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制图综合(一)
- 格式:ppt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32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四章结构设计原理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能对服装效果图的外形轮廓的准确审视。
掌握结构线是服装结构的具体表现,其特征以及相互间的吻合是结构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熟悉结构线的各种画法。
教学要求:1.能准确审视服装效果图,掌握服装各部位的吻合、各部件的组合关系。
2.明确结构线是服装结构的具体表现,掌握结构线在结构制图中的正确使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服装效果图的审视与结构分解一、服装效果图的外形轮廓审视:服装设计效果图也有人称为服装画,是设计者对服装造型款式的具体形象的表达,是设计者的创造构思语言,是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效果图的伸视包括对效果图的类别、(工艺型、具实型、夸张型、艺术型)款式的功能属性、(实用型、表演型、广告服装)平视与透视结构、(外部造型、部件之间相连、穿脱形式、各部位舒适量)结构的可分解性、(重点)材料性质与组成、(面、里、辅料的种类、纹样、色彩、毛向、布纹、可烫性、可缝性))工艺处理形式(装饰线、开口、开衩、辑明线及各种材料的组合)等内容。
(一)结构的可分解性:效果图所显示的服装能够通过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的方式,图解成基本衣片的特征称结构的可分解性。
设计合理的服装都具有良好的可分解性,如果服装某部位不能图解成衣片,则称该部位不可分解。
审视服装效果图时,应注意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服装外形轮廓:即服装结构必须适合人体穿着需要,不能阻碍人体活动规律。
其服装是紧身型还是宽松型的。
常需特别注意的部位有领口、下摆、袖口、腰围等部位,要分析其大小能否通过人体头部、肩部、臀部等部位,如不能则需观察该部位附近是否有开口、折裥、装松紧带等工艺形式,这些工艺形式所提供的宽松量加上原来部位的大小能否使穿脱方便和美观。
2.分析衣缝线条的结构性:款式造型图分解成平面的结构图后衣片相关的部位结构图之间是否存在着重叠部分,即使两者分离的结构形式(如省道、分割线)使两者在重叠部分消失的同时仍能保持衣片形状的完整性。
《地图制图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图制图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教学学时】:44【课程学分】:(暂且不填)【开课专业】:(暂且不填)【开课学期】:【选用教材】:【参考教材】:1、马永立:《地图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课程性质、目的】:地图制图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地图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测绘成果多用地图形式来表达。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及作用;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语言;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及地图精度的关系;普通地图的基本内容、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辅助要素的表示;一些常见专题地图的特征、内容与类型,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了解计算机编制地图的过程及主要技术环节;数字地图的概念、技术基础、优点、种类及应用,并简单了解GIS的概念及其与地图的关系。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初步掌握地图学理论和方法,并能将之应用于今后的测绘成果表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地图制图学,明确地图学技术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以期熟练掌握地图制图学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
【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地图的概念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了解地图的内容、分类、功能和社会作用及其成图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1、地图概念2、地图内容3、地图分类4、地图功能5、地图社会作用6、地图成图方法简介第二章地图数学基础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地球形状与大小、坐标系与大地控制点,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地图投影,熟悉地图投影判别与选择的方法、地图方位、地图比例尺、地图分幅编号。
二、主要教学内容: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坐标系与大地控制点3、地图投影基本概念4、常用地图投影5、地图投影判别与选择6、地图方位7、地图比例尺8、地图分幅编号第三章地图语言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地图符号与注记的方法;熟悉地图使用的地图色彩二、主要教学内容:1、地图符号与注记2、地图色彩第四章制图综合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制图综合基本概念,了解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学会制图综合的主要方法、制图综合与地图精度的关系。
组合体是由基本体向机件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基本体复杂,比机件简单,表达方法是三视图,虚线不能省略,相贯线可采用简化画法和近似画法,为了提高教师的绘图水平,在讲本章之前可画一些示范作业,也可用绘图仪器绘制一些组合体的轴测图,这对于提高徒手绘图能力非常有帮助,以下是教师绘制的部分作业,教学中可参考。
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绘制的作业教师绘制的三视图和轴测图教师绘制的三视图和轴测图教师绘制的三视图和轴测图学生作业学生作业学生作业学生作业学生作业返回第一讲组合体的画图1.知识要点(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2)形体分析法(3)线面分析法2.教学设计在讲解组合体的画图方法时,要紧紧抓住两个顺序【①组合体的各基本几何体的画图顺序。
一般按组合体的生成过程先画基础形体,再画局部细节;②同一个形体三个视图的画图顺序。
一般先画形状特征最明显的那个视图,或有积聚性的视图】。
可先给出模型或实体仿真模型,引导同学作形体分析,然后按形体分析的过程绘制三视图。
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几次,可停下来让同学画一个模型的三视图,教师观察同学的画图方法,对不正确的方法给予纠正,直到同学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画图方法为止。
线面分析法是形体分析的补充。
3.课前准备上课之前要准备好模型,模型要能够充分体现形体分析法的特点。
4.教学内容(1)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形体分析法)◆叠加如图5-1所示图5-1 叠加【Flash动画/04-01 组合体叠加.swf】◆切割如图5-2所示图5-2 切割【Flash动画/04-02 组合体切割.swf】相切如图5-3所示图5-3 相切【电子挂图】图5-4 为常见的画图错误,主视图上的错误原因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立体是一个实体,即由各种材料制造成的立体,板和柱面的结合部分柱面已经消失,所以不存在转向轮廓线。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一(第一章——第四章)1、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基本幅面有A0、A1、A2、A3和A4共5种。
必要时允许选用加长幅面。
加长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
A4图纸的幅面尺寸是210X297mm。
2、在图样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格式。
同一产品的所有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3、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的中点处分别画出对中符号。
必要时可使标题栏位于右上角。
同时为了明确绘图和看图方向,在图纸下边对中符号处画一个方向符号。
4、国家标准(GB/T10609.1-1989)中规定,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
5、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比例。
比例分为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三种。
6、绘图时尽可能采用原值比例。
不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数值都是所表达对象的真实大小,与图形比例无关。
比例一般应标注在标题栏中比例栏内。
必要时,可在视图名称的下方标注比例。
7、图样中书写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字体的高度(h)分为:20mm、14mm、10mm、7mm、5mm、3.5mm、2.5mm和1.8mm八种。
字体的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8、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中规定的简化字。
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般为2h/.。
9、字母和数字分为A型和B型两种,一般采用B型字体。
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为字高(h)的1/10。
数字和字母可写成斜体或直体。
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约成750。
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的数字及字母,一般应采用小一号的字体。
10、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1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GB/T4457.4-2002)中规定绘制机械图样的线型有9种,包括粗实线、细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粗虚线、粗点画线、细双点画线。
《第一章》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过概括,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基本特性: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独特的传输信息通道。
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地理要素(普通地图:自然要素:水系、地貌、土质与植被;社会经济内容: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独立地物;专题地图(专题要素、底图要素)图边要素(包括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图廓、分度带、比例尺、附图、坡度尺成图时间及单位、有关说明等)。
地图学的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与地图应用技术和方法。
传统实测成图法步骤:大地测量、图跟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地图制印地图比例尺有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之分。
是一个比值,它无单位,比例尺越大图面精度越高,概括性越小。
主比例尺:没有变形的点或线的比例尺传统实测成图法:建立在大地测量的基础上,应用于大比例尺的成图。
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制版印刷大地测量的任务之一就是精确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传统编绘成图法:地图设计、地图原图描绘、地图出版准备、地图制印。
遥感制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法:数字地图测图、数字地图制图:可以分为编辑准备、数字获取、数据处理、图形输出和地图制印五个阶段。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上确定地理要素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基础,包括:坐标系,控制点,比例尺等数学要素。
大地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该面上的各点与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
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以北京为全国的大地坐标原点)和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陕西省西安市以北泾阳县永乐镇某点为国家大地坐标原点)。
⼯程制图第四章⼯程图中尺⼨及⽂本标注第四章⼯程图中尺⼨及⽂本标注§4.1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关于尺⼨标注(GB4458.4-1984)的规定§4.2 AutoCAD 尺⼨标注的基本⽅法§4.3 平⾯图形的尺⼨分析§4.4 ⽴体的尺⼨标注§4.5 ⼯程图⽂本标注§4.1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关于尺⼨标注(GB4458.4-1984)的规定⼯程图样中,除了有表达形体形状的图形外,还需标注尺⼨来表⽰形体的⼤⼩。
尺⼨标注基本规则尺⼨标注的基本要素及其规定常见的尺⼨注法尺⼨标注基本规则(1) 机件的真实⼤⼩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及绘图的准确度⽆关。
(2)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它说明)的尺⼨,以毫⽶(mm)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其它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为该尺⼨所⽰机体的最后完⼯尺⼨,否则应另加说明。
(4) 机件的每⼀尺⼨,⼀般只标注⼀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尺⼨标注的基本要素及其规定⼀个完整的尺⼨标注由尺⼨界线、尺⼨线和尺⼨数字组成,如图4-1所⽰。
图4-1 尺⼨标注的基本要素(⼀)尺⼨界线尺⼨界线⽤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线引出。
也可利⽤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线作尺⼨界线。
尺⼨界线⼀般应与尺⼨线垂直,并超出尺⼨线的终端2 mm左右。
(⼆)尺⼨线尺⼨线⽤细实线绘制,终端有如图4-2所⽰箭头。
尺⼨线不能⽤其它图线代替,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般也不得与其它图线相交。
当有⼏条互相平⾏的尺⼨线时,⼤尺⼨要注在⼩尺⼨图4-2 箭头形状外侧。
在圆或圆弧上标注直径或半径时,尺⼨线或其延长线⼀般应通过圆⼼。
(三)尺⼨数字线性尺⼨数字⼀般应注写在尺⼨线的上⽅或左侧,也允许注写在尺⼨线的中断处。
倾斜尺⼨数字应有头向上的趋势。