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部编版】
- 格式:pptx
- 大小:41.59 MB
- 文档页数:275
《我的“小问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设计理念: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同砚沉思并表达自己的疑问,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激发同砚的进修爱好,培育他们独立沉思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任务要求:同砚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选择一个他们感爱好的话题,并提出相关问题。
每个小组将从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并撰写一份探究报告。
报告要求包括问题背景、探究目标、探究方法、探究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同时,同砚还需要筹办一份简短的口头汇报,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探究效果。
时间打算:第一周:同砚自主组队,选择探究话题并提出问题。
第二周:小组展示探究规划,确立探究方向。
第三至四周:小组进行探究并撰写报告。
第五周:同砚进行口头汇报,展示探究效果。
评判标准:1. 探究深度:对问题进行深度开掘,展示团队成员对话题的深刻理解。
2. 探究方法:运用合适的探究方法,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
3. 探究效果:提出明晰的结论,能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4. 口头表达:明晰明了地陈述探究效果,引发听众爱好。
作业设计方案:一、任务明细:1.1 同砚组队,每组3-5人,选择一个探究话题并提出一个相关问题。
1.2 确立探究方向,编写探究规划,包括探究背景、探究目标、探究方法等内容。
1.3 进行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报告包括问题背景、探究目标、探究方法、探究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1.4 筹办口头汇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全班展示探究效果。
二、教学过程:2.1 第一周:同砚组队,选择探究话题并提出问题。
2.2 第二周:小组展示探究规划,指导同砚确定探究方向。
2.3 第三至四周:小组进行探究并撰写报告,老师定期进行指导和反馈。
2.4 第五周:同砚进行口头汇报,选拔出优秀小组并进行总结。
三、评判方式:3.1 探究报告评分占比60%,口头汇报评分占比40%。
3.2 依据探究深度、探究方法、探究效果和口头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判。
3.3 选拔出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并嘉奖。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教材分析】《走进科学课》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我们一起学科学》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是青岛版科学的起始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做好上科学课的心理准备,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树叶和“小鱼”实验的活动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通过一幅卡通人物的情景交流对话,提醒学生“要上科学课啦”,在科学课上“要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首先通过趣味性卡通活动场景图使学生知道观察、实验、制作、养殖等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然后通过两组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课中常进行的观察、实验活动,并在活动中感知观察、实验的全过程,从中收获到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乐趣。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
听一听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听科学家的故事。
目的是让学生对科学家有所了解,激起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更加敬重科学家,关注科学。
本课为绪论课,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几组小实验、小游戏、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体验观察、实验活动,亲历过程,感受其方法、乐趣。
【学生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还不理解什么是“科学”,更不明白科学课上要做什么,感觉科学离自己很远,科学很神秘。
因此教学时教师可展示课前准备的图片、照片或播放一些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引导学生大量列举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悟游戏中、生活中蕴含着科学知识,感知生活中处处皆科学,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能从观察树叶活动、“小鱼”实验中发现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通过观察树叶和“小鱼”实验的活动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备课本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课时备课第3课《看一看》教案一、教材分析《看一看》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位于教材第8至9页。
本课建议教学时间为1课时。
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道眼睛的作用。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观察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观察。
2、理解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知道不同的方法观察到的结果不同。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上课之前,学生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学具:镜子、七巧板。
师:镜子和七巧板都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学具展示给老师看。
师:很好,都准备的很充分,下面我们就一起带着学具走进科学的课堂吧!2、活动过程(1)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镜子,通过镜子看一下我们自己的眼睛。
生按照老师的引导面着自己的镜子看自己的眼睛。
师:从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发现……生2:我发现……生纷纷积极举手回答自己的发现。
(2)师:那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看七巧板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生: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通过眼睛看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并总结:用眼睛看七巧板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
教师向学生明确,这就是眼睛的本领:观察。
(3)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你有哪些发现:生1:前两幅图都是松树,后两幅都是花生;生2:第2和第4幅图片,是对1和3的放大;生3:……学生积极回答自己的发现。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
在观察时,我们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等方法进行,并且不同的观察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同。
(4)师:既然我们的眼睛这么重要,那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呢?生1:做眼保健操;生2:写字姿势要正确:生3:不走路看书:生4:……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展示如何保护眼睛:正确做眼保健操;正确的读写姿势;不要躺着、走路、坐车时看书;看书一小时后要远眺几分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