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线分类和面分类。

(1)线分类法(层级分类法)

线分类法是指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属性或特征作为划分基准或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的分类方法。

线分类法的一般表现形式是4层: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以纺织用纤维加工品的分类为例,如下表。

纺织用纤维加工品的分类

大类中类小类细类

纺织用纤维加工品天然纤维加工品

植物纤维类细特棉纱、改性苎麻纱等

动物纤维类羊毛毛纱、生丝等

化学纤维加工品

人造纤维类棉型粘胶纤维、毛型粘胶纤维等

合成纤维类涤纶短纤维、棉纶长丝等

(2)面分类法(平行分类法)

面分类法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根据其本身的属性或特征,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都包含一组类目,再将每个面中的一种类目与另一个面中的一种类目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的分类方法。

以服装的分类为例,服装是采用面分类法,是把服装用的面料、式样、款式分为三个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又分成若干个类目,如下表。

服装的分类

服装面料服装式样服装款式

纯棉

纯毛

丝绸

中长纤维

涤棉

毛涤

羊皮革······男式

女式

儿童

婴儿

中山装

西装

夹克

衬衫

连衣裙

大衣

裤子

······

《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采用上层为面分类法,下中层为线分类法。

某中型商城三楼有四个柜组,分别是:电讯器材柜组、文教用品柜组、现代办公用品柜组和小家电柜组。四个柜组经营的商品品种如下表所示:

超市商品分类原则

超市商品分类原则大分类的分类原则 在超级市场里,大分类的划分最好不要超过十个,比较容易管理。不过,这仍须视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而定,业者若想把事业范围扩增到很广的领域,可能就要使用比较多的大分类。大分类的原则通常依商品的特性来划分,如生产来源、生产方式、处理方式、保存方式等,类似的一大群商品集合起来做为一个大分类,例如,水产就是一个大分类,原因是这个分类的商品来源皆与水、海或河有关,保存方式及处理方式也皆相近,因此可以归成一大类。 中分类的分类原则 (一)依商品的功能、用途划分 依商品在消费者使用时的功能或用途来分类,比如说在糖果饼干这个大分类中,划分出一个“早餐关连”的中分类。早餐关连是一种功能及用途的概念,提供这些商品在于解决消费者有一顿“丰富的早餐”,因此在分类里就可以集合土司、面包、果酱、花生酱、麦片等商品来构成这个中分类。 (二)依商品的制造方法划分

有时某些商品的用途并非完全相同,若硬要以用途、功能来划分略显困难,此时我们可以就商品制造的方法近似来加以网罗划分。例如:在畜产的大分类中,有一个称为“加工肉”的中分类,这个中分类网罗了火腿、香肠、热狗、炸鸡块、薰肉、腊肉等商品,它们的功能和用途不尽相同,但在制造上却近似,因此“经过加工再制的肉品”就成了一个中分类。 (三)依商品的产地来划分 在经营策略中,有时候会希望将某些商品的特性加以突出,又必须特别加以管理,因而发展出以商品的产地来源做为分类的依据。例如:有的商店很重视商圈内的外国顾客,因而特别注重进口商品的经营,而列了“进口饼干”这个中分类,把属于国外来的饼干皆收集在这一个中分类中,便于进货或销售的统计,也有利于卖场的演出。 小分类的分类原则 (一)依功能用途分类 此种分类与中分类原理相同,也是以功能用途来作更细分的分类。 (二)依规格包装型态来分类 分类时,规格、包装型态可做为分类的原则。例如:铝箔包饮料、碗装速食面、6kg米,都是这种分类原则下的产物。 (三)以商品的成分为分类的原则

超市标准商品分类表

超市标准商品分类表 大类(非食)中类小类大类(食品)中类小类 01日化0101纸巾类010101卫生纸06粮油0601米060101各种米 010102面巾纸0602面060201 010103手巾纸0603豆060301 010104卷筒纸0604杂粮060402 010105卫生棉0605油060501调味油 010106化妆棉060502色拉油 010107湿巾纸060503香油 010108卫生巾060504菜油 010109卫生护垫060505其他 010110纸尿裤07冲泡类0701茶叶070101红茶 010112纸尿片070102绿茶 010113其他070103茗茶0102护肤类010201润肤霜070104珠茶 010202润肤液070105砖茶 010203润肤油070106其他 010204护手霜0702麦片070201甜麦片 010205防冻霜070202无糖麦片 010206眼霜070203其他 010207爽肤水0703咖啡070301袋装咖啡 010208按摩膏070302瓶装咖啡 010209粉底霜070303罐装咖啡 010210滋润霜070304其他 010211防晒霜0704奶粉070401婴幼儿奶 粉 010212其他070402儿童奶粉0103美发类010301洗发水070403成年奶粉 010302护发素070404中老年奶 粉 010303摩丝070405其他......专业资料,可供参考.下载.分享...

010304定型水0705方便面070501碗面 010305嗜喱水070502袋面 010306护发油070503其他 010307染发剂0706米粉070601婴幼儿米 粉 010308其他070602中老年米 粉 0104清洁用品010401洗面奶070603成年米粉010402洁面乳070604其他 010403沐浴乳0707芝麻糊070701有糖芝麻 糊 010404洗手液070702无糖芝麻 糊 010405香皂070703其他 010406口腔清洁用品0708藕粉070801根据地区 不同区分 010407牙膏0709果珍070901根据地区 不同区分 010408牙刷0710豆奶粉071001根据地区 不同区分 010409刮胡用品0711其他冲泡071101 010410其他08保健品0801参080101口服0105杂项类010501芳香剂080102片剂 010502杀虫剂080103丸类 010503鞋油080104其他 010504鞋刷0802阿胶080201固体 010505皮革护理 剂 080202口服液 010506性保健用 品 080203其他 010507其他0803保健钙080301儿童钙0106彩妆类010601唇膏080302成年钙 010602唇线笔080303中老年钙 010603眉笔080304其他 010604眼影0804保健茶080401 010605睫毛膏0805其他保健 品 080501燕窝 010606美妆器械080502蜂蜜 010607粉饼080503鸡精 010608散粉080504其他 010609其他09休闲食品0901炒货090101瓜子02家休0201塑料制品020101碗090102膨化 020102盆090103肉类 090104其他 020103瓢羹0902烘制090201 020104勺0903熏制090301腊肉 ......专业资料,可供参考.下载.分享...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讲课教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 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 物进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 和商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 的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 的一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 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 额。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 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 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 ⑩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贸易额在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反 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商品分类的原则修订版

商品分类的原则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商品分类的原则 一、大分类的分类原则 在超级市场里,大分类的划分最好不要超过十个,比较容易管理。不过,这仍须视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而定,业者若想把事业范围扩增到很广的领域,可能就要使用比较多的大分类。大分类的原则通常依商品的特性来划分,如生产来源、生产方式、处理方式、保存方式等,类似的一大群商品集合起来做为一个大分类,例如,水产就是一个大分类,原因是这个分类的商品来源皆与水、海或河有关,保存方式及处理方式也皆相近,因此可以归成一大类。 二、中分类的分类原则 (一)依商品的功能、用途划分 依商品在消费者使用时的功能或用途来分类,比如说在糖果饼干这个大分类中,划分出一个“早餐关连”的中分类。早餐关连是一种功能及用途的概念,提供这些商品在于解决消费者有一顿“丰富的

早餐”,因此在分类里就可以集合土司、面包、果酱、花生酱、麦片等商品来构成这个中分类。 (二)依商品的制造方法划分 有时某些商品的用途并非完全相同,若硬要以用途、功能来划分略显困难,此时我们可以就商品制造的方法近似来加以网罗划分。例如:在畜产的大分类中,有一个称为“加工肉”的中分类,这个中分类网罗了火腿、香肠、热狗、炸鸡块、熏肉、腊肉等商品,它们的功能和用途不尽相同,但在制造上却近似,因此“经过加工再制的肉品”就成了一个中分类。 (三)依商品的产地来划分 在经营策略中,有时候会希望将某些商品的特性加以突出,又必须特别加以管理,因而发展出以商品的产地来源做为分类的依据。例如:有的商店很重视商圈内的外国顾客,因而特别注重进口商品的经营,而列了“进口饼干”这个中分类,把属于国外来的饼干皆收

(推荐)商品分类表

《商品经营类别表》 商品大类商品中类商品小类商品小类 1 包装食品 101 休闲食品 10101 膨化食品 1010 2 干果炒货 10103 果脯蜜饯 10104 肉脯食品 10105 鱼片 102 饼干糕点 10201 饼干 10202 派类 10203 糕点 10204 曲奇 103 糖果 10301 香口胶 10302 巧克力 10303 硬糖 10304 软糖 10305 果冻 104 冲调食品 10401 奶、豆粉 10402 麦片/餐糊 10403 茶叶 10404 夏凉饮品 10405 功能糖 10406 固体咖啡 10407 藕粉、羹 105 营养保健品 10501 参茸滋补 10502 浓缩保健 10503 减肥食品 10504 药酒 10505 蜂产品 2 饮料烟酒 201 饮料 20201 碳酸饮料 20102 饮用水 20103 茶饮/咖啡 20104 果汁 20105 功能饮料 20106 常温奶品 202 酒类 20201 国产白酒 20202 葡萄/色酒 20203 啤酒 20204 功能酒 20205 进口酒 20206 其他 203 烟草 20301 国产烟 20302 进口烟 20303 雪茄 20304 烟叶、丝 20305 烟具 3 副食 301 罐头 30101 水果罐头 30102 农产罐头 30103 畜产罐头 30104 水产罐头 30105 果酱 30106 沙拉酱 302 调味制品 30201 调味料 30202 调味汁 30203 调味酱 303 土产干货 30301 农产干货 30302 水产干货 30303 畜产干货 304 酱菜 30401 酱菜 30402 腐乳 4 粮油 401 速食品 40101 方便面 40102 方便粥/饭 40103 速食调理 402 粮食类 40201 米面类 40202 杂粮类 40203 粮食制品 403 食用油 40301 花生油 40302 调和油 40303 色拉油 40304 粟米油 40305 菜籽油 404 宠物类 40401 宠物食品 40402 宠物用品 5 生鲜类 501 畜禽类 50101 猪肉及分割 50102 猪肉加工品 50103 牛肉及分割 50104 牛肉加工品 50105 羊肉及分割 50106 羊肉及加工品

产品分类标准

行业标准xxECR委员会P RODUCT D EFINITION AND S EGMENTATION产品定义及分类 1.目的: “产品定义及分类标准”致力于为零售商品设立标准的品类定义和分类,使不同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采用相同的品类定义和分类,从而促进市场的标准化和各方的协作。该标准的使用将方便消费者选择商品和购买商品,提高商业企业商品管理的效率和业务决策,促进商业企业与制造企业在品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合作,并为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 2.意义: -方便消费者选择商品和购买商品: “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帮助零售商选购符合目标顾客的商品、科学地陈列商品,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提高商业企业商品管理的效率和业务决策。“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帮助零售商根据自己的定位决定品类结构、是否突出/发展某个子品类、是否引进某个新品、商品价格策略等。商业企业把“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维护在计算机系统中,很容易地产生各种品类/子品类业务报表、进行品类分析(销量、销额、占用率、库存、利润等)、进行品类管理。 -促进商业企业与制造企业在品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合作。“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帮助零售商与制造商进行生意情况回顾和制定联合生意计划、提高联合品类管理工作的效率、方便地进行数据共享。 -为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使不同零售商、制造商可以在行业内进行品类层次的交流合作,关键品类业务指标的相互比较,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3.标准的产生和维护 由行业领先的制造商、零售商、顾问公司、行业协会等牵头来制订,向行业发布。 根据品类的发展定期更新。 4.使用 -供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使用。 -制造企业在推出新品时,要向商业企业提供完整的产品信息,包括所属的品类、子分类等。 -把“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维护在计算机的数据库内,供报表和分析使用。 -在进行品类管理和深入业务分析时使用。 -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合作过程中使用。

第二篇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

第二篇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 【学习目标】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方法,正确使用归类依据,严格按照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进行归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 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海关征税的基础,也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确定其是否为法定检验检疫对象的基础,因此,归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进出口商品的顺利通关。要正确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必须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原则与方法: 1. 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 我国的进出口商品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进行归类,以确定该商品的税率缴纳关税。这种归类不是随意的,而是严格遵循税则的分类体系及归类原则的。因此,要做到正确归类必须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税则总体结构由归类总规则、注释、商品编码表三部分组成,其中,商品编码表是税则的主体,共有二十一类、97章(其中第77章是空章),为便于大家查找,每类、每章都设有标题,类、章标题是对该类、该章商品的高度概括,熟悉类、章标题是快速查找进出口商品编码的第一步。 税则对绝大多数商品分类时遵循科学的分类原理和规则,采用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进行分类,使商品归类有章可循。比如说,第六类是化工产品,那么食品就一定不会出现在第六类当中。因此,掌握税则的编排规律有助于提高查找速度与准确率。 2. 积累必要的商品知识,注意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 进出口商品归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既需要掌握税则的结构、编排规律、归类原则,又需要掌握丰富的商品知识。有时只了解税则的结构还不够,例如:“马宝”,可在商品编码表中根本找不到这两个字,但若知道“马宝”是马胃内的结石,属于黄药的一种,这样就能很快确定其商品编码了;“有机玻璃”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俗称,“涤纶”是聚脂的俗称,在商品编码表中只有化学名称,而找不到“有机玻璃”和“涤纶”这些我们习惯上的称谓;再比如说,“照相机(数字方式存储图像)”,只有了解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才能知道以数字方式存储图像的照相机就是“数码照相机”,要按静像视频的摄制设备归入第85章,而不能按普通的光学照相机归入第90章;如此等等。从以上的几个例子中我们看出商品知识在商品归类时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必要的商品知识。 在了解商品名称(学名、别名)、原料(组分及含量)、结构、规格、性能、制造原理、加工状况(方式、过程、程度),以及功能和用途等商品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以做到正确归类。例如,干椰子与干椰子肉,两者仅一字之差,但前者是作为水果归入第8章的,而后者要作为榨油行业的主要原料归入第12章。 当然,掌握必要的商品知识,了解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靠不断的学习来不断充实。 3. 正确使用归类依据 首先,在商品归类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是品目条文、子目条文、注释(包括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和归类总规则。类、章及分章标题仅是为查找方便而设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归类时不能简单根据类、章或分章标题直接归类。例如:“石棉制安全帽(帽内衬有纯棉机织物制衬里;非青石棉)”:某些同学一看见帽子,就按第65章的章标题-帽类及其零件将商品归入第65章,进而归入以安全帽列名的子目6506.1000。其实不然,该商品看起来既是帽类(按用途)又是石棉制品(按材料)。当作为前者时似乎应归入第65章,

A,B,C,D类商品分类原则

A,B,C,D类商品分类原则2011-8-28 16:19阅读(0)转载自高仕权 ?赞 ?转载(53) ?分享(3) ?评论 ?复制地址 ?编辑 上一篇 | 下一篇:N架堆头你是这样... A,B,C,D类商品分类原则扎市百旺超市 . A类:二线品牌,小有名气,毛利空间大,销量不俗,厂家实力较强,支持力度大,贡献度 2. B类:一线品牌(如宝洁、丝宝),毛利空间小,销量特大(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其他贡献 力度小甚至一毛不拔。然而此类品牌不可或缺。现代外企已把此类品牌称为“流血商品”(传统采购员会把此类产品不屑一顾,只会把其当作点缀品;外企对付其有效的办法是:一般把此类产品安排在“死角”,用于吸引人应商就范,主动让步,要求重点陈列,配合出台促销活动并主动给予优惠政策。 3. C类:三线品牌,属不知名品牌或新品,销售业绩平平,厂家实力小,支持力度不大(无 有一定销售潜力(有一定市场),属“鸡肋”型产品(较有实力,支持力度大且特价力度大者可重点陈列); 4. D类:此类商品为滞销品,外企称之为“流泪的商品”,主要表现为销量小,利润空间小 水平;供方力量薄弱,支持力度小,此类产品多为家庭作坊生产(主要是生鲜系列或日配系列),除应季产品不坚决清场! ? A、B、C、D级供应分级原则: 1. A级:厂家实力强,经营品牌多为A类品牌(销量较大,有市场潜力,利润空间大,贡献 大。(此类产品应重点陈列,大力推介) 2. B级:厂家实力强,经营品牌多为大品牌(即B类产品),利润空间小,支持力度弱,但 品,不可或缺,其自然销量大,供方一般“一毛不拨”,曲型的铁公鸡型(应对办法:应力争其返利扣点和销售 3. C级:一般品牌,知名度低;但质量不错,毛利空间大,销量平平但有一定市场潜力,厂 较小。 4. D级:以供应短期应季产品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的私营小厂,主要产品为熟食、日配系 为永续订单或货到付款。 ? 简述陈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科学合理的陈列,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经营面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进一步扩大经营面积,吸引顾客对费,而且可以美化购物环境,提升卖场气氛,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从而达到提升客单价,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1. A类:卖场合理的动线设计及商品的分类定位原则: 动线:也就是顾客流动的路线,根据卖场的地形尽可能地规划一个循环线路,从进口到出口循环一周,便可环顾路,从而避免顾客浪费时间,提高购买率。(分类定位:根据卖场的地形及实际的商品资源,科学合理地以大类些特大品类的陈列位置,不仅方便顾客根据需要而选择商品,节约顾客购物时间,提高购物效率,而且方便管理间,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商场,整个卖场零乱,品类不分,象迷宫般的地摊一样,令顾客晕头转向,不知何去何从,工作人员操作增加管理难度。 2. B:分类定位的原则: 原则是畅销品类摆放于最里层,或边远的角落,以促销区的形式陈列,目的吸引顾客往里走,促使顾客不自觉地从而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3. (全黄金陈列法)货架陈列: 全黄金视线陈列法:即纵向大系列陈列,整个排面陈列同一品牌或同一品类,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相对应。原则小商品摆放于上层,形成上下就是典型的全黄金视线区,能集中吸引顾客视线。 小系列陈列法:即把品类相近,功能包装相近的各小系列产品集中纵向陈列于同一排面。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协调制度2007年版研究)之十五附录二 其他海关归类制度 一、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58 号) 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保证商品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第三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简称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以及海关依法审核确定商品归类,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遵循客观、准确、统一的原则。 的五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货物的实际状态确定。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并且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 第七条由同一运输工具同时运抵同一口岸并且属于同一收货人、使用同一提单的多种进口货物,按照商品归类规则应当归入同一商品编码的,该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有关商品一并归入该商品编码向海关申报。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供的资料涉及商业秘密,要求海关予以保密的,应当事前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且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海关应当依法为其保密。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中国对外贸易指数编制说明] 海关总署 按协调编码制度( HS )分类,分为 HS4 位编码指数和 HS2 位编码指数;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初级产品、工业制品两大项及下一级子项分别计算其指数;按广义经济分类( BEC ),分为消费品、中间品和投资品 ;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农林业、采掘业、制造业等。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缩写 HS ,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 CCCN )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础上,参酌国际间其他主要的税则、统计、运输等分类目录制定的一个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2002 年版《协调制度》有 22 类 99 章。货物按其加工程度,依原材料、未加工产品、半成品和成品的顺序排列。例如,活动物在第 1 章,动物生皮和皮革在第 41 章,而皮鞋在第 64 章。章内和品目内也同样按此排序。我国从 1992 年开始采用《协调制度》编制对外贸易统计,并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实际情况,在《协调制度》原 6 位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了第 7 位和第8 位编码,以便计税、统计及贸易管理。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缩写 SITC) , 由联合国统计局主持制订、联合国

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 , 旨在统一各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对比。 SITC 采用经济分类标准,按照原料、半制品、制成品顺序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来源部门和加工阶段。 SITC 第 3 版采用 5 位数编码结构,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按经济类别划分为 10 大类:食品和活动物,饲料和烟草,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腊,化学和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商品。大类下依次分为 67 章、 261 组、 1033 个目和 3118 个基本编号。 按大类经济类别分类(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 缩写 BEC), 是国际贸易商品统计的一种商品分类体系,由联合国统计局制订、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BEC 是为按照商品大的经济类别综合汇总国际贸易数据制订的,是按照国际贸易商品的主要最终用途,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本项目编号重新组合排列编制而成。通过 BEC 分类,可以把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编制的贸易数据转换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框架下按最终用途划分的三个基本货物门类: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以便把贸易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及工业统计等其他基本经济统计结合起来用于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进行分析。BEC 分类采用 3 位数编码结构。第三次修订本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 7 大类:食品和饮料、工业供应品、燃料和润滑油、资本货物 ( 运输设备除外 ) 及其零附件、运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办法

精心整理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一、 复习回顾:商品的使用价值分为几种使用价值? 二、 课程引入:超市里的商品是不是全部堆在一起的,有没进行分类的? 三、 讲授新课 1、商品分类的定义: 商品分类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根据商品的属性或特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将商品划分成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品类或品目,以及品种、花色、规格等。 门类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类别,我国商品有23个门类。 品 010203040506070809101121) 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商品科学分类是合理组织商品生产和流通,提高商业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 商品科学分类是合理编商品目录的前提,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程。 4) 商品科学分类有利于国际经济信息资源共享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5) 商品科学分类有利于商品教学工作和商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3、商品分类的原则: (1)科学原则 科学原则就是要选择商品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2)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就是将选定的事物、概念的属性和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一套合理的

精心整理 科学分类体系。 (3)可扩延原则 可扩延原则通常应设置收容类目,以便保证增加新的事物或概念时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同时也可为下级信息管理系统在本分类体系基础上进行扩延细化创造条件。 (4)兼容原则 兼容原则即要与有关标准协调一致,并要求分类体系能兼容并蓄地将总体范围的商品全部包含进去。 (5)综合使用原则 综合使用原则即在满足系统总任务、总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系统内各有关单位的实际需要。 4、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商品分类方法基本上有两种: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 细类。 (1)(2)

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

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1950年出版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英文简称SITC,该分类表1950年7月1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正式通过,作为国际贸易统计、对比的标准分类。经社理事会建议各国政府采纳这种分类体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修订本把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其中在435个分组里又细分了1 573个子目,其余351个分组不分子目,合计共有1 924个统计基本项目,各国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子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前二位数字表示类、章次,前三位数字表示组别,前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别,如果该分组下设子目,则为五位数,分组前有一圆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分类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主要是按照商品的加工程度由低级到高级编排的,同时也适当考虑商品的自然属性。1976联合国开始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制国际贸易的统计资料。我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主要分成两大类: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又细分为五小类、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八小类。 HS分类方法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是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HS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每4年修订1次.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分类的。 HS的总体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归类规则;类、章及子目注释;按顺序编排的目与子目编码及条文。这三部分是HS的法律性条文,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和严密的逻辑性。HS首先列明6条归类总规则,规定了使用HS对商品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HS的许多类和章在开头均列有注释(类注、章注或子目注释),严格界定了归入该类或该章中的商品范围,阐述HS中专用术语的定义或区分某些商品的技术标准及界限。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章以下再分为目和子目。商品编码第一、二位数码代表“章”,第三、四位数码代表“目”(Heading),第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Subheading)。前6位数是HS 国际标准编码,HS有1241个四位数的税目,5113个六位数子目。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已分出第七、八、九位数码。 在HS中,“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如食品、饮料和烟酒在第四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在第六,纺织原料及制品在第十一类,机电设备在第十六类。运输设备在第十七类,武器、弹药在第十九类等。HS“章”分类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相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入同一章。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如52章棉花,按原棉——

进出口贸易方式分类

进出口贸易方式分类 2007-09-27 1.一般贸易 2.补偿贸易 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4.进料加工贸易 5.寄售、代销贸易 6.边境小额贸易 7.加工贸易进口设备 8.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 9.租赁贸易 10.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 11.出料加工贸易 12.易货贸易 13.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 14.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15.加工贸易 16.境外贸易加工 1. 一般贸易(代码"10") 一般贸易是指我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货物。货款援助的进出口货物,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供加工内销产品的料件,外商投资企业用国产材料加工成品出口或自行收购产品出口,宾馆饭店进口的餐饮食品,供应外籍船舶或飞机的国产燃料、物料及零配件,境外劳务合作项目中以对方实物产品抵偿我劳务人员工资所进口的货物(如钢材、木材、化肥、海产品),我境内企业在境外投资以实物投资部分带出的设备、物资等,均按一般贸易统计。 2. 补偿贸易(代码"13") 补偿贸易是指由境外厂商提供或者利用境外出口信货进口生产技术或设备,由我方进行生产,以返销其产品方式分期偿还对方技术、设备价款或货款本息的交易形式。如经批准,也可以使用该企业(包括企业联合体)生产的其他产品返销对方,进行间接补偿。 3.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代码"14")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

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我方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对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对方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我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交易形式。 4. 进料加工贸易(代码"15") 进料加工贸易是指我方用外汇购买进口的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的交易形式。进料加工装配贸也可采取对口合同的交易形式,即买卖双方分别签订进口和出口对口合同。料件进口时我方先付料件款,加工成品出口时再向对方收取成品款。 5. 寄售、代销贸易(代码"16") 寄售代销贸易是指寄售人把货物运交事先约定的代销人,由代销人按照事先约定或根据寄售代销的协议规定的条件,在当地市场代为销售,所得货款扣除代销人的佣金和其他费用后,按照协议规定方式将余款付给寄售人的交易形式。寄售人与代销人之间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委托关系,代销人对货物没有所有权。 6. 边境小额贸易(代码"19") 边境小额贸易是指我国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县(旗)、边境城市辖区(内以下简称边境地区)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口岸,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包括易货贸,易现汇贸易等各类贸易形式。 7. 加工贸易进口设备(代码"20") 加工贸易进口设备是指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项下对方作价或不作价提供进口的机械设备,包括以工缴费(或差价)偿还的设备和加工贸易项下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不扣减投资额度的设备。 加工贸易项下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设备凡是扣减投资额的,按"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统计。是否扣减投资额度,以企业主管海关减免税审批部门审定的结果为准。 8. 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代码"22") 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是指经外经贸部批准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的公司为承包国外建设工程项目和开展劳务合作等对外合作项目而出口的设备、物资,但不包括边境地区经外经贸部批准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的企业与我国批邻国家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下出口的工程设备、物资。 9. 租赁贸易(代码"23") 租赁贸易是指承办租赁业务的企业与外商签订国际租赁贸易合同,租赁期为一年及以上的租赁进出口货物。

项目八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项目八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项目目标 1. 了解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 2. 掌握商品归类总规则 3. 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技能,准确查找商品编码 任务一《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简介任务引入 湖南长沙一罗非鱼养殖场A于2013年9月20日取得出口水产品养殖场备案证明。江西南昌水产品加工厂B使用A养殖场供应的活罗非鱼(商品编码0301999100,检验检疫类别P.R/Q.S)加工熏鱼片,由江苏南京贸易公司C组货出口日本公司D加工为熏鱼片罐头。A养殖场于2013年9月30日向B厂供应第一批活罗非鱼,加工后冷藏于集装箱中。经连云港口岸出口日本。2014年11月21日A养殖场向B厂供应第二批活罗非鱼加工成熏鱼片。 对于活罗非鱼和熏鱼片,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1)两者在H.S.中属于第一类 (2)两者在H.S.中均属于第三章 (3)两者具有相同的检验检疫类别 (4)活罗非鱼的品目号为038199 任务分析 只有学会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才能准确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学习归类前应先对世界通用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进行了解,掌握其基本结构和规律,然后依据归类总规则进行归类分析,灵活运用对归类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就可以查找出商品所在的章节。 【相关知识点】 一、《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介绍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H.S)(以下简称《协调制度》)是一个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经国务院批准,

我国海关自1992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协调制度》,使进出口商品归类工作成为我国海关最早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执法项目之一。 目前,实际采用《协调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200多个,全球贸易总量98%以上的货物都是以《协调制度》进行分类。WTO及其成员国都采用《协调制度》作为贸易谈判的共同贸易语言;WTO的许多产品协议,如ITA产品、民用航空产品、药品等均已采用《协调制度》编码;大多数发达国家的WTO关税减让表也已根据《协调制度》来制定。此外,《协调制度》也为WCO和WTO共同发展的新国际原产地规则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二、《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 《协调制度》是一部系统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表,所列商品名称的分类和编排是有一定规律的。从类来看,它基本上按社会生产的分工(或称生产部类)分类的。从章来看,基本上按商品的自然属性或用途(功能)来划分的。 从类来看,它将属于同一生产部类的产品归在同一类里,如农业在第一、二类;化学工业在第六类;纺织工业在第十一类;冶金工业在第十五类;机电制造业在第十六类等。 从章来看,基本上按商品的属性或用途来分类。第1至83章(第64章~66章除外)基本上是按商品的自然属性来分章,而每章的前后顺序则是按照动、植、矿物质来先后排列。如第1章~5章是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第6章~14章是活植物和植物产品;第50章和51章是蚕丝、羊毛及其他动物毛;第52章和53章是棉花、其他植物纺织纤维和纸纱线;第54章和55章为化学纤维。商品之所以按自然属性分类是因为其种类、成分或原料比较容易区分,同时也因为商品价值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构成商品本身的原材料。 总体排列上,一般是原材料先于产品,加工程度低的产品先于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列名具体的品种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种。如在第44章内,品目4403是原木;4404至4408是经简单加工的木材;4409至4413是木的半制品;4414至4421是木的制成品。 《协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品目和子目,即代表各种各样商品名称及其规格的列目。前四位数级货品名称称为品目条文(税目条文)——主要限定了四位编码所包括商品的名称、规格、成分、用途、加工程度或方式等,是《协调制度》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5、6位数级货品名称称为子目条文——限定了税目条文项下子目所包括具体的商品名称、规格、成分等,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中国海关在《协调制度》六位编码的基础上增设了第7、8位编码,即我国的本国子目。对一些有特殊规定的商品,我国增设了9、10位编码。 三、《协调制度》的主要优点 《协调制度》是各国专家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晶,它综合了国际上多种商品分类目录的长处,成为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一种“标准语言”,从而方便了国际贸易,避免了各工作环节的重新分类和重新编号。其主要优点是: (一)完整。《协调制度》目录将迄今世界上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全部分类列出,还在各类、章列有起到“兜底”作用的“其他”税(品)目或子目,使国际贸易中的任何商品,

商品分类表

商品分类表(商标分类表)(2016新版) ■第一类用于工业、科学、摄影、农业、园艺和林业的化学品,未加工人造合成树脂,未加工塑料物质,肥料,灭火用合成物,淬火和焊接用制剂,保存食品用化学品,鞣料,工业粘合剂 ■第二类颜料,清漆,漆;防锈剂和木材防腐剂;着色剂;媒染剂;未加工的天然树脂;画家、装饰家、印刷商和艺术家用金属箔及金属粉 ■第三类洗衣用漂白剂及其他物料,清洁、擦亮、去渍及研磨用制剂,肥皂,香料,香精油,化妆品,洗发水,牙膏 ■第四类工业用油和油脂;润滑剂;吸收、润湿和粘结灰尘用合成物;燃料(包括马达用燃料)和照明材料;照明用蜡烛和灯芯 ■第五类药用和兽医用制剂;医用卫生制剂,医用或兽医用营养食品和物质,婴儿食品;人用和动物用膳食补充剂;膏药,绷敷材料,填塞牙孔用料,牙科用蜡;消毒剂;消灭有害动物制剂;杀真菌剂,除莠剂 ■第六类普通金属及其合金;金属建筑材料;可移动金属建筑物;铁轨用金属材料;普通金属制非电气用缆线;五金具,金属小五金具;金属管;保险箱;不属别类的普通金属制品;矿石 ■第七类机器和机床;马达和引擎(陆地车辆用的除外);机器联结器和传动机件(陆地车辆用的除外);非手动农业器具;孵化器;自动售货机 ■第八类手工具和器械(手动的);刀、叉和勺餐具;随身武器;剃刀 ■第九类科学、航海、测地、摄影、电影、光学、衡具、量具、信号、检验(监督)、救护(营救)和教学用具及仪器 ■第十类外科、医疗、牙科和兽医用仪器及器械,假肢,假眼和假牙,矫形用品,缝合用材料 ■第十一类照明、加温、蒸汽发生、烹饪、冷藏、干燥、通风、供水以及卫生用装置 ■第十二类运载工具,陆、空、海用运载器 ■第十三类火器;军火及弹药;爆炸物;烟火 ■第十四类贵重金属及其合金,不属别类的贵重金属制品或镀有贵重金属的物品;珠宝首饰,宝石;钟表和计时仪器 ■第十五类乐器 ■第十六类纸和纸板,不属别类的纸和纸板制品;印刷品;装订用品;照片;文具;文具或家庭用粘合剂;美术用品;画笔;打字机和办公用品(家具除外);教育或教学用品(仪器除外);包装用塑料物品(不属别类的);印刷铅字;印版,念珠,佛珠 ■第十七类橡胶、古塔胶、树胶、石棉、云母,以及不属别类的这些原材料的制品;生产用成型塑料制品;包装、填充和绝缘用材料;非金属软管 ■第十八类皮革和人造皮革,不属别类的皮革和人造皮革制品;毛皮;箱子和旅行袋;雨伞和阳伞;手杖;鞭和马具 ■第十九类非金属的建筑材料,建筑用非金属刚性管,沥青,柏油,可移动非金属建筑物,非金属碑 ■第二十类家具,镜子,相框,不属别类的木、软木、苇、藤、柳条、角、骨、象牙、鲸骨、贝壳、琥珀、珍珠母、海泡石制品,这些材料的代用品或塑料制品、工艺品

卖场商品分类的标准

卖场商品分类的标准 目前零售业采用的商品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根据商品的材料、品种(商品属性)、厂家(商品品牌)、功能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商品的用途、使用目的、价格、消费者的年龄、购买行为等对商品进行分类。除了按上述标准对商品进行大分类之外,为了能使顾客有效地识别商品,通常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商品型号、样式、色彩、产地等对商品进行更细致分类。 根据商品的材料、品种、生产厂家作为标准对商品进行分类的方法是传统的商品分类方法。目前我国零售业,特别是在百货店和超市的卖场经营中,按照商品的材料、属性、品牌和制造商对商品进行划分、陈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分类方法容易造成卖场分类不清,商品陈列分散,不便于顾客的关联购买和对商品的管理,可以说是一种效率较低的商品分类方法。另外,由于这种分类方法的普通采用,其结果是造成相当多的百货店和超市在卖场布局、商品结构、商品陈列甚至在店内气氛上雷同的现象。 传统分类方法的形成和延续,是与过去传统百货店基本上按照业种类型对卖场进行划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谓业种(kinds of business)是站在生产商或批发商的角度划分的,以经营的主力商品命名的,传统的零售商业种类。例如,自行车店、玩具店、鞋店、眼镜店、菜店、水果店等都是业种店种类。由此可以看出,所谓业种是作为制造商生产加工出的产品的终端销售机构而设置的零售商业类型。传统百货店基本上是按业种类型划分商品部门和商品大分类的,所以使业态类型相同的店铺容易形成在商品结构、商品陈列、商品布局方面的类似现象。受部门划分的影响,各部门在商品的大分类上,特别

是中分类上更习惯于按照商品的材料、性能、属性、制造厂家对商品进行分类。 零售业原本具有的最基本的经营功能是在于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购买的多样选择而对商品进行有效的组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市场进入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后,由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年轻消费阶层的消费意识不断向个性化、多样化、感觉化方向的转变,促使新商品、流行商品不断涌现,商品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正是由于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意识的这种变化,使现代零售商业在商品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以顾客为中心的新的商品分类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