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
- 格式:pdf
- 大小:172.65 KB
- 文档页数:10
标准物质证书包含那些内容1、定值机构的名称、地址2、文件(证书)的标题3、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名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名称应当尽可能具体地描述样品的类型,以便与相像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相区分。
因此岩石或矿石的名称后面加上产地名称或组成特性可以给予地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更多的共性特征,如"正长岩(弗拉波瓦)'或"霞石正长岩'。
对于自然基体中污染物的痕量分析,阐述基体的特性是重要的,假如有类似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话,应当给出玷污的水平,例如,"全脂奶粉中黄曲霉M1(中等水平)'。
(在给运输商和海关部门的文件中不必具体描述,由于有毒污染物的名称对于从速处理可能引用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冶金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应当指出主要元素的含量,例如,6A1-4V钛合金。
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编号与批号这是为了避开试验室在同时使用不同批次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时引起混乱。
一些生产者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批号与编号结合在一起,例如,NISTSRM41c。
5、对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描述实际上,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一般描述相当于对其名称的具体解释。
虽然在多数状况下,材料的来源与它的用途不相关,但是,对于化学成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而言,无论它是由独立的组成制备(例如,合金)还是来自于自然资源(例如,岩石、水或动植物产品),基体成分尤其是可能对分析过程产生干扰的成分的存在与否,对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时特别重要。
即使不披露来源,也应当给出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大致组成。
定值部门应当努力避开这种状况:即由于未公布材料来源信息,而导致在确认用于同批材料的分析方法时,使用了来源于该批材料的CRM。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物理性状的描述,例如,样品大小、颗粒大小、金属圆柱体或圆盘的尺寸、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容器的性质也应当给出。
也应当说明稳定剂或爱护剂的存在(例如,置于乙醇水溶液中的氯化汞)。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在化学分析和检测领域,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被用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在商品质量的监管和认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这些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时,人们不仅需要了解其基本性质和用途,还需要了解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以确保对这一重要话题有全面的理解。
一、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证书内容1. 产品信息证书中首先应包含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的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批号、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日期以及生产厂家等。
2. 质量控制信息证书中应包含有关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质量控制的信息,例如纯度、稳定性、不确定度等。
3. 分析方法证书中应包含用于分析和检测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的方法和技术标准,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4. 参考值证书中应包含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的参考值,以及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对比数据。
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标签内容1. 产品标识标签上应包含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
2. 安全警示如果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属于有毒、易燃或腐蚀性物质,标签上应包含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3. 存储条件标签上应包含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的存储条件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深入了解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
这些信息对于化学分析实验和质量监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证书和标签内容的全面理解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管理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应该更加简洁明了,便于用户阅读和理解。
为了提高证书和标签的可信度和权威性,生产厂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法规的要求,确保证书和标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对于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商品质量的保障作用。
“标准物质证书”(一下简称“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研制(或生产)者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
“证书”给出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及其准确度;扼要描述不标准物质的制备程序、均匀性、稳定性、特性量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储存方法等,使用户对标准物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一、基本要求1.凡经国家计量局审定批准的“一级标准物质”(国家级标准物质)均应编写《标准物质证书》。
“证书”由该标准物质的研制(或生产)单位负责编写,随同标准物质的发售提供给用户。
2.“证书”力求文字简洁,通俗易懂,篇幅视需要阐明的内容而定,一般以1至2页为宜。
3.“证书”中使用的名词、术语要前后一致,援引的公式及技术数据应准确无误,文中采用的物理量单位、符号及专有名词、术语均应符合国家统一规定。
4.“证书”应印有国家计量局的标记。
5.“证书”内容一般包括下列三个项目:(1)封面(2)内容与说明(3)参考文献二、封面1.封面设计2.标准物质的名称和编号标准物质名称应简明、准确地反映出该种标准物质的性质与特征。
编号由国家计量局统一给定(见《一级标准物质编号办法》)。
3.样品编号为便于对标准物质进行监督与检验,用于发售的标准物质最小包装单元均应编号。
编号方法由研制(或生产)单位自定。
4.标准值标明该标准物质被确定的特性量值。
若被确定的特性量数目较多,可移至“内容与说明”内列表示出。
5.有效期限标明该标准物质作为标准使用的最终日期。
6.研制(或生产)单位对标准物质特性量值进行定值和负责编写证书的单位。
7.研制(或生产)单位地址三、内容与说明1.序标准物质的一般描述。
主要介绍该标准物质的组成特征、技术特征与应用范围。
2.发售形式最小包装单元的规格和形式。
3.制备方法简述简要介绍制备标准物质的原材料来源、制备方法和制备程序以及制备注意事项。
4.特性量值测量方法简要介绍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测量方法。
当被确定的特性量较多时,可列表示出。
CNAS—CL0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试用)(ISO指南34:2000)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六月目录前言 (3)1范围 (4)2引用标准 (4)3术语和定义 (4)4组织和管理要求 (5)4.1质量体系要求 (5)4.2组织和管理 (6)4.3文件和信息控制 (7)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8)4.5合作者的选用 (8)4.6服务和供应商的采购 (9)4.7服务反馈 (9)4.8不符合(劣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控制 (9)4.9纠正措施 (10)4.10预防措施 (11)4.11记录 (11)4.12内部审核 (12)4.13管理评审 (12)5技术和生产要求 (13)5.1管理、人员配置和培训 (13)5.2合作者 (13)5.3生产策划 (14)5.4生产控制 (15)5.5环境 (15)5.6材料的处置和贮存 (15)5.7售后服务 (16)5.8材料制备 (16)5.9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评定 (17)5.10测量方法 (18)5.11测量设备 (18)5.12溯源性及确认 (19)5.13数据评估 (19)5.14测定 (20)5.15 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的确定 (20)5.16证书和提供给用户的证书和信息 (22)前言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应用使测量值或赋定值在检测、分析和测量实验室之间的传递成为可能。
这些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广泛地用于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测量程序的评定或确认。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其科学和技术能力提供证明现已成为保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在科技领域中,由于测量设备精密度的提高,以及对更准确和可靠数据的需求,不断需要更高质量的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
以前可接受的一些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可能已无法满足如今更为严格的要求。
因此,不仅需要对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以报告、证书和说明书的形式提供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信息,而且还需要证明它们具备生产合格质量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能力。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概述1。
定义简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是具有准确量值的测量标准,它在化学测量,生物测量,工程测量与物理测量领域得到了应用。
按照“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指南30"标准物质定义:(1)标准物质(ReferenceMaterial,RM)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2)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MaterialCRM)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用于表示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而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3)基准标准物质(PrimaryReference Material PRM)2。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用途简述(1)校准仪器:常用的光谱、色谱等仪器在使用前需要使用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检定,检查仪器的**项指标,如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等是否达到要求。
在使用时用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校准仪器,测试过程中修正分析结果。
(2)评价方法:用标准物质考察一些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3)质量控制:分析过程中同时分析控制样品,通过控制样品的分析结果考察操作过程的正确性3。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分类简述:(1) 化学标样:形态:屑状;销售状态:单瓶销售;用途:用于化学方法分析,例如:CS分析仪,湿法化学分析。
(2)光谱套标标样:形态:块状;销售状态:成套销售(多以5块或5块以上作为一套标样);用途:用于光谱仪器工作曲线的建立.又称仪器标准化标样.(3)光谱高低标标样:形态:块状;销售状态:成套销售(多以2块或3块作为一套标样);用途:在光谱仪开机后,使用工作曲线之前,对工作曲线的飘移进行校正,保证工作曲线的工作状态.国外对于这种类似作用的标样成为:SUS标准样品,SUS标样特点是成分均匀稳定,但不做精确定值,不建议使用在单点校正方面,只用于仪器工作曲线飘移的校正。
CNAS-GL45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Contents of certificates and labels(ISO Guide31:2015, IDT)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目次ISO引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5)5 产品说明书或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的内容 (5)5.1 总则 (5)5.2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文件所需的信息 (7)5.2.1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文件的标题 (7)5.2.2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唯一性标识 (7)5.2.3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名称 (7)5.2.4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的名称及联系信息 (7)5.2.5 预期用途 (7)5.2.6 最小取样量 (8)5.2.7 有效期 (8)5.2.8 互换性 (8)5.2.9 贮存信息 (9)5.2.10 处置和使用说明 (9)5.2.11 页数 (9)5.2.12 文件版本 (9)5.3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要求的信息 (9)5.3.1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描述 (9)5.3.2 涉及的特性、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 (9)5.3.3 计量溯源性 (10)5.3.4 依赖方法的被测量测量方法 (10)5.3.5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批准人员的姓名及职务 (10)5.4 其他有用信息 (10)5.4.1 健康及安全信息 (10)5.4.2 分包方 subcontractor (10)5.4.3 信息值 (11)5.4.4 法律告知 (11)5.4.5 定值报告引用的参考文献 (11)6 标签 (11)参考文献 (12)ISO引言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委员会(ISO/REMCO)分别于1981年和2000年出版了本指南的第一版和第二版。
自第二版出版以来,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及其使用的数量和种类均已有相当大的增长。
各界对由分析技术取得的结果可靠性的需求提高了,特别是在法律要求、环境和临床应用方面日益收到关注。
标准物质证书一、概述。
标准物质是指被国家认定为具有一定纯度和稳定性,并可作为分析、检验、校准等用途的物质。
标准物质证书是对标准物质进行认证的书面证明,具有法律效力和国际认可性。
本文将对标准物质证书的内容和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二、标准物质证书的内容。
1. 样品信息,标准物质证书首先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如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这些信息对于使用标准物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保证标准物质可追溯性的重要依据。
2. 物质纯度,标准物质证书会详细描述物质的纯度,包括主要成分含量、杂质含量等。
这些数据是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时的重要参考依据,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不确定度,标准物质证书中还会对物质的不确定度进行描述。
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对于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4. 资质认证,标准物质证书还会包括生产厂家的资质认证信息,如ISO认证、国家计量认证等。
这些信息是评价标准物质质量和可信度的重要依据。
5. 使用说明,标准物质证书中通常也包括对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说明,以确保用户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标准物质,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标准物质证书的意义。
1. 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标准物质证书是对标准物质质量和性能的书面证明,可以有效保证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分析、检测和校准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物质证书的认证信息可以帮助用户评估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信度,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 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标准物质证书是国际通用的,具有国际认可性,可以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全球标准物质的互认。
4. 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标准物质证书是对标准物质质量和性能的严格认证,可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是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
四、结论。
标准物质证书是对标准物质质量和性能的书面证明,具有法律效力和国际认可性。
gss3a标准物质证书一、GSS3A标准物质证书简介GSS3A标准物质证书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证明,用于表明某种标准物质的特性、精度以及适用范围。
它是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通过对GSS3A标准物质进行严格的测试和分析后颁发的。
在我国,标准物质证书的管理和颁发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其在各个领域的正确使用。
二、GSS3A标准物质的应用领域GSS3A标准物质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化工、环保、食品、医药、农业等。
在这些领域,GSS3A标准物质作为测量和检测的参照物,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产品、样品等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
三、GSS3A标准物质的校准与检测为确保GSS3A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检测。
这一过程通常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通过精密仪器和设备对GSS3A标准物质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其在测量范围内的准确度。
此外,校准和检测结果也会受到环境、仪器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
四、获取GSS3A标准物质证书的途径想要获取GSS3A标准物质证书,首先需要找到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
这些机构通常是国家计量院、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权威部门。
在提交申请后,机构会对GSS3A标准物质进行严格的测试和分析,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在通过审核后,便会颁发GSS3A标准物质证书。
五、GSS3A标准物质证书的重要性GSS3A标准物质证书对于企业和研究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证明了GSS3A标准物质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为企业产品的生产和检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证书还具有法律效力,有助于企业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
最后,GSS3A标准物质证书还是政府部门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GSS3A标准物质证书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使用GSS3A标准物质的企业和机构来说,了解其校准、检测和获取证书的途径至关重要。
标准物质标签是一种用于标识和追踪标准物质的标签。
标准物质是在科学、工业、医学等领域中,用作测量、校准、验证和质量控制等目的的具有已知特性值的物质或材料。
为了确保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可追溯性,通常会使用专门的标签来标记它们。
标准物质标签通常包含以下信息:
1.标准物质的名称或代码:用于标识标准物质的唯一名称或代码,
以便在记录、报告和数据库中进行识别和检索。
2.生产商或供应商信息:标签上通常会标明生产商或供应商的名
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在需要时联系他们获取更多信息或
技术支持。
3.批次号或生产日期:标签上还会标明标准物质的批次号或生产
日期,以确保使用者在需要时可以追踪到具体批次的标准物质,了解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
4.存储和运输条件:标签上通常会标明标准物质的存储和运输条
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以确保标准物质在存储和运
输过程中保持其特性值的稳定性。
5.安全和警告信息:如果标准物质具有危险性或需要特殊的安全
措施,标签上还会标明相应的安全和警告信息,以提醒使用者
注意安全。
总之,标准物质标签是一种重要的标识工具,有助于确保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可追溯性,保障科学、工业、医学等领域的测量、校准、验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样管理规范一、引言标样是用于检验和校准仪器设备的样品,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实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标样的管理,提高标样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制定本标样管理规范。
二、标样的定义标样是指具有一定特性和特征的物质,用于检验、校准和验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
三、标样的分类1. 标准物质标样:由国家或相关机构制定的,具有一定特性和特征的物质标样,用于检验和校准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2. 内部标样:由企业或实验室自行制备的标样,用于日常实验室工作中的检验和校准。
3. 外部标样:由专业标样供应商提供的标样,用于实验室的检验和校准。
四、标样的采购1. 标样采购应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标准要求进行选择。
2. 采购的标样应具有可追溯性,即能够追溯到国家或国际标准物质标样。
3. 标样的采购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保留相关采购记录。
五、标样的接收与验收1. 标样在接收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2. 标样的标签应包含标样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3. 标样的接收应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并填写接收记录,记录标样的数量、规格、质量等信息。
4. 标样的验收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标样的特性和特征符合要求。
六、标样的存储1. 标样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标样的存储区域应干净整洁,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或交叉污染。
3. 标样的存储位置应有清晰的标识,便于查找和取用。
4. 标样的存储期限应根据标样的性质和有效期进行管理,过期的标样应及时淘汰并记录。
七、标样的使用1. 标样的使用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避免交叉污染和误用。
2. 使用标样前应检查标样的包装完好性和有效期,确保标样的准确性。
3. 标样的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使用日期、用量、使用目的等信息。
八、标样的校准与验证1. 标样的校准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标样的校准记录应详细记录校准日期、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等信息。
你知道国家标准物质、国家标准样品的区别与使用方法吗?国际上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英文名称都是“ReferenceMaterial”(RM)。
在我国标准物质领域,标准物质是一个通用术语,有多种形式:国家标准物质、国家标准样品、参考品、国内外厂家生产的标准样品。
国家标准物质(以下简称“标准物质”)经过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审查,由国家质检总局计量行政部门批准发布;国家标准样品(以下简称“标准样品”)由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实施、监督和管理,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审、审批和发布,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都是有证标准物质。
参考品、国内外厂家生产的标准样品大部分也提供标准样品证书、认定值和不确定度,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相关部门、权威机构审核、认证和发布,其质量和溯源性是否符合有证标准物质的要求需要作进一步判断。
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其研制程序、对其内在质量要求和发挥作用基本相同,但是在我国,由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系特点和量值溯源及标准化工作的需要,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生产分别由不同的管理机构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所以,国家标准物质、国家标准样品无论是在制备、使用上都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法律、法规依据生产(研制)和管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依据不同的管理和技术法规。
与标准物质相关的管理、技术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标准物质管理办法》、《关于制备标准物质办理许可证的具体规定》、《标准物质证书编写规则》、JJF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JJF1342-2012《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通用要求》、JJF1343-2012《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JJF1344-2012《气体标准物质研制(生产)通用技术要求》、JJF1218-2009《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编写规则》、JJF1186-2007《标准物质认定证书和标签内容编写规则》、JJF1005-2005《标准物质常用术语和定义》。
甲烷标气的标准物质证书通常包含以下信息:
证书编号:每个标准物质都有一个唯一的证书编号,用于标识和管理。
名称:标准物质的名称通常会明确指出其用途和特性,例如“甲烷标气”。
型号:标准物质的型号通常会根据其特性进行命名或编号。
生产单位:标明生产该标准物质的单位或组织。
生产日期:标明标准物质的制造日期。
有效期:如果标准物质有有效期,则证书上会标明。
储存条件:标明标准物质应该如何储存,例如温度、湿度等。
特性量值:列出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例如甲烷的浓度。
不确定度:列出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即测量值的误差范围。
溯源性:说明该标准物质是按照什么标准和程序进行制备和检测的,以保证其溯源性和准确性。
其他信息:可能还有其他与标准物质相关的信息,例如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标准物质证书可能会有不同的格式和内容,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甲烷标气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化学手册、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标准物质鉴定证书
标准物质鉴定证书是一份由定值机构提供的,用于证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规格、特性和准确度的证明文件。
证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定值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包括对证书提供的信息负责的团体或组织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用户联系和获取信息。
2. 证书的标题和编号:证书应当有清晰明显的标题,例如分析证书或测量证书,并包含唯一的编号。
3.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名称和编号:应当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类型,以便与相似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相区分。
4.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规格和特性:应当描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规格和特性,包括主要元素含量、纯度、均匀性、物理和化学特性等。
5. 准确度和测量精度:应当提供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测量准确度和测量精度的信息,包括测量方法和测试条件,以及测试结果的误差范围。
6.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使用范围:应当明确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使用范围,包括专业领域、测量方法和测试对象等。
7. 证书的有效期:应当提供证书的有效期,以及在过期前如何申请续期等信息。
标准物质鉴定证书是一份重要的证明文件,用于证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规格、特性和准确度,用户可以据此进行测量和校准等工作。
有色金属研究院标样证书
有色金属研究院是一家专门从事有色金属研究和开发的机构,其标样证书是对其研究成果的鉴定和认证文件。
标样证书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证书编号,每个标样证书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用于标识和追溯。
2. 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批号等详细信息,以确保标样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 样品制备,描述了标样的制备过程和方法,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等,以确保标样的质量和一致性。
4. 检测方法,说明了对标样进行检测和分析的具体方法和仪器设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检测结果,列出了对标样进行的各项检测指标和结果,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以评估标样的质量和性能。
6. 证书有效期,标明了标样证书的有效期限,以确保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签发单位和日期,标明了证书的签发单位和签发日期,以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标样证书是有色金属研究院对其研究成果的权威认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可以用于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帮助用户了解和选择合适的有色金属材料。
F了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 186——2007标准物质认定证书和标签内容编写规则The R ul es for D r a ft i n g of Co n t e n t s for C e rt i fi c a te s an dLabels of Ce rt if ie d R c!fe re nc e Materials2007—12—10发布2008—03—10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标准物质认定证书和标签内容£、编写规则{JJF1186~2007 l T h e Rul髑f栅Dmfti鸭。
f C。
nt蛐ts for Certifi∞t豁{h㈣wm~}一~pa n d I盘beis of Cer tine d Refe ren ce Materials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7年12月10日批准,并自2008年3月10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i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范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于亚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倪晓丽(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邵明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赵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吴方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卢晓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修宏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目录1范围12引用文献 1 3术语和定义 l4总则14.1证书编写的一般要求 1 4.2标签编写的一般要求 2 4.3证书和标签的表述要求 26证书内容 ;l /25证书的结构 26.1封面 · ..26.2证书正文 3 7证书附件 5 8标签 5 附录A 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认定证书封面格式 6 附录B 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认定证书封面格式 7 附录c 标准物质认定证书正文目次 8 附录E 参考文献v V ;9“^、i附录D 标准物质标签格式标准物质认定证书和标签内容编写规则本规则等效采用ISO Guide 31:2000 Reference materials--Contents of certificates and labels的内容,同时为适合我国国情,保留了JJG 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中行之有效的内容。
标准物质证书和标签要求《关于标准物质证书和标签要求的那些事儿》嘿,大家好啊!今天咱来聊聊这“标准物质证书和标签要求”。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专业?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保证让你轻松明白。
标准物质证书,那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玩意儿,就像是武林高手的秘籍一样!它上面记载着各种关键信息,能帮我们准确了解这些标准物质的“底细”。
有了它,咱就仿佛有了一张地图,能在茫茫“物质世界”里不迷路。
那标签呢,就好像是标准物质的“身份证”呀!它得把身份信息清楚明白地展示出来,让我们一眼就能认出它是谁,来自哪里,有啥特点。
想象一下,要是标准物质证书和标签不清晰、不准确,那就好比武林秘籍乱七八糟,身份证信息错误百出,那还不得乱套啦!记得有一次,我拿到一份标准物质,结果那证书上的字模糊得很,好多信息都看不清。
嘿,这可把我给急坏了,就像拿着残缺的地图找宝藏一样,心里那个没底啊!我当时就想,这写证书的人咋就不能认真点呢,这不是给我们添麻烦嘛!还有一次,那标签贴得歪歪扭扭的,重要信息都被遮住了一部分。
哎呀呀,这可咋整,我还得像个侦探似的去猜那些被遮住的信息。
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所以说呀,这标准物质证书和标签要求可得严格执行!清晰、准确那是必须的。
咱可不能随随便便糊弄事儿。
证书上的信息得详细得很呢,各种参数、特性都得一五一十地写清楚,让我们用起来心里有底。
标签也得贴得整整齐齐,稳稳当当,不能有丝毫马虎。
咱就是说,标准物质可是科学研究、质量检测的重要依据啊,这些证书和标签就是它们的“身份证明”和“使用指南”,可不能出岔子。
总之,大家对待标准物质证书和标签要求可不能马虎哟!得像对待宝贝一样小心翼翼、认真对待。
这样,我们才能在科研和检测的道路上走得稳稳当当,顺顺利利。
哈哈,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CNAS-CL30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 Reference materials – Contents of certificates and labels(ISO Guide31:2000)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准则等同采用ISO Guide31:2000 Reference materials - Contents of certificates and labels(GB/T 15000.4-2003),作为CNAS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的专用准则,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RMP)能力认可基本准则(CNAS-CL04)及相关认可规范共同应用于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的认可。
本文件代替:CNAS-CL04:2007《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第三部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
本次修订文件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ISO 引言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附带的证书应当含有其使用的所有基本信息。
无论材料的生产费用多大,若没有证书,它没有任何价值。
因此,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CRM)的生产者应当非常关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的制定。
1981年,ISO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委员会(ISO/REMCO)发布了本指南的第1版。
在近20年中,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它们的使用都有相当大的增长。
对分析和计量技术所获得结果的可靠性要求的增加,尤其是对环境污染的关心程度的增加,导致了对用于确认测量方法和作为校准物的高质量的CRM的需求的上升。
ISO指南30中CRM的定义要求所有的标准值都附有规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可溯源到“准确实现用于表示该特性值的单位”。
因此,在证书中必须有这方面的内容。
ISO发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的指南》(简称GUM,见文献目录)中总结了最近国际上有关不确定度表示的研究成果,据此,以前CRM中引用不确定度的定义将做一些修改。
现在,不确定度表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A类+B类)或扩展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一个包含因子)。
概率或称置信水平的概念不再是主要的。
本指南的第1版讨论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标签、证书和定值报告之间所提供信息的差别,强调证书的概括性。
在近20年中,定值报告的发行数量在下降,而证书提供的信息在增加。
因为定值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可以从CRM的生产者获得,那么定值报告发行量的下降也不必加以指责。
定值报告的制备花费不菲,而且,显而易见,对购买同一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使用者来说,并不是每次都需要同样的定值报告。
同时,使用者需要从证书上得到比标准值更多的信息。
详细描述有关容器的打开方法、一次测量的最小取样量、样品的稳定性、储存方法,并说明CRM的标准值是与方法相关的,以及测量标准值时采用的方法,对使用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文件旨在帮助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编制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清晰简明的证书。
这些证书在保持基本特性的同时,应有助于以概括的形式向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使用者提供所需的全部信息。
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ISO指南30:1992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常用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ISO指南30:1992中确立的以及下面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的本文件。
3.1证书 certificate含有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使用时必不可少的全部信息的文件。
注:不应当将CRM与它的证书分开。
3.2预期用途 intended use一个产品、过程或服务依据供方所提供的信息的使用。
[ISO/IEC 指南51:1999,定义3.13]3.3 危险情况 hazardous situation人、财产或环境处在有危险的环境。
[ISO/IEC 指南51:1999,定义3.3]4 总则证书中应当包括的信息量取决于定值报告的可获得性。
当定值报告与证书一起提供时,证书可以有所节略,只要适当引用定值报告即可。
证书与定值报告中给出的细节可以让使用者对CRM的质量和完整性做出判断。
标签上提供的或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上标记的信息应当只是用来识别CRM,并宜只限于生产者名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名称、编号、批号、相关的健康和安全警示。
建议不要包括标准值,以防止在没有研究证书中信息的情况下使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
5 证书的标题5.1 总则下面给出了编制证书时应当考虑的各种类型的信息。
每个标题下给出了解释,需要更清楚说明之处给出了一些例子。
标题力求涵盖最广泛的CRM所需的信息。
各种CRM可以包括以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的浓度以及同位素组成(以SI单位表示)定值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也可以包括以常规特性和生物特性(如果不能用SI单位规定,可以根据国际上认同的测量程序,用国际上一致的测量标尺规定)定值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
某些信息必须给出,尽管在有些情况下,这些信息是不重要的,例如,对金属合金的稳定性和天然化合物的同位素组成的稳定性很少有疑问。
下面概述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中包括的基本信息,以帮助诸如认可机构之类的组织,他们希望在其要求的文件中包括本标准的某些部分。
其他的信息是可选择的,在证书中也可以提供,如果它们可以增加CRM的实用性,例如,从自然资源制备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来源。
根据标题呈现信息的逻辑顺序将之归纳如下:——定值部门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一般信息(5.2~5.5);——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和其预期用途的描述(5.6~5.10)和标准值——溯源性和证书有效期(5.11~5.16)——其他信息(5.17~5.18)和证书重要内容概述(第6章)本部分仅给出证书中应当包括的内容,标题的题目和顺序可以根据生产者的需要加以改变。
5.2 定值机构的名称、地址该名称(常在证书上端以显著的字体写出)应当是对证书提供的信息负责的团体或组织的名称,如定值机构。
除名称之外,还包括通讯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如果可能的话,也包括电子邮件地址。
5.3 文件(证书)的标题应当有清晰明显的标题,例如,分析证书或测量证书。
出具临时证书的偶然行为会使得同一批次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有一个以上的证书,而可能引起混乱,因此不鼓励。
5.4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名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名称应当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样品的类型,以便与相似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相区分。
因此岩石或矿石的名称后面加上产地名称或组成特性可以赋予地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更多的个性特征,如“正长岩(弗拉波瓦)”或“霞石正长岩”。
对于天然基体中污染物的痕量分析,阐述基体的特性是重要的,如果有类似(中等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话,应当给出玷污的水平,例如,“全脂奶粉中黄曲霉M1水平)”。
(在给运输商和海关部门的文件中不必详细描述,因为有毒污染物的名称对于从速处理可能引用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冶金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应当指出主要元素的含量,例如,6A1-4V钛合金。
5.5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编号与批号每个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应当有惟一编号,以区别于由相同的或不同的生产者生产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例如,BCR CRM 186,LGC 7016,NIST SRM 41。
另外,应当给出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批号,即使是某一特定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第一批。
这是为了避免实验室在同时使用不同批次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时引起混乱。
一些生产者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批号与编号结合在一起,例如,NIST SRM 41c。
5.6 对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描述实际上,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一般描述相当于对其名称的详细解释。
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材料的来源与它的用途不相关,但是,对于化学成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而言,无论它是由独立的组成制备(例如,合金)还是来自于天然资源(例如,岩石、水或动植物产品),基体成分尤其是可能对分析过程产生干扰的成分的存在与否,对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时非常重要。
即使不披露来源,也应当给出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大致组成。
定值部门应当努力避免这种情况:即由于未公布材料来源信息,而导致在确认用于同批材料的分析方法时,使用了来源于该批材料的CRM。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物理性状的描述,例如,样品大小、颗粒大小、金属圆柱体或圆盘的尺寸、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容器的性质也应当给出。
也应当说明稳定剂或保护剂的存在(例如,置于乙醇水溶液中的氯化汞)。
同一种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也可能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也应当给出这方面的信息。
5.7 预期用途只要定值特性不仅仅与某个特别的分析或测量程序相联系(例如,经过规定过滤程序后的矿物质中的元素分析或采用仔细规定的方法测量闪点),生产者应当尽可能清楚地阐明所发行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主要目的,但这种陈述并不意图限制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在其他方面的使用。
证书或在定值报告中提供的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的附加信息,要给使用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使用者可以判断的CRM预期应用是否合理。
预期用途的实例如下:——用于复现国际温标固定温度点(ITS-90),因而也可用于校准温度测量装备;——用于测定矿石样品中贵金属含量的仪器的校准;——用于测定测量天然基体中污染物含量的分析方法;——作为商业交易中的仲裁样品;——用于制备实验室常规分析的“工作标准样品”。
5.8 正确使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说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必须在证书规定的条件下使用。
例如:若干燥处理,应当给出准确条件,如,105℃下2个小时。
容器有时也需要在规定条件下打开。
例如,存储在低于环境温度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在容器打开前,应当加热到实验室温度,以避免水蒸气凝结引起污染;储存在惰性气体中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只应当在含有相似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打开。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给出适当的警示。
除非在证书中有规定,否则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不应再进行诸如研磨之类的粉碎处理,特别是对于痕量元素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应当给出警告不能使用任何含有这些元素的设备。
当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使用涉及到将固体CRM制备成液体时,需给出一些特别的说明,尤其在临床化学领域。
应当详细说明溶剂的性质、温度、混合程序、使用前的放置时间以及溶液的稳定性。
应当给出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存储条件(如温度,曝光等),以保证证书的有效性。
当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天然不稳定时,例如,放射性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中应当给出适当的数学表达式作为标准值表达的一部分,以便使用时计算特性值。
5.9 危险情况有关CRM安全性的信息应当包含在标签和证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