术经过
在全麻后,医生将支撑喉镜插入患者口腔,暴露出喉部肿物。
然后,医生将肿物周围的组织进行充分暴露,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接着,医生利用显微镜或内窥镜进行精细的手术操作,摘除喉部肿物。
在摘除后,医生将肿物取出并送往病理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以确认肿瘤的性质和良恶性。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
2.术后应避免剧烈咳嗽和呕吐,以免引起出血;
3.术后需进行常规的纤维喉镜检查,以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
4.术后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酸甜、油腻等食物;
5.术后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6.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的来说,支撑喉镜下喉部肿物摘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喉部肿物的手术方式。
在术前和术后,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患者也需要在术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便尽快恢复健康。
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767.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46-02【摘要】声带息肉为喉部慢性炎症性病变,好发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边缘,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明光滑的肿物,也可为双侧。
声带一旦出现息肉,声音随之嘶哑,大多数息肉很难通过药物治疗而消失,这种情况还是需要手术来解决,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适合所有声带息肉患者的手术方法,也是现代社会科技和人文进步的结果,让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手术,做到了无痛苦,保证了手术的彻底性和人性化。
但患者对本病发生原因、如何积极配合手术及术后怎样促进声带康复缺乏了解,因此精心周到的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现就我院近年78例声带息肉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关键词】全麻声带息肉护理1 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住院78例声带息肉患者,其中男32例,女46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4岁,声嘶症状明显72例,发声困难6例,均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声带息肉患者多因持续声嘶影响工作或形象,而希望治愈心情较为迫切, 当患者听说在全麻下施行手术时,会产生紧张及恐惧心理,害怕麻醉意外及出现相关并发症,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向患者解释、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注意事项、方法等, 向患者说明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的优越性,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及对策, 可选择成功病例现身说法,以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前准备协助医生完成各项生化化验检查, 告知行纤维喉镜检查的必要性是为明确息肉的大小、部位等。
全麻要求患者术前8~10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术前日、术晨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术前日做好各种皮试,并将结果记录于病历上,术前1 d 用漱口水漱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术前如有伤风感冒、咳嗽、发热及女病人月经期等应暂缓手术; 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使术野清晰,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支撑监视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和电子喉镜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对比苏志坚;陈秋桓;金焕庭;叶继才;邱海东【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7(024)021【摘要】目的探讨支撑监视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和电子喉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研究组给予支撑监视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监视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44-46)【作者】苏志坚;陈秋桓;金焕庭;叶继才;邱海东【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肇庆526114;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肇庆526114;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肇庆526114;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肇庆526114;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肇庆5261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7.4【相关文献】1.支撑喉镜和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对比 [J], 肖旭东2.支撑喉镜和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J], 刘惠兰;黄敏;刘晓娟;罗祝麟;乔巍;苗春雨3.支撑喉镜和电子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治疗效果的研究 [J], 赖济平;付佳;万彬4.支撑监视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 [J], 杨进民5.支撑喉镜喉内镜下和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对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探究 [J], 王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体会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联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优于单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效果。
方法:摘除手声带息肉术患者30例,年龄1860岁,ASAⅠⅡ级,体重5085kg,身高150180cm,术前心、肝、肺、肾、血液系统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病人按麻醉维持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分别为(A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和(B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
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清理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通气给氧,待患者有气道反应时给予新斯的明2mg和阿托品1mg拮抗肌松作用,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并清醒后拔管并行面罩给氧。
观察至患者吞咽、咳嗽反射恢复、呼吸平稳、吸空气时SpO2>95%,送返病房。
结果: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联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优于单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
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较为合适。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声带息肉【中图分类号】R55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43002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在口腔内操作,手术时间短,声门咽喉神经丰富,操作时应激反应强,要求术中麻醉深度适中,声门暴露清楚,声带松弛,能够抑制各种不良反应,以利于精细操作,术毕清醒要求质量高,避免拔管后喉痉挛等并发症。
现在我们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联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优于单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
取得良好的效果,比较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摘除手声带息肉术患者30例,年龄1860岁,ASAⅠⅡ级,体重5085kg,身高150180cm,术前心、肝、肺、肾、血液系统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病人按麻醉维持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分别为(A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和(B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
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8h。
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
全麻支撑喉镜下声门下腔息肉摘除目的全麻支撑喉镜下声门下腔息肉摘除。
方法10例患者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生效后,去枕仰卧垫肩头低位,常规消毒铺巾,经口插入支撑喉镜暴露声门,安装并固定支撑喉镜架。
可见声门下腔新生物,利用声带息肉钳、剪、刀等显微器械准确切除新生物。
结果10例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随访内容主要包括发音恢复和电子喉镜观察及声学检测,标准治愈:声嘶、憋气等症状消失,音质恢复正常,声带无水肿,;声门下腔无息肉残留及充血。
结论支撑喉镜声门下息肉摘除,手術简单,创面小,恢复快。
标签:支撑喉镜;声门下腔;喉息肉摘除喉息肉多见长期用声或用声不当的人群,发病率高,常见部位声带边缘前中1/3 交界处,有时一侧或者双侧声带游离缘见呈基底较宽的梭行息肉样变,也有遍及整个声带弥漫性肿胀的息肉样变。
声门下息肉临床少见,也容易误诊为喉炎、气管炎等。
我科自2012年7月~2013年2月共收治10例患者。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支撑喉镜下摘除,其中男8例,女2例,吸烟者3例,职业用声4例,年龄40~57岁,有3例憋气现象,病程7个月~4年,所有患者均电子喉镜检查及声学监测,电子喉镜下可见声门下半圆形新生物,表面光滑,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声门下息肉诊断明确。
1.2方法10例患者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生效后,去枕仰卧垫肩头低位,常规消毒铺巾,经口插入支撑喉镜暴露声门,安装并固定支撑喉镜架。
可见声门下腔新生物,利用声带息肉钳、剪、刀等显微器械准确切除新生物,然后用1/100肾上腺素的微型棉球压迫止血退出喉镜,结束术后。
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5~7 d,雾化吸入1次/d。
术后病理证实喉息肉。
2结果疗效判定10例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随访内容主要包括发音恢复和电子喉镜观察及声学检测标准,治愈:声嘶、憋气等症状消失,音质恢复正常,声带无水肿,声门下腔无息肉残留及充血。
好转:声嘶、音调低沉等症状减轻,音质改善,声带稍水肿,声门下腔无息肉残留,但声门下充血;无效:声嘶、音调低沉等症状无改善,声门下腔不平或息肉形成,见表1、表2。
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目的探讨全麻支撑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56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6例声带息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声音恢复良好,术后无复发,治愈率达100%。
结论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疾病宣教,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护理声带息肉是指发生于一侧声带的前中部边缘的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样组织,多为一侧单发或多发,有蒂或广基,常呈灰白色半透明样或为红色小突起,有蒂者常随呼吸上下移动,大者可阻塞声门发生呼吸困难,影响发音[1]。
主要症状是声嘶,其程度与声带息肉大小有关,小的局限性的息肉仅有轻微的声音改变,基底广的息肉声嘶较重,音调低沉,不能唱歌,甚至失音,大息肉可致喉鸣和呼吸困难。
对于声带息肉患者,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才能治疗。
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56例声带息肉患者,经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疾病宣教,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20例,女36例;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3个月~7年;其中弥漫性两侧声带息肉者16例,局限性单侧声带息肉者40例。
患者主要症状均为反复声嘶,且逐渐加重,严重者影响发声。
病因与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及上呼吸道感染后的慢性咳嗽有关,少数病因未明。
均经过鼻咽喉纤维镜检查和结合临床症状,并经病理活检排除恶性病变和癌前病变患者。
1.2方法由麻醉师常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者用支撑喉镜经口腔进入咽喉部暴露病变后,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和性质选用声带息肉器械在直视镜下将声带息肉摘除。
1.3评价方法与治疗效果均于术后2~6个月行纤维喉镜检查。
①显效:声嘶明显改善,双侧声带无明显充血,未见明显新生物残留,声带边缘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